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989817 上传时间:2023-01-15 格式:DOCX 页数:156 大小:413.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6页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6页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6页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6页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docx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docx(15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docx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

单元

教材

分析

本单元主要教学认识角和直角,并学会画角。

《角的初步认识》是学生在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一些基本图形的基础上,接触到的一个抽象的图形概念。

对于刚上二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如此抽象的图形会让他们感到很难理解,因此在教学中,要为学生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为日后深入的学习角的含义提供必备的条件。

教学中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是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的名称,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

第二部分是初步认识直角,掌握判断直角和画直角的方法。

单元

教学

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2、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初步认识直角,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二、过程与方法

结合生活情景及实践活动、动手操作,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会比较角的大小。

在中感知直角的特点,并能从生活中找到直角。

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观察、操作等教学活动,培养初步的观察、操作和抽象思维等能力。

单元训练重难点

重点

难点

1、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2、会用直尺画角。

3、初步认识直角。

1、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和两条边的长短无关。

2、掌握判断直角和画直角的方法。

单元

课时

安排

第一课时角的初步认识

(1)

第二课时 角的初步认识

(2)

第三课时 直角的初步认识

(1)

第四课时 直角的初步认识

(2)

第一课时

课题

角的初步认识

(1)

主备人

王雪梅

授课班级

二年级()

授课人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学生经历从生活中发现角、认识角的过程,初步建立角的概念,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动手、探索、实践,认识角及各部分名称。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和空间观念,体会身边处处有数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认识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教学难点

角的大小和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

教学方法

合作学习法

教学准备

课件,主题图,剪刀,插有吸管的可乐瓶,自来水管,三角板,带孔小棒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情景

导入

师:

新的一天又开始了,同学们都开心在做操,(出示主题图)小朋友请你观察这幅图,你了解到那些信息?

说给你的同桌听。

师:

这些图形都是咱们的老朋友了,今天,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一个新的图形朋友(出示园丁在剪草的图)。

你们看,园丁爷爷手里拿着的剪刀,张开就形成了这样的图形;

教师用线标出球场的角和球门的角,让学生再仔细观察,发现了什么?

你们认识它吗?

师: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和他交个朋友,它的名字叫做“角”。

这些都是角,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角。

学生观察图,互相交流信息,操场上有许多我们学过的图形(学生指出如:

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球等)。

 

学生观察后全班交流。

二、合作

学习

1、初步认识角。

(1)教师出示剪刀、插有吸管的可乐瓶、自来水管等物品,请小朋友们观察并分别找找这些物品上的角,说说这些角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教师画出角。

(2)仔细观察,小组同学互相说说角有什么特点?

师:

小朋友们提到的尖尖的头,也就在两条线相交的这一点,我们把它称为胶的顶点。

(课件出示)从点延伸出两条射线就把它们叫做角的边。

数一数,一个角有几个顶点?

几条边呢?

(3)找角。

师:

孩子们,在我们的身边,我们的教室里,也都有好多角陪伴着我们。

下面,就请大家在教室里找一找,看看那些物体的表面上有角,并要指出角的顶点和两条边。

 

学生观察物品并从中寻找角。

同桌交流后全班汇报。

 

学生交流后汇报:

学生给角取的名称中归纳得出角的名称,并总结出一个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

 

三、巩固

练习

指导学生完成课本练习八第1-2题。

1、第1题。

出示题目后,第2个图,可以引导学生说两条线相接的地方不是一个顶点,而是一段弯曲的线,所以不是角。

2、第2题。

学生通过观察能区分出题中的图形那些是角,哪些不是。

判断后,可让学生说说理由。

出示题目,先让学生分别说出每个图形中分别有几个角,然后让学生指出这几个角分别在哪,在图中指一指。

四、课堂

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和感受,提出不懂的问题。

五、作业

练习八第1-2题。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角的初步认识

课后反思

备课组批阅

中心组批阅

学校批阅

第二课时

课题

角的初步认识

(2)

主备人

王雪梅

授课班级

二年级()

授课人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制作不同的角,加深对角的认识。

认识角的大小与边叉开的程度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动手、探索、实践,认识角及各部分名称。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和空间观念,体会身边处处有数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制作角,认识角的大小和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

教学难点

角的大小和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

教学方法

合作学习法

教学准备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复习

说说生活中的图形那些是角?

角的各部分是什么?

二、合作

学习

1、制作活动角。

(1)折角。

师:

同学们想不想自己动手制作一个角?

(2)制作角。

师:

刚才我们折出了一个角,请看老师手上的这个角(出示活动角)你们看,这是一个活动角,小朋友们能不能利用老师发给大家的这样两根带孔小棒做个活动角?

(3)认识角的大小与边叉开的程度的关系。

教师演示将角的两条边叉开、收拢。

问:

你发现了什么?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与什么无关?

2、画角。

教师示范画角:

先画一个顶点,再从这个顶点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线,就画成了一个角。

出示一张圆形的纸,让学生动手折一个角。

学生折角,师巡视指导。

折好后让学生指出这个角的顶点和边。

学生在小组内完成制作活动角的过程。

学生小组内展示角,交流制作过程。

 

学生总结:

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

角的两条边张开的越大,角就越大,两条边张开得越小,角就越小。

学生练习画角,老师进行巡视,画好后学生之间互相说说是怎么画的,然后再全班进行展示。

三、巩固

练习

第3题。

本题主要是要让学生理解角的大小与画出的边的长短无关。

学生用三角板上的角比一比,教师还可以把这两个角做成投影片,把它们重叠上来验证。

四、课堂

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有什么收获?

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提出不懂的问题。

五、作业

练习八第三题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角的初步认识

(2)

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

角的两条边张开的越大,角就越大,两条边张开得越小,角就越小。

课后反思

备课组批阅

中心组批阅

学校批阅

第三课时

课题

直角的初步认识

(1)

主备人

王雪梅

授课班级

二年级()

授课人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

并能从生活中找到直角。

二、过程与方法:

结合生活情境认识直角,动手判断直角。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动手实践操作能力和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认识直角,动手判断直角。

教学难点

认识直角,动手判断直角。

教学方法

合作学习法

教学准备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情景

导入

师:

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角,那你能不能用自己的学具摆一个角?

比比谁摆的角大?

谁的角小?

师:

你们摆的角都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你们是怎么比较的?

老师再用活动角摆出一个直角。

(出示)

出示并板书:

 

教师说明:

像这样的角,还有我们刚才找到的角,在数学中,我们叫它“直角”,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板书课题:

直角的初步认识。

学生独自开展活动,同桌间比一比谁的角大,谁的角小。

学生展示角,老师板书。

 

学生回答后教师出示三个书本中的生活例子,抽象出“直角”。

二、

探索新知

合作交流

1、初步认识直角的大小。

教师出示三角板,让小朋友从中找出直角,然后在自己的三角尺中也找一找直角。

师:

老师的三角板里有直角,你们的三角尺上也有直角,刚才我们还找到了书本上的直角,这些直角都一样大吗?

为什么?

师生交流,总结得出:

所有的直角都一样大。

2、折直角。

师:

刚才我们初步认识了直角,知道了所有的直角都一样大。

那现在我们来动手折一折,看谁能用纸折出一个直角?

3、验证直角。

师:

怎样验证,你折的就一定是直角呢?

引导学生说明可以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去比一比。

老师示范和说明方法:

先要将三角板上直角的顶点与角的顶点重合在一起,再将三角板上直角的一边跟角的一条边重合在一起,看看三角板上直角的另一条边是不是也和角的另一条边重合;如果没有重合在一起,这个角就不是直角;如果重合在一起,这个叫就是直角。

师:

我们已经清楚,要知道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可以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去比一比,那么就用这种方法,请同学们判断一下,刚才自己折出的角、课本封面上的角是否都是直角。

 

学生大胆猜想。

然后引导学生利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去比比看,是不是都是直角,大小是不是一样。

 

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各种形状(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等)彩色卡纸,进行折角。

活动或进行展示,然后指名学生汇报折直角的方法。

 

学生自主活动,同桌之间互相检查。

三、巩固

练习

指导学生完成练习八第4-5题。

1、第4题。

出示题目后,可以先让学生直观判断,再用三角尺上的直角来比一比,检查题里的角是不是直角,来验证自己判断是否正确。

2、第5题。

让学生在钉子板上实际做一做,如没有钉子板,可以让学生在点子图上照样自画出两个图形,然后再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去检验一下,看是不是直角。

 

学生用三角尺上的直角判断。

四、课堂

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有什么收获和感想?

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和感受,提出不懂的问题。

五、布置

作业

今天我们认识了直角,那么你收获了那些有关直角的知识?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直角的初步认识

用三角板上判断直角方法:

先要将三角板上直角的顶点与角的顶点重合在一起,再将三角板上直角的一边跟角的一条边重合在一起,看看三角板上直角的另一条边是不是也和角的另一条边重合;如果没有重合在一起,这个角就不是直角;如果重合在一起,这个叫就是直角。

课后反思

备课组批阅

中心组批阅

学校批阅

第四课时

课题

直角的初步认识

(2)

主备人

王雪梅

授课班级

二年级(    )

授课人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结合生活情境认识直角,使学生会用三角板画直角。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索,掌握直角的画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动手实践操作能力和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教学难点

会用三角板画直角。

教学方法

合作学习法

教学准备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复习

说说怎么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

二、合作

学习

画直角。

(1)师:

刚才我们自己折出了直角,还学会了用三角尺上的直角去验证一个角是不是直角,那么你会画直角吗?

老师边演示,边讲解直角的画法:

先画顶点,然后从顶点开始画一条水平的边,最后把三角板的直角放在这条边上,沿着三角板直角的另一边把剩下的一条边画好。

如下图:

(2)指导学生完成课本第41页“做一做”第2小题。

 

让学生讨论该怎么画直角。

(小组讨论)

讨论后,让学生尝试画直角。

然后反馈汇报画直角的方法。

 

让学生用三角尺在方格纸上画直角。

教师巡视,提醒学生画直角需注意的要点。

三、巩固

练习

指导学生完成练习八第6-8题。

1、第6题。

可让学生在方格纸上,照课本上的样子画出三角形。

2、第7题。

出示题目后,要先让学生找,必要时教师可以指点。

3、第8题。

可以让学生通过具体的实物,进行数一数,老师也可适时提出问题。

 

学生画出三角形。

四、课堂

小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直角,那么你收获了那些有关直角的知识?

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和感受,提出不懂的问题。

五、作业

练习八第6-8题。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直角的初步认识

课后反思

备课组批阅

中心组批阅

学校批阅

第四单元表内乘法

(一)

单元

教材

分析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为《表内乘法

(一)》。

《角的初步认识》是学生在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一些基本图形的基础上,接触到的一个抽象的图形概念。

对于刚上二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如此抽象的图形会让他们感到很难理解,因此在教学中,要为学生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为日后深入的学习角的含义提供必备的条件。

教学内容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是乘法的初步认识。

具体为:

1.知道乘法的含义,认识到“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2.会读、写乘法算式。

3.认识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第二部分是2~6的乘法口诀。

具体为:

1.经历编制5的乘法口诀,体验5的乘法口诀的来源。

2.通过操作等教学活动,会编制2、3、4、6的乘法口诀,并运用6以内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两个数的乘法及简单的乘加、乘减。

3.运用乘法含义解决求相同加数的和的乘法应用题。

由于二年级的学生是刚开始学习乘法,建立乘法概念较为困难.所以教材加强了学生的操作,通过摆实物理解乘法的含义,知道乘法算式是表示几个几相加.熟记口诀也很重要,是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教学乘法口诀都是从复习相同的数相加引出,了解口诀的来源,然后达到熟记,防止死记硬背。

由于学生是首次接触乘法的概念,因此在教学时应注重利用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从加法入手,及时迁移,化难为易,从而较快的学会乘法的概念。

因为学生年龄小,理解能力弱,教学方法要从学生的接受能力出发,通过直观的操作、演示、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感知,形成表象,最后抽象出概念.这样通过直观——操作,形成表象,使操作——思维——语言表述有机地结合起来,为学生建立正确的概念打下基础,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

单元

教学

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具体的操作及具体情境中体会并理解乘法运算的意义。

2.知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知道乘法口诀是这样得来的。

熟记2~6的乘法口诀。

3.学会运用乘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教学要切合实际,运用电脑、投影仪,小黑板等,使学生能够理解算理,转化成计算方法。

教师应该从激发兴趣出发,从加强基础入手,从培养智能着眼,通过调动儿童的多种感官,参与教学全过程,学会学习数学。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观察、操作等教学活动,培养初步的观察、操作和抽象思维等能力。

单元训练重难点

重点

难点

1.体会乘法的由来、理解乘法的意义。

2.知道乘法各部分名称。

3.运用2~6的乘法口诀口算6以内的两个数相乘。

4.运用2~6的乘法口诀口算解决实际简单的实际问题。

1.理解乘法口诀是得来的过程。

2.理解乘法算式中每个数所表示的意思。

3.解决实际的问题。

单元

课时

安排

 

本单元计划安排15课时教学,分述如下:

课题1:

乘法的初步认识(3课时)

课题2:

2-6的乘法口诀(9课时)

课题3:

整理和复习(2课时)

第4单元《单元练习》:

(1课时)

 

课题1:

第一课时

课题

乘法的初步认识

主备人

王雪梅

授课班级

二年级()

授课人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体会到“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2.会读、写乘法算式。

二、过程与方法:

结合具体情境,能正确表述乘法算式所表示的意思,并正确指出相同加数、加数的个数。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乘法的含义,体会到“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教学难点

会读、写乘法算式。

教学方法

合作学习法

教学准备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复习

口算两组题(要求读出算式,说出得数).

第一组   第二组

7+8    3+3

6+4+3  5+5+5

7+2+6+1 4+4+4+4学生按要求口答后,教师引导学生观察:

提问:

1.这两组题都是加法,但是它们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2.像第二组这样,加数都相同的加法,我们叫它“求相同加数的和”

 

学生口答。

 

学生回答:

第一组每道题的加数不相同,第二组的每道题的加数都相同。

二、合作

学习

1.教学例1:

(1)指导同学们用学具和老师一起摆例1中的例子。

(2)讨论:

用了多少小棒?

你准备怎样算?

从加法算式中你知道了什么?

(3)教师讲述:

还可以用乘法计算(板书:

用乘法算)怎样列式呢?

教师边讲边板书:

相同加数是10,先写一个“10”,有3个10就是相同加数的个数是3,再写一个“3”,中间写“×”.

板书:

相同加数、相同加数的个数,指导写乘号。

读作10乘以3.

2.指导学生5个5地摆小正方形,摆4次

(1)教师提示:

用加法算5+5+5+5=20,板书4个5,用乘法算怎样列式?

(2)教师一边引导学生汇报一边板书.5×4

3.引导学生比较例1的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发现了什么?

 

同学们用学具和老师一起摆。

学生回答:

加数相同,相同加数是10,有3个10相加。

 

学生思考讨论。

 

通过比较,可以看出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写起来和算起来都比较简便.

三、巩固

练习

1.基本练习

出示复习准备中的两组题,哪组题能改写成乘法算式,怎样改写?

说出相同加数是几,有几个几连加。

3+3 5+5+5

3×25×3 

2.书上48页做一做

3.练习九第一题

4.游戏

(1)拍手游戏.老师每次拍4下,拍3次。

(2)想一想,怎样算比较简便?

7+7+66+6+5

 

由学生说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

四、课堂

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和感受。

五、作业

练习九第2、3题。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课后反思

备课组批阅

中心组批阅

学校批阅

第二课时

课题

乘法各部分名称

主备人

王雪梅

授课班级

二年级()

授课人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认识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二、过程与方法:

认识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会解答简单的乘法文字题、实际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

会列式解答简单的乘法文字题、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说出乘法各部分所表示的意义。

教学方法

合作学习法

教学准备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复习

昨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什么情况下可以用乘法来表示呢?

你能举个例子吗?

二、合作

学习

1.教学例2

出示3组气球,每组气球有5个

问:

你看到了什么?

你能用最简单的话来表示吗?

(3个5)

你能提什么数学问题呢?

(一共有多少个气球呢?

你能用算式表示出来吗?

问:

你是怎么想的呢?

为什么可以乘法表示呢?

你们喜欢那种算法?

为什么?

问:

同学们你们知道乘法各部分的名字吗?

板书:

5×3=15

因数乘号因数积

2.教学例3

出示例3的图

问:

你看了到了什么?

你能提什么数学问题呢?

你能列式计算吗?

板书:

4+4+4+4+4+4+4+4=36(个)

4×9=36(个)

问:

你喜欢那种写法呢?

为什么?

小结:

同学们,今天通过我们的学习,你们发现了什么规律?

师生共同总结出:

乘法是加法的简便运算简便运算

 

学生思考并列式:

5+5+5=15(个)

5×3=15(个)

三、巩固

练习

1.练习九,第5.6.7.8题

四、课堂

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有什么收获和感想?

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和感受,提出不懂的问题。

五、布置

作业

练习九,第5.6.7.8题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课后反思

备课组批阅

中心组批阅

学校批阅

第三课时

课题

巩固练习

主备人

王雪梅

授课班级

二年级()

授课人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乘法的意义,熟记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正确地读、写乘法算式。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加法与乘法关系的转化,使学生了解各部分数学知识的联系与区别、发展和转化。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乘法的意义,熟记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正确地读、写乘法算式。

教学难点

使学生了解各部分数学知识的联系与区别、发展和转化。

教学方法

合作学习法

教学准备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复习

1.先计算出得数,再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并且说出乘法算式中的各部分名称。

(1)3+3+3+3=()

乘法算式:

()×()=()

或:

()×()=()

(2)2+2+2+2+2+2=()

乘法算式:

()×()=()

或:

()×()=()

2.填空。

(1)4×5=20,读作()乘()等于()。

(2)一个因数是3,一个因数是6,积是18,写作()×()=(),读作()乘()等于()。

学生独立完成,相互订正,教师予以个别辅导。

二、巩固

练习

完成课本练习九的第4-11题。

1.第4题。

(1)出示图。

(2)学生试做,教师指导。

2.第5题。

(1)先出示萝卜图。

①引导说出图中是求几个几相加。

(3个5)

③在书上写出乘法算式。

④集体订正。

(2)再出示糖果图。

①提问:

6颗表示什么意思?

(每袋有6颗糖果)

有几个6相加。

③让学生在书上写出乘法算式。

3.第6题。

教师说说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各是什么?

4.第7题。

集体订正时,哪些不能改写成乘法算式?

为什么?

5.第8题。

读题,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先把算式列出来,再计算。

6.第9题。

出示情境图。

集体订正。

7.第10题。

出示挂图。

请三个学生上台分别扮演小白兔、小鸟、小狗,找出对应的卡片,看谁找得又对又快。

8.第11题。

先出示一只甲壳虫,指名数一数一只甲壳虫身上有几个斑点(7个)。

学生仔细观察图,并说出图意。

让学生把括号填完整。

学生仔细观察图,并说出图意。

 

学生仔细观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