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通识练习题.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761789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5.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心理学通识练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教育心理学通识练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教育心理学通识练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教育心理学通识练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教育心理学通识练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心理学通识练习题.docx

《教育心理学通识练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心理学通识练习题.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心理学通识练习题.docx

教育心理学通识练习题

《教育心理学考试大纲》练习题

第一章

一、选择题

1、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A、教的心理活动B、学的心理活动C、学与教的互动机制D、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

2、西方第一本《教育心理学》的作者,即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A、苛勒B、桑代克C、巴甫洛夫D、斯金纳

3、西方第一本《教育心理学》专著出版的年代是(),代表着它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A、1879年B、1900年C、1903年D、1914年

二、填空题

1、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2、学习与教学的五个要素是、、、教学媒体、教学环境。

3、学习与教学的三个过程是、、评价/反思过程。

4、我国的教育心理学最初是从西方引进的,1924年___________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三、简答题;

1、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哪些方面?

2、教育心理学的作用有哪些方面?

3、教育心理学的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

各阶段有何特点?

 

第二章

一、选择题

1、儿童口头语言发展关键期是(),书面语言发展的关键期是()。

A、1.5岁B、2岁C、3岁D、4岁

2、儿童在认知发展方面还不能进行抽象的运算思维,思维不具有可逆性是处于()。

A、感知运动阶段B、具体运算阶段C、形式运算阶段D、前运算阶段

3、儿童认知活动中获得长度、体积、面积等守恒概念的阶段是()。

A、感知运动阶段B、具体运算阶段C、形式运算阶段D、前运算阶段

4、埃里克森认为小学生的人格发展处于()阶段,青少年的人格发展处于()阶段。

A、自主感对羞耻感与怀疑B、主动感对内疚感C、勤奋感对自卑感D、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二、填空题

1、心理发展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

2、少年期是个体从期向期过渡的时期,具有、的特点。

3、青年初期的抽象逻辑思维从“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开始出现。

4、性格的个别差异表现在和两个方面。

5、自我意识包括三种成分、、。

6、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经历了从到再到的过程。

三、简答题

1、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2、简述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3、简述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的教育意义

 

4、影响人格发展的社会因素有哪些

 

5、认知差异的教育意义

 

四、论述题

1、论述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及其教育意义19页

 

第三章

一、填空题

1、广义的学习是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而产生的或的相对持久地变化。

2、人类的学习指在社会实践中,以为中介,自觉地、积极主动地掌握社会的和个体的

的过程。

3、联结学习理论认为,一切学习都是通过条件作用,在和之间建立直接联结的过程。

4、桑代克的尝试——错误学习的基本规律是、、。

5、苛勒认为,学习是个体利用本身的智慧和理解力对情景及情景与自身的关系的。

6、奥苏伯尔根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结构的关系,把学习划分为

和,并认为学生的学习主要是。

7、当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包括、、。

8、意义学习的产生既受(主观条件)的影响,又受(客观条件)的影响。

9、接受学习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者接受的学习。

接受学习也是

过程,是课堂学习的主要形式。

10、是指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高于学习任务,并且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相关联。

二、选择题

1、尝试——错误的联结学习理论是由()提出来的。

A加涅B桑代克C斯金纳D巴甫洛夫

2、()把学习定义为刺激和反应之间的联接。

A加涅B桑代克C斯金纳D巴甫洛夫

3、通过选择性强化和消退使有机体学会对条件刺激和与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做出不同的反应指的是()。

A刺激分化B刺激泛化C获得D消退

4、()把人的行为分为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

A加涅B桑代克C斯金纳D巴甫洛夫

5、有机体做出以前曾被强化过的行为,如果这一行为之后不再有强化物相伴,那么此类行为将来发生的概率更低,这称为()。

A消退B惩罚C强化D获得

6、当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之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以消除或者抑制此类反应的过程,称为()。

A消退B惩罚C强化D获得

7、完形——顿悟说是由()提出来的?

A苛勒B桑代克C斯金纳D布鲁纳

8、认知——结构学习理论是由()提出来的

A苛勒B桑代克C斯金纳D布鲁纳

三、简答题

1、学生学习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2、加涅的八类学习层次是什么?

 

3、加涅根据学习结果所分的五种类型是什么?

 

4、简述桑代克的尝试——错误学习的基本规律。

 

5、简述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的基本规律。

 

6、简述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

 

7、简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8、论述联结——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

 

第四章

一、单项选择

1、如果个体对成功或失败作任务难度归因,从归因因素角度讲,这种归因属于()

A、外部、不可控和不稳定归因B、外部、可控和稳定归因

C、外部、不可控和稳定归因D、外部、可控和不稳定归因

2、学生渴望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希望自己越来越成为所希望的人物,完成与自己能力相称的一切活动。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这属于()

A、自我实现的需要B、尊重的需要C、求知的需要D、审美的需要

3、在学习较容易的内容时,动机水平为(),最有利于学习。

A、较低B、中等C、较高D、以上都不对

4、成就动机由力求成功的动机和避免失败的动机组成,这是()的理论。

A、罗杰斯B、班杜拉C、奥苏伯尔D、阿特金森

5、学生在学习上力争取得好成绩的主观愿望在心理学上称作()

A、学习动机B、学业动机C、成功期待D、成就需要

6、根据成就动机理论,力求成功者最可能选择的任务的成功率为()

A、25%B、50%C、75%D、100%

7、学习效率和动机水平之间存在()

A、线性关系B、U型关系C、倒U型关系D、平行关系

8、将学业的成功或失败归因于个人内部的稳定因素,指的是归因于()

A、能力B、努力C、任务难度D、运气

9、小王当自己考试成绩好的时候,会奖励自己。

这在班杜拉看来属于()

A、直接强化B、间接强化C、自我强化D、替代强化

10、口渴会使个体做出觅水的活动,这是动机的()

A、导向功能B、激活功能C、调节与维持功能D、强化功能

二、多项选择

1、正强化的方法包括()

A、奖学金B、对成绩的认可C、表扬D、改善学习E、给予学习和成长的机会

2、小军为了得到父母的奖励而努力学习,这种学习动机是()

A、低级的学习动机B、高尚的学习动机C、外部学习动机D、内部学习动机

3、学习动机的两个基本成分是()

A、学习需要B、学习迁移C、学习心理D、学习期待E、学习技能

4、青年期()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动机。

A、认知内驱力B、自我提高内驱力C、附属内驱力D、社会发展的内驱力

E、学习内驱力

三、填空题

1、低级的学习动机的核心是利己的,学习动机只来源于自己眼前的利益。

2、根据学习动机的动力来源,可将学习动机分为学习动机和学习动机。

3、奥苏伯尔认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主要由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

内驱力三个方面组成。

4、班杜拉把强化分为三种:

直接强化、强化和自我强化。

5、期待包括结果期待和期待。

6、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最主要因素是,同时也影响到自我效能感的形成。

7、学习动机的强化理论是主义学习理论家提出的,需要层次的理论是主义心理学在动机领域的体现。

8、即学习者根据一定的评价标准进行自我评价和监督,来强化相应的学习行为。

四、名词解释

1、学习期待

2、附属内驱力

3、自我效能感

五、简答题

1、简述动机的含义及功能。

 

2、简述成就动机理论及其教育意义。

 

3、如何创设问题情境?

 

六、案例分析题

李华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学生,他的最大特点就是贪玩,学习不用功。

每次考试他都有侥幸心理,希望能靠运气过关。

这次期末考试他考得不理想,他认为这次是自己的运气太差了。

请运用维纳的归因理论来分析:

(1)他的这种归因是否正确?

这种归因对他以后的学习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2)如不正确,正确的归因应是怎样的?

(3)对教师来讲,正确掌握维纳归因理论有何意义?

 

第五章

一、选择题

1、由桑代克和伍德沃斯提出的学习迁移理论是()。

A.形式训练说B.共同要素说C.概括化理论D.关系理论

2、贾德1908年水下击靶实验验证了学习迁移的()理论。

A.形式训练说B.共同要素说C.概括化理论D.关系理论

3、格式塔心理学家从认知方面提出的学习迁移理论是()。

A.形式训练说B.共同要素说C.概括化理论D.关系理论

4、陆钦斯的“量杯实验”说明了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是()。

A.问题情境B.定势C.功能固着D.原型启发

二、填空题

1、学习中的垂直迁移可以分为和。

2、早期迁移的理论有、、和。

3、根据认知的观点,学习者是否拥有,是迁移产生的基本条件。

(相应的背景知识)

4、为了达到迁移的效果,教材内容的编排必须、、。

5、为了提高学生迁移的意识,掌握和是达到这一目标的有效手段。

(学习策略元认知策略)

三、简答与论述

1、什么是形式训练说和经验泛化说(概括化理论)

 

2、举例说明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

 

3、评析现代认知结构迁移理论

 

4、如何通过教学来促进学生迁移能力的形成?

 

第六章

一、选择题

1、个人能用语言进行直接陈述的知识是(),个人难以清楚陈述,只能用某种作业形式去推测的知识是()。

A.陈述性知识B.程序性知识C.感性知识D.理性知识

2、学习“三角形”、“力”等一类事物的关键特征和本质属性的学习属于()。

学习“直角三角形是一种特殊的三角形”属于()。

A.符号学习B概念学习C命题学习D.综合学习

3、学习了“蔬菜”的概念后,再学习黄瓜、西红柿、白菜、萝卜等,属于()。

A.上位学习B下位学习C并列结合学习D.等位学习

4、()的容量是7+2个组块。

A.瞬时记忆B短时记忆C长时记忆D.暂时记忆

5、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明,遗忘的规律是()。

A.前后一样快B.先快后慢C.先慢后快D.没有规律

二、填空题

1、根据知识的存在形式和复杂程度,知识学习可分为、、。

2、符号学习是指学习的意义。

其学习的主要内容是。

3、概念学习是指掌握,实质上是掌握。

4、命题学习是指学习,即学习。

5、根据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的关系,知识学习可分为、、。

6、知识学习的过程包括三阶段、、。

7、在教学中知识的直观分为三种方式、、。

8、前面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面学习材料的干扰称为,反之称为。

三、简答题

1、简述知识学习的作用。

2、教学中教师应如何提高知识直观的效果?

3、教学中教师应如何有效地进行知识的概括?

4、学生应该如何运用记忆的规律,促进知识保持?

第七章

一、填空题

1、技能可分为两类、。

2、操作技能又叫或,是通过学习形成的。

3、心智技能又叫或,是通过学习形成的。

4、操作技能形成的阶段分为、、、。

5、加里培林提出心智技能的形成分为五个阶段、、、、

6、我国教育心理学家提出心智技能形成的阶段分为、、。

二、简答题

1、操作技能的培训要求是什么?

2、心智技能的培训要求是什么?

第八章学习策略

一、填空题

1、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有目的,有意识制定的有关的复杂方案。

2、学习策略一般分为、、等三方面。

3、认知策略包括、、。

4、元认知策略包括、、。

5、资源管理策略主要包括、学习环境管理和努力管理等。

二、选择题

1、画线、多感官与、复习形式多样化多元化属于()学习策略。

A、复述策略B、精细加工策略C、组织策略D、元认知策略

2、做笔记、提问属于()学习策略。

A、复述策略B、精细加工策略C、组织策略D、元认知策略

3、列提纲、利用图表属于()学习策略。

A、复述策略B、精细加工策略C、组织策略D、元认知策略

4、元认知控制过程不包括()

A、制定认知计划B、监视计划的执行

C、对任务的认识D、对认知过程的调整和修改

三、简答题

1、学习策略训练要遵循哪些原则?

 

2、学习策略训练的方法有哪些?

 

第九章问题的解决

一、填空题

1、任何问题有三个基本成分、、,常分为两类、,与问题分类相对应,问题解决也有两种类型、。

2、问题解决是指个人应用,从问题的到达的过程,有三个基本特点、、。

3、问题解决过程有、、、四个阶段。

4、检验假设的方法有两种、。

6、创造性是指个体产生、的产品的能力或特性,创造性的基本特征是

____、_、。

二、选择题

1、把解决问题的所有可能方案都列举出来,逐一尝试,此种提出假设的方式称为()。

A、算法式B、启发式C、直接式D、见解式

2、“形成问题的表征”在问题解决过程属于()。

A、发现问题阶段B、理解问题阶段C、提出假设阶段D、检验假设阶段

3、目前较公认的是以()的基本特征来代表创造性。

A、发散思维B、聚合思维C、形离思维D、抽象思维

4、尽可能多地列出利用红色可以做什么,办什么事,这是训练发散思维方法中的()。

A、用途扩散B、结构扩散C、方法扩散D、形态扩散

三、简答题

1、结合教学实际阐述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2、简述在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

 

4、影响创造性的因素有哪些。

 

5、简述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6、如何从个性入手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四、论述题

1、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适宜环境?

第一十章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一、填空题

1、一般认为态度是通过而形成的、影响个人的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

2、态度的结构包括态度的成分、成分和成分。

3、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在个人身上的体现,是个体依据一定的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和。

4、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和。

5、态度和品德的区别在于和不同。

6、皮亚杰认为,儿童对道德行为的判断如果是依据他人设定的外在标准而进行的,称之为;是依据自己认可的内在标准而进行的,称之为。

7、柯尔伯格研究道德发展的方法是。

8、柯尔伯格认为个体的道德认知是由向发展的,而且和道德发展有一定的关系,但不完全对应。

9、一种观念要真正成为个人的道德价值观,必须经历、、三个阶段及七个子过程。

10、学习者因看到榜样受到强化而如同自己也受到强化一样,是一种间接的强化方式,这种方式又称之为。

166页

二、选择题

1、决定一个人是否愿意完成某种活动或任务的内部倾向是()。

A、态度B、能力C、气质

2、在态度的构成要素中,具有基础意义的成分是()。

A、认知B、情感C、行为

3、在品德的心理结构中具有核心意义的要素是()。

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行为

4、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把儿童的道德发展分为两个阶段,()是这两个阶段划分的年龄界限。

A10岁B20岁C30岁D40岁

5、()是指人们对于某种行为要求的依据或必要性缺乏认识和体验,跟随他人行动的现象。

A从众B认同C内化D服从

6、()是指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人接近。

A从众B认同C内化D服从

7、()是指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

A从众B认同C内化D服从

8、()是态度改变的先决条件。

A认知失调B态度定势C道德认知D自我防御

9、社会学习理论的提出者是()

A、班杜拉B、皮亚杰C、柯尔伯格

10、在哪个阶段,学生的伦理道德开始形成但又具有两极分化的特点()

A、学前阶段B、小学阶段C、初中阶段D、高中阶段

三、简答题

1、简述柯尔伯格道德发展的三个水平和六个阶段。

 

2、简述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3、简述品德和态度学习的一般过程。

 

4、简述影响态度和品德学习的外部条件及内部条件。

 

四、论述题

1、论述怎样培养良好的态度和品德?

 

2、联系教育实际,谈谈如何利用榜样的因素促进学生态度和品德的形成和发展。

十二章教学设计

一、填空题

1、是预期学生通过教学活动获得的学习结果。

2、布卢姆将教学目标分为、、三大领域。

3、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分为、、、、、评价。

4、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分为、、、、价值体系个性化。

5、动作技能领域的教学目标分为、、、、连贯、习惯化。

6、是指用可观察和可测量的行为陈述的教学目标。

7、教学策略是教师采取的的一切活动计划。

二、选择题

1、“领会”“分析”属于布卢姆教学目标分类中的()。

“形成价值观”属于()。

A.认知目标B.情感目标C.动作技能目标D.学习目标

2、发现学习、情境教学、合作学习是()的教学方法。

A.以教师为主导B.个别化教学C.以学生为中心D.师生合作

3、掌握学习是由()等人提出的。

(204页)

A.布鲁纳B.布卢姆C.奥苏伯尔D.巴甫洛夫

三、简答题

1、加涅提出教学过程中要依次完成的九大事项是什么?

第十三章课堂管理

一、选择题

1、课堂管理始终制约着教学和评价的有效进行,具有()。

A、维持动机的作用B、促进和维持功能C、思想教育作用D、培养纪律功能

2、松散群体是指学生们只在空间和时间上结成群体,但成员间尚无共同活动的()。

A、目的和内容B、共同语言C、深厚友谊D、约束力量

3、集体是群体发展的()。

A、最终结果B、中间环节C、目标D、最高阶段

4、联合群体的成员已有共同的活动目的,但活动还()。

A、只具有个人的意义B、只有小集团意义C、依赖兴趣的作用D、没有政治意义

5、()的研究表明,群体对个人活动起到促进作用,但有时群体也会对个体的活动起阻碍作用。

A、斯金纳B、阿特金森C、阿尔波特D、布卢姆

6、影响着群体与每个成员行为发展变化的力量的总和就是()。

A、群体压力B、群体动力C、群体凝聚力D、群体规范

7、课堂中某些占优势的态度与情感的综合状态称之为()。

A、课堂规范B、课堂气氛C、课堂管理D、课堂纪律

8、教师对学生课堂行为所施加的准则与控制称之为()。

A、课堂管理B、课堂纪律C、课堂规范D、课堂控制

9、()曾在1939年将教师的领导方式分为集权型、民主型和放任型三种类型。

A、戴尔B、布鲁纳C、斯金纳D、勒温

二、填空题

1、制约课堂教学效率高低的三大要素是教师、学生和。

2、课堂管理就是指教师通过协调课堂内的各种,而有效地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的过程。

3、定型的期望包括人们对教师理应表现得行为及其所具有的和意向的期望。

4、通常我们把学生的群体分为两种:

按照教育管理的要求组织起来的群体,如班集体,叫群体,通常所说的小团体或友伴群则属于群体。

5、正式群体的发展经历了松散群体、和三个阶段。

6、群体规范会形成群体压力,在压力下成员有可能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即。

7、在通常情况下,课堂气氛可分为积极的、和对抗的三种类型。

三、名词解释

1、课堂管理

2、课堂纪律

四、简答题

1、根据课堂纪律形成的原因,课堂纪律分成哪四种类型?

 

2、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有哪些?

 

五、论述题

课堂问题行为的类型有哪些?

 

第十四章教学测量与评价

一、选择题

1、系统地收集有关学生学习行为的资料,参照预定的教学目标对其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称为()。

A、教学测验B、教学评价C、教学测量D、教学鉴定

2、对学生学习成就的解释采用了相对的观点,主要用于选拔(如升学考试)或编组、编班的评价方法是()。

A、形成性评价B、总结性评价C、标准参照评价D、常模参照评价

3、形成性评价通常发生在()。

A、教学过程之前B、学生毕业时C、教学过程之后D、教学过程之中

4、以学生所在团体的平均成绩为参照标准,根据其所在团体中的相对位置(或名词)来报告评价结果的评价方式成为()。

A、常模参照评价B、标准参照评价C、配置性评价D、形成性评价

5、通常在一门课程或教学活动结束后进行、对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进行的测定称为()。

A、配置性评价B、形成性评价C、诊断性评价D、总结性评价

6、()是衡量一个测验正确性的重要指标,即一个测验能够测量出所要测量的东西的程度。

A、信度B、效度C、难度D、区分度

二、填空题

1、对认知和技能领域的学业成就的评价,最常用的评价手段是和教师自编测验。

2、教学评价是一种系统化的持续过程,包括确定评估目标、收集有关资料、资料、形成价值判断以及做出决定等步骤。

3、有效测验的基本特征包括、和区分度。

4、测量主要是一种收集资料数据的过程,是根据某种标准和一定的操作程序,将学生的学习

确定为一种量值,以表示学生对所测问题了解的多少。

5、测量和测验是对学习结果的,而教学评价则是对客观结果的。

三、简答题

1、非测验性评价技术的种类有哪些?

 

2、标准化成就测验的含义与优越性是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