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基础第6章.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904572 上传时间:2023-01-12 格式:DOCX 页数:54 大小:623.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算机基础第6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计算机基础第6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计算机基础第6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计算机基础第6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计算机基础第6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计算机基础第6章.docx

《计算机基础第6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基础第6章.docx(5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计算机基础第6章.docx

计算机基础第6章

大学计算机基础第6章目录

大学计算机基础第6章目录1

第6章互联网及其应用1

6.1互联网的发展历程1

6.2万维网概述1

6.2.1万维网概念1

6.2.2万维网的工作原理2

6.2.3浏览器3

6.2.4几个主要概念4

A.网站(WebSite)4

B.超文本(Hypertext)4

C.超级链接(Hyperlink)4

D.Web页(WebPage)5

E.主页(HomePage)5

F.通用资源定位符URL(Uniform/UniversalResourceLocator)5

G.端口(Ports)5

H.下载(Download)6

I.上传(Upload)6

6.3国内Internet骨干网及ISP介绍7

6.4连接到Internet8

*6.4.1Internet接入技术8

1.单线接入8

2.ISDN接入9

3.DDN专线接入9

4.光缆宽带接入9

5.无线接入9

6.4.2通过局域网连接9

1.配置TCP/IP协议10

*6.4.3通过电话线连接10

*6.4.4宽带接入与Internet连接共享11

6.5WEB浏览器12

6.5.1浏览器概述12

1.InternetExplorer13

2.Firefox浏览器13

3.Safari浏览器13

4.Lynx浏览器13

5.Opera浏览器13

6.5.2访问WEB站点13

6.5.3使用收藏夹13

1.收藏Web页13

2.使用收藏夹13

3.整理收藏夹14

4.导入导出收藏夹14

6.5.4保存和打印网页14

1.保存网页14

2.保存图片15

3.打印网页15

6.5.5IE浏览器高级设置15

1.常规设置和IE主页15

*2.修改IE主页设置17

3.Internet连接选项18

4.设置代理服务器18

5.清除私人信息20

*6.COOKIES21

6.6信息与信息搜索26

6.6.1信息及其存在形式26

6.6.2在Internet上发布信息26

1.网站26

2.论坛(BBS)27

*3.新闻组27

4.博客29

6.6.3在Internet上搜索信息29

1.搜索引擎的产生29

2.搜索引擎及其分类30

3.工作原理31

4.全文搜索引擎31

5.目录索引33

6.6.4FTP搜索引擎34

1.FTP搜索引擎原理35

2.使用FTP搜索引擎36

6.6.5P2P37

6.7收发电子邮件与阅读新闻37

6.7.1主要概念37

1.电子邮件37

2.E-mail账号38

3.电子邮件程序38

4.收发邮件38

6.7.2邮件传输的基本原理39

1.电子邮件协议39

2.邮件传输过程40

6.7.3使用OutlookExpress41

6.7.4使用OutlookExpress收发邮件41

6.7.5使用OutlookExpress阅读新闻42

6.7.6使用浏览器收发邮件42

*6.8国内外常见的门户网站42

*6.9附录42

6.9.1WEB应用模型43

1.三层架构WEB应用模型43

2.四层架构模型43

6.9.2C/S和B/S44

1.什么是C/S和B/S44

2.C/S和B/S之比较45

6.9.3URL的格式48

6.9.4netstat命令50

第6章互联网及其应用

6.1互联网的发展历程

从概念上讲,Internet是一个全球范围的网间网。

通过路由器等网络互连设备和TCP/IP协议,将全球范围的、不同结构的、安装不同类型操作系统的计算机网络连接在一起,实现全球范围的计算机通信和资源共享,这就是Internet。

1968年,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AdvancedResearchProjectAgency,ARPA)主持研制了用于军事研究的计算机实验网ARPAnet。

在1969年底,建立起一个由4台计算机互连的分组交换试验网络ARPAnet。

1976年,ARPAnet发展到57个节点,连接了100多台不同类型的计算机,网络用户发展到2000多个。

1982年,ARPAnet被分成两部分,一部分作为军用,称为MILnet;另一部分作为民用,即早期的Internet。

19681984年,Internet的提出、研究和试验阶段。

1984年1992年,Internet的实用发展阶段。

1992年以后Internet开始进入它的商业化发展阶段。

6.2万维网概述

WorldWideWeb,是20世纪90年代Internet技术、超文本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WWW是WorldWideWeb(环球信息网,环球网)的缩写,也可以简称为Web,大陆中文名字为“万维网”。

它起源于1989年3月,由欧洲量子物理实验室CERN(theEuropeanLaboratoryforParticlePhysics)所发展出来的主从结构分布式超媒体系统。

通过万维网,人们只要通过使用简单的方法,就可以很迅速方便地取得丰富的信息资料。

由于用户在通过Web浏览器访问信息资源的过程中,无需再关心一些技术性的细节,而且界面非常友好,因而Web在Internet上一推出就受到了热烈的欢迎,走红全球,并迅速得到了爆炸性的发展。

6.2.1万维网概念

长期以来,人们只是通过传统的媒体(如电视、报纸、杂志和广播等)获得信息。

但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人们想要获取信息,已不再满足于传统媒体那种单方面传输和获取的方式,而希望有一种主观的选择性。

现在,网络上提供各种类别的数据库系统,如文献期刊、产业信息、气象信息、论文检索等等。

由于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信息的获取变得非常及时、迅速和便捷。

到了1993年,WWW的技术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它解决了远程信息服务中的文字显示、数据连接以及图像传递的问题,使得WWW成为Internet上最为流行的信息传播方式。

现在,Web服务器成为Internet上最大的计算机群,Web文档之多、链接的网络之广,令人难以想象。

可以说,Web为Internet的普及迈出了开创性的一步,是近年来Internet上取得的最激动人心的成就。

Web或者说WorldWideWeb,是由Internet中称为Web信息服务器的计算机组成的,它们由那些希望通过Internet发布信息的机构提供并管理。

在Web世界里,每一个Web服务器除了提供自己独特的信息服务外,还可以用超链接指向其它的Web服务器。

那些Web服务器又可以指向更多的Web服务器,这样一个全球范围的由Web服务器组成的WorldWideWeb(万维网)就形成了。

6.2.2万维网的工作原理

Web是由分布在Internet中的Web服务器组成的。

所谓Web服务器,就是那些对信息进行组织、存储和发布到Internet中去,从而使得Internet中的其它计算机可以读取Web服务器上信息的计算机。

使用最多的WEBSERVER服务器软件有两个:

微软的信息服务器IIS(InternetInformationServer)和Apache。

注:

IIS(InternetInformationServer,互联网信息服务)是一种Web(网页)服务组件,其中包括Web服务器、FTP服务器、NNTP(NetworkNewsTransportProtocol)服务器和SMTP服务器,分别用于网页浏览、文件传输、新闻服务和邮件发送等方面,它使得在网络(包括互联网和局域网)上发布信息成了一件很容易的事。

注:

Apache是世界使用排名第一的Web服务器软件。

它可以运行在几乎所有广泛使用的计算机平台上。

Apache源于NCSAhttpd服务器,经过多次修改,成为世界上最流行的Web服务器软件之一。

Apache取自“apatchyserver”的读音,意思是充满补丁的服务器,因为它是自由软件,所以不断有人来为它开发新的功能、新的特性、修改原来的缺陷。

Apache的特点是简单、速度快、性能稳定,并可做代理服务器来使用。

WWW采用的是B/S(Browser/Server)结构,即浏览器和服务器结构。

它是随着Internet技术的兴起,从传统的二层C/S(Client/Server)结构发展起来的新的网络结构模式,其本质是三层C/S结构。

在这种结构下,用户工作界面是通过浏览器来实现(也就是说B/S结构的软件界面,可以被理解为是建立在现有浏览器所能解释的Html等基础之上特殊的网页),这也就使得其具有了C/S结构所不能比拟的跨平台性等优势。

在B/S模式中,客户端运行浏览器软件。

浏览器以超文本形式向Web服务器提出访问数据库的要求,Web服务器接受客户端请求后,将这个请求转化为SQL语法,并交给数据库服务器。

数据库服务器得到请求后,验证其合法性,并进行数据处理,然后将处理后的结果返回给Web服务器,Web服务器再一次将得到的所有结果进行转化,变成HTML文档形式,转发给客户端。

浏览器以友好的Web页面形式显示出来。

Web的基本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图1:

Web基本工作原理图

Web服务器处理Web页面大致可分为三个步骤:

第一步,Web浏览器向一个特定的服务器发出Web页面请求;第二步,Web服务器接收到Web页面请求后,寻找所请求的Web页面,并将所请求的Web页面传送给Web浏览器;第三步,Web浏览器接收到所请求的Web页面,并将它显示出来。

参见1:

WEB应用模型

参见2:

C/S和B/S

随着网络的发展,Web服务器提供的内容也发展为静态和动态两类。

静态内容:

当Web服务器接到一个对Web页面的请求,就会通过URL定位到相应的宿主文件服务器上,找到相应的文件index.html,然后从宿主文件服务器下载该文件,并通过HTTP协议把它传输给Web浏览器。

最初的Web服务器仅能提供简单的HTML文件和图像浏览功能。

动态内容:

Web服务器可以根据用户输入的请求,去直接或间接地创建Web网页,然后返回给Web浏览器。

最早实现动态内容应用的方法是通过CGI(CommonGatewayInterface),它对Web服务器上程序的运行及Web服务器同Web浏览器之间动态内容的传输有一个基本的定义。

注:

CGI全称是“公共网关接口”(CommonGatewayInterface),HTTP服务器与你的或其它机器上的程序进行“交谈”的一种工具,其程序须运行在网络服务器上。

在物理上,CGI是一段程序,它运行在Server上,提供同客户端Html页面的接口。

绝大多数的CGI程序被用来解释处理来自表单的输入信息,并在服务器产生相应的处理,或将相应的信息反馈给浏览器。

CGI程序使网页具有交互功能。

6.2.3浏览器

浏览器(Browser)是指可以显示网页服务器或者文件系统的HTML文件内容,并让用户与这些文件交互的一种软件。

网页浏览器主要通过HTTP协议与网页服务器交互并获取网页,这些网页由URL指定,文件格式通常为HTML,并由MIME在HTTP协议中指明。

一个网页中可以包括多个文档,每个文档都是分别从服务器获取的。

大部分的浏览器本身支持除了HTML之外的广泛的格式,例如JPEG、PNG、GIF等图像格式,并且能够扩展支持众多的插件(Plug-Ins)。

另外,许多浏览器还支持其它的URL类型及其相应的协议,如FTP、Gopher、HTTPS(HTTP协议的加密版本)。

HTTP内容类型和URL协议规范允许网页设计者在网页中嵌入图像、动画、视频、声音、流媒体等。

在发展初期,浏览器程序主要分成两类:

一类为以Lynx为代表的基于字符的Web客户机程序,主要在不具备图形图像功能的计算机上使用。

另一类是以NCSA(NationalCenterofSupercomputingApplication)Mosaic为代表的面向多媒体计算机的Web客户机程序,它可以在各种类型的小型机上运行,也可以在IBMPC机、Macintosh机以及UNIX操作系统软件平台上运行。

目前,用户使用最多的是IE(InternetExplorer)浏览器和Firefox浏览器。

Firefox是由Mozilla(开放源代码的Netscape版本)浏览器发展而来。

6.2.4几个主要概念

下面是在万维网中常见的基本概念或专用术语。

A.网站(WebSite)

又称Web站点,是Internet中提供信息服务的机构,这些机构的计算机连接到Internet中,可以提供WEB﹑FTP等服务。

简单地说,网站是一种通讯工具,就像布告栏一样,人们可以通过网站来发布自己想要公开的资讯,或者利用网站来提供相关的网络服务。

人们可以通过网页浏览器来访问网站,获取自己需要的资讯或者享受网络服务。

网站由域名(或网址),网站源程序和网站空间三部分构成。

B.超文本(Hypertext)

超文本是用超链接的方法,将各种不同空间的文字信息组织在一起的网状文本。

超文本是一种人机界面友好的计算机文本显示技术,可以对文本中的有关词汇或句子建立链接,使其指向其它段落、文本或弹出注解。

超文本的格式有很多,目前最常使用的是超文本标记语言(HyperTextMarkupLanguage,HTML)及富文本格式(RichTextFormat,RTF)。

我们日常浏览的网页上的链接都属於超文本。用户在读取超文本时,建立了链接的句子、词语甚至图片将以不同的方式显示,或者带有下划线、或加亮显示、或粗体显示、或以特别的颜色显示,来表明这些文字对应一个超链接。

C.超级链接(Hyperlink)

Web页中当用户单击它时可以转到其它Web页或当前页面的其它地方的文字、图片等对象。

超级链接在Web页上往往带有下划线或增亮显示,当用户将鼠标指向一个超链接时,鼠标指针会改变为手的形状。

超链接是超文本技术的基础,也是HTML的核心部分。

D.Web页(WebPage)

Web页是指Web服务器上的一个个超文本文件,或者是它们在浏览器上的显示屏幕。

Web页中往往包含指向其它Web页面的超级链接。

E.主页(HomePage)

用户在Web服务器上看到的第一个Web页,该Web页一般的名称为default.htm或index.htm。

首页中往往列出了网站的信息目录,或指向其它站点的超链接。

F.通用资源定位符URL(Uniform/UniversalResourceLocator)

统一资源定位符也被称为网页地址,是Internet上标准的资源的地址(Address)。

统一资源定位符的语法是一般的,可扩展的,它使用ASCII代码的一部分来表示因特网的地址。

统一资源定位符的开始,一般会标志着一个计算机网络所使用的网络协议。

URL的一般形式为:

信息资源类型:

//域名(网址):

端口号/文件路径/文件名?

参数表

Internet上的每一个网页都具有一个唯一的名称标识,通常称之为URL地址。

现在的网页构成中,往往有对其它资源的引用。

如许多网页中的图片,就不是嵌入在网页中,而是有单独的URL地址。

参见2:

URL的格式

G.端口(Ports)

端口是服务器使用的一个通道,可以使具有相同IP地址的服务器同时提供多种服务。

例如,在IP地址为202.194.7.66的计算机上同时提供WWW服务和FTP服务,WWW服务使用端口80,FTP服务使用端口21等。

POP3默认端口110,SMTP默认端口25。

另外,在一台计算机上,在同一个IP地址下,可以建立多个Web站点,站点之间用端口号来区分。

查看开放的端口命令:

netstat

参见3:

netstat

注:

端口可以认为是计算机与外界通讯交流的出口。其中硬件领域的端口又称接口,如:

USB端口、串行端口等。软件领域的端口一般指网络中面向连接服务和无连接服务的通信协议端口,是一种抽象的软件结构,包括一些数据结构和I/O(基本输入输出)缓冲区。

那么TCP/IP协议中的端口指的是什么呢?

如果把IP地址比作一间房子,端口就是出入这间房子的门。真正的房子只有几个门,但是一个IP地址的端口可以有65536(即:

256×256)个之多!

端口是通过端口号来标记的,端口号只有整数,范围是从0到65535(256×256)。

POP3(PostOfficeProtocol3),POP是适用于C/S结构的脱机模型的电子邮件协议,目前已发展到第三版,称POP3。

,它规定怎样将个人计算机连接到Internet的邮件服务器和下载电子邮件的电子协议。

它是因特网电子邮件的第一个离线协议标准,POP3允许用户从服务器上把邮件存储到本地主机(即自己的计算机)上,同时删除保存在邮件服务器上的邮件,而POP3服务器则是遵循POP3协议的接收邮件服务器,用来接收电子邮件的。

SMTP(SimpleMailTransferProtocol),即简单邮件传输协议。

它是一组用于从源地址到目的地址传输邮件的规范,通过它来控制邮件的中转方式。

SMTP协议属于TCP/IP协议簇,它帮助每台计算机在发送或中转信件时找到下一个目的地。

SMTP服务器就是遵循SMTP协议的发送邮件服务器。

图2:

POP3/SMTP

H.下载(Download)

下载是指通过Internet将文件从WEB服务器或FTP服务器传输到本地计算机的过程。

I.上传(Upload)

上传是指通过Internet将文件从本地计算机传输到WEB服务器或FTP服务器的过程。

6.3国内Internet骨干网及ISP介绍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是中国国际互联网管理中心。

网址为。

宗旨是为我国互联网络用户服务,促进我国互联网络健康、有序地发展。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承担CNNIC的运行和管理工作。

CNNIC在业务上受国务院信息办领导。

2.中国科技网CSTnet

中国科技网(ChinaScienceandTechnologyNetwork)是在中关村地区教育与科研示范网(NCFC)和中国科学院网(CASnet)的基础上建设和发展起来的覆盖全国范围的大型计算机网络,是我国最早建设并获国家正式承认具有国际信道出口的中国四大互联网络之一。

管理机构设在中科院计算机应用研究所。

网址为

中国科技网的网络中心受国务院信息化工作领导的委托,管理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负责向全国提供最高域名注册服务。

3.中国公众计算机互联网CHINANET

CHINAnet是中国电信经营管理的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通过高速数字专线与国际Internet相连,CHINAnet覆盖全国大部分县以上城市和部分发达乡镇。

用户可以通过电话网、综合业务数据网、数字数据网等其它公用网络接入CHINAnet,并使用CHINAnet上开放的网络浏览、电子邮件、信息服务等多种业务服务。

4.中国教育和科研网CERNET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ChinaEducationResearchNetwork)”是中国教育和科研领域的重要信息基础设施,是非盈利性网,主要服务于全国各大专院校。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的网络中心设在清华大学,通过网络中心,与国际性学术计算机网Internet联网。

网址为

CERNET分为主干网、地区网和校园网三个层次。

全国网络中心设在北京清华大学,地区网络中心和主节点分布在全国八大城市(北京、西安、成都、广州、武汉、南京、上海和沈阳)的十所高校(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邮电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中理工大学、东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东北大学),它们彼此之间的连接构成了CERNET主干网的三环拓朴结构。

5.Internet服务供应商ISP

ISP(InternetServiceProvider)即Internet服务供应商,是专门提供Internet及相关服务的商业机构。

这些Internet服务提供商(ISP)的基本特点是,建立一个网络服务中心,租用CHINAnet或ChinaGBN专线,开展Internet商业入网服务,同时提供电子广告、域名申请、建立WWW信息主页以及Internet/Intranet集成增值服务等。

6.4连接到Internet

*6.4.1Internet接入技术

1.单线接入

单线接入是通过普通的电话线路和调制解调器接入Internet,采用PPP上网,理论上可以达到33.6 kb/s到56 kb/s的传输速度。

数字环路(DigitalSubscriberLine,DSL)技术是基于普通电话线的宽带接入技术,它在同一铜线上分别传送数据和语音信号,数据信号并不通过电话交换机设备,减轻了电话交换机的负载;并且不需要拨号,一直在线,属于专线上网方式。

DSL包括ADSL、RADSL、HDSL和VDSL等等,其中ADSL发展最快,它的下行速率可达10 Mb/s。

ADSL是英文AsymmetricalDigitalSubscriberLoop(非对称数字用户环路)的英文缩写。

ADSL技术是运行在原有普通电话线上的一种新的高速宽带技术,它利用现有的一对电话铜线,为用户提供上、下行非对称的传输速率(带宽)。

非对称主要体现在上行速率(最高640Kbps)和下行速率(最高8Mbps)的非对称性上。

上行(从用户到网络)为低速的传输,可达640Kbps;下行(从网络到用户)为高速传输,可达8Mbps。

它最初主要是针对视频点播业务开发的,随着技术的发展,逐步成为了一种较方便的宽带接入技术,为电信部门所重视。

通过网络电视的机顶盒,可以实现许多以前在低速率下无法实现的网络应用。

VDSL(Very-high-bit-rateDigitalSubscriberloop)是高速数字用户环路,简单地说,VDSL就是ADSL的快速版本。

使用VDSL,短距离内的最大下传速率可达55Mbps,上传速率可达19.2Mbps,甚至更高。

线缆调制解调器,利用有线电视的同轴电缆或光纤,最高速率可达30 Mb/s,但是速率会随着网络接入用户的增多而下降。

2.ISDN接入

ISDN即综合数字业务网(IntegratedServicesDigitalNetwork),即把语音、数据和图像等通信综合在一个电信网内,全部信息都以数字化的形式传输和处理。

ISDN的服务由两种信道组成,即传输信息的运载信道(B信道,带宽为64 kb/s)和传输信令的信令信道(D信道)。

根据传输速率的不同,ISDN分为窄带和宽带ISDN两种。

传输速率在2 Mb/s以下的为窄带ISDN,即N-ISDN。

N-ISDN有基本接口和基群速率接口两种用户/网络接口,基本接口由2B+D组成,可以达到128 kb/s的传输速度。

基群速率接口由23B+D或30B+D组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