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中考试题汇编专题14 课外文言文1.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992151 上传时间:2023-01-15 格式:DOCX 页数:50 大小:85.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中考试题汇编专题14 课外文言文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全国中考试题汇编专题14 课外文言文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全国中考试题汇编专题14 课外文言文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全国中考试题汇编专题14 课外文言文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全国中考试题汇编专题14 课外文言文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国中考试题汇编专题14 课外文言文1.docx

《全国中考试题汇编专题14 课外文言文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中考试题汇编专题14 课外文言文1.docx(5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全国中考试题汇编专题14 课外文言文1.docx

全国中考试题汇编专题14课外文言文1

课外文言文1

(2015届福建漳州中考)比较阅读【甲】【乙】两个文段,完成后面题目。

(16分)

【甲】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

或谓惠子曰:

“庄子来,欲代子相。

”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庄子往见之,曰:

“南方有鸟,其名为鵷鵮,子知之乎?

夫鵷鵮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

于是鸱得腐鼠,鵷鵮过之,仰而视之曰:

‘吓!

’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乙】平原君欲封鲁仲连,鲁仲连辞让再三,终不肯受。

平原君乃置酒。

酒酣,起前,以千金为鲁仲连寿。

鲁连笑曰:

“所贵于天下之士者,为人排患、释难、解纷乱而无所取也。

即有所取者,是商贾之人也,仲连不忍为也。

”遂辞平原君而去,终身不复见。

(选自《史记》)

【注释】封:

封赏。

②贵:

认为可贵。

即:

如果。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4分)

(1)或谓惠子曰()

(2)非梧桐不止()

(3)是商贾之人也()(4)递辞平原君而去()

2.下面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

A.非练实不食食之不能尽其材

B.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去国怀乡

C.为人排患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D.仰而视之曰解纷乱而无所取也

3.翻译下面句子。

(4分)

(1)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

(2)酒酣,起前,以千金为鲁仲连寿。

4.回答下面问题。

(5分)

(1)【甲】文庄子和【乙】文鲁仲连有什么相同的志趣?

(2分)

(2015届广东中考)晋文公攻原

晋文公攻原①,裹十日粮,遂与大夫期十日。

至原十日而原不下,击金而退,罢兵而去。

士有从原中出者,曰:

“原三日即下矣。

”群臣左右谏曰:

“夫原之食竭力尽矣,君姑待之。

”公曰:

“吾与士期十日,不去是亡吾信也得原失信吾不为也。

”遂罢兵而去。

原人闻曰:

“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归乎?

”乃降公。

卫②人闻曰:

“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从乎?

”乃降公。

[注释]①原:

原国②卫:

卫国

【参考译文】

晋文公攻打原国,携带了十天的粮食,于是和大夫约定在十天内收兵。

到达原地十天,却没有攻下原国,文公鸣金后退,收兵离开原国。

有个从原国都城中出来的人说:

“原国三天内就可攻下了。

”群臣近侍进谏说:

“原国城内粮食已经吃完了,兵力耗尽了,君主暂且等一等吧。

”文公说:

“我和大夫约定十天,如果不离开的话,这是失掉了我的信用。

得到原国而失掉信用,我是不干的。

”于是撤兵离开。

原国人听到后说:

“有像他那样守信用的君主,能不归顺他呢?

”于是投降了晋文公。

卫国人听到后说:

“有像他那样守信用的君主,怎能不归顺他呢?

”于是也投降了晋文公。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

A.遂与大夫期十日/陈太丘与友期行

B.原三日即下矣/令初下,群臣进谏

C.夫原之食竭力尽矣/一食或尽粟一石

D.可无归乎/男有分,女有归

6.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3分)

不去是亡吾信也得原失信吾不为也

7.如何看待晋文公“罢兵而去”的行为?

请说明理由。

(3分)

(2015届湖北天门中考)文言文阅读。

(10分)

教子

上智不教而成,下愚虽教无益,中庸之人①,不教不知也。

古者,圣王有胎教之法:

怀子三月,出居别宫,目不邪视,耳不妄听,音声滋味,以礼节②之。

书之玉版,藏诸金匮③。

生子孩提,师保固明,孝仁礼义,导习之矣。

凡庶纵不能尔,当及婴稚④,识人颜色,知人喜怒,便加教诲,使为则为,使止则止。

比及数岁,可省笞⑤罚。

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

吾见世间,无教而有爱,每不能然;饮食运为,恣⑥其所欲,宜诫翻奖,应诃⑦反笑,至有识知,谓法当尔。

骄慢已习,方复制之,捶挞至死而无威,忿怒日隆而增怨,逮于成长,终为败德。

孔子云:

“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是也。

俗谚曰:

“教妇初来,教儿婴孩。

”诚哉斯语⑧!

(选自《颜氏家训·教子》)

【注释】①中庸之人:

中等智力的人,普通人。

②节:

约束,限制。

③匮:

柜子。

这个意义后来写作“柜”。

④稚:

儿童。

⑤笞(chī):

用竹杖、荆条打。

⑥恣:

放纵。

⑦诃:

同“呵”。

怒斥、喝斥。

8.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

A.下愚虽教无益(好处)邑人奇之(认为……奇特)

B.师保固明(本来)处处志之(做记号)

C.宜诫翻奖(反而)互相轩邈(高大)

D.导习之矣(引导)动心忍性(使……坚韧)

9.下列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音声滋味,以礼节之河曲智叟无以应

B.无教而有爱,每不能然义不杀少而杀众

C.骄慢已习,方复制之吾妻之美我者

D.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10.下列各项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不当的一项是()(2分)

A.本段文字的主要观点是:

对于一般人,不早教育就不会明白事理。

B.作者主张对孩子的教育应及早进行,即使没条件胎教,也要在“识人颜色,知人喜怒”时,“便加教诲”,而不能等问题出来才教育。

C.作者认为赞誉孩子会给孩子带来灾祸,“笞罚”是唯一的好方法。

D.本文针对当时在教育子女方面存在的一些误区,说明教育子女的重要性和方法。

处处从孩子发展的角度出发,言辞恳切,极其感人。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

(1)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2分)

(2)诚哉斯语!

(2分)

(2015届湖北孝感中考)文言文阅读(12分)

阅读下列甲乙两个文段,然后完成后面题目。

[甲]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孟子·告子下》)

[乙]

世言晋王①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

“吾有三遗恨,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庄宗受而藏之于庙。

其后用兵,则遣从事②以一少牢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方其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矣!

及仇雠④已灭,天下已定,则专宠伶官,沉溺声色,朝政皆废。

终至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不知所归,何其衰也!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选自《新五代史·伶官传》,有删改)

注:

①晋王:

即李克用,因帮助唐朝镇压黄巢起义有功封为晋王。

后面“庄宗”为其子,称帝后沉溺声色,终被伶官叛乱所杀。

②从事:

一般属官。

③少牢:

古代祭祀用牲畜,用羊、猪各一头叫少牢。

④仇雠(chóu):

仇敌。

12.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必先苦其心志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B.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沉溺声色

C.及凯旋而纳之庄宗受而藏之于庙

D.世言晋王之将终也终至一夫夜呼

1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①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②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14.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

A.甲文中的“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与乙文中的“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表意有异曲同工之妙,都表明了忧患意识对国家或个人的重要性。

B.乙文中庄宗起初牢记父亲的遗志,在打仗前,会从宗庙里恭敬地取出父亲赐给的箭,用它去射死三个敌人。

C.甲文中列举的舜等六位贤士都在经受了艰苦磨练之后,才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

D.乙文中“可谓壮矣”“何其衰也”分别赞庄宗成功时意气之盛和叹其失败时形势之衰。

兴与亡、盛与衰的前后对照极为强烈,发人深省。

15.联系学习或生活实际,简要谈谈甲乙两文对你走向成才之路有什么启发。

(3分)

(2015届湖北武汉中考)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后面题目。

梁尝有疑狱,群臣半以为当罪,半以为无罪,虽梁王亦疑。

梁王曰:

“陶之朱公

以布衣富侔

国,是必有奇智。

”乃召朱公而问曰:

“梁有疑狱,狱吏半以为当罪,半以为不当罪,虽寡人亦疑,吾子决是,奈何?

”朱公曰:

“臣,鄙民也,不知当狱。

虽然,臣之家有二白璧,其色相如也,其径相如也,其泽相如也,然其价一者千金,一者五百金。

”王曰:

“径与色泽相如也,一者千金,一者五百金,何也?

”朱公曰:

“侧而视之,一者厚倍,是以千金。

”梁王曰:

“善,故狱疑则从去,赏疑则从与。

”梁国大悦。

由此观之,墙薄则亟坏,缯

薄则亟裂,器薄则亟毁,酒薄则亟酸。

夫薄而可以旷日持久者,殆未有也。

故有国富民施政教者,宜厚之而可耳。

(选自刘向《新序》)

【注释】

陶之朱公:

即范蠡(lí),相传他辅佐越王勾践灭吴之后,隐居陶山,改名朱公。

侔(móu):

等同。

缯(zēng):

丝织品的总称。

16.对下列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梁尝有疑狱狱:

案件

B.臣,鄙民也鄙:

浅陋

C.不知当狱当:

应当

D.殆未有也殆:

恐怕

17.对下面加点字用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臣之家有二白璧

侧而视之

其径相如也

然其价一者千金

A.

用法相同,

用法不同

B.

用法相同,

用法相同

C.

用法不同,

用法不同

D.

用法不同,

用法相同

18.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梁王认为陶朱公能依靠做布衣生意而富可敌国,一定有超人的智慧。

B.陶朱公回答梁王询问时,拿一薄一厚两块玉璧作比,暗示梁王治狱要宽厚。

C.梁王听从陶朱公的建议,推行仁政,厚上国人,举国上下欢欣鼓舞。

D.作者姐梁王与陶朱公讨论“疑狱”一事意在说明“物薄易坏”的道理。

19.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虽寡人亦疑,吾子决是,奈何?

(2015届湖南邵阳中考)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后面题目。

【甲】董宣,字少平,陈留圉人也。

……后特征为洛阳令。

时湖阳公主苍头白日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

及主出行,而以奴骖乘。

宣于夏门亭候之,乃驻车叩马,以刀画地,大言数主之失,叱奴下车,因格杀之。

主即还宫诉帝。

帝大怒,召宣,欲箠杀之。

宣叩头曰:

“愿乞一言而死。

”帝曰:

“欲何言?

”宣曰:

“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良人,将何以理天下乎?

臣不须箠,请得自杀。

”即以头击楹,流血被面。

帝令小黄门持之,使宣叩头谢主,宣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

主曰:

“文叔为白衣时,臧亡匿死,吏不敢至门。

今为天子,威不能行一令乎?

”帝笑曰:

“天子不与白衣同。

”因敕:

“强项令出!

”赐钱三十万。

宣悉以班诸吏。

由是搏击豪强,莫不震栗。

京师号为“卧虎”。

歌之曰:

“枹鼓不鸣董少平。

在县五年。

年七十四,卒于官。

诏遣使者临视,唯见布被覆尸,妻子对哭,有大麦数斛,敝车一乘。

帝伤之,曰:

“董宣廉洁,死乃知之。

”以宣尝为二千石,赐艾绶,葬以大夫礼。

(范晔《强项令》)

【乙】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踊①人贪戾,一国作乱。

其机如此,此谓一言偾②事,一人定国。

生财有大道:

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③;则财恒足矣。

仁者以财发身④,不仁者以身发财⑤。

(节选自《大学》)

【注释】①踊:

yī,通“一”。

偾:

fèn,偾事,坏事。

③舒:

慢慢消费的意思,这里指节俭。

④以财发身:

用仗义疏财修养德行。

⑤以身发财:

用生命敛钱发财。

20.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宣悉以班诸吏(分发)B.使宣叩头谢主(感谢)

C.一国兴仁(兴起)D.踊人贪戾(暴戾)

2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后特征为洛阳令B.由是搏击豪强

C.生财有大道D.为之者疾,用之者舒

22.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A.威不能行/一令乎B.以/宣尝为二千石

C.则/财恒足矣D.仁者/以财发身

23.对选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甲文刻画了董宣秉公执法、不畏权贵的“强项令”形象;乙文则是用格言的形式告诫世人修身以治国的道理。

B.甲文“唯见布被覆尸,妻子对哭,有大麦数斛,敝车一辆”,体现了董宣为官清廉、生活贫困;乙文“为之者疾,用之者舒”,提倡消费者应该节俭。

C.甲文从事件的起因、发展、高潮、结局详细记叙了董宣断案的经过。

D.甲文董宣死后家境贫寒的景象刚好印证了乙文中“不仁者以身发财”的观点。

24.对选文写作手法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甲文通过正面、侧面描写刻画人物形象;乙文通过对比手法表明修身、治国之道。

B.甲文行文活泼,语言富有表现力;乙文句式整饬,语言平实。

C.甲文浓墨重彩刻画董宣秉公执法,只是为了突出他个人英雄形象;乙文以“一言偾事,一人定国”说明个人言行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

D.甲文集描写、议论、记叙为一体;乙文则以议论为主。

25.将甲、乙文中划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4分)

(1)将何以理天下乎?

(2)生之者众,食之者寡。

26.请结合甲文文意,分析“天子不与白衣同”的言外之意。

(2分)

(2015届江苏泰州中考)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后面题目。

(14分)

自昔词人琢磨之苦,至有一字穷岁月,十年成一赋者。

白乐天诗词,疑皆冲口而成,及见今人所藏遗稿,涂窜甚多。

欧阳文忠公作文既毕,贴之墙壁,坐卧观之,改正尽善,方出以示人。

蘧①尝于文忠公诸孙望之处,得东坡先生数诗稿,其和欧叔弼诗云:

“渊明为小邑。

”继圈去“为”字,改作“求”字,又连涂“小邑”二字,作“县令”字,凡三改乃成今句。

至“胡椒铢两多,安用八百斛”,初云“胡椒亦安用,乃贮八百斛”,若如初语,未免后人疵议。

又知虽大手笔,不以一时笔快为定,而惮于屡改也。

(选自《春渚纪闻》)

【注】①即本文的作者何蘧。

27.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

(6分)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4分)

①至有一字穷岁月()②及见今人所藏遗稿()

③欧阳文忠公作文既毕()④得东坡完生数诗稿()

(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于”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例句:

蘧尝于文忠公诸孙望之处

A.积于今六十岁矣(《捕蛇者说》)B.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鱼我所欲也》)

C.于厅事之东北角(《口技》)D.何有于我哉(《<论语>》)

28.请根据要求,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

(2分)

(1)疑皆冲口而成(标在动宾之间)

(2)渊明为小邑(标在主谓之间)

29.翻译下列句子。

(4分)

(1)改正尽善,方出以示人。

(2分)

(2)但少闲人如吾两者耳。

(《记承天寺夜游》)(2分)

30.请你根据选文主要内容为其编写一个文言标题:

(2分)

(2015届辽宁大连中考)

古之君民①者,仁义以治之,爱利以安之,忠信以导之,务除其灾,思致其福。

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

身已终矣,而后世化之如神,其人事审②也。

魏武侯之居中山也,问于李克曰:

“吴之所以亡者,何也?

”李克对曰:

“骤战而骤胜。

”武侯曰:

“骤战而骤胜,国家之福也,其独以亡,何故?

”对曰:

“骤战则民罢③骤胜则主骄以骄主使罢民然而国不亡者天下少矣。

骄则恣,恣则极物;罢则怨,怨则极虑。

上下俱极,吴之亡犹晚。

此夫差之所以自殁④于干隧⑤也。

(节选自《吕氏春秋》,有改动)

【注释】①君民:

统治百姓。

②审:

弄明白。

③罢:

通“疲”,疲乏。

④殁:

死。

⑤干隧:

地名。

3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古之君民者陈胜者,阳城人也(《陈涉世家》)

B.忠信以导之欲信大义于天下(《隆中对》)

C.魏武侯之居中山也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D.恣则极物然徒步则汗出浃背(《满井游记》)

32.用“/”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2分)

3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直线的句子。

(2分)

34.选文通过魏武侯与李克的对话,阐述了怎样的治国之道?

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

(2分)

(2015届山东滨州中考)

〔乙〕刘宽字文饶,弘农华阴人也。

宽尝行,有人失牛者,乃就宽车认之。

宽无所言,下驾步归。

有顷,认者得牛而送还,叩头谢日:

“惭负长者,随所刑罪。

”宽日:

“物有相类

,事容脱误

,幸

劳见归,何为谢之?

”州里服其量。

(选自范晔《后汉书》)

〔注释〕

类:

类似。

脱误:

疏忽失误。

幸:

承蒙。

3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3分)

(1)宽尝行()

(2)乃就宽车认之()

(3)何为谢之()

36.请将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分)

惭负长者,随所刑罪。

37.选文中的刘宽是一个怎样的人?

(2分)

(2015届山东聊城中考)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38.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2分)

①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②人恒过然后能改

39.翻译下面的句子。

(2分)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2015届山东聊城中考)

岳飞,字鹏举,相州汤阴人。

少负①气节,沉厚寡言。

天资敏悟,强②记书传,尤好《左氏春秋》及孙吴兵法。

家贫,拾薪为烛,诵习达旦,不寐。

生有神力,未冠,能挽弓三百斤。

学射于周同。

同射三失,皆同中,以示飞。

飞引弓一发,破其筈③;再发,又中。

同大惊,以所爱良弓赠之。

飞由是益自练习,尽得同术。

【注释】①负,具有。

②强:

擅长于。

③筈(kuò):

箭的尾部。

40.选文的观点对你的成长有何启示?

(2分)

41.下列加点词意义不同的一项是(2分)

A.尤好《左氏春秋》及孙孙昊兵法好读书,不求甚解

B.再发,又中一鼓作气,再而衰

C.以所爱良弓赠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D.飞由是益自练习益慕圣贤之道

42.翻译下面的句子。

(2分)

家贫,拾薪为烛,诵习达旦,不寐。

43.结合选文说说岳飞为什么能成为一代名将。

(2分)

(2015届四川南充中考)阅读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12分)

[甲]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

独学无友,则孤陋而难成。

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

不幸而在穷僻之域,无车马之资①,犹当博学审②问,古人与稽③,以求其是非之所在,庶几④可得十之五六。

若既不出户,又不读书,则是面墙之士,虽有子羔、原宪⑤之贤,终无济于天下。

子曰:

“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夫以孔子之圣,犹须好学,今人可不勉⑥乎?

(节选自顾炎武《与友人书》)

注解:

①[资]盘缠。

②[审]详细。

③[稽]探究、考察。

④[庶几]差不多。

⑤[子羔、原宪]二人都是孔子的弟子。

⑥[勉]勤勉,努力。

44.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4分)

(1)或遇其叱咄()

(2)不幸而在穷僻之域()

(3)俟其欣悦,则又请焉()(4)独学无友,则孤陋而难成()

45.划线词语意思或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既加冠若既不出户B.故余虽愚虽有子羔、原宪之贤

C.俯身倾耳以请夫以孔子之圣,D.益慕圣贤之道曾益其所不能

46.将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1)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2)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

47.甲乙两段文字所谈的都是为学之道,这两段文字所说的道理,其共同之处有哪些?

不同之处有哪些?

(2分)

(2015届四川资阳中考)

推敲(10分)

《刘公嘉话》云:

(贾)岛初赴举京师,一日于驴上得句云: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始欲着“推”字,又欲着“敲”字,炼之未定,遂于驴上吟哦,时时引手作推敲之势。

时韩愈吏部权京兆尹,岛不觉冲至第三节。

左右拥至尹前,岛具对所得诗句云云。

韩立马良久,谓岛曰:

“作敲字佳矣。

”遂并辔而归。

留连论诗,与为布衣之交。

4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2分)

①韩立马良久()②岛初赴举京师()

③遂于驴上吟哦()④遂并辔而归()

49.将下列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5分)

始欲着“推”字,又欲着“敲”字,炼之未定,遂于驴上吟哦,时时引手作推敲之势。

50.这则故事给我们平时的写作带来了怎样的启示?

(3分)

(2015届天津中考)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后面题目。

袁黄公力行节俭,与缙坤相约:

每会荤素五品,不许宰牲。

然县门左右各有熟食店,具来已久,日杀牲甚众,公亦不能禁也。

已而渐少,期年之后,并无一家卖熟食者。

盖向来买食,皆由讼者邀宴吏胥。

今公随问随结,庭无滞狱,买者鲜少,则卖者折阅,故皆徙业耳。

(节选自《感应篇》)

【注释】

袁黄:

号了凡,明朝万历年间曾做知县,有《了凡四训》传世。

缙坤:

指有官职或做过官的人。

荤:

指葱姜蒜等辛辣味的菜。

胥(xū):

小官吏。

折阅:

亏损。

5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2分)

(1)期年之后期年: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皆由讼者邀宴吏胥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2.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分)

日杀牲甚众,公亦不能禁也。

53.结合选文,举例说明袁黄是一个怎样的人。

(3分)

(2015届浙江嘉兴中考)

裴琰之(20分)

裴琰之作同州司户,年才弱冠,但以行乐为事,略不为案牍。

刺史谯国公李崇义怪之△问户佐。

佐曰:

“司户达官儿郎,恐不闲书判。

”既数日,崇义谓琰之曰:

“同州事物固系,司户尤甚,公何不别求京官,无为滞此司也。

”琰之唯诺。

复数日,曹事委积,诸窃议以为琰之不知书,△遨游耳。

他日,崇义召之,厉色形言,将奏免之。

琰之出,谓其佐曰:

“文案几何?

”对曰:

“遽者二百余。

”琰之曰:

“有何多,如此逼人。

”命每案后连纸十张,仍命五六人△供研墨点笔。

左右勉唯而已。

琰之不之听,语主案者略言事意,倚柱而断之,词理纵横,文华灿烂,手不停辍,落纸如飞。

倾州官僚,观者如堵墙,惊叹之声不已也。

案达于崇义,崇义初曰:

“司户解判邪?

”户佐曰:

“司户太高手笔。

”仍未之奇也,比四五十案,词彩弥精。

崇义悚怍,召琰之,降阶谢曰:

“公之词翰若此何忍藏锋成鄙夫之过。

”是日名动一州。

(选自《太平广记》)

【注释】①司户:

官名,主管户籍。

②闲:

熟习。

③系:

继,连接,这里引申为繁多。

④遽者:

这里指需紧急办理的案件。

⑤勉唯:

勉强答应。

⑥翰:

毛笔,引申为文辞。

54.用“/”给文中画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2分)

公之词翰若此何忍藏锋成鄙夫之过。

5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6分)

(1)崇义谓琰之曰

(2)同州事物固系(3)厉色形言

(4)比四五十案(5)词彩弥精(6)降阶谢曰

56.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横线句子的意思。

(6分)

(1)琰之不之听,语主案者略言事意。

(2)倾州官僚,观者如堵墙,惊叹之声不已也。

57.根据文意,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①刺史谯国公李崇义怪之问户佐。

②诸窍议以为琰之不知书,遨游耳。

③命每案后连纸十张,仍命五六人供研墨点笔。

A.①但②且③以B.①且②为③而

C.①以②但③为D.①而②但③以

58.裴琰之出身名门才华横溢,但据史料记载其官位并不显赫,请根据选文,推断原因。

(3分)

(2015届浙江金华中考)

徐伯珍字文楚,东阳太末人也。

伯珍少孤贫,学书无纸,常以竹箭、箬叶、甘蕉及地上学书。

山水暴出,漂溺宅舍,村邻皆奔走;伯珍累床而坐,诵书不辍。

积十年,究寻经史,游学者多依之。

太守琅琊王昙生、吴郡张淹

并加礼辟

,伯珍应召便退,如此者凡十二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家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