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因子复习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863412 上传时间:2023-01-11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8.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理因子复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物理因子复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物理因子复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物理因子复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物理因子复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物理因子复习题.docx

《物理因子复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理因子复习题.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物理因子复习题.docx

物理因子复习题

名词解释

直流电疗法:

是利用小强度`低电压`平稳的直流电治疗疾病的方法。

主电极:

在做直流电治疗的时候。

为了加强阴极和阳极的作用。

可以选用两个面积大小不同的电极,其中。

小电极的电流密度大,引起的反应强烈。

直流电并置法:

两个电极放置在躯体的同一侧面。

适用于局部和较深的部位。

电渗:

扩散层正离子连同其水化膜向阳极移动称为电渗。

由于电渗的作用,阴历下水分相对增,而阳极下相对脱水。

直流电药物导入疗法:

是借助药物离子经皮肤,粘膜和伤口导入体内。

用以治疗疾病的方法。

直流电对置法:

两个电极分别放置在治疗不部位的内外两次或者前后面。

这种放置方法作用较深,但作用范围较局限。

电泳:

直流电通过人体时蛋白离子及其吸附层向阳极及移动称为电泳。

由于电泳的作用,蛋白质向阳极集中而密度升高,阴极下蛋白密度降低。

低频电疗法:

医学上把频率范围在0_1000Hz的脉冲电流划分为低频电流。

应用低频电来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低频电疗法。

经皮电刺激疗法(TENS):

是通过皮肤将特定的低频脉冲电流输入人体,刺激神经达到镇痛的方法。

也称为周围神经粗纤维刺激疗法。

低频电流:

医学上把频率在0_1000Hz的脉冲电流划分为低频电流。

功能性电刺激疗法(FES):

是利用一定强度的低频电流刺激失去神经控制的肌肉,使其收缩,以替代和矫正器官和肢体已丧失功能的一种治疗方法。

干扰电流:

干扰电疗法又名交叉电疗法,是将两组或三组不同频率的中频电流交叉的输入人体,在体内发生干扰后产生低频调制的中频电流,这种电流成为干扰电流。

等幅中频正弦电疗法:

采用频率为1000_100000Hz,波形为等幅正弦的中频电称为等幅中频电疗法

音频电疗法:

应用1000_20000Hz音频段的等幅中频电疗法

调制中频电疗法:

又称脉冲中频电疗法,是一种使用低频调制中频电流的方法,输入的中频电流随着低频电流频率和幅度的变化而变化。

高频电疗法:

频率大于100Khz的交流电属于高频电流,应用高频电流作用于人体以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高频电疗法。

电场:

电荷的电力所能及的空间称为电场。

磁场:

磁极的磁力所能及的空间称为磁场。

电磁波:

电磁场向空间的传播称为电磁波。

振荡电流:

凡电流强度与电压随着时间作周期性变化称为振荡电流。

短波疗法:

波长10_100m,频率3_300MHz的高频电流。

超短波法:

波长1_10m,频率30_300MHz的高频电流电流。

微波:

波长1mm至1m,频率300_300000MHz的特高频电流。

分米波疗法:

波长10cm至1m,频率300_3000MHz的高频电流

脉冲等幅振荡电流:

厘米波疗法:

波长1_10cm,频率300_30000MHz的高频电流。

毫米波疗法:

波长1_10mm频率30000_300000MHz,即30_300GHz的高频电流。

光疗法:

人工光源或者自然光源防治疾病促进机体康复的治疗方法。

红外线疗法:

在光谱中波长范围在760_400000的这一段光线称为红外线,红外线是不可见光线,应用红外线防治疾病和促进机体康复的治疗方法。

紫外线疗法:

在光谱范围为180_400nm,是不可见光,因其位于可见光的紫光之外故名紫外线。

应用紫外线防治疾病和促进机体康复的治疗方法。

紫外线红斑:

紫外线照射皮肤或黏膜后,经4_6小时的潜伏期,局部出现界线清晰的红斑。

生物剂量:

指最小红斑量(MED)。

激光:

超声波疗法:

正常人耳能听到声波频率在16_20000Hz,儿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称为超声波。

压电效应:

当某一晶体受到某一外力作用时,晶体发生压缩或伸长变形,在其受力面上就会产生数量相等的正,负荷,这种将力(机械能)转变为电(电能)的现象。

耦合剂:

是用于声头于皮肤之间填塞空隙,有利于超声能量通过并能防止发生界面的一种无污染,对人体无毒副作用液体

,又称接触剂

超声的衰减:

超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可引起介质分子的振动于碰撞,并产生热量,使部分超声波被介质吸收转变为热能,声能逐渐衰减,称为超声波的吸收,又称为超声波的衰减。

超声声场:

介质受到超声振动能的区域称为超声的声场。

聚焦:

利用声波的反射折射特性,通过透镜和弧面反射将声术聚焦于焦点以产生强大的能量。

半吸收层(半价层):

半吸收层是指超声波在某种介质中衰减到原能量一半时的穿行距离,通常用来表明一种介质对超声波的吸收能力或超声波该还介质中的穿透能力。

“细胞按摩”作用:

由于超声振动对人体产生的机械作用,使组织质点交替的压缩和伸展产生正压和负压的波动(压力差),从而使组织细胞发生容积和运动的变化,进一步引起细胞质较强的运动,并刺激半透膜的弥散过程,这种现象称为超声波对组织的“细胞按摩作用”或“微细按摩”作用。

“微细按摩”作用是超声波治疗疾病的最基本机制。

声强:

代表着单位时间内声能的强度,即在每秒内垂直通过介质中1cm²面积的能量。

脉动磁场:

磁场强度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但方向不变的磁场称为脉动磁场。

脉冲磁疗法:

脉冲磁疗法根据频率的不同,分为低频脉冲电磁场(频率小于1000Hz),中频脉冲电磁场(频率在1000~1000000Hz),高频脉冲电磁场(频率>)1000000Hz。

根据波形不同,则可以分为矩形方波磁场,正旋波磁场,类三角形及尖峰衰减波磁场等类型。

软磁材料:

容易被磁化,也容易失去磁性的材料。

他们,可得到较强磁场,适用于作电磁铁和继电器的铁芯。

如纯铁,铁镍合金等。

冷疗法:

是应用比人体温度低的物理因子(冷水,冰块等)刺激皮肤和粘膜以治疗疾病的一种物理治疗方法。

凝冻:

皮肤温度在降至冰点前出现刺痛感,皮肤血管收缩,触觉敏感度降低,进而皮肤麻木;降至冰点,皮肤骤然变白现象称为“凝冻”。

冷湿敷法:

将毛巾或敷垫放入混有冰块的冷水中完全浸透,然后拧去多余水分,以不滴水为度,再将毛巾或敷垫敷于患处,每3~5min更换一次,治疗时间为20~30min。

此方法适用于大面积受累的痉挛或疼痛性肌肉痉挛。

冷冻疗法:

是应用致冷物质和冷冻器械产生0℃以下低温,作用于人体局部组织,使人体的组织细胞发生冻结和细胞破坏的现象,已达到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点冻法:

将液氮到入小容量容器中,用消毒棉签蘸取少量液氮后直接压迫病变部位,并持续一定时间(数秒至数分钟)。

可反复进行操作,直至病变部位发白变硬。

此方法常用于治疗表皮浅而局部的病变。

传导热疗法:

是指以各种热源为介体,将热直接传导于机体,从而达到治疗疾病以促进康复的一种治疗方法,又称温热疗法。

对流:

即依靠液体或气体的流动来传播内能的方式。

传导:

使物体的内能由高温部分传至低温部分的过程。

热容量:

表示物体吸热或放热性能的物理量,热容量等于使物体温度升高1°C所需要的热量。

热平衡:

温度不同的物质相互接触时,会发生内能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的传递,且内能的总和保持不变,即高温物体放出的热量等于低温物体吸收的能量。

石蜡疗法:

是利用加热溶解的石蜡作为传导热的介质,将热能传至机体,以预防和治疗疾病的方法。

湿热袋敷疗法:

是利用热袋中的硅胶加热后散发出的热和水蒸汽作用于机体局部治疗疾病的一种物理疗法,也称热袋法。

蒸汽疗法:

是利用蒸汽作用于身体来防治疾病和促进康复的一种物理疗法。

常用的方法主要有全身蒸汽浴和局部熏疗法。

坎离砂疗法:

是利用氧化铁与醋酸作用生成醋酸铁时所放出的热能作为热源达到治疗作用的方法。

生物反馈疗法:

是应用电子仪器将人体内正常或异常的生理活动信息转化为可识别的光,声,图像,曲线等信号,以此训练患者学会通过控制这些现实的信号来调控那些不随意的(或不完全随意的)`通常不能接受到的生理活动,以达到调节功能及治疗某些疾病的目的。

主体反应:

强化刺激:

是指患者在出现预期反应时生物反馈仪所提供的反馈信号。

 

简答题

直流电疗法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1神经科疾病:

偏头痛、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痛、神经衰弱、癔症等;2内科疾病:

慢性胃炎、胃肠痉挛、高血压、关节炎、关节痛;3外科疾病:

淋巴结炎、淋巴管炎、慢性乳腺炎、术后黏连等;4妇产科疾病:

闭经、功能性子宫出血、慢性附件炎等;5五官科疾病:

角膜炎、结膜炎、鼻炎、慢性扁桃体鸳、牙周炎、卡他性中耳炎等;6皮肤科疾病:

皮肤溃疡、硬皮病、皮肤瘢痕等。

禁忌证:

恶性血液系统的疾病、恶性肿瘤、急性湿疹以及对电流不能耐受者。

对皮肤感

觉障碍的患者,治疗时要慎重,避免烧伤。

直流电离子导人的作用。

(1)直流电和药物的综合性作用:

直流电药物离子导人除药物作用外,同时有直流电的作用,两者互相加强,其疗效比单纯的药物或直流电的疗效好。

目前很少单用直流电疗法,多用直流电药物导人疗法。

(2)神经反射治疗作用i直流电药物导人疗法可引起神经反射性的治疗作用。

由于直流电引起组织内理化性质变化和药物在表层组织内存留,构成了对内外感受器的特殊刺激因子,通过反射途径引起机体的一定反应。

感应电流的生理作用及治疗作用。

感应电流的生理作用:

(1)电解作用不明显:

因感应电流是双相的,通电时,电场中组织内的离子呈2个方向来回移动,因此感应电引起的电解远不如直流电明显。

(2)有兴奋正常神经和肌肉的能力:

为了兴奋正常运动神经和肌肉,除需要一定的电流强度外,尚需要一定的通电时间。

感应电流的治疗作用:

(1)防治肌萎缩。

(2)防治黏连和促进肢体血液和淋巴循环。

(3)止痛。

感应电流的常用治疗方法。

(1)固定法:

2个等大的电极(点状、小片状或大片状电极)并置于病变的两侧或两端(并置法)或在治疗部位对置(对置法)或主电极置神经肌肉运动点,副电极置有关肌肉节段区。

(2)移动法:

手柄电极或滚动电极在运动点,穴位或病变区移动刺激(也可固定作断续刺激);另一片状电极(约100cm')置相应部位固定。

(3)电兴奋法:

2个圆形电极(直径3cm)在穴位、运动点或病变区来回移动或暂时固定某点作断续刺激。

感应电流的主要适应证和禁忌证。

(1)适应证:

废用性肌萎缩(如神经失用、术后制动、疼痛而引起的反射抑制肌肉等引起的废用性肌萎缩)、肌张力低下、软组织黏连、血循环障碍、声嘶、便秘、癔症性麻痹等。

(2)禁忌证:

有出血倾向、化脓过程、痉挛性麻痹或感觉过敏者禁用。

经皮电刺激疗法的适应证是什么?

各种急慢性疼痛,如:

神经痛、头痛、关节痛、肌痛、术后伤口痛、分娩宫缩痛、癌痛、幻痛等,也可用以治疗骨折后骨连接不良。

经皮电刺激疗法治疗中的注意事项。

(1)治疗部位皮肤有瘢痕、溃疡或皮疹时,电极应避开这些部位,以免电流集中引起

烧伤。

(2)对儿童进行治疗时,先施以弱电流消除恐惧,再将电流调到治疗量。

(3)综合治疗时,先采用温热治疗法,再行’rENS进行镇痛,可减少皮肤电阻,提高效率。

(4)电极部位保持清洁,便于通电。

简述FES的治疗作用。

(1)代替或矫正肢体和器官已丧失的功能,如偏瘫患者的足下垂、脊柱侧弯。

(2)功能重建。

FES在刺激神经肌肉的同时,也刺激传人神经,加上不断重复的运动模式信息,传人中枢神经系统,在皮层形成兴奋痕迹,逐渐恢复原有的运动功能。

FES的临床应用都包括哪些?

(1)上运动神经元瘫痪。

(2)呼吸功能障碍。

(3)排尿功能障碍。

(4)特发性脊柱侧弯。

(5)肩关节半脱位。

FES的禁忌证有哪些?

带有心脏起搏器者禁用其他部位的神经功能性电刺激。

意识不清、肢体骨关节挛缩畸形、下运动神经元受损、神经应激性不正常者。

中频电的电流作用特点。

(1)能克服组织电阻,与低频电相比,能作用到更深的组织。

人体组织对不同频率电流的电阻不同,对低频电的电阻较高,随着电流频率的增高,人体的电阻逐渐下降。

除了电阻特性以外,人体组织还具有电容的特性。

频率较高的电流较容易通过电容,中频电比低频电易于通过电容。

中频电疗法所应用的电流强度较大,所能达到人体组织的深度也较深。

(2)双向无电解作用:

中频电流是频率较高的交流电,是一种正向与负向交替变化较快的电流,无正负极之分。

中频电流作用于人体时,在电流的每一个周期的正半周与负半周内人体组织内的离子都向不同的方向往返移动,电极下没有酸碱产物产生,电极下的皮肤也不会像直流电疗时那样受到酸碱产物的化学刺激而破损。

(3)对神经肌肉组织有兴奋作用:

中频电对运动、感觉神经的刺激作用虽不及低频电明显,但对自主神经、内脏功能的调节作用却优于低频电,而且可作用到组织深处,在引起强烈肌肉收缩时皮肤无明显刺痛,故中频电疗时患者能耐受较大的电流强度。

某些中频电流在足够强度时刺激神经肌肉,可产生较强的肌肉收缩。

(4)有镇痛和促迸血液循环作用:

各种中频电作用后l0~l5min,局部开放的毛细血管数增多,血流速度及血流量均有增加,局部血液循环改善。

中频电对感觉神经有抑制作用,可使皮肤痛阂上升,故有较明显的镇痛作用。

(5)中频电的电流频率、波形、幅度不恒定,有的疗法可选用2种以上电流,患者不容易产生适应性。

低频调制的中频电流则兼有低、中频电流的特点。

干扰电、调制中频电等所采用的电流·既含有中频电成分,又具有低频电的特点。

而且这类电流没有低频电的缺点础口作用表浅、对皮肤刺激大、有电解作用等),却兼具了低、中频电的优点和作用。

传统干扰电疗法的治疗作用。

1镇痛作用;2消肿作用;3治疗和预防肌肉萎缩的作用4提高胃肠平滑肌的张力,调整内脏功能的作用;5对自主神经有调节作用;6有促进;骨折愈合作用。

调制中频电的作用特点。

(1)调制中频电含有中频电成分,因此具有中频电的特点:

人体对其阻抗较低,作用较·深,可采用较强电流:

无电解作用,对皮肤无刺激,能充分发挥中频正弦电流所特有的生理治疗作用。

(2)调制中频电含有低频电成分,因此同肘具有低频电的特点,可发挥低频电的生理特性,频电中起治疗作用有3个:

电流的频率、频率的变换与交替和波形。

(3)调制中频电有4种波形和不同的凋制频率、调制幅度,其波形、幅度和频率不断变换,人体不易对其产生适应性。

断调波作用于肌肉时,调幅波的刺激可引起肌肉收缩反应,在其后的断电时间内肌肉可以得到休息,有利于再次收缩反应。

(4)调节调制中频电的凋幅度,调节低频成分的多少和振幅的大小即改变刺激的强度应不同的治疗需要。

(5)半波形的调制中频电有类似于间动电流、直流电的作用。

可以适应不同的治疗需要。

调制中频电的治疗作用。

(1)镇痛作用。

(2)促进血液循环作用。

(3)促进淋巴回流作用。

(4)锻炼骨酪肌、兴奋神经肌肉的作用。

(5)提高平滑肌张力作用:

调制中频电的连调波、断调波有提高胃肠、胆囊、膀胱等内脏平滑肌张力的作用,并可增强其蠕动收缩的能力,使其运动功能正常化。

(6)调节自主神经功能的作用:

调制中频电作用于神经节或神经节段时可产生区域作用反射作用,调节自主神经功能。

如作用于颈交感神经节,可以影响大脑血管的紧张度管的充盈度,脑血流图改善;作用于脊髓的下颈上胸段,对心脏呈现迷走作用,改善心肌血供,心电指标好转,血压下降,对血流动力学有良好的影响;调制中频电作用于脊髓的颈及上胸段可以改善呼吸功能;作用于腰交感神经节时可改善下肢的血液循环。

(7)消炎作用:

调制中频电对非化脓性,非特异性炎症有消散作用.(8)药物离子导人:

采用半波形调制电流时,可广泛用于药物离子导人。

与同样电流密度的直流电相比,正弦调制中频电的导人量多,导人部位较深。

简述调制中频电锻炼骨骼肌、兴奋神经肌肉的作用。

(1)预防和减轻肌萎缩和骨质疏松的作用:

调制中频电的断调波作用于肌肉可引起正常肌肉及失神经肌肉收缩,肌肉收缩的幅度比锯齿波电流刺激为大,肌力得以增强,肌电指标好转,血液循环因此得到加强,肌肉组织营养改善,有助于预防和减轻肌萎缩和骨质疏松。

如由于间调波形中有可调的通断电时间,以防止过度刺激引起肌肉疲劳,故用电刺激锻炼正常肌肉;而对部分失神经废用性肌萎缩,则采用通断比ls:

Is,频率50Hz,调制幅度100%的间调波。

(2)抗肌痉挛的作用:

可用不同波形作用于肌痉挛部位以抗痉挛。

如脑卒中所致的痉挛性和混合性软瘫可用间调波,作用于痉挛肌的对抗肌,若肌痉挛明显调制频率用150Hz;轻度痉挛用100~200Hz,调幅度50%~15%;对儿童脑性瘫痪所致的肌无力用断调波、间调波(30~100Hz,50%~100%);肌强直用变调波(70Hz,75%);痉挛肌用连调疲(100~120Hz,50%).

(3)对脊髓损伤所致的神经源性膀胱改善功能的作用:

可采用间调波20~30Hz,80%~100%,通断比5s:

5s

中频电疗法的注意事项。

(1)中频电疗机特别是微电脑控制的治疗机应与高频电疗机分开,分设于两室,至少应将两者的电路分开,以免中频电疗机的工作受高频电.磁波的干扰影响。

(2)使用治疗机前应检查治疗机能否正常工作,电极、导线等是否完好,导线插头、导线夹等是否牢固,不得将有故障、破损、接触不良的治疗机或附件用于治疗。

(3)治疗时不要接触机器,不可随便活动;中频电治疗时,患者治疗部位的金属物品(如手表、发夹、手饰等)应予除去,体内有金属异物(如骨科金属固定物、金属碎片、金属节育

环等)的部位,应严格掌握电流强度,<0.3mA/cmz方可避免组织损伤。

(4)选择适合治疗部位的电极、衬垫放置治疗部位上,尽量使病灶位于两电极中间;电极和夹子不可接触皮肤,以免电击灼伤;电极质地应柔软可塑,其弯度应与治疗部位的轮廓相一致,务使电极、衬垫与皮肤均匀接触。

(5)电极不能放在心前区及其附近并置和对置治疗;有心脏病患者,电流不宜过强,并注意观察病人的反应,如有不良反应立即停止治疗;孕妇忌用于下腹部、腰骶部及邻近部位治疗;佩戴心脏起搏器者不得进行中频电治疗。

(6)治疗电流量的调节应根据治疗的要求和患者的感觉,一般以感觉阈或运动阈为准,电流密度通常为0·l~0·3mA/cm',最大不宜超过0·5mA/cm'。

瘢痕部位、浅感觉或血液循环不佳的部位治疗时,电流强度的调节不应以患者的感觉为准。

(7)治疗期间注意观察有无副作用,如有头晕、头痛、胸闷、嗜睡等症状发生,应及时调节电流强度或停止治疗。

(8)治疗时电极板要充分和皮肤接触,使电极下电流均匀分布。

中频电流虽没有电解作用,但在治疗时电极、导线夹等直接接触皮肤或电极不平而使电流密集某处,可能造成皮肤损伤。

如在治疗中患者感到电极下疼痛时应立即中止治疗。

皮肤局部出现瑚点状潮红时应立即涂烫伤油膏或甲紫等药物,或照射紫外线。

 

l.高频电疗的物理特性

(1)电学基础

①电场:

电荷的电力所能及的空间称为电场。

②磁场:

磁极的磁力所能及的空间称为磁场。

③电磁场:

高频电流产生的交替变化的电场和磁场。

④电磁波:

电磁场向空间的传播称为电磁波。

⑤振荡电流:

防电流的强度与电压随着时间做周期性变化的电流。

(2)电磁波的物理特性

①电场和磁场共同存在,相互转变形成电磁场。

②:

电磁场的变化频率以及能量有关,频率越高能量也就越多。

③:

电磁场的传播,电磁场的传播具有波的特性,速度近似光速。

(3)高频电流的生物学特性。

①:

对神经肌肉无兴奋作用:

人体组织电阻率低,电刺激持续时间必须大于0.01毫秒,才能引起神经肌肉兴奋。

然而频率100hz以上高频电流的脉冲持续时间小于0.01毫米,所以对人体神经肌肉无兴奋作用,即使连续多个周期的刺激也不会引起肌肉的兴奋_收缩反应。

②治疗时电极可以不接触皮肤:

高频电流离开皮肤时,在皮肤与电机之间的空气间隙构成了一个电容,高频电可以通过电容作用于人体。

③无电解作用:

高频电流属于正玄交流电,周期性变换电流方向且用于治疗时用于全部形式出现,不会像低`中频电流有阴阳极及半波的形式出现,因此高频电流无电解电泳电渗现象不会产生电解产物刺激皮肤。

(4)高频电流作用下人体的电磁学特性:

导体特性,电容特性,电介质特性,磁性。

线圈特性。

(5)高频电流的生物物理效应:

非热效应及热效应。

 

2.简述高频电疗的治疗作用。

短波:

消炎消肿,镇痛结晶,增强细胞免疫功能,改善内脏功能,促进组织修复,抑制恶性肿瘤生长。

超短波:

消炎作用止痛作用解痉作用治癌作用,提高免疫力,加速组织生长修复非热效应可影响神经的兴奋性,提高免疫系统的功能,抑制兴奋性。

微波:

分米波和厘米波的治疗作用:

分米波疗法和厘米波疗法的治疗作用与超短波疗法相类似。

温柔作用可使组织血管扩张,改善血液循环,改善组织代谢和营养,还具有镇痛脱敏,消散急性或亚急性炎症,促进组织细胞再生修复,缓解骨骼肌和平滑肌痉挛,调节神经功能等作用。

毫米波的治疗作用:

毫米波属于极高频电磁波,不产生温热作用,但热外作用明显。

治疗作用主要有消炎止痛,促进上皮生长,加速伤口和溃疡愈合,促进骨痂生长,加速骨折愈合,降低血压,增强免疫功能,对肿瘤细胞有抑制作用。

高频电热疗法:

杀灭肿瘤细胞与放化疗有协同作用。

3.简述短波疗法的治疗剂量分级及其适应证。

(1)无热量:

患者无温柔感,氖光感若明若暗电流强度100_120MA,适用于急性疾病。

(2)微热量:

有刚能感觉到温热感,氖光感微亮,电流强度130_170MA,适用于亚急性`慢性炎症。

(3)温热量:

有明显而舒适的温热感,耐光感明亮电流强度180_240毫安,适用于慢性疾病和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4)热量:

有明显的强烈热感,但能耐受,氖光感明亮,电流强度240毫安以上,是用于恶性肿瘤的治疗。

适应证:

(1)炎症性疾病:

包括软组织五官和内脏器官的急性亚急性炎症和慢性炎症急性发作等。

(2)疼痛性疾病:

外周神经损人伤,神经炎,神经痛,肌痛幻痛,坐骨神经痛,偏头痛等。

(3)血管和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闭塞性脉管炎,雷诺病,痔疮,血管性脉管炎等。

(4)消化系统疾病:

胃肠功能低下,消化性溃疡,胃肠痉挛,胆囊炎,慢性溃疡性结肠炎,过敏性结肠炎等。

(5)软组织骨关节疾病:

软组织扭挫伤,肌肉劳损,肩关节周围炎,颈椎病,颈椎间盘突出症,骨性关节炎,骨折愈合延迟`关节积血,关节积液等。

(6)其他:

烧伤,冻伤,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急性肾衰竭,痛经等。

4.超短波疗法的治疗作用。

消炎作用,止痛作用,解痉作用,致癌作用,提高免疫力,加速组织生长修复,非热效应可影响神经的兴奋性,提高免疫系统的功能,抑制兴奋性。

5.超短波疗法的操作方法。

超短波疗法主要采用电容场法治疗。

(1)对置法:

两个电池相对放置,电场线集中于两极之间作用较深,放置两电极时,应注意两个电极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一个电极的直径。

(2)并置法:

两个电极并列放置电场线分散多用于表浅组织的病变。

放置电极时应注意两点。

①定局与皮肤之间的间隙不应过大,电机两点的距离不应大于电极的直径,并且不应小于3cm。

(3)单极法:

治疗时即使用一个电极,一般只用于小功率的治疗仪,而另一个不使用电机应远离且相背而至,否则会使电场线大量散发至四周空间应造成电磁污染。

6.超短波疗法的注意事项及禁忌证。

注意事项:

(1)小儿骨骺眼睾丸心脏神经节神经丛对超短波敏感,不易采用大剂量。

(2)大功率超短波治疗不易采用单极法。

头部及小儿和老人心前区不宜进行大功率超短波治疗。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