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锡秀路跨高浪路立交桥工程总体施工组织设计.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863797 上传时间:2023-01-11 格式:DOCX 页数:55 大小:97.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锡秀路跨高浪路立交桥工程总体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精品锡秀路跨高浪路立交桥工程总体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精品锡秀路跨高浪路立交桥工程总体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精品锡秀路跨高浪路立交桥工程总体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精品锡秀路跨高浪路立交桥工程总体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品锡秀路跨高浪路立交桥工程总体施工组织设计.docx

《精品锡秀路跨高浪路立交桥工程总体施工组织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锡秀路跨高浪路立交桥工程总体施工组织设计.docx(5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品锡秀路跨高浪路立交桥工程总体施工组织设计.docx

精品锡秀路跨高浪路立交桥工程总体施工组织设计

南京至太仓高速公路南京至常州段溧水二施工标段

桥梁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第一章编制依据及原则

1.1编制依据:

1、南京至太仓高速公路南京至常州段溧水二施工标段桥梁至桥工程施工合同文件

2、有关验收规范和技术标准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公路工程部分

《公路桥梁施工规范》(JTJ041-2000)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87)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9—92)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GB50092—96)

《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GBT14376—93)等

3、施工图:

由江苏省交通规划设计院设计

1)、本标段桥涵工程设计图

2)、本标段总体规划设计图

4、本单位拟用于本工程的施工设备,人员和技术力量情况

1.2编制原则

本着经济、合理、优质、高效的原则,以建设单位提供的招标文件和施工图纸为依据,严格执行有关施工规范,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施工机械和科学的计划安排,采用项目法施工的管理模式,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科学管理,精心施工,确保本工程达到优良、争创省优等要求,按期完成本工程。

第二章工程概况

2.1概述

本工程位于溧水至常州沿304省道西侧,本次招标为二标段之桥梁工程,共三座桥梁,分别为下王分离式立交、白鹿分离式立交、K7+727胜利村中桥等。

其中下王分离式立交为高速公路上跨桥,桥梁宽度12m,设计形式为单跨76m后张法箱形断面刚架拱桥,净矢跨比10:

1,箱体为单箱双室,采用现浇方案;白鹿分离式立交桥为主线桥,桥梁宽度2*12.75m,采用六跨一联等截面后张法预应力连续箱梁,跨径布置为30m-4*38m-40m,现浇方案;K7+727胜利中桥工程属主线桥,宽度2*17.5m,采用三跨先张法预应力空心板梁,跨径13.018m-13.035m-13.018m。

2.1.1下部结构

下王分离式立交工程:

桥梁基础采用Φ2000钻孔灌注桩,0#台桩埋深18m,共九根;8#台桩埋深15m,共十二根。

承台采用C25砼钢筋砼形式,厚度3.0m,台身采用实体式钢筋砼。

白鹿分离式立交桥:

桥梁基础采用Φ1500钻孔灌注桩,中墩桩长均为35.0m,全桥共20根,台桩埋深25.0m,全桥共8根。

设计桥台为轻形桥台,台帽采用C30钢筋砼结构;1#、5#桥墩采用Φ1400双柱式墩身,下设钢筋砼连系梁;其余各墩采用Φ1700独柱墩身,下设C25钢筋砼承台。

K7+727胜利村中桥:

桩基础采用Φ1200钻孔灌注桩,中墩长16.0m,全桥共12根,台桩埋深亦为16.0m,全桥共16根。

中墩设计采用Φ1000三柱式墩身,上设C30钢筋砼盖梁;桥台设计为轻型桥台,上设C20钢筋砼台帽。

2.1.2上部结构

下王分离式立交:

主梁为等截面预应力砼连续结构,断面采用单箱三室斜腹板封闭箱形断面,宽13.0m,梁中心位置处高1.50m,顶板设1.5%的横坡。

主梁顶板厚度25cm,底板厚度22cm,腹板厚度55~70cm。

翼板下缘与腹板之间采用半径200cm圆孤顺接,腹板与底板边缘之间采用半径150cm圆孤顺接,从而使整个断面显得流畅。

主梁内配有纵向及部分横向预应力钢束,纵向预应力束分腹板束和底板束。

横向仅在各中横梁处施加横向预应力。

预应力筋均采用直径为φj15.24、抗拉标准强度为1860Mpa低松弛钢铰线,计算弹性模量E=1.95*105Mpa。

2.1.3桥梁附属构造

桥梁支座均采用GJZ及GJZF4系列矩形板式橡胶支座,两侧桥台为滑动支座外,其余均为固定支座。

桥台处设置MZL-160伸缩缝两道。

2.2地质条件

本工程地质情况基本以泥岩、泥质砂岩、细砂岩为主,随埋深加大风化程度逐步减弱,并以弱风化为主。

上部局部覆盖有粘土、亚粘土以及杂填土等。

2.3地貌情况

下王分离式立交处于溧水至群力乡道与本工程主线交叉口,桥梁位于乡道之上;白鹿立交是主线跨304省道立交,除中墩(3#墩)位于位于304道路中心外,其余各孔均在304省道两侧农田内;K7+727胜利村中桥位于河道上,河道一侧为村道。

2.4现场施工条件

1、现场交通

本工程三座桥梁均有等级公路抵达现场,施工运输条件较好。

主要有304省道、本地区乡道、村道等出入口,陆上运输通畅,大宗材料及机械设备由此进场。

为保证场内交通,现场设置宽4.0m的砼道路自场外道路至现场项目部办公室,并在下王、白鹿两桥桥位沿桥位走向在全线设置宽4.5m的碎石路面便道,以方便工程施工。

在下王立交桥位置附近根据业主要求设置临时便道,保证乡道施工期间的交通运行。

2、施工用水、用电条件

现场经勘察暂无接用电网电条件。

临时用电首先向当地供电部门申请专线,然后由专线接至现场临时变压器,保证施工需要。

自临变至现场采用架空线接至配电间(箱),后由配电间(箱)用地缆线接至各使用点。

若以上未能解决,则经业主同意后,采用自发电供电。

临时生活用水由项目部负责打设3口深井取水,分别设置于项目部及生活区,保证职工生活用水需要。

施工用水采用打深井取地下水,用潜水泵翻至现场使用;为防止现场施工用水高峰期用量不足,在现场拌和站及用水量集中点设置蓄水池。

第三章施工准备工作

3.1组织准备工作

3.1.1成立项目经理部

为了保证本工程优质高效的按期完成,选派并组建精干的项目经理部。

由刘建伟任项目经理,欧伟达任项目副经理,刘彬任项目总工程师,郑新颜任桥梁项目工程师,刘长辉任测量工程师,周洪元任试验工程师,沈志明、曹建华任施工员,邵法其任安全员。

3.1.2施工队伍的选择和培训

桥梁工程由公司101项目部总负责,该项目部在通启高速公路桥梁、无锡锡秀路跨高浪路立交等桥梁施工中均受到业主、监理等单位的好评。

队伍进场后由项目部结合本工程特点对其培训交底。

3.1.3组织机构图:

详见附图。

3.2施工技术准备

由项目部牵头,工程科扎口,组织参与施工的所有人员对图纸及工程要点进行审查、研究,并做好记录、根据结果写详细的施工图会审记录和技术交底。

根据现有设备情况、施工经验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并在施工中逐步改进。

3.3施工现场准备

⑴合理布局和搭设各类临时设施。

在各桥位附近搭建临时设施:

临时办公室采用砖砌墙;各搭设简易草房若干间民工住宿点(下部结构施工时搭设一部分,施工高峰期加盖);搭设其他现场仓库、配电间等若干。

同时作好防水、防盗的措施。

料场及拌和站设置位置应以方便工程施工为原则。

临时设施布置详见施工总平面图布置图。

⑵施工前的复桩和测量放样工作。

工程开工前对业主、设计单位提供的现场控制桩,基准高程桩用全站仪现场复核,并根据现场情况加密和移位,并设保护桩。

根据复核,需做以下工作:

a、导线点的复测、加密、移位并做好保护。

b、中线的放样,报监理复测,确认无误后定出各墩台中心桩。

c、水准点的复测和增设,全桥设置临时水准点4个。

d、测设现场原状的横断面。

e、保护桩的设置。

3.4前期协调工作

⑴与地方、交通、公安部门建立联系。

⑵与当地群众沿线单位建立和谐正常的关系,尽量帮助他们解决由于建设而带来的不便。

⑶管线协调工作:

与各管线单位加强联系,在建设单位的统一协调下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施工计划。

第四章施工组织措施

4.1施工组织机构

本工程项目经理部对本工程的生产指挥、工作协调及经营计划等工作负责,以保工期、保质量、让业主满意、市民满意为目标。

4.2工作机制及职责划分

4.2.1工作机制

实行二级管理体系,减少中间环节,项目经理部直接对现场各施工队。

4.2.2职责分工

一、项目经理

1.按照合同条款,全面具体地组织工程项目的施工,满足业主的合同要求。

2.制定项目管理目标和创优规划,建立完整的管理体系,保证既定目标的实现。

3.组建精干高效的项目管理班子,搞好项目机构设置、人员选调、具体职责分工。

4.科学组织施工,及时正确地组织做出项目实施方案、进行计划安排、重大技术措施、资源调配方案,提出合理化建议与设计变更等重要决策。

5.建立严格的经济责任制,强化管理、推动科技进步,搞好工期、质量、安全、成本控制,提高综合经济效益。

6.沟通项目内外联系渠道,及时妥善处理好内外关系。

7.接受建设单位和上级业务部门的监督指导,及时向建设单位汇报工作。

8.参与事故的调查处理,组织落实纠正和预防措施,并有权对事故直接人进行经济惩罚。

二、项目工程师

1.对工程项目质量负责。

2.负责有关施工技术规范和质量验收标准及ISO9000标准的有效落实。

3.主持编制实施性工组织设计(含质量计划),并随时检查、监督和落实。

积极推广应用“四新”科技成果和工法。

4.协助项目经理协调与建设单位、设计、监理的配合,保证工程进度、质量、安全、成本控制目标的实现,

5.组织制定质量保证措施,掌握质量现状,对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组织有关人员攻关、分析原因,制定整改措施和处理方案,并责成有关人员限期改进。

6.组织定期工程质量检查和质量平定,领导有关人员进行QC小组攻关活动和创优活动,搞好现场质量控制。

7.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积极进行设计优化,协助项目经理制定保证工程成本不突破报价的主要措施并组织落实。

8.组织制定质量通病预防措施,组织质量事故的调查处理,原因分析及制定整改措施。

三、项目副经理

配合项目经理具体组织工程项目的施工,负责施工方案、进行计划、重大技术措施、资源调配方案等的实施,提出合理化建议与设计变更等重要决策。

并对项目经理负责。

4.3施工队伍组成及任务划分

施工队伍组成及具体任务划分详见4.1表:

表4.1

序号

队伍名称

负责人

人数

负责内容

备注

1

桩基施工队

周建国

30

桥台、墩灌注桩成孔

2

木工施工队

李岳华

40

所有结构模板制作安装工作

3

支架施工队

杨建华

60

箱梁现浇施工支架搭设工作

4

钢筋施工队

沈志明

60

所有结构普通钢筋制作安装工作

5

张拉施工队

缪克勤

20

预应力筋制作、张拉、压浆工作

6

砼施工队

张洪星

50

所有结构砼浇捣工作

7

机械施工队

邵建华

20

8

拌和站

王锡其

20

所有结构砼的拌和工作

9

普工队

蒋新刚

120

其他土方开挖等杂项工作、与其他施工队的配合

注:

以上表格中人员配置为施工高峰期人员数量。

施工组织机构详见附图。

第五章施工总平面布置

5.1施工总平面布置原则

本工程施工总平面布置,将直接关系到施工总进度计划的实施及安全、文明施工水平的高低,为保证现场施工顺序进行,将按以下原则进行平面布置:

(一)在满足施工要求的前提下,尽量节约施工用地,减少临时建设施工的布置。

(二)在保证场内交通运输畅通和满足施工对原材料和半成品堆放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场内运输,特别是减少二次倒运。

(三)在平面交通上,要尽量避免各施工单位相互干扰。

(四)施工总平面布置应符合现场卫生及安全技术要求,并满足施工防洪、防火要求。

(五)保证场外道路正常交通。

5.2施工总平面管理

5.2.1施工总平面管理原则

根据施工总平面设计及各分阶段布置,以充分保障阶段性施工重点,保证进度计划顺利实施为目的,在工程实施前,制定详细的大型机具使用,进退场计划,主材及周转料生产、加工、堆放、运输计划,以及各工种施工队伍进退场调整计划,对施工平面实行科学、文明管理。

5.2.2施工总平面管理体系

由项目副经理欧伟达负责总平面的使用管理,并专人对现场平面进行分区管理。

现场实施总平面使用调度会制度,根据工程进度及施工需要对总平面的使用进行协调与调整。

5.2.3施工总平面管理计划的制定

施工平面科学管理的关键是科学的规划和周密详细的具体计划。

在工程进度网络计划的基础上形成主材、机械、劳动力的进退场。

垂直运输,布设网络计划,以确保工厂进度。

充分均衡利用平面为目标,制订出符合实际情况的平面管理实施计划,尤其保证桥梁施工通道和道路施工,同时将计划输入电脑,进行动态调控管理。

5.2.4施工平面管理计划的实施

根据工程计划的实施调整情况,分阶段发布平面管理实施计划,包含采用周期计划表、责任人、执行标准、奖罚标准等。

在执行中,根据各分项进场与作业计划,利用工地例会和工程调度会,充分协调、协商,及时发布计划调整书,并定期进行检查监督,确保平面管理计划的实施。

5.3临时工程布置

1、临时房屋:

详见“3.3施工现场准备”项目部、职工生活用房的搭建。

2、施工工场:

A、料场、拌和场:

料场与拌和场临近搭设,详见“3.3施工现场准备”拌和站搭建;

料场、拌和场地硬化处理:

地表清除30cm耕植土后,整平压实,然后浇注5-10CM厚的C15素砼作为基础。

B、钢筋制作场:

钢筋在各桥位集中制作。

每桥各约占面积250平米;

C、木工制作场:

模板及支架在各桥位集中制作。

每桥各约占面积300平米;

D、设备停放及检修场:

设置于项目部附近,各桥占地约200平米。

3、临时交通:

详见“2.4现场施工条件”叙述。

4、临时供电、供水:

详见“2.4现场施工条件”叙述。

5、临时通讯:

现场配备手机等通讯工具。

临时工程布置详见《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第六章施工机械设备及材料供应

6.1拟投入本工程的机械设备:

详见《投入本工程的机械设备及试验仪器清单》。

6.2主要材料供应方案

详见6.1表:

材料供应方案

序号

材料名称

规格

产地

(生产厂名)

运输

方案

备注

1

水泥

32.5

南京龙潭水泥

陆运

2

水泥

42.5

南京龙潭水泥

陆运

3

黄砂

中(粗)

高淳

陆运

4

碎石

南京

陆运

5

钢筋

综合

张家港沙钢

陆运

6

钢铰线

φj15.24

无锡羊尖

陆运

7

锚具

综合

合肥

陆运

8

支座

GJZ

河北

陆运

9

伸缩缝

MZL

河北

陆运

 

第七章施工工艺及技术措施

7.1总体施工部署

本工程总体施工本着先下部后上部、先北后南、先中跨后边跨原则组织平行流水施工。

施工中围绕着设计意图,自桩基开始先施工4#、3#墩,然后进行5#、6#墩施工,再施工2#、1#墩、0#台以及7#、8#墩、9#台,上部结构也依此次序进行施工。

7.2钻孔桩施工

本工程灌注桩共44根,其中桥墩桩32根,桥台桩12根。

灌注桩桩径Φ1000,桩底标高两中墩为41.5m,其余为41m、39m,桥台36m。

灌注桩穿过土层自上而下分别为素填土、粘土、亚粘土夹亚砂土、粉砂、亚粘土、粉砂夹亚砂土、淤泥质亚粘土、粘土及亚粘土,土质情况除第四层有14m粉砂及第七层淤泥质亚土外,其余土层情况较好。

7.2.1测量放样

根据业主或监理提供的控制点以及设计桩位图用全站仪放出各桥墩、台灌注桩中心位置,并报请监理复核后进行灌注桩施工。

7.2.2灌注桩施工(附施工艺流程)

(1)护筒埋设:

护筒采用钢护筒,护筒直径采用D1200。

护筒顶标高宜高出地面30~50cm,保证成孔时泥浆的水头。

因钻孔桩在陆上施工,护筒长度宜采用1.5m,确保护筒底穿过首层素填土层埋入老粘土中,保证成孔时孔口不因钻机震动而发生蹋孔。

护筒采用人工开挖、埋设,护筒位置埋设采用挂十字线对中,保证位置准确。

位置埋放准确后,用粘土将护筒周围填实。

(2)机械选型:

根据工程地质及桩径情况,配备GPS-18型钻机投入施工。

该机械具有适用土层范围广、钻进速度快、钻孔平稳、吊装能力强、灌料速度快、移机灵活等优点,对保证质量、工期有明显的效果。

根据本工程总体施工进度计划,灌注桩部分计划于开工后一个月内完工,根据经验,按平均每台钻机1.5天完成一根桩计算,共需钻机数量为D=44(301.5)*1.1=2.42台(式中1.1为保证系数),取3台钻机即可保证全桥桩基能在计划内完工。

在首根桩施工完成后及在全桥桩基施工过程中应根据实际完成工作量及时调整进度计划,必要时增加桩机,确保桩基如期完工。

成桩顺序:

1#机4#墩→2#墩→1#墩→0#台

2#机5#墩→6#墩→7#墩

3#机3#墩→8#墩→9#台

考虑到本工程设计桥墩桩间距离较小,相邻桩净距仅为1.6m,不满足规范要求的群桩成桩最小桩距,故为防止成桩时相邻桩间相互影响,在桥墩桩基打设时,应实施跳打,即先打设两对角桩基,再进行下一桥墩对角桩基,完成后再回过来打设另两根桩,以此类推,直至完成所有桩基施工。

(3)成孔:

成孔采用正循环施工,即在钻孔过程中由泥浆泵将优质泥浆通过钻杆中心输送至孔底,再通过泥浆将钻渣从成孔的孔口泛出至沉淀池中,待沉渣沉淀后,自流至泥浆池中,再作循环使用。

在钻孔开始前,在灌注桩桩位附近挖设泥浆池、沉淀池与钻机、泥浆泵等组成循环系统,保证成孔泥浆的使用。

循环池容量必须大于任一根桩所用泥浆体积,从而确保单桩施工时,泥浆循环不因泥浆池容量不足而中断。

沉淀池容量应大于计划排入桩基的实方总量,并在泥浆沉积后挖出作弃土处理。

成孔时应根据所钻实际土层土质适时调整泥浆比重,在粘性土层中,泥浆比重控制在1.15左右,在砂性土或淤泥质土层中钻进时应适当提高泥浆比重至1.3左右。

钻机钻进时应经常测定泥浆的比重及粘稠度,一旦发现泥浆比重达不到要求,应使用预先备好的优质粘土或冲水调整泥浆比重,必要时加入纯碱,以提高泥浆的稳定性,保证其出渣率及产生缩孔现象。

选择合理的钻进速度,在粘性土中进尺控制在4~5m,计划将钢筋笼制成三节,首节长9m,第二节9m,第三节为11.29m;钢筋笼分节处采用电焊搭接连接,接头间隔错开距离应大于50d;接头焊缝采用单面焊,焊接长度不小于10d。

钢筋笼吊放采用钻机上卷扬机吊装,吊装时应平稳、垂直,防止碰撞孔壁而破坏护壁泥浆皮造成坍孔。

整段钢筋笼安装结束后,应在其顶部用粗钢筋固定于钻架上,防止钢筋下沉或灌注砼时上浮。

(6)吊放导管及漏斗、二次清孔:

导管首先在钻孔旁预分段拼装好,吊放时逐渐拼装,拼装时应预先编好序号,按顺序联接。

吊放时,要使其基本居于孔中心,轴线顺直,稳步沉放,防止卡挂钢筋笼和碰撞孔壁。

导管下口至孔底距离宜控制在30cm左右,在全部导管按孔深要求吊放完毕后,再次测量沉渣情况,如沉渣超出设计及规范的要求,利用导管进行二次清孔直至符合设计规范的沉渣要求为至。

(7)灌注水下砼:

按设计要求,采用试验室试配、强度符合设计要求的砼配合比进行配料拌和,拌制的砼应有较好地和易性,坍落度控制在18~22cm,在浇灌整个灌注桩砼过程中,应经常用坍落度筒进行测试。

首批灌注砼的数量应测算,要满足导管初次埋置深度大于1米的要求。

为了加快灌注速度,增大保孔安全系数,砼采用现场拌和,灌注砼过程中,要随时测定砼上升的高度,以此控制导管下口埋深。

导管下口埋深一般控制在2~6m为宜。

若埋深过浅,易产生拔空而造成断桩;反之则易造成导管拔不出的现象,造成工程质量事故。

整个桩灌注临近结束时,为保证桩顶质量,首先保证砼灌注落差在4m以上,从而使桩顶砼灌注时将浮浆充分泛出,并在桩顶设计标高以上要加灌0.5~0.6m高度的砼,待灌注结束后,再行凿除余桩。

为保证灌注过程的顺利进行,安排专职技术员做好施工中的测量、测定和记录工作,指导施工生产。

料斗最小容量计算(首批砼灌入量):

料斗容量V=π*(d2)2*(H1+H2)+π*(d12)2*;H2:

导管初次埋置深度,取1.0m;

k:

扩孔系数。

将各数值代入后计算得料斗容量为:

1.73m3。

凿除桩头、动测试验合格后,下道工序施工。

7.2.3施工组织

施工队长:

周建国

施工员:

陆阿民

质检员:

丁文贤

1#机长:

陆永健

2#机长:

陆国新

3#机长:

陆志余

图7.1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流程

钻孔场地处理

 

桩位放样

 

桩位验收

 

孔位开挖

 

护筒埋设

泥浆池开挖

 

钻机就位、检查

 

成孔

泥浆制作

成孔检查

 

清孔

钢筋制作

下钢筋笼

钢筋笼验收

下导管

导管水密及抗拉试验

二次清孔

 

灌注桩

7.3承台施工

待开挖后且灌注桩小应变检测合格即可进行承台施工。

1、承台施工工艺流程

基坑开挖放线→基坑开挖→破桩头→浇设底板→承台放线→绑扎承台钢筋→承台立模→架立墩身预埋钢筋→承台砼浇注→养护→拆模→养护→基坑回填→下道工序施工。

2、承台基坑开挖及破桩头

开挖前进行开挖放线,开挖线根据承台尺寸留出排水沟和立模工作宽度,该宽度按规范及现场土质等情况综合考虑取0.5m。

为缩短工期,本工程所有承台均由挖掘机放坡开挖。

根据土质情况,坡比拟定1:

1.25左右,挖至距设计标高20cm时,改用人工清底,以免扰动土基。

承台底铺设15cm碎石,上浇3cm细石素混凝土底板,以利放样、钢筋和模板的定位及钢筋保护层的控制。

基坑开挖中,同时用风镐凿除桩头砼至桩顶设计标高。

3、承台钢筋架安

承台钢筋安装前要先对钢筋制作进行检查验收,符合要求后才允许进行安装。

承台底层钢筋安装时,按设计保护层厚度设置与承台砼同标号的砼垫块。

承台主筋安装时焊接接头交替错开,符合规范要求。

上下两层主筋间设架立筋支撑。

根据设计要求墩身主筋需埋入承台90cm,安装时先进行精确定位,并用定位筋焊接牢固,不使其在承台砼浇注中移位。

4、承台立模

承台立模前在素砼底板上精确测放承台纵横轴线、立模控制线,并报监理验收后进行立模。

模板采用单块1m2以上的钢模,根据总体进度要求,承台模板现场配备3套钢模进行施工。

模板支撑采用φ16圆钢制作对拉螺杆进行加固,设置间距70cm*70cm;模板外侧用钢管加强,以确保模板钢度;模板上口用钢管进行支撑,支撑点设置间距50cm一档,将模板上口支撑与基坑壁土体上。

5、承台砼浇筑

承台浇注前,先行对承台模板、钢筋进行检查验收,并排除基坑内积水。

本工程承台设计厚度2.0m,属大体积砼,浇筑时采用分层斜向浇筑的方式进行,整个承台宜分为4层进行浇捣,每层厚控制在50cm左右。

砼浇筑确保连续进行,保证砼的整体性。

砼振捣采用D50插入式振动棒进行,分层振捣时,应将振动棒插入下层已浇砼中10cm左右,保证分层浇筑的砼结合良好。

砼顶层结面要平整,紧面要精心操作,严防裂缝产生。

混凝土保养要及时、充分。

砼浇筑过程中设专人对模板支撑进行检查,发现模板涨模立即处理。

6、承台基坑回填

承台拆摸砼达到一定强度,并经监理检查验收后进行基坑回填。

回填前先行排除基坑内的积水和杂物。

为缩短工期及上部搭设支架的需要,结合业主要求,4#、5#墩承台基坑回填采用6%灰土回填。

承台回填土采用分层摊铺分层压实的方法进行。

下层断面较小处夯实采用蛙式打夯机,上层可采用8T光轮压路机进行辗压,以确保回填土体压实度满足设计及上部施工要求。

7.4墩身施工

1、墩身施工流程

墩身位置放样→墩身与承台交接面凿毛→墩身钢筋架安→墩身立模→墩身模板支撑→墩身砼浇注→养护→拆模→养护

2、墩身底面砼凿毛

墩身范围内的承台顶面在墩身施工前需仔细凿毛,凿毛时凿除表面水泥浆直至碎石面外露,并冲洗干净。

3、墩身钢筋架安

因墩身高度较高,钢筋绑扎采用挂线较核,确保骨架垂直。

墩身钢筋接头电焊搭接,接头位置间隔错开50d。

直线段主筋自上而下保持竖直,曲线段按设计弧度控制好主筋的弯曲半径。

箍筋按设计图间距设置并绑扎牢靠,墩身纵向两侧面主筋用架立筋定位,以保证主筋间距。

墩身顶面支座底面要注意支座底面钢筋网的精确定位和安置。

墩身主筋外侧绑扎塑料垫块以控制墩壁砼保护层厚度。

4、墩身立模

墩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