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水文地质图样本.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891990 上传时间:2023-01-1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35.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读水文地质图样本.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读水文地质图样本.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读水文地质图样本.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读水文地质图样本.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读水文地质图样本.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读水文地质图样本.docx

《读水文地质图样本.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读水文地质图样本.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读水文地质图样本.docx

读水文地质图样本

1.2.2气象与水文

矿区属温湿多雨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降雨量充沛,是本区地下水的主

要补给来源。

每年3-8月为雨季,约占全年降雨量的75%左右,其中3-5月份多为梅雨季节,阴雨连绵;夏秋之交为台风季节,受台风影响,常会出现连续降雨或暴雨。

11月至翌年1月份为旱季,雨量较少。

根据气象站多年统计的资料,矿区多年平均降雨量1681.9mm,最大降雨量2495.5mm(1975年),最小降雨量1188.9mm(1958年)。

日最大降雨量强度322mm(1965年7月28日),连续累计最大降雨量871mm,多年平均蒸发量1672.2mm。

区水文网发育,主要溪流均向北西汇集注入盆地。

较大的溪流有流经矿区西侧的溪马河和北部的中甲河。

两条溪流汇合于矿区西北市东山村流入龙津河中,最终汇入九龙江,排向东海。

溪马河发源于本区东南及南部山区。

由两条主要支流于合溪村汇合而成。

横切矿区南部,经矿区西缘,由南往北蜿蜒流入盆地,区观测站测得平均流量5.258m3/s。

马坑矿区就位于溪马河流域围。

矿区除溪马河以外尚发育有三条溪沟。

即:

I号沟:

发源于矿区东南部花岗岩区,汇水面积4.44km2。

从80线东南端流入矿区。

从东往西横贯矿区于65线北段流入溪马河。

丰水期流量为126l/s,枯水期流量10.66l/s,雨后最大流量达3.98m3/s。

Ⅱ号沟:

发源于矿区东南部花岗岩区。

71线东南端流入矿区,汇水面积为0.21km2。

流量为9.23l/s。

于72线附近汇入I号沟。

Ⅲ号沟:

由矿段泉水汇集而成。

汇水面积0.71km2。

源头在67线南东地带,雨季源头高,旱季低。

由东往西横贯西矿段于55线北西端汇入溪马河,流程达1200余米。

流量一般为5-20l/s。

洪峰流量达809.20l/s。

除上述之外,矿区北西边界外侧尚有小娘坑沟。

发源于矿区东北观音座莲一带,汇水面积6.14km2。

流向自东至西,于69线北西(矿区外缘)汇入溪马河。

流量与I号沟相当。

1.2.3地形地貌

本区总的地势是从南往北逐渐降低,区最高峰为矿区东北的观音座莲,标高1147m,最低侵蚀基准面为西北部盆地,标高340m。

区主要的山脉有两条:

其一是西部的后垄山-九峰崎-部岭脚山脉。

走向南北,主要由奥-志留系的浅变质岩和泥盆系的砂砾岩组成,山顶呈尖棱状,陡坡,沟谷深切。

最高点后垄山,标高1145m,比高一般为200~600m;其二是中部的九层山-矮头山-石宾崎-观音座莲山脉,走向大致为北东向,由燕山期早期花岗岩、奥-志留系浅变质岩及下石炭系砂岩、砂砾岩组成。

山顶较浑圆,山坡较陡,山谷深切。

其最高点观音座莲1147m,比高300~700m,是控制本区水文网展布的主要山脉。

马坑矿区位于九层山-观音座莲山脉的西坡,介于分水岭至河谷地带之间,地形复杂,坡度陡,高差大,属中低山区。

地势从东往西逐渐降低,最高点为北东的天山凹,标高1069m,最低侵蚀基准面为西南部马坑村溪马河出口处,标高420m,比高约600m。

矿区一般高程+550—650m,比高一般为50—280m。

图1-2马坑矿区区域三维地形影像图

1.2.4社会经济概况

矿区所处的市为闽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储藏有煤、铁、钨、锰及石灰石等多种矿产资源,是省重要的能源与重工业基地之一。

矿区有崎濑村和马坑村两个行政村。

崎濑村位于马坑铁矿以北,分为上崎濑、下崎濑、家山三个自然村,全村共198户,715人,拥有山林地3.3万多亩,耕地815亩。

马坑村位于矿区西侧,全村共60余户,248人,拥有山林地2.5万亩,耕地100亩。

农作物以水稻为主,另有少量蔬菜,经济作物以杉木、松林和毛竹为主。

目前,当地村要的经济活动为矿山开采。

运输和进水泥厂打工。

2004年,两村人均年收入约5500元,是市新罗区经济较发达的村组。

第二章矿区地质及水文地质背景

§2.1区域地质条件

据1∶5万幅、适中幅区域地质资料,结合矿区及外围矿床(点)的地质资料分析:

区出露地层较完整,并以晚古生界地层最为发育,组成本区基底地层为下古生界奥—志留系(O—S)浅变质岩系;印支运动,特别是燕山运动在本区甚为强烈,表现为岩浆和火山活动频繁,褶皱和断裂发育,断裂以北东向和北北东向为主,次为北西向和东西向;侵入岩主要为印支期的基性岩和燕山早期的花岗岩。

2.1.1地层

马坑铁矿区域地层以奥—志留系至侏罗系为主,其中以石炭—二叠系最为完整发育。

区域地层发育情况详见表2-1。

2.1.2岩浆岩

一、侵入岩

(1)印支期侵入岩:

辉绿岩类(βδ):

零星见于马坑等地,侵入层位从林地组(C1l)直至文笔山组(P1w),马坑矿区分为辉长辉绿岩与辉绿闪长岩,见有燕山早期花岗岩(r52(3)c)脉穿插。

(2)燕山期侵入岩:

燕山期花岗岩(r52(3)c):

南北向侵入的大洋岩体和北东向侵入的莒舟岩体,

岩性以肉红色斑状黑云母花岗岩为主,中粗粒、斑状—似斑状结构,成份以长石、石英及黑云母为主,岩性较稳定。

区域燕山期侵入岩还有少量的细粒花岗岩、二长花岗岩及石英斑岩出露。

表2-1适中一带地层表

代号

厚度(m)

岩性

上统

南园组

第二段

J3nb

>1648

上部:

流纹质含角砾凝灰岩,下部:

流纹岩。

莲花山为爆发角砾岩。

下统

藩坑组

下段

J1f2

870

英安质晶屑凝灰岩、火山角砾岩、流纹质晶屑凝灰岩夹薄层粉砂岩等。

下村组

上段

J1xb

689

石英砂岩、粉砂岩

下段

J1x2

123-594

石英砂岩、杂砂质砂岩,偶见层凝灰岩

上统

文宾山组

上段

T3wb

308

粉砂岩夹泥岩、含砾石英砂岩、偶夹煤线。

下段

T3w2

263

石英砂岩夹泥岩、含砾石英砂岩,底部砾岩。

下统

溪尾组

T1xw

350

长石石英砂岩、石英砂岩夹粉砂岩。

溪口组

上段

T1xb

>618

中薄层状钙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夹泥质钙质砂岩

下段

T1x2

609

含粉砂泥岩、泥岩、透辉石角岩夹泥岩

上统

大隆组

P2d

152

薄层状泥岩、粉砂岩夹石英砂岩

翠屏山组

上段

P2cpb

252-325

薄层状泥岩、粉砂岩夹煤层或煤线

下段

P2cpa

288-322

厚层状粉砂岩、石英砂岩夹泥岩,底为含砾石英砂岩

下统

加福组

第三段

P1jc

412

粉砂质泥岩、粉砂岩、泥岩夹煤层

第二段

P1

>125

泥岩、粉砂岩夹石英砂岩

第一段

P1ja

202-464

中薄层状粉砂岩夹砂岩、泥岩及煤层

文笔山组

P1w

>321

粉砂质泥岩、泥岩夹少量粉砂岩

下统

栖霞组

上段

P1qb

>16.6

硅质岩夹粉砂质硅质岩

下段

P1qa

>59

中厚层状燧石条带泥晶生物碎屑灰岩

上统

船山组

C3c

>148

生物碎屑灰岩

中统

经畲组

(黄龙组)

C2j

(C2h)

176

硅泥质角砾岩、角砾状硅泥岩夹灰岩、火山岩

马坑为硅质铁质层(底部)、硅质碳酸盐质铁质层夹安山玄武岩、流纹质凝灰质砂质泥岩,厚度最大达174m,平均60余m。

下统

林地组

上段

C1lb

>200

中厚层状细粒石英砂岩与粉砂岩、泥岩互层。

马坑为粉砂岩、砂岩中夹数层流纹质凝灰岩砂质泥岩。

下段

C1la

300

厚层状石英砾岩、石英砂砾岩夹石英砂岩。

上统

桃子坑组

上段

497

中厚层状细粒石英砂岩、粉砂岩夹石英砂岩。

下段

471

石英砂砾岩夹石英砂岩、粉砂岩。

天瓦栋组

上段

444

石英砂岩、粉砂岩、铁质砂岩泥岩

下段

366

厚层状石英砾岩、石英砂砾岩、砂岩。

-志留系

第三段

>301

薄层状千枚状含硅质泥岩、变质碳质泥岩、千枚岩。

第二段

571

变质细砂岩夹变质粉砂岩

第一段

>234

变质细砂岩、变质粉砂岩夹千枚状含炭质泥岩。

二、喷出岩

矿区区域围的火山喷出岩出露较少,在之前的研究中对火山喷出岩也不够重视,随着马坑矿区勘探孔中火山喷出岩的陆续发现,人们才逐渐认识到早、中石炭世火山岩与马坑式铁矿具有密切成生关系。

三、脉岩

马坑铁矿区域中基性岩脉最多,主要是闪长岩脉、辉绿岩脉,其次是酸性岩脉(石英岩脉)。

2.1.3构造

马坑铁矿区位于永梅上古坳陷东部次一级龙(岩)漳(平)复向斜(即大田—坳陷带南段)南部;政和一大埔大断裂北西侧;“山”字型构造前弧东翼侧。

矿区所处区域断裂、褶皱、岩浆活动均很强烈和复杂,反映了在漫长的地史中区多期次构造运动作用的结果。

区主要构造线方向为北东、北北东和南北向,表现为各方向的褶皱和断裂十分发育,此外尚有北西和近东西向的断裂,反映马坑铁矿区处于多组构造的交汇部位(见2.5万区域水文地质图)。

一、褶皱

(1)马坑背斜:

位于图之中部,其轴部虽因燕山早期莒舟花岗岩体侵入而受破坏,但仍可看出以下石炭统林地组下段地层为核,上段为翼的背斜形态。

其轴向为NE40°,轴长约7公里,应为印支期的构造。

(2)大洋背斜:

见于图西部,轴向南北,长13公里,宽7公里。

其轴部虽已为燕山早期的大洋花岗岩体所占据,但仍可看出它是由奥一志留系,上泥盆和下石炭统等地层所构成,应属印支期背斜构造。

(3)苦坑—崎濑向斜:

位于图北部,实际是龙漳复向斜的仰起部位。

虽然它受后期各组断裂活动破坏而残缺不全,但其形态仍断续可见,总体呈NE30°-40°方向展布,图长7公里以上。

它以上二叠统翠屏山组上段为核,以翠屏山组下段和加福组地层为翼。

它可能是在加里东基底的向斜上进一步发展的印支期向斜构造。

二、断裂

区断裂构造按其走向可分如下几组:

(1)北东向断裂(华夏系构造):

主要有十华里、鲜邦、太保林—大水坑、郭罗坪等断裂。

构成NE45°方向的断裂带,带中单条断裂长数公里至十余公里,走向NE45°左右,倾向北西或南东,倾角50°-80°,均发育于古生界地层中,反映为区早期的断裂构造。

(2)北北东向断裂(新华夏系构造):

分布于北东向断裂带的东南和西北两侧,构成二个北北东向断裂带。

它是区最强烈又醒目的构造。

虽然常复合迭加于早期北东向或“山”字型构造的前弧东翼断裂上,但仍显示出呈NE20°-30°方向展布的独立性。

该断裂的地层以中生代的各类地质体为主,反映其生成时间较晚,应属燕山期的产物。

(3)南北向断裂(经向构造):

主要有王庄-赖保田、马坑矿区的溪马河和大水坑等南北向断裂。

它们与“山”字型构造的脊柱重叠复合而又切过其前弧,表现为一独立的南北向断裂带。

带中单个断裂长5—20公里,倾向东或西,倾角40°-80°。

从其主要发育于古生界地层中而又局部切入大洋岩体的现象看,它们可能具有长期反复活动的特征。

(4)北西向断裂:

见于黄坑至暗坑一带,构成一NW320°方向的断裂带。

带长17公里以上,宽约5公里。

单条断裂走向315°-320°,长数公里至10余公里,倾向多为南西,倾角较陡。

从它们多处为北东和北北东向断裂所错断而又有切穿燕山早期花岗岩体现象分析,推测它可能自加里东期至燕山晚期均有活动。

(5)东西向断裂(纬向构造):

王庄至下隔和公祠至象山二个东西向断裂带。

单条断裂长仅1—5公里,呈断续状出现,倾向南或北,倾角50°-70°。

根据地层主要为古生界及常为北北东向断裂错断等现象看,它们可能是南岭东西向构造带在印支期及其以后进一步活动的产物。

三、构造演化

据前述并结合区各地质时期的沉积、岩浆建造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分析,可看出区各期次构造运动一方面分别控制了各相应时期的沉积建造,对马坑铁矿床的形成具有决定性作用,另一方面又使马坑铁矿床受后期的热液改造,甚至破坏。

区奥一志留纪时为地槽型的复理石沉积,志留纪末,加里东运动使地槽褶皱回返并接受剥蚀夷平而缺失中一下泥盆统地层。

这一时期的主要构造线方向为NE45°,如火德坑背斜,龙漳复向斜和十里华断裂等。

此外尚有北西向断裂,如黄坑至暗坑北西向断裂带。

由它们构成的加里东基底构造格架对以后各阶段的地壳运动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晚古生代海西期,区主要为升降运动,反映为早石炭世末至早二叠世和晚二叠至早三叠世的二次由南西向北东大规模海浸及上泥盆至上二叠统地层间的几个假整合面。

从区调资料看,此时期区各层组地层的沉积厚度和沉积相均有较大变化,反映了区升降运动具有不均衡升降的差异性,即以在加里东基底构造格架上的不均衡断陷运动为特征。

由于这种断陷作用,早石炭世末马坑至中甲一带形成一北东向的断陷,并随海浸的扩大而为海水淹没。

近年来区下石炭至二叠统地层中普遍发现少量火山岩的事实,说明伴随地壳升降差异作用有火山活动。

从沉积建造上看,马坑铁矿赋存于碎屑岩一火山岩一硅质岩一碳酸盐岩建造中,反映火山作用是以喷溢大量富含铁质的气液为主。

这样,中石炭至早二叠世时区地壳升降运动差异的结果,为马坑铁矿的形成创造了物质来源和沉积空间的必要条件。

发生于早三叠世末的印支运动在区为强烈的褶皱运动,并有大规模的断裂产生。

它具明显的继承性,既加强了区早期北东向的褶皱和断裂,又使南北向的构造和“山”字型构造得以产生和发育。

晚三叠世后区进入燕山运动旋回阶段,主要以陆相粗碎屑和中一中酸性火山沉积建造为特征,表现为反复多次的褶皱、断裂及大规模的岩浆喷发侵入活动。

其构造线方向为北北东,如后岭、王母山向斜和北北东向断裂带,从区的燕山期火山喷发岩和侵入岩的分布看,岩浆活动主要受北北东、北东向的断裂和背斜控制,尤其当它们与其它方向构造交汇处更是岩浆侵入的良好部位,如马坑矿区东西两侧的莒舟和大洋花岗岩体,其西南根部显然是处于多组构造交汇处的同一岩体。

印支至燕山期的岩浆侵入作用强烈的迭加、改造了马坑铁矿床,形成热液型辉钼矿和石榴石型磁铁矿,并使马坑铁矿床具有明显的热液交代现象。

§2.2区域水文地质条件

2.2.1岩层富水性

区域上出露地层比较齐全,火成岩侵入也较广泛。

各地层岩性富水程度不一,地下水类型也较多样。

计有松散岩层孔隙水、基岩裂隙水、岩溶水和火成岩体(主要是花岗岩)风化孔隙、裂隙水或脉状裂隙水。

以裂隙水分布最广,岩溶水最丰富(表2-2)。

各岩层富水性分别叙述如下:

表2-2马坑铁矿区域含水岩组及富水性一览表

含水岩组

含水亚组

代号

富水程度

松散岩类

孔隙含水岩组

冲洪积层孔隙含水亚组

Q4al-pl

富水性中等

残坡积层孔隙含水亚组

Q4el-dl

富水性弱

基岩裂隙

含水岩组

层状岩类裂隙含水亚组

O—S、D3t、D3tz

P1j1、、P2cp

富水性中等

C1l、P1j3

富水性弱

块状岩类裂隙含水亚组

r5、βμ

相对隔水

碳酸盐岩类

岩溶含水岩组

C3c、P1q

富水性强

隔水层

P1j2、P1w、C2j

隔水

(一)孔隙水含水层

1、富水性中等的第四系冲洪积孔隙水含水层

主要分布于盆地。

上部为黄或灰黄色的亚粘土和亚砂土,下部为砂,砂砾和砾石层。

厚度一般为5~20m,局部达80m;富水性较好,泉流量可达2.552l/s,渗透系数3.97~10.98m3/d,水位埋深1~3m之间。

2、富水性弱的第四系残坡积、坡洪积孔隙水含水层

主要分布于溪马河沿岸。

马坑矿区中矿段和新祠一带也有零星分布。

岩性多属土黄、黄褐色粘土夹碎瓦,常见砂砾石层透镜体。

富水性较差,多属透水不含水层,泉水流量多在1.0l/s以下。

(二)层状岩类裂隙水含水层

区分布最为广泛,均属碎屑沉积岩层。

据其富水性可分为:

1、富水性中等的裂隙水含水层

(1)奥一志留系浅变质碎屑岩(O—S)

广泛出露于本区西部后垄山—九峰崎,东北部的观音座莲—下甲村一带。

是本区山峰主要的组成部分。

岩性比较复杂,计有浅灰—灰黑色,中厚层状或中薄层状变质粉砂岩、变质泥岩、变质细砂岩、砂岩、千枚状硅泥岩等;中部夹透镜状灰岩,总厚度>1000m。

岩性坚硬,致密块状。

裂隙发育,主要含风化裂隙水。

泉水流量为0.170~2.715l/s。

富水性中等。

矿化度为0.092g/l。

属SO4—(K+Na)·Ca水。

(2)上泥盆系天瓦栋组(D3t)与桃子坑组(D3rZ)

前者分布较广,后垄山—九峰崎以西,观音座莲以北均有出露。

后者仅见于矿区南部三坑村一带,面积较小。

其中,天瓦栋组(D3t)上段以浅灰,紫灰色中薄层状粉砂岩、泥岩、细砂岩为主,夹灰白色中薄层状砂砾岩类。

下段以灰白色中厚层状砾岩、粗砂岩为主,夹细砂岩、粉砂岩。

厚度810m。

桃子坑组(D3tz)以紫红色细砂岩、粉砂岩、泥岩为主,夹砾岩、粗中粒砂岩,厚度497m。

岩性均较坚硬、致密、块状,主要含风化裂隙水。

泉水流量为0.221~2.861l/s。

富水性中等。

矿化度为0.19g/l。

属SO4·Cl—(k+Na)·Ca水。

(3)下二叠系加福组一段(P1j1)

为浅灰、灰黑色薄层状泥岩、粉砂岩夹细砂岩和煤层。

厚度202m。

含风化裂隙水或构造裂隙承压水。

泉流量0.202~1.243l/s。

钻孔单位涌水量q=0.151~0.207l/s·m。

孔口自流涌水量达11.9l/s(5号孔),属富水性中等的裂隙水含水层。

矿化度达0.041~0.133g/l,水质类型为HC03-(Na+K)·Ca和HCO3·SO4一Ca.Mg型水。

(4)上二叠系翠屏山组(P2cp)

主要分布于本区北部苦坑—坑、崎赖—王庄一带,东南部头村以东亦有出露。

上段为浅灰、灰色中薄层状粉砂岩、泥岩夹细砂岩、砂质泥岩。

下段岩性为浅灰色中厚层状粉砂岩,细中粒砂岩夹砂质泥岩。

底部有一层厚20-25m含砾砂岩、砂质泥岩。

总厚度647m。

裂隙较发育。

含层间裂隙承压水。

地层出露面积较广,泉水出露也较多,流量为0.15~1.75l/s。

富水性中等且较均一。

矿化度为0.012~0.020g/l,以HC03·SO4-(K+Na)·Ca水为主。

2、富水性弱的裂隙水含水层

(1)下石炭系林地组(C1l)

主要分布于马坑铁矿区及其南部的合溪—三坑一带,东部石宾崎部的盂头村也见出露。

上段为灰白色、浅灰色中厚层状细粒石英砂岩与粉砂岩、泥岩互层夹石英砾石、石英砂砾岩、石英粗砂岩。

下段为灰白、浅灰色巨厚层状石英砾岩、石英砂砾岩夹石英砂岩、粉砂岩、泥岩。

厚度710m。

主要含风化裂隙水,局部含构造裂隙水。

深部含水微弱——隔水。

泉水流量为0.102~0.506l/s。

(2)下二叠系加福组上段(P1j3)与上二叠系大隆组(P2d)

前者主要分布矿区北部的坑-芦田底一带,后者仅东南部头村见有。

岩性均属浅灰或深灰、灰黑色薄层状粉砂岩、泥岩、砂质泥岩夹细砂岩(P1j3夹煤层)。

裂隙较发育,含微弱层间裂隙承压水,泉流量0.014~0.717l/s。

矿化度0.030~0.085g/l,以HCO3-Ca或HCO3-Na·Ca型水为主。

(3)上三叠系文宾山组(T3w)

仅见于本区东部黄田村之东及东南部的公祠村,出露面积小。

上段为灰、灰黑色中厚层状粉砂岩夹砾岩、砂岩;下段以浅灰、灰黑色中厚层状砂岩和中厚层状砾岩夹泥岩、砂质泥岩、砂岩为主,厚度大于300m。

因其所处的位置较高,多为透水,局部含微弱风化裂隙水。

泉流量为0.184l/s。

(三)岩溶水含水层

本类含水层区计有上石炭-下二叠系碳酸盐岩类裂隙溶洞水和下三叠系溪口组碎屑岩夹碳酸盐岩裂隙溶洞水两类。

其中:

1、上石炭系船山组-下二叠系栖霞组(C3C-P1q)

区分布较广,除盆地和马坑矿区外,两地之间的坑煤矿区的22孔也见隐状灰岩分布。

据盆地供水勘探和马坑矿区地质勘探资料:

栖霞组上段(P1qb)为灰、深灰色薄层状硅质岩夹砂质泥岩、灰岩。

厚度107m。

下段(P1qa)为深灰、灰黑色中厚层状含燧石团块(或条带)灰岩。

厚度59m。

船山组(C3c)为厚层—巨厚层状灰岩,厚度148m。

本地层多呈半隐伏分布,岩溶发育。

盆地平均岩溶率达2.71%。

马坑矿区达6.08%。

但均随深度的加深而减弱。

为含水丰富的裂隙——溶洞水含水层。

其中,盆地岩溶泉众多,均以大型泉群形式出现,涌水量小则几十l/s,大者达419l/s(溪村水塘泉群),钻孔单位涌水量q=0.052~8.907l/s·m,渗透系数k=0.04~18.64m/d。

马坑矿区岩溶泉较少,最大的为矿区3号泉群,最大涌水量为41.06l/s;而钻孔自流涌水量可达1.32万m3/d(约153l/s);矿区北面的坑一崎赖一带虽然地面未见灰岩出露,且据坑井田钻孔资料,+50m标高以上未见灰岩层位,但其临近溪马河谷及溪马河断层的22孔打到灰岩。

界面标高+47.97m。

据地质构造推断,该区应是灰岩隐伏分布区。

与22号孔相距500m的崎赖泉群(出露标高+394m左右)是该地隐伏灰岩岩溶水,受西侧大洋花岗岩体阻隔后,沿溪马河断层及北东向断裂构造复合部位上升的大型岩溶泉群。

水质类型为HC03—Ca水,矿化度0.121~0.131g/l。

与本区其他灰岩水相当。

流量达102.22l/s。

从本区地质构造条件来看,其补给来源为本区小娘坑上游,观音座莲西南出露的灰岩层(出露标高达840m)。

属含水丰富的隐伏灰岩裂隙-溶洞水含水层。

2.下三叠系溪口组(T1x)

分布于测区东部黄田一洋坑一新祠村一带。

上段(T1xb)为青灰、黄灰色薄层状粉砂岩、砂质泥岩、泥岩夹钙质、泥质细砂岩。

厚度618m。

下段(T1xa)为浅灰、灰色中薄层粉砂岩、砂质泥岩夹厚层状灰岩。

局部蚀变为硅质泥岩、角岩互层,厚度609m。

一般裂隙较发育,主要走向北西。

灰岩中溶洞发育,地表可见溶沟、溶槽、溶斗、落水洞和溶洞等。

为裂隙一溶洞水含水层。

含水较丰富,泉水流量一般为0.45~4.33l/s。

在地形低洼、构造发育地段(洋坑一黄田)含水极丰富,最大的洋坑泉群,流量349.9l/s。

属HCO3-Ca水,矿化度0.109~0.138g/l。

(四)块状岩类风化孔隙裂隙水含水层

矿区东、西两侧广泛分布的莒舟、大洋岩体为主,均属燕山早期侵入的似斑状、中细粒黑云母花岗岩(r25(3)c),出露面积占图幅面积的l/4以上(分别为28km2与23km2)。

风化作用较为强烈,呈砂土状,最大风化深度60-70m。

透水性较好,富水性中等,泉水广布,流量一般为0.13~1.82l/s,最大达4.348l/s。

属富水性较均一的风化孔隙裂隙水含水层(带)。

矿化度0.037~0.165g/l,属HCO3·SO4-Na·Ca水。

深部则为新鲜坚硬不含水,是本区良好的隔水岩体。

除此之外,尚见石英斑岩(λπ)、辉绿岩(βμ)等侵入岩脉,因其分布零星,面积甚小,不予详叙。

(五)隔水层

1、中石炭系经畲组(C2j)

地表未见,矿区深部均有存在。

厚度176m。

由磁铁矿体夹薄层火山岩、砂质泥岩和砂岩组成。

裂隙不发育,多被石英、方解石脉充填。

一般不含水,为隔水岩层。

2、下二叠系文笔山组(Plw)

分布于马坑矿区及其北西的盆地东南边缘。

厚度321m,为浅灰、紫灰色薄层状砂质泥岩、泥岩夹粉砂岩、砂岩。

除局部受构造影响含微弱裂隙水外,一般均不含水。

是本区稳定的隔水岩层。

3、下二叠系加福组二段(Plj2)

为浅灰色薄层状泥岩、粉砂岩夹细砂岩。

裂隙不发育,为一隔水层。

2.2.2构造控水作用

本区断裂构造十分发育,大小断层此隐彼现。

由于这些大小断裂的发育,切割了时代不同或富水性强弱不一的地层,加之其力学性质各异,因而表现出复杂多样的水文地质特征。

叙述如下:

1、北东向断层

据盆地和矿区资料,本组断层的导水性变化复杂,有随其产状变化而变化的特点。

似乎表现出倾向南东者多为压性断层,具有良好隔水性。

如矿区F3及F1断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