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练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含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913371 上传时间:2023-01-1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20.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练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练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练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练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练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练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含答案.docx

《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练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练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含答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练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含答案.docx

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练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含答案

2021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练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一、选择题

1、某温度下,浓度都是1mol·L-1的两种气体X2和Y2,在密闭容器中反应生成气体Z,经tmin后,测得各物质的浓度分别为c(X2)=0.4mol·L-1,c(Y2)=0.6mol·L-1,c(Z)=0.4mol·L-1,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

A.2X2+3Y2

2X2Y3B.3X2+2Y2

2X3Y2

C.X2+2Y2

2XY2D.2X2+Y2

2X2Y

【答案】 B

2、下列叙述及解释正确的是(  )

A.2NO2(g)(红棕色)

N2O4(g)(无色) ΔH<0,在平衡后,对平衡体系采取缩小容积、增大压强的措施,因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故体系颜色变浅

B.H2(g)+I2(g)

2HI(g) ΔH<0,在平衡后,对平衡体系采取增大容积、减小压强的措施,因为平衡不移动,故体系颜色不变

C.FeCl3+3KSCN

Fe(SCN)3(红色)+3KCl,在平衡后,加少量KCl,因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故体系颜色变浅

D.对于N2+3H2

2NH3,平衡后,压强不变,充入O2,平衡左移

【答案】D

【解析】缩小体积,尽管平衡右移,但c(NO2)浓度仍增大(因为体积减小),颜色变深,A错误;扩大容积,平衡不动,但c(I2)减小(因为体积增加),体系颜色变浅,B错误;KCl没有参与反应,对平衡无影响,C错误;压强不变,充入不参与反应的O2,体积扩大相当于直接减压,平衡左移,D正确。

3、用O2将HCl转化为Cl2,可提高效益,减少污染。

一定条件下测得反应过程中n(Cl2)的数据如下:

t/min

0

2.0

4.0

6.0

8.0

n(Cl2)/10-3mol

0

1.8

3.7

5.4

7.2

计算2.0~6.0min内以HCl的物质的量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

        (以mol·min-1为单位,写出计算过程)。

 

【解析】根据反应4HCl+O2

2Cl2+2H2O可知,v(HCl)=

=

=1.8×10-3mol·min-1。

【答案】v(HCl)=

=1.8×10-3mol·min-1

4、一定条件下反应A(s)+3B(g)

2C(g)在10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测得2min内,A的物质的量由20mol减少到8mol,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用A表示该反应的反应速率为0.6mol·L-1·min-1

B.用B表示该反应的反应速率为2.4mol·L-1·min-1

C.2v(B)=3v(C)

D.2min末,用C表示该反应的反应速率为3.6mol·L-1·min-1

【解析】A为固体,所以不能用A的浓度变化量来表示该反应的反应速率,A项错误;2min内,A的物质的量由20mol减少到8mol,同时B的物质的量减少36mol,C的物质的量增加24mol,根据v=

代入数值计算,可知v(B)=1.8mol·L-1·min-1,B项错误;v(C)=1.2mol·L-1·min-1,根据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可知,v(B)∶v(C)=3∶2,则2v(B)=3v(C),C项正确;化学反应速率为平均速率而不是瞬时速率,D项错误。

【答案】C

5、下列表格中的各种情况,可以用对应选项中的图像表示的是(  )。

选项

反应

A

外形、大小相近的金属和水反应

Na

K

B

4mL0.01mol·L-1KMnO4溶液分别和不同浓度的2mLH2C2O4(草酸)溶液反应

0.1mol·L-1的H2C2O4溶液

0.2mol·L-1的H2C2O4溶液

C

5mL0.1mol·L-1Na2S2O3溶液和5mL0.1mol·L-1H2SO4溶液反应

热水

冷水

D

5mL4%的过氧化氢溶液分解放出O2

无MnO2粉末

加MnO2粉末

【解析】由于K比Na活泼,故大小相同的金属K和Na与水反应,K的反应速率更快,又由于Na、K与H2O反应均为放热反应,随着反应的进行,放出大量的热,反应速率逐渐加快,故A项不正确;由于起始时乙中H2C2O4浓度大,故其反应速率比甲中快,B项不正确;由于甲反应是在热水中进行的,温度高,故甲的反应速率大于乙,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物浓度逐渐减小,故甲、乙中反应速率逐渐减小,C项正确;MnO2在H2O2的分解过程中起催化作用,故乙的反应速率大于甲,D项不正确。

【答案】C

6、向某密闭容器中加入0.3molA、0.1molC和一定量的B三种气体。

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各物质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1所示[t0~t1阶段的c(B)变化未画出]。

图2为t2时刻后改变条件时平衡体系中正、逆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四个阶段都各改变一种反应条件且互不相同,t3~t4阶段为使用催化剂。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t1=15s,则用A的浓度变化表示的t0~t1阶段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04mol·L-1·s-1

B.t4~t5阶段改变的条件一定为减小压强

C.该容器的容积为2L,B的起始物质的量为0.02mol

D.t5~t6阶段,容器内A的物质的量减少了0.06mol,而此过程中容器与外界的热交换总量为akJ,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3A(g)

B(g)+2C(g) ΔH=-50akJ·mol-1

【解析】C的浓度变化为0.11mol·L-1-0.05mol·L-1=0.06mol·L-1,t3~t4与t4~t5,条件改变时,平衡不发生移动,只可能是两种情况:

一是加入了催化剂;二是该反应是一个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相等的反应,改变的条件是体系的压强。

t3~t4阶段为使用催化剂,则t4~t5阶段改变的条件一定为减小压强。

前15s内A的浓度变化为0.15mol·L-1-0.06mol·L-1=0.09mol·L-1,A的反应速率为0.006mol·L-1·s-1,A项错误;A与C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3∶2,且该反应为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相等的反应,故B只能为生成物,且B与C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2,则B的浓度改变为0.03mol·L-1,B的平衡浓度为0.05mol·L-1,则其起始浓度为0.02mol·L-1,物质的量为0.04mol,C项错误;t5~t6改变的条件为升高温度,这时反应正向进行,所以正反应为吸热反应,D项错误。

【答案】B

7、(NH4)2S2O8可以看成H2O2的衍生物,在KI溶液中滴加(NH4)2S2O8溶液发生反应(NH4)2S2O8(aq)+2KI(aq)

(NH4)2SO4(aq)+I2(s)+K2SO4(aq),正反应的活化能(Ea)为52.72kJ·mol-1。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正反应的焓变ΔH

B.向溶液中加入少量K2SO4(s),会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C.该反应速率与c(I-)、c(S2)有关

D.在该反应中,反应速率关系有v(I-)=v(S)

【解析】正反应如果是放热反应,则ΔH<0,如果是吸热反应,则ΔH

【答案】B

8、(2019·日照质量检测)

T℃时,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H2和CO,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

CO(g)+2H2(g)

CH3OH(g) ΔH<0。

反应达到平衡时,CH3OH的体积分数与

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达平衡时,升高体系温度,CO转化率升高

B.反应达平衡时,再充入一定量Ar,平衡右移,平衡常数不变

C.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D.

=2.5时达到平衡状态:

CH3OH的体积分数可能是图中的F点

【解析】 气体投料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时,平衡时生成物的体积分数最大,当

=2.5时,达到平衡状态,CH3OH的体积分数比C点时对应的CH3OH的体积分数小,可能是图中的F点,D项正确。

该反应的ΔH<0,反应达平衡时,升高体系温度,平衡逆向移动,CO的转化率降低,A项错误;该反应在T℃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达平衡时,再充入一定量Ar,平衡不移动,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B项错误;因该反应前后均是气体,故混合气体的总质量不变,又容器容积不变,故混合气体的密度始终保持不变,C项错误。

【答案】 D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增大反应物浓度,可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使有效碰撞次数增加

B.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若增大压强(即缩小反应容器的体积),可增大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使反应速率增大

C.改变条件能使化学反应速率增大的主要原因是增大了反应物分子中活化分子的有效碰撞几率

D.对于本来不能发生的化学反应,改变条件可以使反应发生

答案 C

解析:

增大反应物浓度、增大气体反应物的压强都会使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增加,但由于反应物分子的平均能量和发生反应所需能量(即活化能)都未发生变化,所以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并未改变。

改变条件使化学反应速率增大,主要靠增加活化分子的百分数或增加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的总数,从而增加有效碰撞次数,C项正确;对于本来不能发生的化学反应,即使改变条件,化学反应也不能发生。

*10、制取水煤气的反应为C(s)+H2O(g)

CO(g)+H2(g) ΔH>0;在一定条件下达化学平衡后,在时间为t时突然改变条件,反应速率的变化如图所示,在t时所改变的条件是(  )

A.加压

B.升温

C.增大水蒸气浓度

D.增大碳的物质的量

【答案】B

【解析】此反应具备反应后气体分子数增大、吸热的特征。

从图可知在t时突然改变条件,正、逆反应速率均不同程度增加,有可能是升温或增压;v′正>v′逆,平衡正向移动,增压平衡逆向移动,升温平衡正向移动,B项正确。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探究温度对硫代硫酸钠与硫酸反应速率的影响时,若先将两种溶液混合并计时,再用水浴加热至设定温度,则测得的反应速率偏低

B.因为反应物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所以常温下,相同的铝片中分别加入足量的浓、稀硝酸,浓硝酸中铝片先溶解完

C.增大反应物浓度可加快反应速率,因此用浓硫酸与铁反应能增大生成H2的速率

D.在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X并发生反应:

2X(g)

Y(g),图中T2下,在0~t1时间内,v(Y)=

mol·L-1·min-1

【解析】先将两种溶液混合并计时,再用水浴加热至设定温度,导致反应时间加长,测得反应速率偏低,A项正确;常温下,铝在浓硝酸中钝化,所以稀硝酸中铝片先溶解完,B项错误;浓硫酸和铁在常温下钝化,不产生氢气,C项错误;T2下,在0~t1时间内X的浓度减小了(a-b)mol·L-1,由方程式可知Y的浓度增大了

mol·L-1,反应速率通常用单位时间内浓度的变化量来表示,所以Y表示的反应速率为

mol·L-1·min-1,D项错误。

【答案】A

二、非选择题

1、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硫和氧气发生反应:

2SO2(g)+O2(g)

2SO3(g)。

(1)降低温度,化学反应速率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600℃时,在一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将二氧化硫和氧气混合,在反应进行至10min和20min时,分别改变影响反应的一个条件,反应过程中SO2、O2、SO3物质的量的变化如图所示,前10min正反应速率逐渐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前15min内用SO3表示平均反应速率为    。

 

(3)图中反应进程,表示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相等(达到平衡状态)的时间段是      。

 

(4)根据图判断,10min时改变的条件可能是    (填字母,下同);20min时改变的反应条件可能是 。

 

a.加入催化剂  b.缩小容器容积

c.降低温度  d.增加O2的物质的量

【解析】

(1)降低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减小。

(2)根据图像可知前10min内反应物浓度逐渐减小,正反应速率逐渐减小;前15min内生成的三氧化硫是0.04mol,浓度是0.02mol·L-1,则用SO3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1.33×10-3mol·L-1·min-1。

(3)反应混合物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不变化,说明反应处于平衡状态,由图可知在15~20min、25~30min,各组分的物质的量不变,反应处于平衡状态。

(4)根据图像可知10min时曲线斜率均增大,说明反应速率加快,因此改变的条件可能是加入催化剂或缩小容器容积,增大压强;20min时氧气浓度突然增大,其他物质的浓度不变,因此改变的条件是增加O2的物质的量。

【答案】

(1)减小

(2)减小 1.33×10-3mol·L-1·min-1

(3)15~20min,25~30min

(4)ab d

2、

(1)在一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2molN2和一定量的水,发生反应2N2(g)+6H2O(l)

4NH3(g)+3O2(g),经过20min达到平衡,此过程有9.6mol电子转移,则v(O2)=________,N2的转化率为________。

(2)对于反应:

2N2(g)+6H2O(l)

4NH3(g)+3O2(g) ΔH>0,下列做法不能提高N2的转化率的是________。

A.升高温度 B.增加H2O的量 C.移走部分NH3 D.使用催化剂 E.增大压强

(3)能够说明反应2N2(g)+6H2O(l)

4NH3(g)+3O2(g)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

A.压强不再变化

B.N2的浓度不再变化

C.NH3和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3

D.反应停止速率为0

E.消耗N2物质的量和生成O2物质的量为2∶3

解析 

(1)根据方程式知2molN2完全反应转移12mole-,则转移9.6mol电子时,反应的N2为1.6mol,则v(N2)=

=0.04mol/(L·min),根据速率比等于系数比,v(O2)=0.06mol/(L·min),N2的转化率为

×100%=80%。

(2)要提高N2的转化率,则平衡应正向移动,水为液体,增加水的量对平衡无影响,平衡不移动;使用催化剂不能使平衡移动;增大压强,平衡逆向移动。

(3)NH3和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3,反应不一定达到平衡,C错误;化学平衡是一个动态平衡,达到平衡时反应速率不为0,D错误;消耗N2和生成O2是同一反应方向,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E错误。

答案 

(1)0.06mol/(L·min) 80% 

(2)BDE

(3)A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