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作业成本法的理解_精品文档.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698166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对作业成本法的理解_精品文档.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我对作业成本法的理解_精品文档.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我对作业成本法的理解_精品文档.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我对作业成本法的理解_精品文档.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我对作业成本法的理解_精品文档.doc

《我对作业成本法的理解_精品文档.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对作业成本法的理解_精品文档.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我对作业成本法的理解_精品文档.doc

我对作业成本法的理解

——《成本管理模式与方法》学习体会

河南瑞祥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张海法

在实践中我们可能碰到过这样一个现象: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公司在技术方面的投入,公司产品的成本结构上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人力资源成本不断减少,甚至仅占以前的人力资源成本的很少一部分。

但是由新技术带来的成本节约并没有使产品在市场上获得价格优势,尽管公司的边际利润在增长,却不清楚到底是哪一部分导致了边际利润的增长?

因为信息不足,高层无法据此做出诸如产品价格之类的正确决策。

这是为什么呢?

原因就是传统成本核算系统存在不足,无法为公司提供足够的成本信息以支持公司战略决策和经营管理。

而作业成本法作为一种先进的,能较为客观、正确计算产品成本的成本计算方法,恰恰弥补了传统成本核算的不足。

作业成本法是基于作业的成本计算方法,是指以作业为间接费用归集对象,通过资源动因的确认、计量,归集资源到作业上,再通过作业动因的确认、计量,归集作业成本到产品或顾客上去的间接费用分配方法。

作为一种新的成本核算方法,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法主要区别如下:

1.成本核算方法的区别。

作业成本核算依据成本发生的动因来分配成本,实际上把传统成本核算的单一要素分配,根据成本发生的前因后果变成多要素分配,避免了成本扭曲。

这就象我们吃饭一样,传统方法是按彼此吃的饭量(直接)来分配菜钱(间接),可是现在的菜钱越来越贵了,而饭钱的比重越来越小了,所以就有必要把菜钱算清楚一点,于是,可能某个菜就按饭钱比例分,某个菜由某人全包,某个菜就一人分一半(无论你吃了多少饭),这样分比原来按饭量分配就准确多了。

2.成本控制方法的区别。

传统成本管理主要根据标准成本来控制产品成本。

作业成本管理控制的重点在于作业,通过作业成本计算提供的信息,发现改善的机会。

这种改善是持续的,并无一个确定的终点。

3.成本管理范围的区别。

传统成本管理只注重产品生产阶段的成本管理。

作业成本管理既可以控制生产阶段的成本,也可以对一销售、售后阶段进行成本管理,还可以对产品设计阶段进行管理,是全面、全方位的成本管理。

下面,通过一个简单的计算题我们可以更直观的看出传统成本核算方法与作业成本法的差别:

某制造厂1月份生产A、B两种产品,制造费用总额为50,000元,机器运行小时数为1000小时,其中A产品200小时,B产品800小时(机器小时作为制造费用的分配标准),其他有关成本资料如下:

产品名称

产量(件)

直接材料单位成本(元)

直接人工单位成本(元)

A

100

50

40

B

200

80

30

1、传统成本计算法计算A、B两种产品的单位成本为:

制造费用分配率:

50000/1000=50(元/小时)

A产品分配成本:

50*200=10000(元)

单位制造费用:

10000/100=100(元/件)

A单位成本:

50+40+100=190(元/件)

同理,B产品单位成本310(元/件)

2、与制造费用相关的作业有4个,如下表,用作业成本法计算A、B两种产品的单位成本为:

作业名称

成本动因

作业成本(元)

作业动因数

A

B

小计

质量检验

检验次数

4000

5

15

20

订单处理

生产订单份数

4000

30

10

40

机器运行

机器小时数

40000

200

800

1000

设备调整准备

调整准备次数

2000

6

4

10

合计

50000

计算成本动因率:

①质量检验:

4000/20=200 ②订单处理:

4000/40=100

③机器运行:

40000/1000=40 ④调整准备:

2000/10=200

A产品分配的作业成本:

200*5+100*30+40*200+200*6=13200

A单位作业成本:

13200/100=132

A单位成本:

50+40+132=222(元/件)

同理,B产品单位成本为294(元/件)

通过上述计算,传统成本方法下A产品单位成本为190元,B为310元;成本作业法下A单位成本为222元,B为294元。

传统方法下A产品单位成本低估32元、B单位成本高估16元。

可见作业成本法通过对生产经营情况和成本发生情况的分析,合理地确定作业,使得按作业归集的成本更具有同质性。

这样,不同的作业成本可采用不同的动因进行分配,费用分配与分配标准之间更具有因果关系,成本核算的结果因此也更为准确。

作业成本核算的原理并不复杂,思路也很明确,它的优越性更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其代替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成为必然趋势。

但是相对于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其所需要的数据量和核算步骤要复杂的多,这使它的推广应用面临较大的困难和阻力,由于企业缺乏有相关技能和知识的人员,项目实施之初就不得不做大量的培训工作,同时企业管理高层对作业成本法的推广的成败也起到的非常关键的作用,他对作业成本法的认同以及在人力、物力等方面的支持直接关系到新的核算方法能否在企业中得到推广和应用。

而企业在引入作业成本法所面临的这些困难,为我们中介机构发展管理咨询服务提供了契机,我们只有尽快掌握作业成本法精髓,抓紧时间研究开发有关的管理咨询产品,才能抓住机遇,开拓出新市场。

2009年6月14日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