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最新K12辽宁省葫芦岛市第六中学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第4单元训练卷.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985409 上传时间:2023-01-1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45.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最新K12辽宁省葫芦岛市第六中学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第4单元训练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教育最新K12辽宁省葫芦岛市第六中学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第4单元训练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教育最新K12辽宁省葫芦岛市第六中学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第4单元训练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教育最新K12辽宁省葫芦岛市第六中学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第4单元训练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教育最新K12辽宁省葫芦岛市第六中学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第4单元训练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最新K12辽宁省葫芦岛市第六中学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第4单元训练卷.docx

《教育最新K12辽宁省葫芦岛市第六中学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第4单元训练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最新K12辽宁省葫芦岛市第六中学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第4单元训练卷.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最新K12辽宁省葫芦岛市第六中学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第4单元训练卷.docx

教育最新K12辽宁省葫芦岛市第六中学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第4单元训练卷

辽宁省葫芦岛市第六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第4单元训练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

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如图为渗透作用实验,开始时如图

(一),A代表清水,B、C代表蔗糖溶液,过一段时间后结果如图

(二),漏斗管内液面不再变化,H1、H2表示漏斗管内液面与清水的液面差。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

(一)中A中水分子扩散到B的速度大于A中水分子扩散到C的速度

B.图

(二)中B的浓度等于C的浓度

C.图

(二)中A中水分子扩散到B的速度等于B中水分子扩散到A的速度

D.图

(一)中B浓度大于C的浓度

2.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以圆圈代表)转移至不同浓度(Ⅰ、Ⅱ、Ⅲ)的三种盐溶液中,结果如图所示。

这三种溶液的浓度是()

A.Ⅰ>Ⅱ>ⅢB.Ⅱ>Ⅰ>Ⅲ

C.Ⅰ<Ⅱ<ⅢD.Ⅰ<Ⅲ<Ⅱ

3.洋葱是生物学中常用的实验材料。

下列有关以洋葱鳞片叶为材料的实验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以外表皮为材料,可观察细胞内的叶绿体

B.以内表皮为材料,利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染色可观察细胞内的DNA和RNA的分布

C.以外表皮为材料,可利用0.3g/mL蔗糖溶液观察细胞的质壁分离

D.以外表皮为材料,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观察到某种细胞器

4.下图为学生进行某实验的基本操作步骤,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该学生实验的目的是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及复原现象

B.C步骤中的操作需要重复几次,保证植物细胞充分浸入蔗糖溶液中

C.D步骤观察中,可以看到原生质层与细胞壁逐渐分离,紫色变浅

D.E步骤中滴加的是清水,目的是让细胞吸水从而质壁分离复原

5.如图为植物细胞在放入各种溶液前,以及放入甲、乙、丙三种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后,细胞变化情形的示意图。

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实验处理

置放前

甲溶液

乙溶液

丙溶液

细胞变化情形

A.细胞变形的关键是原生质层具有选择透过性

B.植物细胞在乙溶液中无水分子进出

C.放入甲溶液后,植物细胞内渗透压会变小

D.实验处于图示状态时,丙溶液的质量增加

6.用洋葱鳞片叶表皮制备“观察细胞质壁分离实验”的临时装片,观察细胞的变化。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细胞壁与原生质层的通透性及伸缩性均不同

B.在盖玻片一侧滴入清水,细胞吸水膨胀但不会破裂

C.用不同浓度的硝酸钾溶液处理细胞后,均能观察到质壁分离并自动复原现象

D.当质壁分离复原后,细胞仍具正常生理功能

7.下图是置于质量浓度为0.3g/mL蔗糖溶液中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a中的液体是()

A.细胞质B.细胞质基质

C.蔗糖溶液D.细胞液

8.如图为显微镜下某植物细胞在30%蔗糖溶液中的示意图。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该细胞中液泡逐渐变小,颜色由浅变深

B.若该细胞处于50%蔗糖溶液中较长时间,B/A值将无法恢复

C.B/A值能表示细胞失水的程度

D.该细胞发生了细胞质与细胞壁分离的质壁分离现象

9.人的红细胞没有细胞内膜,在溶血后只剩下一层细胞膜外壳,称血影.如果将血影中的脂质抽取出来,在空气﹣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则测得的脂质面积约为红细胞膜表面的()

A.1/2B.1倍C.2倍D.4倍

10.罗伯特森在电镜下看到细胞膜的暗-亮-暗的三层结构,他认为实质上是()

A.脂质-蛋白质-脂质B.蛋白质-脂质-脂质

C.蛋白质-脂质-蛋白质D.蛋白质-蛋白质-脂质

11.根据下图所示实验现象,可获得的结论是()

A.细胞膜的蛋白质有红色与绿色两种

B.细胞膜的组成成分是蛋白质和磷脂

C.细胞膜的结构具有流动性

D.细胞膜的功能特性是选择透过性

12.对生物膜结构模型的探究历经了100多年的时间,目前仍在研究之中。

在这期间,无数科学家积极投身该项研究之中并各自取得一定的进展。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9世纪末,欧文顿对植物细胞的通透性进行上万次实验,最终推测膜上含有蛋白质

B.1925年,两位荷兰科学家提取出蛙红细胞内所有脂质,最终确定膜上的磷脂为双层

C.1959年,罗伯特森获得细胞膜“暗﹣亮﹣暗”的电镜照片,认为蛋白质分布于膜两侧

D.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提出流动镶嵌模型,认为膜上所有磷脂和蛋白质都是运动的

13.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认为生物膜是()

①以磷脂双分子层为基本骨架

②蛋白质﹣脂质﹣蛋白质的三层结构

③基本骨架是静止的

④基本骨架是流动的

A.①④B.②④C.①③D.②③

14.下列选项中不符合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观点的是()

A.磷脂双分子层是轻油般的流体,具有流动性

B.每个磷脂分子是运动的

C.嵌入磷脂双分子层的蛋白质大多能运动

D.膜中的磷脂和蛋白质之间没有联系,所以才具有流动性

15.下图是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

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①与细胞识别、保护、润滑有关

B.②的种类和数目与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有关

C.②和③共同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

D.③有流动性,大多数①、②也可以运动

16.变形虫的运动、分泌蛋白质通过细胞膜的方式等,可以说明细胞膜()

A.是一种选择性透过性膜

B.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C.基本骨架是磷脂双分子层

D.膜功能的复杂程度,与蛋白质含量成正比

17.细胞膜中蛋白质具有重要作用,功能越复杂的膜中,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

下列有关生物膜蛋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有些与糖结合形成糖蛋白,与细胞与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有关

B.有些可与信号物质结合,引起细胞产生相应的生理效应

C.膜上大部分蛋白质都是可以运动的

D.膜上蛋白质均与物质转运有关

18.下列哪种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最能体现细胞膜的结构特点()

A.氧气进入肌细胞B.钾离子出神经细胞

C.胰岛素出胰岛B细胞D.葡萄糖分子进入红细胞

19.下列过程属于细胞最重要的吸收和排出物质的方式是()

A.渗透B.易化扩散C.主动转运D.胞吞、胞吐

20.下图所示为物质进出细胞的三种方式,下对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①可代表小肠线毛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

B.K+和葡萄糖分别以②、①方式进入红细胞

C.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是通过③方式进行

D.③中物质出细胞穿过了0层膜

21.小肠上皮细胞与红细胞吸收葡萄糖的共同特点表现在()

A.都是从低浓度到高浓度B.都需要载体协助

C.都需要消耗能量D.都与细胞膜无关

22.某哺乳动物神经细胞内外的K+和Na+浓度见下表。

下列属于主动运输的是()

A.K+经钾离子通道排出细胞

B.K+与有关载体蛋白结合排出细胞

C.Na+经钠离子通道排出细胞

D.Na+与有关载体

蛋白结合排出细胞

23.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描述,正确的是()

A.大分子有机物要通过载体蛋白的转运才能进入细胞内,并且要消耗能量

B.相对分子质量小的物质或离子都可以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细胞内

C.以主动运输的方式吸收物质,既要消耗细胞的能量,也要依靠膜上的载体蛋白

D.协助扩散和自由扩散都是顺浓度梯度进行的,既不需要消耗能量,也不需要膜上的载体

24.下图是细胞膜的结构示意图,关于该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O2扩散进入细胞中,是由Ⅱ侧向I侧扩散

B.细胞膜两侧蛋白质的种类和数目相同

C.3与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有关

D.1和2构成细胞膜的基本骨架

25.如图所示U型管中间是半透膜(只允许水分子和葡萄糖分子通过),两侧各加入等量的0.1mol/L的蔗糖。

如果再在左右两侧分别加入等量、少量的蔗糖酶和淀粉酶,一段时间后,两侧分别加入等量的斐林试剂并水浴加热,则两侧的液面高度和颜色变化如何?

()

A.左侧液面先升后降最后不变,只有左侧有砖红色现象

B.两侧液面不变,两侧均无砖红色现象

C.左侧液面先升后降最后不变,两侧均有砖红色现象

D.右侧液面先升后降最后不变,两侧均有砖红色现象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每空2分,共50分)

26.(14分)如图所示的是细胞膜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B]为________。

构成细胞膜基本支架的结构是[]____________。

(2)与细胞膜的识别功能有关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

(3)吞噬细胞吞噬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________性,这是因为________。

(4)细胞膜的外侧是________(填“M”或“N”)侧,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

27.(8分)如图为物质出入细胞示意图,请据图回答([]内填字母,上填文字):

(1)图中[]的种类和数量与细胞膜功能复杂性有关。

(2)可能代表氧气转运方式的是图中[];碘进入人体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的过程是图中[];钠离子出细胞是通过图中[]。

28.(14分)对法囊藻的细胞液中各种离子浓度的分析表明,细胞液中的成分与海水的成分很不相同,图中阴影部分代表法囊藻细胞液中的离子浓度。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K+和Cl-在细胞内积累,而Na+等在细胞液中的含量低于海水的含量。

这表明__________________。

(2)K+和Cl-进入细胞的运输方向是______________。

这种吸收方式叫___________,这种吸收方式需要的两个基本条件是____________。

(3)Na+和Ca2+排出细胞的运输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它们的运输方式属于____________。

(4)法囊藻细胞液中各种离子浓度与海水中各种离子浓度不成比例,其结构基础是_________________。

29.(14分)成熟的植物细胞在较高浓度的外界溶液中,会发生质壁分离现象,图a是发生质壁分离图象,图b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某一时刻的植物细胞,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a中细胞的质壁分离指的是细胞壁和________的分离;图b细胞在蔗糖溶液中质壁分离后,在该实验中,质壁之间充满的是________。

(2)并不是该植物的所有活细胞均可发生质壁分离,能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还必须具有________;将洋葱细胞放入大于细胞液浓度的KNO3溶液中,一段时间后用显微镜观察发现该细胞未发生质壁分离,其原因可能是该细胞________

①是死细胞 

②大量吸水 

③是根尖分生区细胞 

④大量失水 

⑤质壁分离后又自动复原

(3)图b是某同学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时拍下的显微照片,此时细胞液浓度与外界溶液浓度的关系是________。

(4)将形状.大小相同的红心萝卜A和红心萝卜B幼根各5段,分别放在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甲~戊)中,一段时间后,取出红心萝卜的幼根称重,结果如图c所示,据图分析:

①红心萝卜B比红心萝卜A的细胞液浓度________。

②在甲蔗糖溶液中加入适量的清水,一段时间之后,水分子进入红心萝卜A的细胞的速率会________(“不变”“变大”或“变小”)。

1.【答案】B

【解析】根据图二的结果可知,图

(一)中B的浓度大于C的浓度,A中水分子扩散到B的速度大于A中水分子扩散到C的速度,AD正确,B错;由于B中液面不变,说明水分子进出细胞保持动态平衡,C正确。

2.【答案】B

【解析】Ⅰ溶液中,细胞大小不变,用的是等渗溶液;Ⅱ溶液中,细胞失水皱缩,应该是高浓度的盐溶液;Ⅲ溶液中,细胞吸水变大甚至涨破,用的是低浓度溶液,因此三种溶液的浓度Ⅱ>Ⅰ>Ⅲ,B正确。

3.【答案】A

【解析】以叶肉细胞为材料,可观察细胞内的叶绿体,表皮细胞内没有叶绿体,A错误;利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染色,可观察到洋葱鳞片内表皮细胞的DNA和RNA的分布,B正确;以外表皮为材料,可利用0.3g/mL蔗糖溶液观察细胞质壁分离,C正确;以外表皮为材料,可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紫色大液泡,D正确。

4.【答案】C

【解析】植物细胞在蔗糖溶液失水发生质壁分离,在清水发生质壁分离复原,A正确。

C步骤为引流法,目的是让植物细胞充分浸入蔗糖溶液中,B正确。

植物细胞在蔗糖溶液失水发生质壁分离,细胞液浓度上升,紫色变深,C错。

E步骤中滴加的是清水,细胞吸水后液泡体积增大,原生质层重新恢复与细胞壁紧贴,D正确。

5.【答案】B

【解析】细胞变形的关键是原生质层具有选择透过性,蔗糖分子不能通过,A正确;植物细胞在乙溶液中有水分子进出,但处于基本平衡状态,B错误;放入甲溶液后,植物细胞吸水,液泡内渗透压会变小,C正确;实验处于图示状态时,由于植物细胞失水,导致丙溶液的质量增加,D正确。

6.【答案】C

【解析】细胞壁是全透性的,而原生质层属于半透性膜,另外原生质层的伸缩性大于细胞壁,A正确;在盖玻片一侧滴入清水,细胞吸水膨胀,由于细胞壁的存在,细胞不会破裂,B正确;用一定浓度的硝酸钾溶液处理细胞后,细胞失水发生质壁分离,由于钾离子和硝酸根离子进入细胞内,使得细胞液浓度增加,细胞吸水发生自动复原,但外界溶液浓度过高会导致细胞失水过多而死亡,不在出现复原现象,C错误;当外界溶液浓度低,细胞吸水发生质壁分离的复原,说明细胞一直保持活性,细胞仍具正常生理功能,D正确;答案是C。

7.【答案】D

【解析】植物细胞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细胞质包括细胞质基质和细胞器,细胞置于质量浓度为0.3g/mL蔗糖溶液中发生质壁分离,a中是细胞液,不是全部的细胞质,A错误;细胞置于质量浓度为0.3g/mL蔗糖溶液中发生质壁分离,a中是细胞液,不是细胞质基质,B错误;细胞置于质量浓度为0.3g/mL蔗糖溶液中发生质壁分离,细胞壁是全透性的,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故蔗糖溶液可以进入细胞壁,但不能进入细胞膜,更不能进入液泡,C错误;细胞置于质量浓度为0.3g/mL蔗糖溶液中发生质壁分离,由于液泡膜有选择透过性,故蔗糖不能进入液泡,a中是细胞液,D正确。

8.【答案】D

【解析】B为原生质体的长度,当蔗糖溶液浓度更高时,细胞失水更多,B值更小,当外界溶液浓度过高时,会使细胞过度脱水而死亡,从而丧失活性,B正确;B/A可以表示细胞失水的程度,C正确;该细胞发生了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得质壁分离而不是细胞质,D错误。

9.【答案】C

【解析】由于人的红细胞没有细胞器和细胞核,在溶血后,只剩下一层细胞膜;又由于细胞膜的基本骨架是磷脂双分子层,因此将血影中的脂类抽提出来,在水面上铺展开,并用板条将其推挤到一块,测得的脂类面积约是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

10.【答案】C

【解析】细胞膜是由脂质、蛋白质和少量的糖类组成的。

1959年,罗伯特森根据电镜下看到的细胞膜清晰的暗-亮-暗三层结构,结合其他科学家的工作提出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模型。

11.【答案】C

【解析】据图分析,人和鼠的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分别用不同的荧光标记,细胞融合后形成的杂交瘤细胞经过40分钟后,两种荧光在细胞膜上均匀分布,说明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分子是可以运动的,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特点,C正确。

12.【答案】C

【解析】19世纪末,欧文顿对植物细胞的通透性进行上万次实验,最终推测膜上含有脂质,A错误;1925年,两位荷兰科学家从人的红细胞内提取脂质,最终确定膜上的脂质分子为双层,B错误;1959年,罗伯特森获得细胞膜“暗﹣亮﹣暗”的电镜照片,认为生物膜都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C正确;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提出流动镶嵌模型,认为膜上所有磷脂分子和绝大多数蛋白质分子是运动的,D错误。

13.【答案】A

【解析】①流动镶嵌模型认为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膜的基本支架,①正确;②流动镶嵌模型认为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横跨整个磷脂双分子层,并不是组成蛋白质-脂质-蛋白质的三层结构,②错误;③罗伯特森提出的膜结构模型:

所有的生物膜都是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的三层结构构成,并且描述为静态的统一结构,③错误;④膜的结构成分不是静止的,而是动态的,说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④正确,故选A。

14.【答案】D

【解析】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认为,磷脂双分子是轻油般的流体,构成生物膜的基本支架,是生物膜“流动”的基础,A正确;每个磷脂分子都是可以运动的,B正确;嵌入磷脂双分子层的蛋白质大多数是可以运动的,C正确;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嵌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横跨整个磷脂双分子层,D错误。

15.【答案】C

【解析】①为糖蛋白,与细胞识别、保护、润滑有关,A正确;②为蛋白质分子,其种类和数目与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有关,B正确;磷脂双分子层③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C错误;③磷脂分子有流动性,大多数①糖蛋白、②蛋白质也可以运动,D正确。

16.【答案】B

【解析】变形虫的运动依靠细胞膜的流动性,B正确。

17.【答案】D

【解析】有些膜蛋白覆盖在生物膜表面可以和多糖结合形成糖蛋白,即糖被,有细胞间的识别作用,与细胞与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有关,A正确;膜上受体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能跟信号分子结合,引起细胞产生相应的生理效应,B正确;构成生物膜的磷脂和大部分蛋白质都是可以运动,C正确;生物膜蛋白有的可作为载体蛋白,在主动运输和协助扩散中起作用,但不是所有生物膜蛋白都具有物质转运功能,D错误。

18.【答案】C

【解析】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氧气进入肌细胞属于自由扩散,钾离子出神经细胞和葡萄糖分子进入红细胞都属于协助扩散,故A、B、D最能体现细胞膜的功能特点——选择透过性;胰岛素出胰岛B细胞的方式属于胞吐,有囊泡膜和细胞膜的融合,故C最能体现细胞膜的结构特点。

19.【答案】C

【解析】主动运输普遍存在于动植物和微生物细胞中,能保证活细胞按照生命活动的需要,主动选择吸收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排出代谢废物和对细胞有害的物质,因此,主动运输是细胞最重要的吸收和排出物质的方式,故选C。

20.【答案】A

【解析】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是以②主动运输的方式,A错误;K+以②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入红细胞,葡萄糖以①协助扩散的方式进入红细胞,B正确;而胰岛素是大分子是以③胞吐的方式分泌到细胞外,C正确;③中物质出细胞的方式是胞吐,穿过了0层膜,D正确。

21.【答案】B

【解析】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是主动运输:

从低浓度到高浓度,需要载体协助,需要消耗能量。

红细胞吸收葡萄糖是协助扩散:

从高浓度到低浓度,需要载体协助,不需要消耗能量。

综上所述,B正确。

22.【答案】D

【解析】主动运输是从低浓度到高浓度,需要能量和载体蛋白,由数据分析可知,钾离子从细胞外运输到细胞内是主动运输,钠离子从细胞内到细胞外是主动运输,钾离子经通道排出细胞是协助扩散,A错误;钾离子是借助通道排出不需要与载体蛋白结合,B错误;钠离子经通道排出细胞是协助扩散,C错误;钠离子与有关蛋白结合排出细胞是主动运输,D正确。

23.【答案】D

【解析】主动运输是从低浓度到高浓度,需要能量和载体蛋白,由数据分析可知,钾离子从细胞外运输到细胞内是主动运输,钠离子从细胞内到细胞外是主动运输,钾离子经通道排出细胞是协助扩散,A错误;钾离子是借助通道排出不需要与载体蛋白结合,B错误;钠离子经通道排出细胞是协助扩散,C错误;钠离子与有关蛋白结合排出细胞是主动运输,D正确。

24.【答案】C

【解析】根据3糖蛋白的位置可知:

I侧是细胞的外侧,Ⅱ侧是细胞的内侧。

O2扩散进入细胞中,是由I侧向Ⅱ侧扩散,A错误;由于生物膜的功能与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有关,细胞膜的内外两侧功能不同,因此膜两侧结合的蛋白质种类和数目有差异,B错误;图中3是糖蛋白,与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有关,C正确;2是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细胞膜的基本骨架,D错误。

25.【答案】C

【解析】先在左右两侧各加入等量的0.1mol/L的蔗糖溶液,然后在左右两侧分别加入等量、少量的蔗糖酶和淀粉酶。

一段时间后,由于左侧加入的是蔗糖酶,能把蔗糖水解成葡萄糖和果糖,二者属于小分子物质浓度升高,水分子向左侧移动左侧液面先升,一段时间后葡萄糖向右侧移动,使右侧浓度变高水分子又从左侧移动到右侧,最后两侧的液面高度一样。

从上述知两侧均有葡萄糖,分别加入等量的斐林试剂并水浴加热,颜色变化情况是均有砖红色现象,综上所述选C。

26.【答案】

(1)蛋白质D磷脂双分子层

(2)E糖蛋白

(3)流动组成细胞膜的蛋白质分子和磷脂分子都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可以运动的

(4)MM侧有多糖与蛋白质结合形成的糖蛋白,糖蛋白位于细胞膜外侧

【解析】

(1)图中[B]为蛋白质。

构成细胞膜基本支架的结构是[D]磷脂双分子层。

(2)[E]为多糖与蛋白质结合形成的糖蛋白,参与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与细胞膜的识别功能有关。

(3)吞噬细胞吞噬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细胞膜具有流动性的原因是因为组成细胞膜的蛋白质分子和磷脂分子都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可以运动的。

(4)糖蛋白位于细胞外侧,细胞膜的M侧存在糖蛋白,应为细胞的外侧。

27.【答案】

(1)A蛋白质

(2)[b]自由扩散[a]主动运输[e]主动运输

【解析】

(1)据图分析,A代表蛋白质,它的种类和数量与细胞膜功能复杂性有关。

(2)氧气运转过程是自由扩散,即图中编号b;离子进入细胞的过程属于主动运输b,运输钠离子是e。

28.【答案】

(1)细胞对矿质元素的吸收具有选择性

(2)从低浓度到高浓度主动运输载体蛋白、能量(ATP)

(3)从低浓度到高浓度主动运输

(4)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种类和数量

【解析】

(1)依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

K+和Cl-在细胞内含量高,而Na+、Ca2+和Mg2+在细胞内含量较低,这一事实表明细胞对矿质元素的吸收具有选择性。

(2)K+和Cl-在细胞内的浓度高于海水,说明K+和Cl-进入细胞是从低浓度到高浓度,这种跨膜运输的方式叫主动运输,这种吸收方式需要的两个基本条件是载体蛋白、能量(ATP)。

(3)Na+和Ca2+Mg2+在细胞内含量低于海水,因此Na+和Ca2+排出细胞的运输方向是从低浓度到高浓度,它们的运输方式属于主动运输。

(4)法囊藻细胞液中各种离子浓度与海水中各种离子浓度不成比例,这说明细胞吸收离子具有选择性,这种选择性与法囊藻细胞膜上运载各种离子的载体蛋白种类和数量有关。

29.【答案】

(1)原生质层蔗糖溶液

(2)中央大液泡⑤

(3)大于、等于或小于

(4)①低②降低

【解析】图a中1为细胞壁,2为细胞膜,3为细胞核,4为液泡膜,5为细胞膜也液泡膜之间的细胞质,6为细胞壁和原生质层之间的间隙,充满着外界溶液。

图b为质壁分离现象。

(1)图a中细胞的质壁分离指的是细胞壁和原生质层的分离;图b细胞在蔗糖溶液中质壁分离后,由于细胞壁具有全透性,质壁之间充满的是蔗糖溶液。

(2)成熟的活的植物细胞才能发生质壁分离;植物细胞能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吸收K+和NO3﹣,因此若洋葱细胞放入高于细胞液浓度的KNO3溶液中,一段时间后用显微镜观察发现该细胞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