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408江西省红色七校届高三第二次联考.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697529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4.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408江西省红色七校届高三第二次联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考408江西省红色七校届高三第二次联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高考408江西省红色七校届高三第二次联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高考408江西省红色七校届高三第二次联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高考408江西省红色七校届高三第二次联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408江西省红色七校届高三第二次联考.docx

《高考408江西省红色七校届高三第二次联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408江西省红色七校届高三第二次联考.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408江西省红色七校届高三第二次联考.docx

高考408江西省红色七校届高三第二次联考

2017年高考(408)江西省红色七校2017届高三第二次联考

2017年高考(408)江西省红色七校2017届高三第二次联考

江西省红色七校2017届高三第二次联考

语文试题

第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艺术与中国社会

宗白华

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这三句话挺简括地说出孔子的文化理想、社会政策和教育程序。

中国古代的社会文化与教育是拿诗书礼乐做根基。

教育的主要工具、门径和方法是艺术文学。

艺术的作用是能以感情动人,潜移默化培养社会民众的性格品德于不知不觉之中,深刻而普遍。

尤以诗和乐能直接打动人心,陶冶人的性灵人格。

而礼却在体生活的和谐与节律中,养成文质彬彬的动作、步调的整齐、意志的集中。

中国人在天地的动静、四时的节律、昼夜的来复、生长老死的绵延,感到宇宙是生生而具条理的。

这生生而条理就是天地运行的大道。

这种最高度的把握生命和最深度的体验生命的精神境界,具体地贯注到社会实际生活里,使生活端庄流丽,成就了诗书礼乐的文化。

礼和乐是中国社会的两大柱石。

礼构成社会生活里的秩序条理。

乐涵润着体内心的和谐与团结力。

然而礼乐的最后根据,在于形而上的天地境界。

《礼记》上说:

礼者,天地之序也;乐者,天地之和也。

人生里面的礼乐负荷着形而上的光辉,使现实的人生启示着深一层的意义和美。

礼乐使生活上最实用的、最物质的衣食住行及日用品,升华进端庄流丽的艺术领域。

三代的各种玉器,是从石器时代的石斧石磬等,升华到圭璧等等的礼器乐器。

三代的铜器,也是从铜器时代的烹调器及饮器等,升华到国家的至宝。

而它们艺术上的形体之美、式样之美、花纹之美、色泽之美、铭文之美,集合了画家书家雕塑家的设计与模型,由冶铸家的技巧,而终于在圆满的器形上,表出民族的宇宙意识(天地境界)、生命情调,以至政治的权威、社会的亲和力。

在中国文化里,从最低层的物质器皿,穿过礼乐生活,直达天地境界,是一片混然无间、灵肉不二的大和谐、大节奏。

因为中国人由农业进于文化,对于大自然是不隔的,是父子亲和的关系,没有奴役自然的态度。

中国人对他的用具(石器铜器),不只是用来控制自然,以图生存,他更希望能在每件用品里面,表出对自然的敬爱,把大自然里启示着的和谐、秩序,它内部的音乐、诗,表现在具体而微的器皿中。

一个鼎要能表象天地人。

中国人的个人人格、社会组织以及日用器皿,都希望能在美的形式中,作为形而上的宇宙秩序与宇宙生命的表征。

这是中国人的文化意识,也是中国艺术境界的最后根据。

孔子是替中国社会奠定了礼的生活的。

然而,孔子更进一步求礼之本。

礼之本在仁,在于音乐的精神。

理想的人格,应该是一个音乐的灵魂。

社会生活的真精神在于亲爱精诚的团结,最能发扬和激励团结精神的是音乐!

音乐使我们步调整齐,意志集中,团结的行动有力而美。

中国人感到宇宙全体是大生命的流行,其本身就是节奏与和谐。

人类社会生活里的礼和乐,是反射着天地的节奏与和谐。

但西洋文艺自希腊以来所富有的悲剧精神,在中国艺术里,却得不到充分的发挥,且往往被拒绝和闪躲。

人性由剧烈的内心矛盾才能掘发出的深度,往往被浓挚的和谐愿望所淹没。

固然,中国人心灵里并不缺乏雍穆和平的大海似的幽深,然而,由心灵的冒险,不怕悲剧,以窥探宇宙人生的危岩雪岭,发而为莎士比亚的悲剧、贝多芬的乐曲,这却是西洋人生波澜壮阔的造诣!

(本文有删改)

【注】三代:

夏、商、周三个朝代的合称。

1.关于诗书礼乐与中国社会的关系,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诗书礼乐是中国古代社会文化与教育的根基,因此,从根本上讲,中国古代社会的教育内容就是艺术文学,教育的目的是以情动人。

B.诗书礼乐涵盖了中国古代社会文化的全部内容。

礼作用于体,造就体生活的和谐;诗与乐则作用于个体,陶冶个体的性灵。

C.诗书礼乐的文化能够培养社会民众的性格品德,对中国社会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礼乐可以在体生活中养成步调的整齐、意志的集中。

D.正是由于礼乐的最后根据在于形而上的天地境界,所以二者成为中国社会的两大柱石,成为兴于诗得以实现的基础。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石斧石磐升华到圭璧等礼器乐器,烹调器及饮器升华为国家至宝,礼乐使生活中的日用器具超越了实用层面,进入艺术领域。

B.中国人对自然的态度是亲和、不隔的,对用具器皿的制作不单是为了控制自然,满足生存所需,还希望以此表现对自然的敬爱,反映自然所给予的启示。

C.一个鼎要能表象天地人,这反映了中国人的一种文化意识:

在制作具体器皿时希望以富有美感的形式表现宇宙秩序与宇宙生命。

D.礼乐在社会生活中担负具体功能,调节社会关系,只有在个人的生活中才展现形而上的启示意义,使个体人生具有更深的意义和美。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天地的节奏与和谐在中国社会的礼乐中得到反映与体现,物质器皿、礼乐生活与天地境界并非彼此孤立,而是三者融通和谐。

B.人类社会里的礼和乐体现着天地运行的大道,而礼之本在仁,在于音乐的精神,所以乐是一切人类艺术的最髙境界和最终追求。

C.中国的礼乐文化讲求个人人格、社会组织与天地大道、宇宙秩序、自然节律的交融,由此导致中国文化精神中没有悲剧精神。

D.西洋艺术直面人生中的冲突与悲剧,展现波澜壮阔的人生气象,与表现和平静穆的中国艺术相比更能打动人,具有更高的艺术价值。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史学巨擘朱希祖

刘宜庆

史学巨擘朱希祖,一生有诸多身份,史学家是其根本,其史学研究范围很广,成果也非常丰富,在许多领域有开创之功。

朱希祖1919年任北京大学中国文学系代理主任,教授中国文学史。

不久兼任史学系主任,写成《中国史学通论》一书及许多史论。

朱希祖任北京大学史学系主任,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史学系主任。

他还发起成立了中国史学会,是中国现代史学的开创人。

朱希祖在担任北京大学史学系主任期间,制定了中国最早的现代大学史学课程体系,使史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朱希祖是历史学科的开创者,他率先引进了西方治史的方法,以科学的考证,呈现历史。

他认为历史学是一种社会科学,必须用科学的方法从事研究。

研究历史必先通政治、经济、法律、社会等科学,考证史事须以原始史料与实物为依据,决不可轻信坊间辗复制的材料。

1920年1月20日,朱希祖对北大历史学的学生讲话,后以《史学绪论》发表在《晨报》上,这次谈话的要点有三:

学历史要持主动的态度,拿科学方法研究,而加以精密的考据,为吾国史学界开一新纪元。

其次,编国史没什么价值,有价值者为编民史。

盖以民史没有什么忌讳,直辞去说,于社会情状、民生苦乐,无不可以极力描写。

希望大家将来编纂一部有价值的民史。

第三、研究史学的目的,是为了将来。

将来社会的善恶,全源于现在;现在的善恶,也不是突然而来的,是源于历史的。

故现在是过去同将来之枢纽,是占一极重要之位置。

朱希祖是我国著名的史学家,也是大藏书家。

不与人物接,不与山海游。

终身伏几案,天地一书囚。

这首带有自嘲意味的自题,可谓朱希祖为书奔走一生的写照。

朱希祖藏书,大约开始于留学日本时期。

当时朱希祖的恩师章太炎鼓吹革命,倡导反清,热衷于收集并翻印明末抗清志士的文集。

朱希祖受其影响,始留意于晚明史籍,并以南明史为研究方向。

朱希祖在这时开始购书,几十年日积月累,涓涓细流汇聚成书的海洋。

1937年,朱希祖的个人藏书已达到惊人的二十五万余册,相当于一个小型图书馆了,而其中抄、稿本和古本方志、笔记、杂著等珍本善本多达七百余种。

其中不乏善本,如《山书》、《鸭江行部志》,宋版《周礼》,明抄宋本《水经注》等,均为海内孤本。

他素有读书藏书家之称。

在朱希祖的藏书中,南明史是一个重要的类别,这是朱希祖治史的研究方向。

1934年2月,朱希祖应中央大学校长罗家伦之聘,来南京就任史学系主任,他的七百六十多包善本,辗运到南京的住宅。

抗战爆发后,朱希祖为他的藏书免遭厄运而多方奔走。

朱希祖的奔波和操劳,为国家保存了一脉书香。

1931年,日本人发动九一八事变,占领东北,欲吞并中国。

在战争的阴云下,朱希祖开始了对六朝陵墓进行调查。

为何要调查六朝古墓?

朱希祖在其日后完成的《六朝陵墓调查报告》的序言中说得很清楚,是杜外人之觊觎,扬先哲之耿光。

足迹所到,西至安徽太平,东至丹阳经山,南至江宁秣陵,北至长江。

举凡史乘记载,野老传闻,无不按图索骥,遍加访问。

他用现代考古方法对南京地区文物进行考古,发现了齐宣帝永安陵、齐高帝秦安陵、齐武帝景安陵等十三处六朝古墓。

其《六朝陵墓调查报告》为后人研究六朝陵墓、石刻打下坚实基础,大多数观点沿用至今。

抗日战争既起,朱希祖尝论藉历史以说明国家之绵延,鼓励民族之复兴,认为亡史之罪,甚于亡国,主张政府当开馆修史。

1940年2月,国民政府接受朱希祖关于筹办档案管理总库和国史馆的提议,于重庆歌乐山设立国史馆筹备委员会,并聘请朱希祖为总干事。

1944年7月5日,朱希祖病逝,享年六十有六。

一代史学家遽归道山,及身未见中原定,他没有支撑到山河重光、抗战胜利的那一天。

朱希祖的丧事极一时之哀荣。

国民政府在中央图书馆为其举行了隆重的公祭仪式,各届赠送挽联三百余幅,学界名流及官员出席者三百余人,这在抗战时期的重庆,实属罕见。

(选自《名人传记》2014年第7期,有删改)

相关链接

谢国桢说:

朱氏一生搜集明季稗乘,用力甚勤,多所创获,给后人以启迪之功。

朱希祖致力于南明史料收集达三十多年,收藏的抄本秘籍无人能比,发表了南明史籍题跋七十多篇,1961年中华书局以此整理出版为《明季史料题跋》。

(丹枫《朱希祖与南明史研究》)

从现代史学观念出发,朱希祖研习南明史,十分重视文献史料与实物史料的结合,其所作《明季史料题跋》便明显反映了这一特点。

(韩燕飞《抗战时期的南明史研究》)

4.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朱希祖一生有诸多身份,他在史学研究方面成绩卓然,他涉猎广泛,政治、经济、法律、社会等科学无所不通。

B.朱希祖大约于日本留学期间开始藏书,并且把南明史作为主要的藏书类别,是恩师章太炎为他确立的研究方向。

C.朱希祖对六朝陵墓进行按图索骥的实地调查,实践了他北大时期形成的重视文献史料与实物史料结合的史学观。

D.朱希祖因病逝世,抱憾而终,他的学术成就和人格魅力得到了社会的高度肯定,他对我国史学研究有较大影响。

5.结合文本,简要说说史学巨擘朱希祖的开创之功体现在哪些方面。

(4分)

6.1920年,朱希祖在对北大历史学的学生讲话时认为编国史没有什么价值,而在

1940年又提议国民政府筹办国史馆,这样的变是否矛盾?

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

(5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槐花

阿来

突然袭来一股浓烈的花香。

谢拉班在梦醒时突然感到过分的宁静,还闻到了稠重浓烈的花香。

是槐花的香气。

他关了灯,仰躺在床上。

岗亭的顶尖就成了一只幽深的倒悬的杯子,里面斟满往事的气味。

花香又一次袭来。

谢拉班掀开楼顶口的盖板,下了楼梯。

过身子时,他发现了墙外河边的槐树。

树和他就只隔着一条马路一扇铁栅门。

目力所及,凡是被灰蒙蒙的灯光映射的地方都有巨大的寂静存在。

而那些灯光照射不到的树林里、田野里、村庄里的夜晚似乎充满了声音,野兽走动,禽鸟梦呓,草木生长,夜风吹动……妻子死了,当派出所长的儿子看他孤独,为他办了农非手续。

这个以前远近闻名的猎手成了车场的守夜人。

警车尖利的叫声划破了寂静。

儿子他们又抓住小偷或者什么别的坏人了吗?

谢拉班为那个小家伙担心了,虽然他知道小家伙不在城里。

他曾听儿子说过:

叫小家伙不要再遇见我,他干的事够他蹲两年监狱。

躺在床上,闭上眼睛,那小家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