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语文课文分体裁复习提纲.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930621 上传时间:2023-01-12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1.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初中语文课文分体裁复习提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人教版初中语文课文分体裁复习提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人教版初中语文课文分体裁复习提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人教版初中语文课文分体裁复习提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人教版初中语文课文分体裁复习提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初中语文课文分体裁复习提纲.docx

《人教版初中语文课文分体裁复习提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初中语文课文分体裁复习提纲.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初中语文课文分体裁复习提纲.docx

人教版初中语文课文分体裁复习提纲

人教版初中语文课文分体裁复习提纲  

 

人教版初中语文课文分体裁复习提纲

   我们可以将现代文阅读考察要求概括为:

文章思路结构分析、内容主旨理解、词句揣摩分析(语言品味)和表达看法、探究思考这几个方面。

课标的对现代文阅读的要求适用于各类文体阅读。

中考主要从三类文体来把握:

记叙性文体(包括小说和叙述性、抒情性散文),主要考点是记叙要素、顺序和线索、表达方式和写作技巧等,如果是小说自然要从人物、情节和环境三个要素入手;科技作品(说明文)主要考查说明对象及特点、说明方法、顺序和说明语言等;议论文主要考查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和议论文语言。

其它文体:

诗歌(古体诗、近体诗)、戏剧、报告文学、传记文学、书信、神话、寓言。

 

一、记叙性文体

[知识点储备]

1、六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2、记叙顺序:

顺叙、倒叙、插叙。

3、记叙文中议论的作用:

引发读者思考,点明人物或事件的意义,突出中心,升华主题,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4、记叙文中抒情的作用:

抒发作者深沉的情感,引发读者的感情共鸣,使文章具有强大的感染力。

5、记叙文段意的归纳:

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2、表达方式:

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

3、修辞手法:

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设问、反问、反复、对比、顶针、互文、呼告。

4、修辞手法的作用:

①、比喻、拟人:

生动形象;

②、排比:

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③、设问:

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④、反问:

强调,加强语气等;

⑤、对比:

强调了……突出了……;

⑥、反复:

强调了……加强语气;

⑦、夸张:

突出、强调;

 

A、现代诗

知识储备

1、诗歌的语言特点:

凝练。

所谓凝练,就是用精练而优美的语言,表现尽可能丰富的思想感情。

2、诗歌的押韵,韵脚:

诗句的末一个字的韵母相同或相近,就为押韵;句末押韵的字就称为韵脚。

3、词是古代韵文的一种形式,每一种词牌都有固定的格式和调子,可以唱;词的句式有长有短,因而又叫长短句。

词有上下阕之分。

[相关课文篇目]

七上

1、*《在山的那边》(王家新)            6、《理想》(流水河)

14、*《秋天》(何其芳)                16、《化石吟》(张锋)

24、*诗两首                            27、郭沫若诗两首

    《金色花》(泰戈尔)《纸船》(冰心)          《天上的街市》《静夜》

七下

4、诗两首                               6、*黄河颂(光未然)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普希金)《未选择的路》(弗罗斯特)

八下

10、组歌(节选)(纪伯伦) 《浪之歌》《雨之歌》

九上

2、《雨说》(郑愁予)                   3、《星星变奏曲》(江河)

4、外国诗两首

    《蛔蛔与蛐蛐》《夜》(叶赛宁)

九下

1、诗两首                                2、我用残损的手掌(戴望舒)

     我爱这土地(艾青)乡愁(余光中)

  3、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舒婷)         4、外国诗两首

                                              祖国(莱蒙托夫)黑人谈河流(休斯)

[考点提炼]

1、诗歌的特点:

抒情性、概括性、形象性、音乐性。

2、按表达方式分为:

抒情诗、叙事诗、说理诗。

3、按体裁分为:

旧体诗、新诗。

4、表现手法:

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先扬后抑、先抑后扬、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

5、抒情方式:

直接抒情、间接抒情。

B、小说

 [相关课文篇目]

七下

 7、最后一课(都德)                      16、《社戏》(小说)

八上

2、《芦花荡》(小说)                     3、《蜡烛》(小说)

8、《台阶》(小说)

八下

15、《喂,出来》(科幻小说)

九上

9、《故乡》                               10、《孤独之旅》

11、《我的叔叔于勒》                      12、《心声》

17、《智取生辰纲》                        18、《杨修之死》

19、《范进中举》                          20、《香菱学诗》

九下

5、《孔乙己》(短篇)                      6、《蒲柳人家》(长篇节选)

7、《变色龙》(短篇)                      8、《热爱生命》(长篇节选)

[知识点储备]

1、小说三要素:

人物(主要)、情节、环境。

2、描写人物的方法:

语言、动作、神态、外貌、心理、细节。

3、描写人物的角度:

正面、侧面。

4、情节四部分:

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5、环境描写分为:

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6、自然环境的作用:

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人物活动的空间,衬托人物的心情。

7、社会环境的作用:

交代事件发生的社会背景、时代特征,衬托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提示文章主题。

8、根据篇幅的长短分为:

长篇、中篇、短篇、小小说。

9、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①、文首:

开篇点题;渲染气氛;埋下伏笔;设置悬念;为下文作铺垫;总领下文。

②、文中:

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③、文末:

点明中心;深化主题;照应开头。

C、散文   

知识储备

散文的特征;形散而神不散。

散文的形式不拘一格,可以记人,叙事,也可以写景,状物。

散文中无论抒情还是议论,都必须以所记叙或描写的人,事,景,物为依托。

记叙,描写是抒情议论的基础,抒情,议论的记叙,描写的深化。

散文中记叙,描写,抒情,议论几种表达方式常常是综合运用的。

 [相关课文篇目]

七上

4、《紫藤罗瀑布》(抒情散文)             11、《春》(写景散文)

12、济南的冬天》(写景散文)               13、《夏感》(写景散文)

21、《风筝》(记叙文)                      22、《羚羊木雕》(记叙文)

23、《散步》(记叙性散文)

七下

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回忆性散文)     2、《爸爸的花儿落了》(回忆性散文)

9、《土地的誓言》(抒情性散文)            11、《邓稼先》

12、《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13、《音乐巨人贝多芬》

14、《福楼拜的星期天》                      17、《安塞腰鼓》(抒情散文)

18、《竹影》(艺术散文)                    19、《观舞记》(艺术散文)

21、《伟大的悲剧》(记叙文)                22、《在沙漠中心》(记叙文)

23、《登上地球之颠》(记叙文)              26、《猫》(记叙文)

27、《羚羊飞渡》(记叙文)

八上

6、《阿长与〈山海经〉》(记叙性散文)       7、《背影》朱自清

9、《老王》(记叙性散文)                  10、《信客》(记叙性散文)

八下(记叙性散文)

1、《藤野先生》(记叙性散文)                2、《我的母亲》(记人为主的记叙文)

3、《我的第一本书》(记事为主的记叙文)     6、《雪》(抒情性散文)

7、《雷电颂》(散文诗)

8、《短文两篇》(散文诗)                   9、《海燕》(散文诗)

10、《组歌》(散文诗)                      16、《云南的歌会》(记叙性散文)

17、《端午的鸭蛋》(记叙性散文)           18、《吆喝》(记叙性散文)

19、《春酒》(记叙性散文)

九上(抒情性散文)

九下(议论性散文)

8、《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议论性散文) 9、《谈生命》(议论性散文)

10、《那树》

考点提炼

1、描写景物的角度:

视觉、听觉、味觉、触觉。

2、描写景物的方法:

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及近(由近及远)。

 D、戏剧(剧本)

[知识点储备]

戏剧是一种以表演艺术为中心的综合艺术,它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人物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现实生活。

戏剧包括话剧,歌剧,舞剧等。

供演出用的剧本,即戏剧作品。

主要特点:

有尖锐的矛盾冲突,在矛盾冲突中推动剧情发展,展示人物性格;人物,场景,情节高度集中,矛盾冲突要在短暂的时间内,不多的场次中反映出来;人物语言要求个性化,行动化,口语化。

剧本是舞台演出的依据和基础,是戏剧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决定着戏剧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由于演出的需要,剧本里有一些说明性的文字,叫做“舞台说明”又称“舞台提示”,内容包括人物表,时间,地点,服装,道具,布景以及人物的表情,动作,上下场等。

舞台说明有助于人物性格的刻画,故事情节的展开。

1、分类:

①、按表现形式:

话剧、诗剧、歌剧、舞剧、戏曲。

②、按内容性质:

悲剧、喜剧、正剧。

③、按题材反映的时代:

现代剧、历史剧、神话剧、科学幻想剧、童话剧、儿童剧。

④、按篇幅规模:

多幕剧、独幕剧。

[相关课文篇目]

八下

《雷电颂》郭沫若

九下

13、《威尼斯商人》(话剧)                   14、《变脸》(戏曲)

15、《枣儿》(话剧)                         16、《音乐之声》(电影剧本)

E、童话、神话、寓言

[知识点储备]

童话寓言民间故事神话知识要点

 

(1)童话寓言都通过丰富的想象,采用夸张,拟人等表现手法,塑造种种具有象征意义的形象,反映多姿多彩的社会生活。

两者不同点是童话更富于幻想,故事大都神奇曲折,语言生动浅显,富有儿童情趣。

寓言则把深刻的道理寄托在简短的故事里面,语言简朴明快,借此喻彼,借小喻大,一般都含有讽刺或劝戒的教育意义。

 

(2)民间故事是一种立足于现实而又富有幻想的口头文学作品。

由于它反映劳动人民的要求和愿望,所以就广泛地流传在人民群众之中。

民间故事一般有完整的故事情节,鲜明的人物性格,语言口语化,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地方色彩。

 (3)神话反映古代人们对世界起源。

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原始理解。

并通过超自然的形象和幻想的形式来表现的故事和传说,它借助想象来表达古代人民征服自然力的理想和追求。

七上

26、《皇帝的新衣》(童话)                   28、《女娲造人》(神话故事)

29、《盲孩子和他的影子》(童话)             30、《寓言四则》

七下

3、《丑小鸭》(童话)

F、传记

[知识点储备]

传记一般分两类:

一类记叙自己的生平;一类记叙他人的生平。

传记的主要特点是实录,要求实事求是,不允许虚构夸张。

传记在表达上以记叙为主,也可以适当插入议论,描写。

传记记叙的顺序一般以时间为序。

人物和人物故事的区别在于人物故事只要具体写出人物的某个事件或某几件事就行了。

小传则要求写出人物的出生地,出生年月,主要经历等。

人物自传的繁简区别在于自传可以根据需要采用不同写法,可以写自己全部经历,也可以写自己某个时期的经历。

七上

9、《我的信念》(自传文)

八下

4、《列夫·托尔斯泰》(人物传记)

G、演讲稿、书信、新闻

知识储备

新闻通讯的知识要点

 

(1)新闻和通信都是报道最近发生的新鲜而重要的信息,要求真实,及时。

不同点:

新闻比较简短,通信比较详尽。

新闻以记叙为主,让事实本身说话,一般不作描写,议论,抒情等。

通信具有一定的文学性,往往综和运用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新闻的语言简明扼要,一般不展开情节,通信则要求具体生动,它往往根据表达的需要,对人,事作多方面的或全过程的具体报道。

 

(2)新闻的结构包括标题,导语,主体三部分。

标题通常是新闻内容的提要。

导语是事件或事件中心的概述。

主体则是介绍有关情况或进一步突出中心。

 (3)新闻一般应交代有关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符号记叙文的六要素)

 (4)新闻的标题有时不只一个,有正题(展示主要事实和中心思想);引题(交代情况,烘托气氛);副题(对正题作补充说明)

书信有关知识要点

 

(1)日常书信一般有六个部分:

称谓,问候,正文,祝颂,具名,日期。

 

(2)称谓应顶格写,单独一行,后面加上冒号。

问候语是礼貌用语,应在称谓的下一行,空两格。

 (3)祝颂语分两截,前一截连接正文,或另起一行,空两格写;后一截必须另起一行,顶格写,以示尊重。

 (4)具名的位置,应在祝颂语后一截的下一行接近末尾的地方。

日期在具名的下一行靠右一点。

日期最好写全,即年、月、日。

演讲稿也叫演说辞,它是在较为隆重的仪式上和某些公众场所发表的讲话文稿。

它可以用来交流思想、感情,表达主张、见解;也可以用来介绍自己的学习、工作情况和经验……等等;演讲稿具有宣传、鼓动、教育和欣赏等作用,它可以把演讲者的观点、主张与思想感情传达给听众以及读者,使他们信服并在思想感情上产生共鸣。

七下

24、《真正的英雄》(讲演稿)

八上

1、《新闻二则》(新闻)

4、《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罢特勒上尉的信》(书信)

回过头来看看我们梳理了多少考点。

汇总一下。

考点之一:

叙事线索考查类型:

直接让考生回答"本文的线索是什么?

"

线索:

①人物线索:

人物的见闻感受或者事迹  ②物品线索:

某一有特殊意义的物品。

③感情线索:

作者或作品中主要人物的思想感情变化。

④事件线索:

中心事件 ⑤时间线索作用:

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

考点之二:

表达方式的考查[类型1]、直接考查某个具体句子或文段运用何种表达方式。

对策:

了解表达方式的几种类型:

记叙、议论、说明、抒情、描写[类型2]、本段(本句)运用了哪些描写?

简要说明这些描写的作用?

对策:

1、了解描写的几种形式

(1)从不同的感觉来描写(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

(2)以动衬静,动静结合(3)正面与侧面,直接与间接(4)人物描写的多种方法(5)环境描写2、重点了解几种描写的作用及答题格式。

 ①肖像(外貌)描写[包括神态描写](描写人物容貌、衣着、神情、姿态等):

交代了人物××身份、××地位、××处境、经历以及××心理状态、××思想性格等情况。

②语言(对话)描写和行动(动作)描写:

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人物的××心理(心情),并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征或××精神品质。

有时还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③心理描写:

形象生动地反映出人物的××思想,揭示了人物的××性格或者××品质。

④环境描写:

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自然景观如天气、季节、山川、湖海等自然景物):

渲染××环境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预示人物的××命运、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社会环境:

交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渲染××环境气氛。

衬托人物心情;推动情节发展;[类型3]、体会文中的细节描写,用一段话描写人物此刻的心理活动。

对策:

联系前后文,揣摩人物心理活动,紧扣语境展开描写

考点之三:

表现手法[类型]:

直接让考生归纳文段的表现手法及在文中的作用

对策:

1,了解衬托象征、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抑扬结合、正反对比、侧面烘托、虚实结合、以小见大、运用第二人称抒情、卒章显志、巧设悬念、首尾呼应、铺垫映衬、一线串珠、明线暗线等常见的表现手法。

2,掌握几种重要表现手法的作用如:

衬托(侧面烘托):

以次要的人或事物衬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感情等。

欲扬先抑:

先贬抑再大力颂扬所描写的对象,上下文形成对比,突出所写的对象,收到出人意料的感人效果。

前后照应(首尾呼应):

使情节完整、结构严谨、中心突出。

设制悬念:

引起读者的注意与思考,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使文章情节曲折

考点之四、含义作用题型[类型1]、直接让考生回答人称在文中的作用对策:

了解人称的作用,再根据具体内容答题第一人称:

亲切,自然,真实,适于心理描写,便于刻画人物形象及性格特征第二人称:

便于情感交流第三人称:

显得客观,不受时空限制,便于叙事和议论[类型2]、让考生直接回答文段或句子在结构或内容上起什么作用对策:

了解文段或句子在文章开头中间结尾的作用:

 开头:

总领全文,引出下文,为后文打下伏笔,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兴趣或思考。

中间:

呼应前文,承上启下段末起总结作用;(总结上文;引出下文) 结尾:

照应开头;篇末点××题;总结全文,深化××中心;首尾呼应;回味无穷。

[类型3]、对具体句子的品析。

对策:

联系前后文,在句子的前后找答案。

注重抓中心词、关键词、有关议论抒情描写等词句。

在句子前后找答案可以用原文回答,有些需要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

[类型4]、记叙文中议论句段的作用?

 对策:

引发读者思考,点明人物或事件的意义,突出中心,升华主题,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类型5]、记叙文中抒情的作用?

对策:

抒发作者真挚深沉的情感,引发读者的感情共鸣,使文章具有强大的感染力。

考点之五、结构层次给文段划分层次结构,并归纳层意或段意

对策:

1、划分段落层次的方法

(1)按时间划分(找表时间的短语)

(2)按地点划分(找表地点的短语)

(3)按事情发展过程(找各个事件)(4)总分总(掐头去尾)2、概括层意的方法

(1)摘句法:

在文中找出中心句作为段意(有时要中心句进行适当的删改)。

(2)概括法:

例1:

(记叙的段落)记叙了+××人(组织或单位)+××时××地+何种情况下+做××+结果。

(注意原文强调的是什么)例如2:

(描写的段落)描写了+××景物+××特征。

例如3:

(抒情的段落)抒发了怎么样的感情。

(3)叠加法:

有些文段有两个以上的主要内容,就要把表达这些内容组合成句就行。

考点之六、内容及中心的概括[考查1]直接复述故事或概括内容  对策:

了解内容概括方法:

①文章标题法;②叠加法(把文章主要段落的大意连贯起来,加以综合概括)③一线串珠法④六要素法[考查2]直接让考生概括人物性格 对策:

1、可以从原文中直接摘取对人物的评价性词语;2、结合文章中描写的重点,自己概括总结;3、遵循"找原文——细分析——得结论"思维的过程。

[考查3]直接让考生概括主旨  对策:

1、掌握概括方法看题目人物(事物)事件进行综合概括。

2、注重格式:

此文记叙了(描写了、刻画了)……的故事(事迹,经过等),表现了(赞美了、揭示了)……的思想(性格、精神),抒发了作者……的感情。

提示:

强调三个部分:

内容是什么,文章怎么样,作者怎么样。

考点之七、语言赏析[类型1]分析某个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对策:

(1)了解用词之美——动词形容词精辟准确,把事物说得形象具体;使用成语,为文章增色;关键词能为中心服务。

(2)掌握答题技巧:

把握词语的比喻意、引伸意、双关义。

[类型2]找出文中你最喜欢的句子,并说说理由。

对策:

了解语言美的几种形式及作用①修辞之美比喻、拟人:

生动形象地写出xx事物的xx特点。

排比:

增强文章气势,增加感染力、说服力对比:

突出描写对象的某种特点反复:

有强调语气,强化内容的作用夸张:

突出事物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对偶:

语句整齐、意韵铿锵反问:

增强语气,强烈抒情。

注:

必须结合相关语句分析。

②句式之美——如骈句、长短句、对偶句、也有排比句,还有运用一组关联词语的句子等等。

(作用:

句式不同,表达的效果就不同。

疑问句造成悬念,反问句加强语气,也可以从灵活多变、富有表现力等方面去品味其妙处)③哲理之美——形象而含蓄,具有言外之意,富有哲理的句子。

这些句子一般在文章的开头结尾。

(作用:

可以给人以启迪教育作用。

)④内容之美——内容丰富题材新颖又与中心连接紧密的句子。

(作用:

全面新颖,能很好地为中心服务。

(2)注意答题格式:

我喜欢xx 句,因为它xx.

考点之八。

知识拓展题[类型1]、人物事件拓展。

如:

本人主人公是一个爱国将领,你还能举出哪些?

 对策:

弄清人物身份、性格,或把握事件的性质,再根据自己的积累寻找合适答案。

类型2]、仿照文中某个句子再写两个句子。

 对策:

1、分析文段中的句式特点、表达方式、修辞及感情色彩;2、展开联想,梳理大脑中储备的相关信息进行仿写,力求形神兼备。

①修辞类:

比喻,拟人

②表现手法类:

欲扬先抑,象征,想象,联想,借物抒情

09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八大考点及答题对策

 

F、说明文

[知识点储备]

说明文文体知识要点

(1)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按一定的要求解说事物或事理的文章称为说明文。

说明文的语言特点:

准确,平实,简洁。

(2)说明事物的前提是抓住事物的特征。

所谓特征就是事物间相互区别的标志。

(3)说明文的说明顺序有:

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有总说后分说,先主要后次要,先原因后结果,由现象到本质,由性能到功用等)

(4)常用的说明方法有:

分类别,作解释,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用数字,列图表。

(5)说明文按说明对象和内容分有:

说明实体事物和说明抽象事理两大类。

说明文按写作方法和表达方式分有:

平实性说明文和文艺性说明文。

(6)平实性说明文和文艺性说明文的区别在于:

平实性说明文纯用说明的表达方式,语言朴实简明,内容具体,切实使人读了就能明白。

如自然科学的各类教科书。

科技信息资料,实验报告,说明书等。

文艺性说明文以说明为主,辅以叙述,描写,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并常用借助一些修辞方法,形象化地介绍事物或阐述事理,使读者在获得知识的同时,还能得到艺术的享受,这类说明文通常称知识小品或科学小品。

(7)说明文的描写和记叙文中的描写区别:

a目的不同:

记叙文中的描写是为了“使人有所感,”;说明文的描写是为了“使人有所知”。

b记叙文可以根据中心思想的需要,使用各种描写方法起到多方面的作用。

说明文的描写则只能在说明事物的过程中,借助某钟形象化的手法,对事物的特征作一些必要的描绘,主要是起到使说明的事物特征更具体,更形象。

c记叙文中的描写可以发挥艺术想象,可以夸张,渲染,而说明文中的描写在务真求实的前提下进行语言加工,做到既形象生动,又真实可信。

 

 

 [相关课文篇目]

七上

17、《看云识天气》(说明文)(自然现象)  18、《绿色蝈蝈》(说明文)(动物)

七下(事物性说明文)

29、《马》(说明文)

八上(事理性说明文)

11、《中国石拱桥》                        12、《桥之美》

13、《苏州园林》                          14、《故宫博物院》

15、《说“屏”》                          16、《大自然的语言》

17、《奇妙的克隆》                        18、《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19、《生物入侵者》                        20、《你一定会听见》

八下

11、《敬畏自然》(事理说明文)              12、《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事物说明文)

13、《旅鼠之谜》(事物说明文)            14、《大雁归来》(事物说明文)

九上

考点提炼

1、说明顺序:

时间、空间、逻辑。

2、说明方法:

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引用、分类别、摹状貌、下定义、作诠释。

3、文章结构:

总分、分总、总分总。

4、说明文段意的归纳:

  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5、说明文中词语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