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七单元检测题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docx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七单元检测题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七单元检测题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七单元检测题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一、选择题
1.黄仁宇评价苏俄(联)的某段历史认为:
“它没有预定的计划,只不过是仓皇应付非常态的各种措施。
它如果有任何中心思想的话,也不过是起于动员时的群众心理。
”这种看法反映了(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仓促性B.新经济政策执行的必要性
C.斯大林模式实施的片面性D.赫鲁晓夫改革的局限性
2.1921年1月,苏俄政府确立了统一分配市有住房的原则:
所有居民不分年龄一律人均8平方米。
如果一套住宅中的人均面积超标,就必须允许其他人搬到这套住宅里共同居住,即“紧凑使用住宅”原则。
这一政策( )
A.深受“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影响B.推动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基本完成
C.集中全国力量进行国内战争D.通过商品货币关系解决住房问题
3.苏俄(联)历史上的某一时期银行的信贷业务急剧减少,银行作为信贷机构而独立存在已失去意义,政府发布《关于撤销人民银行的法令》,宣布银行机构与财政机构合并。
苏俄(联)这一时期的经济政策( )
A.引发了严重经济和政治危机B.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C.一定程度冲击了斯大林模式D.利用市场货币关系发展经济
4.1920年~1921年,苏俄遭遇大旱灾,粮食产量急剧下降,许多人死于饥饿。
粮食、原料和能源的短缺,使得大批工厂无法开工,大量工人被迫到乡下谋生,无产阶级队伍涣散。
为解决这些困难,苏维埃政府的政策( )
A.利用军事手段管理经济B.利用市场货币关系恢复经济
C.开展农业集体化运动D.开展垦荒运动
5.一名老俄共(布)党员曾说,之前所建立起来的那种制度是美好的。
但当听到要把石油以及其他许多企业都要租让给外国资本家去经营的时候,觉得十月革命的“大厦”正在摇摇欲坠。
这反映出当时的苏俄( )
A.经济发展出现衰退迹象B.生产关系发生根本变革
C.经济政策推行遇到阻力D.国家走上工业化发展道路
6.列宁在《十月革命四周年》中说:
“不能直接凭热情,而要借助于伟大革命所产生的热情,靠个人利益的结合,靠经济核算,在这个小农国家里先建立起牢固的桥梁,通过国家资本主义走向社会主义;否则你们就不能到达共产主义,否则你们就不能把千百万人引导到共产主义。
”据此推断,列宁当时采取的经济政策是( )
A.余粮收集制B.用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
C.农业集体化政策D.提倡种植玉米
7.积累率是指积累基金在国民收入使用总额中所占的比重。
“一五”计划前,苏联的积累率为19%,“一五”计划提高到了33%。
当时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积累率为15%。
这反映出斯大林模式下( )
A.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不利生产发展B.工业化加速是以牺牲农业为代价的
C.单一的公有制体制阻碍了生产发展D.工业化加速的同时忽视了改善民生
8.张建华教授所著《红色风暴之谜》载:
“1927年苏联政府在经济管理方面加大了行政干预和国家计划的力度。
工业方面越来越广泛地控制新建企业的审批权,某些商品的出厂价格也由国家控制。
农业方面实行农产品合同预购制,1928年两次用行政命令强制收购农村余粮。
”这表明当时苏联政府( )
A.继续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逐步取消了新经济政策的一些做法
C.建立起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D.加大力度推进工业化与农业集体化
9.某政治家在其著作中写道:
“生铁、煤炭、钢、石油总是优先于饮食、住房、医院、学校和服务行业。
类似‘这是必要的’说教,实际是谎言。
工业化加上类似封建的管理所付出的代价是灾难性的。
人力物力损失极其惨重,对人的漠不关心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这反映出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要理念是( )
A.重工业的高速增长B.高度集中的统一管理
C.国民经济协调发展D.注重思想政治说教
10.1933年,苏联开始推行农产品义务交售制,规定集体农庄和个体农户按固定价格给国家缴纳一定数量的农产品。
赫鲁晓夫上台后取消了义务交售制,代之以国家采购制,即利用商业系统对农户剩余农产品实行统一采购。
这一制度的转变( )
A.为工业化提供更多资金B.完全突破斯大林体制
C.注重了调整工农业比例D.部分承认市场的作用
11.下表为1913~1937年苏联工业产值及主要工业产品在欧洲和世界所占的地位变化情况。
1913年
1928年
1932年
1937年
世界
世界
世界
欧洲
世界
欧洲
工业生产总值
5
5
3
2
2
1
机器制造业
4
4
2
1
2
1
拖拉机
无
4
2
1
2
1
联合收割机
无
无
2
1
1
1
电力
15
10
7
4
3
2
石油
2
3
2
1
2
1
生铁
5
6
5
4
3
2
钢
5
6
5
4
3
2
据此可知,20世纪三十年代的苏联( )
A.被排斥在世界市场之外B.片面发展重工业的弊端暴露
C.迅速成为世界工业强国D.农业机械化已基本实现
12.布哈林说:
为了使国家工业化得到实现……不仅应当保证对建筑材料等等的需求的相应的货币,而且应当保证这种建筑材料相应的供应……(无论如何)也不能用“未来的砖头”建造“现实的”工厂。
对布哈林的话理解正确的是( )
A.强调要优先发展重工业B.强调国民经济发展比例均衡
C.强调按经济规律发展工业D.强调货币供应量要与实体经济相适应
13.1929年末,斯大林实现了“强制集体化”,“到了1938年,私有土地完全消失。
国家制定价格、控制分配、选定农作物,来达到确保稳定的食物供给和解放农业劳动力”。
苏联的上述做法旨在( )
A.全面建立计划经济新模式B.满足重工业发展的需要
C.加快取消新经济政策步伐D.增加公有制经济的比重
14.“农民们宁愿在自己私人的土地上辛勤劳作,而不是以政府为集体农庄生产的农产品制定的低价格出售他们的任何商品。
因此,私人土地虽然只占总耕地面积的3%到5%,却生产了25%到30%的苏联农产品。
”以上现象客观上反映了( )
A.余粮收集制的废除B.新经济政策成效显著
C.斯大林模式的弊端D.集体农庄自主权扩大
15.赫鲁晓夫在许多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都因地制宜地建立了各种形式的承包责任制,主要有三种形式:
承包到队的综合机械化生产队;承包到组的机械化小组;承包到家的农机手家庭承包。
这一措施()
A.改变了原有经济结构B.调动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C.废除了斯大林模式D.为中国的农村改革提供模式
16.1971年,苏联政府在关于“五年计划”的报告中说:
“商品货币关系在我国具有新的、社会主义的内容。
当然,我们要批驳主张用市场调节作用取代国家集中计划的主导作用的各种错误观点。
”为此,当时苏联可能采取的新措施是()
A.取消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B.取消部门管理体制
C.扩大国有企业经营自主权D.开垦荒地种植玉米
17.(2017一中)以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为契机,苏联成为世界第一大石油出口国和粮食进口国。
1985年,美国里根政府实行“逆向石油冲击”战略,向世界市场注入大量石油,导致世界油价下跌了129%,苏联损失惨重。
这表明()
A.苏联忽视国民经济结构调整的代价沉重B.石油成为苏美进行军备竞赛的财政基础
C.石油危机成为导致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D.粮食问题严重动摇了苏联社会经济基础
18.1984~1986年苏联农产品年均增产速度为2.6%,1987~1989年下降为1.5%;1986~1989年,年均进口粮食3430万吨;另外,肉、糖、黄油、土豆和水果等的进口量也日益增加。
据此可推知,苏联( )
A.重工业的增长过快B.国产粮食用于工业
C.经济结构持续恶化D.农民生产积极性低
19.1990年苏共党内的思想十分混乱,自由化思潮严重泛滥,从全盘否定斯大林发展到彻底否定十月革命和苏联70多年的历史,反对列宁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反对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制度。
苏共领导层的内争不断加剧,党组织和国家政权陷入半瘫痪状态。
这说明苏联()
A.经济体制改革未触及斯大林模式B.思想僵化引发社会各种矛盾
C.政治改革偏离方向导致政局失控D.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出师不利
20.政治体制改革必须有前瞻性、科学性很强的设计和规划。
但不幸的是,从习惯于以华丽空洞政治概念和口号标榜政绩、以政治口号落实政治概念的空喊社会主义官员中脱颖而出的戈尔巴乔夫,没有能够做出这样的设计规划。
此材料意在说明戈尔巴乔夫改革( )
A.方案不够成熟,推行改革过于轻率B.进程缺乏规制,导致改革混乱失控
C.立场摇摆不定,丧失改革的主导权D.指导思想错误,导致改革失败
二、非选择题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20年代初至30年代中期,资本主义各国进步人士,或者以朝觐式的拜谒,或者以记者式的评述,或者以文人式的寻味,奏响了一曲访苏交响曲。
他们称赞新生的苏联是“一块让人类再次得救的新大陆”“代表着人类精神的新方向”。
但也有一些西方进步人士对苏联国内政策进行了坦率批评。
1935年访问苏联的法国作家罗曼·罗兰写道:
苏联显示了“无比高涨的管理生命力和青春活力,正在为全人类更美好更灿烂的未来而工作”。
另一方面苏联“正在不人道地形成贱民阶级……青年人不可能自由地将自己的智力成就和思想与他们的西方朋友相比较,真担心有朝一日突然发生社会动荡”。
——摘编自《苏联这面镜子》
材料二 “我们必须考虑积累的界限问题,投资的最大界限问题,在这里我们弦绷得太紧了,把它绷得太紧,使商品荒更加尖锐化,已经不行了……”从供求关系平衡角度作详尽的分析,这自然不是“表面的缺点,不是形式上的疏忽,而是一个深刻内在的错误”。
——苏共领导人之一布哈林《一个经济学家的札记》(1928年)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20年代初至30年代中期西方进步人士称赞苏联的主要原因。
(2)材料一、二批评了苏联社会中的哪些不健康现象?
上述现象反映了苏联工业化中存在的什么严重问题?
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面是2008年我国人教版高中历史教科书中现代以来中美苏经济建设方面内容的目录摘编。
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第11课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一、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
二、探索与失误
三、国民经济的劫难
第12课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一、伟大的历史转折
二、经济体制改革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第13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第六单元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第17课 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第18课 罗斯福新政
第七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第21课 二战后的苏联经济改革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该目录主题内容,以时序为基本标准修改并说明理由。
(所提修改建议及理由需观点正确,符合历史事实)
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赫鲁晓夫……执政时期苏联工业还是有了明显的进展。
第六个五个计划(1956—1960年)和七年计划(1959—1965年)都取得成绩。
从1951年到1965年期间,苏联工业的年平均增长率达到10.7%。
苏联的工业产量成倍增加。
1953年到1964年间,钢的产量从3810万吨增长为8500万吨,煤从3.2亿吨增为5.5亿吨,石油从5280万吨增为2.23亿吨,电力从1340亿度增为4590亿度。
工人的生活得到改善,平均月工资从1955年的76.2卢布上升到1965年的104.2卢布。
——《赫鲁晓夫改革:
光荣与混乱并行》
材料二 勃列日涅夫改革期间工农业总产值平均增长率表
时间
工业总产值
平均增长率
农业总产值
平均增长率
1966—1970年
8.4%
4.1%
1971—1975年
7.4%
2.5%
1976—1980年
4.4%
1.7%
1981—1985年
3.7%
1.1%
——摘编自黄安年《苏联从赫鲁晓夫到勃列日涅夫改革》
材料三 1985年,苏共总书记戈尔巴乔夫认为苏联必须进行根本性的变革和改造,提出了“加速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方针”并开始进行经济改革。
1986—1988年,苏联经济不但没有加速发展,相反国民收入年均增长率仅为0.8%,低于1980—1985年的2%,戈尔巴乔夫认为,现行政治体制是经济改革没有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
——摘编自张文木《世界地缘政治中的中国国家安全利益分析》
(1)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指出赫鲁晓夫改革和勃列日涅夫改革所取得成果的异同之处。
苏联取得这些成果的原因有哪些?
(2)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的结果。
与勃列日涅夫改革相比,其改革重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产生了什么后果?
(3)从苏联这三位领导人三次改革的实践中,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启示?
答案
一、选择题
1.【解析】“它没有预定的计划,只不过是仓皇应付非常态的各种措施”,可知该政策是苏俄时期在特殊情况下采取的特殊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符,故A项正确。
【答案】 A
2.【解析】材料“统一分配市有住房”,这一政策强调政府主导分配,深受“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影响,故A项正确;“所有居民不分年龄一律人均8平方米”,分配中的平均主义不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与推动国民经济恢复,故B项错误;1921年苏俄国内战争已经结束,故C项错误;这一政策是通过政府行政手段解决住房问题,故D项错误。
【答案】A
3.【解析】材料“银行的信贷业务急剧减少”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时苏俄(联)取消商品贸易,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时的经济政策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它引发了苏俄严重经济和政治危机,故A项正确;B项是指斯大林模式,故排除;C项是苏联改革的影响,排除;D项是指新经济政策,排除。
【答案】A
4.【解析】 根据材料提供的时间和情景,此时解决危机的办法应该是新经济政策,利用军事手段管理经济,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特点,故A项错误;利用市场和货币关系恢复经济是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故B项正确;农业集体化是斯大林模式在农业方面的政策,故C项错误;开展垦荒运动是赫鲁晓夫改革的内容,故D项错误。
【答案】 B
5.【解析】据材料“但当听到要把石油以及其他许多企业都要租让给外国资本家去经营的时候”可以判断当时苏俄实行的是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实行的背景是苏俄面临严重的经济困难,而不是经济发展出现衰退迹象,故A项错误;新经济政策的实行是对苏俄生产关系进行的局部调整,而不是根本变革,故B项错误;据材料可知,新经济政策在一定限度内恢复了资本主义,有些人不能理解,说明新经济政策推行时遇到阻力,故C项正确;俄国走上工业化道路是在20世纪30年代,故D项错误。
【答案】C
6.【解析】《十月革命四周年》,十月革命是1917年,四周年,是1921年,自这一年三月始,列宁进行了经济政策的调整:
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与材料中“在这个小农国家里先建立起牢固的桥梁,通过国家资本主义走向社会主义”相互应证,在农业上放弃了余粮收集制,故A项错误;由战时共产主义到新经济政策,在农业上的体现就是:
“用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故B项正确;农业集体化,是斯大林成为苏联总书记后,推动农业发展的措施,故C项错误;提倡种植玉米是赫鲁晓夫为苏联总书记期间,故D项错误。
【答案】 B
7.【解析】材料反映出斯大林模式下注重高积累而忽视了改善民生的问题,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反映的是高积累而非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反映的是忽视民生而非牺牲农业,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反映的是高积累而非单一的公有制体制阻碍了生产发展,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答案】D
8.【解析】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1921年被新经济政策取代,故A项错误;“在经济管理方面加大了行政干预和国家计划的力度”,说明逐步取消了新经济政策的一些做法,故B项正确;20世纪30年代苏联确立了新的经济体制,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建设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内容,故D项错误。
【答案】B
9.【解析】材料“生铁、煤炭、钢、石油总是优先于饮食、住房、医院、学校和服务行业”体现了其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理念,这既是一种优先发展,更是一种牺牲其他行业的高速发展,故A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其是一种高度集中的统一管理,材料不涉及管理方式,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苏联国民经济发展并不协调,故C项错误;材料体现了其注重思想政治说教,但是这并不是本题的重点和主旨所在,故D项错误。
【答案】A
10.【解析】 根据题意可知,利用国家采购制并非是为工业化提供资金,是解决因农业集体化造成的农民积极性降低的问题,故A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赫鲁晓夫改革并未突破斯大林体制,是对其进行的小修小补,故B项错误;题干强调的是农业方面的措施,并未牵涉工业方面或者工农比例问题,故C项错误;题干中“利用商业系统对农户剩余农产品实行统一采购”是部分承认市场的作用的体现,故D项正确。
【答案】D
11.【解析】 材料中是和世界对比,不能说明被排斥在世界之外,故A项错误;表格体现不出苏联重工业的弊端,故B项错误;表格显示苏联的工农业总产值从1913年世界第5位、1928年世界第五位,1932年世界第三位,1937年世界第二位,说明苏联迅速成为世界工业强国,故C项正确;表格中体现不出农业机械化实现的信息,故D项错误。
【答案】 C
12.【解析】 材料不在于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故A项错误;作者布哈林并没有强调国民经济发展比例均衡,故B项错误;材料一方面强调了要发展工业化,为其提供必要的货币等,但同时又强调应当保证这种建筑材料相应的供应……(无论如何)也不能用“未来的砖头”建造“现实的”工厂。
体现了布哈林强调按经济规律发展工业,故C项正确;作者无意强调货币供应量要与实体经济相适应,故D项错误。
【答案】C
13.【解析】 苏联在1936年就已经全面建立计划经济新模式,故A项错误;苏联全面计划经济新模式,优先发展重工业,工业化的高速发展造成对粮食的需求量大幅度增加,农业生产越来越不能适应工业发展的需要,在这种背景下斯大林决定通过农业全盘集体化确保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顺利进行,故B项正确;新经济政策在1928年已经被取消,故C项错误;1936年苏联公有制经济的比重已占主导地位,故D项错误。
【答案】B
14.【解析】苏联实现农业集体化以后,国家从农民那里拿走的东西过多,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高,与材料中“农民们宁愿在自己私人的土地上辛勤劳作,而不是……低价出售他们的任何商品”相符,故C项正确。
【答案】C
15.【解析】A、C明显错误,因为他的改革尚未动摇斯大林模式,经济结构未发生变化;D错在“模式”;故选B。
【答案】B
16.【解析】企业经营自主权主要包括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其中自主定价、买卖与商品货币关系有关。
A、B、D三项是赫鲁晓夫改革的内容,只有C项是勃列日涅夫改革的举措,故答案选C项,也可结合时间1971年解题。
【答案】C
17.【解析】根据题干中“美国里根政府针对苏联为世界第一大石油出口国而实行‘逆向石油冲击’战略,导致世界油价下跌,苏联损失惨重”的信息,可知苏联是因为不能及时调整国民经济结构而付出沉重代价,故A项正确;题干中并未提到美国进行军备竞赛的相关信息,故B项错误;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故C项错误;题干中并未提到粮食危机对苏联经济的影响,故D项错误。
【答案】A
18.【解析】 材料没有体现出重工业的增长速度快慢,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国产粮食的用途是工业,故B项错误;结合材料数据及所学知识可知当时苏联经济结构失衡,农业破坏严重,因此农产品年均产量不断降低,故C项正确;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低属于经济结构持续恶化的后果之一,故D项错误。
【答案】C
19.【解析】1990年是戈尔巴乔夫改革时期,戈尔巴乔夫经济体制改革已经触及斯大林模式,故A项错误;思想僵化与材料中自由化思潮的严重泛滥不符,故B项错误;1990年苏联改革中,放弃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出现“从全盘否定斯大林发展到彻底否定十月革命和苏联70多年的历史,反对列宁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反对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现象,故C项正确;此题侧重的是苏联出现的问题,不是戈尔巴乔夫改革的问题,故D项错误。
【答案】C
20.【解析】“以政治口号落实政治概念的空喊社会主义官员中脱颖而出的戈尔巴乔夫,没有能够做出这样的设计规划”表明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没有前瞻性,方案不够成熟,过于轻率,故A项正确。
B、C、D三项表述题干中无法得出,排除。
【答案】A
二、非选择题
21.
(1)原因:
①十月革命胜利、社会主义制度在苏联建立,使西方进步人士看到了人类解放的希望。
②十月革命后的苏联支持西方各国人民的正义斗争,赢得西方各国进步人士的好感。
③苏联工业化取得辉煌成就,使西方各国进步人士感到钦佩。
④20世纪30年代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法西斯势力猖獗,西方各国进步人士对资本主义制度更加失望。
(2)不健康现象:
①出现新的贫困群体——农民。
②社会上缺乏自由氛围。
③用于建设的投资过大。
④商品供应紧张,供求关系失衡。
严重问题:
①经济发展不平衡,严重忽视农业生产,损害了农民的利益。
②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一定程度上压制了自由、民主。
③重建设、轻生活,不重视改善民生,不利于调动人们生产的积极性。
22.主题:
苏、美、中三国经济体制的创新与调整
修改:
第1课 十月革命后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
第2课 三十年代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
第3课 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调整
第4课 苏联的经济改革
第四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
第5课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及成就
第6课 经济体制改革
第7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第8课 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与生活巨变
理由:
以时序为基本标准,十月革命以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内容在前;其次为三十年代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延续发展罗斯福新政中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与此同时20世纪50年代苏联进行经济改革;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1949年,而且社会主义建设深受苏联的影响,故排在最后。
23.
(1)同:
都在工业领域取得了成果。
异:
赫鲁晓夫时期农业改革成果不明显,勃列日涅夫改革期间农业得到了一定发展。
原因:
斯大林逝世后,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先后进行改革,对原有体制进行了调整。
(2)结果:
国民经济增长率进一步降低;经济改革失败。
变化:
改革重心由经济改革转向政治改革。
后果:
造成苏联解体。
(3)启示: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是曲折复杂的;社会主义的改革应该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改革一定要符合实际,遵循经济发展规律;要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