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探索.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990117 上传时间:2023-01-15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9.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探索.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有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探索.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有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探索.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有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探索.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有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探索.docx

《有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探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探索.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有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探索.docx

有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探索

有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探索

  关键词:

基础教育教育课程课程改革教师专业

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回顾

新中国成立前基础教育课程的六次改革

1.洋务运动。

洋务派主张“新教育”,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教育观,开办洋学堂,派遣留学生。

增设外语、算学、化学、天文、医学、物理、万国公法、航海测量、代数、微积分等新课程,引进西方的教学管理制度,采用新的教学方式和手段。

2.1903年清政府公布《奏定学堂章程》,第一次确定了“五四五制”学制,初小五年,增设修身、读经、国学、算术、几何、体操等课程;高小四年,增加图画、手工等课程;中学五年,开设外语、法律和理财等课程。

3.1912年,中华民国颁布“壬子癸丑学制”,第一次废除科举考试制度,开设历史、地理、农业、缝纫、唱歌等,并给予女子受教育的权利。

4.1923年民国政府公布“新学制体系”,第一次将中国学制定位于美式“六三三”制,在小学开设的课程有国语、社会、自然、艺术、算术、体育、音乐、园艺、工艺等;初中在小学基础上增设外国语和生理卫生,破天荒实行学分制。

5.1927年之后,民国政府强化国民党的党化教育政策。

在这一阶段,改革没有明显进展。

6.中共新民主主义革命期间在革命根据地的学校课程。

早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江西中央革命根据地的红色政权就颁布过《小学课程教学大纲》,规定根据地的列宁小学分初高二级,分别为三年和二年,初级小学开设国语、算术、游艺、劳作、社会工作等课程,高级小学增设社会常识和科学常识课程。

20世纪40年代中期,陕甘宁边区政府以“为革命战争服务”为宗旨,规定中学课程包括边区建设、政治常识、国文、史地、自然、生产、医药常识等,突出了鲜明的革命性、科学性、实用性特点。

新中国成立后基础教育课程的八次革新

1.1949~1952年。

教育部颁发了《中学暂行教学计划》,这是新中国第一份教学计划。

设置了门类更为齐全的学科课程,政治、语文、数学、自然、生物、化学、物理、历史、地理、外语、体育、音乐、美术等课程。

1952年3月,教育部颁布了《中学教学计划》,同年10月,颁布了建国以来第一份五年一贯制小学的《小学教学计划》。

2.1953~1957年。

这期间,国家共颁布了五个教学计划,其中在1953~1955年颁布的三个计划中,大幅削减了教学时数,首次在教学计划中设置劳动技术教育课。

1956年国家正式发行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二套中小学教科书,这套教材理论性有所加强,特别注意了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培养。

3.1958~1965年。

这一时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时期,同时也左倾思想影响萌芽的时期。

1958年“大跃进”引发了“教育大革命”,大量缩短学制,精简课程,增加劳动,注重思想教育。

还出现了多种学制的改革试验。

4.1966~1976年。

文革十年浩劫。

学校课程与教学在十年动乱期间经历了一场灾难。

5.1977~1985年。

文革结束,拨乱反正。

1978年颁发《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统一规定全日制中小学学制十年,小学五年,中学五年。

1980年出版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统编第五套中小学教材。

6.1986~1991年。

1986年《义务教育法》出台。

国家教委公布了义务教育教学计划初稿,突出了新型教育方针的具体要求,适当增加了基础学科的教学时数,在教学计划中给课外活动留出固定的足够的空间。

7.1992~2000年。

1992年国家教委第一次将以往的“教学计划”改为“课程计划”。

1993年秋,新的计划突出了以德育为首,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第一次将活动与学科并列为两类课程。

后来又将“课程管理”作为课程计划中的一部分独立出来。

1999年教育部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有专门关于课程管理的规范。

这一次课程改革,我国教育界掀起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以及活动课程、研究性学习课程研究的热潮。

8.2001年开始的新一轮课程改革。

下面详细介绍。

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和原因

国际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潮流

在20世纪,世界范围内有过三次较大的教育改革。

第一次,20世纪初,以杜威进步主义教育思想为代表。

针对传统教学的“书本中心、课堂中心和教师中心”理念,杜威主张经验课程,“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儿童中心”。

第二次教育改革发生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

当时美国教育学界批评当时的课程内容没有反映20世纪科学所取得的新成就,于是提出了课程改革,要求加深加难数学、科学、现代外语三门基本课程的内容。

第三次教育改革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

高科技迅猛发展,信息化时代和学习社会的悄然来临,以及教育全球化大趋势,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开展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国际课程改革的特点与趋势:

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为增加综合国力的战略措施;全面关注学生的发展;实行课程编制、实施、评价一体化的整体改革;课程结构的整合性和均衡性;课程内容的综合性和现实性;关注学习方式的转变;注重道德、情感、态度、人性关怀、价值观教育;强调信息技术的教育;课程管理的民主化、规范化,重视国际理解教育。

我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新形势

1999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同年,教育部发布《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加快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是“十五”期间基础教育深化改革和素质教育取得明显成效的主要目标之一。

课程教材存在着种种弊端

原有的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体系不能适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

建国以来,虽然先后进行了七次课改,但仍然存在着:

教育观念滞后,人才培养目标同时代发展的需求不能完全适应。

思想品德和情感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不强。

课程内容存在着“繁、难、偏、旧”的状况。

课程结构单一,学科体系相对封闭,难以反映现代科技、社会发展的新内容,脱离学生经验和社会实际。

学生死记硬背,题海战术大有市场。

课程评价过于强调学生成绩和甄别、选拔的功能。

课程管理强调统一,难以适应当地实际。

基本都是必修课,选修课太少甚至没有,缺少职业技术课,各门学科的课时比重不协调。

人文社会学科比重过低。

案例一:

12岁的丁磊,拿到英语专业的大专文凭。

他计划在两年内拿

到计算机本科专业文凭然后出国。

丁父:

应该拣最有用、最相关的东西先学。

在以后的实践中,缺什么补什么,现在是到大学才分专业,我让丁磊从小就分专业。

丁磊:

很害怕与人打交道。

我宁愿读书苦点,也不想和人打交道,那样又累又烦。

如果想找人说话了,就到网上聊天室去,不想说话了,关掉“猫”就可以了。

2000年2月,已大专毕业的丁磊又走进了小学校门,插班6年级,为的是完成中断了的小学学业。

案例二:

在长春发生的一个中学生悲剧。

某中学的一个优秀学生,突然昏迷,住院一周后不幸死亡。

医生诊断为疲劳过度而致。

后来,专家们看到这个学生的作息时间表,发现他早晨4点起床,学习到5点半。

家长:

父母都是普通工人,非常希望自己的孩子学得好,尽管家庭并不富裕,但也为他提供条件参加各种辅导班。

学生:

学习成绩总是想排第一,总是将后面的学习内容提前学习。

思考:

中小学教育的功能是什么?

促进学生发展;为学生走向生活服务;使学生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成为有责任感、有生存本领的人。

中小学教育存在哪些误区?

过分关注知识与技能;忽视情感、态度、责任心的培养;重结果不重过程;内容过繁,学生负担重。

新世纪以及加入WTO对人才质量规格提出新要求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以及中国加入WTO后,基础教育面临新的严峻挑战。

随着信息化时代和学习社会的悄然到来,要加速发展经济,必须培养新型人才。

而人才标准的国际化,教育信息全球化,教育参与市场竞争等,这就要求基础教育课程必须“面向世界”,与时俱进。

同时,WTO带来的全球范围产业结构的重组,需要重新考虑课程体系、课程内容以及教材等方面的改革。

  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内容与目标

课程改革的内容

1.课程理念。

2.课程的目标。

3.课程结构。

4.课程标准与教材开发。

5.教学过程。

6.教学组织形式。

7.课程与教学评价。

8.课程与教学管理。

课程改革的目标

2001年6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规定新课程的培养目标:

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新课程培养目标的特征

重视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强调科学精神、人文素养和环境意识

重视学生身心健康、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的培养

提出适应终身学习的意识、技能与方法

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1.课程功能的改变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式积极主动。

如:

通过让学生统计家庭丢弃的垃圾袋的数量,学生经历数据收集、处理、呈现的过程,体会垃圾对人类的危害。

2.课程结构的改变

改变以往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的状况。

在义务教育阶段,九年一贯制,整体设置义务教育阶段课程。

3.课程内容的改变

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的状况。

4.学习方式的改变

改变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

5.课程评价的改变

改变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学习的作用。

6.课程管理模式的改变

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四、提高专业素养,迎接新课程挑战

1.转变教育观念

学生观:

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的长远发展;关注学生学习中富有个性的表现

教学观:

提倡自主探索;学习指导

教师观:

教师应该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应该作学生朋友,是学习活动的参与者。

2.教学方式的改变

提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3.建立新的学校文化和教师文化

建立有利于教师专业成长的文化;

教师之间建立合作与交流的文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