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圃建立及苗圃作业.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941353 上传时间:2023-01-1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4.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苗圃建立及苗圃作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苗圃建立及苗圃作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苗圃建立及苗圃作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苗圃建立及苗圃作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苗圃建立及苗圃作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苗圃建立及苗圃作业.docx

《苗圃建立及苗圃作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苗圃建立及苗圃作业.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苗圃建立及苗圃作业.docx

苗圃建立及苗圃作业

苗圃建立及苗圃作业

一、苗圃分类

(一)以育苗用途和任务分类

根据苗木的用途和任务可将苗圃分为森林苗圃、防护林苗圃、园林苗圃、果树苗圃、特用经济林苗圃、教学及实验苗圃。

森林苗圃的任务是以培育用材林苗木为主,苗木的年龄一般较小,为l~3年生苗;防护林苗圃是以培育各种类型防护林用苗为主的苗圃,苗木年龄一般较大,年龄范围也较大;园林苗圃是培育城市、公园、居民区、道路等绿化所需苗圃,苗木种类多、年龄大,且要求有一定的树形。

有时还专门有花圃;果树苗圃以培育果苗为主,多采用嫁接苗;特用经济林苗圃用以培育特用经济树种用苗,如桑苗、油茶苗、油橄榄苗、枸杞苗、花椒苗等;教学及实验苗圃是专供教学和科研用的。

另外,许多苗圃并非功能单一的苗圃.同时生产多种用苗,这类型苗圃可称为综合苗圃,也可以其主要功能命名。

(二)以权属分类

按照苗圃所有权可将苗圃分为国有苗圃、集体苗圃、个体苗圃。

国有苗圃一般面积都较大,技术力量强,生产苗木种类多。

大型的固定苗圃多属于这一类;集体苗圃多是根据地方和集体的需要建立的,有固定的也有临时的,生产的苗木相对较少但能结合本地的需要;个体苗圃一般是I临时的,有时是为满足某项任务用苗而建立,其设置完全以经济效益为主,一旦育苗无纯收入,苗圃地将转为它用。

(三)以使用年限分类

可分为固定苗圃和临时苗圃。

固定苗圃:

又称永久苗圃,其特点是使用期限长,连续育苗可长达1O余年乃至几十年;一般面积较大,便于集约经营和机械作业;便于安装现代化的灌溉设施;生产苗木种类较多;能充分利用投资及先进的生产技术,大批量生产苗木;有利于开展科学研究工怍,有刑于培养技术干部和技术工人。

临时苗圃是为完成某一地区林木栽培任务而临时设置的苗圃,当完成任务或土壤肥力严重消耗不宜苗圃即停止使用。

其特点是使用年限较短;距林木栽培地近,避免苗木长距离运输,易于降低栽培成本和提高成活率;生产的苗木对栽培地立地条件适应性强;苗期管理及保护工作方便;但常常由于无条件进行科学的肥水管理和保护措施,致使苗木的产量较低和质量较差。

二、苗圃地选择条件

苗圃作为培育各种苗木的基地'要以最低的消耗培育出最优质最高产的苗就必须对苗圃经营管理条件及自然条件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了解,对经营及自然条件进行全面的分析研究,以选择最适的地块做苗圃地。

特别是固定苗圃因使用期限长显得更为重要。

若苗圃地选择不当,就会给育苗工作带来不可弥补的损失,不仅达不到使苗木优质高产的目的,且会浪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

因而无论何种苗圃,都必须因树因地制宜,认真选地,确保苗木优质高产。

(一)经营条件

(1)苗圃宜设在造林地的附近或其中心地区。

苗圃的设置应以林木栽培地为中心或靠近林木栽培地为原则。

使培育的苗木对林木栽培地的立地条件有较强的适应性,同时又可避免长距离运输对苗木造成的失水干燥和机械损伤,确保苗木质董,提高林才成活率。

(2)苗圃要尽量设在交通较方便的地方,以利于运输育苗所需生产资料。

尤其是一些固定的、大批量生产优质苗木的大型苗圃,一方面能保证苗木在最短的时间内运往林木栽培地;另一方面又能较容易获得先进的育苗技术及育苗信息;育苗资料和育苗材料:

同时又容易赢得客户,提高苗圃经营的经济效益,也给苗圃职工提供一个便利的生活条件。

(3)距居民点较近的地方,便于招用季节工人和解决职工的住房问题。

有条件的地方,苗圃的设置还应考虑尽量靠近林业机构,以及时获得技术指导和信息指导。

(二)自然条件

1.地形

地形对圃地的光照及温度情况影响极大,苗圃地的条件应该使苗木在生长过程中能获得充光照。

同时应该使苗木能获得合理的温度,特别是昼夜温变幅不能过大。

如在山西l500m海拔以上的地区,东南坡向温度高,昼夜温差变幅小,适宜做苗圃地;而在西北坡向上,由于秋季易遭西北风为害,同时温度较低且温度昼夜变幅大,不适宜做苗圃地。

一般情况下,固定的大型苗圃应设置在排水良好、有灌溉条件的平坦地或1°~3°的缓坡地上。

若因条件限制只能在坡度较大地方建立苗圃时,应注意进行水平耕作或修筑水平梯田,还应选择利于苗木生长发育的坡向。

北方高寒地区应特别注意冻拔及霜对苗木生长的危害;南方温暖地区应特别注意阳光直射、土壤干燥,使幼苗易产生枯萎的问题。

培育耐旱、喜光的树种如刺槐、麻栎、臭椿、苦楝等苗木,应选择东及东南坡向,阳光充足,日照时间长,苗木生长健壮;培育比较耐荫的树种如杉木、云杉、冷杉银杏等苗木应选日照较短的东北向坡为宜,以利于阴性树种的生长。

为保证苗木质量,下列地形条件切忌不能做苗圃地:

寒流汇集、积水的低洼地;光照过弱的山谷地;风害严重的风口地;岗脊地、重盐碱地;山区雨季易发生山洪、泥沙堆积的地段;平原雨季易受大雨淹没的地段。

上述地形条件通常温度低、昼夜温差大、光照弱、通风不良且易遭受各种自然灾害,严重影响种子发芽和苗木生长发育。

河滩和湖滩上的苗圃,应选用历年最高水位以上的地段。

2.土壤

土壤直接为林木种子发芽、插穗生根及苗木生长发育提供所需要的养分、水分和空气,土壤条件的好坏直接影响苗木产量和质量。

因而土壤是壮苗生产的重要条件,土壤条件的优劣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得到反映。

(1)土壤水分。

对种子发芽、插穗生根及苗木生长发育具有直接而重大的影响。

土壤过于干燥,种子的发芽过程不能正常进行,插穗的“活命根”不能从土壤中获得足够的水分和养分。

种子的发芽率及成苗率低,苗木根系发育不正常,常常主根长、侧根短而少;插穗根系发育不良,成苗率低。

土壤过湿,通气状况不佳,育苗成苗率低或苗木地上部分易徒长,根系发育弱,甚至烂根引起病虫害,茎根比值大,秋季苗木不能及时木质化,易受早霜和低温的灾害,从而影响林木栽培成活率。

土壤水分适宜苗木主根粗而短,侧根发达,茎根比值小,苗木地上部分生长发育均衡,发育良好。

因而苗圃地应保持合适的土壤含水量,若土壤过于干燥或超过田间持水量状态,应采用人工手段进行调节。

(2)土壤结构及质地。

团粒结构的土壤,其保水保肥力强,通气、透气、透水性好,且温热条件适中,有利于土壤微生物活动和有机质分解。

一般临时苗圃,应尽量选择有团粒结构的土壤,无团粒结构的苗圃地,应增施有机肥,促进土壤团粒结构形成。

就土壤质地而言,土壤过黏,其结构差、透气透水性差、温度常较低、地表易干燥、易板结开裂,不利于苗木出土及生根。

雨后泥泞不便作业、耕作困难,起苗时容易伤根,难以培育优质高产的壮苗。

沙土贫瘠干燥、透水透气性虽好,但营养元素缺乏,水分不足,肥力低而又易出现旱象。

保水保肥性能差。

因而苗木易受旱害甚至引起风蚀和沙埋,夏季地表温度高易使苗木受灼伤,因而一般沙土不宜做苗圃地。

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培育低需肥树种如油松、樟子松、赤松、沙枣、花棒、锦鸡儿、红柳、刺槐、沙棘等树种时,在沙土已得到改良情况下,也可使用沙地育苗。

一般来说,沙质壤土和轻质壤土育苗最佳,因为这两种质地的土壤结构疏松,透水透气性能良好;水分条件适宜;土温较高,养分条件较妤。

利于土壤微生物活动;利于根系呼吸;耕作及起苗都比较省工省力。

同时这两种质地的土壤,由于透水透性良好,降雨时充分吸收降水,地表径流小,灌溉渗水均匀,有利于幼苗出土和根系生长发育,有利于优质高产壮苗的培育。

(3)土壤肥力。

土壤肥力高的条件下,才能以较低的消耗培育出适应性强、抗逆性强的优质苗木,为林木栽培成活、成林、成材打下坚实基础;在瘠薄的土壤上,由于养分缺乏而苗木生产不良,适应性弱、抗逆性差,林木栽培成活成林困难。

因而在选择苗圃地时,应尽量选择肥力高的土壤。

通常是选用土层深厚、土壤肥沃的,同时应注意避免选用新撩荒地。

(4)土壤酸碱度。

土壤酸碱度对许多营养元素的可溶性有很大影响,从而以相当大程度上影响苗木生长和发育。

不同树种适宜土壤酸碱度不同,pH值过高或过低,都会使苗木生长不良、抗性减弱,甚至死亡,导致育苗工作失败。

多数阔叶树种以pH值乃6.5~7.5,中性或微碱性为宜,多数针叶树种以中性或微酸性为宜:

较重的盐碱土,一般不用来育苗,因为盐分过多,提高了土壤溶液浓度,使苗木系不易吸收水分和养分,且碱土中含有碳酸钠、硫酸氢钠等,对植物有很大毒害作用,很多树种不能忍受土壤中所含的这种盐分,只有少数树种如苦楝、刺槐、侧柏、臭椿、白榆等在含盐0.1%以下时尚能生长。

苗圃土壤pH值达到7时,各种营养元素的溶解性较高,许多营养元素的有效性超最大。

但猝倒病发病也很严重。

当pH值在6.5~7.5范围时,最适合于硝化细菌活动,能使养分供给苗木生长,pH值过高,不利于硝化细菌活动,利于猝倒病发生,同时利于和苗木争夺养分的真菌大量繁殖发展,对苗木生长不利,且毒害苗木的物质比较多。

微酸性土壤,抑制了对苗木有害的微生物繁殖,利于苗木生长。

但若pH值过低,pH值<4.7时,土壤中的营养元素就不易被苗木吸收利用,且有些营养元素容易被淋失,如pH值≤5时钾就易被淋失。

pH值过高或过低,都不能使磷肥发挥作用。

总之,在选择苗圃地时必须要考虑到土壤酸碱度以及所培育树种苗木与土壤酸碱度的适应关系。

(5)地下水位。

地下水位过高,土壤容易盐渍化,会使苗木生长发育不良,造成徒长,苗木质量差、木质化不良,易受寒害及生理干旱;地下水位过低,苗木不能有效利用地下水,抗寒、抗旱、抗病虫害能力差。

只有在地下水位合适的条件下,苗木才能有效利用地下水,又不致造成徒长,木质化程度优良,各种抗逆性强。

一般沙土地下水位1~1.5m为宜;沙壤土地下水位1.5~2.Om为宜;轻壤土地下水位2.5m为宜;轻黏土地下水位4m为宜。

最后确定用什么样的土壤作苗圃地,还应考虑树种,如油松、马尾松、刺槐、桦木对土壤肥力要求不高,以沙壤土为宜。

而杉木、核桃、杨树、泡桐、落叶松则要求土壤肥沃,应选用轻(黏)壤土。

3.水源

水分是苗木生长发育的必须因子,也是培育优质高产壮苗的最重要条件之一。

因而选择的苗圃地应具备一定的水源条件,以利于苗木生长发育过程中进行灌溉。

这样,苗圃地最好选设在靠近河流、湖泊、池塘和水库的地方;如无这些水源条件,应该考虑是否可以打井灌溉,打井时还应考虑地下水的矿化度。

同时需要注意,苗圃地也不可离河流、湖泊、池塘和水库过近,以防地下水位过高,不利用苗木培育。

4.病虫害及动物害

避兔选用有病虫害和鸟兽为害严重的地方。

选苗圃之前要进行病虫害调查工作。

在实际工作中应坚持“防重于治”的原则,选择苗圃地时,应详细地进行苗圃地病虫害调查,发现土壤中地下害虫数量很多或感染病菌严重,应及早采取各种技术措施,以防蔓延。

未消灭以前不宜用做育苗地。

三、苗圃区划及设施

1.苗圃生产区

包括各种苗木生产区和采条母树区。

科研项目较多的苗圃还可设置科研试验区。

2.苗圃辅助用地的设置原则

(l)道路网。

面积较大的苗圃,由于运输和工作的需要,应设置主道、副道、步道和周围圃道。

注意减低辅助用地面积。

(2)排灌系统。

灌溉系统和排水系统。

灌溉方法分为:

侧方灌溉(用于高床和大田式作业)、漫灌(用于低床育苗)、喷灌和滴灌。

前两种方法~般需要有固定的灌水渠道。

现在一般采用喷灌和滴灌,灌溉效率高、质量好,便于控制灌溉定额,而且占地很少,大大提高土地利用率。

3.防风林带

(1)减低风速,减少地面蒸发和苗木蒸腾量,改善林带内的小

气候。

(2)防止风蚀表土。

(3)冬季增加积雪。

(4)忌选和育苗病虫害有关的,是苗木病虫害中间寄主的,是苗木传染病源的。

(5)应用常绿树种比较理想。

4.建筑物和场院

苗圃建筑物包括办公室、宿舍、仓库、种子贮藏室、苗木分级室、机车室等。

圃内场院包括晾晒场和积肥场等。

建筑物一般应设在土壤条件较差地段。

大型苗圃办公室应尽量设在苗圃中央,以便于生产经营管理。

要注意苗圃的辅助用地面积按国家规定应控制在总面积的20%~25%以下。

从当前社会经济发展来看,在苗圃规划设计过程中,应尽量控制和减少辅助用地面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

四、苗圃作业

(一)整地

1.整地的意义

整地能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促进土壤的风化过程,提高土壤营养元素的有效性,使土壤中的潜在肥力发挥作用,以达到调节土壤中水、养、气、热的作用,并能起到消灭杂草和病虫害的作用。

现分述如下:

(l)提高土壤供水能力。

土壤经过耕作之后,耕作层疏松,并切断了耕作层土壤的毛细管作用。

一方面大大减少了土壤水分的蒸发量,防止了因土壤水分蒸发而造成的下层土壤盐分上升;另一方面增加了土壤孔隙度,提高了土壤的透水性能,能较大限度地吸收降水,减少地表径流。

同时能提高土壤的持水量,给土壤保水保墒提供了良好条件,这一作用对干旱地区尤其重要。

(2)促进气体交换。

耕作层土壤疏松,孔隙度增加,使土壤的通气性能提高,土壤内外气体易于交换,给好气性土壤微生物活动创造了良好条件,有利于有机质的分解和土壤养分的释放,对黏土效果尤为明显。

土壤气体交换条件的改善,有利于二氧化碳和其他有害气体排出,提高苗木附近大气二氧化碳含量,利于苗木进行光合作用。

同时也有利于苗木根系呼吸作用的正常进行。

(3)促进土壤风化。

土壤耕作后,在北方,土壤垡块可在冬季经过冻垡、晒垡;在南方,土壤可经过曝晒,均有促进土壤风化、加速土壤有机质分解及释放潜在养分,提高土壤营养元素有效性的作用,从而相对提高了土壤肥力。

(4)改善土壤的温热条件。

土壤耕作以后,土壤中含水量相对增加,空气相对增多。

因为水的热容量大,空气又是热的不良导体,从而使土壤温热条件发生变化。

全天内温变幅减小。

这种温热条件的变化有利于根系生长发育,又不致于夏日由于太阳的强烈辐射、地表温度过高而使苗木发生日灼害。

(5)改善土壤结构。

土壤耕作配合施用有机肥料,能形成水稳性的团粒结构。

这种水稳性的团粒结构与土壤肥力较为密切,特别是在西北干旱地区的砂质壤土上,水稳性团粒结构的存在能够增加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往往是土壤肥力提高的标志之一。

即使在黏质土壤上,这种有机质胶结的、水稳性团粒结构,由于疏松多孔,大小孔隙搭配得宜,既有利于通气透水,又有利于保水保肥,也是提高土壤肥力的重要因素。

同时,这种结构的土壤有利于根系呼吸和林木生长。

(6)消灭杂草和防除病虫害。

秋季土壤耕作后,使表层的杂草种子、虫卵、病菌孢子一起翻人土壤深层,将其消灭。

对于怕低温进入土壤深层越冬的害虫,可随耕作被翻到土壤表层或表面,被鸟类啄食或被冻死。

2.整地的主要环节

(1)耕地。

又称为犁地,是整地环节中最主要的环节。

它的作用最大而全面。

耕地季节:

北方在秋季耕地效果最好;南方在秋冬季耕地效果最好。

耕地深度对整地效果影响最大,对土壤的通气性、透水性、水分状况和养分供应以及对根系的分布深度等都有直接影响。

一般播种苗生产区的耕地深度以18~25cm为宜;移植苗区和插条苗区因根系分布较深,在一般的土壤条件下耕地深度以25~35cm为宜;在沙地的耕地深度可比上述浅些;盐碱地为了防止返盐碱,耕地深度要达到40~50cm。

(2)耙地。

耕地后进行的表土耕作环节。

耙地的作用:

是耙碎垡块,覆盖肥料,平整地面,清除杂草,破坏地表结皮,保蓄土壤水分。

耙地的时间:

北方地区一般为早春时期(冬季积雪,保蓄水分,所以秋耕后不耙地);南方地区一般在秋季随耕随耙。

(3)镇压。

目的是破碎土块,压实松土层,促进耕作层的毛细管作用;在干旱地区春季耕作层土壤疏松,通过春季镇压能够减少气态水的损失。

对于保墒(土壤是否能够保住水分的状况)有较好的效果。

(二)苗圃施肥

1.苗圃施肥必要性

施用有机肥,能给土壤增加有机质和各种营养元素。

同时将大量的有益微生物带入土中,加速土壤中无机营养昀释放,还能改善土壤的通透性和气、热条件,给土壤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和苗木根系生长创造有利条件。

2.苗圃施肥时期与方法

圃地施肥必须合理。

有条件的地方可以通过土壤营养元素测定来确定施肥种类和数量。

为林业苗圃后期施肥要视苗情合理施用,强壮苗可少施,弱势苗可多施。

施肥种类最好以磷、钾肥为主,尽量不施氮肥,以防苗木徒长。

(l)基肥。

耕地进行前撒于圃地;以腐熟的有机肥为主,将有机肥和无机肥料混合或配合施用圃地应施足基肥。

基肥可结合整地、作床时施用,以有机肥为主,也可加入部分化肥。

施肥数量应按土壤肥瘠程度、肥料种类和不同的树种来确定。

一般每亩施基肥5OOOkg左右。

幼苗需肥多的树种要进行表层施肥,并加施速效肥料。

(2)追肥。

一般用速效肥料。

分为土壤追肥和根外追肥两种,主要为补充基肥之不足,可根据需要在苗木生长期适时追肥2~4次。

追肥应使用速效肥料,一般苗木以氮肥为主,对高生长旺盛的苗木在生长后期可适当追施钾肥。

土壤追肥时间对追肥效果影响很大,其深度应掌握达到苗木主要根系分布层为宜。

早春是苗木根系生长时期,需要磷和氮,所以早施磷肥和氮肥能促进根系生长提高苗木质量。

幼苗对磷和氮敏感,如果不足会影响生长。

追肥以早为宜。

第一次土壤追肥,应在幼苗期的前期或中期较好。

以后的追肥时间宜在幼苗期的后期和苗木速生期的前半期,因为苗木在速生期的生理代谢作用最旺盛,地上地下生长量最大,需要的肥料最多。

生产上采用的追肥方法有沟施法、浇灌法和撒施法。

从措施和效果来看,许多肥料用沟施法的效果好。

其他方法由于不便于把肥料埋于土中,所以肥料损失较大。

土壤追肥次数因圃地土壤的保肥情况和苗木生长情况而异,总的来说2~5次。

根外追肥是用速效化学肥料的溶液喷与苗木的叶子上的施肥方法。

因为叶子是苗木制造碳水化合物最重要的器官,肥料喷到叶子上很快就会渗透到叶部的细胞中去,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碳水化合物,最后形成苗木需要的营养物质。

主要特点是:

吸收快,喷后20~30min至2h,苗木就开始吸收,且节省肥料可达2/3;一般在急需补充磷、钾或微量元素时应用;溶液浓度不宜过高,以免烧伤苗木;根外追肥一般要喷多次,尤其是短期(2日内)遇到降雨情况。

3.关于施肥的几个原则

(1)依天施肥:

要依据育苗施肥时的天气情况,采取适宜的施肥方法、技术和时间,避免肥料损失,提高施肥效果。

(2)依土施肥:

根据苗圃的土壤养分情况,缺什么元素就施什么肥(酸性砂土磷钾供应不足)。

质地较黏的土壤通透性不好,一般施肥应有机肥,以改善土壤的物理性状;砂土有机质少,保水保肥能力较差,也要施有机肥。

酸性土壤要选用碱性肥料,碱性土壤宜先用酸性肥料。

(3)依苗施肥:

不同树种的苗木,生长发育过程中所需肥料的种类和数量有很大差异,应依据苗木培育过程中对养分的吸收量、利用量、归逐量及循环规律进行施肥。

(4)多种肥料可配合使用,如氮、磷、钾和有机肥料混合使用,以获得较好的施肥效果。

(5)有机肥料是维持土壤肥力效果的最好的肥料。

长期使用大量的化学肥料会使土壤的物理性质恶化。

化学肥料使用过多,可以造成土壤板结,破坏土壤内部的空间结构,自然地力趋于下降。

同时,在施肥过程中,其深度一定要达到苗木主要根系分布层。

(三)轮作与绿肥

1.连作与轮作

(1)连作使菌本质量和产量下降的原因:

①某些树种对某种元素有特殊的需要和吸收能力,在同一块圃地上连续多年培育同一树种的苗木容易引起某些营养元素的缺乏,致使苗木生长不良,降低抗性;②长期培育同一树种的苗木,给某些病原菌和病虫害造成适宜的生活环境,使之容易发展。

(2)轮作的必要性

①能够充分利用土壤肥力;②防除病虫害和杂草;③以苗木和绿肥植物或牧草轮作效果最好。

主要效果在于:

增加土壤有机质;绿肥和牧草能提高土壤含氮量,将空气中的氮固定到土壤中;抑制圃地上盐碱上升;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可增可溶性养分,促进土壤养分活化,并防止土壤养分流失。

(3)轮作方法

有三种:

①苗木与绿肥植物轮作:

实绿肥是种植一些植物(绿肥植物GreenManurePlants)在土地上,再把这些植物翻人泥中让其腐烂,以释出养分。

所以运用绿肥需要一个种植过程。

青葙、太阳麻、油菜花等都是绿肥植物;②苗木与农作物(根系留在土壤中)轮作;③不同树种的苗木轮作(抗病虫害,选择无共同病虫害的苗木进行)。

2.绿肥

(l)含营养元素全面,属于完全肥料,也是含氮素较多的有机质肥料;

(2)改良土壤效果显著;

(3)有些绿肥植物的根系吸收能力强,能吸收利用难溶性的矿物质,故可增加可溶性养分,促进土壤养分活化,并防止土壤养分流失;

(4)种类较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