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倾销的必然性与中国外贸战略调整分析 邵跃0502.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960857 上传时间:2023-01-1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8.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反倾销的必然性与中国外贸战略调整分析 邵跃050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反倾销的必然性与中国外贸战略调整分析 邵跃050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反倾销的必然性与中国外贸战略调整分析 邵跃050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反倾销的必然性与中国外贸战略调整分析 邵跃050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反倾销的必然性与中国外贸战略调整分析 邵跃050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反倾销的必然性与中国外贸战略调整分析 邵跃0502.docx

《反倾销的必然性与中国外贸战略调整分析 邵跃050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反倾销的必然性与中国外贸战略调整分析 邵跃0502.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反倾销的必然性与中国外贸战略调整分析 邵跃0502.docx

反倾销的必然性与中国外贸战略调整分析邵跃0502

目录

摘要3

ABSTRACT3

前言4

一、反倾销发生的背景及深层次原因4

(一)背景4

1、反倾销的定义4

2、反倾销发生的具体背景4

(二)反倾销的深层次原因6

1、经济低迷导致当今世界反倾销具有扩大化的趋势6

2、中国经济迅速崛起导致中外经贸领域摩擦加剧6

3、中国企业在国际化经营中表现出来的低素质是主要内因7

4、缺乏对国际竞争对手的了解7

5、国际营销谋略不足7

二、反倾销对中国产品及其相关出口行业的影响7

(一)影响中国产品的出口7

(二)新兴工业发展受阻,结构调整减缓8

(三)影响我国对外资的利用,恶化中国的外商投资环境8

(四)冲击国内市场8

三、从理论与实践及相关法规的规定来采取措施,提出对策8

(一)出口企业要大力实施“以质取胜”的战略8

(二)调整产业结构并全面调整出口战略,实现对外贸易的协调发展9

(三)开拓多元市场9

(四)企业要不断加快跨国经营的步伐9

(五)完善市场经济体制9

(六)坚持要求西方国家修改不合理相关法规10

(七)出口企业应强化法律意识10

四、我国外贸战略调整10

(一)要摒弃不惜代价追求扩大出口的传统战略11

(二)要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11

(三)要建立符合国际惯例的贸易救济机制11

(四)要实施品牌战略和创新11

(五)要实施大经贸战略12

(六)要实施自贸区战略12

结论12

参考文献13

致谢14

 

摘要

自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对外贸易的高速增长,中外贸易摩擦越来越多,贸易摩擦程度越来越激烈,由于不平等的国际经济秩序的影响,使我国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不予认可,还有我国企业自身存在的一些不足等原因使我国的出口商品频繁被外国反倾销,对我国的商品和相关出口行业产生了不利影响,在国际市场上处于被动地位,为了逐步改变这种局面,确保中国的出口贸易能在国际贸易环境中立足进而实现可持续发展,我国对此提出了相应政策并对我国的外贸战略作出了调整。

关键词:

反倾销,总体对策,外贸策略调整

Abstract

Sincethereformandopeningup,especiallyinrecentyears,asChina'smarketeconomydevelopmentandtherapidgrowthofforeigntrade,foreigntradefriction,moreandmoretradefrictionisbecomingmoreintense,asaresultoftheinequitableinternationaleconomicorderoftheimpactofChinaintheinternationalmarketonthestatusofnon-acceptance,aswellastheexistenceofChineseenterprisesownsomeofthereasonsforalackoffrequentChina'sexportsbyforeignanti-dumpingonChina'sexportsofgoodsandrelatedindustrieshavehadanegativeimpactontheinternationalmarketinapassiveposition,inordertograduallychangethissituationtoensurethatChina'sexporttradeintheinternationaltradeenvironmenttoachievesustainabledevelopmentbasedinChinahasputforwardacorrespondingpolicyandstrategyofChina'sforeigntradehasmadethenecessaryadjustment.

Keywords:

Anti-dumping,Theoverallresponse,Foreigntradestrategy

 

前言

自1979年我国遭受第一起反倾销调查以来,就连续多年成为世界上遭遇反倾销起诉和被实施反倾销措施最多的国家。

在1979年第一个反倾销案开始之后的十年中,只有美国、欧盟、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四个发达国家和地区对我国实施反倾销,进入九十年代,对华反倾销的国家已增至30多个,他们都将反倾销的矛头对准了中国,成为需要重点防范对华反倾销的新生力量。

国外对华反倾销税的征收幅度一般都远远高于国际平均水平,税率可以从百分之几十到百分之百乃至上千。

仅2006年,我国遭遇反倾销起诉调查数量为68起,最终被实施反倾销措施的为37起。

2007年分析之前的数据得出对华反倾销由发达国家逐步转变为发展中国家,在反倾销案件中的比重迅速上升,其中印度是对华反倾销最多的发展中国家。

2008年和2009年是我国反倾销措施到期较为集中的两年。

据统计,2008年和2009年,我国即将到期的反倾销措施共计14起,占目前我国正在实施的反倾销措施(36起)的38.9%。

我国被诉倾销的产品大部分集中在五矿、化工、轻纺、机电和土畜等行业。

但近年来随着国外对华反倾销产品的范围的扩大,如彩电、箱包、树脂餐具、不锈钢餐具、刹车盘、电缆绳、挡风玻璃以及农产品等400多种产品均遭受过反倾销的调查[1]。

一、反倾销发生的背景及深层次原因

(一)背景

1、反倾销的定义

 指对外国商品在本国市场上的倾销所采取的抵制措施。

一般是对倾销的外国商品除征收一般进口税外,再增收附加税,使其不能廉价出售,此种附加税称为“反倾销税”。

如美国政府规定:

外国商品到岸价低于出厂价格时被认为商品倾销,立即采取反倾销措施。

虽然在《关税及贸易总协定》中对反倾销问题做了明确规定,但实际上各国各行其是,仍把反倾销作为贸易战的主要手段之一[2]。

2、反倾销发生的具体背景

首先是反倾销针对的“主要对象”中国、韩国、泰国等都是出口增长快、外资流向比较多的国家或地区因此,中国作为经济增长最快、吸引外资最多的国家受到反倾销调查最多,有一定的必然性。

其次是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势头的加剧。

为保护本国特定产业而采取反倾销措施应该说也无可厚非,但如果反倾销措施的实施超过了其合理范围或合理程度,必然对贸易双方都造成损害,导致“双输”的局面,从而对国际贸易的扩展造成阻碍性影响。

虽然世贸组织统计的全球反倾销数量下降了,但是加上2002年下半年里闹得纷纷扬扬的钢铁保障措施等贸易纠纷的数量,贸易保护的压力依然很大。

所以,为了保护本国的产业利益,不会因为贸易保护造成的影响而放弃反倾销。

就如我国浓缩苹果汁年产量达近20万吨,其中85%出口欧美市场,近年来我国苹果汁生产发展很快,对美国的出口也直线上升,可是由于国内企业大都各自为战,生产和出口缺乏协调、统一,使得出口至美国的浓缩苹果汁价格从1995年的吨价1800美元下跌到1998年的每吨600美元以下。

这么低的价格不仅令我国企业力不从心,同时也引起了美国苹果汁生产厂家的恐慌,美国苹果协会主席纳斯于1998年底开始酝酿联合美国同类企业起诉中国苹果汁低价倾销,并在1999年初向美国商务部递交申请,诉我国苹果汁倾销,要求对其征收高达91.84%的反倾销税[3]。

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美国为了本国的苹果汁的产业的发展而对我国的苹果汁厂家做出了反倾销调查。

再次是对中国的歧视。

对中国实施歧视性贸易政策的情况并没有因为中国入世而得到改变。

这种“歧视”使中国产品被阻隔在国际市场大门之外了。

中国成为反倾销最大受害国的根源可以说是中国的“非市场经济国家”地位。

发达国家认为我国在国际市场经济中是没有发展力的,出口到国外的产品价格低就被说成是质量不好,其实是低价格对他们国家的商品起到了阻碍,他们就说我们是以低价格搞倾销,而且都是次品,便开始实施反倾销,拒绝我国的产品。

但随着发展中国的经济实力的不断加强,以欧盟、美国为主体的国际利益集团明白中国强大对他们将构成威胁,便奉行着接触与遏制并行的政策,并在贸易领域制定了名目繁多的保护措施以维护本国企业的利益。

最后是中国企业缺乏应对反倾销诉讼的意识和能力。

一方面,应诉不积极,助长了国外反倾销的指控。

以前,中国公司一听说反倾销调查就避而不见,这就给外国人一种印象:

状告中国企业很容易;另一方面,中国企业的应诉能力与国际相比还有非常大的差距。

尽管中国应诉文件都是由中国律师提交的,但其内容都是国外律师准备的,中国非常缺乏这方面的人才。

就拿中美水产案来说,2002年1月,以佛罗里达半岛沿海地区为代表的美国南部阿拉巴马等8个州养虾业,47家企业组成“南方虾业联盟”,以本国虾产业利益受到进口虾的低价格的威胁为由,商议对原产于泰国、中国、越南和部分南美国家在内的16个国家的进口对虾提起反倾销立案调查诉讼申请。

就在2004年2月17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建议对原产于中国等6个国家的冷冻和罐装暖水虾征收高额反倾销税。

消息传出,在我国水产业,特别是在虾产业中引起了强烈震动,使我国虾产品出口严重受阻。

2004年4月,我国渔业大省——浙江虾产品对美出口全面停止。

2004年3-6月,我国虾产品主产区——广东虾产品对美国出口仅为1010吨,降幅达85.9%。

此4个月出口量比前2个月下降37.6%。

2004年,我国向美出口海产虾6.61万吨,同比下降18.84%;金额3.386亿美元,同比下降23.78%。

而2004年美国虾产品进口量在50万吨的水平,我国虾产品占有率为13.2%。

自2004年下半年开始,我国几乎失去了美国虾产品市场[4]。

这是我国进入世贸组织后,在国际贸易中遭受的第一起有关水产品的反倾销调查。

这些就是由于我国的企业面对反倾销不能积极应诉和应诉能力不高而导致的,但其它几国并没有向我国一样几乎失去了那么大的市场,是因为别国的积极应诉和完善的法律制度让它们保住了市场。

(二)反倾销的深层次原因

1、经济低迷导致当今世界反倾销具有扩大化的趋势

世贸组织对各国反倾销行为约束比较软弱,因此即使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倾销存在,某一国产品仍然可能被认为是倾销,反倾销规则的这种软弱性使得反倾销与世界经济形势的起伏紧密相连,每当世界经济形势低迷的时候,反倾销往往成为世界各国实施贸易保护的首选方式。

在世界经济这种普遍不景气的情况下,贸易保护主义在世界范围内逐渐抬头,英国《金融时报》不久前公布一项统计数据表明,在20世纪90年代,全球反倾销案平均每年发生232起,反倾销案在贸易保护主义加剧的情况下不断增加。

2、中国经济迅速崛起导致中外经贸领域摩擦加剧

众所周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焕发了勃勃生机,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现了连续的高增长、低通胀的大好局面,经济增长也明显提高,这与周边国家金融危机频频、世界经济持续低迷形成了鲜明对比。

中国目前已经成为世界上第4大贸易国家。

据统计,在全球150个发展中国家中,60%的工业制成品出口主要来自中国和墨西哥等5个发展中国家[5]。

随着中国成为WTO正式缔约成员,中国产品和服务贸易的增长趋势将仍然持续下去。

由于中国产品出口的迅猛增长,这些年来,中国对美国、欧盟、日本几大贸易伙伴始终保持着大量的贸易顺差而且中国成为世界上外汇储备最多的国家之一。

从宏观上看,贸易收支的持续不平衡以及扩大的趋势使得中外宏观经济摩擦成为不可避免的焦点问题。

另外,从产业发展的角度看,由于受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等因素的影响,物美价廉的中国产品肯定会得到越来越大的市场份额,这与工业化国家老牌企业,尤其是传统行业企业肯定会产生冲突,这是一种必然的趋势。

所以说,中国经济的快速崛起必然要改变传统的国际经济格局,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中国与传统经济强国在经济领域的摩擦只会增加,不会减少。

3、中国企业在国际化经营中表现出来的低素质是主要内因

首先,中国企业产品出口往往表现为重量不重质,参与国际竞争往往缺乏长期战略眼光和可行的战略方案,市场上缺乏统一规划和合理布局,表现为一种无序性和随机性,不重视品牌的塑造,主要采用价格竞争的方式开拓国际市场,而价格竞争往往会将竞争各方拖入倾销的深渊。

其次,中国企业对国外反倾销危害性认识不足、准备不充分。

一是中国企业应诉反倾销案态度不积极;二是企业内部没有建立起高效的反倾销机制。

再次,国内企业目前普遍缺乏应付国外反倾销的机制,缺乏专门的管理机制和训练有素的人才。

在日本和韩国,大企业内部都有一批专门的人员来做这件事。

应付反倾销对他们来说轻而易举而且办事效率很高,力争使得企业在反倾销诉讼中付出最小的代价,获得最高的收益。

而中国企业在这方面差距相当大,往往付出很大成本却处于被动地位。

4、缺乏对国际竞争对手的了解

反倾销案件必须首先有起诉方才可能成立,而发达国家大多数产业往往被几家跨国公司垄断,因此,跨国公司往往成为反倾销案的主诉方,因此反倾销实质上是跨国公司对全球市场原有格局的维护,是中国企业和跨国公司进行的一场关乎中国企业命运的斗争。

但是中国企业往往不对竞争对手进行充分的了解和观察,就盲目做决定使得在斗争中处于劣势。

5、国际营销谋略不足

一是我国企业的出口产品结构,经营思路存在问题,往往为了得到市场把价格压到最低,使国外市场认为我们的产品质量没保证;二是不能根据当地的消费习惯和兴趣爱好来制造产品投放市场;三是不能根据国际市场的行情来调整价格和数量,使大量产品涌入进口国。

这三点都增加了对华反倾销的概率。

二、反倾销对中国产品及其相关出口行业的影响

国外对我国采取的反倾销措施大部分为征收高额的反倾销税。

这对我国经济来说,必然带来不利的影响。

(一)影响中国产品的出口

一般来说,只要产品被进口国提起反倾销调查,就会马上影响该产品对该进口国的正常出口,而一旦裁定倾销成立,被征收高额反倾销税,往往会导致出口产品失去进口国市场,这对我国出口极为不利。

外国对中国企业进行反倾销调查所确立的税率非常高,即使有的案件中国企业能够胜诉,但是由于反倾销调查的周期很长,在这期间对中国企业征收高额的临时反倾销税,使得中国企业负担过重,成本大幅度升高,失去与当地企业进行竞争的优势,造成销量下降甚至完全退出该地区的市场,中国彩色电视机、不锈钢冷轧薄板等退出欧盟市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一些出口企业便会因失去市场而面临倒闭的危险。

(二)新兴工业发展受阻,结构调整减缓

经济结构的二元化一直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

在我国经济已从数量扩张逐步转变为内涵发展的今天,结构调整的问题显得更加突出。

就产业结构调整的趋势来看,传统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将逐渐降低,而市场潜力大、附加值高、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兴产业将逐渐成为支柱产业。

但是反倾销却严重阻碍了新兴产业的发展。

(三)影响我国对外资的利用,恶化中国的外商投资环境

目前国外反倾销的一个重要对象是我国的三资企业,因为在我国目前获得进出口自营权的18万家企业中,三资企业就占了17多万家。

三资企业的产品不断被诉,严重影响了其产品的出口,在不同程度上减少或失去了国外市场,部分企业被迫减产、停产或转产,直接损害了外商的经济利益,从而影响了外商在华投资的信心。

(四)冲击国内市场

我国出口产品被征收反倾销税后,受阻于国外市场,在一时来不及转移市场或因为反倾销的连锁反应而转移市场无望的情况下,势必返销国内市场。

这会对国内市场造成冲击,造成国内市场供求失衡及物价非正常波动,影响国内经济的发展。

三、从理论与实践及相关法规的规定来采取措施,提出对策

随着世界性的新贸易保护主义进一步加强,中国遭受反倾销起诉并立案调查的情况也迅速增加。

在这种情况下,一味的回避不是办法,关键是如何尽量减少这种反倾销诉讼,

被起诉后又如何争取到对我国最有利的裁决,从而把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一)出口企业要大力实施“以质取胜”的战略

走非价格竞争之路,实现企业营销创新,不断提高出口产品的竞争力,企业作为反倾销的主要对象,在应对国外反倾销中应起到积极的作用。

要想使我国出口产品少受甚至不受反倾销指控,最重要的还在于发挥企业的主动性,防患于未然,把大量的工作做在国外对我国出口产品反倾销之前。

目前我国已是世贸组织成员,入世对改善我国应对反倾销的国际环境,纠正外国在反倾销问题上对我们不公平的对待,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二)调整产业结构并全面调整出口战略,实现对外贸易的协调发展

产业结构的调整对于提高我国经济水平和提高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有很重要的作用。

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企业要有改进产品的意识,自主加大科技投入,力求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免受无谓的反倾销调查。

(三)开拓多元市场

我国的产品大多数销往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由于我国的产品价格低廉在这些国家很快占有了市场,本国的产品受到了冲击便引起了这些国家的不满,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发达国家开始对我国实施反倾销。

我国为了在国际市场上的发展,应该增加销售渠道,向多国发展,减少对美欧的销售来减轻他们对我国产品的抵触情绪,减少一些不必要的反倾销调查。

再如在2002年中美水产品反倾销案中,虽然此案中的湛江国联水产品有限公司以零关税胜出,但是,按照多元化市场的思想,其不仅应该逐步提高在美国市场的占有率,更应该将目光投向其他市场,如日本、南美、欧盟和东南亚等。

这样该公司才会有长远的发展,我国也应这样发展多元化市场以便在国际市场上立足。

(四)企业要不断加快跨国经营的步伐

我国出口企业要想在国际市场上保持比较稳定的份额,必须转变经营思想,借鉴国外从“贸易立国”向“海外投资立国”的经营策略转变。

确立正确的营销观念,由贸易出口为主转向贸易与投资并重,力争在海外直接建厂,建立一批跨国公司、企业,使其产品能够就地生产、就地销售,使反倾销可能性降低到最低程度。

(五)完善市场经济体制

增强企业的独立自主性,使企业按市场规律自行决定生产。

尊重市场规律是我们应对反倾销的最有利的武器。

政府有关部门、很多省市往往热衷于人为地确定优势产业带、优势产品群,形成一哄而上,又一哄而下的局面,结果事与愿违。

优势产业的形成不是人为决定的,而是市场决定的。

人为决定的事情,多数会被市场无情地改变和修正。

政策导向应该集中在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核心竞争力高的产品、产业和资金投入上。

科学的发展观要求政策导向更加关注环境保护、水资源的充分利用、产品生产全过程有害物质的严格控制和相关产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

(六)坚持要求西方国家修改不合理相关法规

“非市场经济国家”待遇是我国出口产品在国外反倾销中受害最深的关键所在。

要想改变这种被动挨打的局面,要设法摆脱西方国家反倾销法强加在我国头上的这个紧箍咒。

我们应该大力宣传我国已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样一个事实,使国际社会,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了解目前我国经济现状,知道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们逐步地按市场经济的要求,对国有企业的改革已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使国有企业基本实现了市场化。

充分利用WTO贸易争端解决机制,寻求公正合理的解决方案。

(七)出口企业应强化法律意识

出口企业应建立健全反倾销应诉机制,制定相应的法规和管理机制来重建中国产品的出口秩序,建立符合国际惯例的贸易救济体系,适时适度地运用反倾销这一贸易工具。

加紧培养一批从事反倾销应诉的专门人才,努力提高企业应诉的主动性。

反倾销的实践告诉我们,只有积极应诉,才有可能取胜,才有可能保住市场。

不积极应诉等于不战而降。

积极应诉是维护企业自身利益的有效手段,是应对外国对我国产品反倾销的唯一选择。

还要积极与政府、行会协作,充分发挥政府与行会的作用,使企业密切保持和我国驻国外商务机构的联系,可以及时了解行情,迅速做出调整以降低被反倾销调查的概率,利于企业了解国外的法律法规,以便加强在国际经济市场中的发展。

湛江国联水产品有限公司于2002年得到中美水产案件的相关信息后,立即组织人员做好防范工作,保全原始记录,在强制调查中从容应对,填写了3000多份问卷,最后胜出。

虽然代价是1000多万元人民币的应诉费用,但相对于1亿美元/年的出口额,却是九牛一毛,相对于近1亿元人民币的投资来说,更是超值。

该公司就是充分运用了反倾销应诉机制和其他的一些积极的措施来赢得了胜利。

四、我国外贸战略调整

在我国出口产品国际竞争力未能有实质性提高的情况下,过度依赖数量的扩张还将会带来更多的国际贸易摩擦和外部风险,所以我们要做出一些调整。

(一)要摒弃不惜代价追求扩大出口的传统战略

应在巩固现有外贸市场份额的基础上,扩大内部市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制定内外兼顾的经济发展战略,尽快实现从数量型增长向质量型增长得转变,同时修正或取消不合适宜的出口激励型政策。

美国对中国的缝制帽类的反倾销案件中的中国的胜诉,就是由于改变了原有的经济体制,运用新的经济体制来实现出口,保证了帽类的质量,并且价格低廉。

凭借这物美价廉赢得了美国市场,并不是以低价格倾销,所以在美国反倾销中,中国完全有理由获得胜诉。

(二)要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根据国内产业升级的需求,对加工贸易商品分类目录动态调整,引导加工贸易向高技术、高附加值方向发展。

还要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投入中上游产业,促进加工贸易原材料和中间投入品的国产化,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提高加工贸易关联度。

促进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改变传统出口产业,保证我国产品在国外市场的地位。

(三)要建立符合国际惯例的贸易救济机制

可借鉴国外成熟的贸易救济机制的经验,加快与贸易摩擦相关的产业损害预警机制的建设,适时启动重点产品、敏感产业的产业损害预警机制。

2002年2月13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和美国商务部接到了美国轴承制造商协会提出的申请,对来自中国的球轴承产品及其零件进行反倾销调查[6]。

在此次反倾销案件中中国胜诉,正是因为积极运用了应诉机制和预警机制,所以,建立符合国际惯例的贸易救济机制并积极实施是很有必要的。

(四)要实施品牌战略和创新

要从国家和产业层面,提升中国自己的核心产品。

只有加快企业国际化进程,通过产品质量的提高,品牌的塑造,从低端市场过渡到中高端市场,中国企业才能摆脱价格战的宿命,才能真正规避国外反倾销制裁。

我国企业可根据自身实际,按照国际化企业制造的整体形象和贸易利益,制定相应的国际化战略。

坚持创新的理念,走自强之路,开发自己的经营模式,逐步形成跨国的经营机制和管理模式,在全球范围内形成网络化生产、研发、销售体系,通过海外投资以及内部转移价格方式规避反倾销问题,提高竞争档次。

应积极树立品质观念,推广国际品牌战略,改变以价格竞争为主的市场观念,从产品的质量、外观、包装、性能等多方面提高市场竞争力,特别要注重品牌的建立与培养,改变中国产品的总体形象,建立或积极参与有一定规模的行业联合组织,针对反倾销制定全行业的价格规则,减少国内同行业之间价格的无序竞争,在国际市场中形成品牌知名度。

(五)要实施大经贸战略

鼓励各类企业参与外经贸活动,实现外经贸经营主体多元化,形成多轮驱动格局;促进外贸、外资、对外工程承包与劳务合作、对外援助、对外投资等各项外经贸业务的相互渗透与融合;推动商品、技术和服务贸易的协调发展;积极改善投资和贸易环境以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对外贸易秩序;完善对外贸易的各项法律,培养对外贸易专业人员;加强外经贸主管部门与各相关部门的协作配合,发挥各个方面的积极性,形成开拓国际市场的合力。

(六)要实施自贸区战略

自由贸易区已成为我国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共赢的新平台。

因此,我国在高度重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