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国资委出资企业十二五发展规划.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979936 上传时间:2023-01-14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45.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昆明市国资委出资企业十二五发展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昆明市国资委出资企业十二五发展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昆明市国资委出资企业十二五发展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昆明市国资委出资企业十二五发展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昆明市国资委出资企业十二五发展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昆明市国资委出资企业十二五发展规划.docx

《昆明市国资委出资企业十二五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昆明市国资委出资企业十二五发展规划.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昆明市国资委出资企业十二五发展规划.docx

昆明市国资委出资企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昆明市国资委出资企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征求意见稿)

为切实履行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责,推动出资企业加快改革发展,市国资委在认真分析出资企业发展状况、存在问题等因素的基础上,根据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总体要求,结合实际,拟定了出资企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意在通过规划指导出资企业在“十二五”期间的改革和发展,以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目标,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本规划中,市国资委出资企业是指市政府授权市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的国有独资、国有控股和参股企业(以下简称“出资企业”)。

一、“十一五”期间出资企业的发展状况及存在问题

“十一五”期间,市政府授权市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的企业共32户,通过整合重组,截至2010年9月30日,市国资委出资的国有独资、国有控股和参股企业共27户,其中:

工业类企业6户,为我市机电、轻工行业的优势企业,是实施工业强市战略的骨干力量;投融资企业9户,承担着主城基础设施建设、呈贡新城建设、空港经济区建设和滇池治理等投融资职能,在现代新昆明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市政公用类企业5户,承担着“城市生命线工程”的自来水供应、公共交通运输、燃气经营等职能,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企业;其他企业7户。

出资企业的发展对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十一五”期间,出资企业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扎扎实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基本实现了《昆明市国资委出资企业“十一五”发展规划》预定的目标,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截至2010年7月15日,出资企业资产总额由2005年的323.7亿元增加到1459.9亿元。

其中,资产总额超过200亿元的企业有2户:

城投公司和交投公司,超过100亿元的有5户:

滇投公司、土投公司、新都公司、轨道公司和自来水集团,超过20亿元的有3户:

昆发展、产投公司和云内动力,超过10亿元的有6户:

公交集团、煤气集团、粮食储备、电缆股份、农投公司和云纺。

出资企业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较大贡献,同时也为其自身在“十二五”期间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具体数据见表一:

表一:

“十一五”期间市国资委出资企业总体发展情况表

(截至2010年7月15日)

指标

年度

资产总额

(万元)

主营业务收入(万元)

利润总额

(万元)

净资产收益率(%)

2006

3,077,496

505,302

45,698

5.48%

2007

3,604,916

578,472

74,508

6.61%

2008

4,813,374

622,398

42,605

10.46%

2009

10,686,378

670,464

53,958

4.15%

2010

14,599,357

904,632

44,512

2.29%

经过五年的培育,出资企业已奠定了良好的发展基础,具备了较好的发展前景,主要表现为:

一是工业类企业在重要的生产制造领域拥有先进的技术。

如:

云内动力是我国多缸小缸径行业的首家上市公司,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多缸小缸径柴油机生产企业,产品研发和生产能力居国内同行业前列,是国内为数不多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轿车柴油机技术,并能够实现产品生产的企业。

冶金力神成功引进战略合作伙伴云南冶金集团并完成增资扩股,成为云南省最大的重型机械装备研发制造企业及铸锻件生产中心,拥有代表云南省工业水平的各类精密、大型、稀有的加工设备,加工能力和范围涵盖热加工、机加工、金属结构等领域。

电缆股份成功引进战略合作伙伴天水兰天房地产开发(集团)有限公司并完成增资扩股,是以制造和经销各类电线电缆产品为主的、西南地区最大的电线电缆综合型企业,同时也是电线电缆行业拥有产品进出口自营权的企业之一和军工产品定点生产企业。

电机厂与哈电集团成功整合,更名为哈尔滨电机厂(昆明)有限责任公司,其水力发电设备制造以生产冲击式(单、双、叁、肆、陆喷嘴)、混流式、轴流(定、转浆)式为主,尤以高水头冲击式机组的生产见长,在全国同行业制造厂中居领先地位;“KEM”电工牌及其产品在省内、国内及周边国家都有相当高的知名度,被授予云南省著名商标称号和云南省名牌产品称号。

二是投融资企业实施战略转型,逐步实现由载体向主体的转变。

“十一五”期间,政府投融资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市属投融资公司开始重组整合,昆明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昆明建设管理有限公司和昆明国有资产管理有限公司顺利组建,“统分结合、权责明晰、扁平高效、专业分工、独立经营”新型投融资机制初步建立。

投融资公司对承担的融资任务、到位金额、还款期限、融资结构、已建项目、在建项目及其相关管理资料进行了清理,有序组织了资产、债务的重组整合及项目的移交,进一步完善了以业绩考核为核心的激励约束机制,改善了资产结构,提高了融资能力。

“十一五”期间,政府向投融资公司注入了190880亩土地资源、25.58亿元行政事业单位资产、9亿元资本金、1.58亿元国有股权以及部分城市基础设施特许经营权,投融资公司自我发展内部补偿和政府配置资源外部补偿有机结合的举债偿债机制逐步建立。

投融资公司积极创新融资方式,拓宽融资渠道。

城投公司采用股权融资方式融资22亿元用于二环快速系统建设和羊肠片区土地一级开发,土投公司通过发行信托产品融资19亿元用于草海下穿隧道、西坝路下穿隧道建设,新都公司采用发行信托产品融资14.98亿元用于呈贡新城建设,滇投公司通过发行企业债券融资8亿元用于滇池治理,与华融资产管理公司合作,探索以排污设施回租租赁方式融资。

“十一五”期间,投融资公司累计完成融资863亿元、投资711亿元,有力地保障了主城改造、新城建设、滇池治理等重大城市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

 

表二:

“十一五”期间投融资企业融资情况表

(截至2010年7月15日)

指标

年度

完成融资总额(万元)

完成投资总额(万元)

投资完成率(%)

2006

687037

508902

74.07%

2007

712620

523503

73.46%

2008

1111837

795094

71.51%

2009

4055361

3215808

79.30%

2010

2066780

2063755

99.85%

三是市政公用企业得到发展壮大。

“十一五”期间,煤气集团发展煤气居民用户16万户,新建煤气供气干管500公里,完成蓝龙潭煤气储配站搬迁工程,投资3.3亿元建设16.5万立方米干式储气柜一座,引进了中石油昆仑燃气、华润集团等战略合作伙伴合资组建燃气公司。

自来水集团累计供水146000万吨,供水管道总长度达到2613公里;掌鸠河引水供水工程的竣工切实提高了昆明市民的饮用水质量,确保了昆明市供水安全稳定;清水海供水及水源环境管理工程将进一步扩大城市供水规模;引入威立雅水务(昆明)投资有限公司合资成立昆明通用水务自来水有限公司,为工程建设提供了一定的资金保障。

公交集团汽车运营里程达到18615万千米,公交出行分担率达%(请公交集团填写),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公交综合功能场站26个,占地742.18亩。

中北公司2008年组建为昆明中北交通旅游(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拥有各型营运车辆1000余辆,出租车市场占有率达9.8%。

四是粮食类企业对政府粮油宏观调控、平抑市场粮油价格发挥了重要作用。

粮食储备公司的仓储规模、综合实力、经济效益位居云南省粮食行业第一位,公司占地近500亩,资产总额11亿元,拥有仓房100间,粮食仓容30万吨,油脂罐容5万吨,拥有铁路专用线7200米,铁路中转站台10座,铁路油罐车6个;公司把仓储“精细化”管理贯穿到每个储粮环节,把任务分解到每个岗位,把职责落实到每一名保管工,促进了仓储工作的良性发展,确保了中央、省、市、区储备粮品种明确、数量真实、质量良好,“一符四无”粮仓比例和账实相符率均达到100%。

粮油购销公司持有34%股份并全面负责经营管理的“昆明市五里多粮油市场”是省内最大的粮油交易市场和重要的粮油流通集散地,成品粮交易量在全国列第八位,被国家粮食局定为“全国大中城市重点粮油市场”;总投资概算5.52亿元的“云南省粮油批发交易市场”和“新粮库”两大项目(一期工程)均已于2009年初开工建设,将于2010年底全面投入使用。

总体看来,“十一五”期间出资企业的发展态势良好,为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提升产业发展水平以及经济社会发展都做出了积极贡献,为“十二五”期间的改革发展再上新台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但是,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同全国其他城市国企发展的程度相比,同全市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的客观需要相比,出资企业的改革发展仍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

一是有的企业国有资产的行业分布过宽,主业不突出,内部布局和结构特别是产品结构不合理,调整优化的任务还很重;二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在国内外市场上具有知名品牌和核心竞争力的企业为数不多,部分企业经营规模小,市场份额不高,自主创新能力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普遍不强;三是投资规模较小、融资渠道单一的现状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资金严重不足影响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成为企业实现做强做大的“瓶颈”;四是部分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数量少、规模小,队伍整体素质不高,综合实力不强,缺乏现代企业运作需具备的专业知识;五是部分企业成本费用仍然居高不下,经济效益偏低,甚至亏损,生存能力和发展后劲不足。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是我市妥善应对“后危机时代”国内外发展环境重大变化、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十七大提出的发展要求的时期,是实现“跨越式发展”和建设“面向东南亚、南亚的区域性国际大都市”的时期。

《昆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了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项任务,为昆明市“十二五”时期乃至更长一个时期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出资企业在全力推进工业强市战略、加快城市建设、提升城市功能、保障人民生活等方面承担着艰巨繁重的任务。

“十二五”时期是出资企业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时期,必须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增强加快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实现企业跨越式发展,为现代新昆明建设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二、出资企业“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思路和发展目标

(一)“十二五”期间出资企业发展的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以市场为导向、以改革为动力、以创新为抓手、以发展为目标,加快国有资产布局调整,健全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促进企业改革发展,提高企业综合竞争能力,促进企业做优做强,又好又快发展,实现现代新昆明建设支撑和服务于云南桥头堡建设的作用。

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二)“十二五”期间出资企业发展的基本原则

1.坚持整体性原则。

从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国有经济的整体出发,着眼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优化国有资产分布结构,把国有资本集中到政府投融资平台、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粮食安全、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等国有经济必须进入和需要进入的领域,提高国有经济的发展水平和总体规模。

2.坚持科学发展原则。

继续深化企业和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大资本运作力度,创新投融资模式,转变发展方式,优化资本结构,加强统筹协调,提高发展质量,积极参与国际及区域经济合作,增强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3.坚持创新性原则。

建立促进企业发展机制,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推进企业的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

继续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深化企业内部劳动、人事和分配制度改革,激发企业内生动力。

4.坚持环境保护原则。

发展循环经济,大力推进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经济效益好的具有发展潜力的产业和产品的发展,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艺和设备,减少损失浪费,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5.坚持和谐发展原则。

规范企业收入分配,建立职工收入正常增长机制,维护企业职工合法权益,充分调动和保护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在发展中解决职工关注的问题,改善民生,构建和谐企业,让企业职工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6.坚持规范国资统一监管原则。

坚持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健全管资产与管人管事相结合、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的国资监管体制,完善分类授权委托的国资监管体系。

(三)总体发展思路

1、充分发挥国有经济在我市国民经济中的引导作用及其特定功能。

在战略性资源产业、重要基础设施领域和我市支柱产业中的骨干企业,原则上国有资本绝对控股或国有资本对主营业务有条件相对控股,扶持和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和企业集团;其他企业放开股权比例,加大改革力度,推动企业经营机制转换;在国有经济可以退出的领域,进一步放开搞活,促进国有企业优胜劣汰机制的建立和整体素质的提高,实现国有资本在相应的领域或产业中进退有序。

2、围绕做优做强企业,继续深化改革,创新机制、体制、管理和技术,推进混合所有制经济,增强国资的带动力和影响力,在出资的市政基础设施投融资、市政公用煤气自来水、公交、关系民生的粮食企业和有优势电力装备制造企业等,立足优势,外引内培、多策并举,夯实载体、培育主体,加强与中央企业及省内外优强企业的重组和合作,以大项目、大资本、大投入带动大发展。

推进主导产业高端化、新兴产业规模化、传统产业品牌化。

——实体型企业。

推动产业资产资本证券化,培育有条件的企业集团整体上市或核心资产上市,通过资本市场实现跨越式发展;继续支持上市公司通过资本市场做优做强,放大国资的杠杆效应。

引导传统产业转变发展方式、改革创新升级,依靠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开拓市场,寻找新的增长点,发展绿色技术,开发低碳技术、能源清洁化技术、循环经济技术,发展环保产业。

淘汰和替代高能耗高排放产业和技术。

形成多元化产业结构,增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重点发展烟草及配套、装备制造、光电子信息、生物及生物制药、新能源等新的主导产业。

——投融资企业。

打造具有实体产业盈利模式、现金流支撑,职能定位准确、边界清楚、运作高效、管理到位,“自主经营、自我积累、自筹还贷、自负盈亏”的市场化运作的投融资主体,完善治理结构,增强自我发展和可持续融资能力。

规范融资行为,有效防范风险。

通过引进民间投资等市场化途径,促进投资主体多元化,改善融资平台公司的股权结构。

对投融资公司的优质产业进行重点扶持,实现直接从资本市场融资等改革目标。

3.积极探索和创新国资监管方式,加快推进国资监管全覆盖,依法有效履行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责,推进国资监管法制化,强化服务、提升效能,完善企业领导人的考核激励和约束机制,积极探索股权期权激励办法,大力推进市场化选人用人机制。

(四)“十二五”期间出资企业发展目标

1.总量目标。

到2015年出资企业资产总额力争达到亿元,较“十一五”末增长%。

“十二五”期末出资企业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达到%。

其中实现资产总额在200亿元以上的企业突破户,100亿元以上的企业户,50亿元以上的企业户,20亿元以上的企业户,10亿元以上的企业户。

实现利润总额万元,较“十一五”末增长%,主营业务收入万元,较“十一五”末增长%。

净资产收益率%,百分点。

投融资企业投资完成率%。

2.科技创新和节能减排目标。

——科技创新目标。

到2015年,建成企业技术中心以上(其中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个以上);新产品产值率达以上。

“十二五”期间实施重点科技项目33个,安排资金17亿元;技术改造资金投入19亿元。

培养市级科技带头人和后备人48人。

(以上数字未含云变电气)

——节能降耗目标。

出资企业污染物排放全面达标。

安排节能减排资金万元,淘汰一批落后产品。

万元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较“十一五”末下降10%以上,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80%。

3.产业结构目标。

到2015年,出资企业在投融资、基础设施、关系民生及装备制造等工业产业协调发展,2015年资产占有量比重为。

重点发展关系民生和市政基础设施的投融资企业、煤气、自来水、公交、粮食等企业,以及电力装备制造等有优势的企业。

云内动力、昆明电缆、昆明电机、冶金力神等工业企业搬迁的退城入园工作完成。

4、工业类发展目标。

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以上,到2015年总量达到亿元。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户,其中,年主营业务收入5亿元以上的企业突破4户,10亿元以上的企业突破2户。

5.公用类行业发展目标。

到2015年煤气(燃气)供应总量达到441165万立方,用气户数205户。

公交车客运总量达到(85000万人次+中北),运营车量数达到(3684+中北)辆。

城市供水能力达到193.5万立方米/日,新增管道长度:

670公里。

6.投融资企业发展目标。

“十二五”期间完成融资总额万元,完成投资总额万元。

培育2-3户投融资公司上市直接从资本市场融资。

7.粮食安全企业发展目标。

确保国家粮食储备量,粮食储存95%以上达到“一符四无”标准,2015年粮食销售数量达到8万吨。

8.国资监管目标。

建立透明、规范、高效的国资监管制度,形成权责明确、分类监管、流转顺畅的国资监督管理和运营体系。

推进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全覆盖、盘活存量国有资源和资产,实现资源资产化、资产资本化、资本证券化。

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三、“十二五”期间出资企业发展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实施国资监管全覆盖

国有资产是国家政权建设的物质保证,是党执政的重要基础,是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有力保障。

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市委九届六次全会精神,依据《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工作的意见》和《中共昆明市委、昆明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完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创新监管方式,市国资委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拟定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昆明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全覆盖的实施意见》和《推进昆明市产权交易全覆盖的实施意见》,将全市国有资产纳入国资监管范围,结合《昆明市国资运营机构产权代表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针对全市产业类、投资类、公用类等不同类型出资企业特点和“十二五”发展规划确定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思路、发展目标,不断完善业绩考核办法,建立起覆盖全部出资企业的业绩考核体系,加强监督、检查、指导和定期考核,实施年度考核与任期考核相结合、目标考核与综合评价相统一、考核结果与奖惩相挂钩的考核考核制度,真正做到“没有不能考核的企业,没有不应该考核的企业”,保证国有资产监管实施全覆盖落实到位,有效盘活存量国有资产,推进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本的转变,力争到2015年出资企业总资产达到亿元,较“十一五”末增长%。

“十二五”期末出资企业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达到%,确保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二)转变发展方式,推动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转变发展方式既是企业适应未来市场竞争的重要举措,也是企业实现长远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出资企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体,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新形势下,要紧密结合现代新昆明建设的实际,实事求是、因地制宜,根据企业转变发展方式的重点不同、途径不同、速度不同,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把保持企业经济平稳快速增长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机统一起来,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产学研为基础、工业园区为基地、高校科研院所为依托”的方式,通过科技进步、结构调整、管理创新,提升优势传统产业,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产业和科技发展的制高点,加快企业发展方式转变,推动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力争到2015年,出资企业在投融资、基础设施、关系民生及装备制造等工业产业协调发展,2015年资产占有量比重为。

云内动力、昆明电缆、昆明电机、冶金力神等工业企业搬迁的退城入园工作完成。

(三)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产品升级

转变发展方式重点之一,就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市国资委作为市政府授权代表本级人民政府,对国家出资企业履行出资人职责的职能部门,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和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实施全覆盖的要求,加大对出资企业的监管力度,引导企业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以国家产业政策和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为动力,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核心,以产品结构调整为重点,以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和经济增长的质量与效益为目标,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加快产品结构、产业结构、布局结构、工艺结构、技术结构、资产结构、管理结构、组织结构等各个方面的调整,突出以产品结构调整为重点,着力发挥昆明本地资源、市场、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大力开发市场需要、盈利能力强的产品,特别是开发高附加值、低资源消耗、高生产效率、低生产成本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高科技含量的品牌产品,逐步形成具有竞争优势和区域特色的主导产品。

着力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重点抓好先进制造业、新能源、新材料以及低碳、环保、循环、绿色的其他高新技术产业,继续做好对水轮发电机组、电力变压器、电缆电线、柴油发动机、矿山重工机械、烟草加工机械等装备制造、机械加工产品的研发,借引入保定天威集团、哈尔滨电气集团、华润集团、沈阳机床集团对云变电气、昆明电机、昆明电缆等市属骨干企业实施重组整合的有利时期,促使企业发展质量越来越高、发展空间越来越大、发展道路越来越广。

(四)着力自主创新,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自主创新能力是企业竞争力的核心,是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的中心环节。

出资企业要加强自主创新建设,继续落实好“实施建设创新型云南行动计划”有关工作要求,加快技术创新步伐,建立健全有利于多出成果、快出成果和促进成果转化的技术创新体制和机制,集中突破一批制约企业发展的核心技术、共性技术、关键技术。

力争到2015年,建成企业技术中心以上(其中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个以上),培养市级以上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人。

要加强品牌建设,将品牌战略纳入企业发展战略当中,进一步确定品牌定位,做好品牌推广,强化品牌识别,提升品牌价值,提高品牌影响力,形成更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新产品产值率达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以上。

要加强管理创新建设,努力创建现代管理型企业,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创新管理理念、管理制度、管理方法,推进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精细化,构建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企业管理模式,实现由粗放型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变,由权力主导型向素质主导型转变,由无相互制衡向有效制衡转变,由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转变。

(五)扩大投融资规模,实现企业做强做大

扩大投融资是企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发动机”。

目前,出资企业投资规模较小、融资渠道单一的现状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资金严重不足影响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成为企业实现做强做大的“瓶颈”。

在外需减弱、内需不足的情况下,扩大投资规模,加大投资力度,是出资企业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推动技术进步、优化产品结构、改善发展环境、实现做强做大的重要途径。

市国资委将进一步加强对出资企业投资管理,严把投资方向、严格投资程序、严管投资项目、严控投资成本、切实降低投资风险。

积极引导出资企业坚持“存量调优、增量保优”的原则,切实把握好投资方向和力度,突出发展主业,加大对传统产业技术改造、装备升级和研发的投入,使传统产业尽快实现改造升级;加大对新项目开发投资,搞好宣传、多产快销、形成规模、扩大影响;加大对产业链高端发展投入,推进产业链拓展延伸,力争在技术、人才要求高,进入难度大的产业高端形成竞争优势;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发展,力争形成技术、人才、规模、成本和品牌优势。

继续加快打造具有实体产业盈利模式和现金流支撑的投融资主体,将昆明交通投资有限公司、昆明产业开发投资有限公司打造成为主业突出,实力雄厚、市场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