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岗教师简答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890671 上传时间:2023-01-12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35.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特岗教师简答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特岗教师简答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特岗教师简答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特岗教师简答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特岗教师简答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特岗教师简答题.docx

《特岗教师简答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特岗教师简答题.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特岗教师简答题.docx

特岗教师简答题

1、简述教师职业道德规X的要求.

1爱国守法2爱岗敬业3关爱学生4教书育人5为人师表6终身学习

2、简述我国教育的基本制度.

答:

《教育法》第二章规定了我国实行的教育基本制度有:

〔1〕学校教育制度,建立科学的学制系统;

〔2〕九年制义务教育制度;

〔3〕职业教育制度和成人教育制度;

〔4〕国家教育考试制度;

〔5〕学业证书制度;

〔6〕学位制度;

〔7〕教育督导制度;

〔8〕学校与其他教育机构教育评估制度.

3、简述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应当遵循的原则.

答〔2〕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

〔3〕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特点;

〔4〕教育与保护相结合.

4、简述教师的社会作用

〔1〕通过教育活动选择、传播、提升和创造人类文化;

〔2〕通过向受教育者传授科学文化知识以培养人;

〔3〕通过传递文化和培养人全面推动人类社会发展.

5、简述社会主义学校新型师生关系的基本要求.<理想的师生关系〕、

〔1〕##平等;

〔2〕尊师爱生;

〔3〕心理相容;

〔4〕教学相长.

6、简述教育目的的功能.

答:

教育目的具有三大功能:

〔1〕导向功能;

〔2〕调控功能;

〔3〕评价功能.<4>激励功能〔5〕选择

7、简述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特征.

答:

我国教育目的有三大基本特征:

〔1〕我国教育目的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指导思想;

〔2〕我国教育目的有鲜明的政治方向;

〔3〕坚持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

8、简述德育的主要功能.

答:

德育的主要有三大功能:

〔1〕德育的社会功能:

主要指学校德育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与生态环境等方面发生影响的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生态功能等.

〔2〕德育的个体功能:

主要指学校德育对个体生存、发展、享用三方面发生的影响,包括生存功能、发展功能、享用功能.

〔3〕德育的教育功能:

主要指德育的"教育性〞,它有两大含义:

一是德育的教育价值属性;二是德育对德、智育、体育、美育的促进作用.

9、简述中小学德育的主要任务.

答:

中小学德育有四大主要任务:

〔1〕为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奠定基础;

〔2〕为形成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奠定基础;

〔3〕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4〕培养学生初步的道德评价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

以上四方面紧密联系,互相促进.重点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10、简述中小学教学的基本任务.

答:

中小学教学有三大基本任务:

〔1〕学习基础科学文化知识和基本技能;

〔2〕培养学生的各种基本能力;

〔3〕养成和发展情感、态度、价值观.

11、简述中小学常用的教学原则.

〔1〕直观性原则;

〔2〕启发性原则;

〔3〕系统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

〔4〕巩固性原则;

〔5〕量力性原则〔可接受性原则〕;

〔6〕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7〕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原则;

〔8〕因材施教原则.

12、简述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1〕讲授法;

〔2〕谈话法和讨论法;

〔3〕练习法;

〔4〕实验法;

〔5〕演示法;

〔6〕实习作业法;

〔7〕参观法;

〔8〕读书指导法.

13、简述作业布置与批改的基本要求.

〔1〕目的要明确;

〔2〕内容要精选;

〔3〕分量要适当;

〔4〕难易要适度;

〔5〕检查要与时;

〔6〕批改要认真.

14、简述中小学德育的原则.

〔1〕导向性、疏导性、因材施教;

〔2〕知行统一、言行一致原则;

〔3〕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

〔4〕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5〕尊重理解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原则;

〔6〕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7〕发扬优点克服缺点的原则;

〔8〕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15、简述中小学德育的常用方法.

〔1〕说服教育法;

〔2〕榜样示X法;

〔3〕实际锻炼法;

〔4〕陶冶教育法;

〔5〕指导自我教育法;

〔6〕品德评价法.

16、为什么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1〕学校教育是以文化影响为主体的环境,它影响着学生的主要环境形式是教材,这特别有利于青少年身心发展.〔1.5分〕

2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组织的自觉的影响过程,又是有计划的、全面的、系统的影响过程,它特别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这是任何自发的、偶然的、零碎的家庭和社会影响所不与的.〔3〕学校教育由经过专门培养训练的教师和教育工作人员进行施教.〔1.5分〕

〔4〕学校教育采取集中时间和集中学习的形式,使青少年儿童集中精力受教育,适合青少年儿童身心特点,适合时代的要求,有利于完成社会赋予他们的任务.〔1.5分〕

17、操作技能有哪几个阶段?

1)操作定向〔1分〕;〔2〕操作模仿〔1分〕;〔3〕操作整合〔1分〕;〔4〕操作熟练〔1分〕

<操作定向即了解操作活动的结构与要求,在头脑中建立起操作活动的定向映象的过程.操作模仿即实际再现出特定的动作方式或行为模式.操作整合即把模仿阶段习得的动作固定下来,并使各动作成分相互结合,成为定型的、一体化的动作.操作熟练指所形成的动作方式对各种变化的条件具有高度的适应性,动作的执行达到高度的完善化和自动化.018、新课程改革中教师角色将发生哪些变化?

①知识的传授者→→→→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②教书匠→→→→→→→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③课程的执行者→→→→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④封闭型→→→→→→→开放型的社会型的教师.

19、新颁布的课程标准有哪些重要特点?

①努力将素质教育理论体现在课程标准的各部分之中;

②突破学科中心,构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课程体系;

③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④评价更具有操作性指导性为课程实施提供广阔空间

20、培养优良班集体的方法:

①确立共同的奋斗目标;

②选择和培养班干部,形成班级骨干力量;

③培养良好的班风,形成健康向上的集体舆论;

④坚持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教育活动.

21、如何培养创造性思维?

 

〔1〕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创造性动机;

〔2〕培养发散思维与集中思维相结合的能力;

〔3〕培养与发展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

〔4〕进行创造性的活动;培养创造性人格.

22、根据遗忘规律应如何组织学生进行合理复习?

①与时复习

②复习方式的多样化

③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复习

④尝试回忆与反复识记相结合

⑤合理分配复习时间

⑥掌握复习的量

23、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①教师应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观察任务,学生应明了、理解观察的目的和意义.

②要有充分的观察准备,提出观察的具体方法,制定观察的计划.

③在观察中加强对学生的个别指导,有针对的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④还要引导学生学会记录并整理观察结果,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写出观察报告、日记或作

24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是什么?

激发学习动机;领会知识;巩固知识;运用知识;检查知识

25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应具备哪些基本的知识素养?

①比较系统的马列主义理论修养;

②精深的专业知识;

③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

④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包括教育学、心理学以与各科教材教法等.

26为什么说教育和社会生产力之间是一种相互制约的关系?

试加以论述.〔1〕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表现在:

①生产力的发展制约教育目标的确定;

②生产力水平制约着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

③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速度以与学校结构;

④生产力水平还制约着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

(2)教育对生产力发展具有促进作用,这主要表现在:

①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必要手段;

②教育是科学知识和技术再生产的手段;

③教育是产生新的科学知识和技术的手段.

27德育过程和学生品德形成过程有何不同?

(1)思想品德形成过程是学生个体品德自我发展的过程;德育过程则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教育过程,是双边活动过程.

(2)思想品德形成过程中,学生受各种因素影响.包括自发的环境因素的影响;德育过程中学生主要受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影响.

〔3〕从学生思想品德形成过程的结果看,品德形成可能与社会要求相一致,也可能不一致;德育过程的结果,学生形成的思想品德则与社会要求相一致.

28试述学与教过程的基本因素

学与教过程的基本因素包括:

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

29教师在教学中如何有效促进学生的学习迁移

1注意教学材料和内容的编排

2改进教材呈现方式;

3提高知识的概括化水平;

4加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训练

5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6改进学习评价方式.

30、教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1明确教学的具体目的和意义

2教学内容方法要新颖

3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儿童积极思维

4适当开展竞赛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5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

.31、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要扮演哪些角色?

.学习的促进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课程的建设者与开发者;社区型开放的教师;做学生的朋友教师反思实践者合作者

.32、教育能力是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具备的一些特殊能力.它包括哪些方面的能力?

〔1〕基本教学能力:

教学信息输出能力,如口语表达,书面表达,体态语表达等;

教学信息输入能力,如钻研教材,研究学生和教学信息反馈能力;

〔2〕综合教学能力:

备课的能力;上课的能力;布置作业;辅导能力

33遗忘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对遗忘原因的分析主要有以下几种理论流派:

<1>痕迹衰退说:

认为遗忘是由记忆痕迹衰退引起的,消退随时间的推移自动发生.

<2>干扰说:

认为长时记忆##息的相互干扰是导致遗忘的最重要原因.干扰主要有两种情况,即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

<3>同化说:

认为遗忘就其实质来说,是知识的组织与认知结构简化的过程.当我们学到了更高级的概念与规律以后,高级的观念可以代替低级的观念,使低级观念遗忘,从而简化了认识并减轻了记忆.

<4>动机说:

动机性遗忘理论认为,遗忘是因为我们不想记,而将一些记忆信息排除在意识之外,遗忘不是保持的消失而是记忆被压抑.

34、加里培林将心智技能的形成分成哪几个阶段?

加里培林将心智技能的形成分成五个阶段:

一是动作的定向阶段,

二是物质与物质化阶段,

三是出声的外部言语动作阶段,

四是不出声的外部言语动作阶段,

五是内部言语动作阶段.

35、根据教师的需要和不同时期所关注的焦点问题,可以把教师的成长划分为几个阶段?

<1>关注生存阶段<2>关注情境阶段<3>关注学生阶段

36当代世界各国教育发展趋势

1现代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结合日益密切

2教育##化进程加快

3教育的形式、手段多样化

4教育内容日益综合化

5终身教育成为各国的共同追求

6努力实现教育现代化

7教育改革日益成为教育发展的常态模式

37、简述如何运用记忆规律,促进知识保持?

〔1〕深度加工知识〔1分〕〔2〕有效运用记忆术〔1分〕〔3〕进行组块化编码〔1分〕

〔4〕适当过度学习〔1分〕〔5〕合理进行复习〔1分〕

38、教师义务

1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

2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方针,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

3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与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

4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的发展

5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

6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39、教师违反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

1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

2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

3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

40教师与学生之间有哪些法律关系?

答:

⑴教育和被教育的关系;⑵管理和被管理的关系;⑶保护和被保护的关系;⑷互相尊重的平等关系.

41政治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政治制度制约着教育的性质、目的和内容

2----教育的领导权

3----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

42教育对文化的促进作用

1教育具有保存、传递文化的功能

2教育具有传播文化的功能

3教育具有选择、提升文化的功能

4教育具有创新、发展文化的功能

43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

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2强制普与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互相渗透的方向发展

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44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

1以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2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45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1要求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

2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的全面发展,这就需要坚持脑力与体力两方面的和谐发展

3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化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基本点是什么?

<1>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劳动者或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使学生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2分〕

〔3〕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2分〕

46什么是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如何?

1教学目标是教育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变化结果.

2教学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是具体的与抽象的关系,它们彼此相关但不能相互取代.目的与目标根本不同,目标可以测量,而目的是不能测量的.

46教师应具备的职业素养

1专业知识--精通的专业文化知识和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

2专业能力--教学能力和专研能力、自我反思能力

3专业态度--教育理论、专业情意、职业道德

47教学方法的发展趋势

1教学方法多样性

2重视如何指导学生独立探索,把教法与学法辩证的统一起来

3注重发展学生的智力、创造力,将学生的外部活动和内部活动同时重视起来

4现代化教学手段广泛应用于教学

48教学策略的基本特征

综合性--选择和制定学习策略之前必须考虑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步骤等

可操作性--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操作教学策略学生可以执行教学策略

灵活性---不同的教学任务教学目标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

49中学生德育的意义有哪些?

1中学生德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和保证

2------------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和保证

3------------是实现教育目标的条件和保证

50制定德育目标的的依据是什么?

1时代与社会发展的要求

2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

3民族文化与道德传统

4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与心理特征

51如何培养学生的注意力

1培养广泛而稳定的兴趣

2加强意志力的锻炼,培养闹中求静的本领

3养成严肃认真的学习态度,培养良好的注意习惯

4培养良好的情绪,控制调节激情,增强注意力

5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

52人格的特征

1独特性

2稳定性

3整合性

4功能性

53怎样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1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和质量

2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策略

3提供多种练习机会

4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

54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课程

2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

3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4团队教育

5小组教育

6个别教育

55教师期望通过哪四条途径影响课堂气氛

1接受---教师通过接受学生意见的程度,为不同学生创造不同的社会情绪气氛.

2反馈--教师通过输入信息的数量、交往频率、目光注视、赞扬和批评等向不同期望的学生提供不同的反馈.

3输入---教师向不同期望的学生提供难度不同、数量不等的学习材料,对问题做出程度不同的说明、解释、提醒或暗示.

4输出---教师允许学生提问和回答问题,听取学生回答问题的耐心程度等等.56影响课堂气氛的因素教师的领导方式--集权型、##型和放任型等三种类型.其中##型的课堂气氛最佳.教师期望--接受反馈输入输出

教师的情绪状态---师生的意图观点情感相连接,产生共鸣

56专家型教师和新教师的差异

1课时计划的差异

2课堂教学过程的差异

3课后评价差异

57学生喜欢的教师特征

知识的传授者

团体的领导者

模X公民

纪律的维护者

家长的代理人

亲密朋友

心理辅导者等角色

58怎样建立教师威信

1健康的心理道德品质

2优良的心理品质

3较强的业务能力

4得体的风貌

5良好的第一印象

6做学生的朋友知己

58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包括什么?

1新课程改革要关注学生的和谐发展

2---------------要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

3----------------要重建校园文化--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59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1课程功能实现转变

2课程结构实现调整

3课程内容更贴近生活

4课程实行三级管理

5学生学习方式得到改善

6评价与考试制度得到改进

60形成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基本途径?

方法?

1努力学习教师道德理论,树立人民教师道德的理论人格

2参加社会实践,做到知行统一

1加强理论学习

2勇于实践磨练,增强情感体验

3虚心学习他人,相互砥砺提高,学习先进教师的优秀道德品质

4确立可行目标,坚持不懈努力

61中小学生记忆能力的培养

1加强学习目的性教育

2培养学生对记忆内容的兴趣

3加强对记忆材料的理解

4对记忆材料的充分应用

5使学生掌握记忆的规律

6教给学生记忆的方法

7科学用脑,合理用脑

8树立记忆的信心

62怎样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1加强目的动机教育,培养正确观念意识

2规X管理教育,养成自觉、自控的习惯

3加强行为训练,增强克服困难的决心与毅力

4启发学生自觉性,加强意志品质的自我锻炼

5根据学生意志表现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

63高创造者一般具有那些人格特点

1具有幽默感

2有抱负和强烈的动机

3能够容忍模糊和错误

4喜欢幻想、

5具有强烈的好奇心

6具有独立性

64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1为个体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

2环境对个体的发展影响有积极地和消极的之分

3人在接受环境的影响和作用时,也不是消极的、被动的---主观能动性在改造环境中

发展自身

65教师劳动的特点

1复杂性、创造性

2连续性、广延性

3长期性、间接性

4主体性、示X性

66教学的基本环节是什么?

重点环节是哪个?

1备课2上课3作业布置与批改4辅导答疑5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67标准化成就测验含义?

优越性?

缺点?

1标准化成就测验是指专家或学者们所编制的适合大规模X围内评定个体学业成就水平的测验.它是评价学生学业成绩的重要工具之一.

2客观性计划性可比性

3与学校课程关系之间很不协调测验结果的不当使用

68简述学习策略训练的原则

1主体性原则--主观能动性

2内化性原则--把学习策略化成学习能力

3特定性原则--一定要适用于学习目标、学习类型

4生成性原则--对学习材料新型重新加工、生成某种新的东西

5有效监控原则--知道何时、如何应用学习策略以与能够反思并描述对学习策略的运用过

6个人自我效能感原则--给学生机会感觉到策略的效力

69学习策略有哪些

1认知策略--复述精细加工组织策略

2元认知策略---计划监控调节

3资源管理策略---时间管理环境管理意志管理

70一堂好课的评价要求

1教学目标------------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宗旨

2教学内容------------科学合理

3教学策略与方法----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4教学能力---良好的教学基本功

5教学效果与特色----富有成效与特点

71教师应具备的基本心理品质

1教师的认识能力

教师要有敏锐的观察力要有分配的注意力要有巩固的记忆力要有创造性思维能力要有良好的言语能力要有丰富的想象力

2教师的情感

要热爱教育事业要热爱学生

3教师的意志

教师要有坚定性果断性自制力

72教师的创造力

1具有创新精神--强烈的求知欲和广泛的兴趣创造性动机创新意识

2具有创造性思维品质---直觉思维举一反三灵活思维

3具有创造性教育能力---1善于进行灵活多样、富有弹性的教学计划

2教学信息的传达经济、迅速、有效

3善于激发学生兴趣

4能够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引导学生"发现〞"创造〞

5根据教学反馈信息进行机智性的教学调控

73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

1智力正常

2情绪稳定

3意志健全

4人格完善

5自我意识客观

6人际关系协调

7反应适度

74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

1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

2面对现实;适应环境

3广交朋友与人为善

4努力工作,学会休闲

73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

1面向全体的原则

2预防和发展相结合

3尊重和理解的原则

4学生主体性原则

5个别对待原则

74中小学常见的心理问题

1学习问题

2行为问题

3情绪问题

4人际适应问题

5人格问题

6逆反心理问题

7性心理问题

75心理健康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1对全体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不断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2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有效心理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困扰,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发展自我的能力

76心理发展理论〔皮埃维〕

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他认为,个体心理发展既不是起源于先天的成熟,也不是起源于后天经验,而是起源与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的一种心理构建过程〕

感知运动阶段〔0-2〕前运算阶段〔2-7〕具体运算阶段〔7-12〕形式运算阶段〔12-15〕

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观〔他认为,发展是一个生物的人在一定社会文化背景中的适应,提出了自己的心理社会发展决定论〕

第一阶段乳儿期<0-1.5>j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

第二阶段婴儿期〔1.5-3〕基本的自主感对基本的羞怯疑虑

第三阶段学前期〔3-6、7〕基本的主动感对基本的内疚感

第四阶段学龄期〔6、7-12〕基本的勤奋感对基本的自卑感

第五阶段青少年期〔12-18〕基本的自我同一感对同一感混乱

第六阶段成年早期〔18-25〕基本的亲密感对基本的孤独感

第七九段成年中期〔25-60>基本的繁殖感对基本的停滞感

第八阶段成年晚期〔60以上〕基本的自我完善感对基本的绝望感

维果茨基的心理发展观〔他认为,心理的发展是个体的心理从出生到成年,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在低级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渐向高级心理机能转化的过程〕

在教育与发展的问题上他提出了"最近发展区〞

77品德发展理论〔班皮科〕

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观察行为方式、对行为方式进行强化--自我强化替代强化直接强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