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苏科版物理八下第六章《物质的物理属性》word教案物理知识点总结.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86601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201.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选苏科版物理八下第六章《物质的物理属性》word教案物理知识点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精选苏科版物理八下第六章《物质的物理属性》word教案物理知识点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精选苏科版物理八下第六章《物质的物理属性》word教案物理知识点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精选苏科版物理八下第六章《物质的物理属性》word教案物理知识点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精选苏科版物理八下第六章《物质的物理属性》word教案物理知识点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选苏科版物理八下第六章《物质的物理属性》word教案物理知识点总结.docx

《精选苏科版物理八下第六章《物质的物理属性》word教案物理知识点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苏科版物理八下第六章《物质的物理属性》word教案物理知识点总结.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选苏科版物理八下第六章《物质的物理属性》word教案物理知识点总结.docx

精选苏科版物理八下第六章《物质的物理属性》word教案物理知识点总结

第六章物质的物理属性

【知识梳理】

1.物体的质量

A.概念

物体是指具有一定形状和大小,在空间占有一定位置的形体;构成物体的材料叫做物质,即物体是由物质组成的.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体状态、形状、位置以及温度的改变而改变.属性实际上就是不变性.

B.单位

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基本单位是千克(k),另外还有吨(t)、克(g)、毫克(mg)等单位.它们的换算关系为:

1t=103kg1kg=103g1g=103mg

C.测量

日常生活中测量质量的工具有磅秤、杆秤、托盘秤、电子台秤等;实验室里常用托盘天平、物理天平测质量.天平设计的依据是杠杆原理.

托盘天平的正确使用:

先估计待测物体的质量,观察天平铭牌上标明的感量(最小称量值)和称量(最大称量值),待测质量应在天平的称量范围之内;选取天平后,先将天平放在水平的工作台面上,再将游码移至横梁标尺左端的“0”点上,若指针偏在分度盘中央红线的左侧,应将横梁两端的平衡螺母向右调,反之则向左调(道理是杠杆原理),以使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的红线或使指针在红线左右摆动的幅度相等;称量时,将待测物体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原因是使用游码相当于向右盘添加小砝码,如将待测物体放在右盘,将给测量带来不方便),通过增减砝码和移动游码的办法,使天平横梁再次平衡;读数时,待测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内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左边缘所指示的质量值.

注意:

①加砝码的顺序是由大到小,减砝码的顺序是由小到大,加减砝码应轻拿轻放,否则容易损坏天平的刀口.

②在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只能通过加减砝码或移动游码使横梁平衡,切不可再调节平衡螺母.

③天平与砝码应保持干燥、清洁,不要把潮湿的物品或化学药品直接放在天平盘里,以免天平盘锈蚀;不要用手直接取砝码,每次实验完毕后要将砝码及时放入砝码盒中,以免砝码锈蚀.

④调好的天平,一旦移动了位置,必须重新调节后,才能进行测量.

2.物质的密度

A.物理意义:

密度是反映某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这一物质特性的物理量.

B定义:

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密度用字母ρ表示.

C定义式:

ρ=m/V

说明:

①ρ=m/V是ρ的定义式,而不是ρ的决定式.因为ρ是物质的特性之一,ρ不是由m和V决定的.所以对于公式ρ=m/V,不能从数学角度理解为密度跟质量成正比,跟体积成反比.

②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属性是物体本身固有的不随外部条件变化的一种性质,它具有不变的唯一性;而特性是指外部条件不变时所具有的一种性质,当条件变化时,特性也随之变化.质量不随物体状态、形状、温度以及地理位置的改变而改变,而密度在温度、状态发生变化时,其值也会发生变化.

D.单位

在S1中,密度的基本单位是千克/米3(kg/m3),常用单位有克/厘米3(g/cm3).两者的换算关系是1g/cm3=l03kg/m3

E.测量

原理:

ρ=m/V

主要器材:

天平、量筒(或量杯)

量筒和量杯是测量液体或固体体积的工具.使用前要先观察其量程和分度值(1mL=1㎝3);读数时,若液面呈凹形(如水等),视线要与凹形底部相平,若液面呈凸形(如水银等),视线要与凸形顶部相平.

用排水法间接测量固体体积时,量筒中预先倒人的水要适量,即既要能浸没固体,同时水面又不能超过其最大刻度值.对于密度小于水的固体可用细针将其全部压入水中,也可用重物将其全部拉入水中测量其体积.

如果没有量筒或量杯,可利用天平和水闻接测量液体的体积,在杯壁上作一标记,让液体的体积与水的体积相等,则V液=V水=m水/ρ水.

由于ρ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不随优和可的改变而改变,所以可通过多测几次取平均值的方法来减少测量误差.

物体的密度还可用压强、浮力、杠杆等知识设计实验进行测量.液体的密度可用密度计直接测量.

F.应用

a.鉴别物质

由于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所以可通过测定物质的密度来鉴别物质,如科学史上氩气就是通过测定未知气体的密度而发现的.

需要指出的是用这种方法鉴别物质并不绝对可靠,因为有些物质的密度相差不大(甚至相同),或者物体是由几种物质制成的合金,所以在鉴别物质时,还常常利用其他的物质属性(如比热容、导电性、吸铁性、硬度、熔点、沸点、颜色、气味等)同时鉴别.

b.选择材料

根据制造的需要,选用不同密度的材料.如用密度较大的铅来做捕鱼的网坠和密度计中的配重,用密度较小的铝合金来做航空工业的材料等.

c.计算不便于直接测量的物体的质量或体积由ρ=m/V可得:

m=ρV,V=m/ρ.

d.判断物体是空心还是实心

把物体的平均密度(或原有体积、实际质量)与该物质的实际密度(或实心体积、应有的实心质量)相比较,可判断物体是实心还是空心.

e.确定物体中各种物质的成分

如合金中各种金属的含量,混合液中各种液体的含量等.

3.物质的比热容

A.物理意义:

比热容是反映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在升高相同的温度时吸收的热量一般不同,即物质吸热能力大小这一物质属性的物理量.

B定义:

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降低)1℃所吸收(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简称比热.比热容用字母c表示.

说明:

比热容只与物质的种类、状态有关,与由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温度、温度的变化以及吸、放热的多少等因素无关,因此,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

C.常用单位:

焦/(千克·℃),符号为J/(kg·℃).读做:

焦每千克摄氏度.

D.水的比热容较大

水的比热容较大,其数值是4.2×103J/(kg·℃),表示lkg的水温度升高(降低)1℃吸收(放出)的热量是4.2×103J.

水的比热容较大的原因是,水中存在缔合分子,当水受热时,要消耗相当多的热量来使缔合分子离解,然后才使水的温度升高.

水的比热容较大,与其他质量相等的物质相比,在相同的吸热条件下,水的温度升高较少;而在相同的放热条件下,水的温度降低也较少.

a.相关现象

i.在沿海地区,白天的风通常从大海吹来,而晚上的风又从陆地吹去,这叫“海陆风”.海陆风是怎么形成的呢?

海风和陆风只在炎热晴朗的天气产生.由于地面和大海升温和降温的快慢不同,从而使空气形成了对流.

如图甲所示,白天由于水的比热容比泥土的大,在同样的光照条件下,地面升温比海面快,地面上热空气密度较小而上升,海面上的冷空气就会来补充,于是冷空气沿海面吹向陆地,形成海风.如图乙所示,夜晚,地球表面向空间放热,在同样的放热条件下,地面比海面凉得快.海面上的热空气上升,地面上的冷空气就会来补充,于是冷空气沿地面吹向大海,形成陆风.

ii.沿海地区昼夜温差比内陆地区小

这也是由于水的比热容远大于泥土的比热容,白天,地球表面吸收太阳的辐射热,水面升温较慢,陆地升温较快.形成了沿海地区昼夜温差变化不大,而内陆昼夜温差变化较大.这就是我国新疆地区“早穿棉袄午穿纱,晚上围炉吃西瓜"的道理.同学们也可以注意收看中央电视台的《天气预报》节目,便可以了解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区昼夜温差变化的差别.

iii.城市的“热岛效应”

形成“热岛效应”的原因较多,但其中也有一个原因是因为城市水面较少,马路及建筑物大多是砂石、水泥,它们的比热容比水小得多,白天吸收太阳的辐射热比乡村的河流、潮湿的地面升温要快,使城市的气温升高.

b.实际应用

i.用水做取暖剂.例如冬天人们常用热水袋取暖,用暖气供暖.

ii.用水做冷却剂.例如汽车发动机常用水做冷却剂.

4.物质的物理属性

A.物质的硬度

物质软硬程度的特性称为硬度.阻止被刮破、刮伤或产生凹痕能力越强的物质硬度越高.硬度也是物质的物理属性之一.

硬度在人们的生活、生产以及交通运输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如同学们使用的铅笔中的铅笔芯是由各种不同硬度的石墨和黏土的混合物制成的,铅笔上的标记有:

4B、2B、HB、2H和4H,从4B到4H的硬度越来越大,因此,用4B铅笔书写颜色最深,用4H铅笔书写颜色最浅,用HB铅笔书写颜色适中,同学们在考试填涂答题卡时必须用2B铅笔,使填涂的标记较深,易于阅读和识别.

B.物质的物理属性

物质的物理属性包括:

状态、硬度、密度、透明度、颜色、气味、熔点、沸点、熔化热、汽化热、升华热、比热容、导热性、导电性、磁性、韧性、弹性、延展性、挥发性、吸附性等.物质的物理属性在生产、生活和科技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同学们上体育课用的铅球是在钢做成的外壳内灌上铅制成的,它分别利用了钢的硬度较大、不易磨损的物理属性,利用了铅的密度较大的物理属性,可以使球做得较小.

一种物质有多种物理属性,有时选用的一种材料兼顾了它的几个属性,如多数现代家庭封闭阳台用的铝合金,就同时利用了它具有较小的密度、较大的硬度和较好的延展性,当然不可能一种材料的所有属性都应用到,也不需要都应用到.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有利也有弊,只要选择利大于弊的材料即可.

C.物质的分类

把某些特征类似的物体归类到一起的方法称为分类.

分类使事物高度有序化,能极大地提高人们的认识效率和工作效率.分类也是学习和科学研究的一种方法.

物质的分类方法多种多样,可以按物质的某一属性分,如:

按物质的状态分:

固体、液体、气体.

按物质的导热性分:

热的良导体、热的不良导体.

按物质的导电性分:

导体、半导体、绝缘体.

按物质的透明度分:

透明体、半透明体、不透明体.

也可以按物质的材料分,如以金属和非金属、磁体和非磁体来分类;还可以按物质的结构分,分为单质和化合物;再可以按物质的用途分,如以食品或非食品,学习用品和非学习用品来分类,等等.

说明:

物质的有些物理属性,如密度、硬度、熔点、沸点、比热容等是不可用来分类的,只可用来把一些物质进行排序.

请同学们尝试将上文中罗列的21种物理属性,按力的属性、热的属性、光的属性、电的属性进行分类.

 

【典例剖析】

1.在使用托盘天平测物体质量的实验中: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移至称量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上后,若发现天平指针在分度标尺中央两侧摆动,摆动幅度如图甲所示,则可判定下一步应该进行的操作是:

(2)实验中,当天平右盘内所加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时,天平恰好平衡,则被测物体的质量是g.

2.如图所示,甲为商店里使用的台秤,其工作原理与天平相同.现用该台秤称某物体质量,通过在砝码盘中添加槽码,移动游码使秤杆平衡,所加的槽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该物体的质量为kg.若把该物体带到太空,它的质量将(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用放在水平台上已经调节好的托盘天平称物体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天平盘里有20g,10g、5g的砝码各一个,标尺上游码位置处的示数是lg,称完后发现物体和砝码的位置放错了,如果只将左、右两盘中的砝码和物体互换,则应在右盘中g砝码才能使天平重新平衡.

4.某同学用已调节平衡的托盘天平测量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操作情况如图所示:

请你指出其中的两条错误:

(1);

(2).

5.

铁块1

铁块2

铁块3

铝块1

铝块2

铝块3

m/g

158

237

316

54

81

108

v/cm3

20

30

40

20

30

40

m/v(g·㎝-3)

7.9

7.9

7.9

2.7

2.7

2.7

下表是小明同学探究“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的实验记录:

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是.

6.两只烧杯内分别装有适量的水和盐水,请你至少用三种方法把它们加以区分.(只要求说明方法,不要求说出具体器材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