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矿产资源总体规划.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90016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52.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桂林矿产资源总体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桂林矿产资源总体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桂林矿产资源总体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桂林矿产资源总体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桂林矿产资源总体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桂林矿产资源总体规划.docx

《桂林矿产资源总体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桂林矿产资源总体规划.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桂林矿产资源总体规划.docx

桂林矿产资源总体规划

 

桂林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

(2008-2015年)

 

桂林市人民政府

二〇一〇年六月

 

桂林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

(2008~2015年)

 

编制单位:

桂林市人民政府

桂林市国土资源局

规划编制项目承担单位:

桂林矿产地质研究院

项目负责人:

郑跃鹏

编写人员:

郑跃鹏张紫峰谭少初姚柏华苏夏征

程峰李毅郭尚其全洪波王利国

刘月星黄杰安龚国华

二〇一〇年六月

附件

附表

附表1桂林市主要矿产资源储量表

附表2桂林市主要矿区(点)资源储量基本情况表

附表3桂林市主要矿产开发利用现状表

附表4桂林市主要矿山开发利用现状表

附表5桂林市主要矿产探矿权现状表

附表6桂林市主要矿产采矿权现状表

附表7桂林市主要矿产品产量、需求量及其预测表

附表8桂林市矿产资源勘查规划分区表

附表9桂林市矿产资源开采规划分区表

附表10桂林市主要矿产资源开采规划区块表

附表11桂林市矿业经济区规划表

附表12桂林市主要矿产矿山最低开采规模和最低服务年限一览表

附表13桂林市矿区(床)最低开采规模规划表

附表14桂林市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及土地复垦规划表

附图

附图1桂林市矿产资源分布图(1:

25万)

附图2桂林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图(1:

25万)

附图3桂林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规划图(1:

25万)

附图4桂林市矿产资源勘查工作程度及规划图(1:

25万)

附图5桂林市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规划图(1:

25万)

第一章总则

为促进我市矿业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矿产资源,有效保护矿山地质环境,不断提高矿产资源对我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保障能力。

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关于开展第二轮市、县级矿产资源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桂国土资办[2007]4号)、《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关于第二轮市、县级矿产资源规划编制技术规程》,开展《桂林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8-2015年)》(以下简称《规划》)编制工作。

本《规划》的主要任务是:

具体落实《广西壮族自治区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8~2015年)》确定有关桂林市的目标和任务;对由桂林市国土资源局依法审批并颁发采矿许可证的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作出统筹安排,重点对资源储量规模为小型矿床的开发利用作出具体安排;对我市全部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活动的监督管理作出统筹安排;对我市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作出统筹安排。

本《规划》根据中央关于人口、资源、环境的基本国策,《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实施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评价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广西壮族自治区矿产资源管理条例》、《广西壮族自治区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8-2015年)》、《桂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和《桂林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1-2005年)》以及桂林市矿产资源特点、态势、开发利用现状等各种资料进行编制。

本《规划》是桂林市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的政策性文件。

是桂林市境内矿产资源勘查、开采活动、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依法审批和监督管理的主要依据。

在桂林市境内开展矿产资源勘查、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等工作必须符合本《规划》。

《规划》适用范围为桂林市五城区和市所辖的阳朔县、临桂县、灵川县、全州县、灌阳县、兴安县、永福县、龙胜各族自治县、资源县、平乐县、荔浦县、恭城瑶族自治县。

本《规划》基准年为2007年,规划期为2008~2015年,展望到2020年。

第二章矿产资源现状及开发利用形势

一、经济和社会发展概况

1、自然地理概况

桂林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地处北纬24°15′23″~26°23′30″,东经109°36′50″~111°29′30″之间。

北部及东北部与湖南省交界,东南部和南部与富川县、钟山县、昭平县、蒙山县、金秀县、鹿寨县毗邻;西部与三江县、融安县接壤。

境域南北长236公里,东西宽189公里,总面积27809平方公里,占自治区总面积的11.74%,其中耕地262.32千公顷(水田191千公顷)。

桂林市山脉发育,呈北北东向展布,北部有猫儿山、越城岭;东部和中部有都庞岭、海洋山;南部有驾桥岭和大瑶山;西部有大南山、天平山。

桂林市拥有世界发育最完善、最典型的岩溶地貌,集中而丰富的岩溶地貌,造就了桂林奇特的秀丽山水。

桂林市属亚热带气候,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年平均气温20.2℃,年平均降雨量1397.3毫米。

2、经济社会基本状况

桂林市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有汉、壮、瑶、回、侗、苗、满、仫佬、土家、毛南、蒙古、黎、朝鲜、彝、水、白、京、仡佬、藏和高山族。

2007年末,总人口(户籍人口)为504.62万人,占广西壮族自治区总人口的10.09%。

桂林市总人口中非农业人口119.26万人,农业人口385.36万人。

桂林市交通极为方便,有国道3条、省道6条、县道29条、桂柳高速公路通过市境,漓江可航行小船,湘桂铁路干线穿过市中心,桂林两江国际机场开通国内航线41条、国际和地区航线6条,信息产业稳步发展,网络通信迈上新台阶,国内外通讯极为方便。

桂林市旅游资源极为丰富,类型多样,有人文景观类、水域风光类、文化古迹类、休闲求知类和购物类等六大类。

其中国家5A级景区2处、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14处、国家3A级景区9处,景区质量及数量名列全国前茅。

旅游业已成为桂林市支柱产业之一,是一颗名符其实的“东方明珠”。

桂林市盛产水稻、水果,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粮食和水果生产基地之一。

农业规模化持续较快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运行态势良好。

桂林市工业经济保持快速发展、结构优化、效益趋好的态势。

2007年,国内生产总值(GDP)746.83亿元,其中:

第一产业159.84亿元,第二产业318.68亿元,第三产业268.38亿元。

三次产业结构从2005年的23.7:

39.7:

36.6调整到2007年的21.4:

42.7:

35.9,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从2005年的39.7上升到42.7,提高3.0个百分点。

桂林市国内生产总值(GDP)占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2.54%。

桂林市的饮料、酒、化肥、中成药、水泥、电力电缆、微波通信设备、有色金属矿采选业等主要行业发展势头迅猛;电子信息与机电一体化、生物医药、食品饮料、汽车及配件四大支柱产业快速发展。

随着桂林康密劳铁合金有限公司、桂林海螺水泥有限责任公司、桂林福润肉类食品有限公司等一批项目建成投产,县域工业发展速度不断加快。

3、矿业与经济发展

2007年,桂林市矿业产值完成139203.34万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86%,在桂林市国民经济中占一定地位。

矿业经济保持快速、健康发展。

通过整顿规范、强强联合和引进资金,组成了桂林海螺水泥有限责任公司、广西桂广滑石工业公司、广西龙广滑石开发有限公司、兴安县银剑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桂林恭城龙星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恭城县矿产公司、恭城县岛坪铅锌矿、阳朔县铅锌矿、永福县重晶石矿等一批骨干企业。

二、矿产资源基本情况

桂林市矿产资源比较丰富,矿种较多。

已发现有用矿产50多种(见附表1)。

固体可燃性矿产有:

煤、泥炭、油页岩、石煤。

黑色金属矿产有:

铁、锰、钒、钛。

有色金属矿产有:

铜、铅、锌、钨、锡、汞、锑、镍、钴、铋。

贵金属矿产有:

金、银。

稀有、分散、放射性元素矿产有:

铌、钽、铍、镉、锶、铀。

化工原料有:

黄铁矿、重晶石、毒砂、萤石。

矿物肥料有:

磷、钾长石、含钾岩石。

特种非金属材料有:

水晶、冰洲石、硅灰石。

建筑材料有:

石灰岩、花岗岩、大理岩、页岩、高岭土、页岩等。

液体矿产有:

温泉、矿泉水。

其它矿产有:

滑石、沸石、硅灰石、石英、白云岩、方解石等。

矿床规模:

桂林市已有矿床106处、矿点301处(附表2、附图1),其中大型矿床17处,占矿床总数的16.03%;中型矿床24处,占矿床总数的22.64%;小型矿床65处,占矿床总数的61.32%。

矿床规模以小型和矿点为主,中型(含中型)以上的矿床主要为滑石、钨、锡、钽、铌、锰、铁、铅、锌、萤石、重晶石、钾长石、硅灰石、高岭土、水泥用灰岩、饰面用灰岩、饰面用花岗岩、玻璃用砂岩、水泥配料用粘土等。

截止2007年底,保有一定资源储量的矿产有35种(附表1),其中滑石、铌、钽、铍、铋、硅灰石,保有资源储量居广西壮族自治区首位,锡、钨、锰、铜、铅、锌、铁、水泥用灰岩、饰面花岗岩和温泉、矿泉水等矿产保有资源储量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占有重要地位。

桂林市优势矿产有:

滑石、锰、铅锌、钨、锡、铌、钽、水泥用灰岩、饰面用灰岩及饰面用花岗岩等。

滑石:

查明矿产地7处,大型矿床3处(古坪、鸡爪、上朗)、中型矿床1处(桐子山)、小型3处,保有资源储量14970.84千吨,矿石品质居世界第一,集中分布在龙胜县。

锰矿(氧化锰):

查明矿产地9处,中型3处(平乐县二塘、银山岭、荔浦县马岭)、小型6处,保有资源储量3108.504千吨,集中分布于平乐县、荔浦县和恭城县、全州县。

平乐县锰矿保有资源储量仅有322.544千吨,而且是零星分布的残留矿。

铅锌矿:

查明矿产地7处,中型矿床1处(阳朔县老厂),小型矿床6处,铅保有资源储量71952.62吨、锌保有资源储量157084.22吨。

分布于阳朔县、恭城县、永福县、龙胜县、灵川县和全州县。

钨矿(65%WO3):

查明矿产地7处,中型矿床1处(资源县牛塘界)、小型矿床6处。

保有资源储量17574.15吨,其中资源县牛塘界矿床11235.15吨,平均品位WO34.0146%;恭城县栗木矿田6339吨,平均品位WO30.0103%~0.767%。

锡矿:

查明矿产地10处,中型矿床5处(栗木水溪庙、老虎头、金竹源、狮子岭、水溪庙深部)、小型矿床5处。

保有资源储量67166吨,其中恭城县栗木矿田64973吨,平均品位为0.0337~0.483%;灌阳县古怪冲矿床1473吨,平均品位为0.6~0.77%;全州县长岗岭矿床720吨,平均品位为0.646%。

铌(Nb2O5):

查明矿产地5处,均为小型矿床。

保有资源储量3605吨,其中资源县茅安塘矿床13吨、恭城县栗木矿田3592吨。

钽(Ta2O5):

查明矿产地5处,大型矿床1处(栗木水溪庙)、中型矿床2处(栗木老虎头、水溪庙深部)、小型矿床2处。

保有资源储量3340吨,其中恭城县栗木矿田3310吨、资源县茅安塘矿床30吨。

水泥用灰岩:

查明矿产地9处,大型矿床3处(兴安县羊角山、桂林市田心、临桂县寨江)、中型矿床2处(灵川县北山、桂林市大头山)、小型矿床4处。

保有资源储量626370.9千吨。

分布于兴安县、临桂县、桂林市区、灵川县、阳朔县等。

饰面用灰岩:

查明矿产地4处,中型3处(灵川县海洋、石门、阳朔县白沙)、小型1处。

保有资源储量13600千立方米,分布于灵川县、阳朔县和兴安县等。

饰面用花岗岩:

查明矿产地3处,中型2处(平乐县回龙、恭城县乌石界)、小型1处。

保有资源储量14567.27千立方米,集中分布于恭城县和平乐县。

铁、煤、铜、磷、石油等大宗矿产短缺。

铁矿保有资源储量仅有93953千吨、且以贫矿为主;煤矿保有资源储量仅有6056千吨,均为品质低、分散小矿,需控制使用;石煤保有资源储量238017千吨;铜矿保有资源储量8236吨,平均品位偏低;磷矿和油页岩仅发现少量矿点。

三、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及勘查现状

解放前,桂林市矿产资源地质工作程度极低,极少开展地质调查评价及勘查工作。

解放后,1964~1979年,先后完成桂林市辖区内11幅1/20万区域地质调查,部分地区进行了1/5万物化探、重力和航磁测量和1/20万航磁测量和化探扫面,较为系统地对矿产资源进行全面的调研和总结。

1955~1971年,对辖区内的煤、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