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质量专项治理方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877343 上传时间:2023-01-1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2.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混凝土质量专项治理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混凝土质量专项治理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混凝土质量专项治理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混凝土质量专项治理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混凝土质量专项治理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混凝土质量专项治理方案.docx

《混凝土质量专项治理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混凝土质量专项治理方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混凝土质量专项治理方案.docx

混凝土质量专项治理方案

 

福建省宁德至武夷山段高速公路

土建路基工程A5合同段

 

混凝土质量通病

防治措施

 

编制:

审核:

审批:

 

中铁隧道股份有限公司

宁德宁武高速公路A5合同段项目经理部

二00九年十一月

 

一、治理目标

通过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全面提高本项目混凝土结构物的耐久性、安全性和可靠性,保证其在设计使用年限内的有效使用,多创亮点及优质工程。

1、杜绝强度不达标混凝土,有效控制混凝土强度离散性。

混凝土强度必须大于设计强度且严格控制在设计强度的1.5倍以内。

2、杜绝使用不合格原材料,对于不合格的材料坚决清理出场。

3、混凝土钢筋保护层厚度在钢筋安装过程中抽检合格率达90%以上,工后抽检合格率达85%以上。

4、加强工艺控制,蜂窝、麻面、裂缝等现象显著减少,混凝土外观质量综合评分有明显提高。

5、预应力张拉、孔道压浆、超限裂缝、隧道衬砌等施工质量得到有效控制。

6、形成较为先进、成熟的混凝土质量有效控制的工艺和工法并加以推广应用。

二、治理活动小组

为确保混凝土质量,达到混凝土质量治理目的,项目部成立混凝土质量治理活动小组。

具体活动组织机构如下:

1、混凝土治理领导小组

组长:

吕振辉

副组长:

周睿李明刚

成员:

杨均郭红斌夏刚向茂发刘开祥石先明曹胜利

负责全面领导组织混凝土治理活动,决定重点混凝土质量治理的重大事项及各项奖罚事宜。

向作业班组传达混凝土治理活动的意义和目的,及时反馈活动开展过程中的有关决定和措施。

2、专项治理督查小组

组长:

李明刚

副组长:

曹胜利郭红斌

成员:

夏刚石先明夏刚何小亮马磊夏川赵爱国郭通韩俊志

负责在活动过程中对各个作业队混凝土实体质量情况和实施情况进行检查、监督和指导整改,及时向项目部专项整治领导小组汇报情况,并将有关情况记录备案,并对混凝土质量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并督促作业队进行整改和落实。

三、治理范围和重点

(一)治理范围

1、桥涵工程:

际溪大桥、石壁炉大桥及涵洞工程。

2、隧道工程:

石壁炉隧道、际溪隧道及小东山隧道。

3、路基工程:

混凝土挡土墙、混凝土构件及路面混凝土工程。

(二)治理重点及防治

1.管理通病及防治

⑴质量分工责任不明确、落实不到位;防治措施:

成立质量管理小组,对成员进行划分,并相互进行监督和指导。

⑵试验检测及管理工作不规范;防治措施:

按照标准化指南及现行施工标准对人员进行培训,试验检测操作进行监督。

⑶对试验施工技术交底工作流于形式,检查验收不规范、不严格;工地试验室不规范;施工现场管理混乱等。

防治措施:

对技术交底采用三级复核制,现场施工检查按照规范及规定要求进行检查,检查严格执行“三检”制度,即:

自检、质检工程检查、专业监理工程师检查验收;工地试验室按照标准化施工指南要求进行建设,施工现场进行分队分班组进行管理,每班组设立一个负责人,并明确质量责职,对工程实体质量负主要责任,队长、质检工程师及质量治理小组每天每道工序进行检查和监督。

2.施工工艺通病及防治

⑴原材料存放不规范,钢筋锈蚀,钢筋绑扎成型施工刚度不够。

防治措施:

对于原材料存放严格按照标准化施工指南要求进行支垫和覆盖,钢筋锈蚀在使用前必须严格按照要求进行除锈处理,钢筋绑扎按照要求搭接长度进行,并进行检查,不合格品必须进行重新加固绑扎,严禁不合格或未经检查验收和同意而进入下道工序施工。

⑵混凝土配合比不当,施工控制不严格,计量不准确;防治措施:

对进场材料必须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才能投入使用,混凝土配合比按照工程设计标号就行配比,配比过程中严格执行试验监理工程和第三方检测方的要求和指令就行,施工控制和计量分别设具有丰富经验的管理人员进行管理和督促,计量器具使用前必须进行标定。

⑶模板制作和安装质量差,混凝土浇筑、振捣和养护不规范;防治措施:

二衬砌台车和梁片模板严格执行省高指要求的“三个集中、两个准入制度”中的相关要求进行加工、检查和验收,不合格模板禁止投入使用。

混凝土现场施工严格按照混凝土浇筑施工工艺操作,振捣和养护设专人负责,并对该负责人实行专项奖罚制度。

⑷混凝土施工缝处理不规范,混凝土工艺要求不符合施工条件;保护层垫块制作工艺落后;预应力张拉龄期控制不规范;孔道压浆不实等。

防治措施:

施工缝按照设计要求留设,缝宽按照相关规定、规范施作,混凝土施工工艺按照施工条件拟制具有可行性和操作性,保护层垫块购置高强度砂浆垫块,预应力张拉后必须保证10天以上才能进行移梁和注浆,注浆工艺按照相关要求进行,现场并设专人进行管理和指导监督。

3.实体质量通病及防治

⑴混凝土强度离散性大,裂缝超限;防治措施:

在混凝土施工之前,加强对砂石料、外加剂和水泥的检测力度,严禁不合格材料投入使用,拌和站拌合混凝土必须按照相关规定拌合,并及时对混凝土坍落度检查,发现有混凝土质量问题及时纠正,不合格混凝土不得投入使用。

⑵钢筋布设偏差超标,保护层厚度偏差大,合格率低;防治措施:

钢筋施工加工和安装时加强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不合格的立即整改彻底不留后患,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做好对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检查,不符合规定要求及时整改。

⑶蜂窝麻面及露筋,预埋件位置偏差大;小型预制构件外型尺寸控制不严,外观粗糙等缺陷。

防治措施:

加强混凝土施工配合比的配比、拌合和运输及浇筑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做好预埋件和构件质量和预埋位置的检查,检查无误后才浇筑混凝土,混凝土施工之前做好模板打磨涂油的检查,未检查合格不允许混凝土浇注施工,施工过程中做好混凝土振捣工作,对外观质量缺陷的修复严格按照监理工程师指令施作,严禁擅自施作。

四、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措施

(一)原材料导致混凝土质量缺陷防治措施

1、原材料采用单独进行存放,散装水泥采用水泥罐存放,袋装水泥按照标准化施工指南要求修建房屋存放,并做好防潮等措施,砂石料、钢筋均设置雨棚,料场四周设置排水沟。

2、进场原材料必须经试验室检查合格后才投入使用,不得未检先使用或边检边使用。

(二)钢筋施工防治措施

1、钢筋原材料存放在干燥的环境中。

2、基础钢筋的绑扎一定要牢固,脱扣松扣数量一定要符合本标准要求;钢筋绑扎前要先弹出钢筋位置线,确保钢筋位置准确。

3、施工中要保证钢筋保护层厚度准确,若采用双排筋时要保证上下两排筋的距离。

  

4、钢筋的接头位置及接头面积百分率要符合设计及施工验收规范要求。

  

5、钢筋的布放位置要准确,绑扎要牢固,检查验收合格后才进行混凝土浇注。

(二)混凝土施工

1、混凝土搅拌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拌合,混凝土自吊斗下落的自由倾落高度不得超过2米,如超过2米时必须采取措施。

2、浇筑竖向结构混凝土时,如浇筑高度超过2米时,应采用串筒、导管、溜槽或在模板侧面开门子洞(生口)。

3、浇筑混凝土时应分段分层进行,每层并行筑高度应根据结构特点、钢筋疏密决定。

一般分层高度为插入式振动器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最大不超过300mm。

平板振动器的分层厚度为200mm。

4、使用插入式振动器应快插慢拨,插点要均匀排列,逐点移动,按顺序进行,不得遗漏,做到均匀振实。

移动间距不大于振动棒作用半径的1.5倍(一般为300~400mm)。

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层混凝土面50mm,以消除两层间的接缝。

平板振动器的移动间距应能保证振动器的平板覆盖已振实部分边缘。

5、浇筑混凝土应连续进行。

如必须间歇,时间应尽量缩短,并应在前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

间歇的最长时间应按所有水泥品种及混凝土初凝条件确定一般超过2小时应按施工缝处理。

6、浇筑混凝土时应派专人经常观察模板钢筋、预留孔洞、预埋件、插筋等有无位移变形或堵塞情况,发现问题应立即浇灌并应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初凝前修整完毕。

7、浇筑前应对模板内的垃圾、泥土等杂物及钢筋上的油污清除干净,并经检查

8、钢筋的水泥垫块是否垫好。

如果使用木模板时应浇水使模板湿润,柱子模板的清扫口高水平在清除杂物后再封闭。

剪力墙根部松散混凝土已剔除干净。

(三)混凝土养护的的要求

1、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在收浆后尽快养护加以覆盖,并浇水养护。

2、混凝土浇水养护日期,掺用缓凝型外加剂或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不得小于14天。

在砼强度达到2.5Mpa之前,不得在其上踩或施工振动。

柱、墙带模养护2天以上,拆模后,用棉布包住,浇水在棉布上养护,以确保立面结构表面保持湿润状态。

每日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处于足够的润。

3、梁片养护采用土工布全部覆盖采用自动旋转式喷头喷淋养护。

(四)蜂窝产生原因及防治措施

混凝土结构局部出现酥松、砂浆少、石子多、石子之间形成空隙类似蜂窝状的窟窿。

1、产生的原因

 a混凝土配合比不当或砂、石子、水泥材料加水量计量不准,造成砂浆少、石子多。

b混凝土搅拌时间不够,未拌合均匀,和易性差,振捣不密实;

c下料不当或下料过高,未设串通使石子集中,造成石子砂浆离析。

d混凝土未分层下料,振捣不实,或漏振,或振捣时间不够;

e模板缝隙未堵严,水泥浆流失;

f钢筋较密,使用的石子粒径过大或坍落度过小;

g基础、柱、墙根部未稍加间歇就继续灌上层混凝土。

2、防治的措施。

  a认真设计、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经常检查,做到计量准确,混凝土拌合均匀,坍落度适合;混凝土下料高度超过过2m应设串筒或溜槽:

浇灌应分层下料,分层振捣,防止漏振:

模板缝应堵塞严密,浇灌中,应随时检查模板支撑情况防止漏浆;基础、柱、墙根部应在下部浇完间歇1~1.5h,沉实后再浇上部混凝土,避免出现“烂脖子”。

 b小蜂窝:

洗刷干净后,用1:

2或1:

2.5水泥砂浆抹平压实;较大蜂窝,凿去蜂窝处薄弱松散颗粒,刷洗净后,支模用高一级细石混凝土仔细填塞捣实,较深蜂窝,如清除困难,可埋压浆管、排气管,表面抹砂浆或灌筑混凝土封闭后,进行水泥压浆处理.

(2)麻面产生原因及防治措施

混凝土局部表面出现缺浆和许多小凹坑、麻点,形成租糙面,但无钢筋外露现象。

1、产生的原因

 a模板表面粗糙或粘附水泥浆渣等杂物未清理于净,拆模时混凝土表面被粘坏;

b模板未浇水湿润或湿润不够,构件表面混凝土的水分被吸去,使混凝土失水过多出现麻面;

c摸板拼缝不严,局部漏浆;

d模扳隔离刑涂刷不匀,或局部漏刷或失效.混凝土表面与模板粘结造成麻面;

e混凝土振捣不实,气泡未悱出,停在模板表面形成麻点。

2、防治的措施

a模板去面清理干净,不得粘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浇灌混凝土前,模板应浇水充分湿润,模板缝隙,应用油毡纸、腻子等堵严,模扳隔离剂应选用长效的,涂刷均匀,不得漏刷;混凝土应分层均匀振捣密实,至排除气泡为止;

  b表面作粉刷的,可不处理,表面无粉刷的,应在麻面部位浇水充分湿润后,用原混凝土配合比去石子砂浆,将麻面抹平压光。

(五)孔洞产生原因及防治措施

 混凝土结构内部有尺寸较大的空隙,局部没有混凝土或蜂窝特别大,钢筋局部或全部裸露。

1、产生的原因

a在钢筋较密的部位或预留孔洞和埋件处,混凝上下料被搁住,未振捣就继续浇筑上层混凝土;

b混凝上离析,砂浆分离,石子成堆,严重跑浆,又未进行振捣。

c混凝土一次下料过多,过厚,下料过高,振捣器振动不到,形成松散孔洞;

 d混凝土内掉入具、木块、泥块等杂物,混凝土被卡住。

2、防治的措施

 a在钢筋密集处及复杂部位,采用细石混凝土浇灌,在模扳内充满,认真分层振捣密实,预留孔洞,应两侧同时下料,侧面加开浇灌门,严防漏振,砂石中混有粘土块、模板工具等杂物掉入混疑土内,应及时清除干净;

  b将孔洞周围的松散混凝土和软弱浆膜凿除,用压力水冲洗,湿润后用高强度等级细石混凝土仔细浇灌、捣实 。

(六)露筋产生原因及防治措施

混凝土内部主筋、副筋或箍筋局部裸露在结构构件表面。

1、产生的原因

  a灌筑混凝土时,钢筋保护层垫块位移或垫块太少或漏放,致使钢筋紧贴模板外露;

  b结构构件截面小,钢筋过密,石子卡在钢筋上,使水泥砂浆不能充满钢筋周围,造成露筋;

  c混凝土配合比不当,产生离折,靠模板部位缺浆或模板漏浆。

 d混凝土保护层太小或保护层处混凝土振或振捣不实;或振捣棒撞击钢筋或踩踏钢筋,使钢筋位移,造成露筋;

e木模扳未浇水湿润.吸水粘结或脱模过早,拆模时缺棱、掉角,导致漏筋

2、防治的措施

 a浇灌混凝土,应保证钢筋位置和保护层厚度正确,并加强检验查,钢筋密集时,应选用适当粒径的石子,保证混凝土配合比准确和良好的和易性;浇灌高度超过2m,应用串筒、或溜槽进行下料,以防止离析;模板应充分湿润并认真堵好缝隙;混凝土振捣严禁撞击钢筋,操作时,避免踩踏钢筋,如有踩弯或脱扣等及时调整直正;保护层混凝土要振捣密实;正确掌握脱模时间,防止过早拆模,碰坏棱角。

   

  b表面漏筋,刷洗净后,在表面抹1:

2或1:

2.5水泥砂浆,将允满漏筋部位抹平;漏筋较深的凿去薄弱混凝上和突出颗粒,洗刷干净后,用比原来高一级的细石混凝土填塞压实 。

(七)缝隙、夹层产生原因及防治措施

混凝土内存在水平或垂直的松散混疑土夹层。

1、产生的原因 

 a施工缝或变形缝未经接缝处理、清除表面水泥薄膜和松动石子,未除去软弱混凝土层并充分湿润就灌筑混凝土;

b施工缝处锯屑、、泥土、砖块等杂物未清除或未清除干净;

 c混疑土浇灌高度过大,未设串简、溜槽,造成混凝土离析;

 d底层交接处未灌接缝砂浆层,接缝处混凝土未很好振捣。

2、防治的措施

  a认真按施工验收规范要求处理施工缝及变形缝表面;接缝处锯屑、泥土砖块等杂物应清理干净并洗净;混凝土浇灌高度大于2m应设串筒或溜槽,接缝处浇灌前应先浇50~100mm厚原配合比无石子砂浆,以利结合良好,并加强接缝处混凝土的振捣密实.

  b缝隙夹层不深时,可将松散混凝土凿去,洗刷干净后,用1:

2或1:

2.5水泥砂浆填密实;缝隙夹层较深时,应清除松散部分和内部夹杂物,用压力水冲洗干净后支模,灌细石混凝土或将表面封闭后进行压浆处理

(八)缺棱掉角产生原因及防治措施

 结构或构件边角处混凝土局部掉落,不规则,棱角有缺陷

 1、产生的原因

  a木模板未充分浇水湿润或湿润不够,混凝土浇筑后养护不好,造成脱水,强度低,或模板吸水膨胀将边角拉裂,拆模时,棱角被粘掉;

  b低温施工过早拆除侧面非承重模板;

  c拆模时,边角受外力或重物撞击,或保护不好,棱角被碰掉;

  d模板未涂刷隔离剂,或涂刷不均。

2、防治措施

 a木模板在浇筑混凝土前应充分湿润,混凝土浇筑后应认真浇水养护,拆除侧面非承重模板时,混凝土应具有1.2N/mm2以上强度;拆模时注意保护棱角,避免用力过猛过急;吊运模板,防止撞击棱角,运输时,将成品阳角用草袋等保护好,以免碰损。

b缺棱掉角,可将该处松散颗粒凿除,冲洗充分湿润后,视破损程度用1:

2或1:

2.5水泥砂浆抹补齐整,或支模用比原来高一级混凝土捣实补好,认真养护。

(九)表面不平整产生原因及防治措施

 混凝土表面凹凸不平,或板厚薄不一,表面不平。

 1、产生的原因

  a混凝土浇筑后,表面仅用铁锹拍子,未用抹子找平压光,造成表面租糙不平;

  b模板未支承在坚硬土层上,或支承面不足,或支撑松动、泡水,致使新浇灌混凝土早期养护时发生不均匀下沉.

  c混凝土未达到一定强度时,上人操作或运料,使表面出现凹陷不平或印痕

 2、防治措施

  严格按施工规范操作,灌筑混凝土后,应根据水平控制标志或弹线用抹子找平、压光,终凝后浇水养护;模板应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应支在坚实地基上,有足够的支承面积,开防止浸水,以保证不发生下沉;在浇筑混凝土时,加强检查,凝土强度达到1.2N/mm2以上,方可在已浇结构上走动。

(十)强度不够、均质性差产生原因及防治措施

 同批混凝土试块的抗压强度平均值低于设计要求强度等级。

1、产生的原因

  a水泥过期或受潮,活性降低;砂、石集料级配不好,空隙大,含泥量大,杂物多,外加剂使用不当,掺量不准确;

  b混凝土配合比不当,计量不准,施工中随意加水,使水灰比增大;

  c混凝土加料顺序颠倒,搅拌时间不够,拌合不匀;

  d冬期施工,拆模过早或早期受陈;

  d混凝土试块制作未振捣密实,养护管理不善,或养护条件不符合要求,在同条件养护时,早期脱水或受外力砸坏 。

2、防治措施

  a水泥应有出厂合格证,新鲜无结块,过期水泥经试验合格才用;砂、石子粒径、级配、含泥量等应符合要求,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保证计量准确,混凝土应按顺序拌制,保证搅拌时间和拌匀;防止混凝土早期受冻,冬朋施工用普通水泥配制混凝土,强度达到30%以上,矿渣水泥配制的混凝土,强度达到40%以上,始可遭受冻结,按施工规范要求认真制作混凝上试块,并加强对试块的管

理和养护。

  b当混凝土强度偏低,可用非破损方法(如回弹仪法,超声波法)来测定结构混凝土实际强度,如仍不能满足要求,可按实际强度校核结构的安全度,研究处理方案,采取相应加固或补强措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