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C七大手法培训内容.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952500 上传时间:2023-01-1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1.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QC七大手法培训内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QC七大手法培训内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QC七大手法培训内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QC七大手法培训内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QC七大手法培训内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QC七大手法培训内容.docx

《QC七大手法培训内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QC七大手法培训内容.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QC七大手法培训内容.docx

QC七大手法培训内容

 

QC七大手法培训內容

 

在工作場所中所發生的品質、成本、生產量等問題可藉由下列七種有效且根本的方法解決之:

1、柏拉圖

2、

3、特性要因圖

4、

5、層別法

6、

7、查檢表

8、

9、直方圖

10、

11、散佈圖

12、

13、管制圖

14、

註:

也可將3.圖表和7.管理圖合併為一項,再加上層別法一項總合也是七項。

1、柏拉圖

2、

(一)、何謂柏拉圖

將一定期間所收集的不良數、缺點或故障之發生數等數據依項目別、原因別加以分類而按其大小順序排列之圖形。

1、義大利經濟學家柏拉圖(V.Pareto)所發明的。

2、美國J.M.Juran─少數重要項目(VitalFew)20%。

─多數輕微項目(TrivialMany)80%。

(二)、柏拉圖的特徵

1、以數據為依據,對問題點這判斷更明確、更科學化。

2、

3、很容易把握全體的品質狀況。

4、

5、能把握何種類的不良最多。

6、

7、能把握除去那些不良,就能減少全體不良的百分之幾,是進行重點管理,重點改善很好的利器。

8、

(三)、柏拉圖的作法

1、決定主題,收集數據。

2、

3、依原因或現象整理數據,計算出各項目之累計次數。

4、

5、按大小順序排列,並計算其累積缺點數─其他項置於最后。

6、

7、計算累積百分

8、

累積百分比=

累積缺點數

總缺點數

100%

9、繪出橫軸及縱軸─各項於橫軸所佔之寬度相同

10、

─縱軸之長度、單位名稱、最高點、刻度線

11、繪直方柱─寬度相同,不留間隙。

12、

13、繪出累積缺點數曲線。

14、

15、圖形之右界加上縱軸,並標出累積百分比刻度─0~100%。

16、

17、記入重要事項。

18、

(四)、注意事項

1、由大到小排列,其他項列在最后一項。

2、

3、柱寬限制且等寬。

4、

5、其他項不可高於第三項。

6、

7、累積百分比折線。

8、

(五)、柏拉圖的用途

1、一目了然具說服力。

2、

3、了解各項在全體中所佔的比率。

4、

─找出70~80%的2、3項問題點,決定改善目標

─調查不良或缺點的原因

─報告或記錄用

─改善效果的確認

3、特性要因圖

4、

(一)、何謂特性要因圖

特性要因圖是藉著多人共同討論,以找出事物之因(要因)果(特性)關係的一種技巧,又稱為魚骨圖。

(二)、特性要因圖的作法

1、畫出品質特性(畫主骨)

2、

3、畫大要因(大骨)

4、

5、畫中、小要因(中、小骨)

6、

7、繪製完成時,記入必要的事項

8、

9、確認重要原因

10、

(三)、特性要因圖應用範圍

1、改善解析用

2、

3、製程管制

4、

5、制定操作標準用

6、

7、實施品質教育用

8、

(四)、特性要因圖的特點

1、增進知識的方法

2、

3、討論問題的捷徑

4、

5、技術水準的表現

6、

5、查檢表

6、

(一)、何謂查檢表

將不良個數、缺點數等計數資料,作成為容易觀察的分類項目的圖或表。

(二)、查檢表的分類

1、記錄用查檢表

2、檢查用查檢表

3(三)、查檢表的作法及應注意事項

4

1、注意事項:

(1)作適合目的需要的檢核表

(把握現狀、解析要因、管理、檢查)

(2)檢討檢核項目

(3)選擇簡單檢核方法

(4)想辦法使資料自然呈現

(5)有效利用得到的資訊

2、作法:

(1)確立搜集數據資料的目的、項目

3、

(不良狀態?

何方法?

多久?

(2)決定記錄的形式

(3)記入記號並予以整理

(4)填記必要事項

7、直方圖

8、

(一)、何謂直方圖

就其分析資料所成的次數分配表在平面坐標上第一象限,沿橫軸以各資料組,組界為分界,組距為底邊,以各組次數為高度,在每一組距上畫上一矩形,如此所繪成的圖形稱之。

(二)、直方圖的功用

1、圖比表及數據容易判斷

2、

3、數據,群體的分配形狀與範圍一目了然

4、

5、顯示製程能力

6、

(三)、製作直方圖的步驟

1、收集數據

2、

3、找出數據中之最大值(L),最小值(S),找出全距(R)R=L-S

4、

5、

n

確定組數(M)同M≒√求出組距(h)

6、

R

組距(h)=

=

L-S

M

M

7、決定組界

8、

9、求出各組之中值

10、

11、檢核歸類

12、

13、計算次數

14、

15、繪製直方圖

16、

組數與樣本之關系

樣本數

組數

50以下

5~7

50~100

6~10

100~250

7~12

250以上

10~20

(四)、直方圖的型態

1、雙峰型

2、

3、削壁型

4、

5、缺齒型

6、

7、常態型

8、

9、離島直方圖

10、

11、偏態型

12、

9、散佈圖

10、

(一)、何謂散佈圖

利用成對的二種數據,在方格紙上以點來表示二者之間相關情形。

(二)、作法

1、收集成對的數據,事理於數據表上

2、

3、分別找出兩種數據之最大值及最小值

4、

5、選擇適當之方格紙繪製圖形,同時決定縱軸與橫軸之刻度,使與測定值之數據相配合。

6、

7、依照數據順序,將其用點記入圖中。

8、

9、全部測定值之數據均點入圖中,則繪製工作即算完成。

10、

11、記入必要事項:

標題、測定日期、作圖日期、作圖者、數據數目及其他內容說明事項。

12、

11、層別法

12、

(一)、何謂層別法

將原料、機器或操作人員操作方法等分別收集數據,以找出其間的差異而針對差異加以改善的方法。

(二)、層別的作法

步驟1、明確層別的目的

決定層別的對象及性質(Data)為何

步驟2、決定層別項目

以層別項目,將數據予以分類

步驟3、收集數據

步驟4、解析數據、究明原因

利用圖表、柏拉圖、散佈圖、直方圖、管制圖等之QC七大手法,對

所採特性值進行層別項目間的比較

層別之對象及項目

時間表

上午/下午、白天/晚上、作業剛開始/作業終了前、星期、週、上旬/中旬/下旬、月、季節別等

作業員別

作業員個人、年齡、經驗年婁、男女班組

機械、設備別

機型、機種、性能、新舊、工場、生產線別、夾工具

作業方法、

作業條件別

生產線速度、作業方法、作業場所、批量、抽樣、溫度、壓力、速度、轉速、轉數、方式別等

原材料別

製造商、供應商、原產地、廠牌、採購時間、接收批號、成份零件、製造批號、儲存時間、儲存場所別等

量測別

量測儀器、量測者、量測方法別等

檢查別

檢查員、檢查場所、檢查方法別等

環境、氣候別

氣溫、溫度、晴雲、雨、風雨季、乾濕季、照明別等

其他

新產品、初次製造物、良品、不良品、包裝、搬運方法別等

13、管制圖

14、

1924年美國貝爾電話實驗所的修華特博士(Dr.W.A.Shewart)首先提出管制圖使用以后,管制圖就一直為科學管理上的一個重要的工具,尤其在品質管制里就成了一個不可或缺的工具。

(一)、管制圖的實施循環

1、在制程中,定時定量隨機抽取樣本。

2、

3、抽取樣本做管制特性的量測。

4、

5、將結果繪製於管制圖上。

6、

7、判別有無工程異常或偶發性事故。

8、

9、對偶發性事故或工程異常采取措施。

10、

A、找尋原因

B、

C、改善對策、應急對策

D、

E、防止再發根本對策

F、

抽取樣本

 

對策措施

檢驗

制程正常

制程是否異常判別

原因分析

制程異常

將結果

繪管制圖

 

NO

YES

 

管制圖的實施循環

從上圖可以看出,管制圖的實施步驟是:

抽取樣本,進行檢驗,將檢驗的結果畫制於管制圖上,再從管制圖來判斷,工程是否正常,如為不正常即應采取必要的矯正措施。

(二)、管制圖分類

管制圖分為計量值管制圖和計數值管制圖兩種。

1、計量值管制圖

2、

用於產品特性可測量的,如長度、重量、面積、溫度、時間等邊續性數值的數據有:

X-R:

平均值與全距管制圖

X-R:

中位數與全距管制圖

X-Rm:

個別值與全距移動管制圖

X-σ:

平均值與標準差管制圖

其中以X-R使用最普遍。

2、計數值管制圖

用於非可量化的產品特性,如不良數、缺點數等間斷性數據。

有:

P-Chart:

不良率管制圖

Pn-Chart:

不良數管制圖

C-Chart:

缺點數管制圖

U-Chart:

單位缺點數管制圖

其中以P-Chart應用較廣。

(三)、X-R管制圖

X主要管制組間(不同組)的平均值變化。

R主要管制各組內(同一組樣品)的範圍變化。

例:

一組測量數據5+2+10+7+4有5個

平均值X=(5+2+10+7+4)/5=5.6

全距R=Xmax-Xmin=10-2=8

1、管制界限的計算

2、

X圖:

X=x1+x2+….xn/n

=

X=x1+x2+…xk/k

中心線(CL)=X

=

=

上限(UCL)=X+A2R

下限(LCL)=X-A2R

R圖:

R1:

第一組內最大減最小

上限(UCL)=D4R

下限(LCL)=D3R

3、管制圖制作法

4、

步驟:

(1)、收集最近與今后制程相似的數據約100個。

(2)、依測定時間或群體區分排列。

(3)、對數據加以分組,把2-6個數據分為一組。

組內的個別數據以n表示。

分成幾組的個別組數以k表示。

剔除異常數據。

(4)、記入數據表內。

=

(5)、計算每組平均值X。

(6)、計算每組全距R。

(7)、計算總平均值X。

(8)、計算管制界限值R。

(9)、計算管制界限值(下表)

=

=

X圖

R圖

=

中心線

CL=X

CL=R

上限

(UCL)=X+A2R

UCL=D4R

下限

(LCL)=X-A2R

LCL=D3R

(10)、劃出管制界限

所定的方格最好能在上下限間隔約20~30mm較合適。

(11)、打上點記號

點與點(組與組)距離約2~5mm較合適。

在管制界限內的點以●為記,

在管制界限外以為記。

(12)、記入其它有關事項

(13)、檢查:

(a)、制程是否在管制狀態下。

(b)、檢討制程能力。

5、管制界限與產品規格比較

6、

將計算管制圖之數據整理成直方圖,然后再與規格比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