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艺术设计新媒体艺术级人才培养方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961251 上传时间:2023-01-13 格式:DOCX 页数:107 大小:125.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脑艺术设计新媒体艺术级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7页
电脑艺术设计新媒体艺术级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7页
电脑艺术设计新媒体艺术级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7页
电脑艺术设计新媒体艺术级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7页
电脑艺术设计新媒体艺术级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脑艺术设计新媒体艺术级人才培养方案.docx

《电脑艺术设计新媒体艺术级人才培养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脑艺术设计新媒体艺术级人才培养方案.docx(10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电脑艺术设计新媒体艺术级人才培养方案.docx

电脑艺术设计新媒体艺术级人才培养方案

xxxxxx学院

 

xxxxx学院

《电脑艺术设计》专业3年学制

(2015)级实施性教学计划

编制:

校对:

审批:

《电脑艺术设计》专业代码670104

班级

人数

班级数和专业总人数

 

《电脑艺术设计》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修订记载

修订时间

修改原因

修改内容

批准

 

xxxxx学院

《电脑艺术设计》专业

(“2+0.5+0.5”模式)人才培养方案

 

一.招生对象与学制

1.招生对象:

高中、中职毕业生

2.学制:

三年

二.人才培养目标及规格

1.人才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面向湖北省及中南地区广告企业、图形、印刷、动漫、以及建筑设计等相关企业,从事设计中的图形制作、广告设计、建筑动画、效果图制作等计算机辅助设计。

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既有审美修养,能够进行电脑艺术设计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2.人才培养规格

2.1知识要求:

(1)了解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当前形势与政策等知识;

(2)了解计算机基础知识,并要求取得三级英语资格证书;

(3)了解应用文写作和一定的英语阅读等知识。

(4)熟悉必要的电脑艺术设计的基本知识;

(5)熟悉平面构成、立体构成、色彩构成的基本原理,掌握构图法则和方法;

(6)掌握CAD、3D、Photoshop等运用软件知识;

(7)掌握建筑效果图及建筑动画制作方法;

2.2能力要求

(1)具有建筑审美与鉴赏初步能力;

(2)具有计算机应用与操作能力,达到国家二级水平;

(3)具有必要的电脑艺术设计的基本能力;

(4)具有广告设计的能力;

(5)具有电脑效果图绘制的能力;

(6)具有楼盘广告策划的能力;

(7)具有建筑漫游动画制作的能力。

2.3素质要求

(1)具有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2)具有诚信、环保、安全的责任意识;

(3)具有健康的心理和健康体魄;

(4)具备沟通与交流、团队协作精神;

(5)形成吃苦耐劳、勤奋、严谨、高效工作态度;

(6)获得一个以上职业资格证。

3.职业岗位

本专业学生职业范围主要涉及平面设计、广告设计、建筑室内外设计等相关行业。

具体从事设计中的电脑制作辅助设计,以及建筑室内外设计中的电脑表现制作等。

主要职业岗位如下:

序号

专门化方向

就业岗位

职业资格

(名称、等级、颁证单位)

1

平面设计师

平面设计、广告设计、楼盘广告策划

●平面设计师

2

计算机辅助设计

建筑表现图制作、建筑漫游表现

三、人才培养模式

1.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思路

以培养学生职业竞争力为主线,以电脑艺术设计专业典型工作任务和岗位核心能力为依据,以完整的电脑艺术设计项目为载体,形成“2+0.5+0.5分段递进”人才培养模式。

2.人才培养模式

“2+0.5+0.5分段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二学年,以项目为背景组织教学,分阶段进行基本技能的训练,在3学年上学期,在校内实训基地进行专业项目化综合技能训练,在第3学年下学期,在校外实训基地进行顶岗实习。

四、课程体系设计

1.课程体系设计思路

(1)以职业岗位能力为目标确定学习领域。

校企合作开发课程,使学生获得与企业需求相一致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2)以工作任务分析为方法,按照装饰行业典型工作任务进行课程的设计、组织和实施,引入行业技术标准来确定课程内容,并将规范与标准纳入课程评价体系。

(3)根据学生职业成长和专业认知规律,由简单到复杂来编排课程体系及内容,并围绕职业岗位能力设计相应的知识、能力、素质目标和实践活动,。

(4)注重学生初次就业能力的培养及其职业能力可持续发展。

将素质培养融入各课程中,并且校企合作,贯穿全程。

2.典型工作任务描述

序号

典型工作任务

典型工作任务描述

职业能力要求

1

楼盘广告

整体策划、文案

通过阅读建筑施工图;对楼盘进行区域位置分析;对楼盘进行整体形象定位;平面形象推广;视听媒体投放

具有读图识图的能力;

具有平面设计的能力;

具有元素整合的能力;

具有PPT制作能力。

2

楼盘广告设计

通过对楼盘广告整体策划的把握,进行文案制作;标志设计;标准色确定;标准字确定;楼书制作

能完成广告文案的编写;

能完成简单的广告策划与宣传;

能根据客户要求进行广告创意的设定;

能根据客户要求进行平面广告的设计与制作;

能根据客户的要求参与媒体广告的设计与制作;能根据客户要求参与CI系统的设计与制作。

3

楼盘

漫游动画制作

通过阅读建筑施工图;根据施工图制作场景模型;制作动画脚本;制作建筑漫游动画,视频剪辑

能阅读建筑施工图;

能根据施工图制作场景模型;

能基于整体策划控制场景风格;

能根据广告需要制作动画脚本;

能制作漫游动画,并进行视频剪辑,有效的表现设计方案;

3.学习领域设计

通过分析景观行业基础性技术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知识、能力、素质要求,归纳出本专业学习领域,主要在景观设计与绘图等领域,以此来确定本专业的学习领域系统,具体内容列下:

岗位

典型工作任务

行动领域

学习领域

平面设计师

广告设计、

版式设计

广告策划

文案制作

展示设计

1.风格定位

2.平面形象推广

3.Ai制作

4.汇报文案制作

5.动画制作

课程1.建筑识图与制图

课程2.设计素描

课程3.设计速写与表达

课程4.设计色彩

课程5.三维设计基础

课程6.形象思维基础

课程7.计算机绘图CAD

课程8.计算机绘图3dmax

课程9.计算机绘图Photoshop

课程10.展示设计

课程11.广告设计

课程12.版式设计

课程13.建筑漫游动画制作

课程14.动画脚本

课程15.illustrator

课程16.视频剪辑

课程17.摄影

课程18.indesign

计算机辅助设计

建筑表现图制作

建筑漫游动画制作

1.cad制图

2.ps制作

3.3d模型制作

4.动画脚本制作

5.漫游动画制作

6.视频剪辑

4.课程体系构建

根据电脑艺术设计职业特点,分析归纳电脑艺术设计职业岗位行动领域的知识、能力、素质需求,以此确定学习领域系统,构建了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

“2”安排在前四个学期,实施平台课程、施工工艺课程群、设计与绘图课程群、工程管理与预算课程群的教学;第五学期,以完整的项目来组织“0.5”综合实训,形成初步的职业岗位能力;第六学期完成“0.5”顶岗实习。

整个课程体系贯穿了职业素质的培养,课程体系列下:

学期

课程类别及作用

序号

课程名称

“2”

文化基础课:

培养学生的品德、智能、身体、劳动、审美和心理等综合素质,完善其个人品格,让学生的创新能力与职业意识,理解能力、分析能力、人文修养得到提高。

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2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3

形势与政策

4

英语

5

应用文写作

6

应用数学

7

计算机基础

8

体育

9

就业指导

10

心理咨询

专业平台课程:

为学生专业学习职业能力形成起承上启下作用。

1

设计素描

2

设计色彩

3

设计速写与表达

4

三维设计基础

5

形象思维基础

6

图案与装饰画

专业学习领域:

主要培养学生职业岗位所需的知识、能力、素质,使学生掌握建筑装饰设计与绘图、装饰施工与管理、装饰预算的基本能力。

1

建筑识图与制图

2

Cad

3

3dmax

4

企业形象设计

5

广告设计

6

建筑漫游动画

7

版式设计

8

Ps

9

展示设计

10

Illustrator

11

视频剪辑

拓展课程:

拓宽学生知识领域,奠定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基础。

1

动画脚本

2

Indesign

3

Flash动画

4

Dreamweaver

5

艺术设计概论

“0.5”

综合实训:

以完整的项目综合训练,初步形成职业岗位能力

1

1.整体策划与文案

2

2.广告设计

3

3.动画设计与制作

4

4.后期处理

“0.5”

职业岗位能力基本形成

1

企业顶岗实习

 

五.主要课程基本要求

(一)文化基础课

课程名称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实施学期

第1学期

总学时

60学时

讲练学时

30学时

实训学时

30学时

学习目标描述

本课程作为面向高职学生开设的一门公共必修课,其课程目标是:

配合专业教育,着重培养高职学生良好的思政素质,通过本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建设,使学生具有明确的职业理想、良好的职业道德、科学的职业价值观和较完善的职业法律素质,为我院各专业人才具备高素质职业人格的目标做好准备,为其终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1、知识目标

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确立马克思主义的信念;学习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理论;了解社会主义道德基本理论,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社会主义荣辱观;学习我国主要的法律制度,掌握基本法律知识和了解社会主义法治精神。

2、能力目标

能够在认识高职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明确个体对自然、社会、他人和自身应该承担责任的基础上,具备自主学习、与人交往和自我心理调节的能力;能够在社会生活中自觉遵守法律规范,具备知法、守法的意识和能力;能够在熟悉职业素质、职业理想及职业选择、职业法规等内容的基础上,具备成功就业和自主创业的意识和能力。

3、素质目标

逐步培养学生走向社会所需要的修养、道德、法律、职业等方面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更好地促进高职学生成长成才和终身发展。

学习内容

本门课程着重讲授理想信念、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人生观和价值观、道德品质、法律常识,帮助同学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提高自身修养。

教学方法和手段

在理论教学中采取因材施教、采用启发、引导、解释、讲解、演示、讨论、合作辩论、小课题作业和情境教学法等教学方法,结合学生中的思想热点或时政热点问题,进行教学,注重实效。

在实践教学中注重社会调查、现场模拟、亲身体验等多种互动式教学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锻炼和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教学手段上,基本运用现代多媒体手段教学。

教学组织

本课程是全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政治理论课,授课时段为大一上学期,共60学时,其中理论课时为30学时。

本课程根据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特点,在教学中特别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每个章节的讲授都设置了重点和难点,理论讲授主要围绕重点和难点讲授,在讲授中广泛运用案例教学,要求学生对案例进行理论分析,巩固学生的理论知识。

同时设置了新进展,针对当前热点问题,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现实,关心国家大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基本条件

场所要求

教室、实训基地

教学工具

多媒体、实训基地、视听资料、演讲辩论等行为以及常规教学手段

师资要求

本课程的主讲教师要求不仅具有比较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善于学习和掌握哲学社会科学的最新成果,充分了解世情、国情和民意,熟悉大学生的思想心理实际,而且能够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具有强烈的人文关怀精神和为学生服务的意识,具有现代职业教育以职业活动为导向、突出能力目标的先进理念。

本课程的教学团队要求经常交流教学经验,探讨教学改革的有效方法。

在教学团队建设中,要强化培训,尤其要加强对教师的职业教育教学能力培训。

采取集中培训和个人钻研相结合,提高教师素质。

不断完善教师科研和教学相促进的激励机制,形成有利于教师队伍良性发展的长效机制。

教学资料

(一)使用教材: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

(二)参考书:

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案例解析》,高等教育出版社,戴艳军主编。

2.《<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师参考书》,高等教育出版社,刘书林主编。

考核评价方式

1、期末考核评价:

期末考核评价一般采用笔试、命题论文或试卷考试等方式进行,主要采用开卷考试。

2、教学过程评价:

教学过程中评价一般作为期末成绩中平时成绩的考核依据。

主要采用口试、讨论、大作业、自评和互评等方式。

3、课程成绩形成方式:

采用期末试卷考试与平时考核相结合的方式,成绩包括40%的平时成绩(考勤+教学过程评价)+60%期末考试成绩。

课程名称

大学英语

实施学期

第1学期

总学时

30

讲练学时

26

实训学时

4

学习目标描述

使学生了解并熟悉英语语言知识,掌握读、译、听、说、写等各项应用技能;能将语言知识运用到实际涉外交际中,会使用英语作为语言工具,通过阅读和交流获取国外相关知识,拓展知识面,使学生具备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文化素养和跨文化意识,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学习内容

覆盖英语听说交流能力和书面交流能力。

加强英语口语、听力、词汇、语法、篇章、阅读、写作的能力扩展。

教学方法和手段

设置与主题相关的情境话题,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深入学习,讲解重要知识点,讲练结合,积极进行教学互动。

教学组织

以班级教学为主,个别化教学和分组教学为辅

教学基本条件

场所要求

教室、语音室

教学工具

教学光碟、语音设备和有关教学的辅助用具

师资要求

具备现代化的教学理念,热爱教育事业,对学生富有爱心,具有强烈的敬业精神;有较强的英语听、说、读、写、译能力和熟悉教学法的本专业教师;本课程的教学团队要求经常进行教学交流不断探讨教学方法,力求教学队伍向良性发展。

教学资料

《新编实用英语综合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12月第一版

《应用英语教程》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年9月第一版

课件、图片和网络资源

考核评价方式

1.期末考核评价及方式:

采取闭卷考试,主要考核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同时进行口试与笔试相结合。

2.教学过程评价:

以学生为主体展开教学评价,评价学生的能力水平及课堂任务的实施过程的成效。

3.课程成绩形成方式:

采用期末试卷考试与平时考核相结合的方式,成绩包括40%的平时成绩(考勤+课堂表现+作业)+60%期末考试成绩。

 

课程名称

应用文写作

实施学期

第1学期

总学时

30

讲练学时

26

实训学时

4

学习目标描述

熟悉应用文的基本写作知识,掌握常用应用文体与建筑类应用文体的写作方法和要求,具备常用应用文体与建筑类应用文体的写作技能以及实际撰写能力。

学习内容

各类应用文的基本类型、特点、作用,写作格式和基本写作要求。

包括行政公文、机关事务文书、日常应用文、经济应用文、礼仪文书、法律文书、建筑类文书等。

教学方法和手段

课堂教学、案例教学、情景教学、课内实训

教学组织

以班级为单位,在校内普通教室内进行单元教学14学时,在普通教室内进行课内实训14学时

教学基本条件

场所要求

多媒体教室

教学工具

多媒体、案例库、

师资要求

具备教师资格的文科类专职教师以及具有实践经验的企业文员

教学资料

应用文写作教材、教案、单位管理文件、公文范本、网络资料等

考核评价方式

自评、作业、笔试、实训写作

课程名称

应用数学

实施学期

第1学期

总学时

30

讲练学时

26

实训学时

4

学习目标描述

知识目标:

使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和基本运算方法

能力目标:

在基本理论方面具有适度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像能力,会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去解决学习、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增强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兴趣。

素质目标:

使学生具有实际动手能力、想象力、创新精神。

学习内容

主要讲授“微积分”基本内容,“线性代数”、“数理统计”进行模块教学。

教学方法和手段

1、启发式主讲教师随时处于提问状态,有利于保持学生的兴奋状态,有利于启发思维,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2、实例讲解对于学生应该掌握的数学知识,用具体实例进行讲解,有利于学生接受

3、互动式配合预设问题,注意讲课节奏,给学生留下理解和思考时间,通过提问、课堂练习、竞赛、小测验、总结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4、类比法引导学生进行新旧知识对比,概念与概念对比,以加深理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讨论式适当组织一些课堂讨论,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锻炼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组织

课堂教学、分组教学

教学基本条件

场所要求

教室

教学工具

多媒体

师资要求

大学本科以上数学专业具有高校教师资格证

教学资料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07年叶鹰等),《高数习题集》(07年侯风波)

考核评价方式

我们把考核贯穿于数学学习的全过程,随时随地地记录学生的成长,口头与书面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过程与结果相结合,我们尝试了闭卷考试、开卷考试、半开卷考试、大型作业或分阶段测验与平时成绩相结合等多种形式

课程名称

计算机文化基础

实施学期

第1学期

总学时

30

讲练学时

15

实训学时

15

学习目标描述

根据学生专业能力、技能、素质要求,在分析研究计算机基础教育学科发展方向的基础上,着重解决学生计算机操作技能培养,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硬件结构基础知识、操作系统的使用、文档处理、多媒体演示文稿制作、电子表格、Internet基础知识,了解计算机安全与维护知识,为专业课程学习提供计算机基础操作基础。

学习内容

1.计算机基础知识

2.WindowsXP操作系统

3.文字处理软件Word2003

4.电子表格Excel2003

5.文稿演示软件PowerPoint2003

6.计算机网络基础

7.网页制作软件FrontPage2003

8. 计算机软件基础

9.计算机病毒与信息安全

教学方法和手段

运用问题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分组讨论法、课题作业等教学法,结合学生中的实际专业需求,进行教学,注重实效。

在实践教学中注重实际应用、案例模拟等多种互动式教学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锻炼和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多媒体教学、实例演示、上机操作、分组实训

教学组织

多媒体教室讲授教学30学时;机房分组训练30学时

教学基本条件

场所要求

多媒体教室、机房

教学工具

多媒体课件、计算机

师资要求

1.计算机专业硕士学位;

2.有较强的计算机专业知识理解能力;

3.具有高水平实际操作能力,能进行案例教学;

4.较强的沟通能力,能根据学生认知能力进行良好的教学与实操组织。

教学资料

《计算机文化基础》,丁文华,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

考核评价方式

平时考勤:

10%

上机实际操作:

30%

期末考试:

60%

课程名称

体育

实施学期

第1—2学期

总学时

66

讲练学时

30

机动学时

36

学习目标描述

(知识、能力、素质)

主要目标:

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

基本目标:

根据学生的基本要求,分为五个领域目标。

  1、运动参与目标:

积极参与各种体育活动并基本形成自觉锻炼的习惯,能够编制可行的个人锻炼计划,具有一定的体育文化欣赏能力。

  2、运动技能目标:

熟练掌握两项以上健身运动的基本方法和技能;掌握常见运动创伤的处置方法。

  3、身体健康目标:

能测试和评价体质健康状况,掌握有效提高身体素质、全面发展体能的知识与方法;具有健康的体魄。

4、心理健康目标:

根据自己的能力设置体育学习目标;自觉通过体育活动改善心理状态、克服心理障碍,在运动中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成功的感觉。

5、社会适应目标:

表现出良好的体育道德和合作精神;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学习内容

田径类项目,球类项目,体操类项目,民族民间体育类项目,新兴运动类项目,健康教育专题等。

教学方法和手段

注重传统教法和应用现代教法相结合,针对不同内容的教学合理选择教学手段与方法。

1、理论课教学 

一般采用大班教学80人左右,以讲授法为主,辅以讨论课。

并且利用现代科技的教学工具,制作多媒体课件。

同时要求学生课外自学,加深学生对体育健身原理和技术的理解与掌握。

 2、实践课教学    

重视实践是本课程的鲜明特点,是学生学习技术的主要形式。

一般采用小班教学35人左右。

主要采用集体授课、分组实践等教学方式进行技术教学。

在教学中多以直观教学方法为主,辅以生动形象地讲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和练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对于复杂的动作技术的学习,则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发学生积极思考,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信息技术手段

    向学生提供体育网络教学平台,体育教师可以运用网络课程工具进行课后辅导,学生也可以充分利用校园网络资源进行资料查询和学习。

教学组织

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实施选项教学。

选项教学主要是根据学院现有条件、专业特点及学生的兴趣开设项目教学。

教学基本条件

场所要求

健身房(形体房);田径场;室内、外球类运动场馆。

教学工具

体育运动器材、多媒体、粉笔、黑板。

师资要求

1、具备一定的专项知识、技术、技能和较高的体育文化素养。

2、对学生的选项学习应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

教学资料

有关体育教学指导纲要等教学文件和体育理论及教学教材、体育比赛规则等专业书籍;多媒体课件、图片、网络资源等。

考核评价方式

充分重视学生参与的评价作用,采取教师评价、学生自评、互评三者结合的评定方法。

评分科学化,从学生实际出发,观察学生进步提高的幅度,采用动态评分方法,把绝对评分同相对评分方法相结合起来。

充分注意到学生在身体条件、兴趣、爱好和运动技能等方面的个体差异,根据这种差异性确定学习目标和评价方法,从而保证绝大多数学生能完成课程学习目标。

在运动技术技能和身体素质测试中,采用群体参照标准和个体对照标准进行评定,并通过某些项目体质测定的指标来评价学生生理技能提高状况;传统体育文化、健身理念等方面的文化知识评价,是通过网络问卷形式、答卷形式来了解学生掌握体育相关领域的文化知识情况。

课程名称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实施学期

第2学期

总学时

60学时

讲练学时

36学时

实训学时

24学时

学习目标描述

帮助建筑施工技能型大学生学习掌握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成果。

懂得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的规律,掌握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的规律,帮助学生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方法论去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坚定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增强建筑文化职业人在党的领导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形成建筑文化职业人格的科学世界观、历史观、人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