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市生态休闲养生经济发展战略与前景研究_精品文档.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693176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 页数:45 大小:40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丽水市生态休闲养生经济发展战略与前景研究_精品文档.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丽水市生态休闲养生经济发展战略与前景研究_精品文档.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丽水市生态休闲养生经济发展战略与前景研究_精品文档.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丽水市生态休闲养生经济发展战略与前景研究_精品文档.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丽水市生态休闲养生经济发展战略与前景研究_精品文档.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丽水市生态休闲养生经济发展战略与前景研究_精品文档.doc

《丽水市生态休闲养生经济发展战略与前景研究_精品文档.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丽水市生态休闲养生经济发展战略与前景研究_精品文档.doc(4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丽水市生态休闲养生经济发展战略与前景研究_精品文档.doc

《丽水市生态休闲养生(养老)经济发展规划研究》总体研究报告二

丽水市生态休闲养生经济发展战略与

前景研究

6

摘要

一、丽水走传统工业化发展道路的挑战和制约

丽水地处浙江西南的浙闽结合部,辖区面积17298平方公里,2008年末人口达255.4万,由于地处山区、交通不便,属于浙江省经济发展的落后地区。

为了缩小发展差距,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近年来丽水市利用沿海的温州、台州产业转移机会,一度大力推进工业化进程,重点发展了金属制品、皮毛等制品、通用设备制造、文教体育用品制造、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造、交通运输设备制造、塑料制品、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黑色金属冶炼及延压加工等10大支柱性工业产业。

但丽水对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承接又受到江西、福建等同等欠发展地区强有力的竞争,并且相对于江西、福建等地区,丽水现有的工业支柱产业并没有明显的竞争优势,这意味着丽水市如依靠对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实施工业化的发展道路将受到周边地区激烈的竞争约束和严峻的挑战。

实际上这种对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承接的竞争不仅仅来自周边同等欠发展程度的江西、福建等内陆地区,也来自东南亚、南亚甚至非洲等欠发达地区,所以依靠沿海地区产业转移承接,丽水市将很难实现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目标。

与此同时,由于丽水处于浙江和长三角“上风上水”地带,国家和浙江省对环境保护要求加强的背景下,丽水必然被要求走一条不同于“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工业化发展道路,其发展模式必然要求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平衡。

二、丽水发展生态休闲养生经济的可行性

自然生态恶化激起的可持续发展认同,以及健康风险加大,诱导了消费服务生态化和生态环境经济化。

同时,由于日益加深的老龄化趋势,养老经济异军突起,基于生态型的养老服务需求迅速上升。

由生态消费革命和养老经济共同推动下,生态休闲养生经济应运而生。

在一些生态资源条件良好的发达国家和地区生态休闲养生经济逐渐成为一种新兴的经济发展模式。

生态休闲养生经济主要产业包括:

面向具有充分闲暇人群的生态养生服务和面向间歇性闲暇人群的生态休闲服务,以及由生态养生、休闲服务派生的对外养生教育、护理培训等服务和养生用品制造业等。

概括起来,它具有以下方面特点:

其一,生态性;其二,异地市场服务性;其三,高端性;其四,高度集群性;其五,高度专业化和高度分工;其六,高度外向型;其七,高附加值。

但生态休闲养生经济不同于一般的经济模式,它对地区的资源和区位条件具有严格的要求:

一是,对优质生态资源的高度依赖,二是,与主要目标市场具有中度临近距离的区位要求。

而丽水则完全具备了上述两方面的发展条件要求。

首先,丽水市是浙江省乃至长三角地区的“生态高地”,气候适宜,拥有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条件,也因为山灵水明,形成了一系列有利于养生的遗迹、民俗等人文资源,为丽水发展生态休闲养生经济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其次,丽水市位于长三角都市圈边缘的浙西南,距温州126公里,

距金华市122公里,距杭州292公里,距上海512公里,区域区位优势明显。

在现代交通工具条件下,既能有效保证丽水与上海、杭州、宁波等大都市区之间便利通勤往来,有效的纳入大都市区人群进入目标市场,同时又与大都市区保持了适当的通勤距离,成功地远离了城市的喧嚣,有效的保证了完整的生态资源。

生态休闲养生经济

市场需求

供给基础

市场潜力

老龄化导致的老龄服务需求增长

消费模式的革命形成的生态养生需求增长

市场获得条件

临近富庶的长三角和台湾

拥有丰富的侨民资源

生态资源

人文资源

气候温暖湿润

光照充足、无霜期长

森林覆盖率高、负氧离子丰

溪流湖泊广布、水质好、水资源丰富

养生遗迹、历史文化源远流长

民俗养生文化无处不在

图1丽水发展生态休闲养生经济的资源条件

三、丽水市经济发展定位与前景预测

鉴于丽水市第二产业发展可能面临的竞争困境,丽水市应充分利用其优越的生态资源优势和良好的市场区位优势,大力发展生态休闲养生经济,优先发展生态休闲养生经济的龙头产业——生态养生服务业,重点发展面向老年人口的生态养老服务和面向孕产妇、婴幼儿的生态养胎育婴服务,做好生活养生护理、保健养生护理、医疗卫生护

理、养生文体娱乐服务,把丽水建设成为全球知名的生态养老基地和生态养胎育婴基地,围绕龙头产业生态养老服务和生态养胎育婴服务,大力发展养生教育培训、养生科研开发、高端养生用品制造业和养生农副产品生产,形成庞大的养生产业集群。

生态养生服务

养老、养胎、育婴

生活养生护理

保健养生护理

医疗卫生护理

养生文体娱乐服务

探亲家属休闲服务

生态养生疗养服务

养生教育培训

养生科研开发

养生用品制造

养生农业开发

外来人口的

本地消费服务

服务输出

产品输出

受年龄、收入、交通、生态容量等制约的市场

不受制约的全球市场

不受制约的全球市场

图2丽水市生态休闲养生产业集群结构图

对丽水而言,生态休闲养生经济属于新经济增长点,它意味着丽水经济发展模式的根本转变,因此也意味着丽水发展速度和发展前景的重新定位。

我们根据丽水历年经济发展数据对丽水未来时期经济发展惯性趋势分近期、中期、远期三阶段进行了预测(见表1),结论是人均GDP大致每5年翻一番。

同时,考虑生态休闲养生经济将对丽

水第三产业发展做出巨大贡献,对第三产业发展速度作了重新调整,按照惯性趋势发展目标和规划发展目标,分别对各时期第三产业发展速度和三次产业结构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和预测,见表2。

表1丽水2009-2030主要年度人均GDP与人均GDP增长指数预测(2008年为基数)

 

2008

2009

2015

2020

2025

2030

人均GDP(元)

22053

24315

52237

97638

188288

358444

指数(%)

100

110.26

236.87

442.74

853.80

1625.37

2008-2015

2015-2020

2020-2030

年均增长率(%)

13.11

13.32

13.88

表2:

丽水不同GDP增长目标条件下的第三产业增长速度和三次产业结构

 

期间

2008-2015

2015-2020

2020-2030

趋势增长目标

趋势GDP增长目标(%)

13.11

13.32

13.88

三产增速(%)

13.08

15.43

17.11

年度

2015

2020

2030

三次产业结构(%)

5.78:

53.79:

40.42

3.64:

52.02:

44.34

1.14:

39.97:

58.65

期间

2008-2015

2015-2020

2020-2030

规划增长目标

GDP增速设定(%)

18

15

12

三产增速(%)

23.4962

17.3192

12.829

年度

2015

2020

2030

三次产业结构(%)

4.3:

39.99:

55.7

2.51:

35.93:

61.54

1.12:

32.61:

66.25

目录

一、丽水走传统工业化发展道路的挑战和制约 1

(一)浙江省内地区发展差距与丽水发展突破 1

(二)周边地区产业竞争与承接 5

(三)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平衡 8

二、生态休闲养生经济兴起及其特征 10

(一)生态休闲养生经济兴起 10

(二)生态休闲养生经济的基本特征 14

(三)生态休闲养生市场细分与两大生态服务产业的比较 16

三、丽水发展生态休闲养生经济的资源条件与制约因素 20

(一)丽水发展生态休闲养生经济的资源条件 20

(二)丽水发展生态休闲养生经济可能面临的制约因素 23

四、丽水市经济发展定位 27

(一)丽水经济发展的总体定位 27

(二)丽水生态休闲养生产业结构选择与市场定位 27

(三)丽水生态养生服务业的发展模式定位 29

五、丽水市经济发展前景预测 32

(一)基于增长趋势的丽水经济发展前景预测 32

(二)基于结构转换的丽水经济发展前景分析 34

一、丽水走传统工业化发展道路的挑战和制约

丽水地处浙江西南的浙闽结合部,辖区面积17298平方公里,2008年末人口达255.4万,由于地处山区、交通不便,属于浙江省经济发展的落后地区。

近年来丽水市为促进经济发展一度大力推进工业化进程,但周边地区的产业竞争态势和生态环境保护要求,使得丽水走传统工业化发展道路将遇到不可逾越的挑战和制约,丽水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走一条不同于传统工业化的发展道路。

(一)浙江省内地区发展差距与丽水发展突破

由于自然地理等因素,在浙江各地级城市中,丽水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属于浙江最落后地区。

2008年市域地区生产总值505.28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2053元,仅相当于全省平均水平的52.24%,全省11个地级城市中排名末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710元,仅相当于全省平均水平的77.92%,全省11各地级城市中仅高于衢州;农民人均纯收入5050元,仅相当于全省平均水平的54.55%,全省11各地级城市中排名末位,如表1所示。

纵向考察,近年来丽水大力推进工业化进程,但丽水与省内其它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呈现典型的发展初期(落后地区与发达地区之间)差距变化特点。

一方面,衡量产出水平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差距呈缩小趋势,2003-2008的5年间,丽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平均比重提高了9个百分点;另一方面衡量居民实际收入福利的人均收入差距却呈扩大趋势,2003-2008的5年间,丽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占全省平均比重下降了4个百分点,丽水农民人均纯收入占全省平均比重也下降了1.55个百分点,如表1所示。

为了缩小发展差距,促进丽水经济社会发展,近年来丽水市利用沿海的温州、台州产业转移机会,一度大力推进工业化进程,第二产业出现了较快增长趋势,如图1所示,自1998年以来,由于工业化加速,丽水市第二产业占GDP比重连年攀升,1998-2008的10年间丽水第二产业占GDP比重增加了13.7个百分点,至2008年达到48.6%。

在第二产业中,丽水市重点发展金属制品、皮毛等制品、通用设备制造、文教体育用品制造、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造、交通运输设备制造、塑料制品、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黑色金属冶炼及延压加工等10大支柱性工业产业(各支柱产业2007年就业人口占工业总就业人口比重均超过4%,各支柱产业2007年增加值占工业总计增加值比重均超过3%)。

不过10大工业支柱产业中,多数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其所占比重呈快速增长趋势,如2001-2007年间,黑色金属冶炼延压加工、电力燃气水生产供应、塑料制品、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造业、金属制品业等所占比重均有较大提高;有些产业正逐步淘退,其所占比重逐渐下降,如2001-2007年间,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所占比重成交明显下降趋势。

表1丽水与浙江各市发展差距及其变化(元,%)

人均GDP

城镇居民人均

可支配收入

农村居民人均

可支配收入

2003

2005

2008

2003

2005

2008

2003

2005

2008

浙江省

20444

27703

42214

13180

16294

22727

5431

6660

9258

杭州市

32819

44853

60414

12898

16601

23534

5740

7655

10692

宁波市

32639

44156

56771 

14277

17394

25196

6221

7810

11450 

嘉兴市

25792

34706

4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