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生理学实验资料.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941421 上传时间:2023-01-1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6.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剖生理学实验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解剖生理学实验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解剖生理学实验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解剖生理学实验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解剖生理学实验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解剖生理学实验资料.docx

《解剖生理学实验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解剖生理学实验资料.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解剖生理学实验资料.docx

解剖生理学实验资料

实验一基本组织

一.目的和内容

1.联系机能了解被覆上皮组织的结构特点及分布,观察上皮组织游离面的某些特殊结构,如纹状缘和纤毛。

2.观察疏松结缔组织、致密结缔组织、网状结缔组织、脂肪组织、软骨和骨、血细胞装片和投影片,了解结缔组织的共同特征,并联系机能比较各种结缔组织的结构特点。

重点观察和了解疏松结缔组织的纤维及各种细胞成分。

识别并比较观察各种血细胞与血小板的形态特征

3.比较观察平滑肌、骨骼肌及心肌三种肌纤维纵切和横切的结构特点。

4.观察神经元的结构特点及尼氏体的形态。

观察神经原纤维的形态。

观察有髓纤维、运动终板、环层小体、触觉小体、神经胶质细胞的形态。

二.材料和用具

各种上皮组织切片、投影片,各种结缔组织切片、投影片,各种肌组织的装片,血和骨骼肌纤维的电镜图片,有髓神经纤维纵横切片,脊髓横切片,运动神经末梢切片,运动神经元切片,触觉小体、环层小体切片、神经组织有关投影片,显微镜,多媒体。

三.操作:

1.观看上皮组织投影片及各种上皮组织切片显微观察。

2.各种结缔组织切片显微观察,分别用低倍镜、高倍镜观察;观看结缔组织投影片。

3.血涂片的观察:

红细胞、有粒无粒白细胞、血小板的观察

(1)红细胞:

数多,小而圆,浅红色,中央部分色浅。

何故?

(2)白细胞:

①中性粒细胞:

较多,胞质有浅紫红色的中性颗粒,核紫色,分叶,叶间有染色质丝相连。

你所看到的分为几叶?

②嗜酸性粒细胞:

少,胞质有红色嗜酸性颗粒,核紫色,常分2叶

③嗜碱性粒细胞:

很少,难找,胞质有紫色嗜碱性颗粒,核也成紫色但略浅

④淋巴细胞:

较多,核一侧常有小凹陷

⑤单核细胞:

少,核呈肾形或马蹄形

(3)血小板:

周边浅蓝色,中央有细小的紫红色颗粒

4.显微观察各肌组织切片,观看骨骼肌纤维的电镜图片。

5.显微观察各种神经组织切片及观看投影片。

四.绘图说明单层扁平上皮在切片上的形态;绘制疏松结缔组织简图;

五.思考题:

1.什么是上皮、内皮及间皮?

2.疏松结缔组织有那些细胞及纤维成分?

在活体组织中,骨陷窝及骨小管内有什么结构?

骨小管互相通连,骨小管与中央管相连,中央管之间又相连,这有什么机能意义?

3.人血有哪些有形成分?

光镜下怎样区分红细胞、血小板及五种白细胞?

4.试述三种肌组织在结构上有什么不同?

5.神经纤维如何形成一条神经?

 

实验二运动系统的解剖结构

一、目的和内容

1、观察人类骨的一般形态结构和人类骨骼的组成及其构造特点,并与四足哺乳动物的骨骼作比较;观察典型椎骨的一般形态结构和各部椎骨的特征,了解脊柱、胸廓的组成和结构特征。

2、观察颅骨上下肢骨的组成和结构特征,了解骨盆,足弓的组成,比较男女骨盆的性别差异;观察主要关节的组成,了解关节与运动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3、观察人体骨骼肌,了解主要骨骼肌的形状、一般结构、所在部位、起与止以及辅助装置,并联系人类直立、语言和劳动等因素来理解人类肌肉的特点。

对浅层主要肌肉,应联系在活体上的体表部位,进一步理解肌的起止与功能。

二、材料和用具

人体全身骨架标本及各部分骨骼标本,人体全身骨骼肌解剖模型、局部骨骼肌解剖模型、骨骼肌光盘、多媒体

三、操作

1、观察骨的一般形态、构造

2、观察脊柱的组成、椎骨的一般形态,各部分椎骨的主要特征、椎骨的连接、脊柱的生理弯曲;观察胸廓的组成、肋骨与胸骨特征。

3、观察颅骨的组成、颅的整体观;观察上肢骨的组成与主要连结;观察下肢骨的组成与主要连结。

4、观察肌的形态和结构、肌的辅助装置;观察头颈肌、躯干肌、上肢肌、下肢肌

四、绘肱骨和股骨前面观的图形,并注明其上主要结构的名称。

五、思考题

1、联系人类直立特点,比较人的胸廓、脊柱、足弓与哺乳动物有什么不同?

2、人颅骨有哪些骨组成?

3、肌有哪些辅助装置,各有何机能?

4、膈是怎样影响呼吸运动的?

5、肌有哪些命名原则?

举例说明。

 

实验三循环、消化、呼吸系统

一.目的和内容

1.观察心的位置、外形和大体解剖结构。

2.观察全身主要动脉和静脉的分支及属支。

3观察消化系统的大体解剖结构。

4观察鼻腔、鼻旁窦、喉、气管、支气管及肺的大体形态结构。

二.材料和用具:

胸腔解剖模型、心解模型、人全身动脉与静脉解剖模型,头部正中矢状切模型,腹腔剖开模型,颅骨标本、喉、气管、支气管、肺、胸腔解剖模型。

三.操作

1.观察心的位置和外部形态模型

2.观察心的大体解剖结构模型

3.观察全身主要血管的分支和分布的模型

4观察消化系统的大体解剖结构模型

5分别观察鼻腔、鼻旁窦、喉、气管、支气管、肺等标本及模型

四.思考题

1.颈动脉窦和颈动脉小球位于何处?

它们有什么机能?

2绘图表明胃的形状及分部,并注明各部结构。

3喉的哪些结构与发音有关?

实验四神经、排泄、生殖系统的解剖

一.目的和内容

观察神经、排泄、生殖系统大体解剖结构。

二.材料和用具

神经、排泄、生殖系统大体解剖模型,中枢神经教学片,多媒体。

三.操作

1观看神经、排泄、生殖系统大体解剖模型。

2观看中枢神经教学片。

四.思考题

1脑神经有多少对?

它的名称各是什么?

2在肾的额状切面上,肉眼能看到哪些结构?

请绘图表示。

3精子的产生和排放途径是怎样的?

 

实验五人体心电图描记与分析

实验目的

了解电极放置位置,了解正常波形,学会心电图的简单分析。

实验原理

心脏在收缩之前先发生电位变化,其电位变化由窦房结开始,经特殊传导系统最后传到心室肌。

心电变化通过其周围组织和体液传导到体表。

将心电图机的引导电极放置在人体体表一定部位记录出来的心电位的波形,称为心电图。

它反应心肌兴奋产生、传导和恢复过程的电位变化。

实验用品心电图机、检查床、分规、75%酒精棉球

实验步骤

1描记心电图

(1)接通心电图的电源,接好地线,预热3~6分钟。

(2)受检者静卧在检查床上,肌肉放松。

(3)安放引导电极:

前臂屈侧腕关节上方;下肢内踝上方和规定的胸壁部位固定好引导电极。

安置引导电极之前,先在安放部位用酒精清洁皮肤后,涂少许导电膏,以保证导电良好。

(4)连接导电线。

(5)校正输入信号电压放大倍数和纸速。

(6)描记各导联心电图

取下心电图记录纸,写明受检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记录日期及各导联代号。

2.分析心电图

(1)辨认波形:

认出P波、QRS波、T波、P-R间期、S-T段、Q-T间期。

(2)测量波幅和持续时间:

心电图纸上的纵坐标表示电压,每小格为1mm,代表0.1mv。

向上的波形用分规从基线上缘量至波峰顶点,向下的波则从基线下缘量至波谷底点。

横坐标表示时间,走纸速度为25mm/s时,每小格为1mm,代表0.04s,每五格为一中格(0.2s),五中格为一大格(1s)。

(3)测定心率:

测量两个心动周期的R-R间期(或P-P间期)所经历的时间,按公式计算,求出心率。

如果心率不齐,R-R间期不等,可连续测量5个R-R间期,求出平均值,再代入公式:

心率=60/R-R间期(次/min)。

(4)心率分析:

包括主导心率的判断;心率是否规则整齐;有无期前收缩等其他心率失常。

正常窦性心率心电图表现为:

P波形态正常;P波有规律,时间<0.11s,振幅肢体导联<0.25mv,胸导联<0.15mv。

心率60~100次/min;P-R间期在0.12s-0.20s;P-P间期彼此之间不超过0.12s。

实验结果:

1测量计算心率

2测量P波的时间和振幅

3测量P-R间期

判断以上结果是否正常并剪贴两个相邻心动周期的心电图波形曲线。

思考题:

1.说说心电图的来源。

2.心肌的电生理特性是什么?

 

实验六-1人体心音听诊

实验目的

说出听诊器的主要结构和使用方法,指出心音听诊部位,了解第一心音及第二心音。

实验原理

心音是心动周期中主要由心肌收缩和心瓣膜关闭引起振动所产生的声音。

将听诊器置于心前区的胸壁上,可在每一心动周期中听见两个心音,即第一心音和第二心音。

实验用品听诊器

实验步骤

1.确定听诊部位

(1)受检者坐在检查者对面,解开衣服。

仔细观察(或用手触诊)受检者的位置与范围。

(2).找准心音听诊部位

二尖瓣听诊区:

左锁骨中线第五肋间隙稍内侧(心尖部)。

三尖瓣听诊区:

胸骨右缘第四肋间隙或剑突下。

主动脉瓣听诊区:

胸骨右缘第二肋间;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在胸骨左缘第三肋间,主动脉瓣闭锁不全时,在该处可以听见杂音。

肺动脉瓣听诊区:

胸骨左缘第二肋间。

2.听取心音

(1).检查者将听诊器两耳器塞入外耳道,耳器弯曲方向应于外耳道弯曲方向一致,向前弯曲;用右手拇指、食指和中指持听诊器的胸器,紧贴受检者胸壁皮肤,依次

(二尖瓣听诊区→肺动脉瓣听诊区→主动脉瓣听诊区→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三尖瓣听诊区)听取心音,并根据第一、二心音特征,仔细加以辨别。

(2).如果第一、二心音难以辨认,可用左手触诊心尖搏动或颈动脉搏动,当触及手指时所听见的心音即为第一心音。

注意事项

1.室内保持安静,听诊器的橡皮管不要相互接触、打结或与其他物体接触,以免发生摩擦音,影响听诊。

2.如果呼吸音影响心音听诊,可令受检者暂停呼吸。

实验结果:

思考题:

1.正常成年人安静时心搏频率变动于?

~?

次/min。

2.心脏每?

和?

一次称为一个心动周期。

3何为射血分数?

 

实验六-2人体动脉血压的测量

实验目的

说明血压计的主要结构:

初步学会间接测量人体动脉血压的方法;能准确测量出肱动脉的收缩压与舒张压。

实验原理

测量人体动脉血压最常用的方法是间接测量上臂肱动脉的血压。

根据血管音的变化来测量血压。

通常血液在血管内连续流动时没有声音。

当将空气打入缠绕于上臂的袖带时,便可完全阻断肱动脉内的血流,此时用听诊器在其远端听不见声音,如缓缓放气,以逐渐降低袖带压力,当外加压力稍低于肱动脉收缩压而高于舒张压时,血压可以断续流过被压血管,形成涡流而发出声音,所听见的第一声作为收缩压值。

继续放气,当袖带内压力刚低于舒张压时,血管内的血流由断续变为连续,声音突然由强变弱或消失。

此时的外加压力作为舒张压值。

实验用品血压计、听诊器

实验步骤

1.熟悉血压计的结构血压计由检压计、袖带和气球三部分组成。

检压计是一根标有刻度的玻璃管,上端与大气相通,下端与水银槽相通。

袖带是长方形橡皮袋,外包以布袋,借助两根橡皮管分别与检压计的水银槽及气球相连。

气球是一个带有螺蛳帽的球状橡皮囊,供冲气和放气用。

2.测量动脉血压的方法

(1).受检者脱去一臂衣袖,静坐5分钟。

(2).松开血压计橡皮球的螺丝帽,驱净袖带内的气体后再旋紧螺丝帽.

(3).受检者前臂平放在桌上,掌心向上,使前臂与心处于同一水平.用袖带缠绕上臂,其下缘应在肘关节上2cm处为宜.

(4).在肘窝内侧扪到肱动脉脉搏后,用左手持听诊器的胸器放置在上面。

将检压计与水银槽之间的旋钮旋至开的位置.。

3.观察项目

(1).测量收缩压:

用打气球将空气打入袖带内,使检压计上的水银柱一般上升到21.3kPa(160mmHg)左右,或使水银柱上升到听诊器听不见血管音后再继续打气,使水银柱再上升2.7kPa(20mmHg)为止,随即松开螺丝帽(不可松开过多),徐徐放气,逐渐降低袖带内压力,使水银柱缓慢下降,同时仔细听诊,当听见崩崩样第一声动脉音时,检压计上所示水银柱刻度,即为收缩压。

(2).测量舒张压:

继续缓慢放气,声音逐渐加强,而后突然变弱。

最后消失。

声音由强变弱这一瞬间,检压计上所示水银柱刻度,代表舒张压。

(3).如果认为所测数值准确,则以一次测量为准。

如果认为数值不准确,可重测。

测量前水银柱必须放在零刻度。

注意事项:

1.室内保持安静,以利听取声音。

2.受检者由心房、上臂与检压计应保持同一水平,袖带要松紧适度,听诊器胸器压在肱动脉上亦要松紧适度。

3.避免听诊器胶管与袖带胶管接触,减少摩擦音的产生。

4.测量完毕,应将检压计与水银槽之间的旋钮旋至关的位置,妥当收放血压计内物件,注意勿压断玻璃刻度管.

实验结果:

思考题:

血压的影响因素是什么?

 

实验七-1人体肺通气功能的测定

实验目的:

学习使用JY电子肺活量计测定肺通气功能。

实验原理:

肺通气在于稳定肺泡气的成分,保证肺泡气体交换和机体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

故肺通气功能的测量是反映人体健康水平的客观指标之一。

实验用品:

JY型电子肺活量计,75%酒精和棉球。

实验步骤:

1.实验准备

熟悉JY型电子肺活量计的构造和实验方法。

(1)基本构造:

由吹嘴、吹管、传感器、信号处理电路、微机控制电路、外围接口电路、面板显示与按钮等构成。

(2)使用方法:

①接通交流电源或打开直流电源。

②安置呼吸流量传感器

③肺活量VC及第一秒肺活量FEV1测试:

肺活量VC和第一秒肺活量FEV1为同一功能选择,按下其中任一键时均可同时测量两个参数,对应的功能指示灯亮。

被检查者作深吸气后咬住吹嘴连续用力吹气(最好用鼻夹夹住鼻子),吹气完毕后显示面板上分别对应显示VC和FEV1测值。

④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VV及潮气量Vr测试:

MVV和Vr为同一功能选择,按下其中任一键时均可同时测量两个参数,对应的功能指示灯亮。

被检测者夹上鼻夹后咬住吹嘴作用力深呼吸。

呼吸过程中Vr即有显示,12S后MVV显示窗口显示被测数据。

2.观察项目

(1)潮气量:

安静呼吸。

(2)肺活量:

补吸气量和补呼气量分别代表呼气和吸气储备量,与潮气量之和即为肺活量,肺活量为静态的一次通气功能。

(5)时间肺活量:

时间肺活量是肺活量的动态指标,它主要反映气道阻力。

尤其小气道阻力是否正常。

气道阻力增大的人肺活量可能正常,但呼气时间延长,尤其第一秒末和第二秒末所能呼出的气量都显著减少。

3.记录受试者姓名、性别和年龄及以下数据:

(1)潮气量和每分通气量、肺活量。

(2).时间肺活量1秒末及其占肺活量的百分比,与正常值(83%)比较。

注意事项:

1学会深呼吸气。

2.气体流量传感器是一精密机械光学结构,应轻拿轻放。

3.尽可能使用交流电源。

实验结果:

 

实验七-2人体体温测试

实验目的学会人体体温的测量方法,说明正常体温及其相对稳定的意义.

实验原理测量体温的部位有腋窝、口腔和直肠,以测量腋窝和口腔温度最常用,不同测量部位的体温正常值不同.人体体温有一定的生理变动.但变化范围不超过1℃,剧烈运动或劳动时,体温可升高1~2℃.

实验用品 水银体温计(腋表、口表)、酒精棉球、干棉球

实验步骤

1熟悉水银体温计的结构和原理 

水银体温计有腋表、口表和肛表三种,均由标有刻度的真空玻璃毛细管和下端装有水银的玻璃球组成.腋表球部长而扁,口表的球部细而长,肛表的球部粗而短.水银受热膨胀后,沿着毛细管上升.在球部和管部连接处,有一狭窄部分,防止上升的水银遇冷下降.

2.实验准备 将浸泡于0.1%升汞液中消毒的体温计取出,用酒精棉球擦试,并将水银柱甩至35℃以下.注意检查体温计是否完好无损.

3.测量体温

(1).腋窝测体温法:

受检者静坐数分种,解开上衣,擦干腋下汗水.检查者将体温计水银端放于受检者腋窝深处紧贴皮肤,令受检者屈臂紧贴胸壁,夹紧体温计,10min后取出,检视记录.

(2).口腔测温法:

受检者静坐数分钟,检查者将口表水银端斜放于受检者舌下,令其闭口用鼻呼吸.勿用牙咬体温计,3min后取出,用干棉球擦干,检视记录.

(3)测量运动后体温受检者去室外运动5min,立即回室测量口腔和腋下温度各一次,检视记录,比较同一个人、同一部位运动前后体温有何变化.

注意事项甩表时不可触及它物,防止碰碎。

实验结果:

 

实验八-1瞳孔对光反射和近反射

实验目的:

学会瞳孔对光反射和近反射检查方法。

实验原理:

眼受光线刺激或看近物时瞳孔缩小,属于瞳孔反射,前者为瞳孔对光反射,是双侧性的.检查瞳孔反射能了解包括中脑在内的反射弧是否正常。

实验用品:

手电筒

实验步骤:

1.瞳孔对光反射

(1)受检者坐在较暗处,检查者先观察受检者两眼瞳孔的大小,后用手电筒照射受检者一眼,立即可见受照眼瞳孔缩小(直接对光反射);停止照射,瞳孔恢复原状。

(2)用手沿鼻梁将两眼视野分开,再用手电筒照射一侧眼睛,观察另一眼瞳孔的变化(也缩小,此称间接对光反射,又称互感性对光反射)。

2.瞳孔近反射受检者注视正前方5m外某一物体(但不要注视灯光),检查者观察其瞳孔大小.告诉受检者,当物体移近时必须目不转睛地注视物体.然后将物体迅速地移向受检者眼前,观察其瞳孔是否变小,并注意两眼球会聚现象。

正常成人瞳孔直径2.5~4.mm(可变动于1.5~8.0mm)。

实验结果:

思考题:

扩瞳肌受×××××神经支配,该神经兴奋可使扩瞳肌××,故瞳孔××。

虹膜括约肌受×××神经支配,此神经兴奋时瞳孔××。

 

实验八-2色盲检查及眼盲点试验

实验目的学习检查色盲的方法。

实验原理色盲是由于视网膜中缺乏某种视锥细胞引起,可分为全色盲和部分色盲。

全色盲只分辨明暗,极少见;部分色盲中的蓝色盲也罕见,红绿色盲常见。

可用色盲检查图查出患者。

实验用品色盲检查图。

实验步骤:

1色盲检察图种类多,在使用前,应详细阅读说明书。

2在充足均匀的自然光线下,检查者逐页翻开检查图,让受检者尽快回答所见的数字或图形,注意回答正确与否,时间是否超过30秒.倘若有误,应按说明进行判断。

实验结果

思考题:

什么细胞是颜色视觉的感受细胞?

 

实验八-3视敏度测定

实验目的学会视敏度测定方法,能说出测定原理。

实验原理通常以能分辨两点的最小视角(a’)来衡量视敏度(视力)。

用标准对数视力表测定的视力,可用小数记录(V)或5分记录(L)。

V=1/a′=d/D;L=5—loga’。

d为受检者辨认某字形视标的最远距离(视力表设计为5m),D为正常视力辨认该字形视标的最远距离(即设计距离,数值上D=5a’)视力表每行字旁边的L、V数值,表示d=5m处能辨认该字的视力。

如受检者在5m处能辨认第11行字时,a’=1ˊ,那么L=5-log1=5;V=1/1=5/5=1.0。

同理只能辨认第一行字时,a’=10’,L=5-log10=4;V=1/10=5/50=0.1。

余类推。

实验用品标准对数视力表、遮眼板、指示棒、米尺。

实验步骤

1.将视力表挂在光线充足而均匀的墙上,表上第11行字与受检者眼睛在同一高度。

2.受检者站立或坐在视力表前5m处,用遮眼板遮住一眼,一般先检右眼,后检左眼。

3.检查者用指示棒从上而下逐行指点,每指一字,令受检者说出或手式表示字母缺口朝向,直到完全不能辨别为止。

此时受检者能看清的最后一行字母的表旁数值即为该眼的视力。

实验结果:

思考题:

1.什么叫视力?

2.光线通过眼的屈光系统时发生折射,最后在视网膜上形成一清晰的物象。

眼的屈光系统包括那些结构?

 

实验八-4人体腱反射检查

实验目的学会肱二头肌反射、肱三头肌反射、膝反射、跟腱反射的检查方法;说明腱反射检查的临床意义和注意事项。

实验原理腱反射是快速牵拉肌腱时引起的牵张反射,其反射中枢只涉及1~2个脊髓节段.常用腱反射来了解脊髓反射狐的完整性和高位中枢对脊髓的控制.腱反射减弱或消失,提示该反射的传入、传出神经或脊髓反射中枢受损;腱反射亢进,提示高位中枢有病变.

实验用品叩诊锤

实验步骤和检查方法

1.肱二头肌反射受检者端坐位,检查者用左手托住受检者屈曲的肘部,并用左前臂托住受检者的前臂,将左手拇指按在受检者肘窝肱二头肌肌腱上,然后右手持叩诊锤叩击检查者的左拇指,正常反应为肘关节快速屈曲.

2肱三头肌反射受检者取坐位,检查者用左手托住受检者屈曲的肘部,右手持叩诊锤快速叩击其鹰嘴突上方约2cm处的肱三头肌肌腱,正常反应为肘关节伸直.

3膝反射受检者取坐位,两小腿自然下垂悬空,检查者持叩诊锤叩击膝盖下方股四头肌肌腱,表现为膝关节伸直。

4跟腱反射受检者一腿跪在坐凳上,踝关节以下悬空,检查者持叩诊锤叩击其跟腱,表现为足向跖面屈曲.

注意事项

1.消除受检者紧张情绪,检查时肢体肌肉应尽量放松.

2.叩击肌腱的部位应准确,叩击的力量轻重要适度.

实验结果:

思考题:

何谓反射?

反射弧由那几部分组成?

实验八-5声波的传导途径

实验目的:

比较气导、骨导的听觉效果,初步学会鉴别听力障碍的方法.

实验原理正常人气导的效率大大超过骨导,但气导途径发生障碍时,骨导仍可进行,甚至会加强些.借此鉴别听力障碍.

实验用品音叉(频率256次/s或512次/s)、橡皮锤、棉球、秒表。

实验步骤

1.气导、骨导比较实验(Rinne’stest)

(1)室内肃静,受检者端坐。

检查者用橡皮锤敲响音叉(用力不可过猛,切忌在硬物上敲打)后,立即将音叉柄置于颞骨乳头部.此时受检者可听到音叉响声,以后声音逐渐减弱.当受检者听不到声音时,立即将音叉移至同侧外耳道口(音叉震荡方向正对外耳道口),则受检者又可重新听到音叉声,直到听不到为止.记下骨导与气导的时间(从开始听到到听不到为止).

(2)先置音叉于外耳道口,当听不到响声时再移音叉至颞骨乳头部.此时受检者是否又听到声音?

(提示:

听不到).

正常人气导优于骨导,即气导时间比骨导时间长(约两倍)此称Rinne’stest阳性.

(3)用棉球塞住同侧耳孔(模拟气导障碍),重复上述实验步骤.结果气导时间比骨导时间短,此称Rinne’stest阴性

2骨导偏向实验(Weber’stest)

(1)将振动的音叉柄置于受检查者的额部正中,这时两耳

所听到的声音强度是否相同?

(2)用棉球塞住受检者一侧耳孔,重复上述实验,这时两耳听到的声音强度有何变化?

(提示:

被塞的一侧较响).

完成实验步骤后按下表填空:

正常耳

传导性耳聋

神经性耳聋

Rinne’stest

气导于骨导

气导于骨导

均缩短,但气导大于骨导

(性)

(性)

(弱阳性)

Weber’stest

正中位

偏向耳

偏向耳

思考题:

说说耳蜗柯蒂氏器的感音换能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