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高中历史阶段检测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868514 上传时间:2023-01-1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8.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高中历史阶段检测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部编版高中历史阶段检测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部编版高中历史阶段检测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部编版高中历史阶段检测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部编版高中历史阶段检测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高中历史阶段检测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docx

《部编版高中历史阶段检测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高中历史阶段检测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版高中历史阶段检测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docx

部编版高中历史阶段检测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占卜在商朝占有重要地位,商王事无大小,都要占卜。

到了西周,统治者认为天命是不可靠的,民心向背才是根本。

这一变化(  )

A.适应了王权统治的需要

B.提高了下层民众的政治地位

C.确立了主权在民的思想

D.使王权摆脱了宗教神权控制

解析:

选A 商朝弥漫着神权色彩,而商朝的灭亡使西周意识到“天命靡常”,看到了民众的力量,因此才会有早期的民本思想,借此巩固王权,故A项正确。

2.西周初年,周王对殷王的祖先神进行了改造,改造后的神与任何族姓没有直接的血缘关系,而是整个天下的保护神。

周王此举有利于(  )

A.强化血缘宗法     B.维护尊卑关系

C.凸显宗教信仰D.加强文化认同

解析:

选D 经过周王改造之后的神成为整个天下的保护神,其目的在于加强西周各个部族之间的联系,加强对周王的认同,故D项正确。

3.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西周分封制的历史叙述。

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

叙述

出处

天子之地方千里,公、侯皆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

《礼记·王制》

公方五百里,侯四百里,伯三百里,子二百里,男百里

《周官》

周封伯禽、康叔于鲁、卫,地各四百里;太公于齐,兼五侯地

《史记》

A.西周的疆域极为广阔B.天子对地方控制严密

C.西周的分封等级分明D.西周的诸侯势力强大

解析:

选C 根据材料可知,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按照等级的高低来分封诸侯封地的大小,故C项正确。

4.与商朝相比,西周时期很多封国的中下层社会结构虽未发生改变,但是出现了受天子册封的上层管理者。

这一变化(  )

A.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控制

B.建立起周天子的集权政治

C.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

D.扩大了周天子的统治范围

解析:

选A 材料中西周时期虽然封国的中下层社会结构未发生改变,但出现了受天子册封的上层管理者,即天子分封的各级诸侯,这相对于之前松散的内外服制度,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控制,故A项正确。

5.中国古代是“家国同构”的社会,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父为“家君”,君为“国父”。

由此可知(  )

A.儒家思想根植于悠久的文化传统

B.分封制是“家国同构”的制度根源

C.血缘纽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基础

D.“君权”是“父权”的延伸和扩张

解析:

选D 根据材料“治国必先齐其家者”说明做好“家君”才能做好国父,即“君权”是“父权”的延伸和扩张,故D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儒家思想,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提及分封制,故B项错误;材料也没有体现出血缘纽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基础,故C项错误。

6.《国语·周语》载:

“姓者,生也,以此为祖,令之相生,虽不及百世,而此姓不改。

族者,属也,享其子孙共相连属,其旁支别属,则各自为氏。

”由此推断姓氏对西周的政治影响是(  )

A.确定分封诸侯的主要依据B.确定宗法关系的重要依据

C.导致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D.导致形成严格的晋升制度

解析:

选B 西周分封的对象是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并非依据姓氏,故A项错误;根据“以此为祖,令之相生”“其旁支别属,则各自为氏”可知姓代表共同血缘关系,氏区别血缘亲疏,而共同血缘及血缘亲疏是确定宗法关系的重要依据,故B项正确;材料反映了姓氏的来源及作用,氏用于区别血缘亲疏,与严格的等级制度无关,故C项错误;姓氏是确定宗法关系的依据,与晋升制度无关,故D项错误。

7.《左传·僖公》记载:

“冬,(鲁僖公和晋文公等)会于温,讨不服也。

卫侯与元咺(卫国大夫)讼……卫侯不胜……元咺归于卫,立公子瑕。

是会也,晋侯召王,以诸侯见,且使王狩。

”材料表明(  )

A.分封制的仪式发生重大变化

B.诸侯争霸战争受到有效遏制

C.礼乐制与等级秩序得到强化

D.宗法分封制度遭到严重破坏

解析:

选D 材料没有涉及分封制的仪式,故A项错误;材料直接反映了诸侯争霸会盟,故B项错误;由材料可知,这次温地的会盟,晋文公召请周襄王前来,并不符合礼乐制与等级秩序,表明礼崩乐坏,故C项错误,D项正确。

8.春秋时,郑庄公之弟共叔段受封于京,大夫祭仲告发:

“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先王之制:

大都不过叁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

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

”这说明(  )

A.礼乐制度已经丧失殆尽B.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尖锐

C.嫡长子继承制名存实亡D.庄公大宗地位受到冲击

解析:

选D A项“已经丧失殆尽”表述过于绝对化,故A项错误;由材料“君将不堪”可知强调的是宗法分封制遭破坏,而非中央与地方的矛盾,故B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大宗小宗的关系而非嫡长子继承制,故C项错误;由材料可知受封者的权力过大威胁庄公大宗地位,故D项正确。

9.秦朝在郡一级地方,除了郡守以外,设有郡尉和郡监两个郡一级长官。

郡尉和郡监与郡守平级,可自行任命署吏,直接听命于中央。

与此相似的是,在一县之内,亦分别设置令(长)、尉、监。

由此可见,秦朝(  )

A.地方所有署吏均由中央任命

B.中央尚未实现权力高度集中

C.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体系

D.中央军政大权均掌握在皇帝手中

解析:

选C 根据材料“郡尉和郡监与郡守平级,可自行任命署吏,直接听命于中央”并结合所学,秦朝实行郡县制,郡守和县令由朝廷任免,直接对皇帝负责,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体系,C项正确;A项表述太绝对,且与材料不符;秦朝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B项错误;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

10.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阿房宫的历史叙述,据此可知(  )

叙述

出处

“二世还至咸阳,曰:

‘先帝为咸阳朝廷小,故营阿房宫。

为室堂未就,会上崩’。

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

“六王毕,四海一。

蜀山兀,阿房出。

覆压三百余里……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杜牧《阿房宫赋》

“秦阿房一名阿城。

在长安县西二十里。

西、北、(东)三面有墙,南面无墙,周五里一百四十步。

(宋)宋敏求《长安志》

“东西北三面墙内存有夯土台,未发现秦代的文化层,未发现大规模火烧痕迹。

中国社科院考古所《阿房宫考古发现与研究》

A.秦二世为先帝营造阿房宫

B.文献记载各异不足为信

C.杜牧曾游览秦朝宫殿遗址

D.秦营造阿房宫但未建成

解析:

选D 材料“先帝为咸阳朝廷小,故营阿房宫”表明秦始皇时就营造阿房宫了,故A项错误;中国社科院考古所立足于科学考古,可信度较高,故B项错误;杜牧的赋带有想象夸张的成分,故C项错误;材料“为室堂未就”“南面无墙”“东西北三面墙内存有夯土台”互相印证秦营造阿房宫但未建成,故D项正确。

11.出土文献秦简《法律答问》有如下法条解释:

“(父)擅杀子,黥为城旦舂。

”“殴大父母(祖父母),黥为城旦舂。

”(城旦舂:

一种强制服役的徒刑,男犯筑城,女犯舂米。

)这突出说明秦律(  )

A.厉行轻罪重罚B.保留原始习俗

C.条文细密完备D.维护伦理秩序

解析:

选D 材料中“杀子”不能称为轻罪,故A项错误;材料法治体现明显,故B项错误;两条法律条文体现不了细密完备,故C项错误;父子和祖父子体现家庭伦理,故D项正确。

12.后世史家评论汉朝政局时说:

“先有其政治机构之崩坏,而后有外戚宦官之擅权……国家大权,逐渐由三公而旁落于刺史州牧之手……形成豪杰割据之势。

”这表明当时(  )

A.地方王国的问题亟待解决

B.皇权与门阀政治相对平衡

C.中央集权制在变革中发展

D.监察官员缺乏制衡的机制

解析:

选C 由材料信息可知,为解决外戚、宦官专权威胁皇权的问题,汉朝政府中央官制发生相应变化,刺史、州牧制度逐渐演变成地方最高长官,在加强专制皇权的同时,也导致地方上的割据势力逐渐形成,也表明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在应对现实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因此C项正确;地方王国的问题在汉武帝时期已基本解决,排除A项;皇权与门阀政治相对平衡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现象,不是汉代的特征,故B项错误;皇权至上,监察官员在制度上不可能不受约束,故D项错误。

13.下图为西汉初年中央和诸侯王国所管辖的郡和人口统计表。

对比统计图表可以得出的推论是(  )

A.西汉的大部分地区未实行郡县制

B.中央政府已经为王国势力所控制

C.多数人口不赞成实行中央集权制

D.中央辖区经济发展高于王国辖区

解析:

选D 由材料中王国辖郡与人口数均高于中央辖区,但这并未破坏汉朝的中央集权制度,说明中央辖区所辖郡是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故D项正确。

14.在汉武帝的主持下,察举制度进一步规范,一是规定以儒术作为取士标准,二是规定察举的内容包括德行、学问、法令和谋略四个方面。

这表明察举制(  )

A.促进了汉代教育制度的发展

B.有助于贵族政治的迅速瓦解

C.导致了门阀士族政治的兴起

D.有利于扩大汉朝的统治基础

解析:

选D 材料不能反映察举制与教育制度的关系,故A项错误;西汉实行的是官僚政治,故B项错误;九品中正制按门第进行选拔官员,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可知这有利于扩大官员选拔范围,扩大统治基础,故D项正确。

15.汉昭帝死后,内朝首领外戚霍光召集九卿开会,欲废昌邑王,另立汉宣帝。

有人说:

该请宰相参加。

霍光说:

这是皇帝家事,用不着丞相参加,我们只需议定后请示皇太后就行了。

这实质上反映了(  )

A.汉代专制皇权的加强B.内外朝制度开始形成

C.皇权受到相权的限制D.内朝权力在外朝之上

解析:

选A 根据题目中“这是皇帝家事,用不着丞相参加”得出设立内朝的目的是加强皇权,故A项正确。

16.中国古代监察机构是由御史和言谏两部分组成。

御史职能主要是打击贪腐,言谏是以匡正君主施政中的缺失为目的。

言谏机构兴于汉、发展于唐、兴盛于宋、终结于明。

可见言谏制度(  )

A.是封建王朝制约皇权专制的有效手段

B.受西方近代民主政治影响而渐趋消亡

C.发展轨迹与专制制度强化呈相反方向

D.符合最高统治者监察百官的政治需要

解析:

选C 言谏制度随着专制制度的强化而衰减,故A项错误;言谏制度是封建专制制度自我调整、自我补救、自我充实提高的一种制度并未受西方思想影响,故B项错误;由材料“言谏机构兴于汉、发展于唐、兴盛于宋、终结于明”可知随着君主专制的强化,言谏制度衰减,发展轨迹与专制制度强化呈相反方向,故C项正确;言谏制度的适用对象是封建帝王,以匡正君失为目的,故D项错误。

17.虽然汉以后,曾有过南北朝的割据局面,但南北政权都争以“中国”为正统。

隋唐两朝,天下一统,在修史时,将历史上分裂的南北政权,都归入“中国”,纳入正史。

据此可知从汉到隋唐(  )

A.统治者注重从法统上坚持统一意识

B.南北方形成了共同的民族认同感

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治逐渐加强

D.中国的内涵随着时代发展而发展

解析:

选A 隋唐时期把历史上分裂的南北政权都归入“中国”,说明统治者从法统上坚持统一意识,故A项正确。

18.有学者在论及古代某项政治制度时说:

“此制度变乾纲独断为集体议政,且其形成的决策、监督、执行的权力运行机制,也使得我国古代的政治架构逐渐去除了原始的粗糙,内部的稳定性大大加强。

”材料所指制度应指(  )

A.世卿世禄制B.三公九卿制

C.三省六部制D.内阁六部制

解析:

选C 世卿世禄制反映的是以宗法血缘为基础的贵族政治,故A项错误;三公九卿制是以政治、军事、监察的方式加以分权,故B项错误;三省间中书决策、门下封驳、尚书执行,集体议政,故C项正确;内阁六部制体现的是专制皇权的强化,故D项错误。

19.唐代宗最初设置的枢密使由宦官担任,只是在禁中掌管军机文书。

宋代枢密院成为主管军事事务的最高机关,其长官枢密使与中书省的同平章事等合称为“宰执”,共同负责军国政要。

这表明宋代(  )

A.枢密院地位明升暗降B.中枢机构适时进行革新

C.统治者治国重文轻武D.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尖锐

解析:

选B 材料“宋代枢密院成为主管军事事务的最高机关”,只反映出枢密院地位的明升,故A项错误;材料中宋代统治者利用枢密使与中书省同平章事相互牵制,表明中枢机构适时进行革新,故B项正确;材料枢密使与中书省同平章事的相互牵制,没有反映出统治者治国重文轻武,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了相权的削弱,但没有反映出君相矛盾尖锐,故D项错误。

20.律学是中国古代对法律注释讲解的学问。

唐朝律学的学习内容是律令格式和儒家经典,宋代的学习内容除当朝律令、断案外还有儒家经术。

这表明唐宋律学(  )

A.体现了三教合流的特点B.延续了以礼入法的传统

C.凸显律学哲理化的趋势D.适应了中央集权的需要

解析:

选B 题干中“唐朝律学的学习内容……儒家经典”“宋代的学习内容……还有儒家经术”并结合中国古代法律的以礼入法的特点,故B项正确。

21.随着内阁制度的形成,诸司在上疏之前,对重大问题的处理一般得与内阁商议,以达成谅解。

同时,内阁与拥有执行权的六部相互配合、制衡,提高了行政质量与效率。

这反映了明朝(  )

A.内阁拥有一定议政权B.削弱六部加强君权

C.创设了集体议事制度D.分割事权相互牵制

解析:

选A 材料“诸司在上疏之前,对重大问题的处理一般得与内阁商议”,内阁拥有一定议政权,故A项正确。

22.据统计,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官绅墓葬中的墓志署名多以世家大族的籍贯族源地为主,到唐代官绅墓葬中的墓志署名绝大部分只写官衔。

唐代墓志署名的变化反映了(  )

A.大一统局面改变人们的家国意识

B.藩镇割据摧垮了世代荫袭的家族

C.科举制度导致旧的门阀士族衰落

D.民族交融淡化了族群之间的差异

解析:

选C 大一统局面在秦汉时已经出现过,故排除A项;摧垮世代荫袭家族的是选官制度的变化,而不是藩镇割据,故排除B项;题意与民族交融无关,故排除D项;唐代墓志署名与魏晋南北朝时期相比的变化说明世家大族走向没落,反映了科举制的实施导致旧的门阀士族衰落,故选C项。

23.《明史》记载,明太祖朱元璋曾问众臣“天下何人最快活?

”有人说“富甲天下”,有人说“功成名就”,有人说“高官厚禄”。

朱元璋听罢一一摇头,直至大臣万钢说“畏法度者最快活”时才点头称是。

朱元璋“点头称是”是因为万钢的回答迎合了他(  )

A.裁撤宰相的意图B.设置内阁的需要

C.依法治国的主张D.皇权至上的理念

解析:

选D 材料中并未涉及裁撤宰相和设置内阁的信息,故A、B两项错误;我国古代并非实行依法治国,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中“畏法度者最快活”,而皇帝是法律的制定者,所以体现的是皇权至上的思想,故D项正确。

24.清朝初年,沿袭满洲贵族议事的旧制,设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军国大事。

……康熙帝亲政后,加强皇权,会议权限逐渐削弱。

由此可知(  )

A.清朝初年君主的权力受到较大制约

B.议政王大臣会议削弱了六部的权力

C.议政王大臣会议避免了决策的失误

D.康熙帝的做法削弱了满洲贵族权力

解析:

选A 材料“设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军国大事”说明皇权受到制约,故A项正确;材料并未体现出议政王大臣会议削弱六部权力,故B项错误;材料仅仅说明议政王大臣会议和皇权的关系,且并不能避免决策失误,故C项错误;康熙帝是为了加强皇权,并不是削弱满洲贵族的权力,故D项错误。

25.军机处是清朝时期的中枢权力机关,有着“四不”规定,即不设衙门,不颁发关防,不独立发文,不直接指挥各级军政部门。

一切重要的文件必须以“军机大臣奉上谕”等形式下达。

据此可知军机处(  )

A.办事严谨而且保密B.只是皇帝的辅政机构

C.等同于以往的宰相D.位卑职低但权力较大

解析:

选B 根据材料中对军机处的描述可知当时军机处仅仅是负责对皇帝命令的“上传下达”,并无实权,故B项正确;材料并未涉及军机处的机密性,故A项错误;军机处仅仅是皇帝的辅助机构,并无实权,故C、D两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第26题18分,第27题20分,第28题12分,共50分)

26.“郡县制,则天下安”,自秦设县以来,历代统治者都高度重视县治。

古代县治的实践与思考至今仍有借鉴价值。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六典》对县官职掌明确规定:

“京畿及天下诸县令之职,皆掌导扬风化,抚黎氓……养鳏寡,恤孤穷,审查冤屈,躬亲狱讼,务知百姓疾苦。

”……县官的职能决定了他必须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

自隋、唐之后,各代对于县官的文化要求都作了硬性规定……(如)明代规定:

“外官知州、推官、知县,由进士选。

——鹿谞慧《中国县制沿革述略》

材料二 县令、长,皆秦官,掌治其县。

万户以上为“令”,减万户为“长”。

大率十里一亭,亭有长。

十亭一“乡”,乡有三老。

择乡三老一人,为“县三老”,与县令、丞、尉,以事相教。

以此治国者,莫不皆然。

夫惟于一乡之中,官之备而法之详,然后天下之治,有条而不紊。

至于今日,一切荡然无有存者。

积尊累重,以居乎其上。

而下无与分其职者。

兴亡之涂,罔不由此。

——摘编自顾炎武《日知录》

材料三 明隆庆元年,吏部按皇帝命令,“将天下府州县大小繁简冲僻难易细加重访,逐一品第”,而后按品第的结果重划三等,“量才授任各官,考语奖荐同在优列者,先尽上等府州县升擢行取,次及中等,次及下等。

”到了清雍正年间,代之以起的是直接以冲繁疲难作为分等的标准,依照四字考语缺位的不同来对官员进行量才使用。

——据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

(1)据材料一,归纳唐朝县令的主要职责,分析隋唐以后县官文化水平较高的原因。

(6分)

(2)据材料二,概括作者赞同的地方基层治理举措,分析其政治意图。

(6分)

(3)政区的分等是古代地方行政制度上的一个重要侧面。

结合材料二、三,指出古代政区分等标准的变化趋势。

据材料三,简述政区分等的重要作用。

(6分)

解析:

(1)问,据第二个省略号前内容概括唐县令职责,据省略号的内容分析原因。

(2)问,以“莫不皆然”“至于今日”两处分三层,由第一层归纳措施,由第三层概括其意图。

第(3)问,据材料二以户口多少为标准和材料三以“冲繁疲难”为标准分析变化,以维护统治,有效治理地方分析作用。

答案:

(1)职责:

教化百姓;扶弱济贫;执掌司法。

原因:

统治者的高标准要求;科举制提高了官员文化素质。

(2)举措:

建立完备的乡官制度;乡官参与县政。

意图:

提倡地方分权。

(3)趋势:

从户口多少到以冲繁疲难为依据。

作用:

有利于中央选贤任能,进行有效的地方行政管理。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初在地方设承宣布政使、提刑按察使、都指挥使“三司”,互不隶属,虽是强化中央集权之举,但事权不一,不利于弹压地方。

于是相继出现了巡抚、总督的设置,以节制三司,统一协调地方权力,消除牵制、扯皮、效率迟缓之弊。

有明一代,地方上先后设立巡抚30余处,总督10余处,但设置尚未完全固定,辖区大小不均,如内地巡抚通常兼治一省之事,而边地巡抚辖区却小于一省。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材料二 在清政府致力于实行立宪政体之后,它处理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行政制度的改革。

在义和团事件之后不久,政府已经开始了一系列改革,包括整饬吏治和改组过时的官僚机构。

但是这种努力遇到了很多困难。

造成许多官员贪污腐化和官僚制度落后过时的原因被认为有以下几点。

首先是存在着“捐纳”制度,特别是卖官鬻爵。

以前当政府需要额外收入时,它就临时求助于卖官鬻爵的办法,但是自从太平军战争以后,这个制度就成了一项长期措施。

结果官场中有很多人是以金钱或军功获得他们的官职的。

人们认为这种做法造成了大量的贪污腐化。

……此外,有很多官署几乎没有职守。

在中国,子女们被认为应遵循由父母规定的成例行事,因此,由历代皇帝设立的衙署即使在时移世易和需要改组时,仍然被保持了下来。

——摘编自费正清《剑桥中国晚清史》下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明代地方行政管理改革的原因及其特点。

(10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行政制度改革与明代地方行政管理改革目的相同之处,并说明不同之处及其产生的原因。

(10分)

解析:

(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可知,明初三司在事权上互不统属,致使行政效率较为低下;第二小问,根据材料可知,明初地方行政管理改革一是注重调解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二是因地制宜的设置地方行政长官的辖区。

(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可知,改组过时的官僚机构和提高行政效率;第二小问,根据明清改革的时代背景,明初地方行政管理改革的初衷是加强中央集权,而清末新政其着眼点则是整顿吏治,维系统治;第三小问,根据材料二可知,一方面的因为清政府“捐纳”制度长期存在导致整个官僚队伍贪污腐化的严重,另一方面则是官僚制度的不合时宜和落后,政府机构的臃肿而导致行政效率低下也是重要原因。

答案:

(1)原因:

明初三司事权不一互不隶属,存在政出多门效率低下的问题。

特点:

注重调节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因地制宜设置地方行政长官的辖区。

(2)相同:

改组官僚机构;提高行政效率。

不同:

明代是加强中央集权;清末是维系其统治。

原因:

清政府“捐纳”制度长期存在,贪污腐化严重;官僚制度落后过时;政府机构臃肿,行政效率低下。

28.中华文明是人类文明史上唯一没有中断而延续至今的灿烂文明。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要求。

材料一 综观国史,政体演进,约得三级:

由封建而跻统一,一也。

此在秦、汉完成之。

由宗室、外戚、军人所组成之政府,渐变而为士人政府,二也。

此自西汉中叶以下,迄于东汉完成之。

由士族门第而变为科举竞选,三也。

此在隋、唐两代完成之。

全国政事付之官吏,而官吏之选拔与任用,此二者,皆有客观之法规,为公开的准绳。

有皇帝王室代表,所不能摇。

宰相政府首领,所不能动者。

——摘编自钱穆《国史大纲》

材料二 我们看中国古代的政治体制,对此需要做具体分析。

如果没有这样的体制,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则无从谈起。

中国的君主集权制度曾经对包括皇帝在内的统治者形成过一定的制约,更加重要的是,这种体制有利于维护中国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安宁。

其中的科举选官制度扩展了统治集团的社会基础,为中小地主和平民开辟了入仕途径,形成了由下层社会到上层社会的政治通道,特别是科举制度将教育制度与选官制度结合为一个整体,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上层官员队伍的知识水平,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发展做出了贡献。

中国古代有法制,缺少法治。

君主把法制作为治民治吏的一种手段,自己则凌驾于法制之上。

正因为如此,同一个制度体系,在不同的君主手里,可以有不同的效果;一治一乱,有天壤之别,反映出人治的弊端。

——摘编自张岂之《从民族复兴的高度看中华文化前景》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中国古代政体演进的特点。

(4分)

(2)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以“中国古代政治体制与中华文明发展”为主题写一篇小论文。

(要求:

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280字左右。

)(8分)

解析:

(1)问,据材料一信息“三级政体演进”从中央体制、地方体制、选官制度等方面分析。

(2)问,结合材料首先明确论点,中国古代政治体制有利于中华文明的传承与发展,但封建社会末期,延缓了中华文明的进步。

然后结合相关史实进行论证,首先论证中国古代政治体制保证了中华文明的延续,从中央集权体制、官僚政治、选官制度三个方面进行论证。

封建社会末期,延缓了中华文明的进步,从君主专制空前强化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的角度进行论证,最后进行总结。

答案:

(1)特点:

地方分权到中央集权;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选官由士族垄断到考试选拔。

(2)论题:

中国古代政治体制保证了中华文明的延续和传承,但明清时期,延缓了向近代文明的转变。

阐释:

中国古代政治体制保证了中华文明的延续和传承。

君主集权制度有利于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安宁,保障经济文化的发展;官僚政治(士人政府)冲破了贵族血缘世袭,扩大了统治集团的社会基础;科举制度保证了官员队伍的知识水平及各阶层的流动。

明清时期延缓了其向近代文明的转变。

君主专制空前强化,人治弊端更加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