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单元 盐 化学肥料.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971551 上传时间:2023-01-13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93.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一单元 盐 化学肥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第十一单元 盐 化学肥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第十一单元 盐 化学肥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第十一单元 盐 化学肥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第十一单元 盐 化学肥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十一单元 盐 化学肥料.docx

《第十一单元 盐 化学肥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一单元 盐 化学肥料.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十一单元 盐 化学肥料.docx

第十一单元盐化学肥料

第十一单元盐 化学肥料 (分6课时)

课题1生活中常见的盐

(1)(WJL)

教学目标:

1、了解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的组成及其在生活中的主要用途。

2、通过“粗盐提纯”的活动与探究,掌握过滤、蒸发等分离提纯物质的基本操作。

3、掌握碳酸根离子检验方法。

4、通过活动与探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

1、过滤、蒸发等分离提纯物质的基本操作技能。

2、碳酸根离子检验方法。

教学难点

1、“粗盐提纯”实验基本操作。

2、根据混合物中各成份的性质,确定提纯方法和分离途径。

教学过程:

提问:

日常生活中说的盐是什么?

跟化学上指的盐相同吗?

讲解:

日常生活中说的盐,通常指食盐(主要成分是NaCl);而化学中的盐,是指一类组成里含有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如氯化钠(NaCl)、硫酸铜(CuSO4)、碳酸钙(CaCO3)等。

食盐是一种物质,盐是一类物质,食盐仅是盐中一种(个体与整体关系)。

提问:

食盐可以食用,其它的盐都可以吃吗?

讲解:

有些盐不仅不能食用,而且是有毒的,如工业用盐亚硝酸钠(NaNO2)是有毒的。

除食盐外,生活中常见的盐还有很多,如:

碳酸钠(Na2CO3,俗称纯碱、苏打)、碳酸氢钠(NaHCO3,又叫小苏打)、高锰酸钾(KMnO4)和大理石(主要成分CaCO3)

板书:

一、氯化钠(NaCl)

⑴、用途:

学生阅读P70-71归纳

①调味品②正常生理活动③医疗上④农业上⑤工业上⑥腌渍⑦公路上等

(2)分布:

主要是海水中,盐湖盐井和盐矿

(3)性质

物理性质:

氯化钠是一种白色溶于水的固体。

(盐酸盐不溶氯化银)

化学性质:

氯化钠跟硝酸银反应(补充实验,为下面讲盐跟盐反应作准备)

现象:

生成一种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

   NaCl+AgNO3=AgCl↓+NaNO3(检验Cl-的存在)

(4)粗盐提纯

完成P71-72活动与探究,归纳总结

实验步骤:

(边实验、边讲解、归纳)

1、溶解  用天平称取5.0g粗盐,用药匙将该粗盐加入盛有10mL水的烧杯中,边加边用玻璃棒搅拌,加到粗盐不再溶解为止。

称量余下粗盐的质量,计算10mL水中溶解粗盐的质量。

思考:

①用玻璃棒搅拌起什么作用?

②食盐水浑浊的原因?

③怎样计算溶解粗盐的质量?

2过滤(边实验、边讲解、归纳)

过滤器的准备和过滤操作时应注意的事项:

一贴、二低、三靠.

思考:

①过滤目的是什么?

②第一次过滤,滤液仍浑浊,分析原因?

若第二次过滤仍浑浊,应如何检查实验装置并找原因?

3、蒸发 (实验演示)P72图示(边实验、边讲解、归纳)

思考:

①用玻璃棒搅拌起什么作用?

②到什么程度停止加热?

③该操作中用到那四种仪器?

4、计算产率

粗盐的产率=

思考:

将你的实验结果与同学们进行交流,分析实验可能出现误差的原因?

①计算错2天平称错3量筒量错4操作不规范

一、碳酸钠(Na2CO3、俗称纯碱、苏打)

碳酸氢钠(NaHCO3、俗称小苏打)和碳酸钙

(1)用途 学生阅读P72-74归纳

碳酸钠:

 工业上,碳酸钠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的生产等。

碳酸氢钠:

是焙制糕点所用的发酵粉的主要成分,在医疗上它是治疗胃酸过多症的一种药剂。

碳酸钙:

是天然存在的石灰石、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大量用于建筑业,是重要的建筑材料,天安门前的华表、人民大会堂的许多柱子就是用大理石做的。

(P72图11-5)

 

(2)性质(边讲解、边实验归纳)(物性:

碳酸盐溶铵、钾、钠,镁微溶)

在学习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我们已经知道碳酸钙可以与盐酸反应,那么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是否也能发生类似的反应?

[实验演示11-1]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分别跟盐酸反应

   现象:

有大量气泡产生。

分析归纳 1、盐跟酸反应

      CaCO3+HCl--Na2CO3+HCl—

NaHCO3+HCl--KHCO3+HCl---

结论:

 组成里含有碳酸根离子(CO32-)或碳酸氢根离子(HCO3-)的盐都能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实验演示11-2]  碳酸钠跟石灰水[Ca(OH)2溶液]反应

现象:

    出现白色浑浊

分析归纳 2、盐跟碱反应

  Na2CO3+Ca(OH)2--CuSO4+NaOH—

Na2CO3+Ba(OH)2--FeCl3+NaOH—

复分解反应:

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各成分(元素或原子团)反应前后化合价不变]

复分解反应趋于完成的条件:

(通过性质1、2方程式导出)

生成物中必须有沉淀或有气体或有水生成,否则反应不能进行。

\

 

第十一单元课时1生活中常见的盐

(1)(WJL)

1、日常生活中所说的盐,通常是指   (主要成分是   );而化学上的盐是指一类组成里含有     和      的化合物,如:

    、    、    等。

2、我国曾发生过多次将工业用盐如     误作食盐用于烹调而引起的中毒事件。

3、生活中常见的碳酸钠的化学式,俗称.,碳酸氢钠的化学式,俗称,大理石主要成分的化学式,石灰石主要成分的化学式.

4、有下列化合物中:

硫酸、氢氧化钠、碳酸钠、食盐、小苏打、氢硫酸、硫酸铜、熟石灰、生石灰、氧化铜,其中属于盐的是(用化学式.下同);属于酸的是;属于碱的是;属于氧化物的是。

5、我国制碱工业的先驱—,他为和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6、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是用或跟反应制得,化学方程式为。

用大理石地砖铺设的场面不小心溅上了盐酸,观察到的现象为①②;方程式为;

7、向盛有0.5g碳酸钠的试管里加入2ml盐酸,立即用带导管的胶塞塞紧试管口,并将导管另一端通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观察到的现象有①②方程式为;若用碳酸氢钠代替碳酸钠进行上述实验,则实验现象为:

①②;方程式为;由此说明:

组成里含有碳酸根离子(CO32-)或(HCO32-)的盐都能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8、向盛有少量碳酸钠溶液的试管里滴入澄清石灰水,观察到的现象为化学方程式为。

9、复分解反应是由,酸、碱、盐之间并不是都能发生复分解反应,只有当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物中有或有或有水生成时,复分解反应才能发生。

如碳酸钠溶液与澄清石灰水能反应是因为生成物中生成了,碳酸氢钠或碳酸钠跟盐酸反应是因为生成物中生成了,酸和碱能发生复分解反应是因为生成物中有生成。

10、根据“粗盐提纯”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粗盐提纯”步骤分为:

溶解、   、    、计算产率。

①在溶解这一实验操作中①用玻璃棒搅拌作用是,②食盐水浑浊的原因是,③怎样计算溶解粗盐的质量?

②在过滤这一实验操作中,一贴是指、二低是指、,三靠、

、。

过滤目的是第一次过滤,滤液仍浑浊,原因是,若第二次过滤仍浑浊,应如何检查实验装置并找原因:

③在蒸发这一实验操作中,①用玻璃棒搅拌什么作用是,②到什么程度停止加热,③该操作中用到那四种仪器是、、、。

④第四步;粗盐的产率=;将你的实验结果与同学们进行交流,分析实验可能出现误差的原因有①234

(横线不够可以自已加)

课题1生活中常见的盐

(2)(WJL)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酸碱盐的溶解性(口述)

2、掌握盐的化学性质,理解盐各点性质反应必须具备的条件。

3、掌握复分解反应条件,并能判断酸、碱、盐之间的反应能否发生。

教学重点:

盐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

酸碱盐相互之间的关系及其运用

教学过程: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几种常见的盐,现在我们来学习盐的共同性质。

一、物理性质

 (!

)在常温下盐大多数是晶体。

 

(2)不同种类的盐在水中溶解性是不同的。

  分析归纳:

(参考书本P111 附录1 部分酸、碱、盐溶解性表)

溶解性口述:

(背熟)

铵、钾、钠、硝溶

      盐酸盐不溶氯化银

      硫酸盐不溶硫酸钡,硫酸钙、硫酸银都微溶。

      碳酸盐溶铵、钾、钠,碳酸镁微溶,其余都不溶。

说明:

铵盐 例:

NH4Cl、NH4NO3、(NH4)2SO4、NH4HCO3……、钾盐 例:

KCl、KNO3、K2SO4、K2CO3……、钠盐 例:

NaCl、NaNO3、Na2SO4、Na2CO3……、硝酸盐 例:

KNO3、NaNO3、Ba(NO3)2、Ca(NO3)2、Al(NO3)3、Fe(NO3)2……都溶于水。

二、化学性质

     前面我们已经学过许多种常见盐,盐能跟哪些物质起反应?

你能举出一些例子吗?

(启发)

分析归纳:

盐具有的化学性质

  

(1)金属+盐 = 金属+盐

说明:

⑴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他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即同时满足两个条件:

①强置换出弱   

②盐必须是可溶性的

 

(2)盐与金属反应,参加反应的金属,尽量不取K、Ca、Na。

(化学性质太活泼、会先

跟溶液中的水反应,且应速度太快)。

(3)铁与盐反应生成亚铁盐(铁参加置换反应生成亚铁盐)。

  例:

下列物质间能不能发生反应?

如能发生反应,写出化学方程式。

不能反应说明理由。

1、Zn+Mg(NO3)2-        2、 Cu+AgNO3-

3、Cu+AgCl -     4、 K+CuSO4-

5、Fe+CuSO4 -          6、 Fe+Hg(NO3)2-

 

(2)盐+酸 - 盐+酸

  说明:

该反应是复分解反应,生成物中应有沉淀或水或气体生成,否则不会反应。

例:

下列物质间能不能发生反应?

如能发生反应,写出化学方程式。

不能反应说明理由。

1、碳酸钠溶液和盐酸  2、氯化钡溶液和硫酸 3、氯化钠溶液和硫酸         4、氯化钾溶液和硝酸   5、大理石和稀盐酸     6、盐酸和硝酸银溶液 

 (3)盐+碱 - 盐+碱

  说明:

该反应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

     ①反应物盐和碱都可溶  

②生成物盐或碱必须是沉淀(符合复分解反应完成的条件)

例:

下列物质间能不能发生反应?

如能发生反应,写出化学方程式。

不能反应说明理由。

 

1碳酸钠和氢氧化钙 2、氢氧化钡和硫酸钠 3氢氧化钠和硫酸钾          4、氢氧化铜和硝酸银   5、大理石和氢氧化钙    6、碳酸铜和氢氧化钠 

 (4)盐+盐 - 盐+盐

  说明:

该反应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

     ①反应物两种盐都可溶  

②生成物中至少一种盐是沉淀(符合复分解反应完成的条件)

  说明:

该反应是复分解反应,生成物中应有沉淀或水或气体生成,否则不会反应。

例:

下列物质间能不能发生反应?

如能发生反应,写出化学方程式。

不能反应说明理由。

1、碳酸钠和硝酸钙  2、氯化钡和硫酸钠    3、氯化钠和硫酸钾         

4、氯化钾和硝酸银  5、硫酸铜和氯化钡    6、碳酸钡和硫酸钠 

三、综合运用

例1、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由CaCO3、Na2SO4、KNO3、CuSO4、BaCl2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做实验得到以下结果:

(1)将固体粉末加到水中,得到白色沉淀

(2)该白色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从实验可判断出,该粉末中一定含有    , 一定不含有       。

 

第十一单元练习与作业

(二)

课题1生活中常见的盐

(2)(WJL)

1判断下列物质间能不能发生反应?

如能发生反应,写出化学方程式。

不能反应说明理由。

1、Zn+Mg(NO3)2-        2、 Cu+AgNO3-

3、Cu+AgCl -     4、 K+CuSO4-

5、Fe+CuSO4 -          6、 Fe+Hg(NO3)2-

2、判断下列物质间能不能发生反应?

如能发生反应,写出化学方程式。

不能反应说明理由。

1、碳酸钠溶液和盐酸  2、氯化钡溶液和硫酸 

3、氯化钠溶液和硫酸         4、氯化钾溶液和硝酸   

5、大理石和稀盐酸     6、盐酸和硝酸银溶液

3、判断下列物质间能不能发生反应?

如能发生反应,写出化学方程式。

不能反应说明理由。

 

1、碳酸钠和氢氧化钙 2、氢氧化钡和硫酸钠 

3、氢氧化钠和硫酸钾          4、氢氧化铜和硝酸银   

5、大理石和氢氧化钙    6、碳酸铜和氢氧化钠 

4、判断下列物质间能不能发生反应?

如能发生反应,写出化学方程式。

不能反应说明理由。

1、碳酸钠和硝酸钙  2、氯化钡和硫酸钠    

3、氯化钠和硫酸钾         4、氯化钾和硝酸银 

 5、硫酸铜和氯化钡    6、碳酸钡和硫酸钠 

5、从氯化钡、碳酸钠、氢氧化钠、硫酸、氢氧化钙五种溶液中,选用两种按下列现象,写出化学方程式:

(1)有气体生成的复分解反应。

(2)有白色沉淀生成的复分解反应。

(3)发生中和反应。

6、医疗上常用Al(OH)3或NaHCO3治疗胃酸(盐酸)过多症,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7、有甲乙两组物质。

甲组:

硫酸铜溶液、稀盐酸、二氧化碳。

乙组:

锌粉、氢氧化钠溶液、硝酸钡溶液。

(1)甲组中能与乙组中3种物质都反应的是。

(2)乙组中能与甲组中3种物质都反应的是。

8在CuCl2和Mg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留在滤纸的物质

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

*9、试从复分解反应发生的反应的实质,计论“NaNO3+KCl”能否发生复分解反应,简要说明理由(提示:

根据不同条件讨论)

*10、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由硫酸铜粉末、碳酸钠粉末、硫酸钠、氯化钠、氯化钙这五种物质中一种或几种组成,为了鉴别它们,做了如下实验:

①取少量白色固体溶于水,得到无色透明溶液;②向上述所得澄清透明的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后出现白色沉淀,再加入稀硝酸,沉淀溶解并产生无色气泡。

根据上述现象,可以判定这包白色固体中(用化学式回答)一定含有      ,一定不含有       ,可能含有    。

 

课时2 化学肥料 (3)(WJL)

教学目标:

1、了解化学元素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及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2、了解化肥、农药对环境的影响。

及对化学、农药的使用利弊进行思考。

3、通过活动和探究,了解氮、磷、钾肥的区分方法和氮肥的鉴别方法。

4、培养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1、了解化学元素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及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2、、了解化肥、农药对环境的影响。

及对化学、农药的使用利弊进行思考。

教学难点、

1、通过活动和探究,了解氮、磷、钾肥的区分方法和氮肥的鉴别方法。

2、培养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化学肥料:

用化学、物理方法制成的含农作物生长所需营养元素的肥料。

一、化肥简介

   农作物所必须的营养元素有碳、氢、氧、氮、磷、钾、钙、镁等,其中氮、磷、钾需要量较大,因此氮肥、磷肥和钾肥是最主要的化学肥料。

学生阅读P77-79归纳小结。

1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见下页表)

2、化学、农药的使用利弊

化肥对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具有重要作用,但不合理使用会带来很多环境问题上。

一方面化肥中常含有一些重金属元素、有毒有机物和放射性物质,施入士壤后形成潜在的土壤污染;另一方面化肥在施用过程中因某些成分的积累、流失或变化,引起土壤酸化、水或氮和磷含量升高、氮化物和硫化物气体(N2O、NH3、H2S等)排放等,造成土壤退化和水、大气环境的污染。

3、分析小结:

农业上施用的农药通过哪些途径进入人体的。

(见书本P80)

二、化肥的简易简别

活动与探究P80---小结:

①用物理性质鉴别(如:

颜色、气味、状态等)

②再用化学性质鉴别(如:

加碱研磨是否有氨气产生、灼烧后的现象等)

化肥的种类

性质、

作用

   尿素[CO(NH2)2]

氨水[NH3·H2O]

氮肥碳酸氢铵(NH4HCO3)

铵盐 氯化铵(NH4Cl)

硝酸铵(NH4NO3)

-----------

硝酸铵(NH4NO3)

硝酸盐 硝酸钠(NaNO3)

------------

(氨水)无色液体,易挥发出有剌激性气味的氨气

(碳酸氢铵)易溶于水,受潮时在常温下即能分解。

(铵盐)

1易溶于水的白色固体。

2遇碱易放出氨气。

(硝酸盐)高温或受猛列撞击时易爆炸。

P77

氮是植物体内蛋白质、核酸和叶绿素的组成元素。

1在缺氮的情况下――;

2如果叶绿素下降,――;

3蛋白质含量的下降――。

磷肥  磷矿粉[Ca3(PO4)2]

钙镁磷肥(钙和镁的磷酸盐)

过磷酸钙[Ca3(PO4)2和CaSO4]混合物等含磷物质。

颜色:

灰白色不溶于水的固体 

促进作物生长,还可增强作物的抗寒、抭旱能力。

1、缺磷作物生长迟缓、产量降低。

2、磷过量会引起贪青晚熟、结实率下降

钾肥  硫酸钾(K2SO4)

    氯化钾(KCl)

长期大量使用会使土壤酸化、板结

 具有保证各种代谢过程的顺利进行、促进植物生长、增强抗病虫害和抗倒伏能力。

复合肥料:

磷酸铵[(NH4)2HPO4、NH4H2PO4的混合物]

     硝酸钾(HNO3)等

 特点:

是同时均匀地供给作物几种养分,充分发挥营养元素间的相互作用,有效成分高。

 

第十一单元练习与作业(三)

课时2化学肥料(3)(WJL)

1、(  )为了使植物代谢旺盛,增强抭病虫害和抗倒伏能力,就施用的化肥是

  A过磷酸钙      B、尿素     C、氯化钾    D、氨水

2、(  )下列物质都属于复合肥料的一组是

A、氨水、农家肥B、磷矿粉、铵磷钾C、硝酸钾、磷酸铵D、硫酸钾、钙镁磷肥

3、(  )下列关于化肥的说法错误的是

A、农业上主要施用含氮、磷、钾元素的化学肥料

B、大豆等有根瘤菌的豆科植物无需或只需少量氮肥

C、复合肥料能同时均匀地供给作物几种养分,肥效高

D、化肥对提高农作物产量具有重要作用,所以应提倡大量使用化肥

4、(  )下列化肥中难溶于水的是

A、磷矿粉     B、硫酸钾    C、尿素    D、碳酸氢铵

5、(  )下列化肥中呈灰白色的粉末状的是

A、硫酸铵     B、硝酸钾    C、钙镁磷肥   D、硝酸钠

6、(  )下列化肥中加熟石灰研磨有剌激性气味产生的是

A、氯化钾     B、过磷酸钙   C、硝酸铵    D、硝酸钾

7、(  )某农业仓庫堆放着化肥NH4NO3、NH4HCO3、尿素、,因包装袋字迹模糊已看不清楚,可将它们区分的最简便有效的方法是

 A、看颜色  B、  闻气味  C、加碱   D、先闻气味、加碱后再闻气味

ж8、(  )硝酸铵中混有另一种氮肥,经分析 知道它含氮元素质量分数为42%,则硝酸铵中混有的另一种氮肥是

 A、硫酸铵     B、氯化铵      C、尿素    D、碳酸氢铵

9、常用的氮肥    、    、    ;有常用的磷肥   、   、   常用的钾肥    、   。

硝酸钾中含有  两种营养元素,铵磷钾中含有   三种营养元素,它们都是常用    。

10、化肥的不合理使用会带来很多环境问题:

一方面化肥中常 含一些   、   和   ,施入土壤后形成潜在的土壤污染;另一方面化肥中某些成分的积累、流失或变化,引起     、      、      等,选成土壤退化和水、大气环境的污染。

ж11、根据下表中右栏所列化肥的注意事项,从下列化肥的性质中选择合适的项(可选多项),将其序号填入表的左栏中。

a遇碱易放出氨气b长期大量使用会使土壤酸化、板结c无色液体,易挥发出有剌激性气味的氨气d易溶于水,受潮时在常温下即能分解。

e高温或受猛列撞击时易爆炸。

性质

使用注意事项

氨水

运输、贮存、施用时要防挥发,要防止对皮肤、眼、鼻喉黏膜的剌激

碳酸氢铵

贮存、运输时要密封,不要受潮或曝晒,不要与碱性物质混放、混用

硫酸钾

不宜长期大量使用

硫酸铵

不要与碱性物质混放或混用,不宜长期大量使用

硝酸铵

不要与碱性物质混放或混用,不要与易燃物混在一起,结块时不要用铁锤砸碎

ж12、现有磷矿粉、氯化钾、硝酸铵三种化肥,如何一一鉴别?

第十一单元  课题 物质的检验(4) (WJL)

教学目标:

掌握检验酸(H+)、碱(OH-)、盐(CO32-、SO42-、Cl-)的方法

教学重点:

 使学生认识到检验各种不同的物质,实质是比较组成各物质的阳离子(或阴离子)的不同,利用性质加以鉴别。

教学难点

 上述各种物质的检验方法在实际中的具体运用。

教学过程:

一、分析归纳各种离子的鉴定方法

物质(或离子)

鉴定物质(即离子)的方法

酸(H+)

 

(1)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2)加入较活泼的金属(如:

锌等),产生可燃性气体。

(3)滴入碳酸盐溶液(如:

Na2CO3溶液等),产生使石灰水

变浑浊的气体。

(4)用PH试纸。

碱(OH-)

(1)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

(2)滴入无色试液变红色。

(3)滴入硫酸铜溶液,出现蓝色沉淀。

(4)用PH试纸。

碳酸盐(CO32-)

(1)滴入酸溶液(如:

稀盐酸),产生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硫酸盐(SO42-)

滴入可溶性的钡盐[如:

BaCl2或Ba(NO3)2],有白色沉淀产生,滴加稀硝酸,沉淀不消失。

盐酸盐(Cl-)

滴入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滴加稀硝酸,沉淀不消失。

铵盐(NH4+)

滴入碱溶液(如:

NaOH等),产生剌激性的氨味。

(或取两种固体研磨,闻到剌激性氨味)

二、  鉴定离子的先后次序:

(H+或OH-)>(CO32-)>(SO42-)>(Cl-)

举例:

 现有硫酸镁、氯化铁、氢氧化钠、硝酸钡、氯化钾五种溶液,不用其它试剂就可以鉴别,试说明鉴别方法。

  解析:

不用其它试剂鉴别物质,首先观察溶液的颜色,确定FeCl3(黄色溶液);然后用已知FeCl3溶液,滴入其它四瓶无色溶液,出现一种红褐色沉淀,可判断该溶液为NaOH;再用NaOH溶液,滴加其它三瓶溶液,出现白色沉淀为MgSO4,再用MgSO4滴入其余二瓶溶液,出现沉淀的为硝酸钡,无现象为KCl.

举例:

某一份无色溶液含有Na+,可能含有CO32-、SO42-、Cl-等三种阴离子。

请你设计实验方案验证三种阴离子的存在,并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及化学方程式

解析:

要验证(CO32-、SO42-、Cl-)三种阴离子的存在,首选要验证CO32-的存在,但不能用稀盐酸或稀硫酸,以防对溶液中SO42-和Cl-产生干扰,只能用稀硝酸且过量;其次验证SO42-的存在,应用Ba2+,但不能用BaCl2溶液,以防对检验Cl-产生干扰;最后才能用AgNO3溶液来检验Cl-。

故答案为:

实验用品:

稀硝酸、硝酸钡溶液、硝酸银溶液、胶头滴管、导管、试管、滤纸、漏斗、铁架台、玻璃棒、烧杯等。

小结:

略布置作业

 

第十一单元练习与作业(四)

物质的检验(4) (WJL)

1、(  )能用来鉴别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钠溶液的一种试剂是

A、酚酞试液   B、紫色的石蕊试液    C、镁    D、氯化钡溶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