水运工程混凝土施工规范_精品文档.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699354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 页数:65 大小:4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运工程混凝土施工规范_精品文档.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水运工程混凝土施工规范_精品文档.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水运工程混凝土施工规范_精品文档.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水运工程混凝土施工规范_精品文档.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水运工程混凝土施工规范_精品文档.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水运工程混凝土施工规范_精品文档.doc

《水运工程混凝土施工规范_精品文档.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运工程混凝土施工规范_精品文档.doc(6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水运工程混凝土施工规范_精品文档.doc

关于发布《水运工程混凝土施工规范》的通知

由我部组织第一航务工程局等单位修订的《水运工程混凝土施工规范》,业经审查,现批准为强制性行业标准,编号为JTJ268-96,自1996年10月1日起施行,《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施工规范》(JTJ221-87)同时废止。

本规范由交通部第一航务工程局负责解释,出版工作由基建司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

一九九六年四月十九日

前言

原《港口工程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施工规范》,制订于70年代初,正式颁布于80年代初,纳入《港口工程技术规范(1987)》合订本时,仅作了少量内容的修改。

执行该规范十几年来,对促进港口工程建设的管理,保证工程质量,加快施工速度,提高经济效益,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随着近年来水运工程建设的迅速发展,新的施工技术、材料、工艺和技术成果的不断出现,以及部分国外先进技术的引进,原规范已不适应当前工程建设的需要。

尽快对原规范进行全面修订势在必行。

为此,交通部于1990年组织第一航务工程局等单位,历经4年多的时间,完成了修订任务,并通过了部审。

为与交通部近期颁发的《水运工程建设标准体系表》相一致,体现本规范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该规范在报批时定名为《水运工程混凝土施工规范》。

本规范共分9章、12个附录并附有条文说明。

本次修订主要内容有;根据《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修订了混凝土标准试件尺寸;相应地修改了混凝土施工配制强度的确定原则和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增加了泵送混凝土、真空混凝土、管桩混凝土等施工方面内容;对原规范的大体积混凝土防裂措施,水下混凝土、施工缺陷修补、钢筋工程、预应力混凝土工程作了较多补充;增补了作为特定条件下,采用超声一回弹综合法对混凝土强度进行检测及评估方法的内容,删除了原规范中一些不适用的规定和附录等。

本规范由交通部基建管理司负责管理,具体解释工作由交通部第一航务工程局负责,请各单位在执行本规范过程中,结合工程实际,注意总结经验,积累资料,将发现的问题及意见寄交通部第一航务工程局,以便今后修订时参考。

1总则

1.0.1为了在水运工程混凝土施工和生产过程中,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确保工程质量,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水运工程永久性水工建筑物所用的素混凝土、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的施工。

其中通航与修造船厂工程可参照执行。

1.0.3水运工程中的工业和民用建筑及临时性建筑物所用混凝土的施工,可参照现行有关国家标准执行。

1.0.4水运工程中的混凝土施工,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凡本规范未作规定的,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

条文说明

1.0.2本条明确了适用范围,对水运工程中的通航及修造船厂工程,由于在编制本规范时未作专门研究故仅规定参照执行。

该部分内容有待今后补充。

2一般规定

2.0.1混凝土除强度和拌合物的和易性必须满足设计和施工要求外,尚应根据建筑物的具体使用条件,具备所需要的抗冻性、抗渗性、抗蚀性、防止钢筋锈蚀和抵抗冰凌撞击的性能。

注:

①本规范对混凝土抗蚀、防止钢筋锈蚀和抵抗冰凌撞击的指标未予规定,其性能应以本规范中有关规定保证;②对于一般建筑物的混凝土,试验条件不足时,可不进行抗冻性、抗渗性试验,但应符合本规范其他有关抗冻性、抗渗性条文的规定。

2.0.2混凝土在建筑物上的部位,按表2.0.2-1和表2.0.2-2的规定划分。

2.0.3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按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MPa)划分,其分级如表2.0.3所示。

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系指对按标准方法制作和养护的边长为150mm的立方体试件,在28d龄期,用标准试验方法测得的抗压强度总体分布中的一个值强度低于该值的百分率不超过5%。

2.0.4选定配合比时,应注意拌合物的和易性,并应采取措施减小泌水性和离析。

混凝土的和易性应按坍落度、泌水性、离析和捣实难易程度综合评定。

对塑性、低塑性混凝土拌合物,在浇筑时,其坍落度宜按表2.0.4选用。

2.0.5混凝土的抗渗性以经过标准养护28d试件所能经受的最大水压确定,并以抗渗等级表示。

混凝土的抗渗等级应按表2.0.5所列数值选定。

2.0.6混凝土的抗冻性以经过水中养护(20±3℃)28d标准试件所能经受的最大冻融循环次数确定,并以抗冻等级表示。

水位变动区有抗冻要求的混凝土的抗冻等级的选用,应按表2.0.6的规定。

浪溅区范围内的下部1m随水位变动区选择抗冻等级。

码头面层混凝土应选用比同一地区低2~3级的抗冻等级。

2.0.7有抗冻要求的混凝土(包括最冷月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但有偶然受冻情况的海水环境所用的混凝土)含气量应控制在表2.0.7所列的范围内。

2.0.8混凝土拌合物中的氯离子最高限量应符合表2.0.8的规定。

2.0.10海水环境预应力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符合表2.0.10的规定。

④永存应力小于400MPa的预应力筋的保护层厚度,按表2.0.9执行,但不宜小于1.5倍主筋直径。

2.0.11淡水环境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符合表2.0.11的规定。

条文说明

2.0.2条文中海水环境混凝土是指受海水作用的海港部分河港及近通海建筑物混凝土。

淡水环境混凝土是指在淡水作用下的港口、航道、修造船建筑物的混凝土。

2.0.3根据现行国家标准《港口工程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混凝土强度分级从原来的标号改为等级,划分等级的依据是立方体强度标准值。

确定强度标准值的试件尺寸由原来的边长200mm立方体改为边长150mm立方体;强度保证率由原来的85%提高到95%(简称“双改”),对原规范进行修改。

考虑到目前水运工程系统高强度混凝土的应用已有相当规模,强度等级的上限延伸至C80。

混凝土性能测试方法,除非有特殊情况或要求,原则上尽可能按国标执行。

2.0.4对原规范中坍落度选用值,施工单位普遍反映偏小,不利于施工,影响施工质量,现已颁布的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中规定混凝土浇筑时的坍落度见表2.0.4,又根据水运工程中混凝土结构物应具有较高的耐久性,坍落度不宜过大,因此规定了混凝土坍落度的选用值。

混凝土浇筑时的坍落度(mm)表2.0.4

2.0.6本条在表2.0.6增加注②是根据近几年的工程实例,特别是1988年对北方重力式海工混凝土建筑物的调查结果发现:

防波堤等混凝土建筑物,普遍较顺岸码头混凝土建筑物受冻破坏要严重,为了确保《港口工程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中规定的港口工程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基准期50年,因此对防波堤这类的建筑物的抗冻等级比表中规定的同一地区的抗冻等级高一级。

而对开敞式码头结构混凝土的抗冻性因目前还未能积累资料,暂按防波堤结构混凝土对待,有待今后在继续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确认。

另考虑到北方地区码头混凝土面层因浪溅积水等原因也会发生冻融破坏作用,但比临水面混凝土轻微,因此无必要按同一地区选抗冻等级,可适当低2~3级。

2.0.7对含气量控制范围作了适当的调整,在征求修订意见时,有关施工单位普遍反映原规范中给出的含气量的控制范围3%~5%偏低,对混凝土抗冻性有影响,要求改为4%~6%。

因此,根据目前施工单位一般实际控制的含气量范围,进行了调整。

但是在水运工程中,有特殊要求的混凝土构件,水泥用量较高,含气量受影响,根据试验研究成果,当水泥用量较高时,含气量虽略低,基本上还能满足抗冻要求,因此保留了下限3%,放宽了上限,并对不同的骨料粒径给出含气量的控制范围。

2.0.8素混凝土中氯离子限量

尽管氯盐有促进水泥水化的作用,可以利用来提高混凝土的早期强度,特别是氯盐有降低冰点的作用作为低温早强剂常用在混凝土冬季施工中,但是根据铁道部科研院郭成举著文介绍,“在混凝土(无筋混凝土)中,掺用过多的氯盐,或者与氯盐溶液长时间的接触,也会

结构种类坍落度

基础或地面等的垫层、无配筋的大体积结构(挡土墙、基础等)或配筋稀疏的结构10~30

板、梁和大型和中型截面的柱子等30~50

配筋密列的结构(薄壁、斗、筒仓、细柱)50~70

配筋特密的结构70~90

发生种种腐蚀和损坏的现象”。

虽然其危害作用机理十分复杂,但危害的后果却很明显,特别是在干、湿交替的情况下,形成大量微细裂缝,甚至有较粗大的裂缝,直接影响混凝土的耐久性,因此在无筋混凝土中掺用氯盐也必须限量。

限量按3.5节中规定的氯化钙限量换算成氯盐含量占水泥重量的百分数计。

2.0.92.0.102.0.11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中,钢筋、预应力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在设计中已作出规定,但为保证耐久性,在施工这一环节也应注意严加控制,因此,特别在本规范中作出规定。

3.1水泥

3.1.1配制混凝土所用的水泥可采用:

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

必要时也可采用其它品种水泥,这些水泥均应符合有关现行国家标准。

普通硅酸盐水泥和硅酸盐水泥的熟料中的铝酸三钙含量宜在6%~12%范围内。

注:

立窑水泥在符合有关标准的情况下,可用于不冻地区的素混凝土和一般建筑物的钢筋混凝土工程;当有充分论证时,方可用于不冻地区海水环境中的钢筋混凝土和受冻地区的素混凝土、钢筋混凝土工程。

在使用中均应加强质量检验。

3.1.2结构混凝土所用水泥的标号,不得低于425号。

3.1.3在混凝土中,应根据不同地区、不同部位选用适当的水泥品种。

3.1.3.1有抗冻要求的混凝土,宜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和硅酸盐水泥,不宜采用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

3.1.3.2不受冻地区海水环境浪溅区部位混凝土,宜采用矿渣硅酸盐水泥,特别是大掺量矿渣硅酸盐水泥。

3.1.3.3烧粘土质的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在各种环境中的水运工程均不得使用。

3.1.4与其它侵蚀性水接触的混凝土所用水泥,应按有关规定选用。

3.1.5当采用矿渣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时,宜同时掺加减水剂或高效减水剂。

条文说明

3.1.1增加了“必要时也可采用其它品种水泥”,考虑当前适应工程特殊性能要求施工的水泥品种,已形成产品,并已制定一系列有关标准,在水运工程中,有些工程因特殊要求,业已采用,证明具有明显的技术、经济效益,因此在本条中增加了这部分内容。

3.1.3取消抗硫酸盐水泥。

50年代初,检测水泥品种对混凝土抗冻性的影响时,发现抗硫酸盐水泥的抗冻性较好,分析原因是因为抗硫酸盐水泥是纯熟料水泥,细度也较高,C3A含量低等,因此提出了具有抗冻性要求的混凝土应优先选用抗硫水泥,随着水泥工业的发展、生产工艺技术水平大有提高,硅酸盐水泥的熟料质量水平大大地提高,水泥的细度也大幅度地提高,1973年曾为了确定水泥中C3A含量对混凝土抗冻性的影响,进行了一系列的试验:

采用C3A含量为6.36%、6.45%、8.47%、9.34%、10.53%、13.12%的纯熟料水泥及C3A含量为6.36%、8.47%、9.34%、9.50%、13.12%的普通水泥配制普通混凝土和引气混凝土进行抗冻性试验,其

结果,当混凝土含气量控制在4.1%~5%时,普通硅酸盐水泥的抗冻性C3A含量高的抗冻性较好,C3A含量低抗冻性稍差,当混凝土含气量控制在1%~5.3%时,纯熟料水泥混凝土其含气量较高的抗冻性较好,含气量较低的抗冻性较差,因此可看出C3A含量对混凝土抗冻性几乎没什么影响,含气量的高低才是影响混凝土抗冻性的主要因素之一。

另外国内外学者对不同品种水泥进行的氯离子有效扩散系数与孔径分布的对比试验表明:

抗硫水泥最差,说明这种水泥配制的混凝土,其防止钢筋锈蚀的能力较差,此外考虑到这种水泥的价格及产量,因此取消。

3.2细骨料

3.2.1拌制混凝土应采用质地坚固、粒径在5mm以下的岩石颗粒(砂)作为细骨料,其杂质含量限值应符合表3.2.1的规定。

注:

①对有抗冻性要求和强度大于等于C30的混凝土,如对所用砂的坚固性有怀疑时,应用硫酸钠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