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3定位认识你自己.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969297 上传时间:2023-01-13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46.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NO3定位认识你自己.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NO3定位认识你自己.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NO3定位认识你自己.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NO3定位认识你自己.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NO3定位认识你自己.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NO3定位认识你自己.docx

《NO3定位认识你自己.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NO3定位认识你自己.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NO3定位认识你自己.docx

NO3定位认识你自己

 

NO.3定位——认识你自己

 

九月底的上海,还是那样闷热,坐在南京西路的恒隆广场的一层圆形茶座里面,心中充满了焦虑,有那么多的问题,希望和太傻讨论并得到解答。

 

自从太傻给我打开了一扇名字叫做“营销”的大门之后,我发现我在留学方面,我所懂的东西真的还不到30分,当我越深入的思考,认真地反思,所遇到的问题也就越多,当我看得书越丰富,自己的想法也就越多。

无论如何,我终究不是一个经验丰富的专业营销人才,我学习的金融投资方面,虽然也有很多客户销售培训,但是,终究只是纸上谈兵,一遇到实际的问题,就会一筹莫展。

就好像我现在面对的留学难题,我即使认为我已经理解并开始掌握留学申请营销的本质,并在个人认识方面获得了飞跃性的突破,但是,一遇到具体操作的细节,我就感到很大的疑虑,“这样做可以吗,这样做是对的吗,要是太傻做,他会怎么做呢?

 

比如,这次谈话,我最希望了解的问题,在于“定位”,这个问题。

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实际上包含了无数的难关。

我曾经最确切的确信,我自己对自己留学申请的定位是肯定不会出错,现在回想起来,多么的幼稚可笑,即使是我第二次申请,更有“经验”了,我也其实对真正的“定位”什么都不懂,那个时候,无非是想着如何正确的确定选校范围,如何让所谓的文书成为一个整体,如何更多地了解学校信息这样简单的想法。

但是,真正的留学定位,并那个时候的那些模糊的想法,要系统地多,也深入的多。

在营销学中,定位也是最大难题之一,无数世界最优秀的公司为之折翼,其中不乏像IBM,GE这样最顶尖的公司。

我相信,留学申请的定位,也必然是任何申请的首要难题。

定位的成功,也从本质上决定营销成败的最大基础。

 

这三周我看了几本营销学最经典的书籍,做了很多的笔记,当我的视野越开拓,我就越感到自己的无知,也越发对太傻充满了敬畏,我以前所自豪的‘包装’‘推销’,现在看起来是多么的浮浅和可笑,我还上次长篇大论的和太傻演讲一番,真的是一只不折不扣的井底之蛙。

如果不是太傻给我提出营销的系统化的概念并且引导我看最专业的营销的书籍,我肯定现在还在为自己的所谓“见识”洋洋得意呢!

 

不过有点可惜,由于太傻的行程安排,他从九月下旬一直到十月初都待在上海,本来约好电话谈话的——如果那样真地太可惜了,电话的效果真地没有面谈直接。

幸好公司在十月在上海有一个专门的为期两周的项目,我于是就顺理成章,和太傻在上海见面了。

 

面谈的地方在我所在的公司所在地中信富泰广场隔壁的恒隆广场,是一个环境很好的地方,虽然南京西路是上海的最繁华的中心,但恒隆广场的中心茶座,人却很少。

 

我一眼看到了太傻,他穿着一身运动装,从地下一层的扶梯上来,我愣了一下,马上就明白了,太傻是从恒隆地下一层的Fitnessfirst上来的。

 

太傻坐在我对面,很快点了茶水,用毛巾擦擦汗,抱歉得说,“不好意思,不好意思,刚从椭圆机上下来,恩,Jim,现在怎么样呀?

 

我真地一点都不介意,这样事实上比西装笔挺的在办公室谈话,轻松多了。

 

我说:

“没关系的,只要你还有力气说话就行。

 

太傻依旧很抱歉得说,“恩,这个你放心,说话是最不费力气的事情了,特别是和你谈话,是一件很让人放松的事情。

我们尽快解决问题吧,我相信你现在虽然有很多问题,但是,只要解决了几个最核心的,其他的都可以迎刃而解的,对吗,你就直接提出你的问题吧?

 

我好不迟疑的开始了我的叙述:

 

“前段时间,我看了几本营销方面的书,其中看得最仔细的是美国的营销学大师特劳特(JackTrout)的《定位》和《22条商规》,我觉得这两本书给我的启发最大,并且让我开始意识到在留学申请中定位的重要性和复杂性。

其中,在22条商规中提出的22条用于定位的方法,让我受益匪浅,你看,我把它们主要条目的摘录出来了。

 

我递给太傻一张我记录的便笺,上面是我摘抄的条目

 

 

1.  领先法则

成为第一胜过做得更好

2. 类别法则

如果你不能第一个进入某个类别,那么就创造一个类别使自己成为第一

3. 观念法则

首先进入消费者心中要胜于首先进入市场

4. 认知法则

市场营销并不是一场产品战,而一场认知战

5. 聚焦法则

市场营销中最强有力的观念就是在潜在消费者心中拥有一个代表自己特色的词语

6. 专有法则

两个公司不可能在潜在消费者心中拥有同一个代名词

7. 阶梯法则

采用何种营销战略取决于你站在阶梯的哪一级

8. 二元法则

长远来看,每个市场都会呈现只有两匹马竞赛的格局

9. 对立法则

如果你将目标锁定为市场第二,那么你的战略应由领先者决定

10. 细分法则

一段时间后,一个产品类别将会进一步细分,并形成两个或更多的产品类别

11. 长效法则

市场营销只有经过一段时期的运作才能显现其效果

12. 延伸法则

总是有一种不可抗拒的压力迫使公司延伸品牌的产品线

13. 牺牲法则

有所失,才能有所得

14. 属性法则

对于每个属性而言,都会有一个对立的、有效的属性存在

15. 坦诚法则

承认不足,消费者会发现你的长处

16. 独特法则

在每一种情况下,只有一种行动会产生显著的结果

17. 不可测法则

除非是你在为对手制定计划,否则你无法预测未来

18. 成功法则

成功常导致自大,而自大则会导致失败

19. 失败法则

失败是可以预料的,也是可以接受的

20. 炒作法则

实际情况往往与媒体宣传的相反

21. 加速法则

成功的营销计划不以时尚为依据,而是以趋势为基础

22. 资源法则

没有充足的资金,好想法不会成为现实

 

 

“我根据我对留学定位的理解,把这个22条商规作了一些注释,变成了这样”我递给太傻另外一摞便笺,上面的标题是《22条留学定位法则》,内容如下:

 

 

 

22条留学定位法则

 

1.  领先法则

成为第一胜过做得更好——不要认为只要你做的更好,就可以确保你的更加的接近成功,你的竞争者的实际的范围永远比你想象的要大得多,确保录取的唯一法则就是成为毫无疑问的第一,而不是仅仅比现在的自己做的更好。

2. 类别法则

如果你不能第一个进入某个类别,那么就创造一个类别使自己成为第一——如果你很明显不是第一,那么你要去创造一个领域,或者一个方面,或者一个层面,让自己成为第一,教授只会录取最好的,而不是比较好的。

自己去创造一个可以让自己成为第一的领域。

3. 观念法则

首先进入消费者心中要胜于首先进入市场——成为所有竞争者中的第一是很容易的,真正难的是称为教授心中的第一。

留学营销的定位的本质在于教授心目中对你的排序,而不是你自己对自己的排序。

如果你不是所有竞争者中的第一,那么就努力成为教授心中排序的第一,而后者更加有优势,毫无疑问。

4. 认知法则

市场营销并不是一场产品战,而一场认知战——对于留学申请者而言,没有申请者之间任何的竞争,真正竞争的是教授内心深处的认知标准。

如果教授对最优秀的申请者的形象和素质已经确定,你要把自己向那个标准靠拢,即使只是一个小的方面的达到,也比一个什么都会,但什么都不精的申请者强。

5. 聚焦法则

市场营销中最强有力的观念就是在潜在消费者心中拥有一个代表自己特色的词语——你必须给自己的一个展现给教授的形象有一个简单而明确定义,这个定义代表了你独有的,明显处于第一位的最大的优势,并且是任何其他人都无法复制的,你拥有了这个定义,你也就拥有了最大的优势。

6. 专有法则

两个公司不可能在潜在消费者心中拥有同一个代名词——不可能有两个申请者拥有一个相同的定义,模仿他人成功的人必然面对失败,当你的竞争者已经在你潜在的教授心中又有了一个定义的时候,你若想再拥有同一个定义,那是徒劳无益的

7. 阶梯法则

采用何种营销战略取决于你站在阶梯的哪一级——第一位优势目标是进入潜在教授心中虽然是最主要的目标,但是如果你没有能够做到这一点,并不意味着你会输掉这场较量,对于第二位,第三位,乃至waitinglist上的竞争者,都有合适他的战略。

8. 二元法则

长远来看,每个市场都会呈现只有两匹马竞赛的格局——如果将每一个教授的每一条录取标准细分,每一条标准下的竞争者只会剩下两个,其他的人都会淘汰或者进入其他的细分标准。

9. 对立法则

如果你将目标锁定为市场第二,那么你的战略应由领先者决定——强势之中隐藏着弱势,领先者无论多么强大,位居第二位的都有机会扭转败势,你首先要认识强者到底强在哪里,你必须发现领先者的本质,然后以对立的形象,站在教授的面前,一定是对立,而不是模仿最强者,那样你连第二都会被挤掉

10. 细分法则

一段时间后,一个产品类别将会进一步细分,并形成两个或更多的产品类别——在留学的竞争中,随着申请竞争的加剧,所有申请者的优势会细分成不同的类别,这个时候,就是你占据最领先位置的时候,关键是你要敏锐的发现,这种细分发生在什么时候,什么位置,你可以占据第一的那个细分领域到底在哪里。

11. 长效法则

市场营销只有经过一段时期的运作才能显现其效果——不要简单地在寄送完留学材料后等待结果的来临,也不要在教授对你表示好感后,认为万事大吉,不要被简单的假象所蒙蔽,所有的营销活动,短期的效果和长期的效果都是截然相反的,真正的竞争才刚刚开始,你要去争取的是最重的结果,你需要越往后期,营销越集中,越强大。

12. 延伸法则

总是有一种不可抗拒的压力迫使公司延伸品牌的产品线——你会遇到无数的诱惑,让你改变你最具备优势的竞销方面,但是,你必须不断的去抵御这种诱惑,并坚持在自己最具优势的方面做得更加强大,你可以不断延伸你的优势,但是不要去拓展你的领域,不给任何对手可乘之机,也许有一天一个你心仪的教授对你表示好感,这并不是意味着,你要做出任何变化,你很可能最终什么也没有得到,仅仅因为你的摇摆不定。

13. 牺牲法则

有所失,才能有所得——你必须学会去放弃,才能真正拥有自己最想要的价值,很多时候,放弃比坚持更加困难,但是同样很多时候,你所谓的放弃,并不是意味着失败,而是意味着更大的成功。

在留学申请,你永远不可能成为所有领域的第一,你其实只要成为一个领域的第一就足够了。

14. 属性法则

对于每个属性而言,都会有一个对立的、有效的属性存在——每一个失败者都是在模仿成功者的足迹,他们思考,为什么会成功,于是去模仿成功,但是,模仿者都一一失败了。

每一个属性,优势都是某个人独有的,如果你想再次成功,你需要去对立。

在竞争中也是一样,不要跟随领先者的脚步,或者复制他的优势,你必须具有对立的优势,才能获得有效的追赶。

15. 坦诚法则

承认不足,消费者会发现你的长处——坦诚自己的缺点比叨叨不休自己的优点在营销上有价值的多,深入潜在的教授的内心最深处的方法就是坦诚自己的缺点,这种坦诚是真正的坦诚,而不是装摸作样的做一些肤浅的自我批评,而是对自我的反思和诚实自责。

每一个教授,都看得出你到底在说真话还是假话。

16. 独特法则

在每一种情况下,只有一种行动会产生显著的结果——不要将申请成功认为是很多的细小的成功地总合,不要简单地认为,只要把申请的每一个步骤都做得最好,就肯定可以成功,申请的成功只有一个原因,就是因为你在一个部分做得独特并且最好,也许这个部分是一个细小的部分,但是,一个人肯定只有精力把一个细节的部分做到独特并且最好,你真的能在哪怕一个细节做到独特并且最好吗?

17. 不可测法则

除非是你在为对手制定计划,否则你无法预测未来——你不是教授,也不要去猜测教授在想什么或者预测你的竞争者到底谁会录取,这是徒劳无益的,客户的心理都是不可捉摸的,你要做的不是去争取任何一个教授,而是把自己的事情做好,这样,肯定会有好的结果,永远不要在一棵树上吊死,而放弃了一片森林。

18. 成功法则

成功常导致自大,而自大则会导致失败——永远不要认为自己已经具备了某种独特的优势,你如果有某些所谓的优势,你需要更加努力去争取更好的,而不是自大的认为所有的事情已经万无一失,自大导致失败

19. 失败法则

失败是可以预料的,也是可以接受的——任何一个学校申请的失败,都是可以预料的,也是可以接受的,你只有学会接受失败,才可以有资格追求更大的成功,从失败中学习是最有价值的学习方式,不要心怀沮丧的把一封据信扔到垃圾堆,要向最珍贵的资料一样保存它,它将是你未来最大的财富。

20. 炒作法则

实际情况往往与媒体宣传的相反——不要认为频繁的和教授联系会有什么正面的效果,即使你已经具备了某种优势,过分的炒作也会让你在未来的某个时候落后,真正的成功者都是敏言慎行的,而不是盲目吹嘘,自吹自擂的。

没有一个教授是笨蛋,会被所谓的炒作蒙蔽眼睛。

21. 加速法则

成功的营销计划不以时尚为依据,而是以趋势为基础——在申请中,你需要洞察的是趋势,而不是短暂的成功,不要因为某个或者某几个教授表示好感而沾沾自喜,并忘乎所以,你需要控你的加速的速度,不要提前消耗你所有的资源,只要你坚持笑到最后,才是真正的成功。

22. 资源法则

没有充足的资金,好想法不会成为现实——在申请中,你必须拥有充分的可以利用的资源,每个人的身边都有无数可以使用的资源,但是,只有真正善于利用这些资源的人,才能给自己创造优势,不要抱怨可以使用的资源太少,那只是因为你并没有用心去挖掘。

 

 

太傻用心的把我做的注释一一看完,笑容满面,不久,他抬头洋溢着满面地笑容对我说:

 

“Jim,你真的是一个很用心的人,从你做的这些笔记就可以看出,你是真正的明白并且理解了我们之前的两次谈话,并真正的开始反省自己,并超越自己的局限了,现在的你真的和刚刚找到我的时候完全的不一样了,才过不到2个月的时间,你就能发生这么大的变化,你看,你现在和以前完全不一样了,对吗?

 

我点点头,说,“是的,这两个月,我学会的东西,比我之前两年学到的东西都多得多,事实上,我觉得我不仅仅是在重新学习留学申请,还是在学习一种全新的工作和生活的态度,我以前一直认为我懂得很多,缺乏的仅仅是经验和经历,我认为我的能力可以解决一切的问题,我认为我的勤奋努力就可以保障我的成功,但是,现在,我能够理解,在个人的发展道路上,更重要的是学习和反思,这种学习,不是指专业本身的学习,就好像留学申请本身,其实没有什么好研究的,但是,如果你把你的视野拓宽,你会发现真正的宝藏,很多其他的体系中的知识,看似和你研究的对象毫不相干,但是,事实上,都是融会贯通的,我现在重点学习的营销学知识,就为我对留学申请的理解上到一个全新的台阶,我的专业本身是金融学,我以前只看金融学的相关书籍,但是,我现在,我更愿意看商业,管理,营销和人文类的书籍,这些书给我打开了全新的世界,并且让我在金融方面的理解到达全新的层次;

 

“我相信,一个人的勤奋努力是没有错误的,但是,更重要的是学会正确的勤奋努力的方法,否则,你虽然仍旧在进步,但是,你的这种进步,和真正聪明的人比起来,速度太慢了。

人家在飞,你确在爬,这是无法竞争的。

因此,学习的能力,宽广的视野,旁征博引和融会贯通的能力,才是真正可以成功的人的关键。

 

“同时,我也真正学会了反思,以前,我总是说,要反思,但是,实际上,我根本不懂得反思,反思也是一种学习,但是,是一种更痛苦的学习,你必须真正的否定自己,从每一个细节事无巨细的追问自己,为什么要这样,为什么不能那样,到底什么才是你做、或者不做的标准,你是不是真的明白要怎么做,为什么要这么做,还是在潜意识中继续模仿?

这真的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但是,你看,我在做的更好,对吗?

 

太傻点头,把我的便笺整理好,推还给我,“但是,你还可以做的更好,不是吗?

你看,你对于留学定位的这些注释,虽然涉及了很多的方面,但是,你并没有把它形成完整的一个整体对吗,这样,你会在具体执行的时候感到一种缺陷,总是觉得还漏掉了什么,或者还对什么不够放心,对吗?

 

我回答道:

“这也是我今天想和你讨论的主要问题,我对于定位这个话题,确实有很多理解和想法,我想,你是不是可以给我梳理清楚,让我更加明确,并且跟易于操作呢?

而且,我不知道,到底应该从哪里开始,哪里是重点,应该按照什么步骤进行,我感觉思维走入一个巨大的宝藏,但是,我不知道,这个宝藏应该从哪里开始,首先应该去哪哪一颗最大的珍珠”

 

太傻想了想,说:

“恩,我能给你的这些便笺提些小意见吗?

说实话,Jim,你做的工作和努力真的很杰出,所以,你的进步也很显著,《定位》《22条商规》还有另外几本管理类的书籍,比如《周一清晨的领导课》,都是我公司的主管和总监级别的管理人员要求阅读的必读书目。

他们其实都读了,但是,没有一个人向你这么用心的读,也很少做这样的笔记。

不过,你为什么不把你的这些笔记再拓充一下,发表出去呢,标题可以还是叫做《留学申请的22条定位法则》——我想这会给很多人很多的帮助的,毕竟,你现在做的注释,我和你看着都会很心领神会,但是,如果其他人,不是经验很丰富的,肯定会一头雾水,如果你能跟明确的把这些条目的阐释更加具体化,加上一些具体实际操作的分析,这样,应该也会更有利于你思路的形成。

我可以在你写完之后给你一些修改的建议”

 

我琢磨了一番,说:

“Hi,太傻,你这不是又在怂恿我写什么指导文章吧,这可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这些东西,要是想说明白,至少是一本10万字的书吧,我想,等我今年申请结束了,我也许会写写这些方面的一些心得感想吧,估计明年的这个时候,我想肯定会写一些什么东西,但是,也许不会是这个标题,但是,我想,这会是其中一个最重要的部分吧。

 

太傻显然对我的承诺很高兴,笑着说,“那就等着读你的大作了,不过,我给你一些建议,如果你真的准备写一本书,一定要注意形式的丰富,不要一味的说教,那样,不管什么好书,读得人,肯定会睡着的。

 

“但是”我有些质疑太傻在这方面的热情,“你真的觉得这样的书,或者文章会给大家什么帮助吗?

我以前写过很多这种文章,但是,实际的帮助其实很小,很少有人真正用心的去看这些东西,大部分人,就算看了,也只是囫囵吞枣,走马观花,要么就是不加思考的原样照搬,要么就是记住了几条所谓的技巧方法之后,把最重要的东西给忘的一干二净,到真正用的时候,又照猫画虎,做成一个四不像。

你看,这样其实,还不如不写呢?

 

太傻点头说:

“但是,任何一个事情,肯定都需要一些人去推动向前发展才行呀,就看,你看我建立的论坛,不管怎么样,虽然帮助不大,但是终究有一些帮助,你以前写的那些文章,虽然不能帮助大部分人,但是,不论如何,也确实帮助了一些人,因为总是有一些人是用心的,并对自己的未来付责任的,你看,只要你能在10个人中帮助到一个人,就至少有上万人可以从你做的事情中真正受益,你就应该感到很满足了。

 

我很赞同的点头,“是这样的,如果十个人中哪怕有一个人是认真阅读的,我想,我确实就应该知足了。

那么,回到我们的核心问题,如果你面对一个刚刚找到太傻咨询中心帮助的人,你会如何帮助他定位呢?

 

太傻饶有兴致的反问道“如果是你自己,你觉得,定位的过程的本质是一个什么过程呢?

 

“当然是一个认识自己的过程!

”我毫不犹豫地回答道。

 

“来,我们具体一些,从你自己的经历和现在的体会”太傻又在引导我的思路,“你是怎样认识自己的呢?

你周围的人又是在做怎样的定位呢?

 

我想了想,回答说:

“很多人都认为,其实定位,就是认清自己的优势劣势和竞争状况,并且给自己一个合理的选校的层次分布,不要太高,也不要太低,这个是留学入门时期最常见的想法,也是大多数留学申请者所在的定位层次,所以,论坛上关于到底GPA重要还是GRE重要的讨论永远不会间断,就是因为,大部分人,还在这个层次上感到茫然。

不明白自己到底是优秀还是不优秀,想弄清楚,自己到底申请哪些学校才有比较大的成功地把握。

有一些所谓的留学专家,会给你搬出“SWOT分析”的概念,无外乎对申请中的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和威胁(Threats)的总结,其实,并没有超越这个层次,每个申请者,有哪些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自己稍微思考一下都会弄得清清楚楚,定位最需要的不是明白自己很强,或者自己很差这种简单的命题,也不是的为了确定自己到底重点申请哪个排名层次的学校。

这些其实都是一个结果,而不是一个过程,或者一个原因。

 

“但是,说实话,即使是这样一个简单的层次,很多的留学申请者还是很难做好,最大的问题出现在盲目的自信上面。

比如一个其实什么背景都没有的人,大学本科大四,做过一些简单的研究,GT考的高一些,学校排名高一些,GPA高一些,却在论坛上问:

‘大家看我申请前50的学校有多大把握’,其实,你看这种问题,应该怎么回答呢,申请的决定因素在于你的努力,在于你如何把申请中的最有价值的部分做好,而不是决定于你的GT,GPA这些东西。

虽然这些东西必不可少,但是,这些东西什么都决定不了,更麻烦的是,很多人会以此为标准去决定自己所谓重点申请的学校层次,而且大部分人都定得虚高,尤其是那些中国所谓的名校的毕业生。

我曾经对论坛上讨论这类问题的人说,‘你这样的提问,真的是没有意义的,你真的明白你要什么吗,你真的明白美国学校是什么吗,你什么都不明白,就知道GT,GPA,PS,推荐信,套磁,你除了去碰运气,还能去做什么呢?

’虽然有些尖锐了,但是,这些都是事实。

 

“当然,这些也是很无奈的事实,中国学生,被GT考试,已经逼得一头伤疤了,再遇到留学申请这样还远没有标准化的过程,就更无可是从了。

中国学生,应对考试,可以很容易的把分数考到让美国教授瞠目结舌的地步,但是,这种瞠目结舌多了,也就没人在意了,我和很多教授谈过,他们录取的那些TOEFL考高分,但是什么话都说不清楚,GPA极高,但是去了实验室什么都不会做,PS写的天花乱坠,面试的时候一问就露馅的经历都已经成为教授录取中国学生的普遍经验了,但是,虽然大家都知道这种情况,但是,和我以前一样,很少有人愿意去正视它,更愿意自我麻醉的想,你看我GPA3.7,怎么也肯定比那些GPA3.3的强吧,说实话,如果教授实在没人选了,只有两个人申请,其他所有的标准都一样,一个过了4级,一个过了6级,教授当然会去要那个过了6级的。

但是,这只是自我陶醉的幻想罢了,没有人会和教授强调,“你看,我过了六级”,但是很多人会去强调“你看,我是经过艰苦努力把GRE考到了1500”或者,“我是学校合唱团的成员,这是一个特别重要的合唱团”…….教授录取的是做事情的人,不是会考试的人,或者会唱歌的人——但是,就算大家都理解这些,也没有什么用处,因为大多数人根本不明白什么才是“定位”,他们的眼中,只有GT,GPA,PS这些东西,他们没有机会,也不可能超越到更高的层次上去。

 

“这几乎就是申请入门者在留学定位中的最容易犯的错误——肤浅的认识自己和认识留学——所达到的层次,在这个层次上,几乎违背了22条定位原则的每一条,甚至可以说,连定位的门都没有进入,连留学是什么都不明白,连自己是什么都不清楚,怎么可能入门呢?

从本质而言,这个层次的申请者首先违反了22条法则的第4条,认知法则,他们把自己作为一个产品,只是关注产品本身(比如GPA,GT,PS),关注市场竞争(我到底比别人强还是弱),但是却丝毫不关注消费者内心(教授到底想录取什么样的人),违反了这一条,也完全谈不上任何定位的价值了。

定位,首先要明确,你不是根据自己定位,至少首先不是根据自己定位,而是根据你的目标定位。

这也是营销学最基本的原则,首先了解消费者需求,然后再设计产品,而不是颠倒过来。

 

“有一些人,一小部分人,比如说曾经的我,在申请的时候,会对留学申请会比较有经验,或者说,更善于从一些表面简单的信息分析出一些复杂的价值,或者更善于同人沟通交流,更善于利用资源,更善于收集整理信息——我就曾以自己在这方面的能力而自豪——这部分人会把定位的层次作的更深一步,他们会去客观的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