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一二单元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876449 上传时间:2023-01-12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28.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一二单元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一二单元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一二单元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一二单元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一二单元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一二单元教案.docx

《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一二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一二单元教案.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一二单元教案.docx

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一二单元教案

 

一年级上册

数学教案

 

班级

姓名

 

一年级青岛版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一年级小学生年龄小,好动、易兴奋、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尤其是刚入学时,40分钟的课堂学习对于他们来说真的很难。

针对这些特点,我得想方设法运用各种手段来激发学生专心听讲的兴趣,从而培养好习惯。

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及时个别辅导,对于优秀生尽量让他“吃得饱”。

一年级学生刚进入小学学习,新的学习和生活对孩子们来说充满了好奇和有趣,对学校的一切都充满了新鲜感。

此时正是对他们进行养成教育的关键时刻,因此,作为教师一定要以爱心、恒心来引导学生,指导家长,共同让孩子们慢慢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养成良好的习惯。

二、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情景,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比如建立学生课堂发言的“奇思妙语录”等。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选取学生熟悉的、新颖的、感兴趣的内容为素材,目的是有计划地引导学生认识自己、认识家庭、认识学校、认识社会、了解自然。

使学生能观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体会学习数学的现实意义。

主要包括以下教学内容:

数与代数领域:

海底世界——数数;

1、快乐的校园——10以内数的认识;

3、走进花果山——10以内数的加减法;

5、海鸥回来了——11~20各数的认识;

七、小小运动会——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空间与图形:

四、有趣的游戏---认识位置

六、谁的手儿巧---认识图形

统计与概率:

二、妈妈的小帮手——分类和比较;

实践与综合应用:

实践活动——找找周围的数;

实践活动——大蒜有几瓣。

教材生活性强,生动有趣。

四、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能熟练地认读、写20以内的数,能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位置与顺序,初步形成数的概念;在概念形成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抽象、概括的能力;在比较数的大小的过程,建立初步的符号感和对应思想。

2、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加减法的意义;能熟练地口算20以内数的加减法;结合现实素材,进行初步的估算,形成估算意识。

3、通过实物和模型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辨认从正面、侧面和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4、能按照给定的标准或选择某个标准对物体进行比较和分类;在分一分、比一比的活动中,形成初步的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

5、通过简单的统计活动,初步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统计表,并从中知道简单统计的结果,初步了解一些简单的数据处理的方法,形成初步的统计观念。

6、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用20以内数的加减法解决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在探索、交流计算方法的过程中,了解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问题,形成初步的创新意识。

7、在与同伴交流认数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培养合作意识。

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产生好奇心和兴趣,初步喜欢学习数学,养成观察并提出问题的习惯。

8、在数学活动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能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

1、20以内加减法及应用。

2、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难点:

1、培养学生积极动脑、勇于创新的学习习惯。

2、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让学生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六、教学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

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3、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

 

课题:

10以内数的认识信息窗1《1-5的认识》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能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具体物体正确数出5以内物体的个数;理解5以内各数的具体含义,理解并掌握5以内数的组成,会读写5以内各数。

.

过程与方法目标:

让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并进行相应的操作活动,利用分小棒的游戏学习数的组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会数存在于日常生活中,初步建立数感,并养成认真写数的习惯。

教学重点:

经历1-5各数的抽象过程,正确理解1-5各数的含义,初步建立数感。

教学难点:

正确书写1-5各数。

板书设计:

1—5各数的认识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首先祝贺你们升入小学一年级。

我们学校的课外活动丰富多彩,有书法小组,美术小组。

你们知道吗?

在这些活动中还藏着一些数学知识呢?

咱们今天就比一比,看谁的眼睛最亮,发现的问题最多!

好不好?

二、观察情境图,提出数学问题

学校是我们学习的地方,也是我们成长的乐园。

看,这些同学们正在玩什么呢?

(学生说)

看,图中的小朋友给我们提出了什么问题?

(火箭有几枚?

你能不能像他一样提出类似的数学问题呢?

(如果学生不明白什么是问题教师解释:

用一句话来表示一个与数学有关的问题这就叫提出数学问题。

)学生提问题。

三、认识1-5各数的意义。

1、认识数字“1”。

我们先来解决一个简单一点的问题。

火箭有几枚?

大声告诉我。

(1枚)图上海有哪些物体的个数也是1呢?

(生说:

1座房子、1面红旗、1个太阳)大家找到了这么多个数是1的物体真了不起!

我们可以用一个简单的图形来表示他们的个数,比如;1枚火箭我们可以用1个圆点来表示。

这一个圆点表示什么?

(1枚火箭)除了这样表示之外,在数学上我们用数字1来表示。

你能在教室里找到数量是1的物体吗?

2、认识2-5。

刚刚我们画了一个点子表示一枚火箭,那么坦克应该用几个点子表示呢?

引导学生利用画点子的方法表示出汽车、松树和飞机的数量。

3、全班交流。

(重点交流数数的方法,指导学生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数。

说一说周围个数是4和5的物体。

4、拓展:

我们身边或生活中数量是1—5的物体有许多,谁能用上1—5中任意一个数字说一句话?

5、理解后继数。

(让学生拨珠或是老师在板前画)

四、1—5各数的书写

1、刚才我们认识了1-5这几个数字,他们应该怎样写呢?

教师在田字格中边示范边讲解1—5各数的写法,重点说明从哪里起笔,在哪里拐弯,在哪里停笔及在方格中的布局。

2、学生练习。

3、师生评价同学书写的情况,以便更好地进行书写

五:

学习2—5各数的组成

1、同学们愿意做分小棒的游戏吗?

把4根小棒分成两堆,可以怎样分?

自己分分看,看谁能想出不同的分法?

2、学生汇报,引导学生有序思考,师条理地进行板书。

3、教学2、3、5的组成时,师提出问题后,先让学生想,有困难的可以摆小棒。

4、交流2、3、5的组成(师板书)

六、自主练习

第1题:

图上画了哪些文具?

橡皮有3块,连数字3;小刀、铅笔、文具盒各有多少,用哪个数字表示呢,连一连。

指导学生用直尺连线。

第4题是数的组成的练习。

注重让学生说一说。

七:

总结延伸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课下寻找数量是1—5的物体,比一比谁发现得多。

教后反思:

 

单元课题:

10以内数的认识

课题:

信息窗2《0的认识》

知识点:

会写0并能理解其含义。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认识“0”,了解其含义,会写“0”。

掌握0-5各数的顺序,加深认识数的排列顺序.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摘苹果的游戏引出对“0”的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会“0”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初步培养学生用数的观念观察事物的习惯。

教学重点:

认识“0”,了解其含义。

教学难点:

理解“0”可以表示起点和分界线。

板书设计:

0的认识

0的意义0的书写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情境导入。

谈话:

同学们见过苹果树吗?

你摘过苹果吗?

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棵特别的苹果树,(出示苹果树图):

你发现什么了?

(指名回答,引导学生从图中获取信息,如共有5个苹果,每个苹果上面都标有一个数。

你们想摘下这些苹果吗?

下面我们就来做一个摘苹果的游戏,好不好?

二、摘苹果,提出问题。

1、说明游戏要求:

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苹果摘下来,告诉大家上面的数是几?

然后再把它贴到黑板上。

2、指几名学生上前摘苹果。

每摘完一个,教师随即问:

树上还有几个苹果?

3、提问:

苹果摘完了,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吗?

引导学生观察,全班交流后提出:

一共摘了多少个苹果?

能不能把这些苹果排排队?

树上一个苹果也没有了,怎么表示呢?

三、认识“0”。

1、一共有多少个苹果?

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生独立回答,交流不同的方法。

2、如果把这些苹果排排队,可以怎么排?

同桌相互说一说。

让学生上前排,展示不同的排法。

3、树上一个苹果也没有了,怎么表示呢?

请你自己想一个表示的方法,然后小组交流。

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概括:

对,像这种一个也没有,我们用数字“0”来表示。

(板书)

4、引导学生说一句关于“0”的话。

5、教学“0”的书写。

我们认识了“0”,大家一定想写出一个漂亮的“0”来。

下面就跟着老师学习怎样写“0”。

教师示范写,学生在本上描红,然后再写。

交流评价。

6、找生活中的“0’.

生活中你在哪些地方还见过“0”?

它表示什么?

学生说。

(教师课件出示生活中有关“0”的图片)

7、现在,我们的数字大家庭里又添了一名新成员,应该把它排在什么位置?

一起按顺序读一读这些数。

4、巩固练习。

1、自主练习第一题。

本题是关于数数和写数的基本练习。

练习时,先让学生观察图,从左到右数一数,说一说每盘中有几个苹果,用哪一个数表示,再写数。

2、自主练习第二题。

本题是一道写数的基本练习。

练习时,要引导学生规范的书写,同时体会5以内数从小到大鸡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

3、自主练习第六题。

本题是数数、写数的变式练习。

练习时,可通过学具操作帮助学生理解题意,然后让学生独立填写。

5、课堂小结

今天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教后反思:

 

课题:

信息窗3《6-10的认识》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能够借助具体物体正确地数出10以内物体的个数,理解6—10各数的意义,了解10以内数的顺序,体会序数的意义,会写6—10各数。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学生的观察、思考及交流活动,理解10以内数的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6—10各数的含义。

教学难点:

写6—10各数。

板书设计:

6-10的认识

6-10的书写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在幼儿园的时候,你们玩过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吗?

谁知道是怎样玩的?

今天,有很多小朋友正在玩这个游戏,我们赶快去看一看吧!

二、出示情境图,提出数学问题。

仔细观察情境图,小女孩提出了一个什么数学问题?

“跑步的有多少人?

”谁来告诉她?

你是怎样知道的?

谁还有不同的方法?

注意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一眼看出的、1个1个地数、2个2个地数等)

谁能试着提出类似的问题?

谁能帮他解决?

学生提问题(吊环有几个?

有几棵小树?

等等)

三、学习6-10各数的意义

1、6个同学我们可以画6个点子,用数字6表示;7棵树我们该画几个点子,用数字几表示?

依次学习6-10各数。

2、在横档计数器上拨出6-10各数,体会后继数。

3、我们身边或生活中数量是6—10的物体有许多,谁能数数我们教室里有哪些物体的个数是6-10个?

(或用6-10这几个数字说一句话)

四、学习6—10各数的书写

1、我们已经学习了0-5的书写,6-10这些数在田字格中又应该怎样写呢?

下面先看老师写。

教师在田字格中边示范边讲解6—10各数的写法,重点说明从哪里起笔,在哪里拐弯,在哪里停笔及在方格中的布局。

2、8学生容易写反,注意指导。

3、学生练习。

4、师生评价同学书写的情况,以便更好地进行书写。

五、体会序数的意义

1、我们继续观察情境图。

看,玩老鹰捉小鸡的同学多开心呀!

从前面数,扎一个马尾辫的女孩排第几?

扎两个马尾辫的小孩呢?

头上戴小鸡的女孩呢?

从后面数呢?

2、先让学生数一数,再全班交流。

3、游戏时间。

请班里的一列同学起立,先说出一个同学的名字,让其他同学说一说这个同学从前面数和后面数分别排第几;或者是说一说这一列从前面数第几个同学是谁,从后面数第几个同学是谁?

4、小结:

1、2、3……10还可以表示第1、第2、第3……第10。

五、自主练习

1、第1题:

图中有哪些小动物?

各有多少?

用哪个数字表示呢,连一连。

指导学生用直尺连线。

你是怎样想的?

2、第2题:

师生先边伸手指边说:

“一个手指,添上一个是2个,再添一个是3个……。

”然后指导学生把7—10的点子图画上,并练习写数。

3、第四题练习要求学生数一数、填一填、涂一涂,明确几个和第几个。

4、第五题小鸟回家。

引导学生比较两个4的含义,并结合身边事物举例说明。

六、课堂小结

这节课学得高兴吗?

课下想一想自己所在列的位置,(从前面数和从后面数)下节课我们进行交流。

教后反思:

 

课题:

信息窗4《1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认识符号“〉”、“〈”、“=”,知道它们的含义,会用符号来表示出数的大小,建立符号感。

 

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拔河的情境中通过数数、比较活动,体验多少的比较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加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认识符号“〉”、“〈”、“=”,知道它们的含义

教学难点:

会用“〉”、“〈” 比较数的大小,

板书设计:

1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数

9比10小9〈10

10比9大10〉9

10等于1010=10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参加过拔河比赛吗?

谁能说说应该怎样进行这个比赛?

今天一

(1)班的同学正在进行拔河比赛,咱们一起去看看吧!

(课件出示情境图)你看到了什么?

有什么问题要问?

二、认识大于号、小于号

1、比赛怎么还没开始呢?

怎样才能知道哪边人数多,哪边人数少?

你有什么好办法?

快动脑筋思考,想到了同桌相互说说,比比看谁的办法好!

(学生思考后交流)

2、汇报展示:

谁能说说你的好方法?

(指名到黑板前演示,学生可能会出现用数的方法、摆小圆片的方法等)

3、讨论:

哪种方法能让人一眼就看出谁多谁少?

(引导学生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课件演示或引导学生画一画。

4、9比10小,10比9大。

在数学上有一对符号可以表示数的大小关系。

他们是“>”和“<”。

5、讲解“>”和“<”的意义

9比10小可以写成:

9〈10,读作:

9小于10

10比9大可以写成:

10〉9,读作:

10大于9

仔细观察这两个式子,你有什么好办法区分大于号和小于号呢?

(引导学生交流,可以用儿歌如:

大口朝大数,尖尖朝小数,)

三、认识等于号

1、现在我们再回到拔河的场地看看,现在可以比赛了吗?

为什么?

同桌相互说说,全班交流。

2、你能像刚才那样用圆点画一画,使别人一眼就看出两边的人数同样多吗?

3、同样多用哪个符号表示呢?

你知道吗?

学生说教师介绍。

10等于10可以写成10=10,读作:

10等于10

四、“〉”、“〈”、“=”,的书写

和0-10这些数字一样,“〉”、“〈”、“=”,也有他们在田字格当中的位置,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应该怎样书写呢?

五、巩固练习

1、练习使用“<”“>”

在比赛现场还有许多啦啦队员,哪边的人数多呢?

你能用大于、小于表示吗?

试一试!

同桌相互说一说,全班交流。

2、出示第1题。

学生观察,图上有什么?

(学生独立思考后回答)指名说一说。

3、出示第3题。

先写数,再比较数的大小。

先让学生说有几片树叶,可以用数字几表示,学生填数。

集体订正时用实物投影出示。

4、出示第6题画一画。

先让学生说前三个蘑菇中各有几个圆圈,多读几遍数字,发现数字排列的规律,

5、第9题想一想,怎样使两块草地上的小鸡的只数变得同样多?

让学生先在小组中交流想办法,全班交流时鼓励学生用摆学具的办法,但不要求方法统一,可以在左边加上两只小鸡,也可以从右边去掉两只小鸡。

六、课堂小结谁能说一说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教后反思:

 

单元课题:

10以内数的认识

课题:

《10以内数的认识练习课》

知识点:

会写1-10各数,理解其意义。

体会序数和基数。

认识并能熟练运用“>、<、=”这些符号表示两个数的大小。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能够借助具体物品正确地数出10以内物体的个数。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操作活动,能理解10以内数的具体含义,会读、写0—10各数;在具体情境中了解10以内数的顺序,能够区分几个和第几个;结合具体实例,认识“=”、“〉”、“〈”的含义,并会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初步经历用10以内的数描述身边事物的过程。

在教师引导下学会与同伴交流,初步形成合作意识,感受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

能认读写10以内各数,掌握各数的组成。

教学难点:

理解10以内数的具体含义。

板书设计:

10以内数的认识练习课

1、数数时,数字和事物要一一对应。

2、第几和几个的含义。

3、比较符号的运用。

4、数字的书写要规范。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回顾整理

1、教师:

同学们请想一想,在“快乐的校园”这一单元中,我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2、学生回忆本单元所学过的知识,不完整或遗漏的地方教师补充。

二、巩固练习

结合教科书第18页的情境图,说说自己在快乐的校园这一单元都学会哪些知识。

1、会数、读、写10以内的数,0的认识。

教师:

“你能从图中找出有关数数的知识吗?

”(图中有什么?

各有多少?

)数数的时候,注意让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来数。

数完后,将结果统计在图下的统计图中。

(图中没有小狗,因此小狗的只数是0只。

2、比较数的大小

教师:

“刚才我们已经数了图中各种东西的多少,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重点解决比较大小的问题。

(1)统计图中任选两个数比较大小,每人至少写出5组。

(2)补充练习:

5()68()50()1

3、基数和序数

(1)教师:

“你能从图中找出几个和第几方面的知识吗?

学生从图中任意寻找有关基数和序数的知识,对于合适的和能解释得通的教师都应予以肯定。

最后引到图中的一排小花上来。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教科书的两个问题,然后,要求学生提出类似的问题全班解答或同位解答。

(2)练习:

请第一列第五个同学站起来。

请第三列的前四个同学站起来。

学生提类似的问题进行练习。

三、丰收园

1、教师:

通过“快乐的校园”这一单元的学习,你都学会了什么?

在学习的过程中,你是否积极发言了?

在小组和同位合作学习的时候,你是不是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在课堂上你提出过问题吗?

对老师和同学提出的问题你认真思考了吗?

会用学过的知识解决问题吗?

2、学生根据教师的提示回忆自己的表现,教师指导学生把相应的苹果涂上颜色。

教后反思:

课题:

分类与比较信息窗1《分类》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结合实际生活体验分类的意义,通过动手操作学会分类的方法。

.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实践活动感知不同的标准下,分类的结果也不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渗透思想教育,教育学生平时应多帮爸爸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教学重点:

能按指定的标准和自定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

教学难点:

能按指定的标准和自定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

板书设计:

分类

爸爸妈妈我

上衣裤子

冬季夏季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整理观察,体会生活的需要——按标准分类。

师:

“同学们,前几天老师让同学们回家帮妈妈整理衣服,并观察你们家里的衣服是怎样摆放的。

你们做了吗?

(生:

做了)你们能帮妈妈干活,真是些好孩子,现在让我们想一想,通过整理和观察,你都发现了什么?

”(给学生一定的时间独立思考。

学生同位交流自己的发现。

师:

“现在,谁想把你的发现声音响亮的告诉全班同学?

生:

“我发现我们家的衣服叠得很整齐,我爸爸的放在一个橱里,妈妈的放在一个橱里,我的放在一个橱里。

师:

“这是把每个人的衣服分别放在一起。

生:

“我发现我们家的衣服是上衣放在一起,裤子放在一起。

师:

“也就是说上衣、下衣分开来放。

生:

“我发现我们家的衣服是冬天的放在一起,夏天的放在一起。

师:

“你们家的衣服是按不同的季节分开来放。

……

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随机板书:

爸爸妈妈我

上衣裤子

冬季夏季

……

师:

“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说得也棒极了。

看来你们的妈妈都是按生活需要把衣服分开来放的。

(指着板书)其实这些都是你们家分衣服的标准,而你的妈妈把衣服按照一定的标准分开来放的做法,就叫做分类。

”(揭示课题)

二、尝试分类,体会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也不同。

师:

“同学们,我们刚才说了你们小家里的衣服是怎么分类的,现在我们来给我们班集体这个大家分分类,好吗?

“你打算怎样给全班同学分类呢?

”(学生独立思考)

师:

“谁愿意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大家?

生:

“我想按照男同学女同学来分”

(师板书:

男女)

师:

“现在我们就按这个同学的想法来分分看。

注意:

请男同学站起来。

现在,全班同学被分成了两类,站着的是男同学,坐着的是女同学。

请坐下。

”“谁还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生:

“按东西路队来分。

(师板书:

东路队西路队)

师:

“现在我们再来按这个同学的想法分分看。

注意:

请东路队的同学站起来。

现在,全班同学又被分成了两类,站着的是东路队的同学,坐着的是西路队的同学。

师: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两次站起来的人是同一批人吗?

(不是)怎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给学生一定的独立思考的时间,体会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就不同)

生:

“因为两次站的标准不一样,所以站起来的不是同一批人。

师:

“说得太好了。

你还有不同的分法吗?

(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师板书)

生:

“按长头发和短头发来分”

生:

“按穿校服的和没穿校服的来分”

……

三、联系生活,体会分类的好处

师:

“同学们刚才想出了那么多种分法来分咱班的同学,现在我想请教同学们,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分类呢?

(学生独立思考,也可以同位商量)

教师可这样引导:

哪里用到分类——具体是怎么分的——这样分有什么好处?

同时要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四、自主练习,应用分类,明确为什么这样分。

1.自主练习第一题:

师:

“看到刚才同学们学得这么好,有一群小动物也忍不住过来听课了,它们到哪去了呢?

原来它们藏在你的数学书第21页上了,看谁能最快找到它们?

“请同学们看书,都有哪些小动物来听课了?

(学生看图说一说)

教师读要求:

哪些是鸟类?

用圆圈圈出来。

学生独立做。

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鸟类和昆虫的区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