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964811 上传时间:2023-01-1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1.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docx

《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docx

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

内蒙古宇生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宏亚煤矿

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

为保证我矿基建工程的顺利进行,保障煤矿工作人员的安全和健康,保护国家资源和财产不受损失,更好地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及《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特制定本矿灾害预防措施和处理计划。

第一章矿井概况

我矿位于鄂尔多斯高原东部。

区内最高点为海拔1347.40m,最低点为海拔1160.50m;井田面积为20.6593km2,批准可采煤层为3#—6#,改扩建生产能力为120万吨/年。

采用三斜井开拓方式,现已完成4#煤层巷道开拓工程,供电、排水、通风,监测监控系统也已安装完毕。

第一节水文地质状况

根据117地质资料表明,本矿区内地质构造简单,煤层中水来源主要为裂隙水,水量不大,井田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属于畅通状态,井田内没有老窑,水文地质条件属中等类型。

第二节通风瓦斯状况

本矿通风方式为中央并列式,现有进风井一个,出风井一个,排风井安装FBCDZ—6—NO16轴流式风机两台,功率为75×2KW,一台使用,一台备用,矿井总进风量为2176m3/min,总回风量为2322m3/min。

根据2011年矿井瓦斯等级鉴定,我矿属低沼气矿井。

煤尘无爆炸性,煤层不易自燃发火。

第三节矿井开拓状况

我矿基建工程现已完成前期巷道开拓工程及其它系统配套工程,现正进行1403综采工作面顺槽掘进,掘进方式采用综合机械化作业。

第四节矿井排水

现矿井涌水较小,但为了防止在以后工作中出现涌水,矿井设立井底水仓,安设MD155—30×6离心泵台,电机功率132KW,扬程180m,单台排水量为155m3/小时。

D46—30×7离心泵3台,电机功率45KW,单台排水量为30m3/小时。

第五节劳动组织安排

根据我矿基建工程特点,我矿现掘进工作面采用三班作业的方式进行。

第二章灾害预防措施

一、本矿成立安委会,是本矿安全管理最高权力机构,由矿长任主任,安全副矿长任副主任,各责任区负责人为成员,定期召开安全会议,组织安全检查,研究安全措施,组织事故抢救和善后处理工作。

二、针对我矿采掘工艺改进地质条件差等特点;要求各级领导、生产部门在安排布置生产任务时,首先考虑“一通三防”工作问题,必须组织专门会议研究决定后实施。

三、严格执行领导跟值班制度,只要井下有人生产,当班必须有一名矿领导坚持下井跟班,对井下所有作业场所情况做详尽的了解和掌握,并及时查处“三违”,保证当班安全生产。

四、井下现场管理必须配备带班长二名,对本班安全生产负责,井下设专职安全员两名,跟班技术员两名,没有上述人员本班不准进行施工作业。

五、所有井下设备必须使用“三证”齐全的防爆设备。

六、不管机制怎样改变,管理机构怎样改革,安全管理机构及人、财、物只能加强,不能消弱。

七、安委会每月必须至少组织一次安全会议,进行每十天一次安全检查,安委会全体人员参加。

八、本矿安全监管人员对本区域的全面安全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有权制止任何人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

对不安全隐患,有权要求限期解决;对有发生事故危险的作业场所,有权停止作业并撤出人员;有权随时进入任何作业场所进行安全检查;有权参加工程设计、措施的审查;有权监督安全专项费用的提取和使用。

第一节通风、防瓦斯事故的措施

一、通风机构

1、本矿成立“一通三防”领导组,设组长一名,负责全矿通风设施的建设和维护,设备的安装和调试,风量的测定和调整。

每旬对井下各用风地点及总进风,总回风进行一次测定,并将所测情况报矿通风组和各矿长。

2、每班设专职瓦检员两名,瓦检员必须及时填报瓦斯报表,做到“三签字”“三对口”,并报技术负责人及矿长签阅。

3、加强通风管理,提高矿井有效风量,整顿维护不合理通风设施和回风巷道,加强盲巷、废巷管理并及时密闭。

4、消灭无计划停风,严格执行风机管理制度。

5、加强风门、风桥、密闭等通风设施的管理,减少漏风,保证有效风量率。

6、提高职工技术素质,加强对瓦检员、爆破工的培训,减少井下各种通风事故和提高对事故的应变能力。

二、瓦斯管理

1、加强瓦检员的劳动纪律,上班时必须提前入井,严格按井下路线进行瓦斯检查,严禁出现漏检,下班坚持最后一个出井。

2、瓦斯检查实行牌报、记录、报表制,并由技术负责人签字,矿长审阅后存档。

3、坚持“一炮三检”制度和“三人联锁”放炮制,每放一次炮的装药前、放炮前、放炮后,严格检测瓦斯浓度,严格按《规程》规定的范围以下时方可恢复生产。

4、停风不准生产,无风时瓦检员应将所有作业人员撤到安全地点。

送风后,经瓦检员检查,方可到工作地点。

5、严格执行《规程》第138至141条。

6、瓦检员发现瓦斯超限,应立即停止作业,撤出人员,并加强通风,消除瓦斯。

7、瓦检员对违反瓦斯管理制度的有权责令其停止作业,撤出人员,并向矿有关领导提供处理意见,但由于本人不负责造成瓦斯事故的应严肃追究责任。

三、除尘、防火

1、工作面及转载点推广使用湿式打眼及喷雾洒水,消灭井下煤尘飞扬,保证生产人员的身体健康。

2、对井下煤尘较大的地点进行洒水防尘。

3、井下各地点、各区域防火工作,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

4、消灭人为火源。

第二节防止水灾事故措施

1、坚持“有掘必探,先探后掘”的探放水规定,未消除水患的工作面严禁盲目生产。

2、严格编写探放水措施,必须清楚井下工作面的断层、陷落柱、左邻右舍、老空等情况,并写出防范措施。

3、井下所有作业必须在消除水患后再进行,如发现片帮、钻孔中水量增大,必须立即停止钻探,不准拔出钻杆,立即向矿长汇报,并采取有效防突水措施,并撤出受水害威胁人员。

4、加强地面地质勘探及防治水处理工作,并在雨季来临前处理完毕,预防大气降水危害矿井。

5、保证水仓水泵完好,并有备用及检修设备,以备应急,定期清理水仓淤泥,保证容积。

6、严格矿区划分,不准越界开采。

7、严格执行探放水作业规程、制度。

有下列情况时,矿安全矿长亲临现场进行指挥。

(1)、接近水淹的井巷时;

(2)、接近水文地质复杂的区域;

(3)、接近隔离煤柱时;

(4)、接近河流、水库、蓄水池、水井;

(5)、接近其它可能出水区。

8、安探水钻时,必须因地制宜安设。

9、探放水时,专人观测钻孔水位情况,做好记录。

遇有水量突然变化,及时报矿长。

第三节防重大冒顶片帮事故措施

1、严格执行工程质量标准,是防止顶帮事故的根本措施,严把工程质量关,消灭不合格产品,严禁空顶作业,支架必须符合标准规定。

2、凡采掘工作面遇顶板松软、过破碎带、过断层、过无炭柱、过老空区、过原有煤柱或冒顶区以及顶板的初次来压和周期来压,最后收尾等情况,都必须根据实际情况规定有针对性的具体安全措施,方可施工。

3、努力搞好1401支架工作面支护标准,加强对工作面顶板来压规律的研究和预测、预报,为工作面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4、强化生产人员的安全培训,要求所有井下人员认真学习《煤矿安全规程》,严格按“三大规程”办事,杜绝“三违”现象。

5、井下安全员应注意观测顶板变化情况,发生异常应当机立断,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

如情况严重,应撤出所有工作人员到安全地点,及时处理,并报矿领导。

第四节防重大运输事故措施

1、入井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入井制度,对斜井兼作生产和行人时,严格执行“行人不准行车、行车不准行人”,严禁扒车出井。

第三章重大灾害处理与救护

为保证在一旦发生事故后,能够有组织、有领导地搞好灾害处理与人员救护,尽可能地减少伤亡和财产损失,特制定抢险与救护工作计划。

第一节组织与领导

一、组织领导

根据我矿实际情况组成抢险救灾指挥部如下:

总指挥:

赵本林

副总指挥:

赵忠

成员:

刘勇杜海旺陈世伟

徐永强杨军高三强李磊生安润平

指挥部设在矿调度中心,下设办公室,主任由付爱军兼任。

二、分工职责

1、矿长是处理灾害事故、抢险救灾全权指挥,在副矿长和上级主管部门的协调下,制定营救灾难人员、处理事故和抢救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计划。

2、各有关副矿长,根据营救遇难人员和处理事故计划,负责组织处理事故所必须的人中进入状态,及时保障后勤供应。

3、上级主管局负责协调矿长参加抢救事故的工作,并根据需要借调人员、车辆、设备、材料等。

4、矿技术员、安全员、带班长要根据矿长命令,负责井下各项工作(资料、图纸等)。

5、矿灯室应根据入井挂牌领取矿灯数,查清井下人员及其姓名,并迅速报矿长。

对没有经矿长签发入井许可证的任何人,不得发矿灯,井口检身人员必须严格检查,否则严禁入井。

6、医务所或医疗人员负责对受伤人员的急救治疗,组织护理和药物供应。

7、矿办公室负责保证后勤、上级和兄弟单位来人的招待。

8、发生重特大灾害事故,在做好现场组织抢救的同时,必须及时联系就近的高平军事化矿山救援组织,进行抢险救灾。

第二节重大灾害处理措施

一、井下火灾处理

1、处理步骤

(1)、迅速查明发生火灾的准确位置,组织救护人员抢救遇难人员,撤出灾区和受火灾威胁的所有人员,探明火灾范围和发火原因,采取措施防止事故扩大,防止火灾,控制火灾范围。

(2)、立即切断通往火灾地区的一切电源。

(3)、根据已探明的火区范围,确定井下通风方向。

进入巷道后侦察和直接灭火时,要保持原通风状况,必须有可靠的安全措施,防止事故扩大。

需要反风时,立即反风。

2、处理原则

(1)、不能导致瓦斯积聚,煤尘飞扬,造成瓦斯爆炸事故。

(2)、不能危及井下人员安全。

(3)、阻止火灾扩大,抑制火势扩大,创造接近火源的条件。

(4)、不使火源接近有瓦斯积聚地区。

(5)、能直接灭火时,积极组织人员直接灭火。

(6)、及时掌握灭火情况,应严密注视有毒有害气体成份,防止有害气体扩散;密切注视火灾问题,防止火风压引起风流逆转。

二、井下瓦斯爆炸,煤尘爆炸处理措施

1、迅速组织人员撤出灾区和受威胁地区的人员,抢救遇难人员,并切断电源,防止二次爆炸。

2、应迅速修复被破坏的通风设施和巷道,恢复正常通风。

3、备足处理事故必需的设备、材料,保证救灾使用。

4、巷道维修必须由外向里,逐步检查有害气体含量,巷道支护情况,确保人员安全。

三、透水事故处理措施

1、撤出灾区和水害可能危及地区人员。

2、开足井底水仓、采区水仓及主副水仓水泵排水,透水地点安设水泵,集中排水。

3、针对水灾情况进行阻水,不使水害危及其它采区、工作面及硐室。

4、必须保证排水设备不被水淹。

5、对水淹区域,堵塞通风巷道时,应采取局部通风措施。

四、大冒顶事故处理措施

1、所属分管矿长、技术员迅速探明冒顶区域范围和被埋压、堵截的人员和位置。

2、积极恢复冒顶区域的正常通风,如暂不能恢复时,可采用水管等对埋压、堵截人员输送新鲜空气。

3、在事故处理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由外向里,采取各种可行的手段,加强支护,防止二次冒顶;临时贯通时,不准放炮,只准用手工掘通。

4、遇到大块岩石威胁遇难人员时,可使用千斤顶等工具移动大块,但应尽量避免破坏冒落岩石堆积状态,防止增加埋压。

第三节救护工作

井下一旦发生事故,一定要冷静,不惊慌,不乱跑乱叫。

班组长一边组织救护,一边通知值班人员向矿委汇报组织抢救。

(1)、无论任何人发现了烟雾、明火,都必须向跟班领导汇报,由井下领导根据情况处理,并上报矿长。

(2)、如果巷道内已充满烟雾,也不要惊慌乱跑,要迅速地辩明发火方向和风流方向,然后有序的摸着轨道或水管撤出火灾区。

(3)、如实在无法撤出,就要尽快在附近找一躲避硐室躲避,并隔转风流,防止有害气体侵入,并拔打呼救信号。

(4)、撤离灾区时,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2、发生瓦斯、煤尘燃烧、爆炸事故时的自救,应迅速戴好自救器背向空气流动方向,脸向下,头贴地,用湿毛巾捂住口鼻,用衣服盖住身体,使肉体外露部分尽量减少,在爆炸的一瞬间尽量屏住呼吸,防止吸入过量高温有害气体,在技术员、带班长指挥下离开险区。

3、透水自救。

原则上应往高处走,沿着上方向进入比事故地点高的地方,然后通知附近企事业人员一起按避灾路线安全出井。

4、冒顶自救。

大面积冒顶发生后,在场人员应采取各种措施加强支护,防止二次冒顶。

如有遇难者,应立即开始自救。

如被冒落石块或炭块堵截,应发出呼救信号。

第四节主要避灾路线

一、瓦斯、煤尘、火灾避灾线路

1、当井下发生瓦斯、煤尘爆炸和火灾事故时,所有受灾威胁地区的人员应本着迎着新鲜风流方向的原则,向外撤至进风大巷,从主、副井两安全出口撤到地面。

2、综掘工作面发生瓦斯、煤尘、冒顶事故时,人员应从运输巷撤至采区进风巷,迎着风流直接撤到总进风巷出井。

二、透水事故避灾路线

井下发生透水事故时,受威胁人员应本着向地势高(标高)、离出口近的原则撤出。

附:

事故发生后必须召集人员表

 

二〇一一年五月二日

 

目录

第一章矿井概况1

第一节水文地质状况1

第二节通风瓦斯状况1

第三节矿井开拓状况2

第四节矿井排水2

第五节劳动组织安排2

第二章灾害预防措施2

第一节通风、防瓦斯事故的措施4

第二节防止水灾事故措施5

第三节防重大冒顶片帮事故措施6

第四节防重大运输事故措施7

第三章重大灾害处理与救护7

第一节组织与领导7

第二节重大灾害处理措施9

第三节救护工作10

第四节主要避灾路线11

 

内蒙古宇生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宏亚煤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