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版七下全套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967407 上传时间:2023-01-13 格式:DOCX 页数:62 大小:79.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图版七下全套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中图版七下全套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中图版七下全套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中图版七下全套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中图版七下全套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图版七下全套教案.docx

《中图版七下全套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图版七下全套教案.docx(6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图版七下全套教案.docx

中图版七下全套教案

中国地图版地理七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

第一节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使学生知道水是宝贵的、有限的资源,了解地球上各种水体的分布,知道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的分布和比重,了解水资源紧缺的原因,掌握水资源时空分布的特点,知道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的原因及相应的解决途径,了解南水北调工程的路线及影响,了解水资源的利用状况,以及水浪费和污染现象,知道在某种意义上节水比调水更重要。

能力目标

 通过学生阅读各类图表,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读图、用图、析图、释图的能力;通过学习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原因及解决途径,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推理等思维能力;通过学习水资源利用状况,培养学生从资料中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通过收集有关水资源紧缺、水资源利用状况等资料,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

通过学生对水资源利用状况的调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对问题的具体分析评价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了解华北地区严重缺水的事实及缺水对工农业生产的影响,使学生能全面、正确地认识水资源的价值,从而树立正确的节水惜水、保护水资源的观念。

二、教学重点

(1)地球上的各种水体,以及目前人类利用的主要淡水资源。

(2)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以及对应的解决途径。

南水北调工程的主要路线及意义。

(3)理解节约用水的重要性.分析图像、表格、文字等各种信息资料。

三、教学难点

(1)学会分析某地区水资源紧缺的原因。

(2)理解水利工程的作用,如三峡、小浪底工程。

 

(3)理解“从某种意义上讲,节水比调水更重要”。

四、教学准备

(1)课前,将全班同学分成若干活动小组,每小组以4~6名同学为宜。

(2)教师课前收集与教材内容有关的资料,制作本节3课时相关内容的多媒体课件。

(3)学生根据教师要求,做好预习,课前收集有关水资源危机及水资源浪费、污染等利用状况的资料,收集有关三峡工程和小浪底工程的资料。

五、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教师组织教学:

 当今世界面临着人口、资源与环境三大问题:

水资源是各种资源中不可替代的一种重要资源。

水资源与环境密切相关,也与人类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因此水资源问题已成为举世瞩目的重要问题之一。

今天我们就学习“水资源”。

2、讲授新课

教师板书:

 第一节 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

教师板书:

 一、水是宝贵的资源

教师提问:

 水是宝贵的资源,想一想,它有什么作用呢?

教师板书:

 1.水的作用

学生回答:

 (略)

教师利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学生课下搜集的有关资料(略)

教师利用多媒体或投影仪展示资料(略)

师生互动,共同归纳总结:

 由此可见,人的生命活动和动植物生长都离不开水。

水不仅为维持地球一切生命所必需,而且又与一切经济问题都有生死攸关的重要意义。

教师提问:

水是生命之源,水又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

想—想,什么叫水资源?

教师板书:

2.水资源的概念

学生回答:

 (略)

教师总结:

水资源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广义的水资源是指力球上所有水体的总称。

狭义的水资源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水资源,是指地球上的淡水资源。

教师运用多媒体课件或投影片出示“地球上水体的分布图”

教师提问:

地球上的水储存在哪里?

我们目前大量利用的水体主要是哪些水体?

教师板书:

3.地球上的水体

学生读图观察

学生回答:

(略)

 水是日常所必需,在本课教学中注意与日常生活事例相联系。

可利用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导入新课,引发学生对水的作用的认识。

教师可要求学生依次介绍水对人类和动植物的作用、对工农业生产的作用。

条件不具备的学校,可以让同学们朗读或介绍相关材料。

使学生认识水的价值。

 资料:

水是一切生命过程得以正常进行的生理要素。

水分是生物体的主要组成成分,如昆虫体内含水量达46%~92%,人体内63%是水分,一般植物都含60%~80%的水分,有时甚至达90%以上。

若条件允许,教师可画板图示意,培养学生读图、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

教师组织教学:

请同学读课本图3.16,归纳填表。

学生活动:

(学生填表)

教师归纳讲解:

地球上的水储存在海洋、陆地和大气中。

海洋水占地球上水体储量的97%,是地球上水体的主体。

大气水,主要以气态存在,比重最小。

陆地水根据含盐量不同分为淡水和咸水,咸水多分布于内陆湖泊;淡水包括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地下淡水以及冰川水,冰川水和深层地下水比重大,占淡水储量的98%,但目前技术条件下难以利用。

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江河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仅占全球淡水资源的0.3%,可见地球上可以供人类利用的水资源是有限的。

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资料

 淡水资源的缺乏不是个别国家所独有的问题,而是全球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1977年联合国水事会议都提出了水危机不久将成为继石油危机之后另一项严重的社会危机。

世界银行1995年的调查报告指出:

占世界人口40%的80个国家正面临着水危机,发展中国家约有10亿人喝不到清洁的水,17亿人没有良好的卫生设施,每年约有2500万人死于饮用不清洁的水。

教师提问:

这段文字说明什么问题?

   

学生回答:

(略) 

教师组织教学:

2002年12月12日,联合国郑重宣布:

2003年为“国际淡水年”。

在我们刚刚进入的这个新世纪,水资源的短缺问题将越来越严重。

有专家预言,水资源短缺将成为人类2l世纪面临的最严重的资源问题。

请同学们以组为单位讨论全球水资源短缺的原因,并举实例说明。

教师板书:

4、水资源短缺

学生讨论:

学生回答:

(略)

教师运用多媒体课件归纳总结:

由于世界人口的增加、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致使水资源的消费与日俱增;人类的生产活动造成水资源的污染和浪费,使水资源的利用价值降低,可用水资源减少所以水资源日益紧缺。

教师提问:

读图3.17“就地取材”,这幅漫画的含义是什么,就地取材的“材”指什么?

学生回答:

(略)

教师调查并提问:

我们大多数同学家中都饮用纯净水、矿泉水,而且在我国城市中,购买纯净水、矿泉水饮用,已成为人们消费时尚。

你们知道为什么?

学生回答:

(略)

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资料组织教学:

资料:

水污染对人的健康影响有以下两个方面:

(1)污染的水和含有致病的微生物和病毒等。

(2)水中的有毒有害物质会引起人的中毒。

这些有毒物质还会在水生蔬菜或水生生物体内蓄积,食用后会造成中毒或慢性中毒。

学生回答:

(略)

教师总结并提问:

 地球上的水资源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

想一想,造成水污染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回答:

(略)

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师生互动、归纳总结

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资料和问题

 读表格资料并结合课本第76页内容,说说我国水资源的数量有什么特点?

教师板书:

 5.我国的水资源

学生读表、看书回答:

(略)

教师归纳总结:

我国水资源总量丰富,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印度尼西亚,居世界第六位;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少,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l/4;我国水资源紧缺。

教师板书:

总量丰富 人均占有量少

教师课堂小结:

同学们总结一下,这节课我们学习的主要知识要点。

课堂思考:

了解“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我们能在水日、水周做些什么呢?

六、课外作业:

砖桥百姓用水主要来源于哪里,现在和过去是否一样?

第二节土地资源与农业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我国主要的土地类型及其特点:

知道我国耕地、草地、林地的分布。

2.使学生了解我国土地资源在利用中出现的问题及其对策。

3.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正确认识土地资源与人类的关系,以及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土地资源的意义,从而使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资源观和环境观。

教学重点

耕地、草地、林地的分布与“十分珍惜每一寸土地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是本节的重点。

教学难点

土地资源利用中产生的问题及对策是本节的难点。

教学方法

直观法、讨论法与谈话法。

教学媒体

中国地形挂图,投影片“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百分比”图、“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示意图”、“草原自东向西的变化”、“水土流失与小草的哀求”漫画、及“三北防护林的分布”图。

三大林区的录像。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教师提问:

我国有哪些主要的自然资源?

可更新的自然资源有哪些?

我们脚下的土地属于什么资源?

它可更新吗?

学生回答问题略。

板书第二节 土地资源

一、人多地少类型齐全

我国的土地总面积居世界第三位,人均土地面积不到世界人均值的三分之一

教师讲解:

我们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知道“土地是人类生存的空间和活动的场所”、是“重要的自然资源”。

那么我国的土地资源状况又如何哪?

大家打开地图册看中国地形图并对照课本中的“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示意”图和“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百分比”图。

(同时出示投影片)并提供以下资料:

(1)我国山地占国土总面积的2/3以上,与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巴西、澳大利亚等面积大的国家相比,我国山地比重最大。

我国耕地只占土地总面积的1/10,比美国、印度都低。

森林约占国土总面积的14%,远低世界平均水平。

(2)中国土地资源的绝对数量和人均数量(1992年)

请同学们分成六个大组,给同学们十分钟时间来讨论下列问题,每个小组选三个问题讨论?

然后每个小组出一名同学代表全组发言,全班评议。

平原以哪种土地利用类型为主?

为什么?

高原以哪种土地利用类型为主?

为什么?

山地以哪种土地利用类型为主?

为什么?

除了上述三种土地利用类型以外还有哪些土地利用类型?

我国大约有几种土地利用类型?

哪些属于已经人工改造利用的土地?

占总土地面积的多少(%)?

其中所占比例最少的是哪两种土地利用类型?

哪些属于适宜开垦利用的土地?

又占土地总面积的多少(%)?

难于利用的土地主要有哪些?

概括一下我国土地资源的现状。

为什么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多种多样?

它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哪些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学生活动略。

教师小结:

同学们讨论的既热烈又充分,现将同学们的讨论结果小结如下:

(1)由于我国面积辽阔,地形、气候、土壤等条件复杂多样,加上各地农业发展的历史、生产水平、土地利用方式等的差异,形成了多种多样的土地类型。

大部分土地经过人工改造利用已成为耕地、草地、林地、建筑用地(占总面积的63.9%)等,适宜开垦利用的土地(约占总面积的17%),但也还有相当一部分土地至今未能利用,仍为戈壁、荒漠、高寒石山(约占总面积的19.1%)。

(2)从同学们的概括来看,我国土地资源的现状是:

土地类型多种多样;从表中可以看出我国土地资源绝对数量大,人均数量少;从文字资料中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山地多,平地少,耕地、林地比重低,难利用的土地比重大,改造后可以利用的土地资源不多,即后备土地资源不足。

(3)我国土地资源绝对数量大,人均数量少,对发展农业是一种不利因素,因此我们必须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想方设法提高土地利用率;我国山地的比重大,山地一般不利于农耕。

利用不当容易引起水土流失,交通运输也比较困难,但林、矿资源丰富;如何合理开发山地,保护耕地,增加林地,是我国土地资源开发利用面临的问题之一;而土地类型多种多样,又为农、林、牧、副、渔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板书:

一、土地资源的特点

1.土地类型多样

2.绝对数量大,人均相对数量少

3.山地多,平地少,耕地、林地比重低

我们了解了我国土地资源的现状,知道了我国土地资源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

那么我国的耕地、林地和草地又是如何分布的呢?

二、土地资源的区域差异明显

教师引导:

现在请同学们看三大林区录像和下面的五幅图:

我国干湿地区图、中国地形图、课本中“草原自东向西的变化”示意图、课本彩图18秦岭—淮河以北的旱田、课本彩图19秦岭—淮河以南的水稻田(同时出示投影片)。

思考以下问题:

(1)我国的耕地在干湿地区的划分上是如何分布的?

在地形上又是如何分布的?

在作物的品种上南北方有什么区别?

(2)我国的草原在干湿地区的划分上是如何分布的?

在地形上又是如何分布的?

草原自东向西是如何变化的?

(3)我国的林地在干湿地区的划分上是如何分布的?

在地形上又是如何分布的?

在林地的品种上有什么区别?

教师指导学生读图,寻找答案。

学生代表发言后,由学生小结:

我国的耕地主要分布在半湿润和湿润的平原、盆地和低缓的丘陵地区。

北方以旱地为主,南方以水田为主。

我国的草地主要分布在北方干旱和半干旱的高原和山地以及青藏高原区。

草地的类型与产草量由东向西随着降水量的减少而变化。

林地主要集中在东北、西南交通不变的深山区和边疆地区以及东南部的山地。

从录像中可发现:

东北林区具有岭阔谷宽、气候冷湿、松林成海;西南林区高山峡谷、气候多样、树种繁多;东南林区低山丘陵、气候湿热、经济林盛。

1.耕地的分布

2.草地的分布

3.林地的分布

耕地、草地、林地是我们发展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

它们都是可以更新的资源,但是利用不当、不注意保护土地资源就不能继续利用。

目前我国的土地资源已遭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如下面资料所说:

(1)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始农业耕种的国家,水土流失已使一部分地区几乎变成不毛之地了。

据估计,我国水土流失面积达150万平方千米,每年流失土壤约50亿吨。

仅黄河水系每年流失土壤就达16亿吨之多。

如果将这些流失的泥土堆成高宽各1米的堤坝,就可以绕地球20圈以上。

(2)目前,我国沙漠、戈壁及沙漠化土地面积已达149.6万平方千米,占到我国国土面积的15.5%,也就是说我国的960万平方千米的土地上,超过1/7的土地已沙化。

另外,尚有15.8万平方千米的土地正在沙化,其中包括393公顷农田和493万公顷草场。

据专家估计,目前我国的沙漠正在以每年1560平方千米的速度继续扩大。

(3)我国的草场过度放牧问题十分严重,草场的退化因而也十分严重。

据我国北方和青藏高原等10个牧业省区统计,建国后,牧场放养牲畜头数增加了2~3倍,而草场面积却在减少。

严重地过度放牧,使我国的草场退化问题十分严重。

(4)我国的森林资源日益减少,从1952年至1985年人口由5.7亿增加到了10.59亿,几乎增加了1倍,而同期我国的森林实际消耗量大约为60~80亿立方米,相当于现有森林都已采伐了一遍。

例如,新中国成立初期,东北地区有成熟的原始森林资源约3.1亿立方米,目前已减少了2/3,有些地区已到了无林开采的地步。

这些问题大都是由于人为原因造成的,(出示投影片:

漫画《水土流失》、《小草的哀求》)大家结合漫画说一说漫画反映了什么问题?

我们自己生活的地区中还有哪些破坏与污染土地资源的现象?

还有哪些乱占耕地的现象?

请大家讨论一下,由代表来介绍一下。

学生讨论,并由学生来概括:

建设侵占土地资源,日益严重的土壤贫瘠化,不断加重的土壤盐渍化,农药和污水的污染等。

讲授:

面对这些问题,国家有以下几种措施:

(1)由国家制定政策法令,如《土地管理法》、《草原法》、《森林法》等,要求公民遵守国家的法令,违者要追究责任,受到处罚。

(2)做到土地资源的“开源”与“节流”相结合,开荒与植树造林相结合,控制建筑用地。

(3)加强土地资源的建设与保护,在牧区建设人工草场,在风沙危害的地区建设防护林体系等。

启发:

大家思考一下:

为什么要有这些措施?

这些措施能起到保持土地资源的作用吗?

你还有哪些保护土地资源的建议?

你能将这些措施的含义概括为一句话吗?

请同学们讨论一下,以形成共识。

教师小结:

同学们自由发言,畅所欲言,谈的很好。

概括同学们的发言:

土地资源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虽然土地资源是可更新资源,但是它又是有限的资源,一旦破坏很难恢复,而且我国又是一个有12亿的人口的国家,要解决这些人口的吃饭问题,必须保护有限的土地资源。

我们的国家是一个法制的国家,以法律为准绳来保护我们的家园是我们共同的心声。

在发展经济建设我们的家园时,一方面应从我国有12亿的人口出发,要做到切实保护耕地,少占耕地,如限制大城市的用地规模,农村建房时应将住宅建在荒坡上,平房应改为楼房以减少占用耕地等。

另一方面我们要在风沙危害比较严重的地区建设防护林体系,为保护草场应建立人工草场。

我们还应在“土地日”(6月25日)时积极宣传我们的国策“十分珍惜每一寸土地,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使之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这节课我们了解了我国土地资源的现状、分布和土地资源利用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大家提出了很好的建议。

大家回去以后,调查一下我们的社区在土地资源的利用上存在哪些问题?

应该怎样解决更好?

下一节课我们再讨论。

板书:

三、十分珍惜每一寸土地,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1.土地利用中产生的问题

2.解决问题的对策

板书设计

第二节 土地资源

一、人多地少类型齐全

1.土地类型多样

2.绝对数量大,人均相对数量少

3.山地多,平地少,耕地、林地比重低

二、土地资源的区域差异明显

1.耕地的分布

2.草地的分布

3.林地的分布

三、十分珍惜每一寸土地,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1.土地利用中产生的问题

解决问题的对策

教学后记:

1.土地资源的利用

教材用一首诗来描述“什么是土地?

”,启发学生解释这几句话的涵义。

这样的安排比直白的说明更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拓展他们的思维空间。

图3.6以图片的形式展现了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并结合文字说明,体现由于自然环境和自然条件的差异,人们对土地的利用方式和途径不同。

这种更注重感官体验的教学十分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学时应启发学生注意观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地貌差异及经济差异。

2.我国土地资源现状──突出“人与土”的矛盾

教材就我国的土地资源现状,力求引导学生,结合我国的地形和气候等知识,从“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两方面做出分析。

有利条件:

国土辽阔,地形复杂多样,气候复杂多样;土地资源总量丰富,土地利用类型齐全;有利于在农业生产上因地制宜,开展多种经营。

不利条件:

人均土地资源占有量小,土地资源构成比例不合理,各类土地资源分布不均且破坏严重等。

其中,教材着重对我国耕地不足的现状做了分析。

一方面,我国本来就耕地、林地少,难利用土地多;另一方面,由于人口的不断增长,建设用地将不断增加,耕地还将进一步减少;而人为破坏,不合理的乱占耕地现象,以及自然界中土壤沙化及水土流失日益加剧,则使本来就不容乐观的耕地、林地不足问题更加突出。

耕地后备资源匮乏,又使得以上问题变得雪上加霜。

教材中的“活动”不是作为课后反馈练习出现在这里的,而应作为学生们学习新课的一个重要活动加以展开。

建议教师指导学生先结合课文提供的资料以及前面学习过的地形、气候知识,对我国土地资源的优、劣做出评价,再深入分析我国土地资源的国情现状及问题。

3.我国土地资源分布不均──突出“水与土”的矛盾

我国土地资源分布不均的特点,既可作为我国土地问题的一个组成部分,也可作为一个单独的专题加以学习。

学生面前,突出“水与土”的矛盾:

北方地多水少,以旱地为主,多发展灌溉农业;南方水多地少,以水田为主。

该活动引导学生从水土资源的匹配情况,去分析地区农业生产的合理性,不仅旨在增加学生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也旨在加深学生对各类自然资源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关系的理解。

4.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通过以上内容的铺垫,保护土地资源的重要性已不言自明。

教材中特别指出:

土地作为可再生资源,如果利用恰当,能够供人类永续利用,如果利用不当,或遭人为破坏,则可丧失其生产能力,不能再生。

我国各类土地资源都遭受着不同程度的破坏,教材选择了最具代表性问题──水土流失、乱占耕地及土地荒漠化来加以说明。

建议教师在这一部分教学中,充分挖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指导学生们收集更多的资料和新闻报道,结合自身的体验,例如北方沙尘暴越来越频繁,农村私建住房乱占耕地、墓穴占地等现象,通过自学和班内交流的方式,列举更多的土地资源遭受破坏并造成严重影响的实例,来共同加深对国土资源现状的关注。

第三节            工业

课时:

2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工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2、理解新、旧工业布局的变化。

3、知道煤炭、石油、电力、钢铁工业的分布。

4、知道我国四大工业基地的位置和分布。

5、学会阅读工业分布图,并在图上找出重要工业基地。

6、初步学会分析基础工业各部门的分布特点和地理条件。

教学重点

1、  各种基础工业的特点和地理条件。

2、四大工业基地的分布和特点。

教学难点:

基础工业和主要工业基地的特点与地理条件的分析。

教具使用:

自制投影片若干、课本插图

教学方法:

自学讨论法 新授法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导入新课

出示钉子和火柴。

提问:

同学们,请看这两件物品是什么?

(钉子、火柴)钉子、火柴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两个日常生活用品,但同学们能想像得到吗?

在中国,工业落后,工业体系残缺不全,许多工业产品不能自己生产,就连这些普通的东西也需要进口,所以人们以前把它们叫洋钉、洋火,当时全国能生产工业产品的地方屈指可数。

现在我们有了自己的汽车、飞机、人造卫星、宇宙飞船,已经形成了独立、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工业产地更是遍布大江南北。

(板书)一、工业分布特点

讲授新课

(读图分析)现在我国重要的工业地区和城市分布在哪里?

全国工业分布有什么特点呢?

(用电脑打出课本图4.26“我国工业的分布”)提问:

1.我国重要的工业城市和工业基地,哪儿稠密?

哪儿稀疏?

(东部稠密、西部稀疏)

2.全国重要工业城市都沿什么分布?

(铁路线)京广线(电脑闪动)上的重要工业城市有哪些?

(北京、石家庄、郑州、武汉、长沙、广州等)京沪线〈电脑闪动)上的工业城市有哪些?

(北京、天津、济南、徐州、南京、无锡、上海等)陇海—兰新线(电脑闪动)上重要的工业城市有哪些?

(郑州、西安、兰州、乌鲁木齐)

3.兰州、包头、西安、郑州、济南(电脑闪动)这几个工业城市除靠近铁路线外,还有什么共同点?

(都靠近黄河)

4.长江(电脑闪动)沿线重要的工业城市有?

(重庆、武汉、南京、上海等)

5.长江三角洲、辽中南、京津唐、珠江三角洲这四个地区(电脑闪动)是我国工业中心分布最密集,也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核心区,是我国四大工业基地。

这四大工业基地在空间分布上有什么共同点?

(沿海分布)沿海分布工业分布有什么好处?

(便于利用廉价的海上运输,运输原料和产品)我国在沿海地区还设立了五个经济特区,是哪5个特区?

(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14个沿海开放城市是?

(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同学回答的同时用电脑闪现)

(引导归纳)通过以上读图,我们可以看出影响我国工业分布的一个重要因素是?

(交通)交通的影响使我国工业分布呈现出什么趋势?

(沿河、沿海、沿交通线)

(板书)沿河 沿海 沿交通线

提问:

山西是我国最重要的能源基地,为什么?

(山西的煤炭资源丰富,号称“煤海”)攀枝花被称为我国“钢城”,为什么?

(攀枝化铁矿资源丰富)

(补充资料)山西是我国最大的煤炭基地,其煤炭产量、调出量和出口量均居全国首位。

本省的煤矿星罗棋布,遍布全省。

大型煤炭企业有大同、阳泉、太原西山、潞安、晋城等矿务局和平朔露天煤矿。

目前,在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仍占70%左右,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需要,国家仍迫切需求山西生产和调出更多的煤炭。

发展工业不仅受交通,还要受资源、资金、技术、劳动力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因此在工业建设中需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合理分布工业,它关系到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城乡结合、国防安全和生产的经济效益。

(板书)二、合理分布工业

(一)辽中南工业区

(提问导读)用电脑打出图4.27“辽中南地区工业分布图”,依次导读“辽中南是怎样成为我国一个重要的工业基地”,从而让学生学会分析影响工业发展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