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中考科学试题按章节分类汇编九上.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967708 上传时间:2023-01-13 格式:DOCX 页数:54 大小:2.2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中考科学试题按章节分类汇编九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浙江省中考科学试题按章节分类汇编九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浙江省中考科学试题按章节分类汇编九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浙江省中考科学试题按章节分类汇编九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浙江省中考科学试题按章节分类汇编九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省中考科学试题按章节分类汇编九上.docx

《浙江省中考科学试题按章节分类汇编九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中考科学试题按章节分类汇编九上.docx(5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江省中考科学试题按章节分类汇编九上.docx

浙江省中考科学试题按章节分类汇编九上

2015年浙江省中考科学试题按章节分类汇编九(上)

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

第1节物质的变化

1.(2015台州4)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氢气燃烧B.菜刀生锈C.冰雪熔化D.电解水

第2节物质的酸碱性

1.(2015衢州24)科学促进技术发展,技术为科学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随着研究技术的发展,人类对物质的认识经历着从宏观到微观,从现象到本质的过程。

以下对酸的认识由先到后的排序是(填序号)。

①与碱作用时失去它原来性质的就是酸

②能够在水溶液中产生氢离子(H+)的化合物

③有酸味的物质就是酸

2.(2015杭州10)建立宏观和微观之间的联系是一种科学的思维方式。

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A.白色的无水硫酸铜遇水变蓝色,是因为CuSO4遇H2O转化为CuSO4·5H2O

B.警用缉毒犬能根据气味发现毒品,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

C.5mL酒精和5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10mL,是因为混合过程中分子变小了

D.不同种酸的化学性质有所不同,与酸电离生成的阴离子不同有关

3.(2015宁波17)通过钝化的方式使锌制品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可有效防止锌的腐蚀。

某锌制品的钝化液含有硝酸银、硝酸铜、重铬酸等,其中重铬酸是一种可溶性的酸。

(1)该钝化液pH7。

(填“>”、“<”或“=”)

(2)重铬酸(H2Cr2O7)中铬元素的化合价为。

第3节常见的酸

1.(2015湖州6)下列观察测量和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2.(2015台州3)科学实验必须按规范进行操作,下列实验操作中规范的是()

A.取少量氯化钠B.闻药品气味C.滴加液体D.稀释浓硫酸

3.(2015嘉舟15)实验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法。

以下是四位同学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A.在测试反应快慢的实验中,被测者接到尺的部位越靠近上端,说明反应越快

B.将两本书相对放在一起并向中间移动,看到书本向上隆起,证明地球板块在不断运动

C.用力拉弹簧,弹簧伸长,用力压弹簧,弹簧缩短,证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方向有关

D.将稀盐酸加入到某固体中,发现有气泡产生,证明该固体是碳酸盐

4.(2015杭州19).向甲物质中逐渐加入乙物质至过量。

若x轴表示加入乙物质的质量,则下列选项与下图不相符合的是()

选项甲物质乙物质y轴表示的含义

A二氧化锰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的质量

Bt℃的水硝酸钾t℃时硝酸钾的溶解度

C氯化银稀硝酸氯化银的质量

D饱和石灰水生石灰溶液的质量

5.(2015丽水29)科学实验方案是根据特定实验目的而设计的。

在学习了“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色”的知识后,进一步了解到“盐酸能电离产生H+和Cl-,氯化钠能电离产生Na+和Cl-”。

为深入研究某一问题,小科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方案。

请回答:

(1)往三支试管中分别滴入2滴紫色石蕊试液后,乙试管中的溶液将变为色;

(2)小科设计的实验方案研究的主要问题是。

6.(2015衢州25)2015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做镁条和盐酸反应实验时发现,试管外壁很烫,试管口出现白雾。

白雾是什么呢?

Ⅰ.同学们作出猜想

猜想一:

是小水滴。

因为盐酸溶液中的水受热会汽化上升,在试管口(填物态变化名称)成小水滴。

猜想二:

是盐酸小液滴。

因为浓盐酸具有性,可能实验中使用的盐酸浓度过高,试管口就会形成盐酸小液滴。

同学们将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放在内有正在反应的镁条和盐酸的试管口,试纸变红,证明猜想二是合理的。

Ⅱ.小柯提出质疑

为什么刚才打开盛放实验所用盐酸的试剂瓶,瓶口没有白雾,却在反应过程中出现白雾?

小柯联系反应时试管外壁很烫,于是猜想:

白雾的形成可能与温度有关。

他用试管取少量盐酸,将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试纸不变红;然后(填操作),试纸变红。

得出结论:

这种盐酸浓度并不高,是镁和盐酸反应放热促使盐酸形成白雾。

7.(2015嘉舟24)对知识的及时整理与归纳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法。

某同学在学习了硫酸的化学性质后,初步归纳出稀硫酸与其它物质相互反应的关系,如图所示(“一”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五个圈中的物质属于不同的类别)。

(1)已知X是金属单质,则X可以是。

(填一种即可)

(2)请写出稀硫酸与Y反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8(2015杭州28)铜跟浓硫酸的反应原理是:

Cu+2H2SO4(浓)∆=CuSO4+SO2↑+2H2O。

某小组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取硫酸铜。

请回答以下问题:

(1)图中B装置用来收集SO2(已知SO2的密度大于CO2的密度),但未将导管画全,请在答题纸上将B装置中的导管补画完整。

(2)图中C装置的作用是防止氢氧化钠溶液倒吸入B瓶中,装置D的作用是____

(3)充分反映后,烧瓶中的铜片仍有剩余,那么硫酸是否也有剩余呢?

该小组同学进一步研究:

待烧瓶冷却后,将烧瓶中的混合物稀释、过滤,用滤液做了如下实验。

实验1:

用pH试纸测试滤液pH,其pH约为1;

实验2: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试管中滴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现象。

你认为,____可说明硫酸有剩余。

(选填“实验1”或“实验2”)

(4)以铜片与浓硫酸为原料用上述方法制取硫酸铜,存在的缺陷有__(答出两点即可。

9.(2015金华34)科学课上,老师将一只生鸡蛋放入盛有稀盐酸的烧杯中,鸡蛋壳表面很快产生气泡,不一会儿,还出现了非常有趣的一幕:

原来沉在烧杯底部的鸡蛋慢慢浮了上来,接近液面后又慢慢往下沉,如此,鸡蛋不断地在液体中上浮、下沉。

请你用所学的科学知识对上述“有趣的一幕”作出合理的解释。

10、(2015绍义34)图甲中A是一种常见的酸,它能与黑色固体B反应,B质量为8克。

将NaOH溶液渐渐加入到C中,生成蓝色沉淀E的质量与加入NaOH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乙所示。

在D中加入Ba(NO)2溶液能生成一种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

(1)A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为

(2)操作1的名称是

(3)NaOH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4)C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是多少?

第四节常见的碱

1.(2015宁波15)把盛有5g16%的NaOH溶液的短试管放入盛有l0g16%的CuS04溶液的锥形瓶里,如图所示。

倾斜锥形瓶直到使两溶液充分混合,混合后不可能的是()

A.产生蓝色沉淀0.98g

B.锥形瓶内物质总质量不变

C.所得溶液的Na2S04质量分数大于9.5%

D.所得的Na2S04溶液质量与原CuS04溶液质量相等

2.(2015湖州25)小明同学学习了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后知道:

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钠都能与二氧化碳反应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能产生明显的现象于是小明同学提出了一个问题

小明同学联想到在“团体碘溶解在酒精中”的实验时,酒精作为溶剂能溶解固体碘。

酒精能否溶解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呢?

小明查阅资料并通过实验获知,氢氧化钠不与酒精发生化学反应,但能溶解在酒精中形成无色透明的溶液,氢氧化钠的酒精溶液与氢氧化钠的水溶液化学性质相似,碳酸钠不与酒精反应也不溶于酒精。

至此,小明同学对自己提出的问题有了清晰的解决方案

(1)小明同学的解决方案是

(2)写出解决方案中涉及的化学方程式

第5节酸和碱之间的反应

1.(2015台州28)如图为酸碱的化学性质知识网络,A、B、C、D是四种常见的不同类别的无机化合物,图中短线表示两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化学反应。

请你据图回答。

 

(1)A、B、C三种物质中,能用来鉴别稀硫酸与氢氧化钙溶液的物质是。

(2)能同时实现反应①和②的物质可以是,反应①的实验现象为。

2.(2015嘉舟34)用已知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可以测定未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实验室有一瓶标签模糊的稀盐酸,某同学为了测定其溶质质量分数,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取一洁净的锥形瓶称量,然后往其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并滴人几滴紫色石蕊试液(质量忽略不计),重新称量;

②往上述锥形瓶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氢氧化钠溶液,边滴加边振荡,当观察到溶液由红色恰好变为紫色时,停止滴加,再次称量。

数据如下表:

(1)若要配制500克16%的氢氧化钠溶液,需要氢氧化钠固体克。

(2)本次实验中,实际消耗的氢氧化钠溶液质量为克。

(3)请通过计算确定该瓶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4)另有同学做了同样的实验,却得到了不同的结果。

于是用精密pH试纸测得反应后锥形瓶内溶液的pH为8.2,则他测出的盐酸溶质质量分数(选填“偏大”或“偏小”),造成这一偏差的原因是。

3.(2015杭州36)四氯化硅(SiCl4)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遇水会发生如下反应:

SiCl4+3H2O=H2SiO3↓+4HCL

某地曾发生将含有四氯化硅的废料倒入池塘造成污染的时间,事后环保人员在受污染的池塘

中投放熟石灰〔Ca(OH)2〕作了有效处理。

(1)已经H2SiO3不跟Ca(OH)2反应,为了确定投入熟石灰的质量,要先测定废料倒入池塘后生成盐酸的质量。

选用下列哪组数据能确定池塘中生成HCL的质量_______

A.倒入废料的总质量、废料中SiCl4的质量分数

B.池塘水的pH

C.池塘水中HCL的质量分数

(2)经测定池塘水中共有0.365吨,则需要加入多少吨熟石灰才能将其完全反应。

(列

式计算,相对原子质量:

H:

1O:

16Cl:

35.5Ca:

40)

第6节几种常见的盐

1.(2015宁波9)下列物质的用途只应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干冰在舞台制雾时作致冷剂

B.小苏打在做馒头时作发酵剂

C.还原铁粉在月饼盒内作除氧剂

D.生石灰在某些食品袋内作干燥剂

2.(2015杭州13)Na2CO3的水溶液呈碱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碳酸钠在水中会电离出OH-

B.往碳酸钠溶液中加稀硫酸后溶液的pH降低

C.碳酸钠溶液中存在OH-

D.往碳酸钠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后溶液显蓝色

3..(2015湖州21)现有三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盐酸氯化钠溶液和澄清石灰水,

(1)往三种无色溶液中加入某种指示剂即可区别它们,该指示剂可选用

(2)装澄清石灰水的试剂瓶口常出现白膜,白膜主要成分的化学式是

(3)上述溶液中属于盐溶液的是

4.(2015衢州16)小柯发现花盆中植物的叶子出现暗绿带红症状,购买了Na3PO4给植物施肥。

目的是给植物补充元素,Na3PO4中P元素的化合价是。

5.(2015杭州24)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由硫酸钾、氢氧化钾、碳酸钙、氯化钡中的一种

或几种物质组成。

为探究该白色固体的组成,某小组取适量样品按下列流程进行

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白色沉淀Ⅰ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白色沉淀Ⅱ的化学式。

(3)原白色固体中含有的物质。

6.(2015金华24)实验室有一久置的生石灰样品,科学小组的同学利用该样品进行了一系列探究活动,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①称取0.75克样品,加足量的水充分溶解,过滤得滤液A和0.1克沉淀B;

②将滤液A等分成2份,一份先加少量酚酞试液再滴加稀盐酸至过量,得混合物C,另一份加过量的碳酸钠溶液,得混合物D;

③将混合物C、D倒入一个洁净的烧杯中,发现烧杯中有白色沉淀且上层清液呈红色,过滤,得滤液E和1g滤渣;

④向滤液E中滴加C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1)则滤液E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2)依据实验现象及数据判断,原样品的成分是。

7.(2015丽水27)在老师指导下,小科做了如下实验:

点燃燃烧匙上的钠,迅速伸入盛有CO2的集气瓶中,盖上玻片,钠继续燃烧。

反应结束后发现:

集气瓶内壁附着黑色小颗粒,燃烧匙上粘附着灰白色固体。

小科获知灰白色固体中的黑色固体成分是碳,但不清楚其中的白色固体成分是什么,于是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白色固体的成分是什么?

【建立假设】假设一:

白色固体的成分是氧化钠;

假设二:

白色固体的成分是碳酸钠;

假设三:

白色固体的成分是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物。

【进行实验】

步骤1:

取燃烧匙上灰白色固体于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充分溶解,过滤,得到滤液;

步骤2:

取少量步骤1中的滤液于试管中,滴加2滴酚酞试液,溶液变成红色。

结论:

白色固体的成分是氧化钠。

有同学认为通过该实验得出的结论不正确,其理由是。

步骤3:

取少量步骤1中的滤液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稀盐酸,溶液中有气泡冒出,结论是。

步骤4:

取少量步骤1中的滤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钙溶液,出现白色沉淀,然后过滤,向所得滤液中滴加酚酞试液,无明显现象。

则假设成立。

8.(2015衢州35)兴趣小组的同学探究一瓶敞口放置的NaOH溶液(原质量分数为10%)是否变质,进行了下述实验:

同学

小柯

小江

小龙

操作

各取一支相同规格的试管,在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待测溶液

滴入无色酚酞

加入足量的?

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

现象

变红

产生气泡

产生白色沉淀

结论

没变质

变质

变质

(1)小江加入的“?

”是。

(2)小江认为小柯的实验和结论不正确,理由是。

(3)小龙将沉淀过滤、洗涤、干燥,称量质量为1.97g。

已知小龙所取的待测溶液质量为10g,请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该待测溶液中变质生成物的质量分数。

9.(2015金华32)已知NaHCO3在270℃时完全分解为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而Na2CO3受热不分解。

现有某工厂生产出的一批NaHCO3产品中混有少量的Na2CO3,某兴趣小组同学为了测定该产品中NaHCO3的质量分数,设计了下列两种实验方案。

方案一:

样品测定生成CO2的质量。

(1)本实验采用如图所示的装置,C中盛放的物质是。

(2)若把分液漏斗中的稀硫酸改为稀盐酸,在其他操作正确的情况下,(填“能”或“不能”)准确测定样品中NaHCO3的质量分数。

方案二:

样品测定剩余固体质量。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一只洁净的坩埚,称得质量为21.2克,再向其中加入样品,称得总质量为41.2克;

②加热盛有样品的坩埚;

③将坩埚充分冷却,称量坩埚和剩余固体的质量;

④多次重复步骤②和③至恒重,称得坩埚和剩余固体的总质量为35.0克。

(3)实验时需要重复“加热、冷却、称量”操作多次,其目的是。

(4)根据题意,计算样品中NaHCO3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已知2NaHCO3Na2CO3+H2O+CO2↑)

第二章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

第1节金属材料

第2节金属的化学性质

1.(2015金华8)硫酸铜溶液能用于植物灭菌治病。

配制好的溶液,若用铁制容器盛放,铁制容器内壁上会产生一层红色物质。

下列解释和结论正确的是()

A.铁的表面被腐蚀了,使铁生锈,该红色物质是铁锈

B.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铁置换出铜,红色物质是铜

C.铁与硫酸铜发生了置换反应,红色物质是铁锈

D.铁与硫酸铜发生了复分解反应,红色物质是铜。

2.(2015丽水14)往一定量的氯化铜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锌粒,如图是反应过程中某物质的

质量随加入锌粒的质量变化关系,则这种物质不可能是()

A.溶液中的水

B.生成的铜

C.生成的氯化锌

D.参加反应的氯化铜

3.(2015宁波13)将红色的铜丝放在酒精灯火焰的外焰上加热,铜丝表面变为黑色。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红色铜丝表面变黑,是因为生成了氧化铜

B.红色铜丝表面变黑,是因为铜发生了还原反应

C.立即把变黑的铜丝插入稀硫酸中,溶液会出现蓝色

D.立即把变黑的铜丝插入酒精中,铜丝变回红色

4.(2015湖州7)下列四组物质中会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A.铜和稀硫酸B.铁和硫酸铜溶液

C.烧碱溶液和氯化钾溶液D.氧化铜和水

5.(2015湖州4)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利用金属锑(Sb)较早的国家之一,目前锑的产量位居世界第一。

冶炼金属锑的过程中,发生的反应为:

该反应的类型为()

A.分解反应B.化合反应

C.复分解反应D.置换反应

6.(2015嘉舟13)为了获取“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的证据,可以采用()

A.比较铁的利用范围是否比铜广B.观察铁是否能置换硫酸铜溶液中的铜

C.观察铁表面的锈迹是否比铜多D.比较铁的相对原子质量是否比铜小

7.(2015杭州16)用三块相同的铝片(均已去除氧化膜)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1:

取第一块铝片,放入稀硫酸中,有明显的现象;

实验2:

取第二块铝片,放入硫酸铜溶液中,铝片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

实验3:

取第三块铝片,放入浓硫酸中,没有明显的现象;

实验4:

将实验3中的铝片取出,洗净后放入硫酸铜溶液中,没有明显的现象。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实验1中可以观察到铝片表面有气泡产生

B.由实验2可以得出金属铝比铜活泼

C.铝片与浓硫酸不能发生化学反应

D.浓硫酸与稀硫酸的化学性质有差别

8.(2015宁波17)通过钝化的方式使锌制品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可有效防止锌的腐蚀。

某锌制品的钝化液含有硝酸银、硝酸铜、重铬酸等,其中重铬酸是一种可溶性的酸。

(1)该钝化液pH7。

(填“>”、“<”或“=”)

(2)重铬酸(H2Cr2O7)中铬元素的化合价为。

(3)反应过程中会产生含有金属单质的细微颗粒,该颗粒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是。

9.(2015衢州19)为了验证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如下实验:

Ⅰ.将铁片浸入稀硫酸Ⅱ.将铜片浸入称硫酸Ⅲ.将铁片浸入硝酸银溶液

(1)上述实验(选填“能”或“不能”)验证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2)将铁、铜、银三种金属浸入溶液(只填一种),即可验证它们的活动性顺序。

10.(2015衢州25)2015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做镁条和盐酸反应实验时发现,试管外壁很烫,试管口出现白雾。

白雾是什么呢?

Ⅰ.同学们作出猜想

猜想一:

是小水滴。

因为盐酸溶液中的水受热会汽化上升,在试管口(填物态变化名称)成小水滴。

猜想二:

是盐酸小液滴。

因为浓盐酸具有性,可能实验中使用的盐酸浓度过高,试管口就会形成盐酸小液滴。

同学们将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放在内有正在反应的镁条和盐酸的试管口,试纸变红,证明猜想二是合理的。

Ⅱ.小柯提出质疑

为什么刚才打开盛放实验所用盐酸的试剂瓶,瓶口没有白雾,却在反应过程中出现白雾?

小柯联系反应时试管外壁很烫,于是猜想:

白雾的形成可能与温度有关。

他用试管取少量盐酸,将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试纸不变红;然后(填操作),试纸变红。

得出结论:

这种盐酸浓度并不高,是镁和盐酸反应放热促使盐酸形成白雾。

11.(2015台州22)Fe+CuSO4=Cu+FeSO4是湿法炼铜的原理,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反应,根据化学式,判断该化学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升高的是元素。

12.(2015台州31)铝箔是现代生活中常见的包装材料,放置久了,其银白色光泽会变暗淡,故又称假银箔。

(1)小柯用放置很久的铝箔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质量和反应时间关系如图所示。

在0~t1时间段内,铝箔表面看不到明显的气泡,原因是。

在t2~t3时间段产生气泡的速度逐渐放缓,直到反应停止时,铝箔还有大量剩余。

t2~t3时间段产生气泡速度放缓的原因是。

(2)为进一步测量铝箔中单质铝的质量分数,小柯取1.9克铝箔样品与50.0克稀盐酸充分反应(2Al+6HCl=2AlCl3+3H2↑),铝箔完全溶解后剩余溶液的总质量为51.7克。

计算样品中单质铝的质量分数。

13、(2015绍义28)小明在学习金属活动性顺序后,知道钾钙钠金属活动性

特别强,能与水反应生成碱和氢气。

他想镁紧排在钠后面,它是否也能与水反应呢?

【提出问题】镁是否能与水反应?

【实验探究】在两个烧杯中,分别加入等量的冷水和镁条,用酚酞作指示剂。

实验过程和现象如图

【反思和总结】

(1)小明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猜想

验证方案

可能是氢氧化镁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温度降低,溶解度变小,从而导致溶液碱性减弱

将褪色后的溶液,如果溶液变红,说明小明的猜想正确

(2)小明发现B试管放置在空气中一会儿,溶液的红色会褪色,这说明溶液的碱性减弱了。

于是他大胆做出了一个猜想并设计了验证方案:

小明通过实验证明了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

(3)一段时间后,小明观察到镁条在热水中无现象,但当他想到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不能用稀硫酸与大理石反应时,便有了解释,他的解释是

第3节有机物和有机合成材料

1.(2015衢州9)我国科学家在甲烷高效转化研究中获得重大突破,如图为该转化的微观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B.甲烷是无机物

C.甲烷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1:

4

D.单中心铁催化剂改变了反应速度,反应后本身质量减少

2.(2015湖州8)央视二套《这是真的吗)栏目播出了电脑浸在液体中也能正常工作的新鲜事,原来这种无色的液体是被称作“绝缘液”的液态―氟二氯乙烷,这种液体可为手机电脑“洗澡",用来清洗电子产品,一氟二氯乙烷的化学式为(CCl2FCH3,下列对一氟二氯乙烷的认识,正确的是()

A.―氟二氯乙烷是无机物

B.―氟二氯乙烷由5种元素组成:

C.―氟二氯乙烷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17克

D.―氟二氯乙烷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8:

1

3.(2015宁波8)如图为甲生成乙和丙的反应示意图,其中丙是呼吸作用产物之一,则()

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B.甲是有机物

C.甲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4g

D.乙由一种元素组成

4.(2015金华22)酒精灯是实验室常备仪器。

某科学小组同学用下列提供的仪器、装置设计实验方案,探究酒精(C2H6O)在氧气中燃烧的产物。

(1)为尽可能多地检验酒精燃烧后生成的混合气体成分,上述装置的连接顺序应该是:

混合气体→→CAB→尾气处理。

(填装置编号,装置可重复使用)

(2)科学小组同学将酒精燃烧后生成的混合气体,按正确设计方案及操作顺序进行实验,发现A、B、D装置中物质均出现明显现象,从而确定酒精燃烧产物为。

第4节物质的分类

1.(2015丽水2)我市对生活垃圾已经实施分类投放,金属饮料罐应投放在标有哪种标志的垃圾箱中()

 

A.可回收废物B.有害垃圾C.厨房垃圾D.其它垃圾

2.(2015金华1)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是我市环境保护的重点工作之一。

如果我们在路上看到易拉罐,应该捡起投入到贴有下列哪种标志的垃圾收集箱中()

3.(2015金华9)下表所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选项

单质

氧化物

混合物

A

铝合金

氧化铜

稀盐酸

B

白磷

冰水混合物

C

氮气

干冰

空气

D

水银

硫酸钡

食盐水

第5节物质的转化

1.(2015杭州1)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或装置正确的是()

A.倾倒液体B.氢气还原氧化铜C.加热液体D.稀释浓硫酸

2.(2015台州13)对下列事实的说明中,有错误的是()

A.氢气能还原氧化铜,说明氢气具有还原性

B.常温下氯酸钾能溶于水而难溶于酒精,说明氯酸钾的溶解性跟溶剂有关

C.相同条件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