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8《中国文化概论》期末考试指导.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968298 上传时间:2023-01-13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4.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0118《中国文化概论》期末考试指导.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0118《中国文化概论》期末考试指导.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0118《中国文化概论》期末考试指导.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0118《中国文化概论》期末考试指导.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0118《中国文化概论》期末考试指导.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0118《中国文化概论》期末考试指导.docx

《0118《中国文化概论》期末考试指导.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118《中国文化概论》期末考试指导.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0118《中国文化概论》期末考试指导.docx

0118《中国文化概论》期末考试指导

0118《中国文化概论》2013年12月期末考试指导

一、考试说明

《中国文化概论》是汉语言文学专业主要课程之一,属于专业必修课。

本课程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观念文化”为主要研究对象,以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为线索,通过中国基本知识、基础理论的介绍分析,掌握中国文化的基本特点、基本精神、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引发学生对中国文化的关心和思考,培养新时代的人文精神,以期有助于社会主义新文化的建设。

(1)该课程的考试为闭卷考试,试卷主要由三种题型组成,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2)题型说明

题型一:

选择题(10分)

题型二:

简答题(30分)

题型三:

综合论述题(60分)

说明:

本考试指导只适用于201309学期期末用,包括正考和重修内容。

指导中的章节知识点涵盖考试所有内容,给出的习题为考试类型题,习题答案要点只作为参考,详见课程讲义或笔记。

如果在复习中有疑难问题请到课程答疑区提问。

最后祝大家考试顺利!

 

二、复习重点内容

绪论

1、掌握文化的本质。

了解文化与文明的联系和区别。

了解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的概念。

论文化的本质:

文化,实质就是人化和化人。

文化是在人的一切思想、情感、活动及其结果中所包含并显现出来的特征、属性和意义,或者更确切地说,是其中包含并显现出来的“人”(人的生存发展状态、能力、方式和水平等)本身。

(1)“人化”是指按人的方式改造整个世界,使任何事物都带上人文的性质;(5分)

(2)“化人”是指反过来,再用这些改造世界的人文成果来提高人、装备人、造就人,使人的发展更全面、更自由、更完善。

(5分)

(3)人类就是这样在不断改造世界的同时,不断地改造自己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而人的生存发展的方式、过程、状态和结果本身,用一个整体性的抽象概念描述出来,给它命一个动词式的名字,就是“文化”。

(5分)

2、掌握文化的层次和结构。

主要是指现代文化学界基本采用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四层次说,并会举例说明。

现代文化学界基本采用四层次说。

(1)物质文化,是人类所从事的物质产品创造活动极其劳动产品的总和。

物质文化以满足人类生存发展所必须的衣食住行为目标。

物质文化的特征是具有可感性,即它是有形的、具有物态实体的文化事物,是文化创造的基础和表现。

从文化的结构层次看,物质文化处于文化结构的表层。

(2)制度文化,是人在社会实践和人际交往中,为了处理和解决各种社会矛盾、调整人与人的社会关系而建立的各种社会规范、准则、条例的总和,是人创造的符合人生存的社会环境,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规范和准则,包括济济制度、婚姻制度、家族制度、法律制度、宗教社团以及教育、艺术组织等。

(3)精神文化,这是人类在长期社会活动和意识形态活动中长期絪蕴升华出来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的总和。

具体表现为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的情感、风俗、习惯、信念、思想倾向等社会心理,以及政治法律思想、艺术、道德、宗教、哲学、科学等社会意识形态。

(4)行为文化,是人在社会实践尤其是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习惯和定势,是以民风民俗形态出现,见于日常生活之中,具有鲜明民族性和地域性的行为模式。

3、掌握文化的类型,掌握根据不同标准划分出的中国文化的基本类型。

比如从社会阶层、经济环境、宗教信仰等方面划分出的多种类型。

中国文化是世界文化的组成部分。

是东方文化的主体和典型代表,对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过杰出贡献。

就中国文化本身来说,可以从不同角度划分出多种类型。

(1)从社会阶层来划分,有宫廷文化,士大夫文化,市民文化,农民文化等。

(2)从产生的经济环境来划分,有农耕文化,游牧文化,商业文化。

(3)以宗教信仰划分,有道教文化,佛教文化,儒学文化,玄学文化等。

第一章自然、社会环境与中国文化的特点

1、了解中国地理环境的特点,掌握这一地理环境特点对中国文化发生和发展的影响。

地理环境对文化多样性的影响

中国地理环境这种腹里纵深、回旋天地开阔,地形气候条件繁复的特点,为文化的多样性发展提供了条件。

复杂的地形地势和气候使中国文化的发生发展表现出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

不同的地理环境与物质条件,使人们形成了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

而在衣食住行方面,风俗习惯更是因地而异,正如班固所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

”(《汉书·王吉传》)”。

从经济类型来说。

农业民族对农业的重视和对土地的依赖,发展为重农轻商和安土重迁的观念;但生活在海滨的人群却把海洋视为生活必需品和财富的来源,不但把渔业、盐业作为主要产业,还致力于海上交通和与海外的联系。

西域(今新疆和中亚地区)的一些绿洲小国本身土地有限,又没有开发的余地,但却位于东西交通的必经之地,所以很早就以商业发达著称于世。

北方游牧民族尤其是居住在地理条件比较恶劣的少数民族,只能以迁徙和抢掠来维持生存。

正因为这样,在中国文化的发祥期,就显示出多元性的特点。

从地域来说。

至春秋战国时代,已经形成了以地域为标志,以风俗习尚为分野的齐鲁文化、吴越文化、巴蜀文化、荆楚文化、秦文化、三晋文化。

著名的诸子百家之学,固然是社会转型与士文化勃兴的产物,但与地域文化也有着深厚的渊源。

如儒家与齐鲁文化的关系,道家与荆楚文化的关系,法家与三晋文化的关系都表明了不同地理环境和经济政治状况不仅使人们形成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而且也孕育了不同学派和理念。

鲁为周公受封之地,西周典章制度“礼乐文化”在此保留最多,是滋生儒家学派最适宜的土壤;荆楚之地出于当时还比较偏僻的南方,那里的社会风俗和习惯比中原地区远为浓厚地保存了原始氏族社会的许多传统,不像中原地区那样经过严格的礼乐教化,荆楚地区的自然环境所形成的文化心理,以及社会风俗中所保留下来的原始活力,使荆楚文化孕育了一种杳冥深远、汪洋恣肆的文化氛围,《老子》、《庄子》、屈原与楚辞都产生在荆楚文化区。

2、重点掌握中国农耕文化背景下产生的循环观念与恒久意识的具体表现。

(1)自然现象的循环。

中国人受到农业生产由播种、生长到收获这一循环状况及四时、四季,春夏秋冬、日出日落周而复始现象的启示,使之产生一种循环论的思维方式。

《易传》:

“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

(2)社会历史的循环。

政治生活中的朝代盛衰更迭,治乱分合的往复交替,所谓“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以及人世间的种种变换离合,更强化了人们的循环观念,

(3)农业社会中,社会运行缓慢,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中,很容易滋生永恒意识,认为世界是悠久的、静定的。

反映在精英文化中,则是“求久”观念应运而生。

《老子》所谓“天长地久”,董仲舒所谓“天不变道亦不变”,都是这种观念的典型表述。

反映在民间心态中,便是对用具追求“经久耐用”,对统治方式希望稳定守常,对家族祈求延绵永远,历代王朝与皇帝的万岁,万岁,万万岁,都是“求久”意识的表现。

3、掌握中国传统文化中“安天乐土”的生活观念

作为一个农业民族,中国人采用的主要是农业劳动力与土地这样自然力相结合的生产方式,他们建立的自然经济社会是一种区域性的小社会,与外部世界处于封闭状态。

农民固守在土地上,起居有定,耕作有时。

安土重迁是他们固有的观念。

《礼记·哀公问》:

“不能安土(安居在土地上),不能乐天(以天赐的命运为乐);不能乐天,不能成其身。

”所以,在古代背井离乡总带有悲伤之感。

游子思乡是永恒的题材;皇天后土代表人们的信仰。

重耳流亡时,“野人与之块”。

(1)是伴随中国古代农耕经济的生活方式而产生的典型的农耕文化心态,在古代重农尚农社会中,起到了稳定农业和农民的积极作用。

(2)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相伴随而产生的安天乐土观念,也是社会闭塞、稳滞的文化诱因。

这种生活观念容易导致因循守旧、安于现状、知足长乐。

在现代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时期,有束缚人思想的消极因素。

第二章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

1、掌握原始宗教包含的四种崇拜观念,并会举例说明。

(1)自然崇拜:

对天地山川、风雨雷电等自然现象的崇拜。

最为典型的是日月崇拜、地崇拜、火崇拜。

(2)玉崇拜:

红山文化系列的各式动物造型玉器以及所谓的勾云纹玉饰,代表的都是神圣之物。

良渚文化的各式璧、琮、璜等,则是礼拜天地四方的礼仪重器。

(3)图腾崇拜:

龙凤崇拜。

还有的氏族以鱼、鸟、龟、蛇、蛙、猪、马为图腾对象。

(4)生殖崇拜:

如女性雕塑,还有石祖、陶祖等男性生殖崇拜物。

(5)祖先崇拜:

黄帝、炎帝,祖宗祭祀。

2、了解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文化理论化的概况。

重点掌握孟子学说的主要内容并能加以评价。

(1)、性善说(人性论)

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学说,又有进一步发展。

孟子主要探讨“仁”的可能性。

孟子认为,人的道德修养不仅必要,而且可能,《孟子·告子上》: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孟子称之为“四端”,亦即四种善端,善的萌芽进一步修养,就具备了四“德”。

从个人来说有四端、四德,从社会来说(人与人关系)有五伦:

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

四端与五伦的关系:

四端是处理好五伦的规范。

而且五伦之间也不是平列的,主要指君臣关系、父子关系;四端也不是平列的,主要指仁义。

“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梁惠王上》)。

可见,其着眼点是政治关系。

值得注意的是,与孔子伦理思想相比,孟子将仁义并称,明显提高了义的重要性;他又明确地把礼作为“节文”,即“仁义”的形式,而不再像孔子那样讲“克己复礼”为仁。

孟子的这些论述,反映了时代的进步潮流。

孟子讲的心与性,是指善心和善性。

尽心、知性是保持和发展善心、善性。

他认为仁义礼智等道德观念是人心固有的,不虑而知,不学而能,叫良知、良能。

例如,两三岁的小孩知道爱戴父母,长大后知道恭敬兄长,这就是良知良能。

人有良知良能,说明人性本来是善的。

但是先天的善并不牢固,也不完满,只是善端,如果不努力修养和发展先天的善,便可能受积习和不良环境的影响而失去它,变得与禽兽无异,这也是“孟母三迁”的原因。

如何去保持和发展善心、善性呢?

孟子提出有“寡欲’和‘思诚”的方法。

他说:

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

就是说,养心的最好办法是减少物质欲望。

物质欲望不多的人,纵使养心有所丧失,也不会丧失得很多。

物质欲望很多的人,纵使善心有所保存,也不会保存得很多。

孟子又说:

“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其身矣,是故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

就是说,要做到诚心诚意(“诚身”),必须明白心、性本来是善的,然后专心致志地去追求善的本性(‘思诚’),才能得到它。

他用射箭和学棋作为例子,说心神不定是学不到棋艺的,射不中应当“反求诸己”。

从认识论角度看,足见孟子强调认识主体的能动性,但他着重强调的还是心性的修养问题。

他强调“思诚”,其目的是要把那丧失掉的先天善性寻找回来。

孟子的心性修养论:

修养先天善端的方法是,注重自我内在修养,注重主观能动性,“修身”、“养性”;寡欲、思诚;养“浩然之气”。

评价:

孟子强调修身养性的重要性,强调以个人的道德自律来立命,“从而极大地突出了个体人格价值及其所负载的道德责任和历史使命”(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孔子再评价》)。

但孟子过分夸大了道德意识的作用,专于内心追求。

(2)、仁政说

孔子的“仁”面对社会成员,是一种道德伦理范畴;孟子则用于政治学说,面对君主及其统治。

为儒家的政治思想奠定了基础。

首先,仁政说的基础是性善说。

人人有善端,恻隐之心,同情之心,不忍之心,“乍见孺子入井”,国君亦有,推而广之,用到行政措施中去,关心百姓疾苦,那么天下就归顺之,此即“仁政”。

其次,仁政说的核心是“民贵君轻”论。

它是仁政学说的理论基础,也是仁政学说的主要内容。

《孟子·尽心》: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把“民”放在国家和国君之上,是社会第一位的,因为无民,便无国家,无君。

所以孟子又说:

得天下者有道:

得其民,斯得天下矣。

得其民有道:

得其心,斯得其民矣。

得其心有道:

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

(《孟子·离娄上》)

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事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事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草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孟子·离娄下》)

最后,仁政的措施

在政治上,重视人的价值,施行“王道”,反对滥用刑罚,这当然还是一种以德为主的道德政治。

在军事上,反对以武力统一天下的“霸道”,主张以德服人。

他认为仁政与暴政的分野,在于是“以德服人”还是“以力服人”:

“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

在经济上,主张“薄其赋税”和“制民之产”。

所谓“薄其赋税”就是统治者征收赋税要适当,不要横征暴敛。

所谓“制民之产”,就是让民有恒产,具体办法是实行井田制: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百亩之田,无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孟子·梁惠王上》)

在教育上,主张道德教育,以明人伦物理。

“谨(注重)庠序(古代的乡学)之教,申(申明,强调)之以孝悌之义”。

(3)、义利之辨

孔子《论语·里仁》云:

“君子喻(懂得,明晓)于义,小人喻于利。

”义与利是对立的。

但是孔子并不反对财富的,主张先富后教。

《论语·子路》:

子适卫,冉有仆。

子曰:

庶矣哉!

冉有曰:

既庶矣,又何加焉?

曰:

富之。

曰:

既富矣,又何加焉?

曰:

教之。

生于有道之国,贫且贱,耻也;生于无道之国,富且贵,耻也。

而孟子时代,争王争霸,逐利之风渐起,所以,孟子认为“利”是社会混乱的总根源,讲利必害义。

《孟子·梁惠王》:

王何必曰利?

亦有仁义而已矣。

梁惠王问他一些有利于魏国的建议,他作了上述回答,接着便展开辩论:

提倡利,将会引起人们利己的欲望,结果会引起社会大的混乱;当今天下大乱,是由于讲利而不讲义造成的;要天下大治,必须重义轻利,为义而献身: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也。

(《孟子·告子上》)

评价:

积极方面,培养了无数仁人志士,为民族事业杀生成仁,舍生取义,表现了民族气节,也造就了国人“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文化心理。

消极方面,压抑了个人的要求和欲望,使生存追求与道德完善呈不平衡发展。

孟子全面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学说,孟子最重要的发展就是把孔子的“仁”学引向内心,更注意个人的内在修养和向内用力,从而使儒学表现出强烈的内倾性。

3、重点掌握心学的代表人物。

南宋陆九渊及其在明代的继承者王守仁(又名王阳明)提出“心外无物”(也无事、无理、无学),将程朱理学的心物(知行)观发展为体系完备的主观唯心主义——心学。

“心学”的主要代表人物即是陆九渊和王守仁(又名王阳明)。

第三章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1、了解各家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的观点。

2、掌握中国文化精神的核心内容。

掌握自强不息、天人合一、厚德载物等文化精神的概念。

(1)刚健有为、自强不息。

《象传》提出“自强不息”的原则: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理解这句话并知道它的文化指导意义。

①基本含义:

天的运行持久永恒,君子应该效法它,刚健有为,自强不息。

刚健就是要有进取精神,不屈服于外力;健是是指具有持久力。

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②意义体现:

追求思想,建功立业;具有坚韧精神和顽强意志;革故鼎新的革新精神。

(2)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的观念具体体现为天地崇拜、生产、医学与人体的养生、还有“大乐与天地同和,上下与天地同流”的生态意识。

要注意理解“大乐与天地同和,上下与天地同流”的文化内涵。

具体解析如下:

①基本含义:

最高境界的乐是与天地融合为一,随天地的流转而变化发展。

这是中国文化基本精神之一的“天人合一”观念的具体表述。

其含义如下:

②生命意识:

表现出人与自然的亲和态度。

一方面人在大自然的陶冶中获得心灵的愉悦(同和);另一方面人顺应自然变化,与自然相协调(同流)。

(3)厚德载物。

理解“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内涵。

①基本含义:

“厚德载物”即以宽厚之道德心怀包含万物,对待事物有兼容并蓄的意思。

总之就是宽容和谐的精神。

“君子以厚德载物”是说有道德修养的人能宽容不同意见的人。

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②在哲学思想方面。

在中国文化中,儒道互补,儒法结合,儒佛相融,佛道相通,援阴阳五行人儒,儒佛道三教合一,中国文化在各种不同价值系统的区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冲击碰撞下,逐步走向融合统一,表现了“有容乃大”的宏伟气魄。

③在民族价值观方面。

中国文化素以礼仪道德平等待人,承认、吸收任何民族的优秀文化。

④在治国之道方面。

兼容天下的胸怀表现为“以君子长者之道待天下”,善于听取不同意见。

“兼听则明,偏听则暗”的著名成语,便是典型的理论提炼。

第四章中国传统哲学与文化

1、了解中国传统哲学的基本问题。

掌握“天人相分”、“天人交相胜,还相用”等中国传统哲学中“天人关系”的主要观点。

(1)天人之学。

“天人关系”的主要观点:

①重人事轻天道:

②“天道自然”:

③“天人相分”:

④“天人交相胜,还相用”:

(2)会通之学

①学派之间的融会贯通

②吸收其他学科

③吸收外来文化

第五章儒学与中国传统文化

1、掌握孟子学说和荀子学说的主要内容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了解儒学的发展过程,了解期间孔子、孟子、荀子、董仲舒、张载、程朱、陆九渊、王守仁等代表人物及主要思想。

(1)孟子学说的主要内容及其评价。

①性善说。

孟子讲的心与性,是指善心和善性。

尽心、知性是保持和发展善心、善性。

他认为仁义礼智等道德观念是人心固有的,不虑而知,不学而能,叫良知、良能。

例如,两三岁的小孩知道爱戴父母,长大后知道恭敬兄长,这就是良知良能。

人有良知良能,说明人性本来是善的。

但是先天的善并不牢固,也不完满,只是善端,如果不努力修养和发展先天的善,便可能受积习和不良环境的影响而失去它,变得与禽兽无异。

评价:

孟子强调修身养性的重要性,强调以个人的道德自律来立命,“从而极大地突出了个体人格价值及其所负载的道德责任和历史使命”。

但孟子过分夸大了道德意识的作用,专于内心追求。

②仁政说与“民贵君轻论”。

人人有善端,恻隐之心,同情之心,不忍之心,“乍见孺子入井”,国君亦有,推而广之,用到行政措施中去,关心百姓疾苦,那么天下就归顺之,此即“仁政”。

“民贵君轻论”是仁政学说的理论基础,也是仁政学说的主要内容。

把“民”放在国家和国君之上,是社会第一位的,因为无民,便无国家,无君。

评价:

孟子则用于政治学说,面对君主及其统治。

为儒家的政治思想奠定了基础。

③义利之辨。

孟子认为“利”是社会混乱的总根源,讲利必害义。

评价:

积极方面,培养了无数仁人志士,为民族事业杀生成仁,舍生取义,表现了民族气节,也造就了国人“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文化心理。

消极方面,压抑了个人的要求和欲望,使生存追求与道德完善呈不平衡发展。

(2)荀子学说的主要内容。

①性恶说。

其性恶论包括三个环节:

第一,人的性情不是先天的道德观念,而是先天的生理现象。

第二,人性与社会道德规范不协调,如果顺其发展,就会造成人欲横流,互相残杀,仁义礼义皆亡。

第三,必须加强后天的教化,“化性而起伪”(同上)。

他认为,经过学习和教化,“人皆可以为尧舜”。

荀子“性恶说”与孟子“性善说”的联系和区别。

第一,性恶强调“性伪”之分,是以天人相分思想为基础;性善强调天赋四端,是以天人合一为基础。

第二,性恶否认天赋道德观点,性善承认天赋道德。

第三,性恶以人类物质生活为研究人性出发点,认为社会纷乱乃由于追求物质利益的结果;性善以先天道德观念为研究人性的出发点,认为社会纷乱乃由于道德观念的丧失。

第四,性恶重外在学习教化,性善重内在修身养性。

但是荀、孟也有相同点,无论性善、性恶,都是抽象人性,都是先天具有的,而不是社会关系中的具体表现;孟子的“善”与荀子的“恶”都是超历史的。

②礼、法并用

③天人相分

2、重点掌握儒家经典书籍---四书五经。

四书五经是四书和五经的合称,是中国儒家经典的书籍。

四书指的是《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而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和《春秋》,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

3、儒学对文学的发展起了规范作用

(1)神话历史化及对叙事文学晚熟。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对古代神话予以历史的解释,一方面使大量神话历史化,另方面使文学的叙事能力(虚构、编织故事的能力)在相当长时间内被逐出文学(诗歌)而转向史学,造成中国叙事文学成熟时间大大推迟。

(2)儒家诗教:

诗言志——“厚人伦,美教化,易风俗”的文学功能论。

儒家诗教的基本风格是“温柔敦厚”,创作原则是“发乎情止乎礼义”,审美标准是“乐而不淫,怨而不怒,哀而不伤”。

在散文方面强调文与道之间的关系,始终不能脱离儒家的政治原则——“道”。

(3)文学对政治服务的方式。

文学用作文治的工具,发挥美刺作用。

第六章中国古代图腾文化

1、了解“图腾”一词的来源和含义。

图腾(totem)一词,源于北美印第安人阿尔衮琴部奥古布瓦方言,义为“他的亲族”。

作为一种信仰观念,图腾崇拜在世界各民族中大部分都出现过。

图腾源于“万物有灵”观念。

图腾的实体是某些动物、植物、无生物或自然现象。

2、了解凤凰在传统文化中代表的观念和象征意义,了解由图腾观念决定的生命一体化倾向在先秦文学中的表现。

了解西南古族草木图腾。

东夷族少昊氏以鸟为图腾,商部族以玄鸟为图腾,后代文化发展中演变为凤凰。

在少昊系统作为图腾对象的鸟类中,凤凰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

和其他禽鸟相比,先秦文学中凤凰意象的内涵特别丰富,它的地域特征也尤为醒目。

第七章中国传统宗教

1、重点掌握道教的文化渊源。

了解道教的信仰特征,了解道教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代表人物。

道教是土生土长的宗教,它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相当密切。

(1)古代民间巫术。

巫是神与人的中介者,能降神、解梦、预言、祈雨、医病、占星,是古代不可缺少的职业。

后来道教的道术与医术,皆起于民间消疫祛病的巫术。

(2)原始宗教、神仙传说和成仙方术。

原始自然崇拜中的百神后来有许多被道教吸收,变成道教尊神。

齐威王、齐宣王、燕昭王和秦始皇都醉心方术,派人入海觅求不死之药。

汉武帝宠信的少翁、栾大、公孙卿等方士,皆齐人,汉武帝整日梦想和黄帝一样飞升成仙。

这些神仙学说与求仙活动成为道教尤其是丹鼎派道教的直接来源。

(3)荆、楚文化的道家哲学。

道教原本是世俗迷信的杂合,由于它能利用、改造道家理论,形成一整套独特而又系统的神学,才使自己一跃而成为与儒、佛鼎足而立的大型宗教,所以道教始终抓住道家不放,两者长期纠缠难分。

(4)汉代阴阳五行化的儒家经学。

道教一开始就以儒学的辅助者出现,大量吸收汉代经学思想,早期道教神学都把维护礼教作为头等教戒。

战国以邹衍为代表的阴阳五行学说在秦汉之际广泛传播,为道家、儒家和方士们共同吸收,阴阳五行学也说是道教的理论根据。

他认为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是“五行相生”的转化形式,这一形式说明事物之间存在着统一的关系。

同时又存在着水胜火、火胜金、金胜木、木胜土、土胜水的“五行相胜”的转化形式,而这一形式却说明事物之间有着对立的关系。

正是由于事物之间存在着这种对立统一关系,才使自然界万事万物之间有不同的特征和联系,并使事物在运动变化过程中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和阶段性。

邹衍把这种自然观运用到社会领域,同时提出了“五德始终”循环相生的观点。

他认为社会历史是按照“五德转移”的顺序,经过了黄帝(土德)、夏(木德)、商(金德)、周(火德)的更替过程,并预见以后的发展是“代火者必将木”(《吕氏春秋·应同》)。

由于邹衍混淆了自然社会历史之间的本质差别,把历史上王朝更替的原因说成是五行相胜的结果,使他的社会历史观陷入了神秘化的唯心主义的历史循环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