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村官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970160 上传时间:2023-01-13 格式:DOCX 页数:49 大小:45.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村官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四川省村官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四川省村官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四川省村官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四川省村官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川省村官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docx

《四川省村官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村官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docx(4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川省村官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docx

四川省村官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

四川省村官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2009年

(总分:

100.00,做题时间:

90分钟)

一、{{B}}第一部分数量关系{{/B}}(总题数:

0,分数:

0.00)

二、{{B}}数字推理{{/B}}(总题数:

5,分数:

5.00)

1.

(分数:

1.00)

 A.

 B.

 C.

 D. √

解析:

[解析]数列后一项减前一项所得数列为[*],这三个数构成公差为[*]的等差数列,故()[*]。

故本题选D。

2.1,1,2,3,4,7,6,{{U}}{{/U}}。

∙A.5

∙B.9

∙C.10

∙D.11

(分数:

1.00)

 A.

 B.

 C.

 D. √

解析:

[解析]数列前一项加后一项所得数列为:

2,3,5,7,1l,13,显然这是一个质数数列,故()=17-6=11。

故本题选D。

3.2,3,4,10,38,{{U}}{{/U}}。

∙A.378

∙B.380

∙C.372

∙D.368

(分数:

1.00)

 A. √

 B.

 C.

 D.

解析:

[解析]原数列规律为an×an+1-2=an+2,即2×3-2=4,3×4-2=10,4×10-2=38,故()=10×38-2=378。

故本题选A。

4.4,9,25,64,144,{{U}}{{/U}}。

∙A.196

∙B.225

∙C.256

∙D.289

(分数:

1.00)

 A.

 B.

 C.

 D. √

解析:

[解析]原数列可以表示为22,32,52,82,122,指数为常数列,底数构成二级等差数列,故()=(5+12)2=289。

故本题选D。

5.3,4,5,6,8,10,{{U}}{{/U}},12,13。

∙A.10

∙B.9

∙C.7

∙D.5

(分数:

1.00)

 A. √

 B.

 C.

 D.

解析:

[解析]将原数列分成奇数项和偶数项两个数列,奇数项为3,5,8,(),13,偶数项为4,6,10,12。

偶数项后一项和前一项做差后得到新数列2,4,2,可以认为这是一个周期数列;如果()中的数为10,则奇数项做差后得到的新数列为2,3,2,3,这也构成一个周期数列。

故本题选A。

三、{{B}}数学运算{{/B}}(总题数:

10,分数:

10.00)

6.104-84={{U}}{{/U}}。

∙A.2000

∙B.4096

∙C.5904

∙D.8320

(分数:

1.00)

 A.

 B.

 C. √

 D.

解析:

[解析]本题计算量较大,可以利用尾数法求解。

104的尾数为0,84的尾数为6,两个尾数相减为4。

选项中只有C项尾数为4。

故本题选C。

7.甲、乙两车同时从A、B两地相向而行,甲车的速度是乙车速度的2倍.甲、乙两车相遇后,过15分钟甲车到B地,那么相遇后乙车到A地的时间是{{U}}{{/U}}分钟。

∙A.30

∙B.45

∙C.60

∙D.75

(分数:

1.00)

 A.

 B.

 C. √

 D.

解析:

[解析]由于甲车速度是乙车速度的2倍,则二车相遇时,甲车所走路程为乙车的2倍,即二车相遇后甲乙二车所走路程之比为1:

2。

而两者速度之比为2:

1,甲车走完余下路程需要15分钟,则乙车走完余下路程需要15×4=60(分钟)。

故本题选C。

8.4张奖券中只有一张有奖,有3人购买,每人一张,有人中奖的概率为{{U}}{{/U}}。

(分数:

1.00)

 A.

 B.

 C.

 D. √

解析:

[解析]4张奖券3个人购买,每个人只能购买一张,这三个人均未中奖的概率为[*],那么三个人中必有一人中奖的概率则为[*]。

故本题选D。

9.一个数列的前n项之和Sn=a1+a2+…+an其中n为正整数,若Sn=n2+2n+7,那么它的第七项a7={{U}}{{/U}}。

∙A.17

∙B.15

∙C.13

∙D.7

(分数:

1.00)

 A.

 B. √

 C.

 D.

解析:

[解析]根据题意,an=Sn-Sn-1=n2+2n+7-(n-1)2-2(n-1)-7=2n+1,故a7=2×7+1=15。

故本题选B。

10.甲、乙两个容器高25cm,底面积之比为1:

0.8,它们装满水后,从中取出相同数量的水,使甲容器的水深为9cm,那么乙容器中的水深为{{U}}{{/U}}cm。

∙A.4

∙B.5

∙C.6

∙D.7

(分数:

1.00)

 A.

 B. √

 C.

 D.

解析:

[解析]假设甲、乙容器的底面积分别为1cm2、0.8cm2,则两个容器的体积分别为25cm3、20cm3,根据题意可知取出水的体积为25-9=16(cm3),则乙容器中所余水的体积为20-16=(4cm3)则由V=Sh求得,乙容器中水深为[*]。

故本题选B。

11.如图,以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AC为边长做正方形ACEF,以对角线AE为边长做正方形AEGH……那么第五个正方形(正方形ABCD为第一个)的面积与ABCD的面积之比为{{U}}{{/U}}。

∙A.4:

1

∙B.8:

1

∙C.16:

1

∙D.32:

1

(分数:

1.00)

 A.

 B.

 C. √

 D.

解析:

[解析]设第一个正方形的边长为1,则第二个正方形边长为[*]。

第三个正方形边长为2,第四个正方形边长为[*],第五个正方形边长为4,由此第五个正方形与第一个正方形面积之比为42:

12=16:

1。

故本题选C。

12.甲加工180个零件需要6小时,加工同样的零件乙需要9小时,甲、乙平均每小时加工零件{{U}}{{/U}}个。

∙A.24

∙B.25

∙C.26

∙D.27

(分数:

1.00)

 A.

 B. √

 C.

 D.

解析: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甲每小时加工零件30个,乙每小时加工零件20个,则甲、乙二人平均每小时加工零件25个。

故本题选B。

13.一座桥全长160米,计划在桥的两侧栏杆上各安装16块花纹图案,每块图案的长是2.5米,靠近桥头的图案距桥端都是15米,相邻两块图案之问的距离是几米?

{{U}}{{/U}}

∙A.4

∙B.6

∙C.8

∙D.10

(分数:

1.00)

 A.

 B. √

 C.

 D.

解析:

[解析]设所求为x,则160=15×2+2.5×16+x×(16-1),解得x=6。

故本题选B。

14.甲对乙说:

“当我的岁数是你现在的岁数时,你才四岁。

”乙对甲说:

“当我的岁数是你现在的岁数时,你已经61岁了。

”则甲现在是{{U}}{{/U}}岁。

∙A.23

∙B.38

∙C.42

∙D.57

(分数:

1.00)

 A.

 B.

 C. √

 D.

解析:

[解析]设甲、乙现在的岁数分别是x、y岁,根据题意可得两个方程:

y-(x-y)=4,x+(x-y)=61,解这两个方程得:

x=42,y=23。

故本题选C。

15.现有浓度为90%和50%的酒精溶液,要配置800毫升70%的酒精溶液需要50%的酒精溶液{{U}}{{/U}}毫升。

∙A.200

∙B.300

∙C.400

∙D.500

(分数:

1.00)

 A.

 B.

 C. √

 D.

解析:

[解析]设需要50%浓度的酒精溶液x毫升,则需要90%浓度的酒精溶液(800-x)毫升,根据题意得:

[*],解得:

x=400。

故本题选C。

四、{{B}}第二部分言语理解与表达{{/B}}(总题数:

0,分数:

0.00)

五、{{B}}选词填空{{/B}}(总题数:

10,分数:

10.00)

16.充满诚意的道歉才被视为谅解的基础,而走过场的道歉将被看作欺瞒的继续和伤害的延伸。

如果道歉仅仅作为一种{{U}}{{/U}}出现,那么它将毫无意义,甚或结果适得其反。

∙A.姿态

∙B.幌子

∙C.借

∙D.理由

(分数:

1.00)

 A. √

 B.

 C.

 D.

解析:

[解析]本题首先可以排除C、D两项,根据文意,道歉不可能是作为一种借口或者理由。

这段话主要是为了说明没有诚意的道歉没有任何意义,也就是说道歉的态度不正确,是不会被谅解的。

选项中,“姿态”既可指姿势,也可以指态度、气度,因此用“姿态”可以说明没有诚意的道歉只是一种表面性的行为。

“幌子”本义是指商店门外用来表明所卖商品的标志,现多用来比喻进行某种活动时所假借的名义,句中显然不是说假借道歉的名义做别的事情。

故本题选A。

17.刘胡兰就义时从容自若的神态令刑场上的敌人{{U}}{{/U}}。

∙A.惊恐万状

∙B.提心吊胆

∙C.心惊胆战

∙D.大惊失色

(分数:

1.00)

 A.

 B.

 C. √

 D.

解析:

[解析]“惊恐万状”形容害怕到了极点;“提心吊胆”形容非常担心;“心惊胆战”形容内心极度惊惧恐慌;“大惊失色”指非常惊恐,变了脸色。

将要失去生命的人的精神状态一般来说应该是害怕、畏惧的,但是刘胡兰却是从容自若的,敌人显然没有料到刘胡兰的表现,从而乱了阵脚.惶恐不已。

A、D两项用在此处都显得语义过重,B项不合逻辑,故也不选。

18.无知是滋生偏见的{{U}}{{/U}},而了解历史才是治疗偏见的{{U}}{{/U}}。

要想理解现在的中国,不仅仅要看到中国的变化与发展,也要了解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

∙A.原因方法

∙B.土壤良药

∙C.背景药方

∙D.因素途径

(分数:

1.00)

 A.

 B. √

 C.

 D.

解析:

[解析]第一空根据“滋生”即可以排除C、D两项,“偏见”的产生和“无知”直接相关,显然不能用“背景”,“因素”不能说明“无知”和“偏见”的紧密联系。

第二空根据“治疗”可以判断用“良药”更为合适,治疗疾病必然是通过医疗手段,“方法”不能说明这一点。

故本题选B。

19.家在中国文化当中,具有一种特殊的地位,不理解中国人的家就永远不能理解中国文化。

可是家到底是什么?

中国人以家为一种精神上的{{U}}{{/U}},最重要的价值观都与家有关系。

∙A.归宿

∙B.乐土

∙C.安慰

∙D.追求

(分数:

1.00)

 A. √

 B.

 C.

 D.

解析:

[解析]这段话是要说明家对于中国人的重要意义。

“乐土”指安乐的地方;“安慰”用作名词时指精神上的不足得到补偿。

这两个词都不能完全说明家的意义。

排除B、C两项。

D项的“追求”是指寻求心中的目标。

每个人都有一个家,不需要通过追求来实现。

排除D项。

A项“归宿”可以说明家对于中国人的重要意义,即无论一个人有多大的成就,其最终的归宿还是家。

故本题选A。

20.这部作品{{U}}{{/U}}了热情,有着一种内在的力的搏动。

∙A.包括

∙B.蕴含

∙C.包容

∙D.包含

(分数:

1.00)

 A.

 B. √

 C.

 D.

解析:

[解析]首先排除C项,“包容”是宽容大度的意思,用在句中显然不合适。

“包括”是包含、总括的意思,多用来简单列举各部分,句子没有列举部分,排除A项。

“包含”指里面含有,“蕴含”也是包含的意思。

这样看来B、D两项均可选用,但“蕴含”的书面色彩较重,句子是对“这部作品”进行评述,用书面语较为合适。

故本题选B。

21.我们正处在一个以和平发展为{{U}}{{/U}}的当代世界,中国经济和社会的{{U}}{{/U}}发展,对于世界的和平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A.主导高速

∙B.主流良性

∙C.目标跨越

∙D.主流稳定

(分数:

1.00)

 A.

 B.

 C.

 D. √

解析:

[解析]根据常识可以知道,“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由此即可排除C项。

“主导”指起主导作用的事物,“主流”指事物发展的主要或本质方面。

句子前半句是要说当今世界发展的主要特点,并非是要说和平与发展这一主题对当今世界的作用。

由此可以排除A项。

“良性”,形容词,指能产生好的效果。

“稳定”指稳固安定,用来形容社会发展比较合适,故本题选D。

22.我们应该以敏捷的手腕{{U}}{{/U}}乡村的封建社会余孽。

∙A.拔出

∙B.根除

∙C.去除

∙D.铲除

(分数:

1.00)

 A.

 B.

 C.

 D. √

解析:

[解析]本题考查固定搭配。

“余孽”多和“铲除”搭配。

故本题选D。

23.“囧”是什么?

它是一个汉字,读音jiǒng。

“囧”的含义是什么?

本义是“光明”的意思,但就是这样一个字现在被赋予更多的意义并发展成为一种奇特的{{U}}{{/U}}文化。

∙A.当代

∙B.网络

∙C.流行

∙D.手机

(分数:

1.00)

 A.

 B. √

 C.

 D.

解析:

[解析]根据常识可以知道,“圆”字是在网络上流行起来的,是一种网络现象,g-伴生的种种解读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网络文化。

故本题选B。

24.他实在是太疲倦了,一躺下便进入了{{U}}{{/U}}。

∙A.梦境

∙B.梦想

∙C.梦乡

∙D.梦幻

(分数:

1.00)

 A.

 B.

 C. √

 D.

解析:

[解析]本题考查固定搭配,“进入梦乡”是固定搭配,用来指进入睡眠的状态。

25.2008年的这场冰雪,砥砺了民族的意志,凝聚了民族的精神。

中国人再次用心血、汗水和血肉之躯,铸造了一座民族精神的崭新{{U}}{{/U}}。

∙A.桥梁

∙B.辉煌

∙C.篇章

∙D.丰碑

(分数:

1.00)

 A.

 B.

 C.

 D. √

解析:

[解析]本题考查固定搭配。

“铸造”不能和“辉煌”“篇章”搭配,通常说“创造辉煌”“书写篇章”,可以说“铸造桥梁”,但是不能表达出中国人在面对冰雪灾害时所体现出来的团结、坚韧的民族精神,而且一般是说“搭建桥梁”。

“丰碑”比喻不朽的杰作,伟大的功业,有永久价值的证物或著名的事例,尤指值得记载或保存的艺术上或智慧上的成就。

用“丰碑”可以很好地表现作者对这种民族精神的赞叹之情。

故本题选D。

六、{{B}}语句表达{{/B}}(总题数:

5,分数:

5.00)

2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U}}{{/U}}。

∙A.技术创新的浪潮正使我们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存储、获得和处理信息

∙B.不论是褒还是贬,都市的兴起和膨胀都称得上是一种奇迹

∙C.本品主要有效成分为茶多酚,具有提高细胞抗氧化能力及抗凝血功能的一种自由基清除剂

∙D.今天我们要向读者讲述的,依然是一位有关市委书记牛玉儒的故事

(分数:

1.00)

 A.

 B. √

 C.

 D.

解析:

[解析]A项,词序混乱,应为“获得、处理和存储信息”;C项,句式杂糅,应为“本品具有提高细胞抗氧化能力及抗凝血的功能,其主要有效成分为茶多酚”;D项,搭配不当,“一位”不能和“故事”搭配,可以改为“是一个有关市委书记牛玉儒的故事”。

故本题选B。

27.下列句子中,有歧义的一项是{{U}}{{/U}}。

∙A.老王这几天身体不太好,已经两天没来上班了

∙B.我在昨天的招待会上认识了一个新朋友

∙C.学校接到通知,今天和明天下午,全体师生搞大扫除,准备迎接市长检查

∙D.四年的大学生活就要结束了

(分数:

1.00)

 A.

 B.

 C. √

 D.

解析:

[解析]句中的“今天和明天下午”存在歧义,可以指今天下午和明天下午,一共两个下午,也可以指今天一天和明天的一下午。

故本题选C。

28.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U}}{{/U}}。

∙A.早上出门的时候,我看到公园里正在搞建设,一辆辆挖掘机、装卸机和十几辆翻斗车在工作人员的指挥下挖土

∙B.根据最新的气象资料显示,渤海附近流域近期基本无降雨过程,仅安徽和山东部分地区可能有短时中到大雨

∙C.中国的新闻出版事业大多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建立起来的,在改革开放后,获得了空前快速的发展

∙D.张红待在实验室一个多星期了,好像与世隔绝了,所以他回到家,强迫自己看了五天的报纸和新闻

(分数:

1.00)

 A.

 B.

 C. √

 D.

解析:

[解析]A项,搭配不当,这些机械本身不能挖土,必须在工作人员的操作下进行,因此可以将“指挥”改为“操作”。

此外,具有挖土功能的只有挖掘机,装卸机和翻斗车的主要功能是装卸货物,而不是挖土。

B项,“安徽和山东部分地区”存在歧义,部分地区可以指安徽部分地区和山东部分地区,也可以指安徽全部地区和山东部分地区;此外,“根据最新的气象资料显示”句式杂糅,可将“根据”或“显示”任选其一删去。

D项,“五天”修饰不明,可以指花了五天的时间看报纸和新闻,也可以指看了五天中出版的报纸和报道的新闻。

故本题选C。

29.下列各句中,语意明确的一句是{{U}}{{/U}}。

∙A.印度洋海啸发生后,中国政府进行了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对外援救行动

∙B.今天老师又在班会上表扬了自己,但是我觉得还需要继续努力

∙C.郭爱群看见组织部新来的援藏干部很高兴,于是两人亲切地交谈起来

∙D.因患病住院,83岁高龄的黄昆和正在美国的姚明没能到现场领奖

(分数:

1.00)

 A. √

 B.

 C.

 D.

解析:

[解析]B项,语句有歧义,句中的“自己”可以指“老师”,也可以指“我”;C项,语句歧义,可以是郭爱群很高兴,也可以指新来的援藏干部很高兴;D项,存在歧义,患病住院的可以指黄昆一个人,也可以指黄昆和姚明两个人。

故本题选A。

30.下列句子中,没有歧义的一项是{{U}}{{/U}}。

∙A.在现代都市中,交通堵塞现象日益严重

∙B.这支精致的钢笔将作为今天得分最高的观众的礼品赠送给她

∙C.老王背着儿子和女儿偷偷地去卖血

∙D.暑假我回到离别多日的老家,妈妈告诉我说爷爷走了有半个多月了

(分数:

1.00)

 A. √

 B.

 C.

 D.

解析:

[解析]B项可以指“她”是今天得分最高的观众,因而得到作为礼物的钢笔,也可以指她接受钢笔,但这支钢笔原本是其他得分最高的观众所获得礼品;C项,“背着”,可以指老王是瞒着儿子和女儿,自己去卖血,也可以指老王背着儿子,和女儿一起去卖血;D项中的“走了”可以指爷爷去世了,也可以指离开“老家”去另外一个地方。

故本题选A。

七、{{B}}阅读理解{{/B}}(总题数:

10,分数:

10.00)

31.为什么人们在享受自己创造的财富的过程中,会时时受到大自然的种种惩罚?

因为在土壤侵蚀、沙漠化、滥伐森林、越来越多的物种灭绝、环境污染等所导致的生态系统的退化中,已经进步到能登月球、造核武器的人类,还没有真正揭开人与生物圈之间的秘密。

该段中“秘密”一词指的是{{U}}{{/U}}。

∙A.人类为什么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B.人类创造财富还会受到惩罚的原因

∙C.人类应该怎样在维持生态平衡的同时获得发展

∙D.人类怎样搞经济建设才能与环境相适应

(分数:

1.00)

 A.

 B.

 C. √

 D.

解析:

[解析]文段首句即提出问题,说明人类在享受自己创造的财富的同时,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第二句则指出尽管人类科技发展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却不能解决生态退化的问题,因此末句的“秘密’’是指人在自身发展的同时应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

C项与此相一致。

A项只提到了人类受到大自然惩罚这点,并没有指出人类自身行为与惩罚之间的关系;B项是文段首句的同义转述,予以排除;D项中的“经济建设”比较片面,人类不只在进行经济建设,还在进行科学探索。

故本题选C。

32.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利益关系出现多元化,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日益显现,特别是投资者在劳动关系矛盾运动中的主导地位确立,劳动者的弱者及被支配地位趋重,非公企业成为劳资矛盾集中爆发地。

因此,需要加强非公企业职工维权机制建设,为推动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作出贡献。

这段话的中心意思是{{U}}{{/U}}。

∙A.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非公企业成为劳资矛盾集中爆发地

∙B.随着改革的不断深人,劳动者的弱者及被支配的地位趋重

∙C.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需要加强非公企业职工维权机制建设

∙D.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利益关系出现多元化

(分数:

1.00)

 A.

 B.

 C. √

 D.

解析:

[解析]文段第一句指出劳资矛盾在非公企业尤其突出,第二句提出建议,要加强非公企业职工维权机制建设,这是文段的主旨所在。

A、B、D三项都比较片面,只涉及文段的部分内容。

故本题选C。

33.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没有任何有效治疗的情况下,T淋巴细胞被不断感染和杀伤,出现了“寡不敌众”的局面,于是那些在人体免疫系统功能正常情况下并不致病的微生物或潜伏在体内的微生物便乘虚而入,严重的机会性感染和肿瘤发生了,最后导致艾滋病患者死亡。

这段文字所要表达的主要观点是{{U}}{{/U}}。

∙A.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迅速发展成为艾滋病患者

∙B.艾滋病病毒的攻击和破坏为机会性感染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C.艾滋病感染者经过很短的潜伏期就会发展成典型的艾滋病患者

∙D.艾滋病病毒导致了艾滋病患者的死亡

(分数:

1.00)

 A.

 B. √

 C.

 D.

解析:

[解析]整个文段是在说在没有任何有效治疗的情况下,艾滋病患者死亡的原因,即T淋巴细胞不断地被感染和杀伤,结果导致人类的免疫系统功能遭到破坏,从而导致严重的机会性感染和肿瘤,最终导致艾滋病患者死亡。

A、C、D项从文段中不能找到相关依据。

故本题选B。

34.工人阶级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产业革命和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

一方面,资产阶级为了发展资本主义大工业和追求利润,通过圈地运动使农民与土地相分离,农民被迫地实现了向工人阶级的转化。

另一方面,随着产业革命的发展,在市场经济竞争中破产的各社会阶层如小工业家、小商人和小食利者、手工业者和农民等,都加入到无产阶级队伍的行列。

这段文字的中心思想是{{U}}{{/U}}。

∙A.工人阶级是由市场经济竞争中破产的各社会阶层转化而来的

∙B.工人阶级是由产业革命中被迫离开土地的农民转化而来的

∙C.工人阶级不是从来就有的

∙D.工人阶级是产业革命和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

(分数:

1.00)

 A.

 B.

 C.

 D. √

解析:

[解析]文段首句即为主旨句,后面是对主旨句的阐述。

A、B两项分别说明了工人阶级的两个来源,都是正确的,但是不够全面;c项没有指出工人阶级到底从何而来;D项是对文段内容的全面概括。

故本题选D。

35.在中国这样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空间中,各个族群始终处于相互密切交往并探求在这个空间里如何共同生存的族群关系。

通过几千年的历史,客观上逐步形成了一个各族群共存的“多元一体”格局。

费孝通教授在他的文章中把它用语言表述了出来,所说明的就是几千年来中国人、中国各个族群看待自身和处理民族关系的传统。

对“多元一体”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U}}{{/U}}。

∙A.“多元”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