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阿胶的起源及阿胶文化1.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861199 上传时间:2023-01-1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1.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章 阿胶的起源及阿胶文化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第一章 阿胶的起源及阿胶文化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第一章 阿胶的起源及阿胶文化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第一章 阿胶的起源及阿胶文化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第一章 阿胶的起源及阿胶文化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一章 阿胶的起源及阿胶文化1.docx

《第一章 阿胶的起源及阿胶文化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章 阿胶的起源及阿胶文化1.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一章 阿胶的起源及阿胶文化1.docx

第一章阿胶的起源及阿胶文化1

第一章阿胶的起源及阿胶文化

阿胶(Ejiao,xx:

CollaCoriiAsini),为马科动物驴的皮去毛后熬制而成的胶块,原产于山东,已有两千多年的应用历史,与人参、鹿茸一起被誉为“中药三宝”,又称“傅致胶”(《神农本草经》),盆覆胶(陶宏景),驴皮胶(《千金方·食治》)。

典故:

xxxx(阿胶鼻祖)

早起前汉,傅氏僧人拾贵门所弃牲皮煮济荒民,一时心急火武,无意煮至乌胶,民食体健。

后辈尊称此胶物曰“傅氏胶”又为“傅致胶”(“致”与“制”互通)。

后世偶有医家煮胶选上等胶品皆印“傅氏僧仁”铭念先祖以示纯品。

这可以告诉我们为何被称之为“傅致胶”,也可以说明阿胶的来历与发明人。

阿胶性味甘、咸、平,质润无毒,入肝、肾、肺三经,为滋阴养血,补肺润燥,强壮益气,化痰定喘,止血安胎不可多得的良药。

阿胶与其他药材相配伍,可治疗多种疾病,功效奇特,素来为历代医家所重视。

历代医书、本草对阿胶都有详细的记载。

经现代科学化验,阿胶中含有明胶蛋白、硫、钙,其蛋白质水解后能产生很多人体所必须的胺基酸,比如:

色胺酸(Tryptopan)、离胺酸(Lysine)、组胺酸(Histidine)、精胺酸(Argine)等等。

现代医学研究还证明,阿胶在止血、促进钙的吸收、抗休克、预防和治疗进行性肌营养障碍等方面均有独特疗效。

阿胶最初产于山东东阿。

东阿阿胶历来名冠天下,直至今日。

“东阿阿胶”几成阿胶的代名词。

如今,阿胶不只在山东出产,除西藏以外,全国各个省市几乎都有药厂生产阿胶。

但其历史、产量及规模都无法与山东阿胶相比。

因此,阿胶文化的中心在山东,本文所讨论的阿胶文化的地理范围也仅限于山东。

第一节胶的应用起源

胶是一种种类很多,用途也很广的物质,广泛应用于工业、建筑以及日常生活中。

阿胶,是一种药用皮胶。

其生产应用由来已久。

我们要探讨阿胶的应用起源,就不得不从胶的应用起源说起。

那么,人们是最早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使用阿胶的呢?

先秦文献显示,古人很早就已经认识并开始使用胶了。

《周礼·考工记》记载:

“鹿胶青白,马胶赤白,牛胶火赤,鼠胶黑,鱼胶饵,犀胶黄”,[1]这里讲的是胶的种类及其颜色;“凡相胶,欲朱色而昔——昔也者,深瑕而泽,紾而抟廉”,[2]深暇,即有纹理;紾,即成团块状;抟廉,即有棱角。

这里讲得是胶的鉴别,即红色有纹理,成团块状,有棱角者为好胶。

“鬻胶欲熟,而水火相得”,[3]这里讲的是胶的熬制,要熬出好胶,必须注意锅中水与锅下火要适当。

据考证,《考工记》成书于春秋初齐桓公执政时期。

由此可见,早在春秋初期,人们对胶的品种、鉴别、熬制等方面就已经总结出了相当成熟的经验。

而且,文中还提到了“犀胶”。

犀牛在中原大地的活跃只能是商周时期以及更远时代的事情,春秋之后已绝迹。

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人们对胶的最初认识要追溯到更加久远的年代。

关于胶的起源,虽无文献可证,但我们完全可做这样的推想。

[4]胶本是是兽皮久熬凝缩冷却而成。

原始社会人们食物匮乏,人们肯定经常会有熬兽皮吃的经验,久而久之,人们很可能会发现两种现象:

人吃了兽皮熬成的糊状物之后,身体会变得更强壮,而且能治疗一些疾病;用这种糊状物凝缩后形成的物质粘物,冷却后坚牢难破。

这就产生了人们对胶的药用特性与胶结性强两种特性的认识。

当然,这种经验肯定是在漫长的时间里逐渐积累起来的。

但在漫长的历史时期,人们学会了用胶,而且还把它作为一种重要物资这是肯定的。

《孙子兵法》里记载,胶是制造弓弩的重要材料。

在战乱频仍的年代,胶是一种重要的军事物资,其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

胶的药用,始见于湖南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古医方书《五十二病方》。

虽然书简残破,但仍可依稀看清里面有一些以胶入药治疗疾病的方子。

如:

“白处方:

„„煮胶,即置牖于秘火上,令药已成而发之„„”,“大带者:

„„一、以清煮胶,以涂之„„”,“(癃)病:

„„一、癃,以水一斗煮葵种一斗,浚取其汁,以其汁煮胶一梃半,为汁一参,而(以下残缺)。

”[5]

此书的成书年代虽未完全确定,但其抄写不晚于秦汉时期,反映的内容当是春秋战国甚至更早时期的医学成就是可以肯定的。

由此,胶的药用历史悠久可见一斑。

第二节阿胶药用起源——从“胶”到“阿胶”

在胶的药用历史上,人们先是以胶入药,进而才发现东阿所产之胶最为有效,

因此后世医家遂专用东阿所产之胶,并把这种胶称为“阿胶”。

那么,人们是从何时开始以阿胶入药的呢?

一般人们认为,大约在西汉时期阿胶已成为广泛使用的药物。

我国第一部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中已收录“阿胶”一条,并对其做专门的解释,是为阿胶在古代医学专著中最早的记载。

西汉《淮南子》中有“阿胶一寸,不能止黄河之浊”一语,喻再灵验的物品其作用也并非作用无限,是现存史籍中有关“阿胶”一名的最早记述,说明秦汉时期阿胶已名闻天下。

东汉时阿胶药用已比较广泛,医圣张仲景善用阿胶治妇科病及血液病等疾。

他的《伤寒杂病论》里已多处使用阿胶入药。

这种结论只是大众观点,但如果我们仔细研究一下就会发现这个结论尚有许多问题值得推敲。

济南药业集团的张振平对这个问题的研究结果值得我们重视。

他的两篇文章——《阿胶的起源及其早期发展状况》(《山东中医学院学报》,1993年第17卷第1期)和《阿胶产生年代考》(《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1997年第21卷第2期)里阐述了他对阿胶产生年代问题的看法。

他认为阿胶在西汉已广泛使用的论据值得细究。

首先是《淮南子》里的话“阿胶一寸,不能止黄河之浊”的出处有问题。

张认为此句最早实际出自倪璠《瘐子山集注·哀江南赋》“阿胶不能止黄河之浊”的注语。

该注语谓《淮南子》有“阿胶一寸,不能止黄河之浊”的话。

后人据此认为此句出自《淮南子》。

但实际上《淮南子》一书中根本没有这句话。

按晋代葛洪的《抱朴子·外篇·嘉遯》有“寸胶不能止黄河之浊”一语看,应该是倪璠将该句出处张冠李戴之误。

[6]

然后是《神农本草经》里提到的“阿胶”的问题。

《神农本草经》本是根据秦汉时期古本草书籍由后人辑录而成的本草汇编。

早在秦汉甚至先秦时期,我们的祖先对本草药性的认识就已经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了。

到魏晋时期,各种本草书籍已经出现,题为《神农本草》的书籍也有很多种。

到南北朝时期,陶弘景以流传到他手上的《神农本草》为基础,综合其他本草类书籍,将古本草和今本草分别做了注解,并且将两者分别用红色和黑色两种字体做了区别,是为《本草经集注》。

到了唐代,人们又将红色字体的古本草辑录出来,就成了我们所看到的《神农本草经》。

对于《神农本草经》里将胶分为阿胶和白胶两种这个事实,到底是古本草原本就是这么分的,还是后来陶弘景根据当时更加科学的认识才将其分开的?

历史上一直存在较大争议。

对此,张振平通过考察陶弘景做《集注》的背景认为:

“当时存在诸多冠以《神农本草经》的本草书籍,可能有单记作胶的,也有分为阿、白二种的。

将胶演化为阿、白二种,当然是种进步。

故此,陶氏采用了将胶分为阿、白二种的本子。

不过魏晋时代流行的主本《本经》似仅记胶名,而无阿、白二种之说。

晋代医学家葛洪、陈延之岂能未见过《本经》?

若《本经》已分胶为阿、白二种,其所著方书中所用为何非要依袭旧称,单作胶名?

无法解释。

”[7]

再就是对《伤寒杂病论》中提到“阿胶”这一说法的质疑,他举了两个例子提出《伤寒杂病论》所用不是“阿胶”而是“胶”。

例子一:

“《伤寒杂病论》晋以前即残缺失次。

经晋代王叔和收集整理编次,南朝宋代林亿再次整理成为今本《伤寒论》和《金匾要略》。

其原貌早已不存,文辞亦有更变。

明代以来,多有指其错乱不当者。

今本《伤寒》、《金匮》中出现的阿胶之名即如是。

”然后他举出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中的一个方子,指出实即源自《伤寒》中的“黄连阿胶汤”。

而前者用“胶”,而后者则用“阿胶”。

另一例,“宋《图经本草》阿胶条下更有“《续传信方》著张仲景调气方云:

治赤白痢„„黄连一两去毛,好胶手许大,碎蜡如弹子大„„”的记述。

由是观之,《伤寒杂病论》诸方,所用应为胶,而非阿胶。

阿胶之称似经后人增改。

”[8]

张氏还列了一个“阿胶出现年代有关文献汇集表”,根据所列文献的年代排序,他提出自己的观点:

“阿胶的出现应在4世纪末、5世纪初。

也即是在东晋末年至南北朝时,药用胶才由杂皮胶进化为专以牛皮煎煮的阿胶。

始载阿胶的现存可靠文献是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

关于阿胶出现年代的考证,笔者比较认同张氏的观点。

第三节阿胶产地

一、历史上的“东阿”——东阿县城的政区变迁

古东阿城在春秋时期名柯邑,在今阳谷县阿城镇西北三公里处。

这里,古济水与黄河并行流入大海,河曲形成大陵,因此名“柯”。

战国时称“阿”或“阿邑”。

秦朝改阿邑为东阿,立东阿县,属东郡。

[9]汉承秦置,至北魏时治所东迁,原治所渐为黄水淤废。

其后因屡遭黄河泛滥之灾,县城治所屡有搬迁,但都在方圆百里之内。

至明代洪武年间迁至谷城县,即今平阴东阿镇,改谷城为东阿县。

直至抗日战争时期,1940年建立了抗日县政府,1947年黄河西政治安定,县政府又迁铜城,即今东阿县城所在地。

建国后,以黄河为界,重新划定辖区,东阿镇属平阴县。

由此形成了今天的格局。

二、阿胶中心产地的变迁

由上可知,历史上曾较长时期取名“东阿”的地方有三个,即最初的东阿,在今阳谷县阿城镇西北三公里处,是古阿井所在地,我们称其为“古东阿城”(阿城镇);搬迁后的东阿,在今平阴县东阿镇,是从明代洪武年间至建国初期的东阿所在地,可称其为“东阿古城”(东阿镇);现在的东阿,属聊城市,原称“铜城镇”,我们称其为“东阿县”。

这几个地方都曾名为“东阿”,都曾是历史上东阿阿胶的主产地。

因此,阿胶的主产地与这几个地方密切相关。

阿胶的中心产地经历了三次大的变迁,即第一次是从阳谷的阿城镇(古东阿城)迁往平阴的东阿镇(东阿古城),第二次是从东阿镇(东阿古城)迁往济南,第三次是从济南迁往东阿县。

第一次迁移是因自然灾害,随县治而迁移;第二次是由于交通条件的改变及阿胶技术的传播与进步等因素而导致的迁移;而第三次则是由于政治的变革,因行政政策的变化而导致。

当然,东阿县阿胶厂的发展壮大,并使古老的阿胶产业重焕异彩,最终成长为阿胶业龙头老大则是今天东阿阿胶人的奋发努力的结果。

至于迁移的具体原因及具体情况,本文将会在阿胶产业文化一章里讲到。

第四节阿胶文化的界定

东阿是阿胶的出产地,千百年来以其独特的水质和工艺造就了东阿阿胶的精良品质,也成就了东阿阿胶的传世美名。

历史上东阿的区划虽屡有变迁,阿胶制造的中心也屡有移易,但东阿阿胶的品质却千年不变,东阿阿胶的美名也世代流传。

作为一种道地药材,它永远离不开地处鲁西的这片热土,永远离不开这里勤劳、智慧、质朴的人们,是他们延续了阿胶千年不衰的历史,万代相传的工艺,也是他们造就了丰富多彩的阿胶文化。

作为一种中药材,阿胶有着悠久的应用历史,千百年来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医药文化。

阿胶应用以中医学四气五味、阴阳学说、气血津液等理论为基础,其性善滋阴补血、益气润肺、止血安胎,对于各种血症、虚症有良好疗效。

作为一种血症要药,阿胶历来备受医家们重视。

阿胶不但治病疗效独特,且是滋补佳品,益气补血、美容养颜、强身健体,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

其药用及食疗传统源远流长。

古今医家经过几千年来的经验积累及临床实践,不断丰富对阿胶的研究,形成了有关阿胶的丰富的医药资料,包括药性记载、药理研究、药方及医案等。

而作为一种滋补佳品,阿胶食疗的传统由来已久。

以阿胶滋补,以阿胶入膳成为一种传统习惯。

时至今日,形成了丰富多彩的阿胶药膳。

伴随阿胶的药用,阿胶的熬制、经营则形成了其波澜壮阔的产业文化。

而千年的生产、应用历史也塑造了东阿阿胶的品质,成就了东阿阿胶的美名,更锻造了东阿人精益求精、心怀良善的可贵品质,这都是千年阿胶文化的精神沉淀。

综合阿胶文化的各个方面我们可以看出,阿胶文化是中医文化的一部分,是一种以医药文化为中心的文化,食疗文化属于医药文化,其产业文化也是因阿胶这种中药材的生产制造而产生的文化,其精神文化则是因千百年来阿胶的生产、应用而沉淀下来的人文品质。

由此我们可以给阿胶文化做出以下界定:

阿胶文化是中医文化的一部分,其本质是一种医药文化,是以阿胶的生产制造、临床应用、滋补保健为中心,经过千百年的长期发展而形成的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

它与东阿的地域文化密切相关,其药理本质体现了对人体自然的顺应,对生命健康的关怀,具有浓厚的养生保健色彩,包括阿胶医药文化、产业文化及精神文化三部分内容。

其地理范围是包括济南在内的、历史上与阿胶产地有密切联系的相关区域,即今阳谷阿城镇、平阴东阿镇、济南市区及聊城东阿县。

大多数文化学家认为,从广义的文化概念角度出发,每种文化都可分为三个层面,即文化的物质层面、文化的行为层面、文化的精神层面。

[10]反观阿胶文化也不例外,阿胶文化也可分为物质层面、行为层面、精神层面三个层面。

阿胶的产业文化,包括阿胶的生产、经营、传承发展史,都属于阿胶文化的物质层面;阿胶的医药文化,包括阿胶的药用、阿胶滋补传统的形成都属于阿胶文化的行为层面;而阿胶千百年的生产应用史则积淀了厚重的人文精神:

东阿阿胶名传古今、强身健体、救死扶伤的“圣药”品质、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等则都属于阿胶文化的精神层面。

第一节阿胶应用的中医学原理

阿胶性味甘、平,质润无毒,入肝、肾、肺三经,善治血证、虚证,能益气生津,为滋阴养血、补肺润燥、强身益气、化痰定喘、止血安胎的良药。

其应用以中医理论为基础。

一、四气五味与性味归经

四气五味理论是中医药物学中对药材性质的一种概括。

四气是指药材的寒凉温热四种药性。

药性的寒凉温热是与病证性质的热性、寒性相对而说的。

能够治疗热性病的属寒性或凉性,如黄连是寒药,治热病泻痢。

另外还有平性药,但也有偏寒偏热的不同,因此仍成四气。

五味是指辛、甘、酸、苦、咸五种,另有淡味,因其不显著,仍称五味。

味不同,作用也不同,如辛能散能行,甘能不能缓。

归经就是把药物的作用与腑脏经脉联系起来,说明某种药对某些腑脏经脉的病变起一定的治疗作用。

这是临床实践后总结出来的。

人体有十二条经脉,每条经脉又与同名腑脏有一定联系,称“属”。

阿胶性味甘平,微温,入手太阴经肺,足少阴肾经,厥阴肝经。

其性味甘缓平和,滋阴补血,润肺清燥;入肺肾肝三经,善治因阴虚造成的各种虚症。

二、xx学说

阿胶是种滋阴良药,这一结论是基于中医理论的阴阳学说。

阴阳是古人对自然界中所有事物都包括互相关联互相对立两种个方面的一种抽象概括。

中医阴阳学说认为人体是一个整体,人体的组织结构、病理变化、诊断治疗都可以归为阴阳两个方面,比如体内器官腑为阳,脏为阴;“阳平阴秘,精神乃治”,即是讲人体阴气平顺,阳气固秘,阴阳两方面协调平衡,生理功能才能正常;阴偏盛则阳损,阴不足则阳亢,就是指阴阳不平衡而引起病变;诊断上采取“损其有余,补其不足”的方法,使阴阳平衡,疾病也就得以痊愈了。

用阿胶来治疗各种虚证依据的就是调和阴阳的理论,在人体阴虚的时候,用阿胶滋阴补血的功能来补其不足的。

三、气血津液学说

阿胶可补血、益气、滋水润燥,补肺肝肾之不足,调阴虚之证,养身体,这是基于中医的气血津液学说。

气是人体内不断运动着的有着很强活力的精微物质,包括元气、宗气、卫气、营气等,具有生化、推动和固摄血液,温养全身组织,推动脏腑组织的活动等作用。

血,指“血液”,具有营养和滋润的生理功能,又是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

“津液”是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具有滋润濡养、参与血液生成、调节人体阴阳平衡、排泄废物等作用。

气、血、津液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血为气之母,气为血之帅”,气的功能活动依赖血的濡养,血的化生和运行则需要气的推动。

津液与血可以互相渗透。

“气虚自汗”,“汗多亡阳”则反映了气与津液的密切关系。

气血津液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与腑脏、经络之间也有着互相依存、互相影响的密切关系。

腑脏的功能活动依赖气血津液作为物质基础,气血津液通过经络输布全身,而经络则需要气血津液的滋养。

第二节阿胶药理研究

一、古代研究

【异名】傅致胶(《本经》),盆覆胶(陶弘景),驴皮胶(《千金·食治》)。

【来源】为马科动物驴的皮去毛后熬制而成的胶块。

【炮制】

1、阿胶:

捣碎用。

2、阿胶珠:

先将蛤粉置锅内加热,至轻松时放入切好的骰形小块阿胶,炒至鼓起成圆珠状,呈黄白色,立即取出,筛去蛤粉,放凉。

①《xx饱炙论》:

凡使阿胶,先于猪脂内浸一宿,至明出,于柳木火上炙,待泡了,细碾用。

②陶弘景:

阿胶作药用之,皆火炙,丸散须极燃,入汤微炙。

③《纲目》:

阿胶,今方法或炒成珠,或以面炒,或以火炙,或以蛤粉炒,或以草灰炒,或酒化成膏,或水化膏,当各从本方。

【性味】xx,平。

①《本经》:

味xx,平。

②《别录》:

微温,无毒。

③《医学启源》:

《主治秘诀》xx,性平,味淡。

【归经】入肺、肝、肾经。

①《汤液本草》:

入手xx、足少阴、厥阴经。

②《本草汇言》:

入手少阴、足少阴、厥阴经。

【功用主治-阿胶的功效】滋阴补血,安胎。

治血虚,虚劳咳嗽,吐血,衄血、便血,妇女月经不调,崩中,胎漏。

①《本经》:

主心腹内崩,劳极洒洒如疟状,腰腹痛,四肢酸疼,女子下血、安胎,久服轻身益气。

②《别录》:

丈夫小腹痛,虚劳羸瘦,阴气不足,脚酸不能久立,养肝气。

③《药性论》:

主坚筋骨,益气止痢。

④《千金·食治》:

治大风。

⑤孟诜:

治一切风毒骨节痛,呻吟不止者,消和洒服。

⑥《日华子本草》:

治一切风,并鼻洪、吐血、肠风、血痢及崩中带下。

⑦《纲目》:

疗吐血、衄血、血淋、尿血,肠风,下痢。

女人血痛、血枯、经水不调,无子,崩中,带下,胎前产后诸疾。

男女一切风病,骨节疼痛,水气浮肿,虚劳咳嗽喘急,肺痿唾脓血,及痈疽肿毒。

和血滋阴,除风润燥,化痰清肺,利小便,调大肠。

⑧《纲目拾遗》:

治内伤腰痛,强力伸筋,添精固肾。

【宜忌】脾胃虚弱者慎服。

①《本草经集注》:

得火良,畏大黄。

②《药性论》:

薯蓣为之使。

③《本草经疏》:

性粘腻,胃弱作呕吐者勿服;脾胃虚,食不消者亦忌之。

④《本草汇言》:

胃弱呕吐有寒痰留饮者当忌之。

⑤《本草备要》:

泻者忌用。

【选方】见附录2。

【名家论述】见附录2。

第二章阿胶医药文化22007-05-1414:

50二、现代研究【化学成分】

多由胶原及其部分水解产物所成,含氮16.43~16.54%,基本上是蛋白质。

水解产生多种氨基酸,其中有赖氨酸10%、精氨酸7%、组氨酸2%等。

从产生的氨基酸看,阿胶与明胶相似,但前者之赖氨酸较多,且含胱氨酸,而缺乏色氨酸。

含灰分0.75~1.09%,钙0.079~

0.118%。

【药理作用】

①对血细胞影响大量抽血造成犬失血性贫血后,用阿胶溶液灌胃(30克/天,共10天),其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增加的速度比对照组快。

②对钙代谢的影响阿胶能改善动物体内钙平衡。

用阿胶灌胃,同时在食物中加碳酸钙,能增加钙的吸收和在体内的潴留,使血钙略有增高;这种钙质载运作用可能与阿胶中所含甘氨酸有关。

③防治进行性肌营养障碍症的作用用特别饲料喂养豚鼠,使全部造成进行性肌营养障碍症,加用阿胶者,仅20%发生,多数皆健全无症状。

已发生此症后,再用阿胶,亦可使病症逐渐减轻。

作者认为维生素E可防治此症,阿胶有效原因,可能与其能防止饲料中维生素E的氧化破坏有关。

该特殊饲料里有中等量的维生素E,但因亦含动物性脂肪,易使维生素E氧化失效而造成此症。

④其他作用猫试验证明,在它创伤性休克危急期,用生理盐水亦难挽救的情况下,注射阿胶精制溶液,可使血压上升而转危为安。

用市售阿胶于4例胆囊造影者(15~20克,加水冲服),仅1人有明显胆囊收缩,余3例无改变。

第三节阿胶药用xx

汉代《神农本草经》载:

阿胶“主心腹内崩”,此时阿胶已是临床常用之品,多取其滋阴补血,安胎止血之效。

后张仲景《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书中,应用本品即达12种之多。

如伤寒论治疗阴虚阳亢,虚烦不得卧的黄连阿胶汤,同书炙甘草汤,治气虚血少以致心动悸,脉结代,舌光少苔者,全方益心气,养心血,振心阳,复心脉,亦是用阿胶滋阴补血的先驱。

又如《金匮要略》中的胶艾汤,治妇女冲任虚损所致的崩漏下血,月经过多,淋漓不止,产后或流产损伤冲任,下血不绝,或妊娠下血,腹中疼痛者。

该方取用阿胶,既有止血之功,又有补血之用。

此外还有如黄土汤、温经汤、猪苓汤、薯玉丸、鳖甲煎丸等,皆配用本品,但多不出滋阴养血、补血,补虚扶心之功。

晋唐时期,阿胶的显著疗效和“岁常煮胶以贡天府”的影响,对后世将其视为调补馈赠之品起了一定作用。

唐《药性论》即云阿胶“主坚筋骨,益气止痢”。

《千金·食治》又谓“治大风”。

此时,既取其作补益药饵的食治,又常取其止血以治疗出血诸症。

如《千金要方》中记载单用阿胶治胞转淋閟。

《千金翼方》用炒阿胶配以蒲黄、生地,治吐血不止。

妇产科专书《经效产宝》用黄连、石榴皮、当归、阿胶、艾叶,治疗妊娠腹痛,下痢不止。

以上诸方可见,晋唐时期阿胶的运用均不外止血、安胎、治淋之功。

宋元年间,由于出现了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国家医药编纂机构——校正医书局,大量方书的出现,对阿胶的认识更加深入,应用范围亦较前广泛。

如《日华子诸家本草》谓阿胶“治一切风,并鼻洪、吐血、肠风、血痢及崩中带下”。

可见此时除继用阿胶治疗多种出血症之外,对于大便秘结、肠风下痢、阴虚燥咳等亦常配伍使用。

如《局方》中即有阿胶枳壳丸,用阿胶、枳壳治产后虚羸,大便秘结。

《仁斋直指方》中载有胶蜜汤治老人虚弱者大便秘结之症。

《圣济总录》中则载有治疗久咳不止的阿胶饮,治疗便血的阿胶芍药汤,治鼻子出血不止的阿胶汤等。

《小儿药症直指诀》中阿胶散,又名补肺散、补肺阿胶散,具有养阴补肺、宁嗽之血之功。

杨士瀛云:

“小儿惊风后,瞳仁不正者,以阿胶焙人参煎胶最良。

阿胶育神,人参益气也。

”由此可见,阿胶不仅用于止血较汉唐范围广,又可用其治疗咳喘、便秘,以至目疾诸症。

明代,我过已进入封建社会后期,随着生产水平的提高,商品经济的发展,中医药学亦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对阿胶的认识和应用也更加深入广泛。

李时珍在总结前人用药经验的基础上,在《本草纲目》中称阿胶“疗吐血衄血,血淋血尿,肠风下痢,女人血痛血枯,经水不调。

„„和血滋阴,除风润燥,化痰清肺,利小便,调大肠。

”全面系统的总结阐述了本品的效用范围。

这时期的临床应用,尤以止血治痢为多。

如王肯堂《症治准绳·类方》中有阿胶丸治冷热不调,痢下脓血不止,腹痛不可忍者。

同书,女科卷五方,又有阿胶丸治产后崩中下血不止,虚羸无力者。

《古今医鉴中》则有胶艾四物汤,用治血崩,从上可知,此时阿胶止血的功用多用于妇科疾病。

至清代早期,诸医家多宗前人之意,取用本品滋阴润燥,补血止血,安胎之功。

在内科病方面,如《医门法律》的清燥救肺汤,清燥润肺,成为后世治疗燥热伤肺的代表方剂。

《张氏医通》的阿胶连梅丸,治阴虚下痢-色,至夜发热者。

《杂病源流犀烛》的阿胶四物汤,治血虚久咳。

在妇科疾病方面,《妇科玉尺》卷一方胶艾丸,治行经后期。

同书卷二方又有阿胶-艾丸,治妊娠跌扑内挫,胎动不安者。

以上诸方都为先贤之法,只是药味组合不同而已。

至清中叶,阿胶功用进一步扩大。

《纲目拾遗》中指出阿胶能“治内伤腰痛,强力伸筋,添精固肾”,提出了阿胶补肾的作用。

黄宫绣在《本草求真》中亦说:

“既入肝经养血,复入肾经滋水。

水补而热自制,故风自尔不生。

”著名温病学家吴鞠通在汉代张仲景炙甘草汤、黄连阿胶汤的启示下,根据温热病易于伤阴的病理变化特点,以及阿胶善于添精补肾的作用,又创制了多种治疗轻重不等的虚风之方。

如其在《温病条辨》中所载的加减复脉汤,大小定风珠等,即取阿胶滋阴养液的功效。

近代以来,广大医务工作者继承前代先贤的经验,取本品滋阴润燥,补血止血、安胎之功,将黄连阿胶汤、炙甘草汤、补肺阿胶汤、胶艾四物汤、清燥救肺汤、阿胶连梅丸、阿胶鸡子黄汤等名方运用于临床,其得了较好的疗效。

此外,对阿胶及其复方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发现了阿胶含有丰富的骨胶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调查报告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