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讲 区域自然资源的综合开发.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984951 上传时间:2023-01-1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67.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十二讲 区域自然资源的综合开发.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第三十二讲 区域自然资源的综合开发.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第三十二讲 区域自然资源的综合开发.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第三十二讲 区域自然资源的综合开发.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第三十二讲 区域自然资源的综合开发.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三十二讲 区域自然资源的综合开发.docx

《第三十二讲 区域自然资源的综合开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十二讲 区域自然资源的综合开发.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三十二讲 区域自然资源的综合开发.docx

第三十二讲区域自然资源的综合开发

第三十二讲区域自然资源的综合开发

[考纲要求]

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知识讲解]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一、能源的分类和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1.能源的分类      ⑴可再生能源:

包括水能、风能、生物能、潮汐能、太阳能等

      ⑵非可再生能源:

主要是指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物能源

      特点:

①经过漫长的地质时期形成的。

②有限的。

③开发利用不当,轻易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

      

2.充足的能源供给是保证区域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条件。

  3.煤炭资源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地位——非常重要,我国更突出

      ⑴山西省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基地,也是世界最大的煤炭基地之一。

      ⑵合理开发和利用煤炭资源直接影响到山西省乃至全国的可持续发展。

二、资源开发条件

      1.能源资源开发原则:

      因地制宜:

①考虑区域的资源状况,

      ②考虑市场和交通条件。

      2.山西省煤炭资源的开发条件分析

      ⑴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

      ①储量丰富

      山西省已探明的煤炭资源储量为2700亿吨,按2002年生产规模(4.8亿吨)计算,可开采560年。

      ②分布范围广:

     全省40%的土地下面有煤田分布。

      ③煤种齐全:

      全国10大煤种,山西省都有分布。

      ④煤质优良,具有低灰、低硫、低磷、发热量高的特点。

      大同煤田是全国极为宝贵的低硫、低灰、高发热量的优质动力煤(主要用于燃烧发电)产地,河东煤田则是世界少有、国内罕见的优质主焦煤(主要用于冶炼钢铁)基地。

      ⑤开采条件好,煤田多为中厚煤层,埋藏浅,适于露天开采和大规模机械化开采。

     除煤炭资源外,煤田的煤层中还含有丰富的煤层气——种清洁燃料,储量占全国煤层气总储量的1/3。

      ⑵市场广阔

      ①我国是能源消费大国,且消费量大于生产量。

      如:

2002年的消费量接近15亿吨标准煤,而生产量约14亿吨标准煤。

      ②随人口增加、生活水平提高和国民经济发展,对能源需求量增加,能源缺口扩大。

      ③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不会改变。

      思考      1.我国与世界的能源消费结构有哪些不同?

      点拨:

我国的煤炭资源占绝对优势,石油的比重较大,天然气比重小;世界上石油资源占绝对优势,煤炭、天然气资源比重都较大,核电比重也占一定比重。

      2.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对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有什么意义?

      点拨:

从我国以煤炭为主的消费结构为山西省煤炭的销售提供了广阔市场等方面思考。

      ⑶位置适中,交通比较便利

      ①山西省地处我国中部地区,邻近北京、天津、郑州、洛阳、西安、咸阳等工业中心,与上海、沈阳、武汉等城市相距不远,输煤、输电的距离较近。

      ②有京包、石太、太焦、大秦、神黄等铁路通过,交通比较便利,为晋煤外运提供了较好的条件。

    三、能源基地建设

      1.目的:

充分发挥山西煤炭资源优势,加快山西煤炭的开采和加工转化。

      2.措施:

      ①扩大煤炭开采量

      形成了大同、平(鲁)朔(州)、西山、沁水、霍西、河东等大型煤炭生产基地。

      ②提高晋煤外运能力

      逐步形成了以铁路运输为主、公路运输为辅的煤炭外运路网体系(图3.4)。

      ③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

      一方面,建设坑口电站,使电力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变输出煤为输出电力;

      另一方面,发展炼焦业,为冶金工业发展提供能源,并向外输出焦炭(图3.5)。

      活动:

      1.根据下面的资料展开讨论:

对于山西省来说,是输煤好还是输电好?

      

(1)从价格来看,2002年1吨煤的平均价格为160多元,假如按平均发电煤耗400克/千瓦时测算,那么1吨煤可发电2500千瓦时。

山西省向外省输电的价格为245元/千千瓦时。

      

(2)从环境效益来看,向外输电,会改善能源消费地区的环境,但燃煤发电会造成当地大气环境的污染。

      (3)从运输成本来看,输电的成本较低,而输煤需要建设铁路、公路等交通设施。

煤炭在运输过程中还会有损耗,运输成本较高。

      (4)山西省是缺水省份,而燃煤发电要消耗大量的水资源。

      点拨:

课文的资料从成本和对环境的影响给出了正反两方面的说明或数据。

(1)出口1吨煤的价格为160元,而1吨煤发出的电可值600多元;

(2)输出煤会减轻本地环境污染,而造成使用地的环境污染;输出电会增加本地的环境污染,每一种方式对生产地和使用地会产生不同的影响;(3)从输出成本来看,输电成本低,而输煤成本高;(4)山西缺水,燃煤发电要消耗大量水资源。

其实,除以上外还可罗列一些资料数据,但就是以上几点,也足以让人感到世间事物的复杂性。

输煤好,还是输电好?

不是简单地否定一种和否定另一种,它们是各有利弊的,正因为如此,这两种方式一直并存。

   四、能源的综合利用

      1.山西产业结构的变化

      ⑴改革开放初期,山西省的产业结构十分单一。

      煤炭工业是全省经济的核心部门。

这种经济结构不仅效益低下,而且带来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

      ⑵如今,实现了能源的综合利用

      ①构建了煤一电一铝、煤一焦一化、煤一铁一钢三条产业链。

      山西省从“六五”时期开始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结合本区铁矿、铝土矿等资源优势,围绕能源开发,主要构建了煤一电一铝、煤一焦一化、煤一铁一钢三条产业链,提高了能源的综合利用程度和附加价值。

      思考      1.山西省构筑三条产业链依靠哪些资源条件?

      点拨:

煤一电一铝:

依靠煤炭和铝矿;煤一焦一化:

依靠煤炭;煤一铁一钢:

依靠煤炭和铁矿

      2.煤炭的综合利用使山西省输出产品有何变化?

这种变化是否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

      点拨原来输出煤炭,现在输出电力、煤气、液化气、焦炭、化工产品、水泥等;能够提高经济效益。

      ②能源综合利用的结果

      A.使山西省产业结构由以煤炭开采业为主的单一结构转变为以能源、冶金、化工、建材为主的多元结构

      B.在冶金、化学、建材等部门的推动下,原料工业逐步超过采掘工业而占到主体地位(图3.8),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升级。

      C.促进了山西省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

 五、环境的保护与治理

      1.能源开发利用必须与生态环境治理同步的背景:

      (能源资源的开发和综合利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⑴大面积开挖地表,排弃大面积土石,若处理不当会造成严重的生态问题;

      (露天矿表土的剥离、井矿巷道的建设、矿区道路的铺设等,都需要大面积开挖地表,排弃大面积土石)

      ⑵燃煤发电、洗煤、炼焦等重化工业的发展极易造成大气污染和水污染。

      2.环境保护与治理的方法和手段:

      ⑴提高煤的利用技术

      ①推动以洁净煤技术为代表的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

提高煤炭的综合利用和废物利用技术

      ②加强炼焦、电力、化工等生产过程中的技术改造及环境保护。

      ③改变传统的煤炭资源开发利用模式,逐步建立起一个具有多品种、多层次的清洁能源生产体系,减少环境污染,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统一。

      ⑵调整产业结构

      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以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采取的具体措施:

      ①对原有的重化工业进行调整,使其产品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发展。

      例如,煤炭工业向气化、液化产品发展;冶金工业向不锈钢系列制品与铝制品系列发展;化学工业向精细化方向发展;建材工业向轻型、薄型方向发展。

      ②大力发展农业、轻纺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旅游业,降低重化工业的比重。

      ⑶“三废”的治理

      ①对于占地面积较大且轻易自燃引起空气污染的煤矸石,主要用于发电、供热和充填露天矿坑及塌陷区;

      ②对于选煤厂产生的煤泥,经干燥后再利用。

      ③空气污染防治措施主要是:

      A.做好消烟除尘工作,对矿区道路和作业面洒水降尘,对煤矸石自燃区域进行覆盖阻氧灭火,防止了对大气的污染;

      B.营造防风林带,开展复垦绿化造林。

对于废水,主要采取沉淀净化的办法(图3.12)。

        河流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

  一、流域

    几个基本概念

      ⑴干流、支流(一、二级支流)、分水岭、流域

      ⑵流域的特性      ①非凡性

      每个流域的特征各不相同,有的流域适宜人类生存,先形成了人类文明。

人类文明大多发源于大河流域,如尼罗河文明、两河文明、黄河——长江文明、印度河——恒河文明。

            ②整体性      流域是一种非凡类型的区域,它的各组成部分之间联系非常密切,构成一个整体。

      对河流进行开发利用,除要考虑河流的非凡性外,更要考虑流域的整体性特征,进行综合开发。

美国田纳西河流域开发堪称这方面的成功范例。

  二、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

——决定河流的利用方式和流域的开发方向

      一个河流流域的开发利用,与其本身的自然环境有关,比如密西西比河下游,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就适宜发展农业;而科罗拉多河,河道狭窄、落差大,就适宜开发水利资源,对于田纳西河来说,搞清其流域的自然环境,是避免盲目开发的首要条件。

      1.田纳西河流域的基本情况

      田纳西河位于美国东南部,是密西西比河支流俄亥俄河的一条流程最长、水量最大的分支,发源于阿巴拉契亚山的西坡,在肯塔基市附近注入俄亥俄河(图3.15)。

      山地是河流的发源地,其生态环境直接影响河流的水量和水质,因此应保护好它的植被生态;河流是流域中开发利用的主要部分。

在利用过程中要留意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和水质的保护;河谷平原是人类活动比较集中的地区。

因此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

      2.田纳西河流域的自然背景:

      ⑴地形多山,地形起伏较大

      利:

蕴藏着丰富的水力资源。

      弊:

使得陆路交通不便

      但河流航运对沟通上、下游地区之间的联系,作用十分突出。

      ⑵气候      亚热带地区,气候暖和湿润。

降水丰富,冬末春初多降水,夏秋季降水相对较少。

      思考   1.田纳西河水主要靠大气降水补给。

根据流域的气候特征,田纳西河水量季节变化有什么特点?

      点拨:

降水丰富,年平均降水量在1300毫米左右,冬末春初多降水,夏秋季降水相对较少

      2.从农业发展角度看,夏季是作物的主要生长期,需水量较大,而冬季需量较少。

田纳西河流域的气候条件对农业发展有什么影响?

如何利用田纳西河的资源发展农业?

      点拨:

第一问从浇灌不足、资源浪费、农业减产等方面思考;第二问从修建水库等方式进行调整季节分配等方面考虑。

      ⑶水系

      优点:

水系发达,支流众多,水量丰富,大部分可通航,并通过密西西比河及其支流可通往全国大部分地区。

      缺点:

①由于地形起伏大,河流落差较大。

②水量很不稳定。

      ⑷矿产资源

      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煤、铁、铜、磷、锌、云母等。

            思考:

      田纳西河水量的变化对航运会有什么影响?

怎样才能改善田纳西河的航运条件?

      点拨:

在径流量小的季节影响航运的顺利进行。

第二问从修建水库和大坝等方面进行调整河流的径流量。

   三、流域的早期开发及其后果

      18世纪下半叶:

农业较为发达,盛产棉花、马铃薯和蔬菜。

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不大,整个流域环境较好      19世纪后期,流域内人口激增,开始对对其进行掠夺式开发,带来一系列生态环境与社会问题。

      1.土地退化

      田纳西河流域是美国的老棉花带。

棉花是一种对地力消耗较大的作物,长期高强度地种植棉花,造成土地退化,致使老棉花带衰落。

      2.植被破坏

      为了扩大耕地面积和获取炼铜用的木炭,大片的森林被砍伐;此外,矿山开采也破坏了地表植被。

植被破坏造成水土流失,生态环境恶化。

      3.环境污染

      炼铜企业大量排放高浓度的二氧化硫,形成酸雨。

酸雨污染了土壤和水体,使许多生物消失绝迹。

      活动:

      墨累——达令河流域位于澳大利亚东南部,以亚热带大陆性干旱与半干旱气候为主,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200~500毫米,农业需要浇灌。

在20世纪20~70年代,由于不合理的开发利用,流域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1.从墨累一达令河流域开发过程中可吸取哪些教训?

      点拨:

从图中可以分析出:

由于降水量多的东部和东南部水库众多,拦截了大量河水;该区分布的大片浇灌区消耗掉了支流的大部分径流。

这样,汇入干流的流量大量减少;加上部分干流流经干旱的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区,又消耗掉部分河水;而下游地区属地中海式气候,夏季炎热干燥,上游来水减少,必定导致河水水位下降,生态环境恶化。

极度干旱时,就会出现海水倒灌现象。

      从墨累—达令河流域开发的情况来看,主要是对水资源的数量把握不清。

导致引用过多的河水浇灌,使下游生态环境恶化,甚至发生海水倒灌现象。

 四、流域的综合开发

      1.流域的开发的核心

      河流的利用与治理,即结合流域的具体特征,对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和利用。

      2.田纳西河流域治理局(简称TVA)

      ⑴针对早期开发所带来的问题,负责田纳西河流域的统一开发和治理的机构。

      ⑵TVA将河流的梯级开发作为流域开发的核心,并结合资源条件对流域进行综合开发,同时对流域的生态环境进行恢复和治理(图3.20)。

      ⑶1933年以后,TVA在田纳西河的干、支流上修建了71座大小水坝,在防洪、航运、发电、提高水质、旅游、土地利用等方面实现了统一开发和治理。

      3.田纳西河的干、支流上修建水坝的作用

      ⑴防洪

      在干支流上建成了具有防洪库容的水库35座,形成了统一有效的水库防洪调度系统,防洪标准达到百年一遇。

1933年以后,全流域再未发生洪灾,平均每年防洪减灾效益约2亿美元。

      思考:

      结合田纳西河流域的自然特征,分析修建大坝有何作用?

      点拨:

由于河流水量很不稳定,导致径流量小的季节无法通航,而修建大坝以后可以调节水流,增加径流量小的季节的水量,利于通航。

      ⑵航运 

       水坝修建后,河流水位保持平稳,诺克斯维尔以下均可通航。

目前,田纳西河经俄亥俄河和密西西比河,与五大湖相通,通过水运可达美国22个州。

每年田纳西河水运的通航效益比陆路节省约4亿美元。

      ⑶发电

      建成了30座水电站,同时大规模发展火电和核电,使田纳西河流域成为全国最大的电力供给基地。

廉价而可靠的电力供给,促进了流域内炼铝、化学等高耗能工业的发展,在田纳西河两岸形成一条“工业走廊”。

      ⑷提高水质

      提高水质而采取的措施:

如污染防治、水源涵养林保护和库区生态环境的改善等等。

      ⑸旅游

      建立了一大批公园、野生动物治理区、风景区、宿营地和俱乐部,以及规模宏大的教育中心。

目前,该流域已经成为一个有名的风景旅游区,旅游业收入成为流域一项重要的收入来源。

      ⑹土地利用

      ①留出大面积土地用于生态恢复,建立自然保护区

      ②调整农业、林业和牧业结构,实行退耕还林,退耕还牧,提高了森林覆盖率和草原面积

      ③采取措施稳固河、湖岸线,有效地控制了水土流失

      ④对采矿区的土地生态进行恢复和治理。

      通过综合开发与整治,田纳西河流域根治了洪灾,农林牧渔业、工业和旅游业得到了迅速发展,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到20世纪—80年代,田纳西河流域人均收入水平已接近全国平均水平,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阅读:

伏尔加河的案例可以作为另一种流域开发利用的模式,进行对照分析。

伏尔加河主要流经平原地区,航运条件很好,但平原地区难以修建大型水利工程,导致水量难以得到调节,水旱灾难频发。

      伏尔加河的综合利用。

      1.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

      欧洲第一大河,位于俄罗斯境内,多流经平原地区,干支流通航里程达3260千米,通航期200多天。

流域内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钾、磷等矿产,人口稠密,交通便捷,工农业发达。

      2.流域的综合开发

      主要以修筑大型水利枢纽、进行梯级开发为重点,通过开通运河、清理水道、建设河港等工程措施,沟通了波罗的海、白海、黑海、亚速海、里海,实现了“五海通航”。

      通过对全水系进行综合开发治理,实现了发电、航运、浇灌、供水、渔业和旅游等综合经济效益,带动了全流域国民经济的综合发展。

      3.综合开发存在的问题。

      ⑴水利工程没有修建过鱼道,影响鱼群洄游产卵;

      ⑵下游没有修建大型水库,水量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大,水旱灾难频繁发生;

      ⑶沿岸污染源没有得到有效控制,河水污染严重。

  [能力训练]

1.下列有关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区域划分的指标和方法是固定的B.区域之间有明确的边界

C.区域是最小的单位不可分割D.每一个区域都具有特定的地理环境条件

2.下列地理事物中,属于人类对东部季风区自然环境深刻影响的产物是()

A.东北山区的针叶林B.云贵高原的喀斯特地貌

C.青藏高寒区广布的冻土D.黄河下游形成地上河

3.长江三角洲的肥沃土壤是()

A.水稻土B.黄土C.紫色土D.黑土

4.下列关于长江三角洲农业生产活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水田为主B.作物有水稻、油菜、棉花等

C.一年两熟至三熟D.西部降水较少,适宜发展畜牧业

5.下列四组省区中,全部位于中部经济地带的是()

A.吉林、安徽、湖南、广西B.山西、内蒙古、陕西、河南

C.河南、黑龙江、江西、湖北D.江西、湖北、河北、四川

6.自然状态下,哪一种陆地自然带的脆弱性和不稳定性最大()

A.中国温带荒漠带B.巴西热带雨林带

C.北美温带落叶阔叶林带D.俄罗斯苔原带

读图1“七个省级行政单位某种植被面积占全国该种植被面积的比例图”,回答7—8题:

7.该植被最有可能是()

A.草原B.苔原

C.硬叶林D.针叶林

8.该植被分布区最普遍的环境问题是()

A.酸雨B.固体废弃物污染

C.土地沙化D.臭氧层破坏

9.下列关于南北方传统民居差异的说法,正确的是()

A.南方民居墙体厚B.南方民居屋顶坡度大

C.南方民居屋房檐窄D.南方民居正南正北的方位观强

10.下列粮食作物具有单位面积产量高的是()

A.水稻B.小麦C.玉米D.大豆

11.我国东部地区比西部地区开放时间早、程度高,不是利用了(

A.交通便利B.经济国际化程度高

C.劳动力资源丰富D.土地资源丰富

12.关于我国三个经济工业发展与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主要的工业基地和工业地带全部集中在东部

B.东部地带工业最发达,中部地带工业基础最薄弱

C.中部地带的有色金属工业和重工业比较发达

D.东部以轻工业为主、中部以重工业为主、西部以能源工业为主

13.资源型城市兴起于()

A.采集和狩猎阶段B.农业社会阶段

C.工业社会阶段D.后工业化阶段

14.下列关于区域发展阶段的划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A.对于区域发展阶段划分的看法所有学者都认为划分为三个阶段

B.区域发展的初期阶段时期的人地关系已显现出不协调

C.区域发展的后期阶段人地关系矛盾加剧

D.区域发展的成长阶段人地关系基本上是协调的

15.三峡水库的修建,会影响当地的气候变化。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气候的年温差将有所加大B.季风性特征明显加强

C.库区空气湿度增加,降水增多D.高空大气云层增厚

16.我国在西部一些地区实行退耕措施,国家向退耕户无偿提供粮食,此举措的主要目的是()

A.这些地区贫困人口多,国家实行扶贫救济政策

B.国家粮食生产过剩,解决粮食仓储不足问题

C.以粮食换林、草,改善生态环境

D.这些地区将进行大规模的工业建设,要缓解用地紧张状况

17.下列不属于影响国际产业转移主要因素的是()

A.劳动力因素B.内部交易成本C.市场D.国际间的友好援助

18.近年来,珠江三角洲产业群“挥师北上”粤北山区,其考虑的布局因素是

A.环境与技术B.交通和市场 

C.资源丰富 D.土地成本低和劳动力廉价

19.下列关于劳动力在产业间转移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第一产业将逐渐减少B.在第二产业将逐渐增加

C.在第三产业中将先增后减D.在每个产业都是逐渐增加的

20.有关珠江三角洲产业转移的叙述,正确的是()

A.珠江三角洲改革开放后有三次产业转移

B.第一次产业转移开始于中国改革开放初期

C.珠江三角洲的工业目前仍以劳动密集型为主

D.珠江三角洲的环境污染是由第二次产业转移引起的

答案卷

一、单选题:

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2

3

4

5

6

7

8

9

10

D

D

A

D

C

A

A

C

C

A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B

A

C

C

C

C

D

D

A

B

 

21.读山西省煤炭外运路线图,回答:

 

(1)填写出晋煤外运的三条运煤干线

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

(2)填出我国三个著名的煤炭输出港

A___________港,B___________港,C___________港

(3)为提高晋煤外运的能力,山西省从“___________”时期开始加强交通设施的建设,逐步形成了以___________为主、___________为辅的路网体系。

22.读山西省能源转换图,回答:

 

(1)从图中可以看出,1990年之前,山西省能源转换率一直都低于___________%。

(2)从1990年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