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备课.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883839 上传时间:2023-01-1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0.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备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备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备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备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备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备课.docx

《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备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备课.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备课.docx

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备课

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备课

兴庆区教育局教研室宋光琼

说到备课,许多年轻老师首先想到的可能是写教案,因为学校检查你是否备课的显性材料就是你的教案。

其实,备课包括钻研教材、搜集信息、了解学生、考虑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写教案六个环节。

写教案只是备课的最后一个环节——把钻研教材等方面的所思所得,把教学的目的要求、重点难点、教学过程和方法以及搜集到的有关教学的信息记录下来,是“备忘录”——供课前翻阅,以便把课上好。

记得苏霍姆林斯基听了一位历史老师讲课,很感动,问他是什么时候备课的,这位老师回答说:

“备了一辈子。

”这说明什么呢?

说明一个好的教师,随时随地都要为备课做准备。

观点一:

钻研教材是备课第一重要的环节。

钻研教材是备课的第一重要环节,钻研教材首先要研读教材。

课堂上"引导学生在文本中走上几个来回","导游"自己还不熟悉路,那怎么行呢?

我教语文18年,做教研员10年,细细回想,每每研读一篇教材,都要经历这样一个"四读"的过程。

一读:

撇开"这是一篇课文"的思维定势,把自己当作一名读者,把教材当作一篇读物,平时读书读报怎么读,现在就怎么读。

你千万别像赶趟儿似的,你可以没有指向,没有边界地在文字的旷野里漫步。

遇到投缘的文字,让思想、感情自然而然从中生发,如骤雨初降时土地悄然升腾的烟气。

或许你会被跌宕的情节所吸引,或许你会被真挚的情感所打动,或许你会倾心于优美抒情的文字……总之,你读进去了,你会发现,那些原本没有生气的文字竟个个鲜活起来,与你相视,透着情意儿,呼之欲出。

二读:

放声朗读,入情入境与作者的对话,弄清作者要表达什么样的思想情感,要传达什么样的信息,然后深入思考之所以作者这样表达,背后一定有一些相关的因素;之所以这样描写,一定有相关的背景。

因而去关注作者的个人生平、历史背景,做到“知人论世”,这样才能实现对文本的准确解读。

同时还要学习作者其它相关作品,了解作者的作品风格等。

三读:

默读静思,批画旁注,与教材编者对话,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

任何一篇文章,置于特定的学段、特定的单元,有着它的作用与理由。

实现与编者对话须做到通读教材,领会全册教材的训练体系。

教材编写有其很强的系统性,知识积累和训练都是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呈螺旋式上升的。

这个系统在课标和参考用书上可以找到相应的阐述。

教师把握住了教材知识的系统性,就等于抓住了教材的根本,授课时就知道哪些知识应该讲,应讲透,应拓展,应延伸,上课就不会无所适从,而是有的放矢,讲为学用。

四读:

揣摩自己的阅读过程,体察学生阅读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需要具备的方法,分析应该落实的知识、训练重点,找到三维目标的交汇点。

在心里和学生先期对话,在脑海中想像教学活动情景。

事实上,有经验的教师都知道,成功的教学策略就是在这些关键点的准确把握和整合中获得。

而这些关键点的准确把握和整合,恰恰是教师在深入研读教材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和筛选的结果。

"四读教材"实现了教师与作者、编者、学生的"三者对话","深入"为"浅出"找到了出口,更让"浅出"有了丰厚的底蕴而”举重若轻”。

其实,教师在与作者、编者和学生对话的过程,也是自我对话的过程,是揣摩方法、锤炼语言、积蓄情感、提炼思想的过程,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成长的过程。

用情感去感染情感,用心灵去点燃心灵,用生命去感动生命",是新课堂追求的理想境界,让我们过好研读教材关,顺利进入良好的教学状态。

愿新课标语文教材通过师生共同的深入研读和对话,焕发出应有的生命活力和人文光彩。

观点二:

要精选内容,做到教什么明明白白

有这样一个现象:

同样的教学内容写在老师们教案本上的教学目标是一模一样的,但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老师们对目标的把握却各有侧重,一些语文课堂俨然成了“大杂烩”,什么内容都可以往里塞,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求异思维、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环保教育等等,不一而足。

唯独对“语言”置之不理,还美其名曰“进行学科整合”。

这反映出的是教师在解读教材时所存在的差异,解读教材的水平的差异也折射出一个教师专业发展的差异,如何把教材读深、读透、读到位、读出知识背后所蕴含的教学思想和方法,做到既见树木又见森林,是备课的着力点。

所谓“预设”,首先就是对教学目标的预设,而教学目标中首要的内容是知识与技能目标,即“教什么”的问题,如果教师对“教什么”还是雾里看花、“不清不楚”就有可能造成课堂的低效与无效。

语文是工具性(语言)和人文性(精神)的统一,而语言则是第一位的,精神蕴涵于语言之中。

可以说,抓住了语言就抓住了精神,抓住了人文。

语言的学习是语文教学的头等大事,是语文教学的根!

离开了对语言的实践,语文教学也就彻底偏离了轨道。

我们教什么?

大致来讲,我们要教学生文本为什么写和写了什么?

是怎么写的?

但这一切都离不开语言的实践。

我们要教学生一辈子受用的东西,提高语文素养,形成较强的语文能力。

这一点,叶圣陶老先生说的最好——“教”是为了“不教”。

我们要紧紧凭借教材这个“例子”,为学生搭建语言实践的平台,精选一个或两个训练点,让孩子在多样的语言实践活动中,感受到作者谴词造句的功力,谋篇布局的匠心。

我们还要让学生凭借例子,积淀语言,悟得规律;超越例子,拓展运用,形成能力。

引导他们在实践中内化语言,运用语言,从而升华他们的人文。

至于怎么教的问题,有句话叫“教无定法”,只有适合孩子的就是最好的。

有人说,语文教师不要在教学方法上过多纠缠,而要在教学内容上注重开拓,这是很有见地的。

我们“在评价一堂课的教学方法好不好之前,首先要考察它的教学内容对不对。

”老师们只有重视“教什么”,才会沉入教材,钻研教材,才会“入乎其内,出乎其外”。

一句话我们要用语文意识来统摄教材的研读。

那么,什么是语文意识呢?

语文意识就是关注文本“怎么写”“为什么这么写”的意识。

下面我以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细读课文为例,来说明如何用“语文意识”审视课文,找到“语文训练点”。

 课例一:

第一册第十七课:

雪地里的小画家

  这是一首儿歌,简单浅显,有些童趣。

通常我们会怎么上呢?

  师:

小朋友们,雪地里有哪些小画家呀?

  生:

有小鸡,小鸭,小狗,还有小马。

  师:

小鸡干什么呢?

  生:

小鸡画竹叶呢!

  师:

小狗呢?

  生:

画梅花呢!

  师:

小鸭呢?

  生:

画枫叶呢!

  师:

小马呢?

  生:

画月牙呢!

  师:

画得像不像啊?

  生:

画得很像。

  师:

为什么说他们都是小画家呢?

  生:

因为他们本事特别大,不用颜料不用笔,几步就成一幅画。

老师顺便还要渗透一下“冬眠”这个常识。

这样一个教学过程,指向的全是“内容”。

“语文”在哪儿?

我试着找了两个点:

第一,把诗句改成这个样子:

“小狗画梅花,小鸡画竹叶,小马画月牙,小鸭画枫叶。

 行不行?

为什么不行?

我们看,儿歌的内容并没有变,小狗、小鸡、小马、小鸭,一个都没少。

“画家”和“作品”之间的对应关系也没有变,“小狗”画“梅花”,“小鸡”画“竹叶”,“小马”画“月牙”,“小鸭”画“枫叶”,谁也没有篡位、越位。

那么,什么变了?

句序变了。

句序变了,意味着什么变了?

韵脚变了。

如果按照这样的句序读一读,什么感觉?

不得劲儿!

别扭!

儿歌是什么?

儿歌是“歌”,“歌”是用来干什么的?

“歌”是用来吟、用来唱的。

从语言文字的角度来说,儿歌具有音乐性。

韵脚、押韵,正是这种音乐性的具体表现。

通过比较,孩子们会有这种感觉的,他读儿歌时,停顿的意识会自然地落在韵脚上。

而且,每次停顿,都能满足他对于韵脚这个位置上声音的期待,这就是常说的“合辙押韵”。

我以为,这就是“语文”了,这是语文老师要去做的事儿了。

语文老师不去做,还能指望谁去做?

再看第二点,把诗句改成这样:

“小狗画竹叶,小鸡画梅花,小马画枫叶,小鸭画月牙。

韵脚没有变,什么变了?

意象之间的关联变了。

小狗改画“竹叶”了,小鸡改画“梅花”了。

行吗?

当然不行!

但倘若没有这种换位比较,孩子们对“谁画什么”的逻辑关系的感知是模糊的、朦胧的。

这样一点,他就有意识了:

原来,每种意象都跟动物脚印的特征连在一起的。

这里我想补充一点,同样特征的脚印,可供选择的意象往往不止一种。

譬如,小马的脚印,“月牙”是一种,“镰刀”又是一种,还有“香蕉”也可以。

那么,换成“镰刀”、“香蕉”行吗?

不行!

因为这些意象破坏了儿歌整体的风格和意境。

不要以为儿歌很简单,其实仔细一琢磨,儿歌很不简单!

简单的是它的内容,不简单的却是它的语文形式。

这种事儿,就是“语文”的事儿。

语文老师,就该如此这般地用“尖锐的敏感”,“谨严”的思考,“极艰苦的挣扎”,去做语文老师该做的事儿。

   第三册第十七课:

酸的和甜的

这课文我听不少语文老师上过,不瞒各位说,全上砸了。

原因就出在那只猴子身上,都是猴子惹的祸!

这则寓言是根据那句大家耳熟能详的谚语演绎出来的——“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是酸的”。

心理学上有一个现象叫“酸葡萄心理”,说白了就是嫉妒心理。

故事要反映的,就是这种心理——“酸葡萄心理”:

我吃不到的东西,你们谁都甭想吃;我不行,你就不行,你行也不行。

本来嘛,故事的寓意是再清楚、再明白不过的。

可是,因为现在演绎成了一个故事,有情节、有人物形象,而且,人物形象变成了四个:

狐狸、小松鼠、小兔子、小猴子,于是,乱花渐欲迷人眼了,这故事到底是写狐狸还是写小猴子?

比较后人们发现:

第一,狐狸的心理太阴暗,弄得不好,会给学生带来负面影响,而小猴子呢,又聪明又机灵,是个好榜样;第二,故事写狐狸的比重不多,也就是开头写了写、结尾点了点,小猴子呢,虽然出现得比较迟,但写的笔墨却是最重最生动的,瞧!

课后的“读读比比”练习,全是写小猴子的。

这样一想,老师们就把兴奋点聚焦到小猴子身上了。

于是,小猴子这个人物形象被无限拔高。

你看,故事写“小猴子听了,大口大口地吃起葡萄来”,“大口大口地吃”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实践,哲学上的一个概念——实践。

最后尝到的味道是什么?

“啊!

真甜”,“真甜”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真理,又是一个哲学命题。

于是,最后得出一个结论: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于是,小猴子突然成了哲学家。

于是,寓意被转到亲自尝试、亲身实践上来。

狐狸在哪儿?

狐狸不见了。

“酸葡萄心理”在哪儿?

“酸葡萄心理”不见了。

老师上完课很得意:

“王老师,你看我这课,上得有高度吧?

”有高度,太有高度了,只是这高度高得实在有些吓人,我本没有恐高症的,被他这么一上,从此就落下了“恐高症”。

其实,故事写的就是一个“酸葡萄心理”,就是一种嫉妒现象。

明确了这个主旨,我们再来看看“语文点”。

第一,咱们把故事结尾的句子改成这样行不行:

小松鼠和小兔子真不明白(这个“真”字加得多好),狐狸为什么硬说葡萄是酸的呢(这个“硬”字加得多好)?

一个“真”一个“硬”,加与不加,文字的味道大不一样。

“真不明白”是实在找不出任何理由替狐狸这个荒诞的结论做解释了;“硬说”是偏要如此这般说,执拗得已经不可理喻。

“硬说”的潜台词就是:

我吃不到葡萄,你们谁都甭想吃!

我说是酸的,它就是酸的,甜的也必须酸。

狐狸的嫉妒之心,昭然若揭!

文字的品质,往往就取决于这么一点点。

而这一点点的高下之别,正是语文的事儿。

除了语文老师,还有谁会对文字做这般苛刻的计较呢?

第二,这个“酸葡萄心理”的寓意怎么把它呈现出来?

我想,还得用语文的方法来解决语文的问题:

写一写,狐狸摘不到葡萄的时候,心里是怎么想的。

细读文本,您一定已经发现,这个寓言在写法上有一个特别之处,你看,“树上的小松鼠听了,心里想:

狐狸很聪明,他说葡萄不能吃,那一定是很酸的。

”紧随其后,“小松鼠把狐狸的话告诉了小兔子。

小兔子一听,心里想:

狐狸和小松鼠都说葡萄是酸的,那一定不能吃!

”这两段话,写的都是人物的心理活动。

但是,作者是个“老狐狸”,我为什么说他是“老狐狸”呢?

你看,他偏偏把事关文本主旨的狐狸的心理描写给生生地抠掉了,他写了小松鼠的心理、写了小兔子的心理,就是只字不提狐狸的心理,用笔之狡猾由此可见一斑。

作者不能写,并不意味着学生也不能写。

相反,让学生写一写,正是语文老师的正事儿。

搁在哪儿写呢?

最理想的地方莫过于此:

“他一会儿转来转去,一会儿跳起来摘葡萄,可是一颗也没摘到。

”这个时候,狐狸肯定会想,肯定会有一番酸溜溜的心理活动。

有了这番心理活动,才有了他后面的这番言行:

“于是,他指着架上的葡萄,说:

‘这葡萄是酸的,不能吃!

’”你看作者是个“老狐狸”吧!

这个地方有意把狐狸的心理活动给省了,省得好,省得妙,省得巧!

这才是好文字、好笔法啊!

  像这类语文现象,让学生自主发现,难!

怎么办?

“过来人”去唤醒。

谁是“过来人”?

语文老师,您是“过来人”,这是您的责任,您的智慧。

您去唤醒,让孩子们写一写狐狸的心理活动,正是一举两得的事儿。

既可巧妙地揭示文本的思想内涵,又不露声色地促进了学生的言语发展,您说,这不是语文又是什么?

  □ 第五册第十七课:

孔子拜师

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小学语文教材中,这是第一次出现有关孔老夫子的课文。

我理解编者的良苦用心,大家知道,以往的教材是没有孔子的,孔老二被打倒了,被打得遍体鳞伤、奄奄一息。

是不是?

现在不同了,中华民族要复兴,硬实力上去了,软实力也要跟着上去。

那么,我们的软实力是什么?

在哪里?

有多强?

这些都是大问题。

前不久刚刚去世的任继愈老先生,国家图书馆的馆长,他生前曾经感慨地说过,家国要有支点,家国的支点必须落在文化上。

现在,世界各地都有孔子学院,两千多所,某种意义上讲,这是我们的文化输出战略,中华民族要复兴,文化的复兴一定是重中之重。

美国人通过好莱坞输出他的文化,我们呢,通过孔子学院输出中华文化。

文化血脉的延续和壮大,必须通过教育。

 我是在这么一个背景下解读《孔子拜师》的,可能过于宏大、过于崇高了。

宏大就宏大吧,反正宏大也不犯法。

我们回到课文中来,孔子向谁拜师?

老子。

那时孔子在鲁国,山东曲阜,老子在天子脚下,河南洛阳。

孔子不远千里,风尘仆仆,风餐露宿,总算到了洛阳城门口,老子站在城门口,迎候孔子,孔子连忙说:

“学生孔丘,特地来拜见老师,请老师收下我这个学生。

”老子说:

“你就是仲尼啊,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迎候,研究学问你不比我差,为什么还要拜我为师呢?

”其实,老子当时的角色,跟任继愈老先生是一样的,国家图书馆的馆长,能够读很多书,读很多经典,所以老子特别有学问。

就这么一段文字,我们不妨用心琢磨琢磨,看能不能发现一些有价值的语文点。

我说两点,第一点,大家看,老子说了一个词——“迎候”,很有些味道。

说“迎候”,不说“等候”,也不说“恭候”。

这也就是老子,说话的度、分寸、火候,拿捏得恰到好处。

不信,你用“等候”试试看。

“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里等候。

”什么感觉?

没感觉。

“等候”,中性的,不冷不热,没有温度。

是不是?

你再用“恭候”试试看,“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里恭候。

”什么感觉?

矫情!

太过了!

这不是老子说的话。

“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里迎候。

”味道不一样,背后折射出来的是什么?

一种真正的教育家精神。

教育的最高境界是什么?

不教而教,用老子自己的话说,“无为而无不为”。

很多人读老子都断章取义,只强调“无为”,认为老子消极避世,老子说过这样的话吗?

老子追求的是“无为而无不为”的境界,他没避世,没放弃,没消极等待。

不教而教,就是身教,就是用自己的身体力行说话,把教育的意图隐藏起来,不告诉你,但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在教育人,这也就是我们常讲的人格魅力。

老子就是这样一个人,“我在这里迎候”,不教而教。

他从什么时候开始做孔子的老师?

就从这时开始。

“迎候”值得嚼一嚼,否则,老子要生气的。

第二点,孔子说“学生仲尼,特地来拜见老师”,能这样说吗?

文中孔子自称“孔丘”,这里改称“仲尼”,行吗?

这个有点难,因为它涉及到我们的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到“五四”已经基本断了,我们现在去传统是非常厉害的。

传统中,中国人的名字是非常讲究的,通常一个男子,他有姓、有名、有字、还有号,名、字之间是有关联的,或近义、或相对、或用典。

毛泽东,姓毛,名泽东,字润之,“润”、“泽”二字同义。

张飞,姓张名飞字翼德,为什么是“翼德”?

他要飞,要飞就得有“翼”不是?

关羽,姓关名羽字云长,有了羽毛,长空万里任我行。

当然,名和字也有区别,这就涉及到我们传统中的“礼”。

不是随便什么人可以叫名,或者可以叫字的,这后面是有讲究的。

比如说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在家里排行老二,绰号孔老二。

孔子有个哥哥,是个瘸子,孔子的母亲颜氏,因为生了个瘸子,心有不甘,就跑到曲阜附近的尼山去求神,去祈祷,希望再生个孩子,能健健康康、齐齐整整的。

结果,精诚所至,生下孔子。

为了感谢尼山之神,父母就给孔子取了这样的名和字。

名“丘”,丘是小山的意思,指的就是那座尼山。

字“仲尼”,仲指排行老二,伯是老大,尼指尼山,因为正是尼山之神给孔子的父母带来好运。

名和字在起法上是有区别的,“名”是一个人出生以后,父母给他起的,一般情况下供父母、师长叫唤,父母可以直呼其名。

对人自称时,为表谦卑,也叫“名”。

“字”呢,是长大以后取的,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弱冠之礼”,即成人了,就可以有自己的“字”了。

“字”在什么情况下用呢?

第一,平辈之间;第二,朋友之间。

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之礼。

课文中,孔子自称孔丘,这是合乎礼制的。

因为,孔子要拜老子为师,老子自然就是他的师长,在师长面前必须谦称自己的“名”,而非“字”。

一称“字”,跟老子的关系就扯平了,这对儒家祖宗孔子来说,绝对是“是可忍孰不可忍”的大事。

再看老子,他说:

“你就是仲尼啊。

”显然,老子把孔子当朋友,他没有以老师自居。

这样一来,两人之间的距离一下子就拉近了。

对孔子来说,感觉特别亲切,对老子来说,他降低了身份,他总是以谦卑之心面对天下。

你看,这又是一种不教而教。

这里,语文——孔子的名与字,文化——名字后面的传统礼制,有着内在的一致。

作为学生,也许对此浑然不觉;作为语文老师,就该敏感一点、清醒一点、警觉一点,因为,那正是语文的事儿,更是文化的事儿。

  □ 第七册第十七课:

长城

《长城》的文字,属于那种初读不见其妙、越读却越耐读的“闷骚型”文字。

我撷取的第二段,这种味道更浓一些:

“从北京出发,不过一百多里就来到长城脚下。

这一段长城修筑在八达岭上,高大坚固,是用巨大的条石和城砖筑成的。

城墙顶上铺着方砖,十分平整,像很宽的马路,五六匹马可以并行。

城墙外沿有两米多高的成排的垛子,垛子上有方形的瞭望口和射口,供瞭望和射击用。

城墙顶上,每隔三百多米就有一座方形的城台,是屯兵的堡垒。

打仗的时候,城台之间可以互相呼应。

这种文字,初一看,你就想一扔了之。

实在太平实,太没有诗意了。

但仔细嚼上几遍,味道就会慢慢出来。

于是,口齿生香,欲罢不能。

你看,第一,表述之精确,一字一个准。

长城的结构特征,由远到近、自下而上,写得有条不紊,井然有序,没一个废字,这也就是朱光潜先生一再强调的“精确妥帖”。

第二,更妙的是,处处明写长城的结构特点,又处处暗合长城的历史作用。

你看这些词:

嘹望、射击、屯兵、堡垒、打仗……你联想到什么?

战争。

狼烟四起,烽火连天,金戈铁马,刀光剑影。

是不是?

有人说,中国的版图上大写着一个“人”字,“人”字一撇是长城,从东头的山海关到西头的嘉峪关,全长一万三千多里;“人”字一捺是运河,从北京的通州到浙江的杭州,全长一千七百多公里,撇捺相交于首都北京,是个巧合,也是个奇迹。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武脉,运河是中华民族的文脉。

长城是凝固的历史,运河是流淌的文化。

长城依托山,体现一种阳刚文化;运河依托水,体现一种阴柔文化。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父亲,运河就是中华民族的母亲。

当然,现在的长城成了一种旅游产品,北京八达岭长城不知赚了多少钱?

秦始皇筑长城,他可没想到发财。

那时的长城只有一个作用,军事防御,保家卫国。

作者写长城,一明写、一暗写,自然让人联想到长城的历史地位和军事价值。

但文章的第三段并没有顺着这个思路往下来,写什么呢?

“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

写古代劳动人民。

没办法,这是主流的历史观——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动力。

于是,作者很自然地想起了古代的劳动人民来。

任何涉及历史文物的东西,诸如长城、秦始皇兵马俑、故宫等,最终你非得想起劳动人民、非得感谢劳动人民,这已成为某种思维惯性、历史教条。

有个笑话,一位老师上《秦始皇兵马俑》,快结束时出了个问题,“面对世界第八大奇迹,你最想感谢的是谁?

”一个愣头青回答:

“我最想感谢秦始皇。

”把老师给气得,心说:

完了!

我这课就砸在你这个秦始皇身上了。

他脸一沉、眼一白:

“秦始皇是个暴君,有什么好感谢的?

拜托,给我动动脑子好不好?

”第二个学生说:

“我最想感谢第一个发现秦始皇兵马俑陶片的农民。

”老师心里那个急啊,甭提了!

“农民?

农民长什么模样,你见过吗?

”“没见过。

”“你都不知道他长啥样,你感谢他干吗?

”第三个学生说“我最想感谢作者。

没有作者,我还不知道有秦始皇兵马俑呢。

”老师已经忍无可忍了,都快急疯了,说“你这叫怎么说话?

没有秦始皇兵马俑,哪来的文章?

哪来的作者?

”终于有个学生给出了老师想要的答案:

“我最想感谢的是古代劳动人民。

”这下把老师给乐得,一个箭步窜过去,仅仅握住那孩子的手,说:

“你真是我的知音啊!

瞧!

符合标准答案的就是知音,不符合的呢,统统都是胡说八道。

登上长城,就不能想想那些战死沙场的将士们?

为国捐躯的将士们就不是劳动人民的一份子?

顺着“武脉”这条思路,我想到了第二个“语文点”:

“站在长城上,扶着成排的垛子,望着高耸的城台,很自然地想起那些驻守边关的将士来……”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千堆战骨那知主,万里枯沙不辨春。

”“征人饮马愁不回,长城变作望乡堆。

”这个地方让孩子们写一写,我想也应该是自然而然的事,当然,也是语文的事儿。

□ 第九册第十七课:

地震中的父与子

整个文本,伴随着这样一个有趣的语文现象——“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这话,既是父亲说给儿子的,也是儿子说给父亲的。

这个语言现象,文中前前后后出现了三次。

第一次,在开头,“他猛地想起自己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

‘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

第二次,在中间,是儿子对父亲说的话,“我告诉同学们不要害怕,说只要我爸爸活着就一定会来救我,也能救大家。

因为你说过,不论发生什么,你总会和我在一起!

第三次,在结尾,还是儿子对父亲说的话,“不!

爸爸。

先让我的同学出去吧!

我知道你会跟我在一起,我不怕。

不论发生了什么,我知道你总会跟我在一起。

我甚至傻想,题目不妨改一改,把《地震中的父与子》改成《永远和你在一起》。

这样一个“永远和你在一起”的语文现象,为什么一而再、再而三的出现,难道就不怕啰嗦之嫌?

有人把《地震中的父与子》定位在父爱上,这是有失偏颇的。

题目是《地震中的父与子》,看一下情节,还写了他的儿子,从某种程度上讲,儿子带给我的震撼更强烈。

为什么?

高尔基说:

“爱孩子,那是母鸡都会做的事。

”这是天性,而那么小的一个孩子,在突如其来的巨大灾难面前,显得那么镇定、那么从容,这是极其不简单的!

背后一定有某种东西让人震撼。

话又说回来,即便这个文本主要讴歌的是父爱,父爱如山,但是同样写父爱的文章远不止这篇,《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中有父爱吗?

有!

《钓鱼的启示》中有父爱吗?

有!

当这一类文本在一起时,我们要读出的是“这一类”呢还是“这一个”呢?

换句话说,是要概括共性呢还是要发现个性呢?

我想,答案应该是不言而喻的。

共性寓于个性,只有发现各自的个性,才能更好地理解它们的共性。

《地震中的父与子》,我们很有必要去把握“父爱”中的“这一个”。

“这一个”在哪里?

就在前前后后反反复复出现的“永远和你在一起”。

这叫信念!

我们一定记得,在那位父亲挖掘废墟的时候,不断有孩子的父母急匆匆赶来,看到这片废墟,就痛哭一场,然后绝望地离开。

是不是?

你不能因此就否认那些家长对孩子的爱吧?

同样是父爱,为什么别的父亲会绝望而去,这位父亲却永不放弃呢?

细读这重复出现的语文现象,你不难发现,他有父爱,他更有超越了普通父爱的东西——不可撼动的信念。

什么是“信念”?

“信之念”,“信”在前,“念”在后,“信”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