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水利在社会就业与农民增收中的贡献调研报告.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964032 上传时间:2023-01-13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74.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水利在社会就业与农民增收中的贡献调研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山东水利在社会就业与农民增收中的贡献调研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山东水利在社会就业与农民增收中的贡献调研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山东水利在社会就业与农民增收中的贡献调研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山东水利在社会就业与农民增收中的贡献调研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水利在社会就业与农民增收中的贡献调研报告.docx

《山东水利在社会就业与农民增收中的贡献调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水利在社会就业与农民增收中的贡献调研报告.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东水利在社会就业与农民增收中的贡献调研报告.docx

山东水利在社会就业与农民增收中的贡献调研报告

山东水利在社会就业与农民增收中的贡献调研报告

 

 

 

 

 

 

 

 

 

 

 

 

山东省水利科学院

二O一O年十二月

 

 

 

前言

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不可替代的特殊资源,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是生态环境的控制性要素,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

水利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支撑,具有吸纳投资大、产业链条长、形成工程量快、促进就业能力强的特点。

“十一五”时期,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水利得到全面快速发展,实现了一系列重大跨越。

南水北调、胶东调水等骨干调水工程加速推进,治淮东调南下续建、病险水库加固建设任务全面完成,骨干河道、重点河段得到治理,全省防洪能力大幅度提升。

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0%,农田水利建设实现了集中投入、规模整治,成效显著。

全省以占全国1.07%的水资源量,灌溉着占全国6.17%的耕地,生产出占全国8.1%的粮食,养育了占全国7.1%的人口,支撑了占全国10.3%的经济总量,有力地支撑和保障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了社会就业和农民增收。

社会就业和农民增收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难点和关键,水利作为基础设施,投资建设不仅会大力促进社会就业,而且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减少城乡差距,促进社会和谐。

因此,调查研究山东水利在社会就业与农民增收中的贡献,不仅可以对水利建设的作用进行客观、科学的评价,而且对加大“十二五”水利投入有重要参考价值。

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水利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不是一个简单孤立的系统,而是与整个国民经济系统密切相关的。

水利的发展不仅与其内部的结构有关,而且还制约着国民经济的发展。

将水资源开发利用、防洪减灾、水土保持纳入整个国民经济体系中去,将对于促进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水利作为国民经济体系中一个重要的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加大有效投入,不仅有助于水利的自身发展,同时也有利于国民经济持续地健康稳定发展。

历次特大洪水的泛滥与缺水的干旱,加深了人们对水利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的认识。

国家对水利的投入在逐年增加,社会对水利建设的参与也在日益增强,水利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高潮。

水利发展有力地保障和促进着国民经济的繁荣发展、社会的安定,其巨大效益正在充分显现出来,

作为国民经济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的水利,应当重视分析水利投入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及其对相关产业的拉动作用,将水利投资与社会就业和农民增收联系起来,优化水利投资的方案,为我省今后水利实现科学投入提供可靠的基础资料,以强化和巩固水利基础产业地位,实现由传统水利向可持续发展水利和现代水利的转变。

二、山东省基本情况

1.自然地理

山东省地处中国东部沿海、黄河下游,分为半岛和内陆两部分。

半岛突出于黄海、渤海之间;内陆部分北与河北省为邻,西与河南省交界,南与安微省、江苏省接壤。

南北宽约420公里,东西长约700公里,总面积15.71万平方公里。

全省地势中部突起,为鲁中南山地丘陵区;东部半岛大部分是起伏和缓的波状丘陵区;西部、北部是黄河冲积平原区。

平原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55%,山地丘陵占29%,洼地、湖泊占8%,其它占8%。

海岸线长3121公里,沿海滩涂面积3223平方公里。

2.社会经济

2009年,全省国内生产总值33805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3578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119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7811元,全省总人口9470万人。

3.水系

山东省河流分属黄、淮、海三大流域及半岛独流入海水系。

全省平均河网密度为0.24公里/平方公里,干流长度在5公里以上的河流有5000多条,10公里以上的有1552条。

黄河横贯菏泽、济南等9市,在东营市垦利县入海。

除黄河以外,有沂河、沭河、梁济运河、洙赵新河、东鱼河、泗河、韩庄运河、大汶河、徒骇河、马颊河、德惠新河、漳卫河、小清河、潍河、大沽河等大型河道15条。

湖泊主要分布在鲁中南山丘区与鲁西平原接壤带,总面积1494平方公里,兴利库容23亿立方米,较大的湖泊有南四湖和东平湖。

4.水资源

山东省多年平均降水量679.5毫米,折合年降水总量1060亿立方米。

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198.26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165.46亿立方米,扣除地表水与地下水重复计算量,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303亿立方米。

人均水资源占有量334立方米,亩均水资源占有量263立方米。

5.水利工程

到2010年底,全省共建成各类水库6285座,其中大型水库36座、中型水库213座、小型水库6036座,总库容198.25亿立方米,兴利库容85.16亿立方米;治理大中型河道50条,修建加固各类堤防12301.29公里,累计达标堤防长度7534.16公里;建成各类水闸1742座,其中大型水闸49座,中型水闸294座,小型水闸1399座;固定机电排灌站30747处,总装机145.69万千瓦;共有机电井111.81万眼,其中配套机电井96.68万眼。

建成设计灌溉面积万亩以上的灌区604处,设计灌溉面积4389.027千公顷;建成城市、工业供水工程200多处,乡镇供水工程1946处;有效灌溉面积达到4896.92千公顷,节水灌溉面积达到2143.72千公顷(其中节水灌溉工程面积1633.47千公顷,节水灌溉措施面积510.25千公顷);除涝面积达到2623.4千公顷,改良盐碱地面积1056.67千公顷,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59万平方公里,其中小流域治理面积达到1.404万平方公里。

全省累计形成县以上水利固定资产近570亿元,水利工程年供水能力达到280亿立方米,累计创造经济效益3200多亿元。

三、调研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1.调研内容

一是水利投资情况,具体分析“十一五”以来国家、我省和各地市在水利投资方面的流向;二是水利对提供社会就业做的贡献,包括直接提供的就业岗位和间接提供的就业岗位;三是水利建设为社会提供就业的情况;四是水利在增加农民收入方面起的作用,农业增产,省工、省地、省时、省电、省水情况等;然后对“十二五”水利建设投入在社会就业和农民增收方面做出的贡献进行展望。

2.调研方法

调研国内及山东省有关文献和统计资料,了解十一、五以来国家、山东省以及地方水利投资和水利发展情况;重点对鲁西北地区的德州、聊城市,鲁中、鲁中南地区的济南市、临沂市,鲁东南沿海地区的日照、青岛市等六个地市选择典型地市的典型村庄或农户进行调查与统计,通过实地调研,真实了解扩大内需以来水利在社会就业和农民增收中做出的贡献。

3.技术路线

文献调研

各地市填报资料

“十二五”水利工作对社会就业和农民增收的前景分析

水利投资历史状况分析

水利对社会就业的贡献

水利对农民增收的贡献

水利在社会就业与农民增收中的贡献调研报告

 

实地调研

四、水利建设对社会进步的贡献

此节写的是全国的情况,与山东省无关,篇幅太多,本题要求山东省水利建设的作用(已经精简)

1.水利发展的历史过程

公元前2000年前后,有“大禹治水”的传说。

那时的人们消极地回避水患,却主动地以水为利,水利在灌溉、防洪和水运等方面广泛地发挥作用,显示出经济基础设施的功能,促进了社会的安定和经济的发展。

公元前250多年战国后期,由于当时社会经济、政治及军事等发展的迫切需要,秦蜀郡守李冰在古蜀国治水工程基础上,组织西蜀各族人民创建了都江堰,从此“水旱从人”、“沃野千里”,孕育了人间“天府”。

都江堰的巨大综合效益增强了秦国的实力,秦终于完成了统一中国的大业。

历史反复证明,水利兴,农业稳;农业稳,国业兴;国业兴,天下安。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曾经有过中国经济史上的几次统一与和平时期,也是中国水利史上的几次大发展时期。

各个时期的水利建设为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农业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面对的是清代中期以后人口膨胀、水旱灾害深重的局面。

大兴水利,是人民的要求,社会的需要,历史的必然。

建国50多年来,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水利建设取得了空前的成就,水利事业为社会进步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古书中曾有这样的论述:

圣人之治于世也,其枢在水。

纵观我国历史可以清楚地看到,治水是历代治国安邦的大事,并留下了一部辉煌灿烂的治水史,那些因治水而造福于民的人均史册留名。

治水活动逐步从单纯除害,到开发水利;从水利的单项开发,又逐步发展到综合利用;逐步建立并不断丰富完善着关于水和水利建设的科学知识、价值取向、规范制度、行为准则等。

人类这些在开发利用、控制改造水的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构成了绚丽多彩的水文化。

水和水利建设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和价值,它是人类文化、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水利建设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水利建设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的形成,经历了一个历史的、客观的发展过程。

早在1934年,毛泽东同志在《我们的经济政策》一文中就指出: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

长期以来,这一概念在人们的观念中己根深蒂固,并对我国水利建设事业的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直至今天仍对我国水利建设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在当前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历史进程中,应该说水利己经成为整个国民经济的命脉。

从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看,水资源己成为当今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促进因素和制约因素,水利建设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不可忽视的地位。

(1)水利建设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我国是一个水情十分复杂的国家,洪涝、干旱灾害频繁发生。

水早灾害是影响我国农业生产主要的自然灾害,也是影响我国社会稳定和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限制性因素之一。

在我国,水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基本上可以分为三个方面,即:

洪涝、干旱和盐碱。

我国洪涝灾害有发生频率高、地区广、历时长、危害大的特点,主要集中分布在中、东部地区,受灾最甚的是黄河、长江、淮河、海河、辽河、松花江和珠江七大江河的中下游平原区。

洪涝灾害对以上地区乃至全国社会经济均造成巨大影响,尤其对农业生产危害更为严重。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农业的发展对于确保我国社会经济长期持续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但由于我国降水时空变化大,耕地较集中的东中部湿润半湿润地区降水不能完全满足农作物生长的需要,要进行补充灌溉;而西部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则基本属灌溉农业区,没有水源,只能靠天吃饭,为雨养农业。

目前,全国农业灌溉总用水量约占全国总用水量的3/4左右,同时占世界农业总用水量的比例接近20%。

从这些数字可以看出,我国不仅是世界农业大国,而且也是世界灌溉用水大国。

土地盐碱化是由于局部区域内水资源量过多,排水不畅,导致土地次生盐碱化,轻者影响农业生产,重者寸草不生,土地荒芜。

我国土地次生盐碱化主要发生在黄淮平原、东北丘陵平原、黄土高原和西北内陆地区,同时,由于局部地区灌溉不当,致使一些地区的盐碱地被治理后又出现一些新的盐碱地。

(2)水利建设对工业、城市发展的影响

随着人类社会分工的形成过程,便渐渐产生了集镇,为了便于取水,这些集镇均分布在靠近有水源的地方,水也就成了集镇发展的物质基础之一。

而现代城市和现代工业就更依赖于水而生存和发展,一般说来,城市规模越大,人均的生活用水水平就越高,工业的用水量就越大。

城市发展不但要保证居民日常生活用水,还要为城市的商业活动、旅游、休息娱乐活动以及美化环境提供水源,城市用水的基本特点是供水保证率高、水质好、水压稳定。

工业生产也离不开水,工业生产过程中需要用水洗涤、冷却,整个生产工艺过程都离不开水。

因此,水资源保证程度对城市和工业发展规模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水资源条件不但对一个地区的城市发展规模、城市功能和城市布局有着决定性的影响,而且也是一个地区工业结构和布局的限制性因素之一。

城市和工业的迅速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在急剧增长。

目前,全国尚有300多个城市出现缺水现象,其中有100多个城市严重缺水,日供水能力仅能保证高峰期日用水量的7成左右。

严重缺水城市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和东部沿海地区,大量城市供水不足,已制约着城市和工业的发展。

许多北方城市由于水资源条件的制约,不得不严格控制其发展的规模。

(3)水利建设对生态与环境的影响

由于水资源的变化会对生态和环境产生正或负的效应,同时生态环境的变化又会引起水资源量和质的改变。

因此,水资源与生态、环境是处于同一系统中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的关系。

水利建设对生态与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水质对生态与环境的影响

水质包括水流中不溶性物质(主要为泥沙)及可溶性物质(即天然水化学成分)。

水质是水资源的组成部分,不仅影响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还直接影响环境质量和人体健康。

泥沙对生态与环境的影响体现为有利与不利两个方面,在一定的条件下,泥沙可使生态环境发生对人类有利的变化,如:

引洪淤灌、肥田造地;黄河下游引洪淤堤背,以固堤防;黄土高原沟壑区打坝淤地,可造高产田;治理与开发利用河口三角洲和沿岸滩涂,可增加土地资源等。

另一方面,多沙河流发生的河道冲淤变化,会使生态与环境随之改变。

如:

由于泥沙的不断淤积,一些水库的库容减小,效益降低;中下游河道的河床升高,湖泊变浅、面积缩小,降低了调蓄洪水的能力,抬高了洪水位;同时,泥沙又是水流中污染物的载体,附着在泥沙上的污染物,滞留和堆积在水体内,降低水流的自净能力,并会成为新的污染源,使生态与环境发生不利于人类生存的变化。

②干早缺水对生态与环境的影响

我国水资源比较缺乏的华北和西北干旱、半干早地区,大多是生态系统比较脆弱的地带,由于人口增长、经济发展,致使这些地区水资源进一步短缺,因而带来一系列生态与环境恶化的问题。

如:

草原退化;沙漠面积不断扩大;河流、湖泊、水库等水体面积日益缩小,干早、半干早地区的湖泊、水库及河流中下游的河道水面日益缩小,甚至干涸、消亡而沦为荒漠;为抗御旱灾而过分开采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下降,水源枯竭,并造成地面沉降。

③洪涝灾害对生态与环境的影响

水资源年内与年季分配不均而发生的洪涝灾害,历年使我国生态与环境遭受严重破坏。

洪患冲毁堤防、城镇、良田,洪水带来的泥沙使河道淤积造成多次改道。

洪涝还导致地下水位上升,造成土壤盐渍化,对生态与环境造成灾害性影响。

五、“十一五”水利发展的成就

单列一节,改为山东省水利发展成就,补充“八、五”以来的成就,以便与下一节投资分析联系。

此节应详细。

(八五、九五的数据没有,建议不讨论)

“十一五”时期,是山东水利大投入、大建设、大发展的五年,也是山东水利发展史上投资规模最大、人民群众收益最多、农民受益最大的五年。

1.水利投资规模再创新高

五年间,全省累计安排水利建设总投资447.5亿元,其中水利基本建设中央投资130.7亿元,省投资46.6亿元,市县配套投资132亿元;农田水利建设中央投资8.3亿元,省投资9.7亿元,市县配套投资21.7亿元;其它水利建设中央投资8.3亿元,省投资16.8亿元,市县配套投资15.7亿元。

五年间,累计安排的水利基本建设投资计划较“十五”增长137%,其中中央投资计划较“十五”增长178%。

五年间累计完成投资418.3亿元,其中:

水利基本建设中央投资115.5亿元,省投资42.1亿元,市县配套投资129.4亿元;农田水利建设中央投资8.3亿元,省投资9.7亿元,市县配套投资21.7亿元;其它水利建设中央投资8.3亿元,省投资16.8亿元,市县配套投资15.7亿元。

五年完成的投资较“十五”增长7%,其中:

水利基本建设较“十五”增长158%。

2.水利基础设施保障能力全面提升

一是水资源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全省“T”字型调水大动脉已现雏形。

区域水网加快完善,累计向河北、天津送水16.5亿立方米,新建14座平原水库,全省新增供水能力20亿立方米,水利工程供水总能力达到280亿立方米。

二是河道防洪减灾能力显著提升。

80%的沂沭河洪水可东调入海,沂沭泗地区整体防洪能力达到50年一遇。

骨干河道重要保护段防洪标准达到50年一遇以上,重点支流和中型河道达到20年一遇。

三是水库防洪能力大幅度提升。

全面完成列入国家规划的159座大中型病险水库、350座小型病险水库和列入省规划的3864座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水库防洪能力和蓄水兴利能力大幅度提升,大型水库防洪标准达到100年一遇,中型水库达到50-100年一遇,各类水库每年可新增蓄水能力6亿立方米,为保障水资源供给、改善生态环境发挥了重大作用。

新建、加固防潮堤100公里,重点防潮堤段防洪标准达到20-50年一遇。

3.民生水利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一是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取得新进展。

按照“农村供水城市化、城乡供水一体化”和“规模化发展、标准化建设、规范化管理、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经营”的思路,五年间共建成农村自来水工程1.33万处,解决了1293万农村人口饮水不安全问题,累计解决1572万人,占全省饮水不安全人口总数的60.5%,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0%。

二是灌区改造全面提速。

列入国家规划的48处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全面实施,共衬砌干渠1731公里,占干渠总长度的34.9%,衬砌支渠、斗渠1500公里,占支斗渠总长度的5.5%,五年累计安排投资34.95亿元,投资规模为“十五”的3.2倍。

三是农田水利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以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为契机,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通过资金整合、集中投入、整体推进、规模治理,实施了济阳、高青等49个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建设投资由“十五”的几千万突破到“十一五”的24.04亿元,实现了小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跨越式发展。

4.水利抗旱减灾取得显著成绩

2006年以来,受极端天气影响全省水旱灾害多次发生。

一方面,局部强降雨事件增多,先后发生了多次暴雨,局部降雨量达历史同期最大值。

2010年8月,徒骇河、马颊河、德惠新河发生超警戒洪水,南四湖上级湖超汛限水位0.08米,下级湖逼近汛限水位。

另一方面,旱情影响十分突出。

2006年、2009年先后两次遭遇全省三十年一遇、局部百年一遇严重旱情,农作物受旱面积一度达7486万亩。

面对严峻的形势,全省周密部署,科学调度,成功地应对历次汛情,解决了741万人、144万头大牲畜的临时性饮水困难,减少粮食损失2241万吨,减少经济作物损失275亿元,防洪减灾直接经济效益达410亿元,为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夺取粮食连年丰收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5.水系生态建设取得新进展

各地坚持以大流域为骨干、小流域为单元,水土流失与农业开发、生态建设相结合,实行连片治理、规模开发,全省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万平方公里,累计治理4.5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流失面积的64%。

以河道防洪治理为依托,实行河岸堤路综合整治,通过建闸补源、岸堤绿化、亮化美化,全省新增30处生态河道公园,累计建成生态河道公园120多处、国家水利风景区32处、省级水利风景区45处。

大规模的水系生态治理,有力地改善了生态环境和生产条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6.水资源管理和节水型社会建设稳步推进

开展了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试点,下发了全省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控制指标。

严格执行“五不审批”制度,取水许可管理日益加强,累计发放取水许可证6000多个。

确立了“三先三后”配置原则,进一步强化水资源论证。

积极开展地下水综合整治,关闭封停非法取水自备井,有效保护了地下水资源。

省政府先后批复《山东省水功能区划》、《山东省浅层地下水超采区划》两项规划。

依法核定水功能区纳污能力,提出限制排污总量意见。

建立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应对机制,对主要入河排污口和147个重点水功能区实施重点监测,定期发布《山东省重点水功能区水质通报》。

节水型社会建设扎实推进,印发了《山东省节水型社会建设技术指标》及农业灌溉用水和电力等九大工业行业产品用水定额。

大力开展喷灌、微灌、滴灌等节水工程建设,全省新增节水灌溉面积400万亩。

全省万元GDP取水量降至80m3以下,万元工业增加值取水量降至17m3,灌溉水利用系数提高到0.57,地下水超采区面积由2003年的2.8万平方公里缩小到1.3万平方公里。

全省连续五年实现增产增效不增水,综合节水水平位居全国前列。

六、水利对社会就业与农民增收中的贡献

水利事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建筑、运输、农业、塑料、机电、设备等产业的蓬勃发展,主要体现在增加社会就业和农民增收。

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和对三农问题的解决。

山东省各地水利建设发展与经济区域之间的发展一致。

鲁西北地区贫困、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地势上也是西部平原、中部和东部为丘陵地带,西部地区主要以农业为主,中部、南部以传统工业为主,东部地区以新型科技产业为主,分别代表了山东社会经济发展不同水平。

因此本课题选择西部、中部、东部城市各两个为研究对象,具体为西部的德州市和聊城市;中部的淄博市和临沂市;东部的青岛市和日照市,基本可以代表山东的整个社会经济状况。

1.水利投资历史状况分析

(1)水利建设资金来源分析注明资料来源(山东省水利年鉴)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家对水利建设的逐年重视,山东省的水利建设投资迅速增加,从八五期间的23.8亿元,增加到十一五期间的778亿元,20年间水利建设的投入增加了30多倍,使山东省的水利建设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过去-的20年间,水利建设的投资中央财政资金投入由八五期间的9.39亿元增加到十一五期间的213亿元,增加了近22倍,这表明随着国家财力的强大,国家对水利投资越来越重视。

而省级财政资金的投入也由八五期间的4.33亿元,增加到460亿元,增加了接近100倍,这表明了山东省人民政府对于水利建设的重视,解决三农问题的决心。

而市县和群众自筹资金从八五期间的10.08亿元,增加到十一五期间的43亿元,增加了仅仅4倍,这说明随着国家和省财政的投资力度逐年增大,市县和群众对水利投入的压力越来越小,另一个方面也说明人民群众和基层政府的财政压力越来越小。

 

而在各个时期的资金来源构成上同样也可以看出水利建设资金来源的变化趋势,在八五期间市县和群众自筹资金占了43%,省级财政仅仅占了18%,九五期间市县和群众自筹资金达到了60%,这说明是由于该时期国家财力还不够强盛,水利投资跟不上,但是基层对于改善水利建设的意愿强烈。

十五期间市县和群众自筹资金下降到了18%,而省级财政投资从九五的18%增加到60%,这说明随着省财力的强盛,省政府日益重视水利事业加大对水利建设投资,而农民和基层政府的负担有效降低了。

到十一五期间市县和群众自筹资金下降到了13%,而省财政投资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中央财政对水利建设的投资在逐步增加。

(2)水利建设资金流向分析注明资料来源

不同历史时期山东省水利建设的需要有所不同,因此水利建设投资的流向也在逐步变化,八五期间水利建设的资金主要用于防洪除涝,投资额为15.3亿元,占到了八五期间总投资的65%,而水土保持及生态环境建设投资仅占到3%,由此也可以看出这一时期的水利投资主要用于迫切需要改善的防洪除涝工程。

到九五期间用于防洪除涝投资额为33.89亿元,比八五期间增加了2倍多一点,约占九五期间总投资的47%,比例有所下降;而水资源类建设的投资增加了4.4倍,占总投资的比例增加了16%,水土保持及生态环境建设投资额为3.24亿元,增加了接近4倍,约占九五期间总投资的5%,这表明连续多年的水利建设使全省范围内防洪除涝情况大为改善,保障工农业用水的水资源类建设已经成为重点,同时随着人们生产、生活需求的不断提升,水土保持及生态环境建设逐步受到重视。

在十五期间水土保持及生态环境建设投资为23亿元,比九五期间增加了7倍,占总投资的10%,而水资源类建设和防洪除涝建设的投资比例相对比较稳定。

在十一五期间,随着农村安全饮用水工程的全面建设,水资源类建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