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部编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977905 上传时间:2023-01-1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61.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版部编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新版部编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新版部编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新版部编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新版部编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版部编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docx

《新版部编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版部编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版部编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docx

新版部编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

新版部编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

 

1.读下面的文段,完成练习。

   ①树枝在林中互相碰触着,绿叶在狂风里簌簌地响,雷云拍着大手。

(甲)这时,花孩子们便穿了紫的、黄的、白的衣裳,冲了出来。

   ②你可知道,妈妈,他们的家是在天上,在星星所住的地方。

   ③你没有看见他们怎样地急着要到那儿去吗?

你不知道他们为什么那样急急忙忙吗?

(乙)

   ④我自然能够猜得出他们是对谁扬起双臂来,他们也有他们的妈妈,就像我有我自己的妈妈一样。

(1)文中画横线的(甲)(乙)两句分别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

(填序号)

句(甲):

________            句(乙):

________

A.欢快而又急切。

       B.快乐。

(2)第①段描写了________的场面,其中“紫的、黄的、白的”体现了花儿的________。

(3)通过“急急忙忙”“扬起双臂”等描写,我们可以体会到花孩子________。

(4)仔细品读第④段,围绕“扬起双臂”展开想象:

花孩子要对妈妈说什么?

妈妈会怎样回答他们?

【答案】

(1)B;A

(2)大自然狂欢;颜色多

(3)对母亲的依恋

(4)花孩子说:

“妈妈,我们回来了,我们好想你,也想家。

”妈妈说:

“好孩子,妈妈也想你们。

【解析】【分析】

(1)语气是表示说话人对某一行为或事情的看法和态度。

是思想感情运动状态支配下语句的声音形式。

语气由两个方面构成:

一方面是一定的思想感情,一方面是一定的具体声音形式。

了解常用的朗读句子的语气(A.犹豫和矛盾B.生气C.后悔D.自信E欢快而又急切F.快乐),然后结合语境来分析。

(2)概括段意,可先看看这段有几句话并了解每句话的意思,接着找出每句话中的重点词或中心词语,然后把这些词语连起来,组成一句通顺的话。

(3)体会词语,结合上下文,紧扣文章主题中心进行理解概括。

意思表述合理即可。

(4)人物语言的揣摩是要在细致地了解故事情节,理解人物的处境、性格的基础上来完成得。

语言的组织要条理。

故答案为:

(1)B、A

(2)大自然狂欢、颜色多

(3)对母亲的依恋

(4)花孩子说:

“妈妈,我们回来了,我们好想你,也想家。

”妈妈说:

“好孩子,妈妈也想你们。

【点评】

(1)此题主要考查对句子语气的把握能力。

(2)此题主要考查概括段意的能力。

(3)解答此题要结合语境理解词语,有利于对文章中心主题的把握。

(4)此题主要考查对人物语言的揣摩能力。

2.阅读下面的门票信息,完成练习。

【颐和园门票】30元/张(旺季),20元/张(淡季)。

【游览时间】

旺季:

4月1日至10月31日(大门开放时间6:

30-18:

00)。

淡季:

11月1日至次年3月31日(大门开放时间7:

00-17:

00)。

(1)李萌一家三口想在寒假期间去颐和园游玩。

这时候是________(淡、旺)季,她应该买三张________元的门票。

(2)李萌准备10:

00入园,18:

00离园。

你认为这样可以吗?

为什么?

【答案】

(1)淡;20

(2)不可以,因为李萌去时为淡季,淡季17:

00就闭园了。

【解析】【分析】分析图表应注意:

①注重整体阅读.对这类考题,应当先对材料或图表资料等有一个整体的了解,把握一个大主题或方向.要通过整体阅读,搜索有效信息。

②重视数据变化。

数据的变化往往说明了某项问题,而这可能正是这个材料的重要之处,这也是得到观点的源头.③注意图表细节.图表中一些细节不能忽视,它往往起提示作用.

故答案为:

(1)淡、20;

(2)不可以,因为李萌去时为淡季,淡季17:

00就闭园了。

【点评】此题考查识图获取信息的能力。

解答时,先从给出的材料里提取答题的信息点,然后予以综合解答。

3.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蚂蚁队长叼着奶酪的一角往前拽着,也许是用力过猛,一下就把那个角拽掉了。

盯着那一点儿掉在地上的奶酪渣,蚂蚁队长想:

丢掉,实在太可惜;趁机吃掉它,又要犯不许偷嘴的禁令。

怎么办呢?

他的心七上八下,只好下令:

“休息一会儿!

   听到命令,大家放下奶酪,却不走开。

   “大家分散开,哪里凉快就到哪里休息。

   大家依旧不动,眼睛望着别处,心却牵挂着那一点儿奶酪渣子。

(1)先观察下面的词语并写出你的发现,然后再写出三个相似的词语。

七上八下,我的发现:

这个词语里第一个字和第三个字都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蚂蚁队长下令休息一会儿的原因是(   )

A. 大家累了,要休息。

B. 蚂蚁队长馋了,想吃奶酪渣。

C. 蚂蚁队长不知道怎么处理奶酪渣。

(3)如果你是蚂蚁队长,你会怎么做?

【答案】

(1)数字;三言两语;五花八门;千变万化

(2)C

(3)略

【解析】【分析】

(1)本题考查分类掌握成语的能力。

只要平时注意积累和识记,做起来就不难。

书写时注意同音字、形近字的区别,要依据词语的意思来记忆。

(2)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3)谈自己的看法时需注意两点:

一要联系文章的主旨,二要结合个人的认识,言之有理,没有语病。

故答案为:

(1)数字、三言两语、五花八门、千变万化

(2)C

(3)略

【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对词语的积累。

平时一定要对一些文中的、课外阅读中的词语多做一些摘抄、积累,分类整理,加强背诵,此题会迎刃而解。

(2)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的内容的理解的能力。

(3)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文本内容和个人的认识,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

4.课内阅读。

大自然的声音

   大自然有许多(①)的声音。

   风,是大自然的音乐家,他会在森林里演奏他的手风琴。

当他翻动树叶,树叶便像歌手一样,唱出各种不同的歌曲。

不一样的树叶,有不一样的声音;不一样的季节,有不一样的音乐。

当微风(②),那声音轻轻柔柔的,好像呢喃细语,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温柔;当狂风吹起,整座森林都激动起来,合奏出一首(③)的乐曲,那声音充满力量,令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威力。

   水,也是大自然的音乐家。

下雨的时候,他喜欢玩打击乐器。

小雨滴敲敲打打,一场热闹的音乐会便开始了。

滴滴答答……叮叮咚咚……所有的树林,树林里的每片树叶;所有的房子,房子的屋顶和窗户,都发出不同的声音。

当小雨滴(④)起来,他们便一起唱着歌:

小溪淙淙地流向河流,河流潺潺地流向大海,大海哗啦啦地汹涌澎湃。

从一首轻快的山中小曲,唱到波澜壮阔的海洋大合唱。

   动物是大自然的歌手。

走在公园里,听听树上叽叽喳喳的鸟叫;坐在一棵树下,听听唧哩哩唧哩哩的虫鸣;在水塘边散步,听听蝈蝈的歌唱。

你知道他们唱的是什么吗?

他们的歌声好像告诉我们:

“我在歌唱,我很快乐!

(1)给文中括号内选择合适的词语。

①A.美妙  B.美好  ________   ②A.吹过  B.拂过 ________

③A.雄壮  B.雄伟   ________   ④A.汇聚  B.聚集 ________

(2)短文的2-4自然段用_______的修辞手法,分别介绍了_______、_______和_______来具体写_______。

(  )

A. 拟人;风的声音、水的声音、动物的声音;大自然的美妙声音

B. 比喻;风的声音、水的声音、动物的声音;大自然的美妙声音

C. 拟人;风的声音、雨水的声音、动物的声音;大自然的美妙声音

(3)读一读,火眼金睛地发现:

“小溪淙淙地流向河流,河流潺潺地流向大海,大海哗啦啦地汹涌澎湃。

”读着这句,我发现:

用前面_______的词语做下文的_______,这样的方法用了两次,使句子结构整齐,语气贯通,能巧妙地突出事物之间的相互依存的紧密联系。

如果给这样的修辞手法起个名字,我会选(   )

A. 结尾;开头;排比                    

B. 结尾;开头;顶针                    

C. 开头;结尾;拟人

(4)这篇短文的_______是文章的总起句,即_______自然段是围绕着它来分述介绍的。

除此这外,2-4自然段的_______也是各段的总起句,因此这几个段落也同样是_______的结构。

(  )

A. 第1自然段;2-4;第1句;总起—分述

B. 第1自然段;2-4;最后一句;总起—分述

C. 第2自然段;3-4;第1句;总起—分述

【答案】

(1)A;B;B;A

(2)A

(3)A

(4)A

【解析】【分析】

(1)选词填空中的备选词语大多数都是同义词或近义词,通过分析、比较,会发现它们之间会有细微差别。

因此,选择时我们必须结合语言环境,体会词语的区别,认真选择恰当的词语。

(2)、(3)、(4)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故答案为:

(1)A;B;B;A;

(2)A;(3)A;(4)A

【点评】

(1)说话和写作时要正确使用词语,注意词语的搭配和组合;正确理解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注意词语使用过程中的感情色彩的变化;加强对教材注释和课文后列出的字词背诵积累等。

(2)、(3)、(4)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的内容的理解的能力。

5.课外阅读。

小白鹅

   我爱小白鹅!

   我家的小白鹅可漂亮哩,红红的小嘴巴又扁又宽,微微向上翘起;高高的额上突起一个淡黄色的小包包;一双圆溜溜的小眼睛镶嵌在脑袋两侧,总爱东瞧瞧西望望;一身雪白的衣裳,在明媚的阳光照耀下,还闪闪发光哩;两只翅膀像两把大扇子,一扇起来,“呼呼”作响;一双扁扁的小脚,支撑着肥胖的身子,没事的时候,摇摇摆摆踱着方步。

   小白鹅生气的时候挺可爱,它摇起大翅膀,瞪起双眼,伸长脖子怪叫,连跑带飞狠狠地向你扑来,看那架势,非拧你几口不可。

可是,只要你拍拍手、跺跺脚就能把它吓住了。

   小白鹅戏水最有意思,它像小帆船似的浮在碧绿的河面上,一双橘红色的小脚掌轻轻地拨着水。

顿时,一圈圈粼粼的波纹徐徐向外扩散。

你瞧,它玩得多开心呀。

有时它弯着脖颈对天歌唱;有时它把脖子伸入水中觅食,“嘟、嘟、嘟……”水面上泛起一串串晶莹的小泡泡;有时它一边游一边甩头摆尾,向后背洒水,还不时地翻着跟头哩!

   小白鹅吃饱了,玩够了,到中午就回家生下一个沉甸甸、热乎乎的大鹅蛋,足有三四个鸡蛋那么重。

奶奶收鹅蛋的时候,总是笑眯眯地说:

“瞧,小白鹅多能干!

(1)我爱小白鹅的原因是(   )(多选)

A. 小白鹅非常漂亮。

B. 小白鹅生气的样子很可爱。

C. 小白鹅下的蛋很大。

D. 小白鹅爱生气。

E. 小白鹅戏水最有意思。

F. 小白鹅爱吃、爱玩。

(2)第二自然先总写小白鹅的_______,然后一步一步地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具体地写。

(  )

A. 漂亮;嘴巴、额、眼睛、羽毛、翅膀、脚

B. 漂亮;嘴巴、额、眼睛、羽毛、翅膀

C. 漂亮;嘴巴、包、眼睛、翅膀、脚

(3)第二自然段写小白鹅的_______,第三自然段写小白鹅_______,第四自然段写小白鹅的_______,第五自然段写小白鹅_______。

(  )

A. 漂亮;怎样生气;生活习性;下的蛋很大

B. 外形;生气时的样子;生活习性;下的蛋很大

C. 外形;生气时的样子;生活习性;吃和玩

【答案】

(1)A,B,C,E

(2)A

(3)B

【解析】【分析】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故答案为:

(1)ABCE;

(2)A;(3)B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掌握的能力。

6.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五瓣丁香

   入春以来,我一直惦念丁香。

听人说,若能在结着多如云霞的四瓣丁香树上找出一朵五瓣丁香,就会得到好运和幸福。

女子都是虔诚的,我这个穿军装的女子也一样。

   同病室的几个病友几乎每天傍晚都去医院的后山坡上探看丁香,带回来的消息一天比一天惹人心动:

“冒出新绿了。

”“生出嫩叶了。

”“结花蕾了。

”……可是我们嫌慢,埋怨丁香的疏懒乏情。

   昨天晚饭,她们又结伴去探看丁香了,留下我一个在病房里。

看着自己打着石膏的腿,再看看白色的病床,白色的墙壁,仿佛一切都变得苍白起来。

我心想:

这条伤腿一定害我误了花期,不能去找五瓣丁香,寻不着它,那么好运和幸福也就与我无缘了。

这样想着,自己把心情弄得灰灰的。

   这时,她们回来了,个个兴高采烈,争着向我炫耀她们的“幸福”——五瓣丁香。

有白色的、紫色的,小小的花朵很是美丽,花瓣儿更是精致、娇巧、细柔。

她们有人要分给我一朵,而我也十二分地想拥有它,可我还听人说:

别人送的五瓣丁香不具有神奇的魔力。

于是我谢绝了她们的好意。

看着她们如同寻得幸福一般的喜悦面孔,我的心羡慕得有点微微发疼。

   晚上,我早早地蒙上被子——除了想找一朵五瓣丁香,好像别的一切都不重要了,人,有时就会有一些非常非常小的希望。

由于太希冀、太向往,我甚至做了一个丁香梦:

我的腿好了,来到一个好大的丁香园找五瓣丁香,可是到处都是四瓣的,无论我如何努力,也没有找出一朵神秘的五瓣丁香。

   感觉天亮了,我懒懒地不肯睁开眼睛,心中仍存着找不到五瓣丁香的遗憾。

做晨检的护士来了,问我:

“别的人都去哪儿了?

”我这才发现她们一个都不在。

大概是因为太兴奋睡不着而早早跑出去疯闹了吧?

疾病竟使我变得有点妒忌她们了。

   门被轻轻地推开了,只见她们个个手里拿着一大束丁香花,原来她们一大早去替我折花了。

她们把花递给我:

“快找你的五瓣丁香吧!

”我一时语塞,为她们的热情、真诚所感动,懊悔刚才对她们的妒忌……顿时,我感到自己整个儿沐浴在友爱结成的温馨之中。

   我细心地从她们采摘来的一束束丁香花中,找到了一朵白色的五瓣丁香。

而我更是在她们中间找到了真正意义上的五瓣丁香——好运、温暖和幸福。

(1)“而我更是在她们中间找到了真正意义上的五瓣丁香——好运、温暖和幸福。

”说说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

(2)抄下描写作者梦中幻觉的句子,想象这样写的好处?

(3)我为什么一直在梦中追寻一朵五瓣丁香?

(4)“看着自己打着石膏的腿,再看看白色的病床,白色的墙壁,仿佛一切都变得苍白起来。

”这句话中连用了三个表示白色的词语,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答案】

(1)“好运、温暖和幸福”指的是友谊,是朋友给我寻找的五瓣丁香让我明白了友谊,这就是一生中的好运、温暖和幸福。

(2)略

(3)因为“我”听说得到五瓣丁香就会得到好运和幸福。

(4)体会到“我”心中很失落,感到很遗憾。

【解析】【分析】

(1)理解文章语句的含义,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二要结合文中人物的情感。

根据词句原本意义,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分析、推断词句的不同含义,去深入理解词句的真正含义。

(2)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考查文段在文中的作用。

解答此类题,一般要结合着具体语境,从内容、结构等角度分析作答。

(3)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4)体会三个表示白色的词语,结合上下文,紧扣文章主题中心进行理解概括。

故答案为:

(1)意思表述合理即可。

解答此题要结合语境理解句意,有利于对文章中心主题的把握。

(2)略(3)因为“我”听说得到五瓣丁香就会得到好运和幸福。

(4)体会到“我”心中很失落,感到很遗憾。

       

【点评】

(1)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

(2)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本题考查文段在文中的作用。

(3)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4)解答此题要结合语境理解句意,有利于对文章中心主题的把握。

7.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你一定会听见的

   你听过雪花飘落的声音吗?

一个宁静的冬夜,一朵小小的雪花,从天上轻轻地、轻轻地飘下,飘呀飘,飘落在路边一盏孤灯的面颊上,微微的一阵暖意,小雪花满足而温柔地融化了……

   你总听过风吹的声音吧?

当微风吹过柳梢,当清风拂过明月,当狂风扫过巨浪,当台风横越山岭,你总听到些什么吧?

   你也总听过水声吧?

当山间的清泉如一道银箭奔向溪流,当哗啦啦的大雨打向屋脊,当小水滴清脆地落在盛水的脸盆里,当清洁工清扫水沟里的落叶,当妈妈打开水龙头淘米煮饭,你总该听到些什么吧?

(1)积累词语。

从文中找出恰当的量词填在括号里。

一________雪花       一________孤灯       一________暖意       一________银箭

(2)从文中找出恰当的动词填在横线上里。

微风________柳梢           清风________明月

狂风________巨浪           台风________山岭

(3)从文中找出一个比喻句,画上横线。

(4)当妈妈打开水龙头淘米煮饭时,你听到了哪些声音呢?

请写在下面。

(5)文段思维导图,请你填一填。

【答案】

(1)朵;盏;阵;道

(2)吹过;拂过;扫过;横越

(3)当山间的清泉如一道银箭奔向溪流

(4) 

(5)风吹的声音;水声

【解析】【分析】

(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量词的掌握情况,这道题是让填量词,量词通常用来表示人、事物或动作的数量单位的词,填空时带着问题读课文就能从文中找到答案。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动词的运用情况,从结构上看是“动词+名词”。

这些词语都是短文中的,只要对课文内容熟练掌握,做起来就不难。

(3)比喻句:

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

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

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

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

(4)考查补写省略的内容,一般要注意补写的内容与所给出的内容一致,要联系上下文,注意语句通顺。

(5)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故答案为:

(1)朵、盏、阵、道

(2)吹过、拂过、扫过、横越

(3)当山间的清泉如一道银箭奔向溪流。

(4)哗啦哗啦的淘米声。

(5)风吹的声音;水声

【点评】

(1)掌握量词的用法,学生做题就容易了,平时要注意积累和运用。

(2)从给出的词语中找规律,这道题就是“动词+名词”,掌握词语的结构,做题就容易了。

平时学生还应对这类词进行积累,增加词汇量。

(3)考查学生对比喻修辞手法的掌握。

要注意本体和喻体特点的一致性。

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4)此题考查补写省略的内容的能力。

(5)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8.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瓦尔登湖(节选)

梭罗

   瓦尔登湖以深度和清亮闻名。

这是一个明亮的深绿色的湖,半英里长,圆周约一英里又四分之三,面积约六十一英亩半;它是树林中央岁月很久的老湖,四周的山峰从水上升起,到四十至八十英尺的高度,但在东南面高到一百英尺,而东边更高到一百五十英尺,距离湖岸,不过四分之一英里。

山上全都是森林。

所有水波,至少有两种颜色,一种是站在远处望见的;另一种,更接近本来的颜色,是站在近处看见的。

第一种颜色靠的是光,根据天色变化而变化。

在夏季的好天气里,从稍远的地方望去,特别是在水波动起来的时候,它呈现天蓝色;但从很远的地方望去,却是一片深蓝。

在风暴天气下,有时它呈现出深石板色。

我们这里的水系中,当白雪覆盖这一片地方时,水和冰几乎都是草绿色的。

(有删改)

(1)给划线字注音。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英亩

距离

呈现

(2)从选文中找出一组反义词,一组近义词。

反义词:

________——________

近义词:

________——________

(3)这段文字,围绕“________”来展开,这句话就是文章的总起句,也是中心句。

(4)瓦尔登湖的水波在不同季节和不同天气,颜色也不同。

在夏季的好天气里,从稍远处看是________色,从很远处看是________色。

在风暴天气下,有时呈现________色,当白雪覆盖时是________色。

(5)选文在介绍瓦尔登湖时,采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请你用“________”画出选文中这样的句子,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答案】

(1)mǔ;jù lí;chéng

(2)远处;近处;清亮;明亮

(3)瓦尔登湖以深度和清亮闻名

(4)天蓝;深蓝;深石板;草绿

(5)这是一个明亮的深绿色的湖,半英里长,圆周约一英里又四分之三,面积约六十一英亩半;它是树林中央岁月很久的老湖,四周的山峰从水上升起,到四十至八十英尺的高度,但在东南面高到一百英尺,而东边更高到一百五十英尺,距离湖岸,不过四分之一英里。

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把瓦尔登湖的周边和大小准确具体地描写了出来,简明扼要,一目了然,给读者留下清晰的印象。

【解析】【分析】

(1)准确识记字音,要掌握常用多音多义字的正确读音,注意纠正方言中跟普通话读音不一致的字音,关键在于把词语的形音义结合起来,音随形或义变。

(2)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反义词的辨析能力。

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反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反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从选文中找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反义词。

(3)考查找中心句的方法。

中心句是一段文章中处于中心地位的句子。

它在全文中起主导作用,是这段话中最重要的句子。

文章的段落就是围绕中心句写的。

(4)本题主要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本题,需要仔细阅读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

(5)这是对列数字说明文说明方法及作用的考查。

列数字从数量上说明事物的特征或事理,使说明的事物更科学,更准确,更具有说服力。

故答案为:

(1)mǔ、jù lí、chéng

(2)远处、近处、清亮、明亮

(3)瓦尔登湖以深度和清亮闻名

(4)天蓝、深蓝、深石板、草绿

(5)这是一个明亮的深绿色的湖,半英里长,圆周约一英里又四分之三,面积约六十一英亩半;它是树林中央岁月很久的老湖,四周的山峰从水上升起,到四十至八十英尺的高度,但在东南面高到一百英尺,而东边更高到一百五十英尺,距离湖岸,不过四分之一英里。

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把瓦尔登湖的周边和大小准确具体地描写了出来,简明扼要,一目了然,给读者留下清晰的印象。

【点评】

(1)本题主要考查对生字的掌握情况,学生应在理解的基础上认读生字,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声调、声母、韵母的区别,平时注意多读多练。

(2)主要测试学生对近义词、反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近义词、反义词就容易了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

(3)考查学生掌握找中心句的方法并运用。

(4)这道题是按短文内容填空。

概括性比较强,一定要细读短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

(5)此题考查列数字说明方法,抓住标志性词语,判断说明方法;结合上下文,分析说明作用。

9.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班主任

   张老师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趁他顶着春天的风沙,我们可以(仔细 详细)观察他一番。

   张老师实在太(平凡 平常)了。

他今年三十六岁,中等身材,有点发胖。

他的衣裤都明显地旧了,但非常整洁。

每一个纽扣都扣得规规矩矩,连制服外套的风扣,也一丝不苟地扣着。

他脸长圆,头上有三条挺深的抬头纹,眼睛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