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第2讲 课时提升作业十九.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951130 上传时间:2023-01-1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77.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第2讲 课时提升作业十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第2讲 课时提升作业十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第2讲 课时提升作业十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第2讲 课时提升作业十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第2讲 课时提升作业十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第2讲 课时提升作业十九.docx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第2讲 课时提升作业十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第2讲 课时提升作业十九.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第2讲 课时提升作业十九.docx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十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第2讲课时提升作业十九

课时提升作业(十九)

(45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费正清在《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说:

(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及其同僚依靠组织方式上的变化,通过大规模的劳力动员,以实现农业奇迹;邓及其同僚同样依赖改变组织方式——尽管在类型上二者十分不同——来提高农业生产率。

”后者不同于前者的是(  )

A.改变了此前的土地所有制性质

B.违背了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

C.农民经营土地的自主权扩大

D.反映了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

2.(2012·南安模拟)下图所示有关新中国农业发展的相同之处是(  )

A.农村生产资料所有制发生重大变革

B.使农民获得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

C.为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基础

D.不断探索符合国情的农业发展道路

3.(2012·泉州模拟)“生产队由队长同一个个农户签订合同,合同规定出生产指标和给这个农户的报酬。

这意味着他们可以多劳多得。

”这里描述的是(  )

A.土地改革B.三大改造

C.人民公社化运动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4.下图是我国某地城乡居民年人均收入表,图中的城乡差距最小年的出现是因为(  )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建立

B.实行从沿海到内地的开放格局的确立

C.农村改革已全面展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刚刚起步

D.对国有企业进行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5.(2013·河南三市模拟)1982年,我国全年社会生产总值为9894亿元,比上年增长9%;1983年,我国全年社会生产总值为11052亿元,比上年增长10%。

其主要原因是(  )

A.生产关系的调整初见成效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C.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6.(2013·福建四地联考)作为改革开放的试验基地,福建在中国现代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下列史实与该结论相符的是(  )

①设厦门为经济特区

②设福州为沿海开放城市

③开辟闽东南地区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④邓小平南方谈话的视察地

A.①②B.①③C.①②③D.②③④

7.(2013·宁化一中模拟)邓小平曾如此解释中国对外开放格局:

“为什么我考虑深圳开放?

因为它对着香港;开放珠海,是因为它对着澳门;开放厦门,因为它对着台湾;开放海南、汕头,因为它们对着东南亚。

浦东就不一样了……”浦东开发的主要背景是(  )

A.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化发展

B.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发展,环太平洋经济圈崛起

C.中共十四大召开,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

8.(2013·三明模拟)每年的“两会”期间,中国政府的工作报告都会盘点过去一年的收获,阐明未来一年的方向。

从20世纪60年代至今,报告中的词汇从“斗争”转向“和谐”,如1978年前特别是“文化大革命”期间往往有感情色彩强烈的词汇,如“恶毒”“小丑”“一小撮”“倒行逆施”等;20世纪90年代出现“依法治国”“服务”等词汇,“经济”高频率出现;进入21世纪,“科学发展观”“全面小康”等新词不断涌现。

出现上述变化的原因有(  )

①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②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

③社会的发展进步

④坚持改革开放政策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9.据入世谈判中国代表龙永图回忆,一般国家入世需要1~3年时间,而我们用了16年。

最初6年就在讨论一个问题:

“中国到底是不是市场经济”。

当时我们反复讲,我们是市场调节和计划调节相结合的。

最后人家说你不要讲了,你就回答我一个问题,你们搞不搞市场经济?

当时谁敢讲这个话呀!

这说明(  )

A.中国需要进一步改革经济体制

B.西方国家借经济问题施压中国

C.世贸组织规则对中国发展不利

D.中国入世需要权利与义务统一

10.有人把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划分为初步探索、制度创新和纵深推进三个阶段,其中1993—2003年被称为制度创新阶段。

这里的“创新”具体是指(  )

A.按劳分配制度的创新

B.管理模式的创新

C.所有制方面的创新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创新

11.(2013·江南十校模拟)下表是美国、日本和中国部分年份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平均增长率变化表(单位:

%),对该表解读正确的是(  )

年代

国家

1970年

1980年

1990年

1993年

美国

2.3

2

1.9

2.2

日本

11

4.1

4.2

1.4

中国

6.2

7.9

7.6

12.7

A.美日之间的经济差距在逐步拉大

B.体制改革推动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

C.中国崛起导致美国经济急剧衰退

D.福利开支增多使日本经济呈负增长

12.(2013·长春模拟)下面所示的折线统计图最有可能反映的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  )

A.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的变化情况

B.人口增长率的变化情况

C.与我国建交国家数量的变化情况

D.单位GDP能耗的变化情况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19分,第14题21分,共40分)

13.(2013·湛江模拟)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的发展取得了令全世界瞩目的惊人成就。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中国从1949年成立到现在,已经走过了60多年。

在评价改革开放前后两个30年历史及其相互关系的问题上,有这样一种观点:

在肯定改革开放30年以来历史性进步的时候,有意无意地贬低甚至否定改革开放以前30年的成就和经验。

材料二 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邓小平同志到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视察,发表了重要谈话,指明了改革的方向……南方谈话被誉为改革开放的第二次宣言,影响极为深远。

材料三 2004-2007年中美货物贸易进出口情况

单位:

亿美元

年份

(年)

货物

出口额

比上年

增长(%)

货物

进口额

比上年

增长(%)

货物进

出口总

货物进

出口差

2004

1249

35.1

447

31.9

1696

802

2005

1629

30.4

487

9.1

2116

1142

2006

2035

24.9

592

21.8

2627

1443

2007

2327

14.4

694

17.2

3021

1633

——数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1)改革开放以前30年,中国在经济和科技文化方面取得了哪些重大成就?

(6分)

(2)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邓小平“南方谈话”的国内外背景。

(4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21世纪初中美贸易发展的趋势,并分析其形成的重要历史原因。

(6分)

(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改革开放30多年,我国取得惊人成就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分)

14.(2012·福州模拟)为实现工业化,近代以来中国人民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一个国家的工业化不是走先前工业化国家的足迹(西欧中心主义),而是走它自己的时代的道路……熊彼特把以纺织工业为主导的英国产业革命结束在1842年,而把自此至1897年作为“蒸汽和钢铁时代”。

由于这两个年份恰好是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西方拼命地向中国推销纺织品和鸦片,而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的却是如当时洋务派所说的“机船矿路”。

这些新式产业的出现自然是西方文明冲击的结果,但是,“机船矿路”路线的形成……却不是西方的意思。

 ——吴承明《中国近代经济史若干

问题思考——沉沦观和近代化》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化兴起的时代背景。

(4分)与西方工业化发展历程相比,这一时期中国工业化发展有何特点?

(5分)

材料二 从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第一天起,应该说就担负起100多年来受到严重阻碍的工业化重任。

但是从1953年我国完成战后的经济恢复,转入大规模经济建设以后,资本(包括人力资本)和资源严重缺乏就开始困扰着中国共产党。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共产党采取了集中有限资本和资源来加快建设重工业和完整工业体系的发展战略。

材料三 经过对新中国成立50多年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总结和对世界经济发展认识的深化,以2000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为标志,中国共产党形成了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基本思路和方针政策,完成了关于工业化认识上的转变。

中共十六大将“新型工业化”道路正式概括为:

“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中国共产党对转变经济

增长方式的认识与实践》

(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在工业建设方面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

(4分)结合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与20世纪50年代相比,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共产党关于工业化道路的认识有何变化?

(不得照抄原文)(2分)

材料四 海峡西岸经济区,简称“海西”。

它以福州、厦门为中心,以闽东南地区为主体,北起浙江温州,南至广东汕头,与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衔接,依托沿海核心区福州、厦门、泉州、温州、汕头五大中心城市,是一个不同于行政区划的具有地缘经济利益的区域经济共同体。

如下图:

(3)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福州和厦门成为海西建设中心的有利条件。

(6分)

答案解析

1.【解题指南】毛泽东时代的人民公社化运动主要是片面提高公有化的程度、扩大合作化的规模,实行大规模的集体劳动和平均主义分配,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邓小平时代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土地公有的前提下,把土地长期承包给农户使用,分户经营,自负盈亏,使农民获得了生产和经营的自主权,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解析】选C。

毛泽东所提倡的是人民公社,邓小平提出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没有改变土地所有制性质,仍是公有制,但农民拥有了土地的使用权,自主权扩大,C正确;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尽管适应了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但分户经营不能反映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现代农业的方向是大农业。

2.【解析】选D。

本题考查对图片的解读能力。

A“农业生产合作社”体现的是农业合作化;“土地承包合同书”体现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形成的。

三幅图片记载的农村经营体制的改革体现了我国在不同时期对农业发展道路的探索。

3.【解析】选D。

从材料内容来看农民可以多劳多得,从而获得了产品分配的自主权,这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作用之一。

4.【解题指南】解答本题关键有两点,一是读图表,明确城乡差距最小年是1985年;二是联系中国改革开放的历程,当时农村改革已经全面展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刚刚起步。

【解析】选C。

本题考查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认识。

图中的城乡差距最小年为1985年,此时的农村改革已经全面展开,并取得了巨大的成效,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刚刚起步,故农村和城市的差距相对来说较小。

其余几个选项与“1985年”这一时间点不符。

5.【解析】选A。

1982-1983年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初期,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行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故A正确;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于1984年全面展开,B错误;1983年对外开放刚刚开始,对外开放格局还未初步形成,故C错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是在21世纪初,D错误。

6.【解析】选C。

本题考查福建对外开放的史实。

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视察了武昌、深圳、珠海和上海等地,并不包括福建,④错误。

结合所学,①②③正确。

7.【解析】选B。

本题考查分析问题能力。

浦东开发是在1990年,而A、C、D分别发生在1991年、1992年和2001年,在时间上不能作为背景,排除。

8.【解析】选C。

本题考查阅读分析能力。

材料主要对比的是1978年前后报告词汇的变化,②③④都是新时期的变化原因。

而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自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以来,一直没有变化。

“文化大革命”时期以阶级斗争为纲是对社会主要矛盾的错误分析。

因此排除含①的选项。

【变式备选】《中国青年报》“新中国成立60周年特别报道”,《变迁:

从“一五”到“十一五”》的部分主题词摘要:

“一五”(1953-1957):

工业增速,超额完成;“二五”(1958-1962):

大跃进,大倒退;“八五”(1991-1995):

     ;“十一五”(2006-2010):

改革开放,坚定不移。

其中“八五”处的主题词应该是(  )

A.改革开放 走向兴起   B.改革闯关 治理整顿

C.小平南行 改革潮涌D.指令登场 市场控制

【解析】选C。

“八五”计划的时间是1991-1995年,A、B出现在1978年和1980年;指令登场是指计划经济体制,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市场控制主要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1992年春的邓小平南方谈话,使改革开放进入一个新阶段。

9.【解析】选A。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从这段材料看,中国入世的主要障碍在于经济体制问题。

新中国最初效仿苏联,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改革开放后,实行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相结合;1992年,十四大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误区警示】本题易误选B。

认为中国入世艰难,主要是由于西方国家的阻挠和施压。

当然这是个问题,但材料反映的是中国是否实行市场经济的问题。

10.【解析】选D。

根据所学知识,1984-1992年是国企改革的初步探索阶段,以扩大企业自主权为改革目标;1993—2003年被称为制度创新阶段,1992年的十四大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变式备选】1992年初,改革开放进入关键时期。

其“关键”的含义不包括(  )

A.苏东剧变,社会主义事业遭遇重大挫折

B.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要求中国融入世界

C.非公有制经济已占主导地位

D.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

【解析】选C。

1992年10月十四大召开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因而可以判断,1992年初,非公有制经济不可能已占据主导地位。

1997年9月,中共十五大提出非公有制经济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11.【解析】选B。

表格中的数据只是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不是国内生产总值的比较,因此不能看出三个国家之间的经济差距,也不可能得出此消彼长的结论,故A、C错误;此外,表格数据无论如何也反映不了日本经济出现负增长的趋势,故D错误。

从时间上看,中国对内改革无疑在这一时期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故选B。

12.【解析】选A。

本题考查学生对图表的解读能力。

新中国成立后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迅速提高;此后,由于“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等“左”倾错误,经济衰退,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迅速下降;20世纪60年代初,实行“八字”方针,国民经济得以恢复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

故A正确。

13.【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理解材料分析概括问题的能力。

(1)题需回忆所学知识从经济和科技文化两方面概括回答;第

(2)题概括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对我国改革开放影响巨大的国内外环境;第(3)题第一问根据表格数据容易得出我国对美贸易一直处于顺差,第二问根据时间2004-2007年概括我国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和事件回答;第(4)题要抓住根本原因思考,不要回答具体措施。

答案:

(1)经济:

建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建立起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科技文化:

开展扫盲教育、“双百”方针、“两弹一星”等成就,为科技文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6分)

(2)背景: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国际社会主义运动遭受挫折;我国改革开放事业面临严峻考验。

(4分)

(3)趋势:

我国对美贸易一直处于顺差。

(2分)重要历史原因:

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4分)

(4)根本原因:

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3分)

14.【解析】本题侧重考查对知识的对比分析、综合运用。

(1)题时代背景要从当时国内和国际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总结;所谓中国工业化的“特点”就是中国工业化和西方工业化相比体现出的“不同点”,需要从途径、技术、资本、领导、环境等方面总结。

(2)题考查新时期我国推动工业发展的措施,再通过对比分析找出变化。

第(3)题从政治、经济、交通条件、区位优势等方面总结。

答案:

(1)背景:

工业革命扩展的影响;封建统治者面临着内忧外患,洋务派形成;向西方学习新思潮萌发的影响。

(4分)特点:

途径是由重工业到轻工业;领导是地主阶级;没有原始资本积累,主要依靠政府投资;设备技术严重依赖国外;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阻碍。

(5分)

(2)措施:

发展乡镇企业;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建立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高新技术企业。

(4分)变化:

由注重速度和数量转变为注重效益和质量。

(2分)

(3)有利条件:

①海陆交通便利。

②近代史上福州、厦门是第一批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发展较早,经济基础较好。

③改革开放后厦门成为经济特区,福州是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经济发展迅速。

④福州是福建省会城市,厦门是著名的侨乡。

⑤与台湾地区的民间往来、贸易交流、文化交往频繁。

(6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