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格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942855 上传时间:2023-01-12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1.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格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微格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微格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微格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微格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微格教案.docx

《微格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格教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微格教案.docx

微格教案

《再》与《雨》的对比阅读

学科:

高中一年级语文

课题:

《再》与《雨》的对比阅读

执教者:

指导老师:

时间:

教学目标

教学难点

1、

教学重点

1、

时间

分配

教师行为(演示、讲解、提问等)

教学技能

学生的学习行为

教学媒体

 

10’’

1说明:

上课。

同学们好,请坐。

2说明:

同学们,在我们学习新内容之前,请同学们先不要着急把课本打开

3提问:

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在上几节课啦,我们学习了诗人徐志摩的一首代表诗,诗名叫做?

说明

提问(引导学生回忆上一节课的内容)

 

1起立。

2坐下

3回答:

《再别康桥》

 

5’’

1说明:

没错《再别康桥》。

2讲解:

下面,老师想检查检查同学们对这首诗歌的掌握情况,请同学们看到大屏幕,这段是《再别康桥》的诗歌简介

3演示:

播放第1张投影片

 

说明

讲解

演示

 

一边认真看着ppt,

一边回忆上一节课的内容

 

投影仪

投影片

 

1’

1提问:

请同学们一边回忆学过的内容,一边帮老师填空,把这段简历补充完整。

嗯好,请每一排的最后一位同学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逐个把空格补充完整

2讲解:

在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不断讲解和补充诗歌简介

提问(考察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并通过回顾,为接下的对比做准备)

回答:

①离别

②云彩

③水草

④金柳

⑤水波

⑥星辉

⑦留恋

⑧低沉

⑨轻柔

⑩舒缓

⑾三美论

 

投影仪

投影片

 

30’’

①说明:

非常好,看来同学们对这首诗歌掌握得很好了

②导入:

既然同学们对康桥已经如此熟悉,那么今天,就让我们怀着对康桥的惦记,走进下一站,这一站我们到如诗如画的江南去,走进那里朦胧的雨巷。

3说明:

我们这节课的任务,就是细细地品味《再别康桥》和《江南雨巷》的异同之美。

那么,同学们想不想知道究竟美在哪里呢?

同学们只要跟着老师的步伐,就不会错过任何一处美丽的风景啦

4板书:

《再》VS《雨》+大括号

导入(用诗意的语言导入新课文,把学生带进氛围,让学生产生兴趣)

说明(明确这节课的学习任务,强调学生要加强注意力)

板书

 

1感受到诗歌优美的学习氛围,引起学习兴趣

2了解了这节课的学习

任务

③回答:

 

黑板

 

5’’

①说明:

好现在,请同学们打开课本45页,开始我们这节课的寻美之旅吧

②演示:

打开课本第45页

说明

演示

打开课本第45页

教科书

 

2’

①讲解:

首先,请同学们一边看着课本,一边听老师朗诵,感受一下江南《雨巷》的魅力

②演示:

播放第2张投影片,播放背景音乐,带感情朗读诗歌《雨巷》

 

讲解

一边听老师朗读,一边感受诗歌《雨巷》的朗读方式和感情基调

投影仪

投影片(内插入图片和背景音乐音频)

 

20’’

①提问:

好了,现在换老师当听众,老师想听听同学们对这首诗歌的初步印象。

哪位同学来说说?

提问

回答:

很凄美,很忧愁,

很伤感……

 

10’’

1组织:

嗯嗯,老师初读这首

诗歌的时候也是这种感觉

2讲解:

同学们都知道,每一首诗歌都有其特定的感情基调,就像一个人的气质影响一个人说话的语气一样,诗歌的感情基调影响这首诗歌的朗读方式

说明(认同学生)

讲解(把“感情基调”这个抽象概念形象化具体化)

 

认真听,仔细理解“感情基调”

的概念和作用

 

30’’

①提问:

像我们刚学习过的《再别康桥》,我们将整首诗歌的感情基调概括为低沉轻柔舒缓。

那么,同学们想想,《雨巷》这首诗歌的感情基调又应该是怎样的呢?

和《再别康桥》有什么相同或者不同点呢?

提问(在对比中发问)

回答:

相同点很低沉,但是比

《再别康桥》伤感些,

更加忧愁……

 

 

30’’

1组织:

嗯嗯,很好,同学们的词汇都非常丰富

2演示:

下面,请同学看看老师的概括,请看大屏幕。

播放第3张投影片

3讲解:

两首诗歌的感情都非常低沉,因为都是包含了作者内心深沉的感情,但是,在《再别康桥》里,像“轻轻地”“悄悄地”“油油地”等,所以感情基调比较舒缓轻柔,而《雨巷》却较为哀怨感伤。

所以,两首诗歌的感情基调是有所区别的

4板书:

1、感情基调

 

组织

演示

讲解

板书

 

认真听、认真思考

 

投影仪

投影片

黑板

 

3’

1提问:

好,下面有没有哪位同学想给大家朗读一下《雨巷》这首诗歌的呢?

试着带着这种感伤哀怨的感情

(明确:

提问三位同学分段朗读整首诗歌)

2说明:

那么,其他的同学呢,一边听三位同学的朗读,一边仔细品味诗句的魅力和蕴含的感情

3组织:

大家觉得这三位同学读得怎么样?

我们是不是要给点掌声鼓励呢?

(明确:

指出不足之处或者表扬肯定)

4板书:

彳亍颓圮

5讲解:

请同学们看到黑板上的两个生字词,彳亍,这两个字长得有点奇怪,他们合在一起的时候是“行走”的“走”,分开后就不那么行啦,是慢慢走,走走停停的意思。

再来看一下颓圮,是倒塌的意思。

好,请同学们齐读一下两个生词,每个读两遍

提问(及时反馈学生对感情基调的理解及两首诗的差别)

说明(让大部分同学再次听读全诗,为接下来的诗歌分析做准备)

组织

板书

讲解

 

1举手回答朗读

2其他同学边一边听朗读一边看着课文,仔细品

味诗句的魅力

 

3回答:

读得很好

4全班响起热烈的掌声

 

投影仪

音频

 

黑板

 

2’

1说明:

同学们,在诗歌的学习中,给读者印象最深刻的往往是诗人描绘的那些充满内涵的意象。

意象,就像人的眼睛,是我们认识诗歌心灵的窗口。

下面,我们从意象意境的表现上来对比阅读一下两首诗歌

2提问:

请同学们看到大屏幕,我们一起来思考一下屏幕上的两个问题。

思考出答案的同学就举手示意,让老师知道你已经找到自己的答案了。

可以小组讨论

3演示:

播放第4张投影片

说明(用生动的语言让学生理解“意象”的概念和作用)

提问

演示

 

1认真听讲,认真理解“意象”的作用

2看完屏幕的问题,从课本里找答案

3小组成员热烈讨论

4讨论完毕后,纷纷举手示意

 

投影仪

投影片

 

3’

1组织:

嗯嗯,大部分的同学已经有了自己的答案了。

我们先来解决问题一

2提问:

哪位同学来给大家说说你的答案?

《雨巷》描写了哪些意象?

这些意象构成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明确:

若第一位同学没有找全,可以继续提问学生,直到全部意象补充完整)

3组织:

嗯嗯很好,同学们找得都非常仔细

4讲解:

在老师公布答案之前,请同学们看到大屏幕,我们先从直观上来感受一下《雨巷》诗中意象的特点(明确:

江南狭长的巷子在蒙蒙烟雨中,有着悠长、寂寥、幽深的朦胧美的特点;油纸伞有着复古怀旧神秘的特点,一个撑着油纸伞的女孩下雨天一个人走在雨巷里,平添一份冷漠凄清;丁香花自古以来被称作“愁品”,是高洁哀怨惆怅的象征。

同学们想想,长长的雨巷,青石板上溅起滴滴雨花,一个幽怨的撑着油纸伞的姑娘出现在巷口。

诗人只是通过几个简单的意象,就在诗中营造了一种凄美感伤的意境,可见,这首诗歌是十分注重意境的营造的)

5演示:

播放第5、6、7、张投影片

 

组织

提问

演示

讲解

 

①回答:

雨巷,丁香花,油

纸伞,篱墙……

②回答:

构成一种感伤迷茫凄美的意境……

③看到大屏幕的意象图片,一边听着老师的引导和解释,一边感受并回答出意象特点和诗歌意境

 

教科书

投影仪

投影片

 

1’

①演示:

链接回到第4张投影片

②提问:

好,下面,请同学们再来看看问题二。

两首诗歌在表现手法上各有什么特点?

哪位同学来说说自己的看法呢?

这是同学们各抒己见的好机会哦

(明确:

注意引导学生作对比分析,找2到3位同学来回答)

 

提问

投影

 

①回答:

《再别康桥》比较清新自然,描写的意象比较丰富而《雨巷》比较哀怨忧伤,意象比较少……

 

投影仪

投影片

 

30’’

1讲解:

《再别康桥》里,由于康河是诗人理想天堂的象征,这里沉淀了诗人所有美好的回忆,因此诗人竭力地抓住了每一个典型的物象来作为自己的感情寄托,像云彩金柳等这些清新感的意象都是作者寄托感情的对象,就连微小的水草也逃不过诗人的眼睛。

而《雨巷》,意象的描写较少,但是比较多的形容词,这些形容词很好的营造了诗歌意境,像寂寥迷茫等渲染了一种感伤的意境,可见,两首诗歌在意象意境的表现上是有不同的侧重的。

由此可见,两首诗歌在表现手法上是大不相同的

2演示:

播放第8张投影片

3板书:

2、表现手法

 

讲解

演示

板书

 

仔细听着老师的讲解

认真思考,认真理解

 

投影仪

投影片

黑板

 

3’

1组织:

刚才我们已经从听得到的感情基调和看得到的表现手法对比阅读了两首诗歌,那么,接下来的时间呢,我们对比一下两首诗歌的内在不同。

但在此之前,我们先来听一首美妙的音乐,在听的过程中,同学们不妨猜猜歌曲的名字

2导入:

同学们都猜出来了吗?

没错,丁香花。

同学们觉得这首歌曲里面描述的丁香姑娘美不美呢?

老师也觉得很美,就连我们的诗人戴望舒也十分仰慕丁香一样的姑娘。

所以,在《雨巷》里,比《再别康桥》多了一个人物形象的出现,这个人物就是丁香姑娘

③提问:

那么,究竟,这个丁香姑娘有着什么样的气质特点呢?

同学们从课本里找找答案

 

组织

 

导入

 

提问

1听着老师播放的美妙音

乐,并和同桌讨论歌曲

名字以及歌词

2回答:

《丁香花》

3回答:

很美

4认真听讲,看着课文,思考问题

 

投影仪

 

歌曲

 

教科书

 

2’

1组织:

同学们找得都非常仔细。

可见,戴望舒对丁香姑娘可谓十分的爱慕

2说明:

说起丁香姑娘,还有一段故事,在戴望舒年少的时候,非常喜欢一个女孩,这个女孩是戴望舒一个朋友的妹妹,名字叫施绛年。

可惜这段恋情因为施绛年的心有他属就没有开花结果。

而戴望舒后来的两次婚姻都是以失败告终的。

他的第一任夫人曾说过,他对我没有感情,他的感情都给施绛年啦

3讲解:

而我们今天学习的这首雨巷呢,就有人认为是戴望舒写给他的丁香姑娘的啦,认为这是一首爱情诗,但是也有人认为这是一首哲理诗,丁香姑娘并非指人,而是象征美好的理想,而诗人对丁香姑娘的追求象征着诗人对美好理想的追求。

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是可以肯定的一点是这首雨巷就成了诗人的代表作,戴望舒也由此有了“雨巷诗人”的美称

4讲解:

听完故事,让我们回到两首诗歌的对比阅读中来。

俗话说“诗言志”“诗言情”,两首诗歌都是抒发作者感情,但是抒发的感情却是不同的。

5提问:

那么不同之处在哪里呢?

哪位同学说说你的看法?

 

组织

 

说明

 

讲解

 

提问

 

1认真听着老师讲的故事

2顺着老师的课堂节奏,

重新回答诗歌对比中,并

认真思考问题

③回答:

《再别康桥》抒发的是作者对母校的热爱和对康桥的依依不舍之情,而《雨巷》描写的好像是作者的爱情……

 

教科书

 

10’’

1讲解:

《再》是离别之情,而雨巷是爱情。

在思想内容上,两首诗歌是有所区别的

2演示:

播放第10张投影片

③板书:

3、思想内容

讲解

演示

板书

认真听讲

看着屏幕

认真思考

投影仪

投影片

黑板

 

1’30’’

1组织:

说到这,同学们想不想看看这位雨巷诗人的庐山真面目呢?

2演示:

播放第11、12张投影片。

正巧,老师准备了这个才子的一些简单个人资料,同学们请看大屏幕

3说明:

这位就是雨巷诗人戴望舒啦。

(明确:

简单介绍生平,重点介绍诗集、作品风格,并要求学生把红色字体内容做好笔记)

4演示:

播放第13张投影片

5讲解:

戴望舒曾经留学法国,受到法国象征派的影响,作品风格属于象征主义与同样是留学在外的诗人徐志摩不同,徐志摩属于新月派,作品带有“三美”的特点。

因为作者不同,毫无疑问,两首诗歌的风格流派是不同的

6板书:

4、风格流派

 

组织

 

演示

 

说明

 

讲解

 

板书

 

1回答:

2认真看着大屏幕,了解作者生平

 

3按照老师要求,适当做笔记

4仔细听讲,认真思考

 

 

投影仪

投影片

黑板

 

1’30’’

1说明:

刚才我们一直在对比两首诗歌的不同之处,其实,两首诗歌在结构形式上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

那好,同学们请看到课本,我们一起来找找看妙在哪里

2讲解:

先看到29页,看到《再》的首尾两节,有没有发现有什么特点呢?

非常相似,那好,同学们再翻到40页,同样是看到首尾两节,有没有找到和《再》有相同的地方了呢?

没错,两首诗歌的最后一节都对首节做了轻微的改动或者是重复,这样的结构使得整首诗首尾呼应,节奏协调统一,感情表达达到了一唱三叹的效果

3演示:

播放第14张投影片

4板书:

5、结构形式(共同点)

 

说明

 

讲解

 

演示

 

板书

 

1看着课本,思考问题

2翻到课本29页,思考问题

3翻到课本45页,思考问题

 

④看着投影片,并认真听老师分析

 

投影仪

投影片

黑板

 

1’

①组织:

那好,同学们一起来齐读一遍这两首诗歌的首尾两节,来领会一下一唱三叹的效果

组织

全班齐读

两首诗歌的首尾两节

教科书

 

30’’

1总结:

同学们,美好的时光总是过得太快,我们的寻美之旅就快接近尾声了。

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这节课,我们都从那几个方面来对比阅读了《再》和《雨》这两首诗的呢?

(明确:

指向板书)

2演示:

播放第15张投影片(明确:

一边层层播放,一边引导学生集体回忆对比内容的细节)

 

总结

演示

 

认真听讲

认真回忆

 

投影仪

投影片

 

 

1’

1说明:

请同学们动动手,把屏幕上的内容做做笔记

2说明:

在我们班,也有不少同学非常热爱诗歌,在以后诗歌的学习当中,可以运用这种对比的方法,从这几方面对比阅读,以至于更好的理解诗歌。

同样地,也可以把这种对比的学习方法运用到其他科目的学习。

有了方法,学习起来往往事半功倍

3组织:

同学们都记好了吗?

个别没有记完整的同学,课后借其他同学的笔记来补充完整

 

说明

 

组织

 

 

①一边认真做笔记

一边听老师讲的学习方法

②回答:

记好了

 

投影仪

投影片

 

30’’

①组织:

同学们,此时此刻,有没有对两首诗歌和两位诗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呢?

徐志摩和戴望舒可谓是中国现代诗坛的两朵奇葩,他们以其独特的诗风为新诗开辟了新的视野。

虽然他们轻轻的走了,正如他们轻轻的来,但是他们却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他们在面对理想幻灭时,却依然不放弃执着的追求。

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也会遭遇挫折经受打击,我们也会忧郁彷徨,但是只要我们心中有理想,像两位诗人一样不懈追求,我们一定可以找到心中美丽而不再忧伤的丁香姑娘

 

组织

 

 

1回答:

2认真听,思考

 

 

40’’

①组织:

最后,老师想送同学们两句老师非常喜欢的名言,我们以此共勉。

我们一起来读一遍?

 

组织

 

全班齐读投影片上的名言

投影仪

投影片

10’’

①组织:

好的,同学们,我们这节课的寻美之旅到这里就结束了。

我们下节课再见

组织

起立,并说“谢谢老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交通运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