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文化差异分析毕业论文范文.docx
《中西方文化差异分析毕业论文范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西方文化差异分析毕业论文范文.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西方文化差异分析毕业论文范文
中西方文化差异分析毕业论文范文篇一:
《影片透视中西方文化差异分析》
摘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中西方的人文社科都呈现出交流融合的趋势。
在电影文化中,我们可以看出多元文化激荡出的美丽花朵,使电影散发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当前,大量好莱坞电影被引进中国,国人通过电影增进了对中西方文化交流的认可,因此,我们说电影作为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具体表现之一。
基于此,本文通过分析多部电影来管窥中西方文化因素在其中的差异体现。
关键词:
中西方文化;差异分析;交流融合;电影艺术
一、电影中呈现的文化差异
在中西方文化交流中,文化差异会导致不同国别的人出现冲突,导致误解或者价值观的冲撞。
通过电影这种艺术形式,制作人将人们的生活习性折合成为电影中的元素,将人们的现实生活通过艺术手段展现出来。
因此,电影的本质便是架构人生,经具体人物的生活状态与行为方式,显现历史和文化的精髓,表演出人生百态,世间变故,沧海桑田。
通过电影这种媒体形式,便可投射出中西方文化交流融合和摩擦冲突的过程,增加人们对外来文化的接受和领悟。
从日常行为方式,生活习性,到人们的人生目标价值观、世界观,这些方方面面的日常生活都可以成为电影元素。
一些导演通过长期斟酌,反复思虑,将这些元素加以糅合拍出一些十分经典的艺术作品,这些电影无不取一些文化冲突与价值观冲撞来吸引观众眼球。
将这种无法避免的、在文化交流中必然经历的矛盾冲突展现出来,使电影投射不同文化融合产生的艺术光芒。
众所周知的电影《刮痧》中,深刻地展示了中西方文化冲突致使人们生活的变质,一家人妻离子散,闻着恸哭。
电影中的情景深深刻在人们脑海中,在美国生活的一家子遭受了国人觉得不可理喻的待遇,原因是美国人觉得不能理解的生活习惯。
爷爷看不懂西药的英文说明书而给生病的小孙子刮痧,美国护士觉得这是虐童事件,证据就是孙子背上的青紫刮痕,因此被告上法庭;中国有“人前教子,人后相夫”传统,儿子就在朋友同事面前教训孙子,这被同事不能理解,故事最后以儿子为让自己的老父亲见到孙子最后一面,将孙子从福利院偷出引起美国警方的更大误解。
这部电影夸大了华人在美国及其他国家生活的尴尬场面,但这种电影手法也折射出中国的传统文化,上下五千年的民俗传统在美国这种迅速崛起,百年成就,文化清浅,井然有序的社会中被曲解被误会,揭开经济全球化下文化方面的难以一步跨越的鸿沟。
2006年,王小燕导演所执导的电影《我晕了》则反其道而行之,它以积极向上的心态投射文化冲击给人们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一个热爱花的中国女孩在20世纪80年代这个争相出国的时期,专门慕名去美国旧金山深造,经历了背井离乡的艰辛,在美兼职做工,尝尽美国的世间百态,从餐厅服务员做到了医院护工,并且在异国经受了感情曲折,抛开旧传统,展望新时代,以崭新的、独立自主的姿态,成为外表温婉、内心刚强的新时代女性,一扫初来乍到之时的胆小怯懦、无知懵懂的东方弱女子形象。
这让观众感到在文化浪潮冲击下的我们也可以这样的迎风傲立,展现新中国开放包容的姿态,同时展现新时代中我们自信昂扬的新形象。
二、电影中文化差异的成因
(一)生存环境的差异
《大国崛起》以纪录片的形式讲述了中国、美国、英国等国家在近代的发展历史。
其中片中说到中国是以大陆为生成背景的文化,即大陆文化;而英国是西方极具代表性的国家,它是以海洋为生成背景的文化,即海洋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从抽象来看,就是一种农业文化,而西方则为商业文化,两种文化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不同阶段,当然水平是有所差别的。
早先,人类只能在陆地从事生产与生活,所以中国有着上下五千年的文化积淀;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类开始从陆地走向海洋,使陆地与陆地沟通,促进航海与商品贸易的发展,这就从文艺复兴时期开始产生西方文化。
由于受山岭江河阻隔而造成狭隘性与封闭性,导致中国人对土地的私人占有而产生封疆与世袭观念,又因土地占有的面积大小与山岳的高低形成等级制度。
陆地是稳定的,中国文化的传承一直是力求安稳与风调雨顺;而西方位于海洋之中,大多国家在岛上,海洋的广阔与一望无际而表现出大气与开放的姿态;又因海洋无法私人占有而形成平等观念,密切了人间关系。
海洋是人类的精神家园,天风海涛,最能启迪人们想象与幻想;而险恶的风波,又能培养人们的冒险精神,使航海成为勇敢者的事业。
海洋是流动的,变化的,宽容的,有较大自由度,较少狭隘观念与保守思想。
海洋又是积极的,进取的,浪漫的,有广阔的想象与联想的空间,开拓人的心灵世界。
这些构成了海洋文化大气、强悍、机智、热情、浪漫、生气勃勃、充满想象力与创造性的基本特征,也构建了海边人豪爽、旷达、灵活、容易接受新事物与新观念的心理素质。
(二)历史文化的差异
在《末代皇帝》这部影片中表现出明清实行“海禁”政策,也把海疆排除在外。
安土重迁,安贫乐道,惜别怀乡,这些都是中国文化的生成背景:
封闭,保守,墨守成规,求稳求太平,害怕社会变动,这也就是封建社会在中国五千年历史中存在时间最长的缘故。
这种深厚的封建社会文化氛围在今天仍有影响力,如孔子的儒家思想至今在中国仍受人追捧,这种历史传统构建了我们这种文化氛围,人人求安稳,求和平,安于传统的洗礼,以谦和包容的姿态面对全球化。
史诗巨制的《哥伦布》表现出西方文化中的城市文化、市民文化,体现了人类文化的最新发展成果,有着鲜明的时代标志。
其外延涵盖当代的科技发明、商业流通与社会进步;其内涵包含近代的民主理念、平民意识与自由思想,从根本上提高了人的文化素质与精神境界。
总之,这部作品不仅具有地域性与民族性,更具有时代性与世界性,它的开放是我们当今时代所需的。
三、电影中呈现的中西文化碰撞与融合
(一)中西文化的碰撞
近些年,一些西方影片为了凸显或者张扬自己的民族价值观与世界观,将自己的文化精神注入中国元素,用其发生的文化冲撞来展现自己的文化意识,同时,中国导演也频频地将自己的电影元素深入西方文化氛围中,将产生的激荡的两者文化浪花作为自己电影的灵魂凸显。
两种地区国家的文化的不同外观主要体现在家庭伦理、婚姻选择、法律道德以及价值观等方面。
对于婚姻,我国上下五千年的传统礼仪赋予婚姻严肃而郑重的历史使命和传宗接代的责任。
俗话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古代休妻有“七出”之说,其中有“不孝出,无后出”;姻缘有父母之命,媒妁之约;对于男女异性要发乎情止乎礼等。
而西方对于婚姻,无关社会道德,仅仅与个人有关,任何人都不能干涉婚姻自由,这与西方的个人本位论不无关系。
电影《喜宴》就在中国传统文化束缚的文化背景下,讲述了一个家中独子为传宗接代放弃自己自由的故事。
剧中的伟同是一个同性恋,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禁忌,西方文化以此为着重点,宣扬人格自由,天性解放的重要。
在影片中,伟同在家庭传统的压迫下,为延续家族香火,娶一个女子为妻,为自己生子,这在西方文化中是泯灭人性的做法,对于伟同及其妻子都是不公平的。
在极度开化的西方社会,性取向问题已得到解决,西方社会是认可同性恋的存在的,而中国深远悠长的传统必然是不能接受的,这是中西方文化交流过程中不可调和的也是必然存在的。
这种碰撞我们必须承认,并且要学会互相接纳,对于这种开化物要报以理解,以平和态度看待这种激荡,而不是去抨击。
(二)中西文化的融合
从哲学的角度讲,存在即合理,也就是说中西方文化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差异本身并不是坏事,重要的是我们怎么利用这些差异,怎么去理解这些文化上的差异。
对于每一个想要长期发展并繁荣昌盛的民族,务必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对于其他文化要以开放接受的姿态,包容博大的胸怀去迎接外来文化。
上海电影制片公司与英国的莫吉安特—艾沃里制片公司联合出品的《伯爵夫人》就是这样一部典型的中西合璧的佳作。
故事是以20世纪30年代的旧上海为背景,一个来自美国的盲人外交官与一个来自俄国的伯爵夫人产生了一段缠绵悱恻的爱情,相遇在乱世中的二人共同历经波折,日久生情。
其不再像以往的影片一味痛斥国人对外国理事馆的低头哈腰,抽大烟,裹小脚的愚昧无知状态,而是客观的描述,不再以单一枯燥的人物现状再现客观事实,对于这两人爱情故事的背景也就是旧上海的文化元素把握得相当准确客观。
片中,外国小女孩通过西方的玩具万花筒看到了一个水墨世界,其寓意着人物是通过西方文化视角来看中国美术艺术的,表现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的交流融合。
片尾,伯爵夫人在酒吧里配着中国古典而又悠扬的音乐品饮的样子散发出文化融合的特殊魅力,凸显了不同的文化融合的美好场景以及在跨越文化民族鸿沟之后的唯美爱情,令人向往。
另外,从2008年开始上映的《功夫熊猫》系列动画电影更是中外文化交流融合的炉火纯青之作,它以动画的形式,将美国幽默风趣的典型语言,人物个性幽默消化于影片中,用动画将现代的电脑科技做得行云流水,又把好莱坞式的故事架构方式用得淋漓尽致,最终展现出中国武术的道义精髓。
另一方面,电影将中国传统文化而对于其他文化独具风格的东西立体化,真正做到了三位一体的文化融合。
四、结语
依托于电影艺术形式的中西方文化交流势必会长期存在,尤其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加速,我们这种交流也会更加频繁。
在此趋势下,我们必须要将自己国家的文化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把中国丰富的文化资源传到世界各地,发扬深厚的文化积淀,以谦和的姿态包容外来文化,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将中国电影风格竖立起来,让中国风的电影旗帜像好莱坞一样让世界为之喝彩,让文化为我们创收的同时,也让文化在交流融合中彰显民族特色。
在不同文化交流中,以文化定势去公平合作,消除文化交流障碍,让存在的文化冲突以自身魅力合理存在,这就是我们对电影发展的希望,更是对文化交流的希望。
[参考文献]
[1]高琰.从电影文化差异中看中西方文化碰撞与融合[J].风格与特色,2014(20).
[2]汪丽.当代好莱坞电影中的中西文化融合[J].学术论坛,2015(22).
[3]童珊.电影中的中西文化撞击和融合[J].电影文学,2009(03).
[4]张慧.好莱坞电影中折射出的中西文化差异[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4(09).
[5]吴丽娜,肖桃华.试析好莱坞电影折射出的中西文化差异[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4(12).
[6]赵元.从电影的角度看中西方文化从冲突走向交融[J].电影文学,2012(08).
中西方文化差异分析毕业论文范文篇二:
《中西方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中西方的文化差异以及思维模式的差异,必然会给中英文翻译造成一定的影响。
要想真正掌握中英文翻译的方法与技巧,不能仅仅限于对英语和中文的字、词、语法表面意义的理解,更重要的是要了解中西方的文化、社会、宗教、历史背景,乃至风俗习惯等多方面的知识。
从文化差异出发去研究语言差异,才能有效地把握语言之间的内在联系。
本文就中西方文化差异中的思维方式、认知方式以及价值观三个方面的对比,尝试在翻译的过程中以适合的调节手段来化解语言表达上的障碍。
一、思维方式的差异对于翻译的影响
1、综合型思维与分析型思维差异
“综合”,就是事物统一的整体,强调事物的普遍联系,既见部分,又见整体。
“分析”,就是把事物的整体分解为许多部分。
任何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都是两种方式的结合,都不可能只有分析型思维而无综合型思维,或只有综合型思维而没有分析型思维。
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形成了“东方重综合,西方重分析”的思维习惯。
体现在语言上的表现是:
“中文注重意,英语注重形”。
例如:
“ThiswasanintelligentlyorganizedandferventmeetinginapackedTownHall,withMr.StrongintheChair”。
此句的主谓结构为:
Thiswasan…meeting…,其他附加成分均围绕这个主句展开,结构十分紧凑,突出了英语里的注重形的特点。
如果将其按英语原来的句子结构翻译为“这是一次精心组织的、热情洋溢的、在市政厅里召开的由斯特朗先生主持的会议”。
这样译文表面看似忠实于原文,但实际上给人以词藻堆砌,头重脚轻之感,不符合现代汉语的惯,没有给受众一种与读原文同的感觉,也就没有做到对原文的忠实。
如果将其按照汉语叙事论理的方式重新安排语序,译为“这是一次精心组织起来的会议,市政厅里济济一堂,热情洋溢,主持会议的是斯特朗先生。
”这样的译文,无论从字顺序、层次,表达等各方面才会产生与原文相同的阅读效果。
既是地道的汉语,又是对原文语言的忠实。
反之,将汉语译成英语时,也要充分尊重英语的形合特点,将汉语的结构译为英语的:
以主谓为主干,其他成份分别附着不同的结构中,并形成符合英语语法的译语。
2、本体型思维与客体型思维
中国文化是:
“以人本为主体”,形成了“本体型的思维方式”,即以人为中心来观察、分析、推理和研究事物思维方式。
西方文化则是:
“以物本为主体”,以自然为本位,较偏重于对自然客体的观察和研究,逐渐形成了“客体型的思维方式”。
两种思维方式的差异和不同,表现在汉英—英汉翻译为:
(1)中文句子更习惯以人或物为主语,当主语不是明显时就使用无主语句。
例如:
“跑了和尚,跑不了庙”“Themonkmayrunaway,butthetemplecan’trunwithhim.”
(2)英文却相反,习惯以物为主语,除了祈使句外,严格的语法要求是不能出现无主语句.“Thewheatfieldshavenothingtosaytome.Andthatissad.”翻译成“麦田和我不相干,真令人沮丧。
”有时为了更符合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可以在翻译时,当主语不是很明显时,把原句变成无主语句,然后将被动语态转换成主动语态。
如,“Itisnotinhimtobedependeduponintimeofdanger.”译为“危机时刻此人靠不住。
”
3、螺旋式思维与直线型思维
东方人在说话和写文章时,习惯把思想发散出去但还要收回来,最终要落在原来的起点上,回归主题。
这样的回转型、曲折型思维导致了汉语的螺旋式思维和螺旋式的文章结构。
即,以反复而又发展的螺旋形式对一种问题加以展开,尽量避免直接切入主题,典型的例子有,曾经讲究“起、承、转、合”的八股文章就是这样的布局结构。
而西方认为,事物之间是独立的,一切都在向前发展变化。
所以直线型思维的人认为,在说话、写文章的时候直接表达优于间接表达,并且要与说话人的立场保持一致,不要用无关的信息掩盖真实的观点。
因此英语语篇的内容和结构一般按直线展开,通常包含四个部分:
引入、主题、例证、结论,切入主题后就开门见山地先陈述段落的中心思想,即主题句,再分点对主题进行阐述,最后得出结论。
在语言表达上表现为:
“英语句式结构多为重心在前、头短、尾长。
”而“汉语句式结构重心多半在后,头大、尾小。
”如:
“Imetwithmyhigh-schoolclass-mateattheentranceofthetheatreat7:
00yesterdayevening,whomIhadn’tseenfouryears.”应译为:
“昨晚7点在剧场门口,我碰到了4年未见面的中学同学。
”
二、认知方式的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在看问题的方面也是存在很大差异,“中国强调从大到小方式去看,而西方强调由小到大的方式”。
如,在人的姓名的介绍和书写,以及时间、地址的表达方式上,体现了东西方思维方式中的认知差异。
在中国,地址和时间的书写都是从大到小,从整体到局部;而西方文化则正好相反,他们是由小到大的排列。
对颜色的认知也可以看出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在进行英汉翻译时,也需引起足够的重视。
例如:
blacktea红茶;blackandblue青一块紫一块;whiteday黄道吉日;white-hairedboy红人;嫉妒的眼红turngreenwithenvy;黄色笑话bluejoke。
三、价值观的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中国文化,以儒家文化为主,其种族亲属和社会关系表达得十分清楚和严格,不容丝毫的含混和马虎。
而西方文化是比较崇尚新教、个体文化价值的,同时也崇尚个人主义,个人至上主义价值观是西方文化的特点这种价值观使得亲属关系就笼统宽松得多。
两种不同价值观的文化影响了两种不同的语言,其两种语言在表达上的区别为:
例如:
“AnEnglishman'shouseishiscastle.(英国人的家是他们的城堡)”,意味着没有理由不可以去无故打扰别人或没有预约不可以贸然拜访某人;“Evenreckoningmakelongfriends(明算账,友谊长);”“Tellmoneyafteryourownfa-ther(亲父子明算账)”等,这些都表明西方人的个人主义价值观。
而受中国文化的以谦虚为美德的价值观的影响,一般会对别人的赞扬、夸奖常礼仪性地予以否认。
如“YouspeakexcellentEnglish”,中国人常说“no,no”;而西方人崇尚自我奋斗,常会对别人的赞扬乐于接受并表示感谢,积极地回答“Thankyou!
”。
综上所述,“文化翻译”的确是在“文化研究的大语境”下做翻译,翻译的好要有九份文化,一份语言。
了解文化的差异,认识语言的本质,把握其中的客观规律,熟悉文化的异同,才能真正做好翻译工作。
S*本文为银川能源学院校级科研课题(2012—KY-P-40)阶段性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章和升、王云桥,英汉翻译技巧[M],北京:
当代世界出版社,1997。
[2]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3]连淑能,英汉对比研究[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中西方文化差异分析毕业论文范文篇三:
《我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比较》
一、中国传统文化及西方文化简述
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家文化为主,吸收了法家、道家、佛教等文化,逐步形成和发展。
西方文化源自古希腊、古罗马,经过中世纪的宗教文化,后经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等阶段,逐步形成和发展。
西方社会在古希腊时代就初步形成民主政治的文化,资产阶级在反对封建制度,反对神权统治的革命性逐步形成发展,资产阶级思想家们提倡自由、平等、公平、公正、和正义价值观,提出民主与科学,人民主权、权力分立与制衡的政治观念和思想,对于推动国内民主政治发展、二战后世界民主政治发展起着重要推动作用。
[1]
二、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比较
与西方文化相比,中国传统文化虽有很多积极作用,但总体上说来仍存在很大差距,对人类民主政治发展产生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神和人的关系
同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一样,在中国远古时期,也产生过原始的宗教及对天命鬼神的绝对崇拜。
后来宗法伦理的确立与发展使神学独断的观念削弱,直至被摆脱,神与伦理道德并存。
孔子一方面要求人们“敬鬼神而远之”,另一方面又要求人们畏天命,并以信天命作为君子的标准。
汉代董仲舒继承了自远古以来的宗教迷信观念,对汉朝以来的自然科学成就进行歪曲解释,把“天”说成至高无上的神。
“王者承天意以行事”,君主就成了“天子”,董仲舒建立了“天人感应”与“君权神授”的唯心主义思想体系,这一体系在宋朝的二程和朱熹那里得到进一步巩固与强化。
他们不仅要人们遵从天意,而且要人们抛弃人世的生活,过一种符合神的意志、充满神性的生活,“存天理,灭人欲”。
佛教传入中国后,也加剧了中国人的尊神和迷信思想,且与中国伦理文化相融合。
中国人不仅尊神,且“造神”的能力、热心也特别强。
如汉武帝后,孔子作为“万世师表”的圣人地位确立起来,并享受遍及全国各地人们的祭祀。
[2]在欧洲,宗教的神或上帝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是最高的信仰,是人们行为的准则。
在经历了欧洲中世纪宗教统治后,经过文艺复兴,欧洲人才逐步开始把以神为中心过渡到以人为中心,从来世转变为现世,实行政教分离。
随着民主和科学的发展,宗教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下降。
在某些方面,西方宗教中的神要比中国的神开明,他们创造人以后,就给人们自由行事的权力,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且实行宗教信仰自由。
教权与君权存在竞争,宗教的职位可以通过选举、买卖产生。
[3]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也有提倡刚健有为、自强不息、坚持独立人格的思想,但由于崇神思想根深蒂固,即使是王充在反对神学目的论的同时,自由也具有神学目的论的思想意识,存在着生死有命、富贵在天意识。
人一生的轨迹早已为神所决定,所以,生死有命、富贵在天的宿命论在传统文化中十分明显。
同时,人们被封建伦理道德文化所束缚,受封建君主专制的统治,很多人采取消极无为的生活态度。
(二)处世与思想追求
中国传统文化中贵和尚中,讲“中庸”“执中”“致和”的处世态度,适应了中国大一统的政治需要,成为民族的情感心理原则,但缺乏生活中公平竞争、进取精神培育,忽视或轻视人们对社会平等、公平、公正、正义等价值观念的追求。
西方文艺复兴,从欧洲中世纪宗教统治中,建立人们的生活态度、观念,重视现实生活,反对禁欲主义;重视乐观进取,反对悲观主义;强调发展个性,提倡个性解放;通过教育解放人的能动性,依靠知识改造现实社会;即使西方圣经也含有宗教迷信,但却教导人要积极面对逆境:
事业上的成功,使你成为上帝的选民而不是弃民。
(三)科学理性精神
中国长期崇神,君权神话。
封建君主,厉行文化专制主义,实行愚民政策,甚至掀起文字狱。
中国长期以来以儒家经学为主流。
“经学”在政治力量的推动下,便渗透在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的各个领域,经学以它自成的体系,凌架于一切知识之上,无形中排斥科学的独立,轻视经济和科学技术。
儒家经典成为科举考试的内容,明清时期以来以朱熹注释为准,清朝形成八股文。
过于夸大、重视伦理道德的作用和圣人崇拜联系在一起,禁固了人们的思维,排斥独立的理性思考,它只要人们相信“圣人之道”,并不要求人们探索存在于现实世界中的人们尚未知晓的真理。
这些束缚人们科学思想的培育与追求,“唯上”“唯书”,人情重于理性,重伦理轻知识、智慧,重道轻器,权力大于科学。
以致有人称中国传统文化就是“盲从文化”。
西方文化总体说来,具有崇尚理性的传统。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提出“吾爱吾师,但更爱真理”。
文艺复兴提倡重视科学实验,反对先验论;有一种求知欲和追根究底的探求精神,对一切事物都要追根究底,决不满足于一知半解,重视知识教育,提出“知识就是力量”。
文艺复兴之后,以理性分析代替盲目信仰,用理性态度来解释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
西方社会各界总体上以科学精神、科学方法探索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规律。
他们不承认任何外界的权威,不管这种权威是什么样的。
西方国家教育和自然科学的发展、民主政治的发展、经济的发展也推动人们理性的发展。
(四)人权
中国传统文化也有尊重他人权利的思想,但总体上仍然属于重义务、重责任、轻权利,重权威胜于自由。
强调个人对整体、对国家的绝对服从,但是,权力者绝对垄断了权力,轻视人民的利益,一方面提倡“天下为公”,但实际上权力为君主私有。
西方文化重权利,强调权利和义务的统一,实行个人主义,激发个人的积极性,促进国家和社会的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一方面提倡爱国主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但“家国同构”,国家是封建君主的国家,人民处于被统治的地位,只有在国家面临危亡的情况下,才允许人民保家卫国;面对权力,往往是政治冷淡和政治参与并存。
而西方则逐步形成了“契约论”“人民主权”,实行代议制,国家权力属于人民,国家的利益和人民的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
(五)性善及性恶
中国传统文化从性善的角度,重道德建设,轻制度建设,强调廉洁自律,但实则“腐败何其多,改革何其难”。
西方文化从性恶的角度,既重视文化建设,又重视制度建设;既重视自律,更重视他律。
三、结语
从中西文化比较中可以发现,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存在较大差距,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我们必须实事求是,面对现实,去芜存菁,这是我们改革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