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八大家之苏辙二各有各的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949662 上传时间:2023-01-1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4.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唐宋八大家之苏辙二各有各的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唐宋八大家之苏辙二各有各的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唐宋八大家之苏辙二各有各的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唐宋八大家之苏辙二各有各的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唐宋八大家之苏辙二各有各的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唐宋八大家之苏辙二各有各的好.docx

《唐宋八大家之苏辙二各有各的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唐宋八大家之苏辙二各有各的好.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唐宋八大家之苏辙二各有各的好.docx

唐宋八大家之苏辙二各有各的好

唐宋八大家之苏辙二、各有各的好

前导言:

  苏轼与苏辙兄弟二人究竟谁的成就更高?

谁的诗文更胜一筹?

后世一直是看法不一。

有人认为苏轼的成就和影响力要大于弟弟苏辙,但也有人持不同观点。

那么对于兄弟二人究竟该如何客观评价?

尽情关注《唐宋八大家》之苏辙第二集《各有各的好》。

画外音:

  有人说,对于苏轼和苏辙兄弟二人的了解,从他们的名字上就能看出端倪。

“轼”是指设在车厢前面,供人凭倚的横木;“辙”是指车轮碾过的痕迹。

作为横木的“轼”有些过于张扬显露,而“辙”就不太引人注意,这似乎正好暗合了兄弟二人的性格和命运。

苏轼豪放不羁、光照千古,却屡屡招人妒恨,一生坎坷。

苏辙的一生则做到了谨言慎行,在激烈的政治斗争中虽然也屡遭贬斥,但终能免祸。

尽管不像哥哥那样光彩夺目,却比哥哥少了许多磨难。

那么,苏辙与哥哥苏轼究竟有着怎样同路殊归的人生经历?

对于他们的政治和学术成就,我们又该如何来评价呢?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康震教授,精彩讲述系列节目《唐宋八大家》之苏辙第二集《各有各的好》。

康震:

  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也就是公元1101年的七月,苏轼从海南岛北返中原,病卒于常州,终年六十六岁。

苏轼临终之前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能再见到苏辙一面,他对身边的朋友说:

  “惟吾子由,自再贬及归,不及一见而诀,此痛难堪。

                              ——何薳《春渚纪闻》

  一想到这个心里头死不瞑目,非常地难过。

他去世以后,苏辙非常伤心,但是因为当时政治环境所迫,他没有办法亲自到常州去吊唁他的兄长,所以派他的孩子去吊唁。

他专门给他的兄长写了一篇墓志铭,非常详尽地介绍了苏轼的一生:

成就和贡献。

在墓志铭里他这样写道:

  “惟我与兄,出处昔同。

幼学无师,先君是从。

游戏图书,寤寐其中。

曰予二人,要以是终。

                            ——苏辙《祭亡兄端明文》

  我跟我的兄长始终是同步前进的,我们从小在一块儿读书,在一起起居,在一起上学,一起去考科举,一起做官,我们就没有什么事不在一起的。

我们都约好了要同始同终,没想到现在:

  ······“嗟兄与我,再起再颠。

未尝不同,今乃独先。

                            ——苏辙《祭亡兄端明文》

  没想到你现在先走了。

(苏辙)心里边是非常沉痛的,这种沉痛就好比好像自己的生命也失去了一半一样。

在宋徽宗的崇宁元年元月,苏辙把他的兄长苏轼,以及苏轼的夫人王弗,葬在了河南的郏县小峨嵋山。

在苏轼生前的时候、被贬的时候,曾经模仿陶渊明的《归去来辞》写了一篇诗,他想让弟弟苏辙唱和一篇,苏辙当时没空唱和。

现在苏轼去世了,在整理自己的书信的时候,他看到了兄长给他的这封信,他流着眼泪唱和此篇:

  “归去来兮,世无斯人谁与游。

                           ——苏辙《和子瞻归去来辞》

  说:

归去来兮,回来吧,回来吧,可是现在谁还能跟我一起一同回家呢?

没有了。

苏辙一直认为,兄长的文采是要远远在他之上的,所以他说:

  “少年喜为文,兄弟俱有名。

世人不妄言,知我不如兄······”

                           ——苏辙《题东坡遗墨卷后》

  我就是不如我兄长。

但是我们光知道这一条,问题苏辙对自己的文章和诗其实也是颇为自信的,所以到后来兄长去世以后,苏辙说:

  “敌手一时无复在,赏音他日更谁期。

                               ——苏辙《读旧诗》

  我没有对手了,我哥哥去世以后,我既没有对手了,也没有知音了。

我们前面讲这一小段的意思是什么?

苏轼先他而去,对于苏辙的影响是巨大的,一方面他很悲痛,一方面他很沉痛。

这种悲痛和沉痛一方面是失去了亲人的悲痛,更重要的是他失去了一个他的朋友,他最亲密的朋友,也是他最知己的朋友。

从此,可能他无论在他的精神世界,还是在他的世俗世界里,他都要独自前行。

所以苏辙和苏轼这兄弟两个人的情谊,不仅仅是兄弟情谊,还是朋友情谊,还是知己的情谊,也是知音的情谊。

画外音:

  苏轼一生中最重要、最依赖的朋友就是弟弟苏辙,兄弟二人共同成长、联袂文坛、相知一生。

走上仕途之后,两人聚少离多却相互惦念,用来表达思念的诗文竟达百首之多。

《宋史·苏辙传》中对于兄弟二人有这样的评价:

“进退出处,无不相同。

患难之中,友爱弥笃。

无少怨尤,近古罕见。

”那么这对进退出处无不相同的兄弟之间,究竟有着哪些相同之处呢?

康震:

  他们两个人有很多的共同的地方,比方说在政治上、在仕途上,他们曾经有过共同的光荣。

我们都知道,他们同一年考中的进士,后来又是同一年考中的制科,这是极大的光荣。

后来两个人在朝廷里边做官,苏辙升任中书舍人。

什么叫中书舍人呢?

就是在中书省里边,负责为宰相们起草文告的这个官员,这叫外制。

同一时期苏轼在朝廷里面担任翰林学士。

这是什么官呢?

这是负责内制,专门为皇帝起草诏书。

一个执掌外制,一个执掌内制,就好比说这中央有两个主要起草文件的人,都是他们兄弟俩人干了。

这是非常荣耀的事情,这为什么很荣耀呢?

一方面它涉及机密,说明朝廷委以他们重任。

在另外一方面,要做这个中书舍人和翰林学士,需要有相当好的文采。

那就是说,朝廷在选拔这种人的时候就注意到,不但要文辞好,不但要文名盛,而且你还要有很高的政治水平和政策水平。

很巧的,两个人同时担任,一个内制、一个外制。

不但如此,他们两个人还非常巧合地三年期间同朝为官,居然还撞到了转对。

什么叫转对,转对什么意思?

转对就指的是朝廷官员上朝,轮番向皇上去奏事,比方说,一三五是我,二四六是你,这叫转对。

这个转对每次只准两个人去,皇上也有他的业余生活,他不能天天办公,你以为皇上就天天在朝廷上坐着等着转对呢,那不可能。

  在宋哲宗元佑三年的五月一号这天,苏轼和苏辙同一天转对,就哥俩在这一天里头转到一块儿了,两个人同时向哲宗,向皇帝汇报工作。

这事本身倒没什么,但是这种荣耀对于古代的士子来讲,那是不多见的,这事共同的光荣,但是同时又有共同的忧虑,还有共同的遭遇。

宋哲宗亲政以后就贬斥旧党的人物,苏轼曾说:

  “忧患尔来同······出处平生共”

                         ——苏辙《同子瞻次过远重字韵》

  我们俩遭的罪基本上相同的。

宋哲宗绍圣四年二月,苏轼被贬儋州,苏辙也被贬雷州,这我们上面讲过了。

但是两个人并不知道对方这时候被贬哪儿?

苏轼是被贬儋州,等到达广西的梧州的时候,他才知道他的弟弟现在离他只有几百里远,然后两个人在藤州相会了。

他们俩在藤州相遇,六月五号到达了雷州,六月八号,苏辙送苏轼渡海,九号到达海滨,六月十一号,两个人在海边告别。

当天晚上,苏轼痔疮犯了,躺在床上疼得哼哼,苏辙就给他读陶渊明写的《止酒》诗,就告诉他,戒酒吧。

然后又告诉他说:

从今往后,您就跟孔子说的那样,浮游于四海之外了,您别再考虑治国平天下的事了,您也别再向往什么追求了,酒也别喝了。

您再喝酒,这痔疮就会越喝越重,所以今后不要再供奉杜康了,您改奉谁呢?

长生不老的那个安期生。

就告诫他,给他读了一晚上的诗。

他们俩都没想到,这次在海边一别,此生再也没有见过面。

回到中原之后,俩人再也没见面,很快苏轼就去世了。

  所以这是他们共同的一个遭遇,在这种共同的遭遇底下,我们以前只知道苏轼是比较善于超脱自己的,其实苏辙也一样。

苏辙被贬雷州,后院里头种了一株月季,刮大风下大雨,这月季居然岿然不动,苏辙写了一首诗,诗云:

  “势穷虽云病,根大未容拔。

                      ——苏辙《所寓堂后月季再生与远同赋》

  虽然给吹得七零八落,但它根深,所以没动。

他们兄弟两个无论被贬到什么地方,两个人的诗文是经常来往的,他把这诗寄给他哥哥,他哥哥给他回了一首诗,诗云:

  “也知宿根深,便作紫笋茁。

                          ——苏轼《次韵子由月季再生》

  确实根很深,谁也拔不动。

这两个人有个特点:

虽然表现的形态不尽相同,但是对待这种困境,这心里头都是非常笃定的,绝不会动摇。

苏辙对付这个困境他还有一套办法,他在诗里边说:

  “世人欲困我,我已长安穷。

                       ——苏辙《次韵子瞻和渊明拟古九首》

  什么意思啊?

说你不是用穷困来逼迫我吗?

我就安于穷困了。

我安于穷困了,你再用穷困对付我,那就没用了。

所以兄弟两个人在这方面是非常相近的。

苏轼在海南岛种椰子,拿那椰子壳做一帽子戴在脑袋上,做了三个,一个是他自己的,还有一他儿子的,又寄一个给苏辙。

苏辙拿来一看,说这挺像官帽的,我觉得这帽子还挺不错的。

用这种方法,来排解心中的郁闷。

但是两个人在超脱之际,也有一点小小的不同,有什么不同呢?

苏轼渡海去的时候觉得此生茫茫,再无生还之理。

可是听到、看到群山之中有雷声隐隐,他就想象着这是人们在召唤他回到中原,想到这儿有非常地乐观。

可是苏辙给他写的信告诉他说,说你还是应该好好保养身体,不要胡思乱想,依我的判断,你活着回到中原的可能性很小。

一个是一个不可救药的乐观主义者,一个是一个很审慎的现实主义者,所以两个人在超脱之际,有时候得的结论不太一样。

这就是为什么大家有时候比较喜欢苏轼,不太喜欢苏辙的原因。

但是这并不等于说两个人在困境当中态度不同,他们俩在困境面前态度是非常相近的。

  还有一个,两个人被贬谪的时期,创作上都达到了一个高潮,这是他们俩共同的。

这有些数据可以说一下,像苏轼一生写的诗有2800首,平均每年创作70首。

苏辙一生写了1700首,每年的平均数是他哥哥的一半。

苏轼在去黄州,并且到达黄州,在黄州这几年期间,所写的所有的诗一共171首。

苏辙到筠州写的诗总共有270首,你看这数量比他哥哥还多。

我们不能拿数量来代替质量,我们都知道苏轼在黄州时期的创作,无论是诗、词还是文,都达到他一生创作的巅峰状态。

苏辙,我们现在很难说这一时期就是他的巅峰状态,但从数量上来讲,显然是挫折的、贬谪的生活,给予他创造的巨大的活力。

苏辙一生并不是以诗词闻名的,他的文写得很好,他一生的文章大概一共各种杂记35篇,写在被贬时期的,在筠州时期的就多达12篇,占了三分之一还强。

  我说这什么意思呢?

你看,我们前面讲到,他们哥俩有着共同的荣耀,有着在仕途上的共同的担忧和忧虑,有着共同的被遭贬谪的经历,有着比较相近的对待贬谪的这种超拔的心态,在创作上也展现出了一个新的境界。

所有这些都让我们感觉到这两个人是有很多共同点的,这种共同点铸就了两个人在政坛上和文坛上的特殊的地位。

所以人们把他们苏轼和苏辙两个兄弟并称,放在一起评价是有原因的,这也许从部分可以解释为什么苏辙在当时在宋代的时候所获得的评价并不逊于他的兄长。

我们现在来看苏辙的话,因为中间已经隔了九百多年的历史,我们大部分人喜欢苏轼的创作,所以感觉苏轼好像比苏辙要更高明、更聪明、更有才气,艺术成就更大,但是以宋代当时人来看,甚至未必如此。

为什么呢?

就是因为哥俩在很多方面都有共同之处。

这人的一生,你很难跟另外一个人保持一种一致性,但是这哥俩很奇怪,这种命运的相似性在很大程度上说明了性情和思想的相近的地方。

画外音:

  尽管苏轼和苏辙兄弟二人有很多的相似之处,但就性格而言却截然相反。

苏轼的性格豪放不羁,苏辙却谨慎持重,这种性格的差异不仅造就了他们不同的文风,也让他们各自的命运和成就有所差异。

那么对于这兄弟二人的差异,康震教授又是如何评说的呢?

康震:

  如果只是相近的话就没必要讲两个人了,那就讲一个人就够了,要么单讲苏轼,要么单讲苏辙。

两个人不但有相近性,而且在很多方面也表现出巨大的不同。

首先,个性不同。

我们前面讲过,苏轼和豪爽,苏辙是很含蓄的。

苏轼超级喜欢书画,苏辙稍稍喜欢,没那么强烈。

苏轼超喜欢山水,到哪都拎起衣襟就去玩,如果有个地方好玩没去成,为之怅然日久,就好多天心里就不开心。

苏辙也喜欢去,但没到这程度,所以经常是苏轼一个人翩然独往。

苏轼甭管待在哪儿,他安静不下来。

他自己说眼见得天下没有一个不好的人,我们知道原来被贬到黄州的时候,实在闷得不行了,跑出来找着一个种地的,跟他说,聊聊呗。

人家说聊什么啊?

你讲个故事呗。

说不会讲。

你讲个鬼的故事也行。

鬼的故事也不会讲。

那我给你讲一个。

林语堂在《苏东坡传》里边特别写到,他一天不见朋友,他就憋得慌。

所以苏轼不论是被贬到黄州,还是被贬到惠州,还是被贬到儋州,他身边总有一些乱七八糟的人。

有的人是有学问的,有的人是酿酒的,有的人是卖药的,有的人是制墨的,还有些道士,还有些和尚,还有些农夫。

反正是既有白丁又有鸿儒,既有道士又有和尚,有时候还有些歌女,身边永远是热闹的。

所以他麻烦就多,他认识这些人之后,他就拼命地写诗,诗一出去之后,又惹了新的麻烦。

  苏辙不是,苏辙在闲居的时候,闭门绝户,不见人。

他诗里写得好:

  “宇宙非不宽,闭门自为阻。

心知尘外恶,且忍闲居苦。

                           ——苏辙《见儿侄唱酬次韵》

  天地不可谓不大,我还是把门关起来,外边的世道太险恶了,虽然闲居的滋味让我难受我还是难受比较好,这总比惹他们要强:

  “经年客不至,不冠仍不衣。

                                ——苏辙《杜门》

  一年一年又一年,我这连半个客人也没有,所以我既不穿衣服也不戴帽子,在家里头自己过自己的小日子。

这苏轼根本受不了,苏轼过一会儿把门开开,人还没来?

再过一会,我肉都熬好了,怎么还没人来?

两个人在个性上有很大的不同,苏轼是外向型的,对于外界的刺激,他特别反应强烈。

而苏辙相对来讲比较含蓄,没那么强烈。

这样的个性严重地影响了两个人的道路。

说句实话,其实苏辙在政治上比苏轼要尖锐得多,也激烈得多。

但是很奇怪,他在政治上遭到的迫害比起他哥哥差得很远,不可同日而语。

你比方说吧,为什么呢,这王安石都不喜欢他哥俩,但是对于苏辙有一种特别的敬畏之心。

为什么呢?

他知道苏辙这个人寡言而少欲,不爱说话,欲望也很少,所以对这个人有一种特别的敬畏之心。

遭受贬谪的时候,苏轼一竿子就给贬到海南岛,彻底贬到海岸对面去了,苏辙只是贬到雷州。

宋徽宗继位以后,凡是旧党的人物,通通贬得老远,只有苏辙一个人稳稳当当地待在颍昌。

你要知道颍昌那离开封很近,苏轼都不敢跑到颍昌去住,就住在常州,住得越远越好,巴不得皇上把我忘了算了。

苏辙为什么能住在颍昌呢?

这当然是有原因的,据说蔡京,当时的宰相认为:

  “以子由长厚,故恤典读厚。

                          ——朱弁《曲洧旧闻》

  说:

子由这个人,苏辙这个人是一个忠厚长者,与人为善,所以特别给予他特别的待遇,而且苏辙去世以后还破天荒地,朝廷赠给他大忠大夫,那就是他死了以后按道理他和苏轼去世的时候,都是属于已经被朝廷遗弃的人,但是还赠给他一个官职,而且特别给他三个儿子以特别的恩泽、赏赐,这都是很有别于苏轼的。

所以个性的不同、为人处事的不同,导致两个人在倒霉的时候,倒霉的程度也不一样。

两个人的经历也不完全相同,在开始的时候,苏辙的起点比他哥哥要低。

我们前面已经讲过这个问题了,他开始考科举,考制科的时候,他就第四次等,他哥哥是第三等。

他后来做了一个商州军事推官,他也没去,苏轼人家一开始就是凤翔府的签判。

一直到后来,他长期地做一些什么推官,做一些什么学官,做一些掌书记,这类的幕僚的工作。

而苏轼一开始除了在杭州做过一段时间通判之外,很快在密州、在湖州、在徐州,就做的是知州,第一把手。

苏辙的起点比他哥哥要低,耽误了很长时间。

但是到了元佑时期,到了宋哲宗的时代,一下子苏辙就翻过来了,从一个县令急速地升到了副宰相的位置。

而同一时期,苏轼虽然做的官职也不小,但一直在中央和朝廷来回奔波。

这不是他要奔的,是他在中央刚刚没做几天官就又给弄出去了,坐不稳了,又回来,又跑出去了。

而就在元佑时期,苏辙成为了元佑时期的一个顶梁柱的大臣,做了很多事情。

  所以兄弟两个,一个是在前期的时候比较发达,一个是在后期的时候比较发达。

也因此,苏轼的主要政绩,主要集中在地方上,苏轼一生在八个州郡做过首长,而苏辙的主要的政绩体现在中央。

这是哥俩的一个不同,正好互补了。

一个主要在地方做,一个主要在中央做。

因为苏辙在地方上几乎没做过官,就做过一任县令,做过很少的一段时间的知州,其它的时间都没在地方上做过第一任首长。

所以说苏辙的政治才能是到了他的后期的时候,在做副宰相的时候,在做尚书右丞的时候,在做翰林学士的时候,在做户部侍郎的时候才显示出来。

  你看,经历不完全相同,政绩也不完全相同,而且学术的成就也不尽相同。

这是为什么呢?

很简单,苏轼死得早,他六十六岁就去世了,苏辙人家活了七十多岁,他晚年的时候专心著述,所以他的学术著作比苏轼要多。

苏轼《易撰》9卷,《书撰》13卷,《论语书》5卷,一共才27卷。

苏辙有《诗集传》20卷,《春秋集解》12卷,《老子解》2卷,《古史》60卷,一共94卷。

所以应该说,古人说苏辙什么比他哥哥强?

第一,活得长。

第二,官做得大。

第三,学术成就高。

指的是学术成就高。

两个人在这些方面有很多不同的地方。

  再一个,晚年的境遇不同。

苏轼有什么晚年的境遇?

如果就从被贬海南岛算起,被贬海南岛期间,他们家就住在惠州,他跟他的小儿子在海南岛度过了三年,然后等回到中原之后,举家要迁往常州,还没立足,他就去世了。

这一去世,没来得及安排后事,没来得及安排子女,甚至都没有能够安排好居住地方,因为他在常州去世的时候,住的是租的房子。

后来等到苏轼去世之后,他的三个儿子带着他所有的家眷,就都跑到颍昌,跟他们的叔叔苏辙住在一起,更谈不上整理他自己的诗集、文集这些东西了。

所以苏轼的晚年是很漂泊的,什么都没来得及料理,自己就撒手而去了,相比而言,苏辙在颍昌居住这十一年,一方面安心著述,一方面教育子女,还盖了好多间的大瓦房。

因为当时他们家的人口多,你想他自己就九个子女,而且他还有几个闺女后来丈夫去世之后又回到娘家来,跟他住在一块儿。

家里有百口之家,盖了好大的房子,好大的庭院,老两口住在北院里头,非常地舒适,干什么呢?

刚才说了,一方面潜心整理自己的旧作,一方面进行学术的著述,一方面教育自己的儿子、孙子、子侄辈,过得是其乐融融。

所以晚年的境遇不相同,苏辙的晚年相对而言,如果不说政治上的事的话,他还是比较祥和、比较安静,像是一个静享天伦之乐的这么一个环境,这比苏轼来讲要幸福得多了。

  那大家说到底谁强谁弱?

这就不是谁强谁弱的问题,是风格不一样,古人说得好:

苏洵的文是豪健;苏轼的文章是奇纵;苏辙的文是深沉。

这就说明哥俩代表了两种不同的文风,不同的诗风,代表了两种不同的人生的境界。

苏轼纵逸天才,而苏辙深沉内涵,你要是一个比较深沉而沉默的人,你肯定喜欢苏辙,你要是一个外向型的人,你可能喜欢苏轼。

所以,从这一点上来讲,苏轼和苏辙在文学创作上很难分伯仲之间。

我们今天讲到这,起码有一点大家是明确了,首先,苏辙不是一蔫人,他在政治上不但是一个卓越的政治家,为什么说他是卓越的政治家?

他都做到宰相这位置了,的确是政治家。

而且在政治才干方面,尤其是统御大局方面,显然胜过他的兄长。

苏辙为人虽然沉默含蓄,但在政治态度、政治原则、政治方向上,与他的兄长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甚至更加优秀、更加鲜明、更加坚定、更加尖锐。

两个人在人生态度、个性、操守方面有很多相近之处,这是因为他们接受的教育大体相同,大体上的政治态度和人生原则比较相同。

但是,也有很多重大的不同,这些相同和不同之处,既构筑了两个人同等量级的政治、文学、思想的水准,同时也铸就了两个人和而不同的独特的个性。

  苏辙并不是因为苏轼的光辉才名列“唐宋八大家”,或者是跟他的哥哥齐名。

恰恰相反,是因为他自己有着独特的、独立的政治的业绩、文学的业绩和思想,才卓立于中国古代的文坛之上。

所以了解这一点对我们整个了解“唐宋八大家”的整体的面貌是非常有用的,尤其是像曾巩、苏辙、苏洵这样以前我们认为在“唐宋八大家”里头形象比较黯弱的人,好像是有点(牵强)把他放进去的人的认识,是有很大好处的。

否则的话,“唐宋八大家”里边,那就会分出强和弱、优和劣,这是完全不对的。

“唐宋八大家”是一个整体,古人选择他们的时候,就是基于一种相对共同的水平而进行的选择。

“文似看山不喜平”,庐山有庐山的美,华山有华山的美,黄山有黄山的美,泰山有泰山的美,你能说哪个山比哪个山就厉害吗?

不是这么回事,主要是我们认识的态度。

所以我们说,无论是苏洵,还是苏轼,还是苏辙,这就像三座不同的山峰一样,焕发出了不同的气派,有着不同的雄伟,也有着不同的内涵和高度。

我们必须以平等之心、平等的眼光来看待他们,这样才是对”三苏“最大的尊重,也是对他们最好的纪念。

谢谢大家。

下期预告:

  这是一个个被后世仰望的传奇名字:

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

“唐宋八大家”到底有着怎样独特的个性魅力?

他们的人生传奇和道德文章,又会留给后人怎样的启示?

尽情关注《跨越千年的真心英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专升本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