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文献学笔记整理.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984343 上传时间:2023-01-14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42.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典文献学笔记整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中国古典文献学笔记整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中国古典文献学笔记整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中国古典文献学笔记整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中国古典文献学笔记整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古典文献学笔记整理.docx

《中国古典文献学笔记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典文献学笔记整理.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古典文献学笔记整理.docx

中国古典文献学笔记整理

1、①“文献”概念:

文:

文章(典籍),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

献:

贤才,含知识信息的一切载体。

②文献概念的溯源、发展:

“文献”一词最早见于《论语·八佾》。

第一阶段:

“文”,典籍,指书面材料;“献”,贤人,或贤人的口述材料。

代表人物:

东汉郑玄《论语注》:

“献,贤也。

魏何晏《论语集解》引郑玄注。

(南宋)朱熹:

“文,典籍也;献,贤也。

第二阶段:

叙事为“文”,论事为“献”,同为书面材料。

(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在序中称道:

引古经史谓之“文”,参以唐末以来诸臣之奏议,诸儒之议论谓

之“献”;

元代诗人杨维桢《送僧归日本》诗中:

“我欲东夷访文献,归来中土校全经。

”所谓的“文献”似乎已专指

书籍资料了;

明成祖朱棣《永乐大典》(始称《文献大成》);

(清)钱林辑《文献征存录》都把“文献”作为书籍资料的代称。

第三阶段:

近现代文献的含义发生了较大变化,偏重于文。

1963 年颁布的中国国家标准《文献著录总则》把“文献”定义为“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

《中国大百科全书》(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卷)把“文献”界定为:

“记录有知识和信息的一切载体。

赵国璋、潘树广《文献学大辞典》:

“所谓文献,就是指任何具有一定历史或科学价值的含有知识信息的

物质载体。

 

2、文献学(三个基本板块:

版本学、目录学、校勘学)

概念:

“文献学”在一定程度上是“文献”概念的自然延伸,传统的中国古典文献学指研究我国古典文献

的源流、特点、处理原则和方法及其利用的一门学科,此即广义的校雠学。

一指传统意义上的文献学(或称古

典文献学),二指现代文献学(我国古时从事文献整理与研究学者为教雠学家)。

由西汉末年刘向、刘歆父子开

创,为历代学者不断发展扩充的,以研究古代典籍的分类、编目、版本、校勘、辨伪、辑佚、注释、编纂、校

点、翻译和流通等为主要内容的学科。

研究对象:

古典文献,指 1919 年以前产生的文献,基本以文言文和繁体书写的文献。

 

3、古典文献学发展概况

1、先秦(起源)

①载体份呈:

甲骨、青铜器、石刻、简牍、缣帛。

②古书开始有注解,训诂学萌芽。

③孔子整理六经(即《诗》、《书》、《礼》、《易》、《乐》、《春秋》,若是五经,就没有《乐》)。

④秦始皇三十四年的“焚书”事件和三十五年的“坑儒”事件,对先秦文献的流传产生了很大的破坏性影

响。

2、两汉(奠基)

①简帛碑刻同用。

②西汉晚期,刘向校理群书,汇编为《别录》,其子刘歆著《七略》。

③《汉书·艺文志》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目录书》。

④辨伪开始起步。

西汉司马迁的《史记》中采取“厥协六经异传,整齐百家殊语”的做法,对一些古典文

献的真伪进行了考辨。

⑤菏泽郑玄,遍注群经,他是两汉古典文献的集大成者。

许慎的《五经异义》被人称为“五经无双许叔重”,

《说文解字》的书证释义,开创了汉语文献文字学的广阔道路。

3、魏晋南北朝(变迁)

①文学自觉的时代:

a.逐步废简用纸,魏晋简牍发现较少;

b.玄学的兴起(三玄:

《周易》、《老子》、《庄子》);

c.反切注音出现(《颜氏家训音辞篇》);

d.由释字转向释义理。

②古典文献的传播与发现:

a.魏正始三体石经的刊刻;

B.校理汲冢竹简(汲冢竹简的发现)。

③目录的变革,经史子集四分法的雏形诞生。

④训诂学进一步发展(为玄学阐释义理)。

裴松之《三国志注》,裴骃《史记集解》,何晏《论语集解》,杜

预《春秋经传集解》。

⑤首创类书体例,总集应运而生(梁昭明太子萧统主持编纂的《文选》是我国第一部诗文总集)。

⑥方志的出现。

常璩的《华阳国志》,我国现存最早的完整的地方志。

⑦佛经的翻译。

4、唐五代(发展)

①音义著作的出现:

隋唐之交的学者陆德明《经典释文》,在校勘和训诂方面成就极高。

②文献整理——注疏:

孔颖达《五经正义》,确立了对儒教经典的权威解释。

唐代出现了《文选》李善注与

五臣注,五臣指吕延济、刘良、张铣、吕向、李翰周,组织者为吕延祚,五臣注本整体上不及李善注。

③辨伪思想的活跃:

刘知几《史通》。

(刘知几首倡“六经皆史”)

④刊刻开成石经,在唐前规模最大,只有正文,没有注文。

⑤雕版印书,唐懿宗咸通九年(868)刻印的《金刚经》是现存最早的有确切日期的唐刻本。

⑥目录确立了四分法。

5、宋元(由胜转衰)

①北宋初,李昉等人编纂《太平御览》、《太平广记》、《册府元龟》等大型类书。

②宋代史学文献编纂:

欧阳修、宋祁之《新唐书》、欧阳修《新五代史》、司马光主编之《资治通鉴》尤为

突出,南宋的袁枢首创纪事本末体,成《通鉴纪事本末》。

③金石考据学:

欧阳修《集古录》、赵明诚《金石录》等。

④公私目录学:

官著有王尧臣等于仁宗景祐元年(1034 年)编写之《崇文总目》(后亡佚,部分保存)。

著有晁公武《郡斋读书志》、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尤袤《遂初堂书目》、高似孙《子略》、《史略》等。

⑤宋代杰出文献学家有郑樵、洪迈、朱熹、王应麟等。

郑樵《通志》是继唐杜佑《通典》之后又一部系统

的典章制度通史,洪迈《容斋随笔》对图书辨伪、文献考证、文本校勘、文字训诂等均有论述,朱熹《朱子语

类》保留了丰富的文献学资料,王应麟考据学代表著作是《汉书艺文志考证》、《困学纪闻》。

⑥金代王若虚《滹南遗老集》中有《五经辨惑》、《论语辨惑》、《孟子辨惑》、《史记辨惑》、《诸史辨惑》等

文献考辨著述。

⑦元代胡三省《资治通鉴注》在考证、校勘等方面成就卓越。

马端临的《文献通考》,为一部著名的典章制

度通史。

6、明

①明成祖永乐初年由解缙等奉诏编纂《永乐大典》(官方编纂的大型类书)。

②明代刻书也发达。

明私刻图书最突出者为毛晋,汲古阁藏书八万四千余册,多宋元刻本。

③明文献整理与研究大家有杨慎、焦竑、胡应麟(辨伪著作《四部正讹》)、方以智等。

7、清(恢复与发展)

①清代文献整理工程最大者为大型丛书《四库全书》之编纂,以经史子集四部分类编排。

康熙年间编纂的

《古今图书集成》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资料最丰富的类书。

②考据之学勃兴:

a.《说文》四大家——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桂馥《说文解字义证》、王筠《说文释例》与《说文解字句

读》、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b.考史三大家——钱大昕(《廿二史考异》)、王鸣盛(《十七史商榷》)、赵翼(《廿二史札记》);

c.“朴学”三大家——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

d.“乾嘉学派”——吴学(主于墨守,惠栋为代表)、皖学(主于求是,戴震为代表)、扬州之学(主于通

贯,汪中、焦循为代表》。

③章学诚《文史通义》为刘知几《史通》之后又一部著名哈尔滨理论著述。

④校勘成果:

王念孙《读书杂志》、俞樾《诸子平议》。

⑤训诂成果:

王念孙《广雅疏证》、俞樾《古书疑义举例》、王引之《经传释义》。

⑥纪昀负责写成的《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是我国古典目录学的高峰,以及编撰的《四库全书简目》,相当于

汉代刘向的《别录》和刘歆的《七略》。

“北四阁”:

文渊阁——北京故宫博物馆、文溯阁——沈阳故宫博物馆、文源阁——圆明园、文津阁——

承德避暑山庄。

“南三阁”:

文宗阁——镇江金山行宫、文汇阁——扬州天宇寺行宫、文澜阁——杭州圣因寺行宫。

 

4、古典文学的载体(记载文献的物质材料)与类型

1、载体

①甲骨:

龟甲和兽骨的合称。

甲骨文为我国迄今发现最早的古典文献与系统文字。

其内容为记载殷商时代王室占卜及其相关记事,又称

“殷墟书契”或“殷墟卜辞”。

甲骨文于 1899 年为金石收藏家王懿荣偶然发现,后为刘鹗(字铁云)所得,拓印出版名《铁云藏龟》,为

著名甲骨文之第一部著作。

罗振玉、王国维、董作宾、郭沫若合称“甲骨四大家”,亦称“甲骨四堂”。

②金石

金,指青铜器。

铸于青铜器上之文字即金文,与石刻文字合称金石文字。

殷、周均有金文,又称铭文、铭

辞。

现存最早之石刻文为秦刻石鼓文,现存唯有琅邪石刻。

后汉“熹平石经”(著名书法家蔡邕书写后刊刻)、

曹魏“三体石经”亦是著名石刻文字。

宋代形成专门之学“金石学”。

有吕大临《考古图》、《续考古图》,欧阳修《集古录》,赵明诚《金石录》等。

 

③竹木

竹,竹筒;木,木牍。

合称简牍。

东晋以后,纸张基本取代简牍。

竹简剖开成片后,为防蛀和便于书写,需用火烤干其水分,谓之“杀青”,亦称“汗青”。

一般单支竹片为“简”,连缀后为“策(册)”,木牍一尺见方者称“方”。

简牍的书写工具有刀和笔。

与简牍配合的文物样式有封泥。

封泥谓用泥封缄文书。

古代文书囊笥外加绳捆扎,在绳结处以胶泥加封,

上盖铃印,以防泄密、失窃。

也有将简牍盛于囊内,在囊外系绳封泥者。

盛行于秦汉。

④缣帛

缣帛,即丝织品。

丝织品作为文献载体之优点如轻柔、易于卷舒、便于剪裁等,但其价格昂贵,亦不便长

久保存,故缣帛文献出土相对较少。

1973 年长沙马王堆西汉王陵出土了帛书。

其中《老子》的德经在前,道经在后,与今本相反。

⑤纸张

纸,原指漂洗蚕茧时附于筐上之絮渣,先秦即有“絮纸”记载。

后来缣帛有时也称为纸。

纸张价廉物美,

成为文献载体之主导。

纸张普及自东晋开始,南北朝更趋浒,宋以后,图书文献基本一统天下。

⑥电子文献

电子载体的特点:

一是“无形”,二是“存储量大”。

电子文献逐渐形成了以文字、图像、声音、视频等相结合的多媒体形态。

2、传抄方式

大致经历了“刻写——书写——印刷——拷贝(copy)”四个阶段。

刻写为最初、最原始的方式,刻写文献文字数量有限、总量不大,规模较小。

书写直到现存仍是文献传抄的最重要方式。

文献传抄史上第一次质的变化:

印刷方式的出现。

刻写、书写均属“一对一”的传抄,而印刷则是“一变

多”的传抄,高效、便捷、节约时间。

文献传抄史的第二次质的变化:

电子拷贝方式的运用。

其优势为:

传抄速度快、存储量巨大、无纸化。

3、类型

①总集:

是汇合两人以上作品的合集,它可以为一个朝代或多个朝代作品,可以是一种文体或多种文体,

可以为作家全部作品或部分作品。

一般以诗、文或诗文合集为多。

《诗经》是我国最早之诗歌总集,后来归入“经部”。

刘向编辑《楚辞》,后世有称为“总集之始”。

梁昭明

太子萧统主持编纂之大型诗文总集《文选》,以“事出于沈思,义归乎翰藻”为编选原则,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文

学总集。

②别集:

指搜集一个作家全部或部分作品之著作,不论是作者自编,还是他人编辑,都要按一定的体例来

编。

别集编纂体例主要有分类(按作品内容分类编排)、分体(按作品体裁、文体编排)、编年(按作品写作年

代顺序编排)三种。

别集也是总集、丛书编纂的基础。

③单行文献:

指单独印行的一个或几个作家的一种作品或著作,又称单行本。

单行本与别集区别:

别集作者只能是一位,作品可为全部,也可为部分;单行本作者可为一位,也可为多

位,但只能是一种作品或著作。

单行文献又可分为三类:

一是单行的文论文批著作,如《文心雕龙》、《诗品》等;二是诗、文、词、曲、

小说等单行作品,如《战国策》、《世说新语》、《水浒传》、《桃花扇》等;三是从某种著作中选出之一篇或组作

品,如《离骚》(从楚辞》中抽出)、《古诗十九首》(从《文选》中选出)。

④丛书:

即搜集两种以上的文献,按照一定理念与体例编校,冠以总名,以统一的版式和装帧印行的文献

类型。

“丛书”名最早见于唐陆龟蒙《笠泽丛书》。

现一般认为南宋俞鼎孙、俞经编辑的《儒学警悟》为最早之丛

书。

南宋左圭编纂《百川学海》则为大规模综合丛书之先声。

丛书种类按内容有综合性丛书和专科性丛书。

前者最著名即《四库全书》,后有《四部丛刊》、《四部备要》、

《丛书集成初编》等。

后者专收某一学科、某一文体或某一类别之作。

如文学方面,明无名氏编《唐五十家诗

集》,为最早的唐代诗集大型丛书。

⑤工具书:

是为了解决学习和研究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而需要查考、翻检和引用的特定文献,是搜集一

种或多种资料,按照一定编排体例和检索方法编写的、主要供人查阅的知识型文献。

A.书目、索引。

为查阅文献的自然状况(包括书名、作者、篇数、卷数、版本、内容提要、类别等)的最

常用工具书。

我国最早的书目为刘向、刘歆编辑之《别录》、《七略》(后亡佚)。

《七略》部分内容保存于《汉

书·艺文志》。

《隋书·经籍志》、《四库全书总目》等均为重要的书目文献。

索引又称“通检”、“引得”(index 音译)。

索引通常含四方面内容:

按一定的排列法编排,有明确的索取

范围,有特定的检索对象,注明标目在文献中的位置。

B.字典、词典。

为最普遍常用之工具书。

古代以训释字形为主的称字书或字典,如《说文解字》——最早

之字书;以训释字义、词义为主的称,如《尔雅》——最早之词典;以讲字音为主者称韵书,如《广韵》。

C.类书、政书。

类书为古代分类式资料汇编的工具书,多采辑文献中有关贼史实、名物制度、诗文词语等

方面资料,分门别类编排,每一门类下又可分若干子目,供读书写作时查阅、征引,被誉为中国古代之百科全

书。

古代类书还有帮助读书人科举考试参考之用。

最早之类书为三国曹丕时所编《皇览》(今不存)。

唐代有《北堂书钞》、《艺文类聚》、《初学记》等,宋代

有《太平广记》、《太平御览》、《册府元龟》、《玉海》等,明代有《永乐大典》、《经济类编》等,清代有《古今

图书集成》、《渊鉴类涵》等。

政书为专门记载各种典章制度的工具书。

它搜集历代或一代政治、经济、文化制度方面的史料,分门别类

加以编排和叙述,具有制度史、文化史和学术史的性质。

最早之政书为唐刘秩的《政典》,杜佑扩充为《通典》。

宋郑樵《通志》、元马端临《文献通考》与《通典》合称“三通”,为极重要之典章制度史。

另外,会要专记断

代典章制度,唐苏冕为创始,著《会要》,后北宋王溥在此基础上编为《唐会要》。

D.历法、纪年。

《中国历史纪年表》、《中国历史大事年表》等。

E.地理、方志。

古典文献涉及的地理主要是历史地理,主要有历代史志《地理志》。

方志是记载某一地域自

然与人文方面历史与现状的综合性地方文献,为地方史与地理的结合。

 

5、版本学

版本,严格意义是版刻(雕版)印书出现以后为区别刻本和写本而使用的名称。

最初印版为木板雕刻而成,

故又名“板本”。

广义的版本又指一切形式的书本,包括纸本(纸质的文献或形制)与非纸本(甲骨、简牍、缣帛、电子版)。

古代版本主要有写本和刻本两种。

清代叶德辉《书林清话》卷一:

“雕版谓之板,藏本谓之本。

藏本者,官私所藏,未雕之善本也。

自雕版

盛行,于是版本二字合为一名。

1、纸质版本的类别

①写本。

亦称手写本,即成书以手写形式流传的本子。

分为:

A.手稿本:

作者亲笔所写,多增删修改,一般有署名和序跋,最能体现作品原貌,反映作者的创作过程。

B.稿本:

非作者亲笔所写,但经过作者校改,一般有作者印鉴。

又称清稿本,也能体现作品原貌。

C.抄本:

未经作者过目,更无作者笔迹。

时代难以确定者统称为旧抄本。

②刻本。

指在板木上刻字刷印而成的书籍。

③善本。

即珍贵难得的古籍刻本、写本,其具有历史文物性、学术资料性、艺术代表性或某一方面的特殊

价值。

原本或接近原本的版本属于善本,经过名家精校的版本均可视为善本。

④活字本与影印本

活字本即用活字排印之书本。

影印本指采用照像制版等工艺使原书或原稿得以再现的复制本。

2、纸书的装帧形式

①卷轴装(又称卷子装)

早期的图书装帧形式,与装裱好的书画相似。

在长卷帛书、纸书的左端安装轴。

②旋风装(又叫龙鳞装)

在一素纸长卷上面依次粘贴书页,每页正反两面书写文字,展开长卷可翻页阅读。

这种装订的特点是外表

仍是长卷,里面却是错落有致的书页,大约盛行于唐代。

③梵夹装

优点是每页独立存在,便于翻检。

其缺点是穿绳磨断或页洞破损,易造成书页散失或阅读不便。

④经折装(折子装)

把图书长卷按一定的宽度左右折叠起来,加上书衣,可随时展读的册子。

⑤蝴蝶装

清代叶德辉《书林清话》称:

“蝴蝶装者,不用线订,但以糊粘书背,夹以坚硬护面。

以版心向内,单口

向外,揭之若蝴蝶翼然。

”即将每页在版心处对折,有文字的一页向里,再将若干折好的书面对齐,粘贴成册。

⑥包背装

将印好的书页版心向外对折,书口向外,然后用纸捻装订成册,再装上书衣。

由于全书包上厚纸做皮,不

见线眼。

出现于南宋,盛行于元代及明中期以前。

这种装帧的特点主要是包裹书背,所以称为包背装。

包背装

有些类似于今日之无线装订,只是其书页为双页。

⑦线装

与包背装的整纸裹背不同,线装书只在前后各加一张护页,连同正文用线装订在一起,不包书背,成为古

代图书装帧的主流。

线装书约于宋代已出现。

 

6、目录学——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章学诚《校雠通义》)

所谓目录是按照一定次序编排的一批书名(或篇名)及其叙录,它是简介图书内容和形式,反映出版、收

藏等情况,指导阅读和检索图书等文献资料的工具。

1、目录学的兴起与发展

萌芽于先秦,正式兴起于西汉。

刘向校理群书:

“条其篇目,撮其旨意,录而奏之。

”便包括“目”和“叙

录”两部分,编汇为《别录》。

刘歆在此基础上完成《七略》,主要内容保存于《汉书·艺文志》。

东汉:

班固《汉志》开创了根据官修目录编制正史《艺文志》的先例。

魏晋南北朝:

《隳书·经籍志》著录官修目录十余种。

唐宋:

私家目录开始兴起。

晁公武《郡斋读书志》、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

元代相对欠发达,有《宋史·艺文志》。

明清为目录学繁盛期。

明有《文渊阁书目》,清《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为目录学史上集大成者。

章学诚《史

籍考》,张之洞《书目答问》等。

2、古代目录的基本结构(书名、叙录、类序)

①古代的书名

书名项为著录文献的名称、篇(卷)数以及作者姓名、附录等内容,反映图书的外貌特征。

书名项为目录

结构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没有书名不能成其为目录。

书名有时反映了文献主旨或著作形式等内容,如《孙子兵法》、《说文解字》、阮元《十三经注疏》等。

②叙录

叙录(或称书录解题、提要等)列于书名之后,用心揭示图书的内容主旨、价值得失,介绍作者生平事迹、

学术源流,以及该书的版本、校勘、流传情况等。

叙录为古代图书目录中最重要的结构部分,是古代目录学具有学术性和指示读书治学作用的具体表现之一。

 

叙录起源于刘向,其整理群书,所作《别录》,宋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和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均为叙

录体目录。

清《四库全书总目》为叙录之集大成者,所作提要灵活多样,简明扼要,堪称古代提要目录的代表,如其

中《柳宗元集》提要:

《诂训柳先生文集》·四十五卷、《外集》·二卷、《新编外集》·一卷(内府藏本)

  唐柳宗元撰。

宋韩醇音释。

醇字仲韶,临邛人。

其始末未详。

宗元集为刘禹锡所编。

其后卷目增损,在宋

时已有四本。

一则三十三卷,为元符间京师开行本。

  一则曾丞相家本。

一则晏元献家本。

一则此四十五卷之本,出自穆脩家。

云即禹锡原本。

案陈振孙《书录

解题》曰:

“刘禹锡作序,称编次其文为三十二通。

退之之志若祭文附第一通之末。

”今世所行本皆四十五卷,

又不附志文,非当时本也。

考今本所载禹锡序,实作四十五通,不作三十二通,与振孙所说不符。

或后人追改

禹锡之序,以合见行之卷数,亦未可知。

要之,刻韩柳集者自穆脩始,虽非禹锡之旧第,诸家之本亦无更古於

是者矣。

政和中,胥山沈晦取各本参校,独据此本为正,而以诸本所馀者别作《外集》二卷,附之於后,盖以

此也。

至淳熙中,醇因沈氏之本为之笺注。

又搜葺遗佚,别成一卷,附於《外集》之末。

权知珍州事王咨为之

序。

醇先作《韩集全解》,及是又注柳文。

其书盖与张敦颐《韩柳音辨》同时并出,而详博实过之。

魏仲举《五

百家注》亦多引其说。

明唐觐《延州笔记》尝摘其注《南霁云碑》不知“汧城凿穴之奇”句本潘岳《马汧督诔》,

是诚一失。

然不以害其全书也。

传录体叙录:

始于刘宋王俭《七志》,王俭偏重于作者传记而不述图书内容主旨。

名目

部类

《七志》

《七录》

《七略》

(1)

经典志(六艺小学史记

杂传)

经典录(六艺)

六艺略

(2)

诸子志(古今诸子)

记传录(史传)

诸子略

(3)

文翰志(诗赋)

文集录(诗赋)

诗赋略

(4)

军书志(兵书)

子兵录(子兵书)

兵书略

(5)

阴阳志(阴阳图纬)

术技录(数术)

术数略

(6)

术艺志(方技)

佛法录

方技略

(7)

图谙志(地域及图书)

仙道录

道经、佛经

辑录体叙录:

是辑录诸家评述和其他书内有关资料而成的叙录,其特点是不由叙录撰写者直接介绍评述,

而是广泛汇集已有相关资料。

其萌芽于佛经目录《出三藏记集》之“总经序”,而以《文献通考·经籍考》为代

表。

马端临广泛搜集各种资料,价值颇大。

③类序

类序包括各大类(略、部)之序和小类(种、类)之序两种。

目录学有称大类之序为“大序”或“总序”,

小类之序为“小序”。

《四库全书总目·凡例》:

“四部之首,各冠以总序,撮述其源流正变,以挈纲领。

四十

三类之首,亦各冠以小序,详述其分并改隶,以析条目。

类序为古代目录中介绍某一类图书学术流变、特点、得失的说明性文字,具有重要的学术学术价值。

它与

叙录一起,体现了古代目录学“辨彰学术,考镜源流”的优良传统。

类序起源于刘歆《七略》之《辑略》(后佚)。

3、古代目录的分类沿革

①“六分法”——我国最早的图书目录分类法,创始于《七略》。

含辑略、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术数略、方技略,辑略为综述学术源流的绪论,不是图书分

类,实际为“六略”(即“六分法”)。

《七略》基本为《汉志》继承,据《汉志》,其“六略”类目如下:

(1)六艺略(九种):

易、书、诗、礼、乐、春秋、论语、孝经、小学。

(2)诸子略(十种):

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小说家。

(3)诗赋略(五种):

屈原赋之属、陆贾赋之属、孙卿赋之属、杂赋、歌诗。

(4)兵书略(四种):

兵权谋、兵形势、阴阳、兵技巧。

(5)术数略(六种):

天文、历谱、五行、著龟、杂占、形法。

(6)方技略(四种):

医经、经方、房中、神仙。

②“七分法”——魏晋南北朝之时,又有王俭《七志》、阮孝绪《七录》等七分法。

刘宋王俭依《七略》别撰《七志》,据《隋书·经籍志·序》,其分类名目如下:

 

起的实际情况。

史志目录

卷数

著者

时代

1.《汉书·艺文志》

1

班    固

东汉

2.《隋书·经籍志》

4

魏    征,李延寿

3.《旧唐书·经籍志》

2

刘    昫

后晋

4.《新唐书·艺文志》

4

欧阳修等

北宋

5.《宋史·艺文志》

8

脱    脱

6.《明史·艺文志》

4

王鸿绪,张廷玉

7.《清史稿·艺文志》

4

赵尔巽

近代

对应内容

部类

《中经新簿》

《隋书·经籍志》

1

甲部:

六艺小学

2

乙部:

子书、兵书、术数

3

景(丙)部:

史记、旧事、皇览簿、

杂事

4

丁部:

诗赋、图赞、汲冢书

③“四分法”

四部分类起源于魏晋之际,初步成熟于东晋时期。

曹魏时,郑默“考核旧文,删省浮秽”,制成国家藏书目录《中经》(失传)。

稍后西晋荀勖因《中经》而著

《中经新簿》,分群籍为甲乙丙丁四部,即是后世的经、子、史、集四部分类法的开端。

唐初修《隋书·经籍志》,继承发展荀勖、李充四部分类法,正式确立经、史、子、集名称,概括各类书籍

性质内容。

从此,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正式成为我国古典目录分类法的主流。

 

7、校勘学

1、文献发生错误的类型

①“论”——将原有的文字写错了。

②“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院校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