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侯乙墓的竹简与中国竹简文化.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947419 上传时间:2023-01-1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32.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曾侯乙墓的竹简与中国竹简文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曾侯乙墓的竹简与中国竹简文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曾侯乙墓的竹简与中国竹简文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曾侯乙墓的竹简与中国竹简文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曾侯乙墓的竹简与中国竹简文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曾侯乙墓的竹简与中国竹简文化.docx

《曾侯乙墓的竹简与中国竹简文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曾侯乙墓的竹简与中国竹简文化.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曾侯乙墓的竹简与中国竹简文化.docx

曾侯乙墓的竹简与中国竹简文化

曾侯乙墓的竹简与中国竹简文化

在汉代蔡伦发明造纸术(实际上,蔡伦是在总结前人即西汉及以前的造纸经验的基础上,改进造纸工艺,利用树皮、碎布(麻布)、麻头、鱼网等原料精制出优质的纸)、大规模使用纸记载文字以前,我国古代的文字,最早是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称为甲骨文,从目前的考古研究结果看来是最早的),后来又有铸之于钟鼎、凿刻于石碑上的(称为金文或金石文);而用于阅读的,则主要是书写于简牍(“简”为竹简和“牍【dú,读作:

独】”为木简)或丝帛上的。

简牍或丝帛起源于何时,至今尚无定论。

因甲骨文、金文中的册字写作

,像把若干竹木简用绳编连的样子,似殷商已用简册。

按当时竹木器已普遍被应用,且甲骨、器上已见笔墨的痕迹,因而使用简牍的物质和技术条件当以成熟,只是至今尚无实物出土,故未能定论。

今出土实物所见年代最早的简牍是曾侯乙墓出土的竹简,年代较晚的汉文简牍多为晋时期的,而以少数民族文字如吐蕃纹、西夏文书写的木简时间应该在唐代以降。

数量最多的是、汉至三国间的简牍,约占已出土简牍总数的百分之九十以上。

简的体积大,分量重,保存使用不便,但质地坚牢,价格较帛低廉,为纸发明和普及前最重要的书写材料和传播文化的工具。

东汉以后,乃渐为纸所代替。

纸(纸——形声,从糸【mì,读作:

蜜】、氏声;纸的原料本是破旧的丝绵,故从糸)出现以后,有相当长的时间是简、纸共用阶段。

考古发掘证实西汉已有纸,但当时纸的产量不多,价格也非常昂贵,所以简牍仍以其取材便利而继续被广泛使用,东汉晋间即简、纸并用时期。

由此看来,简牍的使用至少历时千年以上。

其后,纸的使用越来越广泛,简牍或丝帛才渐渐为纸所代替。

由于本文主要谈及的是竹简,故牍、丝帛、纸等从略。

从以上可以得知:

汉朝以前竹简已成为广泛用于书写的主要材料之一。

其中很大的原因是制作竹简的材料来源广泛,我国广区都产竹,且制作简便,并不难做到。

历年来、特别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后,我国出土了大量的先及汉时期的竹简。

这些竹简一般每片长最短为不到20厘米、长则超过70厘米,宽不到1厘米,厚为0.1-0.2厘米。

每片简用毛笔书写八至四十字不等。

曾侯乙墓出土的竹简为:

长为70-75厘米,宽1厘米左右。

别看小小的竹简,其实蕴含着极其丰富的中国文化。

一、从“象形”文字上看,竹简蕴含着哪些中国文化?

在开始前,我们先要说说中国文字的构造。

中国文字旧有六书之说,即:

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1、象形:

就是根据自然物象的形体特征进行摹画而创造文字,如:

日、月、山、水等。

2、指事:

是象形法的一种补充,从字的表现形态上审视出它的抽象含义,如:

“卜”在其上写作“上”,“卜”在其下写作“下”;还有:

刃、本、末等。

3、会意:

是象形法的一种拓展,会意字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象形字(或形体)组合而成的,以表示一个新的意思。

组合的方式多种多样,交叉错综,这就是会意的方法所以“高产”、会意字所以多于象形字和指事字的原因。

所以可以说,会意是为了补救象形和指事的局限而创造出来的造字方法。

和象形、指事相比,会意法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第一,它可以表示很多抽象的意义;第二,它的造字功能强。

《说文解字》收会意字1167个,比象形字、指事字多得多。

如:

“武”就是止戈为武的意思。

直到现在人们还用会意的方法创造简体汉字或方言字,例如“灶、尘、国、孬”等。

拿“人”和“木”说:

“人”和“人”可以组合为“从、众”等,“人”还可以和其他形体组合为“保、伐、戍、付、伍”等;“木”和“木”可以组合为“林、森”,“木”还可以和其他形体组合为“析、相、采、困”等。

因为会意字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形体的会合,所以可以表示许多抽象的、用象形或指事的方法难以表示的意义。

如“休、尘、取、采”等。

4、形声:

是对象形法的进一步拓展,将本质相同的一类事物并列在一起,赋予它们一个共同的意符(即表示意义的符号,也称义符)作为“形旁”,然后再根据各个事物称呼的不同,标以不同的“声旁”,从而组成许许多多的字,如:

简——形声;从竹、间【jiàn,读作:

剑;间为双音字——jiān,读作:

肩】声;本义:

竹简;古代书写有文字的狭长竹片。

由此引申出中文单词:

竹简、简牍、简单、简直。

因为一片竹简只能写较少的字,所以古时常用文言文,进而又衍生出中文单词和成语典故:

简练、简介、简练、言简意赅、简明扼要、牍——为形声:

从片、卖声;“片”本指木头竖剖成的一半,古时用木片作书写材料,故从“片”。

本义:

古代写有文字的木片,也称木简。

5、转注:

用于两个字互为注释,彼此同义而不同形,如:

考、老两字同义不同形,如:

考——除了有试验、检查、研究等几个意思外,还有老、年纪大的意思:

寿考;也原指父亲,后多指已死的父亲:

先考,如丧考妣。

6、假借:

即借用一字去表达别的事物。

一般来说,如有一个无法描述的新事物,就借用一个发音接近或是属性近似的字根,来表达这个新事物。

如:

“又”,本来是指右手(最早可见于甲骨文),但后来被假借当作“也是”的意思。

闻,本意是用耳朵听东西的意思,但后来被假借成嗅觉的动词。

另外还有“汉字七体”的提法,即汉字书写的演变过程:

甲骨文(商)→金文(周)→小篆()→隶书(汉)→楷书(晋)→行书(晋)→草书(唐)。

注:

古时称青铜为吉金,所以在青铜器上铸造的文字为金文;篆体主要发现在竹简上,所以“篆”字为形声;从竹,彖【tuàn,读作:

团的第四声】声;从竹即与竹简有关;本义:

即篆书;汉字的一种书体,通常包括大篆、小篆,一般指小篆。

根据历年考古的成果可知,至迟在距今2500年前的春秋末期,中国人已经有了真正意义上的毛笔;更重要的是,比之还要早的甲骨文(距今近3000年)中多次出现了

即“聿”【yù,读作:

玉;古代称笔】,其字形为手握笔杆。

这跟东汉许慎《说文解字》的说法是一致的,该书卷四聿部:

“聿,所以书也。

楚谓之聿,吴谓之不律,燕谓之弗。

”又,“笔,谓之笔,从聿,从竹”,即繁体字“筆”。

学勤在《中国古史寻证》第七章:

简帛研究与学术思想——关于简帛学中指出:

“所有简牍,都是用墨笔书写的,没有刻字的。

”这就等于说:

出土的竹简均为墨书竹简。

曾侯乙墓出土的竹简就是墨书竹简,同时也是我国目前发现年代最早的竹简。

如果在记载的容太多,一片竹简记不完怎么办?

那就记载在多片竹简上。

为了保证顺序不乱,人们又将写好字的一片片竹简用丝绳或牛皮带编连起来,或将一片片竹简先编连起来再写上字;据考证,曾侯乙墓出土竹简就是先编连好再写字的;因此古人就称之为“册”。

“册”的甲骨文为

,实际上就是“将一片片竹简编缀起来”的象形文字,金文、小篆为

在古代,这种编连好的竹简就类似现在装订或装潢好的本子或书籍,所以又衍生出:

史册、画册、手册、纪念册、花名册和相册等中文词组。

册也可作量词,如:

一册书。

《左传·序》疏里说得很形象,“单执一札谓之为简,连编诸简乃名为策”,古时策与册同义,也称编连成册的竹简称为简册或简策,以后“册”就泛指书籍了。

除了“册”字外,“典”也是竹书时代的产物。

春秋战国时期的《尚书·多士》记载:

“惟殷先人有册有典”,即“册”和“典”都指的是用竹木简做成的书。

“典”的甲骨文为

,即在“册”的下面多了一双手,意为用双手把“册”供奉在上。

俞正燮《癸巳存稿》说:

“典者,尊藏之册”,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经典”了;即“典”也是“册”,但不是一般的“册”。

到了金文和篆文时,册变为

,双手被省去,下面加一横两点即“丌”【jī,读作:

基;意思为垫物的器具、底座】,渐渐地演化成了现在的“典”字。

许慎认为“典”指的是五帝之书,五帝之书当然就是经典,所以就要高高地供于或搁在上面。

经典的书在后世是被奉为典,所以后来就引申出典型和准则、法则等意思来;把一些重要的礼仪称为典礼或大典;称作为标准的书籍为字典、词典、典籍,还有典故、引经据典、数典忘祖;与“雅”组合成新词“典雅”,以表示文章或人物的高雅,等等。

把写好、编好的竹简卷起来,就叫“卷”,就成了中国古代的书籍。

“开卷有益”这个成语就由此引申而来的。

后来书籍所用的第x卷等,也是由此引申而来的。

同理,对于可以舒展和弯转成圆筒形的书画称为长卷、画卷;还有案卷、卷軸等。

用竹简书写还有一大优点,就是写错了,可以刮削掉重写。

所以伴随着出土的竹简,往往还会出土有刮削用的铜削或铁削(削即为削刀)。

曾侯乙墓就出土了两件铜削。

其实,古时的读书人及政客常常随身带着刀和笔及墨,作为竹简的书写工具。

笔和墨主要用途是在竹简上书写文字,刀的主要用途是刮削掉写错的文字以便重写,并非用于刻字。

因此,历代的文职官员也就被称作“刀笔吏”。

南朝·宋·义庆《世说新语·容止》:

“使季珪代,帝自捉刀立床头。

既毕,令间谍问曰:

‘王如何?

’匈奴使答曰:

‘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

’”【注释】床:

指坐榻;王:

操;捉刀人:

指拿着笔的旁侍。

古代的侍从,有专门的刀笔吏,所以这里的“刀”实为修改竹简错字的小型工具。

整段文字的意思是:

武帝将要会见匈奴使臣,认为自己形象丑陋,不能够威慑远方的国家,让季珪代替自己。

武帝亲自拿着写字用的刀具和笔站在一边充当旁侍。

见面完毕以后,让间谍问(匈奴使臣)“王怎么样?

”使臣回答“王风雅威望不同常人,但床边举着刀的那个人,才是真英雄。

”自宋元后,人们又往往将讼师幕僚称作“刀笔吏”,顾名思义就是谓其深谙法律之规则,文笔犀利,用笔如刀。

“刀笔吏”如刀之笔的操纵,往往使许多案件乾坤陡转,或无中生有,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成语“捉刀代笔”就是由此引申而来的,意思为代人出力或代写文章或替人考试等。

不过,现在替人考试有了新的名称,叫“枪手”。

我们再看一下:

删除的“删”。

“删”为会意:

从刀、从册。

册是简册,前面提到:

把若干竹简编连在一起叫“册”。

简册的容有问题,就用刀刮掉,所以从“刀”。

本义:

削除。

其常用词组有:

删除、删改、删掉等等。

现在虽早已不是竹书时代了,但在诸如“书籍”、“字典”、“法典”、“账簿”、“平等(等——会意,从竹、寺声。

本义:

整齐的简册)”、“信笺(“笺”——形声,从竹、戋(jiān)声;本义:

注释;后拓展为书信的代称)”、“虎符”(符——信也。

汉制以竹长六寸分而相合。

——《说文解字》:

有铜虎符,竹使符,或曰五寸,古用圭璋,其后乃以符代之)、“户口簿”、“练习簿”和“罄竹难书(罄:

尽;竹:

古代写字的竹简。

罄竹难书原指要写的事太多,写不过来。

后用来形容罪行极多,写也写不尽)”、“功垂竹帛”等“对簿公堂”(簿:

文状、起诉书之类;对簿:

受审问;公堂:

旧指官吏审理案件的地方。

在法庭上受审问。

)等字词和成语中,都还明显地保留着竹书时代的痕迹。

二、从竹简制作工序上看,蕴含着哪些中国文化?

竹简的制作工序蕴含着哪些中国文化呢?

竹简的制作工艺大概有这么几道工序:

首先要选择上等的青竹,此“青竹”指绿色之竹,并称其为“青”。

然后,将竹子截成若干段,劈削成一定长宽的竹片。

一般而言,竹简的尺寸——长:

从近20厘米至60厘米不等,宽:

1厘米,厚:

0.2-0.3厘米。

由于竹子的表面有一层竹青,含有油水成分,不易写字,又易被虫蛀;所以古人就想出了火烤的办法,即把竹简放到火上炙烤,这就是第三道工序。

这样做一方面是为了便于书写,另一方面也使竹简去除了水分而起到防腐防蠹的作用。

烘烤之时,本来新鲜湿润的青竹片,被烤得冒出了水珠,像出汗一样。

可见,火烤是竹简制作的重要工序。

于是人们就把这道工序叫做“杀青”或“汗青”、“汗简”,其中“汗青”、“汗简”还成了竹简的代名词。

最后,刮去青皮,将文章写在竹简上。

在书写竹简时,常常用毛笔先把初稿写在“烘烤后的竹简”的竹青上;因为竹青光滑,如果要修改只需揩去就行了;初稿改定后,杀削去竹青,把定稿写在竹白上。

有一种说法,这道工序才叫做“杀青”。

从上可见,关于杀青有不同的说法,如感兴趣可参见《汗简、汗青、杀青辨》(高大伦)。

因此,后来人们又用“杀青”泛指书籍定稿或著作完成、影视拍摄完竣或制作完成,等等。

前面说到,人们会将一片片的竹简用丝绳或牛皮带编连成册,用来编连竹简的丝绳或牛皮带叫做“编”,由此又引申出后来书籍所用的第x编。

与纸书相比,竹书不易翻烂,但编串的绳子却会腐烂或磨断。

例如:

曾侯乙墓出土竹简上的绳子就腐烂了,一般出土竹简的绳子大都腐烂了。

有一个典故叫“韦编三绝”,出自《史记·孔子世家》(司马迁著),说的是:

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

读《易》,韦编三绝。

曰:

“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

”大意为:

春秋时期孔子十分好学,晚年还坚持研究《易经》,他反复钻研该书,把该书的捆竹简的牛皮带都磨断了三次,终于把研究的心得写成十篇文章,即《十翼》。

后人把《十翼》与《易经》附在一起,作为《易经》的补充部分。

“韦编三绝”也是成语——韦:

经去毛加工制成的柔皮;韦编:

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连起来;三:

概数,表示多次;绝:

断。

比喻读书勤奋刻苦,把编连竹简的皮绳都磨断了三次。

“编”还用作形容一部著作的一部分,如:

缩编、上编、编、外编、第一编、第二编,等等。

其实,仔细研究“编”字的构造:

编中就带有“冊”(“冊”为册的异体字,同义)。

带有“编”的常用词组有:

编纂、编写、编年史、编辑、编造、编排,成语有:

断简残编(简:

古代用来写字的竹片,编:

编连简的细长皮条;断简残编指残缺不全的书籍。

),等等,都与“册”有关,即与竹简有关了。

其他带有册的字:

扁——会意:

从户、从册;本义:

在门户上题字。

古同匾。

扁为扁额,题字的长方形牌子,后作“匾”。

篇——形声:

从竹、扁声;本义:

竹简;带有“篇”的常用词组有:

篇章、诗篇、篇幅、连篇累牍、千篇一律、长篇大论,等等。

可见,“杀青”、“汗青”和“汗简”等,都是由制作竹简的工序而来的(其中的“汗”和“杀”应为动词),渐渐地引入到我们现在的语言使用习惯当中。

说到“汗青”,最有名的就数宋代大臣文天祥的诗句“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过零丁洋》的末二句)。

这里的“汗青”又是指的是什么呢?

三、从竹简记载的容看,蕴含着哪些中国文化?

古时,竹简主要记载史书、典籍、符命、遣策、公文、文书和卜筮祭祷记录等。

一般来说,长的竹简常用于书写儒家经典;短的竹简常用其记载诸子事迹及史传。

从出土的古代竹简来看,写诏书律令的长三尺(约67.5厘米),因此称律令为“三尺律”;抄写经书的长二尺四寸(约56厘米);民间写书信的长一尺(约23厘米),因此人们又称信为“尺简”、“尺书”,但较少用,更常用的是“尺牍”(即木简)。

1、史书

前面我们讲了,将一片片竹简编连起来,然后写上字,即称为册。

如果竹简记载的容为历史,就称为史书或史册。

如:

2008年7月,清华大学校友伟国向母校捐赠了其从境外买来的2388枚战国竹简,其中就有《尚书》、《系年》、《筮法》等。

《尚书》又称《书》或《书经》,是中国民族第一部古典文集和最早的历史文献,它以记言为主,记载了自尧舜到夏商周,跨越两千余年的历史。

自西晋发现《汲冢竹书》(亦称竹书纪年、汲冢纪年)之后,《系年》是一千七百多年来发现的代以前的完整史书。

还有《战国策》,就是当时用竹简编连成册的一部史书。

我们常常说:

载入史册也是同理。

前面我们讲到,“汗青”或“汗简”为竹简的代名词。

如果竹简记载的容为历史,自然也可以称为“青史”,如我们常用的成语“名垂青史”(垂:

传下去,传留后世;青:

青简,竹简;青史:

原指写在竹简上的记事(如历史),后指史书。

)名垂青史就是把事迹记载在历史书籍上,形容功业巨大,永垂不朽,名声永留史册。

还有成语“青史留名”、“永垂青史”意思都是相近的。

由此可见,“史册”与“汗青”应该是同义词,当然可以通用。

不过,在正式谈论历史记载意思的时候,还是多用“史册”。

在诗词中,因平仄或是押韵以及亮音的需要,常有人喜用“汗青”。

这就是文天祥《过零丁洋》诗中用“汗青”的原因。

2、典籍

典籍就是古代重要文献的总称,也泛指古代图书。

“典”前面已经说过了,这里讲讲“籍”,“籍”为形声,从竹、耤【jí,读作:

及】声;古书以竹制成,故从“竹”;本义:

登记册,户口册。

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典籍按容分为四大部类:

经、史、子、集——经:

经书,指儒家经典著作;史:

史书,即正史;子:

先百家著作、;集:

文集,即诗词汇编。

3、符命

《说文解字·册部》:

“册,符命也。

诸侯进受于王也。

象其札一长一短,中有二编之形。

”意思是说,长短不一的竹简用两根绳子编串在一起就是象形的“册”了,而“册”的作用是书写天子的符命,即诸侯进见天子时接受册封的命令。

符命的“符”为形声,从竹、付声,即为竹字偏旁、读作付。

实际上,“册”的书写容要广得多,并不局限于天子的符命,

4、遣策

许多出土的竹简往往记载的是墓葬下葬物品的清单,现在称之为遣策。

其实,先古籍中并无“遣策”一词,《辞源》和《辞海》中也没有这个词条。

1955年,史树青先生在《仰天湖出土楚简研究》中指出:

“从以上四十三简的初步考释,我们可以看出这些竹简都是写的各种器物名称,其部分都是衣衾锦绣之属,还有少数的铜、铁、竹、木器具。

……我们可以把这批竹简叫做‘遣册’,就是生人赠送死者的物品清单。

”叶恭绰先生在为该书写的序中提出:

此物出自冢墓,第一联想,应和墓中人有关,又应和葬事有关,而略考其文,则统为器名。

考之《仪礼•既夕礼》“书赗于方,若九、若七、若五。

书遣于策。

”疏(即注释、解释)云:

“聘礼记云,百名以上书于策,不及百名书于方,遣送死者明器之等,并赠死者玩好之物,名字多,故书之于策。

”贾释云“编连为策,不编为简”。

又《士丧礼•既夕》第十三有读赗、都遣一节,……且策中所书各物,大抵皆金属、丝属,其为赗赠遣送之物,无可以者,因断此项竹简,当即《仪礼》中之遣策,以符湘友,皆以为然。

学勤亦指出:

“仰天湖竹简的性质是遣策,《仪礼·既夕礼》有‘书遣于策’,注‘遣犹送也,谓所当藏物’。

又有‘书賵于方’,注‘书賵奠赙赠之人名与其物于板’。

这组简实兼有两者的容。

”(《谈近年发现的几种战国文字资料》)。

学勤还将五里牌、仰天湖、长台关三批材料放在一起分析,指出:

这些竹简都是遣策。

“五里牌遣策和仰天湖遣策相似,但不像后者那样附记赙赠者的人名。

”(《战国题铭概述》1959年)饶宗颐也有类似的判断(《战国楚简笺证》,1955年)。

(注:

“策”为形声,从竹、朿声【cì,读作:

次】;意同“册”,两字古书通用。

前面也说到,古时策与册同义。

实际上,“冊”和“策”均为册的异体字。

此后“遣策”或“遣册”,作为此类出土品的名称被学界广为接受。

从研究看,虽不断有学者指出“遣策”一词既不见于文献,更非自名,总觉得这一命名存有遗憾,但从多年各地墓葬出土简牍的情况看,无论“遣册”还是“遣策”,不仅大体符合文献本义及古人注疏,也与墓葬发现情况基本吻合,故虽学界对其一直略有异议,但却使用不缀。

通过学者对文献及出土简牍实物的分析,“遣策”这种记载墓遣送之物的账单,大体具有如下特点:

开头多具题记,登记有车马、兵器、饮食、起居、衣冠服饰等容的赗赠物品,在未扰时组成由若干枚简编连成一文书。

当然,无论战国墓还是汉墓,均发现“遣策”所登记“遣送”物的数量甚至种类,存在与实际发掘所获不一致的情况发生。

曾侯乙墓出土的竹简就属于遣策。

最后我们用一个大家熟悉成语结束我们的话题:

“学富五车,才高八斗”。

人们常爱用“学富五车”、“才高八斗”来称誉或形容他人的知识渊博、才学高深。

它们分别出自两个典故:

“五车”出自《庄子·天下》篇:

“惠施有方,其书五车,其道舛驳,其言也不中。

”译文:

(战国人)惠施的方术很多,本事很大,他读的书要五辆车拉,道术杂乱无章,言辞多有不当。

所谓“其书五车”是指他的藏书丰富可装五车。

由于东汉以前的书都是用竹简制成的,每片上写有字,串起来就成了书。

所以,书多就必须用车拉了。

当然,那时的五车书虽与现在的五车书不可等量齐观,但拥有五车藏书也可谓“饱学之士”了,后遂用“学富五车”指书多或形容读书多,学问深了。

“八斗”是南朝诗人灵运称颂三国诗人植时用的比喻。

他说:

“天下才有一石,子建(植)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

”后来人们便把“才高八斗”这个成语比喻文才高超的人。

竹简是我们的祖先经过反复的比较和艰难的选择之后,确定的文化保存和传播媒体,这在我国的传播媒介史上是一次革命,它把文字从社会上层的小圈子里解放出来,推向普罗大众。

用竹简及竹管毛笔来记录文字也影响了汉字的形体,形成了古代书籍的简册制度和汉文的竖排行文格式(从“册”字就可以看出,写在“简”上的字应该是竖排的,写字的时候用左手铺开“卷”、右手写字,阅读时亦是如此。

实际上汉字是既能横排又能竖排的)。

所以,竹简对中国文化的传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正是它的出现,才以形成百家争鸣的文化盛况,同时也使孔子、老子等名家名流的思想和文化能流传至今。

曾侯乙墓竹简蕴含着这么丰富的中国竹简文化,真可谓:

中国文化真乃博大精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