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板块专题六 压 缩 语 段.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962007 上传时间:2023-01-1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85.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板块专题六 压 缩 语 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第1板块专题六 压 缩 语 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第1板块专题六 压 缩 语 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第1板块专题六 压 缩 语 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第1板块专题六 压 缩 语 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1板块专题六 压 缩 语 段.docx

《第1板块专题六 压 缩 语 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板块专题六 压 缩 语 段.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1板块专题六 压 缩 语 段.docx

第1板块专题六压缩语段

专题六 压缩语段

——削减“枝叶”,保留“主干”

 

1.(2015·山东高考)阅读下面一段文字,以“志愿服务”开头,概括志愿服务的作用。

要求:

①要点全面;②不超过50字。

(4分)

志愿服务是一项以自愿且不图物质报酬为参与前提的社会事业,重在出力而不是出钱,致力于弥补政府服务和市场服务的不足。

这项事业有上百年的历史,在世界各地广泛开展,是推动社会文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人的内心都有向真、向善、向美的一面,都期望实现个人的美好价值,志愿服务是把这种期望变为现实的一种途径。

志愿者在从事服务的过程中,会获得精神上的满足。

答:

 

 

解析:

以“志愿服务”开头,限定了语言组织的形式。

语段共有四句话:

第一句介绍志愿服务是一项社会事业,致力于弥补政府服务和市场服务的不足;第二句介绍这项事业的历史和作用(推动社会文明发展);第三句介绍志愿服务是把实现个人的美好价值这种期望变为现实的一种途径;第四句表明志愿者在从事服务的过程中,会获得精神上的满足。

整合四句话的四方面信息,即可得出答案。

在概括的过程中,注意删次留主,根据字数概括压缩。

参考答案:

①志愿服务能够弥补政府和市场服务的不足,②推动社会文明发展,③实现个人美好价值,④使人获得精神满足。

2.(2014·山东高考)概括下面这段话的主要内容,不超过55字。

(4分)

近来,共青团中央发起了一项“青年好声音”网络活动,鼓励青少年结合自身学习工作实际,写下对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和体会。

活动开展一周多的时间里,33万余名青少年在网站、微博、微信、手机报等网络平台上,编创和传播内涵丰富、形式时尚的网络文化产品,仅话题微博总阅读量就超过9000万次。

这项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旨的活动,为网络空间注入了强有力的青春正能量。

答:

 

 

解析:

这段话一共三个句子,第一句交代共青团中央发起的一项活动及其要求,第二句是介绍活动开展的情况,第三句是总结这次活动的意义。

概括起来就是团中央发起了网络活动;广大青年积极响应;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网络注入了正能量。

除此之外,本题还需要注意字数的限制。

参考答案:

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团中央发起了“青年好声音”网络活动,广大青少年积极响应,为网络注入了正能量。

(每点1分)

3.(2013·山东高考)对下面这段文字提供的信息进行筛选、整合,给“创造”下定义,不超过30字。

(4分)

作为人的一种活动,创造包括思维活动和行为活动。

创造一定要获得成果。

形形色色的创造成果可以分为两种类型:

一类是精神性的,即新的认识;另一类是物质性的,即新的事物。

这些创造成果不管以何种形式表现出来,都必须具备“首次获得”这个必要条件。

答:

 

 

解析:

解答此题,要通读材料,从中找出关键信息,这是一道综合能力的考查题,既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又考查变换句式的能力,即短句变长句。

首先确立“创造是……”的答题格式。

其次找出被定义项的邻近属概念:

“人的一种活动(思维活动和行为活动)。

”再次筛选相关信息:

第二句介绍“创造”的特点,第三、四句介绍创造的两种类型;最后一句介绍其必要条件。

最后是整合,把第二至五句的内容整合为句子的修饰限制成分。

为了满足字数要求还要把重复的内容、次要的内容删去。

参考答案:

创造是人首次获得精神或物质成果的思维和行为活动。

(格式2分,要点齐全2分)

4.(2012·山东高考)以“京剧”开头,概括下面文字的主要信息。

不超过45字。

(4分)

京剧是徽剧在吸收了京腔、昆剧等地方戏曲精华的基础上逐渐发展成熟起来的。

京剧的角色,也叫“行当”,分为生、旦、净、丑四类,与现实生活关系密切。

生活中有男女之别,京剧就有生行与旦行;男女都有文、武、老、幼之别,京剧的生行就有小生、老生和武生,旦行就有闺门旦、花旦、老旦、武旦等;有的人粗犷豪放,有的人机巧滑稽,京剧中的男性就又划分出了净行和丑行。

在京剧舞台上,唱腔和动作都有一定的程式,一出完整的戏,其实就是表演者根据这些程式把剧情巧妙地连缀起来。

在艺术表现形式上,京剧那五光十色、形态生动的脸谱,那精致华美、色彩艳丽的服饰,令人目眩神迷。

答:

 

 

解析:

以“京剧”开头,限定了语言组织的形式。

语段共有五句话:

第一句介绍京剧的源起——徽剧,第二、三句介绍京剧的角色特点——与现实生活关系密切,第四句说明京剧的舞台表演——程式化,第五句说明京剧艺术表现形式的特点——绚丽多姿。

整合五句话的四方面信息,即可得出答案。

参考答案:

(京剧)源自徽剧,角色分类源自生活,表演程式化,表现形式绚丽多姿。

(每点1分)

1.压缩语段题在考查频率上有何特点?

山东卷近四年连续考查,考查频率较高。

2.在选材上有何特点?

命题材料多是说明类;试题素材时代特色鲜明,素材一般为当前社会“热点”,如2015年的“志愿服务”。

3.在题型上有何特点?

压缩语段与句式常结合,不论是2015、2012和2010年“以……开头,根据……”,还是2013的下定义,均隐含句式的要求。

 

压缩语段要求把一段话中的主要内容和重要信息提取出来,再用简约的文字准确无误地概括出来。

压缩的关键是分清主次,辨明轻重,既要全面概括,又不能遗漏重要信息。

这种题型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考查阅读理解能力、概括综合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具有较好的区分度。

压缩语段常考题型主要有以下几种:

1.记叙类(含新闻类和寓言类);2.议论类;3.说明类(含下定义类);4.提取关键词类。

题型一 记叙类压缩(含新闻类和寓言类)

记叙类题目,故事性较强,以报道、叙述或介绍一件事或一个人为主要材料,要求根据其主要信息进行概括表达。

主要题型:

一是新闻类压缩,二是寓言类压缩。

阅读时要抓住记叙的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过程和结果,概括起来就是“什么时间什么地方什么人干了什么事,怎么干的,有什么结果”;要揣摩语段有几个情节,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哪些情节对刻画人物紧要,哪些是体现中心思想的关键之处,哪些是附带东西。

最后根据字数要求,对这些信息做适当的调整。

(一)新闻类压缩

常见的考查形式有:

拟写一句话新闻,拟写新闻标题,拟写导语,概括消息要点等。

1.拟写一句话新闻

[例1] (2010·天津高考)根据下面这段文字提供的信息,拟一条一句话新闻。

(限36字以内)(3分)

在建的津门津塔将成为天津新的地标式建筑。

津门的设计理念源于法国著名建筑拉德芳斯门,两座顶部相连的高楼构成巨大的“门”字型,象征着天津建设北方经济中心和世界港口大都市的包容与开放。

津塔高336.9米,地上75层,地下4层,其外形设计则采用中国传统的折纸风帆造型,是现代建筑科技与中国文化元素的有机融合。

这组建筑将于2010年内建成并投入使用。

[自主尝试]  

 

[解析] 这个语段共四句话,第一句表明对象,第二、三句介绍其特征,第四句说明结果。

拟写一句话新闻的要点是确定对象及其特征,简述事件的经过和结果,即“什么样的对象怎么了”。

[参考答案] 融合中西文化元素的天津新地标津门津塔将于2010年内建成使用。

[解题方略]

拟写一句话新闻3步骤

第一步:

根据新闻要素,准确筛选答题信息点

新闻分导语、正文等几部分,分别承担着不同的任务。

而关键信息主要集中在导语一段,所以应把主要精力放在导语部分。

要对提供的材料做全面阅读,辨别一下主要信息和次要信息、即时信息和背景信息等,以便准确确定重点语句。

第二步:

选择句式,组合信息

首先应选择句式,安排层次。

一句话新闻(标题新闻)通常采用陈述句式——人物+事件+时间+地点+原因,人物和事件构成主谓句。

还要注意在表达形式上必须是“一句话”,这“一句话”应尽可能是单句,必要情况下可以是复句,不能是句群。

另外,还要注意控制字数,草拟答案。

第三步:

依据倾向,验证答案

验证草拟的答案能否准确涵盖所提供的新闻材料。

2.拟写新闻标题

“拟标题”比“拟一句话新闻”要求更高,它不仅要高度概括出内容,还要讲求句子形式的优美,有文采。

标题往往不需要时间,只要求两个必备要素:

人物、事件。

新闻标题的主标题旨在揭示消息的主题或重要新闻事实;副标题用以补充说明情况或指出内容范围,作出内容提要等。

试题中通常要求拟写主标题,有的要求同时拟写主标题和副标题,但单独拟写副标题的题目不大常见。

[例2] (2013·安徽高考)某校利用宣传橱窗举办关于“蛟龙”号的专题展览,展览包括四个板块。

请根据下面的材料,为展览拟写总标题和各板块标题。

要求:

简明生动,每个标题不超过8个字。

(6分)

“蛟龙”号是我国第一台深海载人潜水器。

“蛟龙”号完全由我国工程技术人员自主设计,除少数非核心零部件之外,绝大部分零部件都是“中国制造”,总装也由我国独立完成。

“蛟龙”号技术上拥有三个优势,即先进的近底自动航行和悬停定位功能、高速水声通信功能、强大的续航供电功能;与国际上现有的大深度载人潜水器相比,其综合性能稳居前列。

2012年6月24日,“蛟龙”号顺利下潜到马里亚纳海沟7062米的深处,全世界为之瞩目。

此次深海作业的成功,证明这条“中国龙”具备了在全球99.8%的海域潜航的能力,标志着海底资源宝库向中国人敞开了大门。

总标题:

            

板块标题:

①         ②        

③           ④          

[解析] 对语段进行压缩时,首先要明确语段的写作中心,然后找出能够体现中心的句子,并对其进行概括。

本题要求先对整个语段进行概括,拟出总标题。

文段内容是关于中国第一台深海载人潜水器“蛟龙”号。

文段第一个句子是领起句。

后面四个句子包含四层意思,分别提取句中的关键词语——中国制造、稳居前列、世界瞩目、海底资源宝库敞开大门,加以整合即可。

[参考答案] (示例一)总标题:

中国蛟龙!

板块标题:

①真正中国造 ②世界第一流 ③蛟龙潜深海 ④探宝四大洋

(示例二)总标题:

中国龙,我骄傲!

板块标题:

①中国制造大显神威 ②技术性能世界一流

③蛟龙潜海世界瞩目 ④海底宝库敞开大门

[解题方略]

拟写新闻标题5注意

(1)注意题文一致

标题所揭示的事实要与新闻内容完全一致。

(2)注意一语破的

要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出所报道的主要内容,点明其意义并要求富有吸引力。

不必拘泥于新闻要素是否齐全,拟写标题往往不需要时间、地点。

因为标题下有具体内容,故只要求有两个必备要素:

主体(人物或单位或事物)+事件。

并且还应通过锤炼字句和适当采用简称等办法使标题简洁明快。

有时可运用比喻、对偶、引用等手法。

(3)注意旗帜鲜明

标题要是非明确,爱憎鲜明。

新闻中所报道的事实,有的令人气愤,有的令人欣喜,有的令人同情,有的令人悲哀,拟写新闻标题不能无动于衷,要明确表达作者的立场。

(4)注意生动活泼

标题要有表现力,除事实以外,还要关注听到什么,看到什么,想到什么,在感染中给人以启迪,做到言有尽而意无穷;注意采用适当的修辞手法(比喻、对偶、引用等)。

如:

中国经济一直在“升温”(比喻)。

(5)注意字数限制

拟写一句话新闻的题目大都有字数限制——不超过××字。

超过字数一般要扣1分。

3.拟写导语

导语,是对新闻报道的总的概括。

导语一般在新闻的开头,是新闻的纲领和中心,要将新闻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概述出来。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导语虽短,但新闻的要素齐全,因而读者可从导语中获取对整个新闻的总印象。

[例3] (2005·福建高考)请为下面的消息拟一条导语。

(不超过40个字)(4分)

最近,法国科学研究中心和欧洲南方天文台说,天文学家去年利用位于智利的超大望远镜拍摄到另一个“太阳系”行星的照片。

这颗系外行星的体积是太阳系最大行星(木星)的5倍,温度是它的10倍。

这颗系外行星围绕一颗年轻的棕矮星运行。

但棕矮星与行星很难区分。

天文学家早先说过他们发现了一个距离地球230光年的物体围绕棕矮星运行,亮度仅为后者的1/100。

但他们不能确定这个物体是一颗棕矮星,还是绕棕矮星运行的系外行星。

可今年早些时候的观测报告根据它一年来的运动轨迹证明,该物体确实是系外行星。

这也是迄今为止第一次拍到系外行星的照片。

导语:

[解析] 陈述对象:

欧洲科学家。

事件:

迄今为止第一次拍摄到另一个“太阳系”行星的照片。

时间:

最近。

[参考答案] 欧洲科学家最近表示,他们相信自己第一次拍到了另一个“太阳系”行星的照片。

[解题方略]

新闻导语拟写技巧

新闻导语在写法上最好用经过提炼的、简洁精彩的文字表达最主要、最新鲜或最富有趣味的事实,做到简明扼要,开门见山。

要把通篇新闻所报道的中心思想加以突出,事物的实质内容往往是最有特色的,紧紧抓住事物特点,就能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

要运用生动形象而朴实的语言来拟写导语,表现形式上要不落俗套,新颖别致,讲究文采。

拟定新闻导语的简要公式: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试题若要求根据新闻的主体写导语,考生要仔细阅读新闻的主体部分,从中提炼出各个要素,然后加以连缀。

4.概括消息要点

消息要点和一句话新闻的不同点:

一般来说,消息要点比一句话新闻要详细些,包含的信息点要多些。

因此,除了新闻的要素外,原材料中其他内容要点也应在字数允许的范围内概括出来。

[例4] (2014·辽宁高考)概括下面语段的主要信息,不超过45个字(含标点符号)。

(5分)

长征三号丙改二型火箭将在今年下半年发射,届时将搭载“嫦娥五号试验器”,执行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验证试验的发射任务。

为确保“嫦娥五号试验器”准确进入预定轨道,长征三号丙改二型火箭进行了多项技术攻关。

整体上火箭“身体长高、翅膀变长”,芯级火箭增高1.5米,两个助推器加长0.8米。

长征三号丙改二型火箭同时采用“天基测量”技术和最新的高码率传输技术,可以向地面技术人员传输火箭飞行过程的实时遥测数据,实现了“实时问诊”和“宽带传输”。

[自主尝试] 

 

[解析] 本题所给的材料是一则新闻,对新闻内容的压缩,可以先找出其叙述的主要对象,即长征三号丙改二型火箭。

然后分析新闻材料,筛选出关于这一对象的主要事件及其发展情况,即长征三号丙改二型火箭将搭载“嫦娥五号试验器”执行发射任务,它进行了多项技术攻关。

[参考答案] 长征三号丙改二型火箭将搭载“嫦娥五号试验器”执行发射任务,它进行了多项技术攻关。

[解题方略]

概括消息要点3步骤

步骤一:

弄清区间明方向

题目所提供的语段材料可能只有部分内容与题干有关,这就需要谨慎界定答题区间,剔除无关内容。

步骤二:

切分层次抓主体

以句号、问号、感叹号为单位,看这段文字有几句话,每句话的主语是什么,主语之间的关系是什么,谁的分量更重一些。

步骤三:

保留要点组信息

句子要点应齐全,必须把若干“要点”保留下来。

这里的所谓“要点”,是根据题干的指令确定下来的语段中的部分信息。

组合信息时注意字数要达“标”、语言要规范,要点的组合一定要符合语法规范、有内在逻辑联系,并且要符合简明、连贯、得体的要求。

(二)寓言(哲理故事)类压缩

寓意(哲理故事)提炼题一般是给一则或几则寓言材料或其他具体性很强的材料,要求提炼出一定的哲理或抽象的意义。

它与常见的压缩题不同,它压缩的结果往往不是原文内容本身,而是原文叙述反映了什么,说明了什么,要求能够把握事物的属性或共性,综合性强。

[例5] (2013·浙江高考)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则文字的寓意。

不超过25个字。

(4分)

太阳怨云:

“你为什么总是匆匆跑掉?

”云怨风:

“你为什么吹得我站不住脚?

”风怨太阳:

“你为什么总是用灼热的鞭子赶着我跑?

最后,雨一直下不来,禾苗干死了。

[自主尝试] 

[解析] 概括寓意要结合寓言故事的内容全盘考虑,并由故事表面出发,结合生活现实揭示深层意蕴。

由果溯因不难得出答案,本则故事的结果是“雨一直下不来,禾苗干死了”,原因是“太阳”“云”“风”互相“怨”。

[参考答案] 讽刺那些不承担责任、互相推诿而误事的现象。

[解题方略]

寓言类压缩巧提炼

做这类题要先整体把握材料内容,再透过现象看本质,从具体材料中提炼出具有一般意义的道理来。

作答时要把握由物及人、由事及理的思路,源于文本,准确概括。

或者,把握材料内容,对之做出针对性的评价。

题型二 议论类压缩

以议论方式为主的语段,其主要信息包括:

议论的中心话题,证明中心论点的论据,结论等。

[例6] (2012·四川高考)下面是朱光潜《诗论》中的一段文字。

请用一句话概括朱光潜对陶渊明的评价,不超过15字。

(4分)

自钟嵘推渊明为“隐逸诗人之宗”,一般人都看重渊明的隐逸一方面;自颜真卿做诗表白渊明眷恋晋室的心迹以后,一般人又看重渊明的忠贞一方面。

渊明是隐士,却不是一般人所想象的孤高自赏、不食人间烟火气,像《红楼梦》里妙玉性格的那种隐士;渊明是忠臣,却也不是他自己所景仰的荆轲、张良那种忠臣。

渊明还有极实际极平常的一方面,他处处都最近人情,保持着一个平常人的家常便饭的风格。

[自主尝试] 

[解析] 该文段列举了一般人对陶渊明的评价,朱光潜同意陶渊明“是隐士”“是忠臣”,又用“却”点明了自己认识的与众不同,“还有……的一方面”即“处处都最近人情”,然后根据字数限制删掉非重要词语,把三个方面概括到一句话中即可。

[参考答案] (陶渊明是)最近人情的隐士与忠臣。

[解题方略]

议论类压缩题2方法

(1)串联关键语句法

对议论类语段进行压缩,一般可舍弃论据,弄清论证思路,注意文中的关联词语及过渡句,将过渡句、中心句、总结句等关键的语句利用语段的论证思路串联起来,即可作答。

(2)概括浓缩法

对原文重新组织、概括浓缩,而不是通过原文的支撑材料提炼观点;或采用“提取归纳论点”法,即把原文看成是用作论据的材料,从这些材料中提炼论点。

题型三 说明类压缩(含下定义类)

以说明方式为主的语段,其主要信息是“被说明的事物,被说明事物的主要特征,说明的目的”等。

说明类压缩题一般要求考生根据材料概括事物的性质、特征、成因等主要信息,即一般说明类压缩题和给某一概念下定义类压缩题。

(一)一般说明类压缩

[例7] (2010·山东高考)下面是一段介绍菊花的材料。

请概括其主要内容,以“菊花”开头写一段文字,不超过50字。

(4分)

菊花,是经过长期的人工选择培育出来的一种观赏花卉,在我国有三千多年的栽培历史。

根据花序大小和形状的不同,菊花可分为单瓣、重瓣,扁形、球形等;根据花期的迟早,可分为早菊花、秋菊花、晚菊花等;根据花径的大小,可分为大菊、中菊、小菊;根据瓣型不同,又可分为平瓣、管瓣、匙瓣三类十多个类型。

千姿百态的花朵、姹紫嫣红的色彩使菊花具有了独特的观赏价值。

不仅如此,有些菊花还可食用,可冲饮,可入药,有良好的保健功能。

在百花凋零的秋冬季节,菊花傲霜怒放,被视为高雅不屈的象征,成为历代文人艺术创作的重要题材。

[自主尝试] 

 

 

[解析] 解答此题,要抓住语段中的关键点,从“栽种历史”“种类”“价值”等方面加以概括,注意语言要简练、准确,不可超过50字。

[参考答案] (示例一)菊花是一种栽培历史悠久、种类繁多,(1分)具有观赏和实用价值的花卉,(1分)是高雅不屈的象征,(1分)深得文人喜爱。

(1分)

(示例二)菊花栽培历史悠久,种类繁多,(1分)具有观赏和实用价值,(1分)是高雅不屈的象征,(1分)深得文人喜爱。

(1分)

[解题方略]

说明类压缩题4步骤

此类试题一般要求根据材料概括其主要信息(内容),或对一事物做解释。

一般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概括压缩:

步骤一:

通读全部材料(语段),弄清材料(语段)的说明对象。

步骤二:

抓住被说明事物(人物)的特征,即事物(人物)的性质、特点、成因、作用、功能等。

步骤三:

分析材料(语段)共涉及哪些方面,并准确、简要地概括归纳。

有时需要弄清材料(语段)说明方法的作用,以便更好地概括归纳。

步骤四:

推敲表述,通顺、连贯、清晰且不改变原意是基本要求。

(二)下定义类压缩

下定义,就是用简短明确的语句揭示概念的内涵,即揭示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特点或本质的一种逻辑方法。

[例8] (2012·浙江高考)从下列材料中选取必要的信息,为“食品添加剂”下定义。

(3分)

①食品添加剂是有意加入到食品中的物质。

②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是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

③食品添加剂既可以是化学合成物质,也可以是天然物质。

④食品添加剂加入到食品中的目的是改善食品的品质和色、香、味。

[自主尝试] 

 

[解析] 下定义,一般用“……是……”或“……叫……”的句式。

解答此题可分两步:

第一步提取信息,第二步进行整合。

题干中要求为“食品添加剂”下定义,那么就按照下定义的三个步骤筛选相关信息。

第一,找出被定义项的邻近属概念:

“化学合成物质”和“天然物质”。

第二,找出“种差”,找准“种差”是准确下定义的前提。

这就要对提供的几句进行信息提取。

题中①②④分别从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作用和目的三个方面揭示种差。

第三,找出联结词,见③句的“是”。

按照下定义的步骤提取信息后,下一步就要对筛选的信息进行整合,要求用一个单句来表达“食品添加剂”的内涵。

通过比较发现①句符合下定义的形式,整合时不妨以这句为框架,其他三句作为它的修饰限制成分。

为了简洁还要把重复的内容、次要的内容删去。

[参考答案] 食品添加剂是为了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有意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物质或天然物质。

[解题方略]

运用下定义“公式”,遵循3步骤

下定义的基本“公式”是“被定义概念=被定义概念的本质特点+邻近大概念”。

“被定义概念”是小概念,暂且用“小”来代替,“邻近大概念”是“被定义概念”的上一级概念,暂且用“大”来代替;“被定义概念的本质特点”,也用一个字“特”来代替。

那么,下定义的公式也可以简化为“小=特+大”。

运用“公式”下定义一般按以下三个步骤进行:

步骤一:

找“大”,即找到被定义概念的邻近大概念。

如要给“笔”下定义,要先找到“笔”的“邻近大概念”——“文具”。

以“东西”“物质”为“大”不行。

前者太俗,后者太“宽”,也就是说,“笔是东西”与“笔是物质”都不贴切。

以“工具”为“大”,说“笔是工具”,也不太贴切,只有说“笔是文具”才贴切、准确。

步骤二:

找“特”,即找到被下定义概念的本质特点。

“笔”的本质特点为“用来写字画图”;而“细长的”“可以握在手中”等,是次要特点,可以略去。

步骤三:

连接“小”与“‘特’加‘大’”,以“被下定义概念=被下定义概念的本质特点+邻近大概念”这一“公式”来表述。

根据上面例子,“笔”的定义应为“笔是用来写字画图的文具”。

“笔”的定义,还可以灵活表述。

或表述为“用来写字画图的文具叫作笔”,或表述为“笔这种文具是用来写字画图的”。

前者“公式”为“特+大=小”,后者“公式”为“小+大=特+的”。

无论怎样表述,下定义都应有“被定义概念”“被定义概念的本质特点”“邻近大概念”这三个要点。

题型四 提取关键词类压缩

关键词这一概念,在人们撰写正规论文时经常被涉及,指的是一篇文章或一段文字中最紧要的词语。

提取关键词属于压缩信息类题型,考查学生概括思想内容、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

提取关键词,说到底就是要善于提取有效信息,善于运用恰当的词语表达。

[例9] (2010·江苏高考)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找出“碳链式反应”过程的三个关键性词语。

(4分)

科学家在喀斯特地貌的研究中,发现了一个复杂的碳链式反应。

当水流从空气中“大口吮吸”二氧化碳并侵蚀石灰岩时,持续不断的吸碳过程就开始了。

接着,在岩石表面自由流淌的酸性水流携带着大量碳酸氢根,随着自然界的水循环辗转奔向江河湖海。

此时,浮游植物体内的“食物加工厂”在急切地“找米下锅”,它们惊喜地发现,只要分泌一种叫作“碳酸酐酶”的催化剂,对水中的碳酸氢根“略施魔法”,等待加工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