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教案1修改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884680 上传时间:2023-01-1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7.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数学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教案1修改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一年级数学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教案1修改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一年级数学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教案1修改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一年级数学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教案1修改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一年级数学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教案1修改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年级数学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教案1修改版.docx

《一年级数学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教案1修改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数学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教案1修改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一年级数学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教案1修改版.docx

一年级数学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教案1修改版

第一篇:

一年级数学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教案

(1)

学科渗透法制教育——环境保护教案

教学内容:

6、7的认识和加减法教学目标:

1、让学生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或稍复杂的实际问题。

2、注重引导学生利用数学思想和方法关观察生活中的现象,感受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

3、使学生懂得从数学的角度提出学过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4、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兴趣,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在交流中培养倾听他人想法以及尊重他人与人进行合作的良好习惯。

5、懂得大自然的美丽离不开人们的精心呵护,树立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认识理解加法的含义,并能解决实际的问题。

教学难点:

发展初步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理解能力,培养自主探索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同学们,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问题。

瞧,这是我们一年级小朋友在植树节那天参加活动的情景。

二、自主探索

1、请小朋友拿出小木棒来摆一摆,看看能写出几个和是

6、7的加法算式。

再比一比谁的加法算式多。

2、教学例题

看学生植树图,让学生说说图画的意思。

(1)思考:

要算一共有几个小朋友,可以怎样列式?

质疑:

为什么同一幅图可以列出两道不同的算式,而得数却相同?

交流:

从这题中你发现了什么?

(2)一共有6个人,男同学有4人,女同学有几人?

女同学有2人,男同学有几人?

怎样列式呢?

(3)小组交流不同的解题策略。

(4)汇报讨论结果。

(板书:

6—2=4,6—4=2)

三、思维训练

教材“想想做做”第六题,看图填算式7—□=□

先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列式,答案不一样,从而引导学生有条理地思考问题

四、法制渗透

1、引导学生观察情景图——植树,通过观察图中小朋友的活动,使同学们知道:

(1)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和植树造林,保护环境密不可分。

(2)小朋友参加植树造林是为了保护环境。

(3)每个小朋友都要学会保护周围的环境。

(向学生简单介绍《中国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相关内容)

五、板书设计

和是

6、7的加法被减数是

6、7的减法

5+1=61+5=66—4=26—2=43+4=74+3=77—2=57—5=2

六、作业设计

第二篇:

数学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教案1

《一次函数》教学设计

大方县星宿中学:

李德国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理解一次函数的概念;理解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主,思考,合作,探究,能根据问题信息写出一次函数的表达式,进一步分析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联系,从而提高比较鉴别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经历利用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利用函数观点认识现实世界的意识和能力。

4、法制目标:

通过对新知的应用,向学生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提高学生对法律的认识。

二、教学重、难点:

1、.理解一次函数,正比例的概念,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关系。

2、会根据已知信息写出一次函数的表达式。

3、理解一次函数于正比例函数的关系,在探索过程中,发展抽象思维及概括能力。

三、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创设情境

问题:

某登山队大本营所在地的气温为15℃,海拔每升高1km气温下降6℃.登山队员由大本营向上登高xkm时,他们所处位置的气温是y℃.试用解析式表示y•与x的关系。

教师活动:

多媒体展示问题,引导学生分析变量间的变化规律,根据学生回答板书解析式。

学生活动:

分析思考,与同学交流,观察所写出的解析式,与正比例函数对比,发表见解。

分析:

从大本营向上当海拔每升高1km时,气温从15℃就减少6℃,那么海拔增加xkm时,气温从15℃减少6x℃.因此y与x的函数关系式为:

y=15-6x(x≥0)

当然,这个函数也可表示为:

y=-6x+15(x≥0)

当登山队员由大本营向上登高0.5km时,他们所在位置气温就是x=0.5时函数y=-6x+15的值,即y=-6×0.5+15=12(℃)。

这个函数与我们上节所学的正比例函数有何不同?

它的图像又具备什么特征?

我们这节课将学习这些问题。

(二)、新课讲授

1、合作探究:

我们先来研究下列变量间的对应关系可用怎样的函数表示?

它们又有什么共同特点?

(1)、有人发现,在20~25℃时蟋蟀每分钟鸣叫次数C与温度t(℃)有关,即C•的值约是t的7倍与35的差。

(2)、一种计算成年人标准体重G(kg)的方法是,以厘米为单位量出身高值h减常数105,所得差是G的值。

(3)、某城市的市内电话的月收费额y(元)包括:

月租费22元,拨打电话x分的计时费(按0.01元/分收取)。

(4)、把一个长10cm,宽5cm的矩形的长减少xcm,宽不变,矩形面积y(cm2)随x的值而变化。

教师活动:

多媒体展示题目,引导学生根据问题给出的信息,列函数表达式。

学生活动:

根据问题给出的信息,列函数表达式,并与同伴交流。

设计意图:

根据实际问题写出表达式,体会函数建模思想

通过思考分析,可以得到这些问题的函数解析式分别为:

(1)、C=7t-35。

(2)、G=h-105。

(3)、y=0.01x+22。

(4)、y=-5x+50。

2、归纳总结:

观察以上得到的四个函数关系式,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1)如果我们用b来表示这个常数,那么这些函数表达形式就可以写成什么形式?

什么叫做一次函数?

(2)一次函数的解析式的结构有什么特征呢?

(3)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关系:

在一次函数y=kx+b中,当b=0时,一次函数变为什么函数?

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有什么关系呢?

教师活动:

引导学生从解析式的形式上照共同点。

师生共同归纳得出一次函数的形式,给出一次函数的定义。

引导学生分析,思考,归纳,得出“正比例函数是特殊的一次函数”。

学生活动:

学生比较,交流,思考类比正比例函数定义得出的方法归纳得出一次函数的定义,它们的形式与y=-6x+15一样,函数的形式都是自变量x的K倍与一个数值的和。

一般地,形如y=kx+b(k、b是常数,k≠0•)的函数,•叫做一次函数(•linearfunction).当b=0时,y=kx+b即y=kx.所以说正比例函数是一种特殊的一次函数。

设计意图:

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及概括能力。

进一步理解从特殊到一般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对解析式结构的分析与比较,加深对已有知识。

3、新知应用:

某工厂生产某种产品,每件产品的出厂价为50元,其成本价为25元。

在生产过程中,平均每生产一件产品就有0.5立方米污水排出,所以为了净化环境,工厂设计两种方案对污水进行处理,并准备实施。

方案一:

工厂污水净化处理1立方米污水所用原材料费为2元,并且每月排污设备损耗费为30000元。

方案二:

工厂将污水排到污水处理厂统一处理,每处理1立方米污水需要付14元的排污费。

问:

(1)设工厂每月X件件产品,每月利润为y元,分别求出依方案一和方案二处理污水时y与x的函数关系式。

(利润=总收入—总支出)

(2)设工厂每月生产量为6000件产品时,你作为厂长在不污染环境,又节约资源的前提下应选用哪一种处理污水的方案?

请通过计算加以说明。

(通过此题,可以向学生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的第二十四条产生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的单位,必须把环境保护工作纳入计划,建立环境保护责任制度;采取有效措施,防治在生产建设或者其他活动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粉尘、恶臭气体、放射性物质以及噪声振动、电磁波辐射等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

第二十五条新建工业企业和现有工业企业的技术改造,应当采用资源利用率高、污染物排放量少的设备和工艺,采用经济合理的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和污染物处理技术。

第二十八条排放污染物超过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企业事业单位,依照国家规定缴纳超标准排污费,并负责治理。

水污染防治法另有规定的,依照水污染防治法的规定执行。

等内容,要求学生要保护环境。

四、课堂练习:

1、下列函数中哪些是一次函数,哪些又是正比例函数?

(1)y=-8x

(2)y=8x-

(3)y=5x2+6

(3)y=-0.5x-1

2、汽车油箱中原有油50升,如果行驶中每小时用油5升,求油箱中的油量y(升)随行驶时间x(时)变化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y是x的一次函数吗?

五、课时小结

1.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什么?

2.你学会了什么?

3.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设计意图:

学生思考后,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补充。

六、作业:

第三篇:

数学学科渗透法制教育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学科渗透法制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48-49页例1及相应的试一试,练习八1-3题。

教学内容分析:

教材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即购物问题,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从具体的情境中收集、整理信息,发现并提出有关小数加、减法计算的数学问题,产生新的计算要求。

例题首先让学生探索两位小数加一位小数的笔算方法,让学生尝试计算两位小数减一位小数。

“试一式”让学生继续解决例题创设的情境中的其他一些加、减法计算问题,并突出计算结果的化简。

最后通过对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比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小数加、减的计算方法,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进行小数加、减法的计算,逐步提高计算能力,为学生进一步的学习打下基础。

“练一练”和练习八第1-3题主要用来巩固所学习的小数加、减计算方法,并用以解决一些相关的实际问题。

渗透法制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习者分析:

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理解整数加、减法的算理,并且在本册教材中学生已掌握小数的意义,另外学生在以往的学习中已积累了大量关于元、角、分的知识,这些都为学生理解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垫定了扎实有效的知识基础,并为互助学习提供了可能。

教学目标:

1、通过“逛超市”,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途径。

2、通过感受生活,让学生明确数学就在自己身边,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4、让学生经历探索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体会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算理上的联系,初步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用来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5让学生进一步增强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探索并解决新问题的意思,不断体验成功的乐趣。

6在互动的学习活动中,让学生体会合作学习的意义和价值,激发学习的热情。

渗透法制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货币法》第四条人民币的单位为元,人民币辅币单位为角、分。

1元等于10角,1角等于10分。

人民币依其面额支付。

要求:

让学生知道、了解、运用。

方法:

在实际生活中让学生亲身体验,并知道如何保护和爱惜。

教学重点和难点:

1、理解小数加减法的算理。

2、探求科学、合理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策略:

1、教师只是学习任务的提出者,学习活动的辅导者,学生才是学习活动的主人,给学生创造实现自我的平台。

2、利用信息技术,采用不同的内容呈现形式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3、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本方案所要体现的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4、通过及时评价和总体评价激励和促进学生的学习。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及相应的学习平台。

教学过程:

一、课前:

“预习开路”

1、整数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是怎样的?

你能举例加以说明吗?

2、说一说4.75这个小数的意义,并说一说这个小数的组成。

3、通过预习,你还知道了什么,有疑问吗?

设计意图: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说过:

“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原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去进行教学。

”在这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加减法及一位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而且刚认识小数的意义,这些都为学生预习、自学提供了认知的基础,相信学生也有这个预习的能力。

二、课中:

“研习筑路”

1、找准起点,导入新知。

出示几件物品的标价

钢笔、笔记本、讲义夹、记号笔、书包、铅笔盒、美工刀„„„;

2、根据自己的需要挑其中两件商品然后想想自己要付多少元。

先列出算式。

你会用竖式计算吗?

先把竖式写下来,列举部分同学的竖式你们觉得计算时要注意些什么?

(把学生的想法板演出来)让学生试着计算一下

还是刚才的几位同学上去板演。

逐个点评,纠正计算中的一些问题。

师:

同学们通过预习提出了这么多有价值的问题,但愿在结束这节课时,问题的主人都能收到满意的答案。

(二)展开活动,研创新知。

1、出示例1主题图,学生说一说从图中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2、师:

你可以根据这些信息提出一些用加法或减法计算的问题吗?

(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在课件中点击相对应的问题。

3、要求学生根据问题先列式,教师有意识的板书列式:

4.75+3.44.75-3.44.75+2.654.75-2.653.4+2.653.4-2.65

4、师:

观察这些算式,它们的共同点是什么?

(都是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揭题:

小数加减法

(设计意图:

问题从学生中来,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

学生根据主题图提问,由于问题来源于学生,就为学生对于接下来探讨问题的解决奠定了积极的情感因素。

根据问题列出算式,学生完全有能力做到。

5、研讨“4.75+3.4”的计算方法。

(1)4.75+3.4,“你会用竖式计算吗?

(2)学生独立列竖式计算,然后学习小组内交流组员的计算方法及为什么这样算得理由,教师巡视,看是否有竖式错误的,及时将错题收集,等会儿全班一起“诊断病因”。

(3)教师邀请某一小组派一名代表在黑板上展示竖式计算,并说一说他们组是如何列竖式计算的,及阐述列竖式计算的算理。

然后其他组员补充,完善本小组的解题方案。

(可以从小数的意义方面加以解释为什么数位对齐;或者还可以是用元角分的知识加以解释数位对齐)

(4)如果其他学习小组还有自己的想法,也可以做补充说明。

(5)教师肯定学生的聪明才智。

(6)师:

你们说了这么多,请允许我对你们提几个问题,能接受挑战吗?

1,这样列竖式可以吗?

说说你的高见(出示教师巡视时搜集到的错例,可能是小数点不对齐的,而是末尾对齐的;也可能是结果中没有点小数点的;还或者是竖式中没有写加号的等等)

2、和是8.15,百分位上的5是怎么得来的?

(不是把4.75百分位上的5落下来的,而是4.75百分位上的5与3.4百分位上的0相加得来的。

)追问:

3.4百分位上添0的依据。

(依据是小数的基本性质)

3、你认为小数加法应该怎么计算,能用简洁的话语总结一下吗?

4:

你是计算方面的专家,你来给大家说一说,计算小数加法要注意些什么。

再次强调:

1、小数点对齐,

2、从低位加起。

温馨提醒:

别忘了在结果中点上小数点。

(7)教师规范的书写整个计算过程,边述说边板书。

(设计意图:

即使学生的讲解都已经很到位了,但是教师的示范还是不能缺少的,规范的示范为学生提供正确的导向。

(8)师:

发挥大家的聪明才智,我们完成了一次挑战,有信心和能力接受接下来的挑战吗?

6、研讨“4.75-3.4”的计算方法。

(1)学生独立完成竖式计算,还有困难可寻求组内成员的帮助。

(2)教师邀请某一小组派一名代表说一说他们组解决方案,然后其他组员补充,完善本小组的意见。

(3)学生说一说小数减法的计算方法

(4)教师边说边板书规范的计算过程,让学生再次形成正确的认识。

7、探讨“试一试”

(1)学生根据刚才的学习经历和经验,独立计算。

(2)交流,说一说是怎样算的,又是怎样想的。

(3)指出:

计算结果要化简,并说说化简后的结果和化简的依据。

(设计意图:

在4.75+3.4的学习交流活动中,学生对小数加法的计算方法及算理已经有了比较正确的认识。

基于这点考虑,后面3个练习就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并加以生生间的合作学习。

8、总结和归纳

师:

大家通过合作探索掌握了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首先恭喜你们。

在这段探索的历程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计算小数加减法要注意什么?

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计算时有什么相同点?

先小组交流,再整体交流。

(设计意图:

不求算法一步到位,适当展开算法逐步完善的过程,加强与整数加、减法的有机联系,帮助学生形成更完整的认知结构。

(三)设计练习,运用知识

把练习题设计成“砸金蛋”的游戏活动,每个金蛋藏着不同层次的练习。

层次一:

教材第48练一练第1题

(练习目的:

(1)整数与小数相加,特别注意数位对齐

(2)注意连续进位;(3)明确小数末尾的0要去掉)

层次二:

(1)精灵诊所(即错例分析)教材第48页练一练第1题或者学生练习中的典型错例。

练习要求:

学生具体说明每一个竖式计算的错误原因,并改正。

(2)温馨提醒(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及注意点)

(设计意图:

学生好多都在玩奥比岛或摩尔庄园,精灵就是他们的宠物,它们很熟悉,很亲切,这样为枯燥的计算添加活跃因子)层次三:

口算,即练习八第1题。

练习要求:

当学生基本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后,要及时提出更高的要求,即口算简单的小数加减算式。

同时请口算既对又快的学生介绍口算的经验。

层次四:

解决实际问题,即练习八弟3题

练习要求:

(1)请学生读图,了解图上信息

(2)学生独立思考,然后交流解题策略,优化方法。

练习要求:

学生先独立思考,有困难的可以寻求学习小组内成员的帮助,然后交流解题策略和方法。

(设计意图:

计算是比较枯燥的,如果练习没有新的呈现方式,学生是难以有积极性的。

基于这点考虑,我把所有的练习按练习的层次以砸金蛋的方式呈现。

学生说要砸几号金蛋,教师有意识的按练习难易层次砸蛋,展开练习活动,给课堂掀起又一次教学活动的高潮)

三、课后总结

师:

别忘了这两位孤独的使者:

3.4+2.653.4-2.65师:

你会计算出正确的结果吗?

,并简单写上你的解题感受,说说与课堂中的练习题的异同点。

我对你们十分有信心。

(设计意图:

利用课后对所学知识加以延伸性的实习活动,增智培能,开阔视野。

又涉及学生体悟生活、复习旧知、自学新知等下一节新课前的活动,开始新一轮递进式的学习过程,对于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大有帮助的。

板书设计:

小数加法和减法

4.75+3.44.75-3.44.75+2.654.75-2.653.4+2.65

强调:

1、(列竖式计算)小数点对齐;

2、从低位算起,先小数部分,然后整数部分。

第四篇:

数学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教案

数学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教案

西乡中学钟伟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一条为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制定本法。

数学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教案《科学记数法》斗古中学卓政富

一、教学目标

1.借助学生所熟悉的事物体会大数,并会用科学计数法表示大数。

2.通过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的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3.通过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的活动,让学生初步了解我国人口过快增长和人均耕地急剧减少的国情,让学生明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土地管理法》相关法律制定的必要性。

二、教学重点

重点:

用科学计数法表示大数。

三、教学难点

难点:

用科学计数法表示大数。

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相关资料。

学生准备:

课前调查一些有关祖国人口、资源、土地的一些数据资料,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教师:

我们伟大的祖国具有悠久的文明史,作为-个中国人,我们应为她而骄傲。

课前,同学们已经对有关我国的人口、资源等做了一系列的调查,同学们查到了什么资料呢?

谁愿意起来展示一下你的调查成果?

学生1:

我在图书馆里查到了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时,我国人口大约为1300000000人。

学生2:

我从公布的资料上查到了我国现有耕地面积约为1900000000亩。

学生3:

我从电脑上查到了我国石油储量为24000000000桶。

通过刚才几位同学的反馈,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沉思)学生l:

我发现我国的人口众多,资源丰富。

教师伺机点拨:

同学们的观察都是正确的,请大家计算我国的人均耕地面积(告诉学生美国现有人均耕地面积约9.7亩)。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计算、比较,提问:

比较我国在人口、土地方面与美国的差距,今后在这些方面应注意些什么问题?

(借机简单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让学生明白控制人口增长、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是我国实现可持速发展的基本保证。

学生2:

我发现这些数据都比较大,书写和读时都比较麻烦。

(教师赞赏)教师:

那么有没有一种比较简单的方法来表示这些比较大的数呢?

2.小组合作,探讨交流

刚才,同学们都已做了努力的思考,想必都有所发现。

你把你的发现告诉其他同学好吗?

大家可以先在小组内说一说,看谁的方法好。

学生小组合作,交流讨论。

教师巡视,了解情况,伺机点拨。

3.择优反馈,提升理论

小组交流结束,我们来比较一下,哪个小组的方法好?

学生a:

对于较大的数,我们认为可以用数字与记数单位百、千、万、亿等合写的方法来表示比较简单。

例如:

1300000000可以写作l3亿。

学生b:

我在查找资料时发现,有的数可以用一个数乘以10的几次方的形式来表示。

例如:

1300000000可以写作1.3×l09。

学生:

l.3×109这种写法更方便,因为若带单位的话,例如:

130********00写作13000亿会受到限制。

教师:

那么这种写法有什么特点呢?

归纳:

一个大于10的数可以表示成axl0n的形式,其中1≤a

正整数,这种记数方法叫科学记数法。

4.应用练习

(1)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下列各数:

696000000、3000010000。

(2)某校学生有3000人,每个学生的平均伙食费为200元/月,则这些住校学生一个月的伙食费是多少元?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结果表明)(集体订正)5.拓展创新

一个数如何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同学们都会了,现在如果有一个数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你知道它原来表示什么数吗?

例:

(1)北京故宫的占地面积为7.2×105平方米。

(2)山东省的面积约为l.5xlO5平方千米。

(3)人体中约有2.5×l013个红细胞。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辅导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然后集中反馈、订正。

科学记数法在日常生活中是非常有用的,你还能想到哪些应用?

学生:

计算器中出现10的多少次方时。

学生:

如工商银行的存款总额。

教师:

既然生活中有很多的地方用到科学记数法,我们就要对它有一个透彻的了解,下面我们就来看几个实例:

(1)中国国家图书馆藏书约2亿册,居世界第五位。

①调查本校图书室某个书架所存放图书的数量,中国国家图书馆的藏书需要多少个这样的书架?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结果。

②调查本校的人数,如果每人借阅10本书,那么中国国家图书馆的藏书大约可以供多少所这样的学校的学生借阅?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结果。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辅导有困难的学生,集体订正。

(2)美国在20世纪的四次战争,所花费的钱数(单位:

美元,1美元=8.27元人民币)如下:

第一次世界大战为6.I3×l010美元;第二次世界大战为4.48×1011美元;朝鲜战争为6.7×l010美元;越南战争为1.67×1010美元。

某市有1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