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太极各地语文模考散文类文本阅读题精选1.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904294 上传时间:2023-01-1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8.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太极各地语文模考散文类文本阅读题精选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考太极各地语文模考散文类文本阅读题精选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考太极各地语文模考散文类文本阅读题精选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考太极各地语文模考散文类文本阅读题精选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考太极各地语文模考散文类文本阅读题精选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太极各地语文模考散文类文本阅读题精选1.docx

《高考太极各地语文模考散文类文本阅读题精选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太极各地语文模考散文类文本阅读题精选1.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太极各地语文模考散文类文本阅读题精选1.docx

高考太极各地语文模考散文类文本阅读题精选1

广东各地语文模考散文类文本阅读题精选

(1)

【2009广州二模】

有些人

张晓风

(一)

有些人,他们的姓氏我已遗忘,但他们,我却清晰地记得。

那一年,我读小学二年级,有一位女老师,她教过我们些什么,我完全没有印象,但永远记得某个下午的作文课。

一位同学举手问她“挖”字该怎么写,她想了一下说:

“这个字我不会写,谁会?

我兴奋地站起来,跑到黑板前写下了那个字。

那天,放学的时候,当同学们同声向她说“再见”的时候,她向全班同学说:

“我真高兴,我今天多学会了一个字,我要谢谢这位同学。

我立刻快乐得有如胁下生翅-般——我生平似乎再没有出现那么自豪的时刻。

那以后,我遇见无数学者,他们尊严而高贵,似乎无所不知。

但他们教给我的,远不及那位女老师的多。

如果她不会写“挖”字,那又何妨?

她已挖掘出一个小女孩心中的自信。

(二)

有一次,我到一家米店去。

“你明天能把米送到我们的营地吗?

“能。

”那个胖女人说。

“我已经把钱给你了,可是如果你们不送,”我不放心地说,“我们又有什么证据呢?

“啊!

”她惊叫了一声,眼睛瞪得圆突突,仿佛听见一件耸人听闻的案件,“做这种事,我们是不敢的。

她说“不敢”两字的时候,那种敬畏的神情使我肃然。

她所敬畏的什么呢?

是尊贵古老的卖米行业?

还是“举头三尺即有神明”?

她的脸,十年后的今天,如果再遇到,我未必能辨认。

但我每遇见那无所不为的人,就会想起她——为什么其他的人竟无所畏惧呢!

(三)

有一个夏天,中午,我从街上回来,红砖人行道烫得人鞋底都要烧起来似的。

忽然,我看见一个衣衫褴褛的中年人疲软地靠在一堵墙上,他的眼睛闭着,黧黑的脸曲扭如一截枯根,不知在忍受什么?

他也许是中暑了,需要一杯甘冽的冰水。

他也许很忧伤,需要一两句鼓励的话。

但满街的人潮流动,美丽的皮鞋行过美丽的人行道,却没有人伫足望他一眼。

我站了一会儿,想去扶他,但我闺秀式的教育使我不能不有所顾忌:

如果他是疯子,如果他的行为冒犯我——于是我扼杀了我的同情,让自己和别人一样漠然离去。

那个人是谁?

我不知道,但他的痛苦却盘踞了我的心,他的无助的影子使我陷在长久的自责里。

上苍曾让我们相遇于同一条街,为什么我不能献出一点手足之情?

为什么我有权漠视他的痛苦?

我何以怀着那么可耻的自尊?

如果可能,我真愿再遇见他一次,但谁又知道他在哪里呢?

我们并非永远都有行善的机会——如果我们一度错过。

那陌生人的脸于我是永远不可弥补的遗憾。

(四)

对于代数中的行列式,我是一点也记不清了。

倒是记得那细瘦矮小貌不惊人的代数老师。

那年七月,当我们赶到联考考场的时候,只觉得整个人生都摇晃起来,无忧的岁月至此便渺茫了,谁能预测自己在考场后的人生?

想不到的是代数老师也在那里,他那苍白而没有表情的脸竟奔波过两个城市而在考场上出现,是颇令人感到意外的。

接着,他蹲在泥地上,拣了一块碎石头,为特别愚鲁的我讲起行列式来。

我焦急地听着,似乎从来未曾那么心领神会过。

泥土的大地可以成为那么美好的纸张,尖锐的利石可以成为那么美丽的彩笔——他使我在书本上的朱注①之外了解了所谓“君子谋道”的精神。

那天,很不幸的,行列式没有考,而那以后,我再没有碰过代数书,我的最后一节代数课竟是蹲在泥地上上的,事隔十多年,才忽然咀嚼出那意义有多美。

代数老师姓什么?

我竟不记得了,心里总有点内疚。

如果我去母校查一下,应该不甚困难,但总觉得那是不必要的,他比许多我记得住姓名的人不是更有价值吗?

(选自《张晓风经典散文集》,有删改)

[注]①朱注——指朱熹对《论语》的批注。

16.为什么“我”能清晰地记得“有些人”?

(4分)

17.结合第三节“我”与第四节“数学老师”待人态度的描写,赏析作品的对比手法。

(6分)

18.善于从熟悉的生活中发掘出促人深省的深意,是张晓风散文创作的特点,请结合本文谈谈你对此的认识。

(5分)

 【参考答案】

16.(4分)【[内容分析]因为“有些人”触动了“我”的灵魂,给与“我”真善美的启迪,对“我”的精神成长起着重要作用。

[4分。

答对一划线处给2分,答对两处给满分。

意思对即可。

]】

17.(6分)【[手法分析]示例:

面对急需求助的中年人,“我”如众人一样冷漠;而当“我”彷徨无助时,数学老师给“我”无私的帮助,作品通过这一“冷”一“热”的对比,表达了强烈的褒贬爱憎,凸显出人应行善的思想。

[6分。

其中“分析”各得2分,“作用”2分。

]】

18.(5分)【[人文探究]示例:

本文从女教师、米店老板和数学老师等普通人常见的行为中,发掘出真诚、敬畏与无私助人等可贵品质,又从“我”对待衣衫褴褛路人的患得患失心理活动中,洞悉到人本心的迷失,作者在对凡人小事的褒扬与叩问中,表达出对真善美的执着追求,从而使她的作品具有一种催人反思、促人猛醒和导人向善的力量。

[5分。

写出熟悉生活2分,发掘出深意3分。

若从某一事例发掘出深意,亦可得满分。

]】

【2009佛山一模】

与庄子和屈原一起飞翔

朱以撒

深秋,在商丘的土地上走动,抬眼便可望见脱光绿叶的枝条。

这时便可以看到挂在树杈上的一个个空巢。

巢的主人都往南方过冬去了,它们有着矫健的翅膀,随着时节的转凉,毅然起飞,抛弃当时辛劳筑就的巢。

巢无法跟着飞翔,随着黄叶落尽而暴露无遗,秋风秋雨扑击着它,空巢就日渐一日地残破了。

这时我想起商丘的一个古人———庄子。

庄子和远行的鸟一样,善于飞翔。

飞翔的庄子是因为他极少牵绊,以至于他的思绪上九天下九渊无所不达。

他的笔墨华章,我一直以为是梦境行程中的记录,那么窈兮冥兮,总是染上一层梦幻般的色彩,创造出超现实的幻觉氛围来。

读他的《逍遥游》,首句突兀而起: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啧啧,真让人叫绝。

那时候的人,自然属性那么浓郁,科学的利器离他们那么遥远,却居然生出这样的浪漫情调。

庄子的日子潦倒得很,“处穷闾陋巷,困窘织屦,槁项黄馘(guó,耳朵)”,奇妙的想象却由此而生而长,可见物质和精神并不是合比例延伸的。

像庄子这般心灵善飞的人,是那个善于表现的时代的硕果。

那个时代是“百家争鸣”、思想之花竟相绽放的时代。

庄子是那时的一首诗,一首自由磅礴灵气冲天的长诗。

庄子异于常人,他的笔墨里,不时就出现一系列怪状错落的意象,姑射山神人、浑沌、水、镜,都成了超时空的象征。

而现实中的他,即便是夫人过世,也敲着瓦盆歌唱。

他眼中的死与生相等,都无所谓忧乐。

这是常人难以理喻的。

那个时节的人用他们争鸣的高低声响,张扬着他们的个性,让我们难以忘记。

在我记住庄子的这个深秋,也记起了屈原。

从生命的状态上说,屈原也算是一个能够飞翔的人。

由于这个相似之处,放在一起比较才更有兴味。

不同的是屈原不象庄子飞翔得那般轻松自如,他的牵挂太沉重了,他的心灵带着镣铐在飞,短暂的忘忧之后,又是深深的痛苦。

后人看得比较痛心的是他对昏聩的楚怀王的痴迷和幻想,在他眼里,楚怀王、楚山楚水楚民都是连为一体的。

屈原不惜以自己的血肉之躯肩住那已经走向衰败的楚国车轮子。

可是谁来顾念他那逝水流年呢?

屈原是在远离朝廷后开始心灵飞翔的,洞庭、沅水、辰阳、溆浦、湘水还有汨罗江,那时是这么地水天相接或地广人稀,他的心境变得阔大起来,他原本辅佐君王富国兴邦的角色稍稍淡化了。

朝廷是回不去的,思路却异常发达和奇诡,他的腕下涌现出许多神灵仙人、虬龙鸾凤、香草美人。

他让自己也生活在这个由自己想象编织成的意象世界里,自己也能饮朝露、食落英,浑身佩带着江蓠、辟芷、芰荷、芙蓉,散发着清香,宛若神仙一般。

这个时候,应该是屈原最快乐的时候,他远离了龌龊,亲近了美好,可以自由自在地飞翔。

可惜,他在这个瑰丽的世界飞翔的时日毕竟短而又短,泽畔行吟,夕阳古道,总是让他听到鼙鼓动地干戈交响,这时他飞翔的翅膀就如同灌满了铅,再也难以伸展了。

如果说庄子的处世有一种怡然自得和自由不羁的平民气味,那么屈原的处世则很有几分英雄主义的色彩。

庄子和屈原是那个时节令人瞩目的人物,又是耐得住今人慢慢咀嚼的。

而今人翅膀上牵绊越来越多了,浪漫地飞翔真有些为难。

因为,那种岁月深处的古典浪漫已经被现代的潮水浸湿了翅羽,成了一道遥远的梦影。

有时候会不由自主地打开书本,随便一瞥就能望得见《逍遥游》和《离骚》,不由自主地,心回到那久远的神秘里,和他们一道飞翔。

(摘自《庄子文化》)

16.请分析第一段中“空巢”的象征意义。

(4分)

17.结合文本,比较庄子和屈原在创作中表现出的异同点。

(5分)

18.文章末段划线句子包含着作者深沉的感慨,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6分)

 【参考答案】

16、“空巢”象征着商丘这一文化古镇,历史上产生过许多杰出的文化名人,他们曾经在文化领域创造过辉煌;(2分)但今天在这里,再也找不到他们的身影,徒留下一个文化名城的空名。

(2分)

17、同:

他们的创作,都思路开阔,想象奔放,充满着浪漫激情。

(2分)

异:

庄子的创作体现出崇尚自然,淡泊功名,追求自由独立的个性;屈原的创作体现出爱国忧民,洁身自好,有为理想献身的精神。

(3分)

18、庄子和屈原那种激情与想象,已经被现代人追名逐利的世俗大潮所冲淡,逐渐散失了。

(2分)现代人的生活也因此越来越缺少浪漫色彩,没有了怡然自得和自由不羁的平民气味,没有了英雄主义的色彩。

(2分)要想让我们的生活重新获得激情,只有重新端正处世态度,继承古代仁人志士张扬个性、追求自由的传统,让传统文化得以传承。

(2分)

【2009深圳一模】

远去的邮车

迟子建

近读严济慈先生的《法兰西情书》,颇多感慨。

严先生是著名的物理学家,曾受恩师何鲁先生的资助留学法国。

我以为一个物理学家满脑子装的都是天体呀、大气的臭氧层呀、光谱学等知识,没想到严先生是那样一个感情丰富的人,他与未婚妻张宗英在信中谈《西厢记》,谈歌曲《Long,longAgo》,谈戏剧,他的情书热烈大胆与缠绵悱恻的程度,比徐志摩写给陆小曼的情书有过之而无不及,且文采斐然。

严先生是乘邮轮赴法国的,他的情书在船上就一篇篇诞生了。

他记叙着游船所经之处的风景,譬如香港的灯火、西贡湄公河上的飞鱼、直布罗陀港乞钱的黑人、红海的日出日落,他满怀温情地把他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一一倾诉给亲密爱人,把一个浪迹天涯的才子的相思之情展现得淋漓尽致。

读这些情书的时候,我蓦然想起了钱钟书先生的《围城》,开篇的一幕也是写一艘法国邮船,不同的是那是艘归国的邮船。

钱先生在写到船抵西贡时,有这样几句极精采的话:

“不日到西贡,这是法国船一路走来第一个可夸傲的本国殖民地,船上的法国人像狗望见了家,气势顿长,举动和声音也高亢好些。

”钱先生与严先生一样,有乘邮船负笈海外求学的经历,所以他们在写到邮船时是满怀感情的。

读罢《法兰西情书》,我很怅然。

我想,在交通和通讯业极其发达的今天,这样的文字是不可能再有了。

首先,航空业的崛起使地域的距离感消失了,如今去一次法国,经过十个小时的飞行就足够了。

其次,电讯、网络以及电视就像一张巨大的网,人们把整个世界都罩在股掌之中,世间万事万物的风云变幻,马上就会经它们反映出来。

我们能在第一时间看到“9·11”事件和伊拉克战争的现场直播画面,它给我们带来了最直接的视觉冲击和情感震荡,让我们领略了什么是恐怖、残忍。

可是我们明明仿佛身临其境看到的这一切,却很快像焰火一样消失在记忆中,它甚至不如我们对一张诺曼底登陆的老照片记得那么真切。

我们在极其便利地获得这一切“资源”的同时,对它的忆念也在减弱。

情人间纸上的絮语已经化作电话中的喃喃细语,那种真正的牵肠挂肚和彻骨的思念之情,也由于这“唾手可得”的问候而减去了几分浪漫之气。

如今很少有人用信件传递感情了,所以当代绝对不会再有鲁迅与许广平的“两地书”,不会有沈从文写给三三的那些比散文还要优美的情书。

当然,也不会有严济慈先生和钱钟书先生对邮船的那种带着闲适之情的描述了。

那种曾笼罩着我们生活的邮车离我们远去了。

有谁还能记得人们盼望邮车的那种充满了渴望和期待的眼神呢当我们在空中飞越万水千山时,也在无形中遗失了与山相拥的浪漫和遐思,遗失了驻足水畔思念恋人的那如水的缠绵。

(选自迟子建《我的世界下雪了》)

16.你认为随着“远去的邮车”,“远去”的究竟是什么?

“远去”的原因又是什么?

(4分)

17.文章最后一段的横线处可以加上“?

”、“!

”或双标点“?

”等,请你根据文章的整体风格和情感基调,说说这里用哪一个标点更有味道。

(5分)

18.请对本文中蕴含的作者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行评价。

(6分)

【参考答案】

16.(4分)远去的是那种充满着人类情感的韵味的浪漫、遐思、怀念、思念等等传统的人文情怀。

(2分)原因是交通和通讯等高度发达的现代文明的冲击。

(2分)

或者:

远去的是人们心中盼望邮车的那种充满渴望和期待的眼神,远去的与山相拥的浪漫和遐思和驻足水畔思念恋人的缠绵。

远去的是传统文化在人们心中的烙印。

原因是交通和通讯的发达,使地域的距离感消失了,人们对它的记忆减弱了,因为这一切“唾手可得”而减去了几分浪漫之气。

(意思对即可。

17.(5分)问号最有韵味,“?

”双标点次之,感叹号最次。

(2分)文章所表达的是浪漫、遐思、怀念等等传统情感受到现代文明冲击给作者带来的一种伤感与无奈和不舍,同时也试图引起人们的思考。

文章的整体风格是一种淡淡的忧伤。

如果用感叹号,感情过于强烈,难以体现这种淡淡的忧伤,而且感叹号语气过于肯定,也难以引起人们的思考。

所以问号的淡淡的忧伤和思索的韵味很足。

(3分)

或者:

用?

号更有味道。

因为?

比!

和双标点?

语气要轻柔舒缓些。

更符合迟子建散文中所散发的淡淡的忧郁和伤感之情。

(意思对即可。

18.(6分)评价可以肯定,可以否定。

肯定性评价:

在高度发达的现代科技的冲击之下,人类的人文情怀正在逐渐减弱,逐渐淡化,这对人类的发展,并不是一件好事,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正是一种怀旧的知识分子所常有的一种情感,这种情感能够引起人们的思索。

而作者在表现现代文明对传统的人文情怀的冲击时,并没有否定现代文明,只是提醒人们在现代文明中不可遗失了“与山相拥的浪漫和遐思,遗失了驻足水畔思念恋人的那如水的缠绵”。

因而这种情感是值得引起我们重视的。

或者:

作者面对现代文明对传统文化的冲击,用“远去的邮车”作为全文的主线。

通过这根主线寄托作者对传统文化所面临的冲击而淡化所抒发的淡淡的忧郁和伤感之情。

这种情感是深沉而珍贵的,值得现代都市人反思。

快节奏和没有距离感的现代都市生活不应该遗忘和排斥传统文明的精华。

否定性评价:

作者所面对的是传统情怀与现代文明必有的冲击,社会是发展的,文化也是发展的,当现代通讯代替了情书,视频聊天代替了通信,这应该是一种进步,他让人真正实现了“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梦想,不仅没有剥夺人们与山相拥的浪漫和遐思和思念,当人们因为种种条件的限制无法实现真正的“浪漫和遐思”,或者难解相思之苦时,现代科技恰恰满足了人们的需要。

因此作者的这种情感未免有点过分守旧,或者说没有能适应社会的发展。

(按差0——1分、一般2分、良好4分、优秀6分四个等级打分。

意思对即可。

【2009汕头二模】

远山

严阵

⑴在我的窗口的远方,有一片远山。

⑵晴朗的日子,当我在晨光澄明间第一次打开窗子,我会发现,它是在一片无边的浅蓝中的一缕静悄无声的黛青,而在黄昏,当我最后一次把窗子关上以前,映入我眼帘的它,却是一道朦胧的神秘的金紫。

⑶当风雨如晦云飞雾涌时,我虽然看不见它的影子,但我知道,此时此刻,它依旧守在那儿,默默地静静地无怨无悔地守在那儿,因此在看不到它的时候,从一直涌到我窗口的风云的气息中,我却能感受到它的另一种美,那种既无黛青又无金紫而却是不用任何一种颜色表达的看起来并不存在而实际上却分明存在着的令人只能无穷的意会到的那种美,那种并不为人发现的美。

⑷我惊异于初冬季节的一个早晨,当一夜小雪过后,在片云不见的蓝空的边际出现一弧柔美的银色曲线的时候,我真的惊愕于它的绝妙,那在万花纷谢千树凋零的季节显现出的那种无与伦比的淡薄和不可思议的清远。

⑸我曾到过黄山、泰山、庐山和峨眉。

可是,我所有见到的,却只能是见到,我所有登临的却只能是登临。

于是我在兴高采烈过后,渐渐感悟到:

人生的一览无余是多么地让人追索永世,而又是多么地令人感到可怕。

⑹而远山却不。

⑺它永远不会让那一抹黛青变成真实的绿树芳草,它永远不会让那一道金紫变成具体的茅屋桑田,它也不会让那迷蒙的烟雨变成可以听得到可以看得见的小溪和池塘,它同样也不会让那一弧银白变为崚嶒岩石和凋落的园林。

⑻那是你吗?

我从我的打开的窗口远远地望着它。

没有握手。

没有面对面的看清脸上的每一条深深纹络。

它给予我的,只是一个遥远的模糊的微笑,只能靠朝思暮想去补充的微笑。

⑼那是你吗?

它有时只是蓦然一现随之便销声匿迹。

我知道它是在它在的地方,但我希望那云,那雨,那雾,那雪,一直笼罩着它,只给我留下一个第六感觉的空间。

⑽那是你吗?

只和我隔着一扇门,只和我隔着一条路,只和我隔着一个季节,只和我隔着一片云也似的流年。

我依稀地看到你。

没有点头,没有摇头。

没有承袭,也没有许诺。

那是永远的不缺陷的缺陷。

那是永远的不圆满的圆满。

⑾我曾经试图走近你,可是我又不能走近你,因为,当我真的走近你,真的走进你的你,我便会失去你留给我的那一缕黛青,那一缕永远无法解释的黛青。

我也会失去你展示在我视觉里的那一抹金紫,那一抹永远无法猜测的金紫。

同时,我也会永远失去你隐入轻云薄雾中留给我的那种感觉,那种虚虚的无比神秘的,仿佛在初雪轻掩的荒原上留下的一行似曾相识的时而消失时而复现的脚印的感觉。

我也会失去你出现在天际线上的那一弧银白,那永远也无法代替的至纯至圣的梦影。

⑿我曾经试图走近你,可是我又不能走近你,因为,当我真的走近你,你那远山的所有的魅力,便会在了无距离了无界限之间顷刻消失,而与此同时,你便不再是我的远山,而却是别人的远山了。

⒀距离是什么?

距离是一个空间。

距离是什么?

距离是一个时间。

因此,人只有在一定的时空之外,才有可能领略到某种真正的完美,并有可能将它永远收入你终生的美丽的珍藏之中。

⒁在我的窗口的远方,有一片远山。

(选自2003年12月06日《人民日报》,有删节)

16.作者说:

“那是永远的不缺陷的缺陷。

那是永远的不圆满的圆满。

”这话是否矛盾?

为什么?

(4分)

17.请结合文章的有关段落,举例赏析作者是怎样将描写、抒情、说理融为一体的。

(5分)

18.作者感悟到“人生的一览无余是多么地让人追索永世,而又是多么地令人感到可怕”。

你同意吗?

请谈谈你对此的看法。

(6分) 

【参考答案】

16.(4分)本题考查考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赏析作品的内涵的能力。

能力层级为D.

不矛盾。

远山是缺陷与圆满的矛盾统一体。

因为远山有永远也无法代替的至纯至圣的美,这没有缺陷;但远山因其远,“我”无法走近她,所以又是令人遗憾的缺陷。

这种遗憾是永远的不圆满,但正因为“我”无法对远山一览无遗,才让人领略到它朦胧神秘的美及精妙绝伦的丰姿魅力,觉得它无可挑剔真正完美,才有可能将它收入终生的美丽的珍藏之中,在人世间各种各样的侵蚀中,捍卫住心中那一方“至纯至圣的梦影”,所以这是不圆满中的圆满。

17.(5分)本题考查考生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

能力层级为D.

答案示例1:

例如文章的最后几段,作者用深情的呼告,再次描绘远山的一缕黛青,一抹金紫,那远远的依稀可见的的山影,抒发对远山至纯至圣之美的挚爱,说明“我又不能走近你”是因为怕远山的魅力顷刻消失,说明有一定的时空距离,才可能领略到真正的完美的道理。

答案示例2:

例如文章的开头几段,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写了远山的自然之美,深情地赞美远山只能无穷地意会到的、不为人发现的美,那种无与伦比的淡薄和不可思议的清远。

通过与登临过的其他山峰对比,阐发自己对追索人生永世的恐惧,感悟到人生一览无余就索然无味。

18.(6分)本题考查考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和人文精神的能力。

能力层级为F.

答案示例:

⑴同意。

人的一生都在不断地追求,但当所有的人生目标与愿望实现了之后,就会感到索然无味甚至是幻灭的痛苦。

尽管如此,人生依然不能停下追求的脚步,这是人生的无奈。

因此,要让理想与现实间保持一定的距离,才能使人生实现真正的圆满。

⑵不同意。

人的一生最可贵之处在于不懈地追求,踏实地生活。

结果也许不能使人如愿,但却不能抹杀追求过程的意义;面对现实也许令人失望,但却胜过一切虚幻的美好。

⑶辩证地看。

(可以整合以上看法,略)

【2009肇庆一模】

怀念一种声音

聂鑫森

①有一种声音,让中年画家越来越怀念了。

这种声音非常奇妙,有颜色,有形状,有温度,还有杂含此中的情感故事。

但现在再也听不到了。

②他知道这种声音只存在于古城的一条小巷,只存在于他家几代居住的那个小院、那座老屋。

院子里有一棵梅子树,有两棵梧桐树,有缸荷花,还有几畦作观赏用的韭菜。

老屋为两层,砖木结构,上下呈现出一种古铜的色调。

③这种声音叫雨声。

雨声从他出生和成长的方向,不断地传来。

在他的记忆里,总是弥漫着一片雨雾和雨声,太阳总是见不到的。

④春雨,夏雨,秋雨,冬雨。

⑤一下雨,他爹总会站在老屋的台阶上,听着一院子的雨声,如醉如痴,然后把少不更事的他叫到身边,告诉他许多古人关于雨的诗句:

“夜雨剪春韭”“梅子黄时雨”“梧桐叶上三更雨”“留得残荷听雨声”……他听不懂,但他看懂了雨声被花叶染就的绚丽颜色。

⑥然后,他们回到厅堂里坐下来,爹说:

“你听——”这两个字在无数次重复后,他的耳朵变得灵敏了:

雨点先是小而密,落在薄薄的小青瓦上,叮叮咚咚,如珠玑在玉盘里乱跳;击在玻璃瓦上,声音尖脆,犹如琴声中的高音阶;打在木晒楼的雨点,声音细腻而光洁;但前厅堂雕花檐板上的雨声,恰恰相反,浑厚而古朴;响在麻石台阶上的雨声,沉着而充满力度。

⑦古城有句俗语:

“落雨天,留客天。

”他记得一下雨,家里就会有客人不期而至,都是他爹的挚友。

雨是请柬吗?

雨声中,他们谈天道、人道、医道、艺道;或者下围棋,落子声与雨声交错而响;或者拉起京胡,唱他们所熟悉的京戏名段,音符从雨的缝隙里穿过去,居然没有濡湿……他坐在一边,看着,听着,如梦如幻。

⑧雨声中,他长大了,成家了,做父亲了……小巷、老屋和雨,成了他生命最奇诡的底色。

下雨的日子,他也向他的儿子讲那些古人关于雨的诗句,他的画室也总会有好友联袂而至。

⑨春雨,夏雨,秋雨,冬雨。

⑩突然有一天,这一片地皮划拨给了房地产商,他携家人怅然搬进了世纪花园。

小巷没有了,老屋没有了,记忆中雨的声音,没有了!

巨大的规整的水泥匣子,嵌着一个个用混凝土、玻璃和钢铁构筑的巢。

雨声呈现出呆板的灰色,节奏沉闷而压抑。

这不是他感觉过的雨声!

每逢下雨的日子,他会觉得格外无聊。

他如一匹落入陷阱的豹子,孤立无助。

11他决定,请些工匠,在露台上做一个屋顶,盖上小青瓦,嵌上玻璃瓦。

他希望找回那声音。

露台的屋顶很快就做好了。

他还置办了一个瓷圆桌、四个鼓形瓷凳、一个烧木炭的红泥火炉、一个烧水的青陶提梁壶。

下雨的时候,他坐在这里烹茶,沏茶,静静地听雨。

露台的前方是开敞的,他一抬头便看见一栋栋的高楼,整齐地排列着;所有的窗口都装着锃亮的防盗窗,窗口的后面都垂下厚厚的窗帘……这样的背景,绝对不会生发一种古典的声音!

他明白了,在未来的日子里,他将永恒地怀念一种雨的声音。

12又是一个下雨的日子。

他蓦地离开露台,急急走进这间静寂的画室……

13他希望在宣纸上画出那一片久远的雨声……

(摘自《百花园·小小说原创版》2008年1月,有删改)

16.试分析第⑥段中作者对“雨”的描写的表达效果。

(4分)

17.小说结尾说:

“他希望在宣纸上画出那一片久远的雨声……”你对这句话是怎样理解的?

(5分)

18.试从写作手法着手分析作者怀念雨声的深层含义。

(6分)

【参考答案】

16.用了比喻修辞格,把落在小青瓦上和玻璃瓦上的雨点发出的声音比作在玉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