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氯乙烯热收缩膜标签验收标准.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875293 上传时间:2023-01-1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1.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聚氯乙烯热收缩膜标签验收标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聚氯乙烯热收缩膜标签验收标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聚氯乙烯热收缩膜标签验收标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聚氯乙烯热收缩膜标签验收标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聚氯乙烯热收缩膜标签验收标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聚氯乙烯热收缩膜标签验收标准.docx

《聚氯乙烯热收缩膜标签验收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聚氯乙烯热收缩膜标签验收标准.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聚氯乙烯热收缩膜标签验收标准.docx

聚氯乙烯热收缩膜标签验收标准

聚氯乙烯热收缩膜标签验收标准

1.    主题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聚氯乙烯(PVC)热缩膜标签的形式规格、几何尺寸、质量要求、检验规则及检测方法和包装贮运条件。

本标准适用于水、茶、果汁及酸奶聚乙烯(PVC)热收缩膜标签的检查验收。

2.    引用标准

GB 2828-87  《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

GB 4803    《食品包装用聚氯乙烯树脂卫生标准》

3.    质量要求

3.1材料:

聚氯乙烯(PVC),卫生指标符合GB4803。

厂家初次送货或材料型号改变时须出具卫生监督部门的无毒检验证明。

4.    2外观及卫生

a.    商标、图案、文字清晰完整,无油墨拖尾、散墨、脱墨和表面条纹

b.    版面与样板一致,色泽均匀,颜色在签样色差范围内;

c.    直径大于0.3㎜的晶点、花点、黑点、不允许出现,小于或等于0.3㎜的在同一张标签内不超过5个;

d.    套印误差:

≤0.2㎜;

e.    无油渍、杂物;

f.    合缝处粘合牢固,轻拉不裂,两层间不粘连。

3.3条形码

与样板一致,不得有错印;上机译读,不得有拒读、误读或连续三次读不出。

     3.4热收缩性能

        收缩率:

纵向0~5%,横向45~50%;经生产车间收缩后,收缩效果良好,无松脱、起泡、起皱、破裂、图案变形或颜色积聚,须满足生产使用。

4.检验规则

4.1检验批的形成

  当日到货,相同品种、规格的产品为一检验批。

4.2一次抽样正常检查,批量≦50万张时,从5项中随机抽样,批量﹥50万张时,从8项中随机抽样。

缺陷

分类    

项目    

检查水平    

样本数    判定

                Ac:

Re

严重

缺陷    材料        

10张    

0:

1

    条形码            

    版面            

    外观    

IL=Ⅲ

IL=S-3    1250张

(批量≦50万)

2000张

(批量﹥50万)    AQL=0.1

3:

4

5:

6

    印刷            

    粘合            

    卫生            

    尺寸        20张

10箱    AQL=0.65

0:

1

    收缩效果            

一般

缺陷

    包装        10箱    1:

2

    数量        5扎    数量不足时按少数的平均数计

4.3抽样及判定方法:

见表二。

使用的批量范围﹥15万张,其他批量范围相应检查项的检查水平及允许水准不变,样本数按GB2828检索。

            表  二

5.检查批的处置

5.1严重缺陷项不合格判整批不合格,其他项目出现不良,视不良情况判定。

5.2让步接收不合格批,须视不良情况扣罚1-10%单价。

5.3数量不足时按少数的平均数扣减整批。

5.4出现混送现象,混入的标签挑出退货,并按以下规定进行扣罚:

整箱混松,按500元/箱扣罚;整扎混送,按200元/扎扣罚;单张混送,按20元/张扣罚。

6.包装和贮运要求

6.1瓦楞纸箱密封包装,无破损、变形;外包装上应标识产品名称、生产厂家、生产日期、规格数量、检验合格证等标识。

6.2贮存温度需低于25℃,有效贮存期从生产之日起不超过一粘;运输工具需清洁卫生,不得与有毒、有害物质混同运输,运输时避免日晒、雨淋。

7.生产厂家质量部门应按照本标准的质量生产要求对产品进行检验并随货出具出货检验报告单和合格证,否则不予验货接收。

 

制品标准(企业标准)

聚乙烯热收缩膜标准号为HN/M-001—2006,本标准适用于以密度为0.940g/cm³以下的聚乙烯树脂为主要原料,以一次吹塑成型管膜法制得的热收缩薄膜。

本标准规定了聚乙烯热收缩膜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3.2.规范性引用文件及产品分类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文件,其随后新有的修改单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GB/T2918塑料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

GB/T6672塑料薄膜和薄片的测定机械测量法

GB/T6673塑料薄膜与片材长度和宽度的测定

GB/T13022塑料薄膜拉伸性能试验方法

GB/T13519-1992聚乙烯热收缩薄膜

QB/1130塑料薄膜直角撕裂性能试验方法

产品分类:

 

     项目

   

用途  指标

 

收缩比

 

收缩率%

 

厚度范围

 

备注

 

横向

 

纵向

 

托盘物品外包装(筒形膜)

 

1.6~3.5

 

大于35

 

小于70

 

0.10~0.25

 

托盘尺寸为1200㎜×1000㎜

1100㎜×1100㎜

 

瓶装物品外包装(片形膜)

 

3~15

 

小于30

 

大于60

 

0.06~0.12

 

用于啤酒、饮料、矿泉水、调味品等固体物品外包装

 

轻型纸箱外包装(筒形膜)

 

1.4~2.5

 

大于35

 

小于60

 

0.04~0.12

 

用于内装物品的纸箱外包装密度低于0.5克/立方厘米

 

特轻型物品外包装(片形膜)

 

3~7

 

小于20

 

大于70

 

0.04~0.08

 

用于香烟、纸制品、印刷品、玩具盒等外包装

3.3.技术要求

3.3.1.规格、公称尺寸及偏差(长度、宽度及偏差应符合表一的要求)

表一

 

指标要求

宽度规格㎜

 

宽度极限偏差 ‰

 

长     度  (km/每卷)

 

一级品±5

 

二级品±15

 

一级品接头数量(个)

 

二级品接头数量(个)

 

≤500

 

2.5㎜

 

7.5㎜

 

一个接头

 

二个接头

 

501~900

 

2.5~4.5㎜

 

7.5~13.5㎜

 

二个接头

 

三个接头

 

901~1500

 

4.5~7.5㎜

 

13.5~22.5㎜

 

三个接头

 

四个接头

 

1501~2000

 

7.5~10㎜

 

22.5~30㎜

 

四个接头

 

八个接头

 

2001~3000

 

10~15㎜

 

30~45㎜

 

六个接头

 

十个接头

3.3.2-1 厚度偏差应符合表二—

(一)的规定                         

表二—

(一)

 

厚    度

 

极  限  偏  差 %

 

优等品

 

一等品

 

二等品

 

<0.060

 

±15

 

 

±15

 

 

±20

 

0.060~0.080

 

±12

 

0.080~0.12

 

±10

 

0.12~0.15

 

±10

 

±12

 

±18

 

0.15~0.20

 

±8

 

±10

 

±15

 

0.20~0.25

 

±8

 

±9

 

±16

3.3.2-2膜卷直径偏差应符合表二—

(二)的规定

表二—

(二)

 

直 径(㎜)

 

极 限 偏 差(㎜)

 

优等品

 

一级品

 

二级品

 

<100

 

±0.20

 

±0.40

 

±1

 

100~200

 

±0.40

 

±0.50

 

±1.5

 

200~400

 

±0.50

 

±0.60

 

±1.5

 

400~600

 

±0.60

 

±0.80

 

±1.5

 

600~1000

 

±0.80

 

±1.20

 

±2.0

注:

上表膜卷是指由旋转模头生产的薄膜。

3.3.3.外观应符合表三的要求

表三

 

等级

指标名称

 

                合    格    品

 

水纹和云雾

 

轻微

 

气泡穿孔和破裂

 

不允许。

 

杂         质

 

0.5-3㎜的杂质≤8个/㎡。

 

鱼眼和僵块

 

0.6-2㎜鱼眼和僵块≤20个/㎡。

分散度(个/100㎜×100㎜)  ≤8个

 

条        纹

 

较明显,抗冲击试验合格

 

平  整  度

 

膜表面有轻微变形及皱褶,膜卷有轻微”暴筋”

 

剖  开  线

 

两刀剖开对称,不得有大小之分,平行垂直。

 

端面平整度

 

   分切时≤2㎜

注:

(1)“水纹”和“云雾”指因塑化不良在薄膜表面形成类似水波纹和浮云状的外观。

(2)“鱼眼”和“僵块”指树脂在成型过程中,没有得到充分塑化而在薄膜表面形成的粒点或块状物。

(3)“条纹”指塑料制品表面或内部存在的线状条纹缺陷。

(4)“剖开线”指在吹塑生产中用刀划割薄膜的线。

(5)“杂质”指无法塑化的非树脂物品等。

3.3.4.物理机械性能应符合表四要求

表四

 

 

项       目

 

标 准 指 标

 

厚度≤0.060㎜

 

厚度>0.060

 

纵向

 

横向

 

纵向

 

横向

 

拉伸强度(纵/横)MPa

 

≥14

 

≥13

 

≥16

 

≥14

 

断裂伸长率(纵/横)%

 

≥210

 

≥240

 

≥260

 

≥270

 

撕裂强度(纵/横)kn/m

 

≥42

 

≥45

 

≥50

 

≥55

 

 

 

 

 

 

3.4.试验方法

3.4.1.试样的制备

  试样的制备应符合GB/T13519-1992的规定:

裁取100㎜×100㎜(±0.1㎜)的试样3块,在试样纵、横向上各画一条线,并标明纵、横向。

3.4.2.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按GB/T13519规定进行。

  温度:

(23±2)℃

  湿度:

常湿

  状态调节时间4h以上

3.4.3.厚度及宽度

(1)厚度—按GB/T6672的规定进行

(2)宽度—按GB/T6673的规定进行

3.4.4.外观

  在自然光线下目测

3.4.5.拉伸强度及断裂伸长率

  按GB/T13022规定进行,试验速度(空载):

(500±50)mm/min

3.4.6.撕裂强度

  按QB/T1130的规定进行

3.4.7.收缩率的测定

  将试样平放入金属框架中间(两个嵌有金属网的框架,其尺寸略大于试样10㎜。

两金属网间距离为1~3㎜,应不影响试样的自由收缩),迅速浸入140℃的恒温机油介质中,待20秒后取出,浸入备用的常温水浴中,待试样冷却后再取出,然后测量纵、横向标线尺寸,精确到0.5㎜。

   S=(L0-L)/L0×100

S----收缩率,%;

L0----加热前试样长度,㎜;

L----收缩后试样长度,㎜。

3.5.检验规则

3.5.1组批

薄膜验收以批为单位,同一批号的原料、同一配方、同一工艺条件生产的同一规格的产品不大于5t为一批。

3.5.2抽样

规格和外观按表五规定进行抽样。

抽样时,从供检的每卷薄膜外端先裁去3m,然后裁取1m作外观及规格检验。

物理机械性能从任一卷膜上裁取足够长度进行试验。

表五

 

每批卷数

 

被抽取的卷数

 

允许的不合格卷数

 

1~5

 

全部

 

0

 

6~99

 

5

 

1

 

100~119

 

5

 

1

 

120~139

 

6

 

1

 

140~159

 

7

 

1

 

160~179

 

8

 

2

 

180~199

 

9

 

2

 

200~219

 

10

 

2

 

220~239

 

11

 

2

 

240~259

 

12

 

2

 

260~279

 

13

 

2

 

280~299

 

14

 

2

 

300~319

 

15

 

2

 

320以上

 

16

 

3

3.5.3出厂检验

全部项目均需进行出厂检验

3.5.4判定规则

3.5.4.1样本单位质量的判定

规格及外观检验结果有一项不符合本标准规定,则判定样品不合格。

3.5.4.2交付批质量判定

   样本中被检出的规格及外观不合格的样本单位数量不超过表五中所允许的不合格品数时,则判交付批合格;超过所允许的不合格品数时,则判交付批不合格。

物理机械性能检测结果,若有不合格项,应在原批中抽取双倍样对不合格项目进行复验,若仍不合格,则判整批不合格。

3.6.包装、标志、运输及贮存

3.6.1.包装

  每卷薄膜用塑料膜或牛皮纸等包好捆牢,外层用编织袋或纸箱包装,长途运输时须采用后者做外包装。

3.6.2.标志

  每卷薄膜应有下列标志:

产品名称、规格、净重、生产日期、生产厂名、厂址、本标准编号、检验员等。

3.6.3.运输

  薄膜在运输过程中要轻拿轻放,保证包装完整,防止机械碰撞,避免日晒雨淋,远离热源。

3.6.4.贮存

  薄膜应贮存于整洁阴凉干燥的库房内,远离热源。

距离热源应大于5m以上。

产品应竖立堆放整齐,不得使薄膜挤压变形或损伤,堆码层不得大于4层,贮存期限从生产日期起不得超过一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